CN110191188B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区块链网络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区块链网络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1188B
CN110191188B CN201910484702.4A CN201910484702A CN110191188B CN 110191188 B CN110191188 B CN 110191188B CN 201910484702 A CN201910484702 A CN 201910484702A CN 110191188 B CN110191188 B CN 1101911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equipment
service
data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847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91188A (zh
Inventor
谭源泉
唐博
范静雯
康红娟
贾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Changhong Electric Co Ltd
Sichuan H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Changhong Electric Co Ltd
Sichuan H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Changhong Electric Co Ltd, Sichuan H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Changho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8470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911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91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11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911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11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5Conversion or adaptation of application format or cont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区块链网络及存储介质,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方法包括:第一节点将从区块链上获取到的来自第二节点下的第二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下发至第一节点下的第一设备;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一设备在使用服务数据后发起的数据变更请求,数据变更请求包括:第一设备的设备型号以及与服务数据对应的订阅服务信息;第一节点根据订阅服务信息获取第二设备的相关信息,相关信息包括:第二设备的设备型号;第一节点根据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智能合约,变更第一设备的设备型号所对应的账户数据,以及变更第二设备的设备型号所对应的账户数据。通过跨平台的激励实现了不同物联网平台下的设备的联动,提高了用户的智能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区块链网络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区块链网络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各个厂家都在建立自己的物联网平台。各联网平台之间的设备存在一定的独立性,使得不同品牌的设备之间难以联动。对于消费者而言,要想体验真正智能的生活,只有被迫选择同一个平台的设备。对于智能应用开发者而言,为了更好的产品体验,不得不在一个产品中增加对多个平台的支持。由于物联网平台的相互独立,产品对单一智能平台的依赖性强,智慧家庭的整体体验推进缓慢。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区块链网络及存储介质,以改善现有技术不能跨物联网平台联动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区块链网络中,所述区块链网络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节点将从区块链上获取到的来自所述第二节点下的第二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下发至所述第一节点下的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在使用所述服务数据后发起的数据变更请求,所述数据变更请求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型号以及与所述服务数据对应的订阅服务信息;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订阅服务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型号;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的智能合约,变更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型号所对应的账户数据,以及变更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型号所对应的账户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将从区块链上获取来自第二节点下的第二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下发至自身下的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在使用该数据后,向第一节点发送需要进行账户数据变更的数据变更请求,第一节点基于该请求中的订阅服务信息获取第二设备的相关信息,进而变更第二设备的设备型号所对应的账户数据,以及根据该请求中的第一设备的设备型号,完成第一设备的设备型号所对应的账户数据的变更,实现了不同物联网平台下的设备的激励联动,提高了用户的智能体验,解决了用户购买了不同厂家的设备后,设备之间不能互通互联的问题;同时,通过对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的设备型号所对应的账户数据进行变更,使得用户与设备厂商可以根据对应的账户数据了解哪一设备更受大量用户喜爱,对用户购买设备及厂商优化产品能起到参考作用。
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变更请求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身份信息,所述相关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身份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智能合约,变更所述第一设备的身份信息所对应的账户数据,以及变更第二设备的身份信息所对应的账户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的身份信息所对应的账户数据进行变更,使得用户与设备厂商可以根据对应的账户数据了解哪一种设备更受大量用户喜爱,对用户购买设备及厂商优化产品能起到参考作用。
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相关信息还包括:与所述服务数据对应的可提供的服务类型;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智能合约,变更所述可提供的服务类型所对应的账户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可提供的服务类型所对应的账户数据进行变更,使得用户与设备厂商可以知悉哪一类型的服务更受大量用户喜爱,对于用户购买设备及厂商优化产品功能起到参考作用。
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写在所述区块链上。如此便于区块链网络上的其他节点下的设备使用第一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写在所述区块链上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设备可提供的与所述服务数据对应的服务类型写在所述区块链上;所述第一节点确定所述服务类型已被订阅。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在将第一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写在区块链上之前,先将第一设备可提供的服务类型写在区块链上,然后再判断其他节点对该服务类型是否有需求,只有在确定该服务类型存在需求,也即已被订阅时,才将第一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写在区块链上,以避免将无用的服务数据写在区块链上,造成资源浪费。
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智能合约,变更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型号所对应的账户数据,以及变更第二设备的设备型号所对应的账户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排名查询请求,所述排名查询请求包括待排名的目标事项;所述第一节点从区块链上获取与所述目标事项相关的各个设备型号各自对应的账户数据;所述第一节点对获取到的各个设备型号各自对应的账户数据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排序结果反馈给所述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获取到与待排名的目标事项相关的各个设备型号各自对应的账户数据进行排序,使得用户和设备厂商可以根据对应的账户数据了解哪一类设备更受大量用户喜爱,对用户购买设备及厂商优化产品功能起到参考作用,以及使得用户和设备厂商可以知悉哪一类型的服务更受大量用户喜爱,对于用户购买设备及厂商优化产品功能起到参考作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区块链网络,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用于将从区块链上获取到的来自所述第二节点下的第二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下发至所述第一节点下的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在使用所述服务数据后发起的数据变更请求,所述数据变更请求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型号以及与所述服务数据对应的订阅服务信息;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订阅服务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型号;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的智能合约,变更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型号所对应的账户数据,以及变更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型号所对应的账户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变更请求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身份信息,所述相关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智能合约,变更所述第一设备的身份信息所对应的账户数据,以及变更第二设备的身份信息所对应的账户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相关信息还包括:与所述服务数据对应的可提供的服务类型;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智能合约,变更所述可提供的服务类型所对应的账户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写在所述区块链上。
结合第二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设备可提供的与所述服务数据对应的服务类型写在所述区块链上;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判断所述服务类型是否被订阅;在为是时,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写在所述区块链上。
结合第二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排名查询请求,所述排名查询请求包括待排名的目标事项;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从区块链上获取与所述目标事项相关的各个设备型号各自对应的账户数据;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对获取到的各个设备型号各自对应的账户数据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将所述排序结果反馈给所述终端设备。
结合第二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节点,用于将所述第二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写在所述区块链上。
结合第二方面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节点,还用于将所述第二设备可提供的与所述服务数据对应的服务类型写在所述区块链上;所述第二节点,还用于确定所述服务类型已被订阅。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运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和/或结合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申请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申请的主旨。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区块链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诸如“第一”、“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再者,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参见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区块链网络的示意图。该区块链网络中的各个节点等效于不同的物联网平台,通过区块链网络,建立一个多物联网平台可信的设备互通互联的平台,各个物联网平台交换用户、设备信息、通讯协议,同时各个厂商的用户数据、私有协议不用公开,从而解决各个物联网平台之间物联网设备互通互联的问题,从而使用户更好的体验智能化生活。其中,区块链是由区块链网络中所有节点共同参与维护的去中心化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它是由一系列基于密码学方法产生的数据块组成,每个数据块即为区块链中的一个区块。根据产生时间的先后顺序,区块被有序地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数据链条,被形象地称为区块链。区块链由其特别的区块和交易产生、验证协议,具有不可更改,不可伪造、完全可追溯的安全特性。
为了能促进设备之间的安全联动,使用户能体验真正的方便智能的生活,在各个设备参与联动的过程中,通过对参与联动各方给予某种形式相应的回报,以激励这个服务链上的终端及终端运营方持续参与联动。结合图1来说,所述第一节点,用于将从区块链上获取到的来自所述第二节点下的第二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下发至所述第一节点下的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在使用所述服务数据后发起的数据变更请求,所述数据变更请求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型号以及与所述服务数据对应的订阅服务信息;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订阅服务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型号;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的智能合约,变更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型号所对应的账户数据,以及变更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型号所对应的账户数据。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图2对上述过程进行描述,假设第一节点为图2中的厂商A,第一设备为厂商A下的设备a1(例如为摄像头),第二节点为图2中的厂商B(例如为智能门锁),第二设备为厂商B下的设备b1,则,厂商A将从区块链上获取到的来自所述厂商B下的设备b1提供的服务数据(例如基于人脸识别的图像分析判决数据),下发至所述厂商A下的设备a1;设备a1在使用该服务数据(例如自动开门)后向厂商A发起数据变更请求。其中,该数据变更请求包括:设备a1(第一设备)的设备型号(例如,为A1)以及与所述服务数据对应的订阅服务信息。厂商A(第一节点),在接收到数据变更请求后,根据所述订阅服务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设备(设备b1)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设备b1)的设备型号(例如为A2);厂商A(第一节点)根据所述设备a1(第一设备)与所述设备b1(第二设备)的智能合约,变更所述A1所对应的账户数据,以及变更所述A2所对应的账户数据。例如,该智能合约中记录有约定双方认可的激励值,例如设备a1与设备b1约定,设备b1使用设备a1提供的服务数据后,给予设备a1相应的回报作为激励。假设,当前A1所对应的账户数据为g1,激励增量为d(智能合约中规定的激励值),则变更后的账户数据为g1+d,对应的,假设当前A2所对应的账户数据的激励值为c1,激励增量为d,则变更后的账户数据为c1-d。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合约的制定是通过两个及以上设备厂商之间共同制定的,保证协议的公平性。也即智能合约的更新和废除由其中一方发起,其他参与方作为投票方参与共识,如果所有方都同意,本次修改和废除生效,如果不同,则失败。采用多个设备之间共同制定智能合约的方式,来为物联网设备提供公平、公开的服务激励模式,实现基于数据使用价值的激励机制使得设备也具有运营的价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数据变更请求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身份信息(例如,标识ID,如ID001),所述相关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身份信息(例如,标识ID,如ID002),对应地,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智能合约,变更所述第一设备的身份信息所对应的账户数据,以及变更第二设备的身份信息所对应的账户数据。结合图2来说,假设设备a1的身份信息为ID001,设备b1的身份信息为ID002,若当前身份信息ID001所对应的账户数据为g2,激励增量为d,则变更后的账户数据为g2+d,对应的,假设身份信息ID002所对应的账户数据的激励值为c2,激励增量为d,则变更后的账户数据为c2-d。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相关信息还包括:与所述服务数据对应的可提供的服务类型;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智能合约,变更所述可提供的服务类型所对应的账户数据。例如,可提供的服务类型为人脸识别服务S,若当前人脸识别服务S所对应的账户数据为g3,激励增量为d,则变更后的账户数据为g3+d。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写在所述区块链上。需要说明的是,区块链中的各个节点,既可以看成是数据提供者,也可以看成是数据消费者,对于第一节点来说,其可以使用第二节点提供的服务数据,也可以为其他节点如第二节点提供服务数据,为了便于其他节点获取到第一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第一节点会将能提供的服务数据写在区块链上,以方便其他节点从区块链上获取所需的服务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设备可提供的与所述服务数据对应的服务类型写在所述区块链上;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判断所述服务类型是否被订阅;在为是时,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写在所述区块链上。其中,第一节点在将提供的服务数据写在区块链上时,可以先将其可以提供的与所述服务数据对应的服务类型写在区块链上,以告知其他节点自己可以提供什么类型的服务,以便其他节点选择是否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订阅,第一节点通过判断所述服务类型是否被订阅来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将具体的服务数据写在区块链上,即若没有其他节点订阅该服务,也即无需将该具体的服务数据写在区块链上,能节约成本。
其中,关于区块链的数据写入,是由区块链节点通过向区块链网络发布“交易”(Transaction)实现向区块链写入数据。交易中包含用户使用自己私钥对交易的签名,以证明用户的身份。交易被区块链节点(加入区块链网络的设备厂商)记录入产生的新区块,然后发布到区块链网络,并被其他区块链节点验证通过和接受后,交易数据即被写入区块链。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排名查询请求,所述排名查询请求包括待排名的目标事项;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从区块链上获取与所述目标事项相关的各个设备型号各自对应的账户数据;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对获取到的各个设备型号各自对应的账户数据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将所述排序结果反馈给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获取与所述目标事项相关的各个设备型号各自对应的账户数据,可以使用户更清楚同类设备中哪家厂商的产品可以提供更多服务,对用户购买符合自己服务的设备有帮助作用。同时,厂商也可根据排名对市面上的设备进行分析,哪一类设备提供哪些服务更受用户喜爱,对于厂商优化产品功能也有辅助作用。其中,本申请将不同联动操作的设备抽象为数据提供者和数据消费者两个角色,提供者提供数据,获取激励;消费者使用数据,消耗激励。同一设备根据在联动操作中的不同角色,既可以作为数据提供者,又可以作为数据消费者。激励数据会记载于区块链上,这样很容易统计出某特征类型设备的激励排名,从而便于厂商根据该排名来优化产品功能。
其中,上述的终端设备可以是但不限于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其可以是对应于用户侧(消费者)的设备,也可以是对应于厂商侧的设备。
第二节点,用于将所述第二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写在所述区块链上。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节点,还用于将所述第二设备可提供的与所述服务数据对应的服务类型写在所述区块链上,所述第二节点,还用于确定所述服务类型是否已被订阅,在确定所述服务类型已被订阅时,才将所述第二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写在所述区块链上。例如,第二设备(如设备b1)将可提供的服务类型(如人脸识别服务)发送给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如厂商B),第二节点将第二设备提供的服务类型写在区块链上,以便于第一节点(如厂商A)从区块链上获取该服务类型,并将该服务类型发送给第一设备(如设备a1),第一设备订阅该服务类型并告知第一节点,第一节点将订阅了该服务类型的信息写在区块链上,以便第二节点通过查阅订阅情况,知悉具体是哪些节点下的设备订阅了这一服务。第二设备将可提供的服务数据Sd发送给第二节点,第二节点将该服务数据Sd写在区块链上,以便于第一节点从区块链上获取该服务数据Sd并发送给第一设备。其中,本申请实施场景将不同物联网厂商平台视为区块链中的节点,各厂商平台在链上两两相连,厂商平台下的各类设备在发起联动操作请求时,均会经由设备厂商平台。当发生平台内联动请求时,仅有一个平台节点参与联动;当发生跨平台联动请求时,有多个节点参与联动。
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图1所示的区块链网络中的数据处理方法,下面将结合图3对其所包含的步骤进行说明。
步骤S101:所述第一节点将从区块链上获取到的来自所述第二节点下的第二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下发至所述第一节点下的第一设备。
所述第一节点将从区块链上获取到的来自所述第二节点下的第二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下发至所述第一节点下的第一设备。相应地,在这之前,第二节点需要将第二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写区块链上,以便于第一节点能够从区块链上获取该服务数据。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节点可以直接将所述第二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写在所述区块链上,也可以是所述第二节点首先将所述第二设备可提供的服务类型写在所述区块链上;然后所述第二节点判断所述服务类型是否被订阅;在为是时,所述第二节点再将所述第二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写在所述区块链上。
步骤S102: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在使用所述服务数据后发起的数据变更请求,所述数据变更请求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型号以及与所述服务数据对应的订阅服务信息。
步骤S103: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订阅服务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型号。
步骤S104: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的智能合约,变更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型号所对应的账户数据,以及变更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型号所对应的账户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数据变更请求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身份信息,所述相关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身份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智能合约,变更所述第一设备的身份信息所对应的账户数据,以及变更第二设备的身份信息所对应的账户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相关信息还包括:与所述服务数据对应的可提供的服务类型;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智能合约,变更所述可提供的服务类型所对应的账户数据。
为了便于理解该过程,下面将结合图4所示的示意图进行说明。第二设备(如设备b1)将可提供的服务类型(如人脸识别服务)发送给区块链网络中的第二节点(如厂商B),第二节点将第二设备提供的服务类型写在区块链上,以便于第一节点(如厂商A)从区块链上获取该服务类型,并将该服务类型发送给第一设备(如设备a1),第一设备订阅该服务类型并告知第一节点,第一节点将订阅了该服务类型的信息写在区块链上,以便第二节点通过查阅订阅情况,知悉具体是哪些节点下的设备订阅了这一服务。第二设备将可提供的服务数据Sd发送给第二节点,第二节点将该服务数据Sd写在区块链上,以便于第一节点从区块链上获取该服务数据Sd并发送给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在使用该服务数据Sd后,向第一节点发送数据变更请求,以便于第一节点响应该数据变更请求变更对应的账户数据。其中,由于第一节点下的设备有很多,为了便于使第一节点知悉该数据变更请求具体是来自于哪个设备,因此该数据变更请求中需要包括第一设备的身份信息,如为ID001,同时由于第一设备可订阅的服务信息可以有很多,为了便于第一节点知悉究竟是使用的哪一个订阅的服务信息,该数据变更请求还包括与服务数据对应的订阅服务信息,以便于第一节点根据该订阅服务信息便能获知该服务数据Sd是来自于哪一个厂商平台下的哪一个设备,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节点根据该订阅服务信息便可以获取到第二设备的相关信息。其中,相关信息包括第二设备的身份信息,以及第二设备的设备型号以及所属的厂商平台信息,即所属的节点信息。
其中,区块链中的各个节点,即可以看成是数据提供者,也可以看成是数据消费者,对于第一节点来说,其可以使用第二节点提供的服务数据,也可以为其他节点如第二节点提供服务数据。当第一节点作为服务提供者来说,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写在所述区块链上。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写在所述区块链上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设备可提供的与所述服务数据对应的服务类型写在所述区块链上;所述第一节点确认所述服务类型已被订阅。也即该实施方式下,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写在所述区块链上之前,需要先判断其他节点是否有需要该服务数据的需求,如其他节点没有这一需求,则不会将所述第一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写在所述区块链上。
通过获取各个设备型号所对应的账户数据的排名情况,以便于为用户购买设备作参考,以及对于厂商优化产品功能起到辅助作用。因此,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智能合约,变更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型号所对应的账户数据,以及变更第二设备的设备型号所对应的账户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排名查询请求,所述排名查询请求包括待排名的目标事项;所述第一节点从区块链上获取与所述目标事项相关的各个设备型号各自对应的账户数据;所述第一节点对获取到的各个设备型号各自对应的账户数据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排序结果反馈给所述终端设备。例如,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向第一节点发送排名查询请求,第一节点在接收待该排名查询请求后,基于该排名查询请求中携带的待排名的目标事项(例如待排名的设备种类,或者待排名的服务类型)从区块链上获取与之相关的各个设备型号各自对应的账户数据并进行排名,例如,待排名的设备种类如小米摄像头,则第一节点获取与小米摄像头下的各个型号的摄像头各自对应的账户数据,例如,获取型号A1,A2,A3等各自对应的账户数据,然后对其进行排名(可以是升序,也可以是降序),并将排名结果反馈给对应的终端设备。当待排名的目标事项为待排名的服务类型时,可以是对提供该服务的各个设备型号各自对应的账户数据进行排名,这一过程与目标事项为设备种类的过程一致。当然,当待排名的目标事项为待排名的服务类型时,也可以是对提供该服务的各个设备类型进行排序,例如,对同样提供人脸识别服务的不同设备种类如小米摄像头、长虹摄像头、索尼摄像头等各自对应的账户数据进行排序。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该排名查询请求也可以是通过其他节点进行查询(因为节点数据共享,所以其他节点也可以查询),例如是通过第二节点进行查询(即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排名查询请求,所述排名查询请求包括待排名的目标事项;所述第二节点从区块链上获取与所述目标事项相关的各个设备型号各自对应的账户数据;所述第二节点对获取到的各个设备型号各自对应的账户数据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所述第二节点将所述排序结果反馈给所述终端设备。
针对以上方案所存在的缺陷,均是发明人在经过实践并仔细研究后得出的结果,因此,上述问题的发现过程以及下文中本申请实施例针对上述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都应该是发明人在本申请过程中对本申请做出的贡献。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区块链网络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两者相同相似的部分只描述了一次,未提及之处,相互参见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区块链网络中,所述区块链网络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对应不同的物联网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将从区块链上获取到的来自所述第二节点下的第二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下发至所述第一节点下的第一设备;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在使用所述服务数据后发起的数据变更请求,所述数据变更请求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型号以及与所述服务数据对应的订阅服务信息;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订阅服务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型号;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的智能合约,变更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型号所对应的账户数据,以及变更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型号所对应的账户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变更请求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身份信息,所述相关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身份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智能合约,变更所述第一设备的身份信息所对应的账户数据,以及变更第二设备的身份信息所对应的账户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信息还包括:与所述服务数据对应的可提供的服务类型;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智能合约,变更所述可提供的服务类型所对应的账户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写在所述区块链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写在所述区块链上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设备可提供的与所述服务数据对应的服务类型写在所述区块链上;
所述第一节点确定所述服务类型已被订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智能合约,变更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型号所对应的账户数据,以及变更第二设备的设备型号所对应的账户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排名查询请求,所述排名查询请求包括待排名的目标事项;所述第一节点从区块链上获取与所述目标事项相关的各个设备型号各自对应的账户数据;
所述第一节点对获取到的各个设备型号各自对应的账户数据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
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排序结果反馈给所述终端设备。
7.一种区块链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对应不同的物联网平台;
所述第一节点,用于将从区块链上获取到的来自所述第二节点下的第二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下发至所述第一节点下的第一设备;
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在使用所述服务数据后发起的数据变更请求,所述数据变更请求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型号以及与所述服务数据对应的订阅服务信息;
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订阅服务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型号;
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的智能合约,变更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型号所对应的账户数据,以及变更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型号所对应的账户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区块链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用于将所述第二设备提供的服务数据写在所述区块链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区块链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还用于将所述第二设备可提供的与所述服务数据对应的服务类型写在所述区块链上;
所述第二节点,还用于确定所述服务类型已被订阅。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484702.4A 2019-06-02 2019-06-02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区块链网络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1911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4702.4A CN110191188B (zh) 2019-06-02 2019-06-02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区块链网络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4702.4A CN110191188B (zh) 2019-06-02 2019-06-02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区块链网络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1188A CN110191188A (zh) 2019-08-30
CN110191188B true CN110191188B (zh) 2021-09-14

Family

ID=67720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84702.4A Active CN110191188B (zh) 2019-06-02 2019-06-02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区块链网络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911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3677B (zh) * 2020-08-11 2022-10-18 广东好太太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跨平台联动的系统及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CN114116883A (zh) 2020-08-28 2022-03-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管理装置、区块链网络和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1250A (zh) * 2012-07-31 2014-02-12 盛趣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发布、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04023050A (zh) * 2014-05-16 2014-09-03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设备云环境下设备协同多屏互动系统及其方法
CN108022100A (zh) * 2017-11-29 2018-05-11 江苏安凰领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交叉认证系统及方法
CN108366105A (zh) * 2018-01-30 2018-08-0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跨区块链的数据访问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927808A (zh) * 2018-08-15 2018-12-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ros节点的通信方法、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8933819A (zh) * 2018-06-26 2018-12-04 尹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推送方法
CN108960822A (zh) * 2018-06-13 2018-12-0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兑换方法及装置
CN109447645A (zh) * 2018-11-09 2019-03-08 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联动方法、区块链网络及存储介质
CN109495592A (zh) * 2019-01-11 2019-03-19 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协同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525592A (zh) * 2018-12-14 2019-03-26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56726A (zh) * 2018-11-28 2019-04-1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九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数据中心的工业信息交互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41105B2 (en) * 2017-06-07 2019-07-0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Blockchain-based social media history map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1250A (zh) * 2012-07-31 2014-02-12 盛趣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发布、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04023050A (zh) * 2014-05-16 2014-09-03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设备云环境下设备协同多屏互动系统及其方法
CN108022100A (zh) * 2017-11-29 2018-05-11 江苏安凰领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交叉认证系统及方法
CN108366105A (zh) * 2018-01-30 2018-08-0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跨区块链的数据访问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960822A (zh) * 2018-06-13 2018-12-0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用资源配额的兑换方法及装置
CN108933819A (zh) * 2018-06-26 2018-12-04 尹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推送方法
CN108927808A (zh) * 2018-08-15 2018-12-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ros节点的通信方法、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9447645A (zh) * 2018-11-09 2019-03-08 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联动方法、区块链网络及存储介质
CN109656726A (zh) * 2018-11-28 2019-04-1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九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数据中心的工业信息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09525592A (zh) * 2018-12-14 2019-03-26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95592A (zh) * 2019-01-11 2019-03-19 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协同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1188A (zh) 2019-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68163B (zh) 產生智能合約的方法及裝置
CN113222752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系统、方法、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Qi et al. High-quality model aggregation for blockchain-based federated learning via reputation-motivated task participation
JP5438857B2 (ja) 消費者の電子商取引を評価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10191188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区块链网络及存储介质
CN106056437A (zh) 一种订单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2488787A (zh) 基于区块链的共享资源租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4049096A (zh) 基于区块链的个性化定制系统和方法
CN111639690A (zh) 基于关系图谱学习的欺诈分析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US11533163B2 (en) Mining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blockchain,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0602215B (zh) 基于联盟区块链的资源处理方法及联盟区块链系统
CN114039733B (zh) 一种针对联盟链的存证业务转移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582935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积分互识方法及系统
CN111709607A (zh) 客户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420323B (zh) 数据共享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6431929B (zh) 基于隐私计算的信息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20135420A1 (zh) 对用户进行分类的方法和装置
CN111309931A (zh)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335373A (zh) 信息搜索方法及装置
CN115048158A (zh) 流程编排及调用方法及其系统、计算机设备
Krasa Unimprovable allocations in economies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CN113986761A (zh) 一种联调测试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66655A (zh) 预言机数据的聚合方法及装置
CN115983850A (zh) 基于区块链的设备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
KR102169311B1 (ko) 블록 체인 기반 스마트 컨트랙트를 이용한 구독서비스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