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88907A - 一种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综合复垦利用方向确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综合复垦利用方向确定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88907A CN110188907A CN201810153245.6A CN201810153245A CN110188907A CN 110188907 A CN110188907 A CN 110188907A CN 201810153245 A CN201810153245 A CN 201810153245A CN 110188907 A CN110188907 A CN 1101889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dex
- factor
- land
- reclaiming
- suitability degre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5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72 formu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65 m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643 water by ty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313 f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17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25 tom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195493 Crypt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2834 Paulownia tomentos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278 delphi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416 organic mat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11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16 soil organic mat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63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19 statis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560 therapeutic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76 top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1 waste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2—Agriculture; Fishing; Forestry; Min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综合复垦利用方向确定方法,其包括:将利用待复垦的煤矿临时建设用地范围的拐点坐标生成的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图斑作为评价单元;根据包括自然因素、区位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复垦因素,确定所述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复垦指标;根据所确定的所述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复垦指标,计算所述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综合生态适宜度指数;根据所计算的所述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综合生态适宜度指数,确定综合复垦利用方向。本发明能够在农业用地复垦利用方向、建设用户复垦利用方向以及生态用地复垦利用方向进行可视化描述,并且能够分析变化趋势上的优势,从而为制定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利用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生态化复垦利用,特别是一种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综合复垦利用方向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去产能、调结构是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自实施煤炭产业去产能政策以来,我国关闭了大量落后产能矿井,整合了大量中小型矿山,仅2016年,就关闭退出煤矿约2000个。在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关退煤矿也废弃了大量临时建设用地,如何实现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生态化复垦利用,已成为制定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技术标准、指导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规划设计、贯彻保护耕地目标、缓解城镇化发展用地有效供给、控制土地生态环境与生态风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煤矿临时性建设用地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需要临时使用、在开采完毕后不再使用的国有或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期限一般不超过两年,主要包括因生产需要而修建的临时建筑或设施占用的土地,如主工业广场、堆矸场、炸药库、风井及瓦斯抽放泵站等。由于煤矿临时建设用地位置偏远、分布零散、强压占等特性,现行复垦利用中,过分强调临时建设用地的农地化利用或按占用前原貌复垦,部分临时建设用地将面临生态效益差、经济成本高、公众满意度低等诸多问题。近年来土地复垦利用领域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工矿废弃地、居民点等永久性用地破坏土地和能源、交通、水利工程等建设项目破坏土地方面],而缺乏针对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的复垦利用研究;研究方法上,多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指数和法、极限条件法[7]和模糊综合评判法[8]等,缺乏对数据系统综合的评价;在复垦利用方向上,以农地复垦为主要方向,缺乏打造“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协调三生空间的综合复垦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综合复垦利用方向确定方法,以便为制定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利用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
本发明的一种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综合复垦利用方向确定方法包括:
将利用待复垦的煤矿临时建设用地范围的拐点坐标生成的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图斑作为评价单元;
根据包括自然因素、区位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复垦因素,确定所述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复垦指标;
根据所确定的所述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复垦指标,计算所述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综合生态适宜度指数;
根据所计算的所述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综合生态适宜度指数,确定综合复垦利用方向。
优选地,所述复垦因素还包括:人口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公众意愿因素、风险因素。
优选地,所述复垦方向包括农业用地复垦方向、建设用户复垦方向以及生态用地复垦方向。
优选地,所述的计算所述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综合生态适宜度指数包括:
利用每个复垦方向的每个指标,计算每个复垦方向的每个单因子适宜度指数;
利用每个复垦方向的每个单因子适宜度指数以及相应的权重,计算所述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综合生态适宜度指数。
优选地,所述复垦指标包括正向影响指标或因子以及负向影响指标或因子。
优选地,对于所述正向影响指标,所述的每个单因子适宜度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Si为i指标的单因子生态适宜度指数;Xi为i指标的现状值;Ri为i指标的风险性测定,常用保证率来度量;Di为特定复垦方向对i指标要求测度;Dimin为对i指标要求的下限;Dimax为对i指标要求的上限;Diopt为对i指标要求的理想值。
优选地,对于所述负向影响指标,所述的每个单因子适宜度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Si为i指标的单因子生态适宜度指数;Xi为i指标的现状值;Ri为i指标的风险性测定,常用保证率来度量;Di为特定复垦方向对i指标要求测度;Dimin为对i指标要求的下限;Dimax为对i指标要求的上限;Diopt为对i指标要求的理想值。
优选地,所述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综合生态适宜度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NF为各复垦利用方向的综合生态适宜度指数,n为指标个数,Si为单因子生态位适宜度指数,Wi表示i指标或因子的权重。
优选地,所述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综合生态适宜度指数包括:农业用地复垦方向适宜度指数、建设用户复垦方向适宜度指数以及生态用地复垦方向适宜度指数。
优选地,根据所计算的所述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综合生态适宜度指数,确定综合复垦利用方向包括:
利用农业用地复垦方向适宜度指数、建设用户复垦方向适宜度指数以及生态用地复垦方向适宜度指数,构建三角模型;
利用所述三角模型图解三种复垦利用方向适宜关系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利用方向。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能够在农业用地复垦利用方向、建设用户复垦利用方向以及生态用地复垦利用方向进行可视化描述,并且能够分析变化趋势上的优势,从而为制定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利用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综合复垦利用方向确定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利用农业用地复垦方向适宜度指数、建设用户复垦方向适宜度指数以及生态用地复垦方向适宜度指数构建的三角模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三角模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一种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综合复垦利用方向确定方法,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综合复垦利用方向确定方法包括:
将利用待复垦的煤矿临时建设用地范围的拐点坐标生成的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图斑作为评价单元;
根据包括自然因素、区位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复垦因素,确定所述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复垦指标;
根据所确定的所述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复垦指标,计算所述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综合生态适宜度指数;
根据所计算的所述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综合生态适宜度指数,确定综合复垦利用方向。
除了上述的自然因素、区位因素和环境因素,本发明的复垦因素还包括:人口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公众意愿因素、风险因素。本发明可以利用这八个因素构建包括多个复垦方向的多个指标或因子以及权重的评价体系。本发明的复垦方向包括农业用地复垦方向、建设用户复垦方向以及生态用地复垦方向。
本发明的计算所述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综合生态适宜度指数包括:利用每个复垦方向的每个指标,计算每个复垦方向的每个单因子适宜度指数;利用每个复垦方向的每个单因子适宜度指数以及相应的权重,计算所述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综合生态适宜度指数。所述复垦指标包括正向影响指标或因子以及负向影响指标或因子。
对于所述正向影响指标,所述的每个单因子适宜度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Si为i指标的单因子生态适宜度指数;Xi为i指标的现状值;Ri为i指标的风险性测定,常用保证率来度量;Di为特定复垦方向对i指标要求测度;Dimin为对i指标要求的下限;Dimax为对i指标要求的上限;Diopt为对i指标要求的理想值。
对于所述负向影响指标,所述的每个单因子适宜度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Si为i指标的单因子生态适宜度指数;Xi为i指标的现状值;Ri为i指标的风险性测定,常用保证率来度量;Di为特定复垦方向对i指标要求测度;Dimin为对i指标要求的下限;Dimax为对i指标要求的上限;Diopt为对i指标要求的理想值。
优选地,所述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综合生态适宜度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NF为各复垦利用方向的综合生态适宜度指数,n为指标个数,Si为单因子生态位适宜度指数,Wi表示i指标或因子的权重。
本发明的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综合生态适宜度指数包括:农业用地复垦方向适宜度指数、建设用户复垦方向适宜度指数以及生态用地复垦方向适宜度指数。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根据所计算的所述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综合生态适宜度指数,确定综合复垦利用方向包括:利用农业用地复垦方向适宜度指数、建设用户复垦方向适宜度指数以及生态用地复垦方向适宜度指数,构建三角模型;利用所述三角模型图解三种复垦利用方向适宜关系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利用方向。
图2中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CSI、ASI、ESI分别为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适宜度指数;T1~T7为复垦利用方向的适宜趋势,图中正上方顶点为CSI,左下方顶点为ASI,右下方顶点为ESI。X、Y、Z轴分别代表生态用地方向适宜度指数、建设用地方向适宜度指数、农业用地方向适宜度指数,根据适宜度指数计算结果,采用自然间断点法,沿逆时针方向将每条轴分别分为高、中、低三个范围。同时根据三个指数的相对变化方向,可确定T1-T7共7种相对适宜趋势(表1)。
表1不同复垦利用方向相对适宜趋势评价
注:↑表示适宜度增强,↓表示适宜度减弱,—表示适宜度不变。
本发明能够在在农业用地复垦利用方向、建设用户复垦利用方向以及生态用地复垦利用方向进行可视化描述及能够分析变化趋势上的优势,从而为制定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利用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
下面以重庆市綦江区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的具体应用实例,对本发明的上述方法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定。
綦江区位于重庆市南部,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南高北低,以侵蚀、剥蚀型丘陵—低山岩溶地貌为主,山脉呈北东—南西向,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全区幅员面积2747.8km2,其中耕地1080km2,林地89.67km2,水域51.33km2,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87.33km2。綦江区煤炭资源储量大,品味高,目前,已探明地质储量达20亿吨,可供开采量14亿吨,富煤区集中分布在南桐、松藻等地区,主要含煤地层为晚二叠系龙潭组,含可采煤层1~11层,属于中厚煤层,单一煤层厚度约为1~2.5m。全区煤矿共24个,其中存在临时性建设用地煤矿14个,主要集中在綦江区南部的赶水、安稳和石壕镇,总面积22.2930hm2(其中占用耕地7.6406hm2、其他农用地1.4170hm2、林地6.1535hm2、草地1.0806hm2、建设用地5.5913hm2、未利用地0.4100hm2),包括主工业广场、堆矸场、炸药库、风井及瓦斯抽放泵站等类型。
评价单元划分
评价单元的划分方法主要有[19-21]:土地利用现状图斑划分法、土地资源类型划分法、土壤类型划分法、行政单元划分法、土地权属划分法、网格单元划分法和多因素叠置的同质单元划分法。鉴于本文是从微观尺度确定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的复垦方向,考虑研究区域的大小、数据的准确性和研究结果的实用性,本发明利用研究区内各煤矿《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中煤矿临时建设用地范围的拐点坐标生成的60个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图斑为评价单元,其中主工业广场24个、堆矸场5个、炸药库9个、风井及瓦斯抽放泵站22个。
确定评价因子及权重
影响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利用方向的因子很多,但评价因子的选取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以及数据可获得性等原则。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利用方向的确定不仅受到自然因素等立地条件的影响,还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交通通达度、森林覆盖率等密切相关。故本文从自然、区位和环境等8个方面构建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表2),指标权重的确定则采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结合赋权,即采用熵权法来确定指标层相对于因素层的权重,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因素层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
自然因素反映煤矿区临时性建设用地的地形条件、土壤质量、土地现状及破坏程度等属性,主要通过各煤矿《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并结合实地调研对指标赋值。坡度反映地块的陡缓状况,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将坡度化分为五级,大于25°需退耕还林还草,低于25°度更适宜于农业和建设用地利用;土地破坏程度反映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的破坏状况,由压占面积、排土高度、边坡坡度、固化面积比、堆放场高度来综合判定,其值越大,破坏程度越重;土地利用现状主要通过工业广场现状图、风井场地、瓦斯抽放站、炸药库现状图获取。
区位因素主要指评价单元到村庄、城镇、主要道路、水域、林草地的距离以及周边地类情况,利用ArcGIS10.2做不同距离的缓冲区分析,基于研究区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分布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来确定彼此的相对距离,评价单元的复垦适宜性与距离村庄、城镇、主要道路、水域、林草地存在一个临界适宜距离,距离越近,其对应的适宜性越强。如山区最大耕作半径是800m,大于800m,耕地边际化率就显著增加[22];周边地类情况则根据煤矿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和实地调研确定。
人口因素中的所在村人均耕地面积指所在行政村耕地面积与人口数之比,反映所在村对耕地的需求状况;人口密度指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人口数,反映所在城镇村的人口密集程度和对建设用地的需求程度;人均林地面积指人均拥有的林地面积,反映所在城镇村人口与森林资源的匹配程度。
经济因素中的耕地、建设用地、林地比率指评价单元中耕地、建设用地、林地面积占评价单元面积的比重,比重越大,表明转化为相应用地的竞争力越强;修复成本主要根据《重庆市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说明》、《重庆市工程造价信息》(2014 年第2期信息价)、《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与实务》中的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结合研究区各煤矿的土地复垦方案中的预算报告来确定,然后运用自然断裂点法对其分等赋值,计算公式为:
Cij=(Si·Di+Hi·Xi)+Mi·Ni·(Bi+Fi+Gi+Zi·Yi) (4)
式中Ci为第i个地块第j种复垦方向的修复成本,Si为第i个地块拆除建筑物面积,Di为整体拆除单价,Hi为第i个地块废渣方量,Xi为废渣处理单价,Mi为第i个地块面积,Ni为覆土厚度,Bi为取土场表土剥离单价,Fi为复垦地土壤回覆单价,Gi为汽车装卸运土单价,Zi为第i个地块客土运输距离,Yi为土壤购买单价;非农产业发展潜力主要依据评价单元所在镇现有企业数量和第二、三产业发展定位,确定未来非农产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程度。
表2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方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
注:X1表示自然因素;X2表示区位条件;X3表示人口因素;X4经济因素;X5政策因素;
政策因素中主要考虑规划用途指评价单元土地用途的总体规划,本发明依据各煤矿《土地复垦项目总体规划图》对研究区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的规划确定,反映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的可能利用方向。
公众意愿指公众对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或生态用地的意愿。本发明通过实地调研,向研究区分布有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的煤矿复垦工作人员、农户、村镇干部、国土管理干部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其对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再利用方向的意愿。
环境因素中的污染程度主要指研究区评价单元岩土污染状况。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岩土污染主要由矸石山在雨水淋湿作用下的浸出液,生产、生活废水不正当排放和处理,地表受到污染物质(矸石)的长期压占,致使其通过扩散进入周边土地等原因造成,其对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均有制约作用。其污染程度主要依据各煤矿《复垦方案报告书》中针对各复垦单元周边地类、地块利用属性和煤矸石对地表的污染情况所得出污染等级来评定。
风险因素指影响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再利用为农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安全的各项指标。主要为地质状况、地基稳定性等安全指数。是否有断层主要根据各煤矿《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中对矿区地质构造的描述来确定;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反映了评价单元的地质状况、地基稳定性等属性,主要根据研究区各煤矿最大下沉等值线图、最大倾斜等值线图、最大水平变形等值线图来综合判定。
确定各复垦利用方向生态因子最适值
对不同类型、不同区位条件的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因其影响复垦利用方向的因素不同,其评价因子的最适值也会存在差异。另外,生态因子最适值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复垦利用方向的需求生态位状况,还需考虑研究区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的现实生态位状况。因此参照相关研究[10,23]做法,对于正向影响因子,选择其评价值标准化后的最大值为最适值,如土源保证率和灌排条件等因子;对于负向影响因子,选择其评价值标准化后的最小值为最适值,如地表硬化率和距道路距离等因子。
各复垦利用方向生态适宜度计算结果及分析
通过公式(1)-(3)分别计算綦江区14个煤矿60个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生态位适宜度值,结果显示各评价单元不同复垦利用方向的生态适宜度指数范围为:农业用地0.2998~0.8611、建设用地0.3845~0.7692、生态用地0.3613~0.8887。其平均值分别为0.5153、0.5495、0.5587,均大于0.5,最小值为农业复垦方向的0.2998,最大值为生态用地复垦方向的0.8887,表明研究区整体条件较好,基本适宜于不同复垦方向利用,但部分评价单元生态位适宜度系数较低,生境条件需要采取工程或生物措施进行有目的改善和整治,以提高生态位适宜度,满足不同复垦方向利用。
单方向复垦利用分析
运用ArcGIS10.2中的自然间断点法将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复垦利用方向适宜度指数划分为三级,分别为Ⅰ(最适宜)、Ⅱ(适宜)和Ⅲ(不适宜)。然后通过空间可视化和统计分析得到研究区各复垦利用方向的适宜等级分布图(图3)和各等级面积(表3)。
表3各复垦利用方向适宜等级面积及百分比
Tab.3Areas and proportions of different direction of reclamationutilization in suitability class
综合复垦利用方向确定
利用ArcGIS10.2中的自然间断点法,将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的农业、建设、生态三类用地适宜度指数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从而将三角模型划分为Ⅰ-Ⅸ共9种类型的煤矿临时建设用地适宜度状态及相应的适宜水平,不同类型代表不同的适宜度组合。通过三类用地适宜度指数组合分析并结合理论预期,最终确定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的复垦利用方向,如图3所示。
本发明所有评价单元均分布于Ⅱ、Ⅲ、Ⅳ、Ⅵ、Ⅶ和Ⅷ六种类型组成的六边形区域内,六种类型的评价单元个数分别为13、4、18、20、1、4,根据三角模型中各复垦利用方向的适宜状态及适宜趋势判定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三种复垦利用方向的评价单元个数分别为18、15、23,占总数的30%、25%、45%,面积分别为10.3197hm2、 5.2473hm2、6.7260hm2,占总面积的46.29%、23.54%、30.17%。各复垦利用方向的评价单元个数和面积,呈现出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建设用地的状态,这与体现《土地复垦条例》中土地复垦应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复垦土地应优先用于农业的理念较为符合。
运用ArcGIS10.2将三角模型判定得到的各评价单元的复垦利用方向与研究区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图斑相连接生成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利用方向空间分布图。由于煤矿的分布的分散性,不同复垦利用方向的空间分布也呈现出分散性,各个复垦利用方向在区域上的集聚现象不太显著,但结合图3,从整体上大致可以发现,复垦利用为农业用地的煤矿临时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和中部的大山、东风、后庆、安稳和永盛煤矿;再利用为建设用地的煤矿临时建设用地仅在研究区中部的安稳、木朗和南部的长宏煤矿存在零星分布;复垦利用为生态用地的煤矿临时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的安洋、后溪、金塘和南部的三岔河煤矿。但就单个煤矿来看,各复垦利用方向则存在着集聚现象,如大山、东风和后庆煤矿均为农业用地复垦利用方向,后溪、三岔河煤矿均为生态用地复垦利用方向,这与同一煤矿内各评价单元的生态位存在趋同有关。
复垦利用决策分析
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利用决策分析主要是解决如何实现矿区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的优化配置问题,即如何科学合理的判定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的复垦利用方向。要想科学合理的确定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的复垦利用方向则必须找到影响煤矿临时建设用地不同复垦利用方向的优势因子和约束条件。鉴于此以研究区60个评价单元各评价因子的实测值为基础,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能较好的拟合出各复垦利用单元的优势因子和约束条件。对参与确定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的各评价因子的生态位适宜度指数进行线性回归拟合,得到三种复垦利用方向的回归方程公式(5)-(7),三种类型回归分析调整后的判定系数分别为0.836、0.844、0.822,表明拟合优度较高,不被接受的变量较小;经T检验,各因子的概率p值均小于0.10,表明在显著性水平0.10下,均有显著意义。
上式中YA、YC、YE分别表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复垦利用方向,A1、C1、E1代表坡度,A2、E2代表土壤质地,C2代表地表硬化率,A3、E3代表有机质含量,A4、C3、 E4代表土地利用现状,A5、C4代表土地破坏程度,A6代表灌排条件,A7、E5代表土源保证率,A8代表距村庄距离,C5代表距城镇乡距离,E6代表距林草地距离,A9、C6代表距道路距离,A10、C7、E7代表距水域距离,A11、E8代表周边地类,A12代表人均耕地面积,C8代表人口密度,E9代表人均林地面积,A13代表耕地占比,C9代表非农产业发展潜力,E10代表林地比率,A14、E11代表修复成本,A15、C10、E12代表规划用途,A16、C11、E13代表公众复垦意愿,A17、C12、E14代表岩土污染程度,A18、C14、E15代表岩土污染程度,C14代表是否有断层。
从式(5)-(7)可知,影响农业用地复垦利用方向的主要因素为土壤质地、公众复垦意愿和耕地比重,影响建设用地复垦利用方向的主要因素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公众意愿和非农产业发展潜力,影响生态用地复垦利用方向的主要因素则为林地比率、公众意愿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因此在今后的复垦利用决策中,对于复垦方向的确定应首先考虑以上因素。
尽管上文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进行各种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发明原理所作的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综合复垦利用方向确定方法,包括:
将利用待复垦的煤矿临时建设用地范围的拐点坐标生成的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图斑作为评价单元;
根据包括自然因素、区位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复垦因素,确定所述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复垦指标;
根据所确定的所述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复垦指标,计算所述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综合生态适宜度指数;
根据所计算的所述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综合生态适宜度指数,确定综合复垦利用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垦因素还包括:人口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公众意愿因素、风险因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垦方向包括农业用地复垦方向、建设用户复垦方向以及生态用地复垦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计算所述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综合生态适宜度指数包括:
利用每个复垦方向的每个指标,计算每个复垦方向的每个单因子适宜度指数;
利用每个复垦方向的每个单因子适宜度指数以及相应的权重,计算所述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综合生态适宜度指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垦指标包括正向影响指标或因子以及负向影响指标或因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所述正向影响指标,所述的每个单因子适宜度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Si为i指标的单因子生态适宜度指数;Xi为i指标的现状值;Ri为i指标的风险性测定,常用保证率来度量;Di为特定复垦方向对i指标要求测度;Dimin为对i指标要求的下限;Dimax为对i指标要求的上限;Diopt为对i指标要求的理想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所述负向影响指标,所述的每个单因子适宜度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Si为i指标的单因子生态适宜度指数;Xi为i指标的现状值;Ri为i指标的风险性测定,常用保证率来度量;Di为特定复垦方向对i指标要求测度;Dimin为对i指标要求的下限;Dimax为对i指标要求的上限;Diopt为对i指标要求的理想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综合生态适宜度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NF为各复垦利用方向的综合生态适宜度指数,n为指标个数,Si为单因子生态位适宜度指数,Wi表示i指标或因子的权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综合生态适宜度指数包括:农业用地复垦方向适宜度指数、建设用户复垦方向适宜度指数以及生态用地复垦方向适宜度指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计算的所述评价单元不同复垦方向的综合生态适宜度指数,确定综合复垦利用方向包括:
利用农业用地复垦方向适宜度指数、建设用户复垦方向适宜度指数以及生态用地复垦方向适宜度指数,构建三角模型;
利用所述三角模型图解三种复垦利用方向适宜关系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利用方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53245.6A CN110188907A (zh) | 2018-02-22 | 2018-02-22 | 一种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综合复垦利用方向确定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53245.6A CN110188907A (zh) | 2018-02-22 | 2018-02-22 | 一种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综合复垦利用方向确定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88907A true CN110188907A (zh) | 2019-08-30 |
Family
ID=67704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153245.6A Pending CN110188907A (zh) | 2018-02-22 | 2018-02-22 | 一种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综合复垦利用方向确定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188907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80077A (zh) * | 2019-11-25 | 2020-04-28 | 河海大学 | 一种基于不同施工单元的堤防干扰区土地损毁评价方法 |
CN112895979A (zh) * | 2021-04-13 | 2021-06-04 |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自适应车辆电池能量管理方法和装置 |
CN113592253A (zh) * | 2021-07-09 | 2021-11-02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一种建设用地的复垦空间评价方法及装置 |
CN114115144A (zh) * | 2021-11-09 | 2022-03-01 | 武汉理工大学 | Rdf条件下水泥窑分解炉自动退煤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4971295A (zh) * | 2022-05-26 | 2022-08-30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改善通江湖泊候鸟栖息地生境的水库调度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95952A (zh) * | 2014-03-19 | 2014-08-20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一种改进的矿业废弃地复垦适宜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CN105184006A (zh) * | 2015-09-22 | 2015-12-23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一种低丘缓坡地区的建设用地选择方法及装置 |
-
2018
- 2018-02-22 CN CN201810153245.6A patent/CN11018890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95952A (zh) * | 2014-03-19 | 2014-08-20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一种改进的矿业废弃地复垦适宜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CN105184006A (zh) * | 2015-09-22 | 2015-12-23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一种低丘缓坡地区的建设用地选择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丁宁等: "生态位适宜度变权法在高速铁路临时用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以京沪高铁常州段典型制梁场为例" * |
丁宁等: "生态位适宜度变权法在高速铁路临时用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以京沪高铁常州段典型制梁场为例", 《资源科学》 * |
刘慧芳等: "基于用地竞争的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用地类型判定" *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80077A (zh) * | 2019-11-25 | 2020-04-28 | 河海大学 | 一种基于不同施工单元的堤防干扰区土地损毁评价方法 |
CN111080077B (zh) * | 2019-11-25 | 2022-08-26 | 河海大学 | 一种基于不同施工单元的堤防干扰区土地损毁评价方法 |
CN112895979A (zh) * | 2021-04-13 | 2021-06-04 |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自适应车辆电池能量管理方法和装置 |
CN113592253A (zh) * | 2021-07-09 | 2021-11-02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一种建设用地的复垦空间评价方法及装置 |
CN113592253B (zh) * | 2021-07-09 | 2023-03-21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一种建设用地的复垦空间评价方法及装置 |
CN114115144A (zh) * | 2021-11-09 | 2022-03-01 | 武汉理工大学 | Rdf条件下水泥窑分解炉自动退煤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4115144B (zh) * | 2021-11-09 | 2024-04-12 | 武汉理工大学 | Rdf条件下水泥窑分解炉自动退煤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4971295A (zh) * | 2022-05-26 | 2022-08-30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改善通江湖泊候鸟栖息地生境的水库调度方法及系统 |
CN114971295B (zh) * | 2022-05-26 | 2023-09-05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改善通江湖泊候鸟栖息地生境的水库调度方法及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88907A (zh) | 一种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综合复垦利用方向确定方法 | |
CN102902870B (zh) | 一种基于流域水土耦合的泥石流预报方法 | |
Goitsemang et al. | Assessment of groundwater potential in the Kalahandi district of Odisha (India) using remote sen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d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 |
Tirkey et al. | AHP-GIS based DRASTIC model for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to pollution assessment: a case study of Hazaribag district, Jharkhand, India | |
Ramos-Scharron et al. |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GIS-based sediment budget model | |
Yu et al. | Evaluation of the production-living-ecology space function suitability of Pingshan County in the Taihang mountainous area, China | |
CN111882244A (zh) | 基于层次框架的多源国土开发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方法 | |
Dereli et al. | Comparison of GIS-based surrogate weighting methods for multi-directional landfill site selection in West Mediterranean Planning Region in Turkey | |
Karakuş et al. | Gis-multi 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based land suitability assessment for dam site selection | |
Wu et al. | Roof aquifer water abundance evaluation: a case study in Taigemiao, China | |
CN113077088A (zh) | 城中采煤沉陷区水土资源空间格局重构方法 | |
Habtu et al. | Assessment of soil erosion extent using RUSLE model integrated with GIS and RS: the case of Megech-Dirma watershed, Northwest Ethiopia | |
Rathore | Groundwater exploration and augmentation efforts in Rajasthan–a review | |
Mathewos et al. | Evaluation of the groundwater prospective zone by coupling hydro-meteorological and geospatial evidence in Wabe River Catchment Omo Gibe River Basin, Ethiopia | |
Bi et al. | Establishing a Clean‐quality Indicator System for Evaluating Reclaimed Land in the Antaibao Opencast Mine Area, China | |
Shalby et al. | Geospatial model for allocating favorable plots for groundwater-dependent cultivation activities in Egypt | |
CN110457831A (zh) | 一种地下水水源地的回补适宜性评价方法 | |
Hamamin | Integration of Multi-Geostatistical Approaches for Deciphering Groundwater Potential Zones in Complex Water-Bearing Mediums | |
Liang et al. | Mapping sustainability-oriented China’s cropland use stability | |
CN114140027A (zh) | 一种关闭煤矿剩余煤炭资源再利用评价方法 | |
Shu-hui et al. | Evaluation of the production-living-ecology space function suitability of Pingshan County in the Taihang mountainous area, China | |
Desta | Reservoir siltation in Ethiopia: Causes, source areas, and management options | |
Haq et al. | Hydrogeology of an Open-pit Coal Mine in Tamiang Layang, Central Kalimantan, Indonesia: a Preliminary Groundwater Flow Modeling | |
Chauhan et al. | Site Suitability Analysis of Water Harvesting Structure in Ghaggar River Basin Using Analytical Hierarchical Process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Approach–A Case Study | |
CN114757585B (zh) | 一种村镇生态敏感性和功能区域适宜性评价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30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