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87292A - 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87292A
CN110187292A CN201910465321.1A CN201910465321A CN110187292A CN 110187292 A CN110187292 A CN 110187292A CN 201910465321 A CN201910465321 A CN 201910465321A CN 110187292 A CN110187292 A CN 1101872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station
wire
plugging
la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653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all Ear (guangdong) Electronic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mall Ear (guangdong) Electronic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all Ear (guangdong) Electronic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Small Ear (guangdong) Electronic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91046532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872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87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872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40Testing power suppl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设置多工位产线,该产线设有多个加工工位,所述加工工位包括装配工位、装线工位、老化工位、元件测试工位、打码工位及成型工位;待装配的电源底座与PCBA装配固定组成电源主体,并将多个电源主体设置于组合式容置槽内;将搭插式测试线与所述装配完成的电源主体搭插连接;将所述搭插式测试线组装完成的多个电源主体送入老化工位通电完成老化处理;测试完成的电源主体送至打码工位完成打码并录入数据,采用智能控制的一体式装配检测生产线线,实现产线式操作,提高检测效率,尤其是多工位整体智能化控制操作无需过多的人工成本,保障检测的精准性,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及品质。

Description

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装配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的电源装配及检测一般都包括装配、老化、元件测试、电路检测及后期封装等基本步骤,目前,实现上述技术的某些步骤都需要人工实现,尤其是在老化处理等步骤往往需要将产品跟外接电源接通,需要测试线实现产品与老化设备之间的通断电连接,传统的测试线接头需要螺母等方式卡接,都采用人工装线,非常麻烦,而且不能实现产线式操作,效率非常低,尤其是多工位整体操作不连贯,影响进度,造成极大人力资源浪费的同时,还无法保障检测的精准性,影响产品的品质。
要解决上述技术难题,连贯性的智能化的产线式作业方式为最佳技术手段,然而其技术最难点在测试线的设计以及整个产线智能化实现的产线建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多工位产线,该产线设有多个加工工位,所述加工工位包括装配工位、装线工位、老化工位、元件测试工位、打码工位及成型工位;
(2)装配:所述装配工位设有装配机械及组合式容置槽,所述装配机械将待装配的电源底座与PCBA装配固定组成电源主体,并将多个电源主体设置于组合式容置槽内;
(3)所述装线工位将搭插式测试线与所述装配完成的电源主体搭插连接;
(4)将所述搭插式测试线组装完成的多个电源主体送入老化工位通电完成老化处理;
(5)将老化处理完成的电源主体传输至元件测试工位完成信号灯测试、通断电测试后拆除搭插式测试线;
(6)将所述步骤(5)中测试完成的电源主体送至打码工位完成打码并录入数据;
(7)将所述步骤(6)中测试完成并将合格的电源主体封装完成并包装成型。
特别的,所述步骤(1)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装配工位、装线工位、老化工位、元件测试工位、打码工位及成型工位以此组合排布,并设置多个智能控制器与所述装配工位、装线工位、老化工位、元件测试工位、打码工位及成型工位分别智能控制连接。
特别的,所述步骤(2)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装配工位分设有底座进料机构、PCBA进料机构及与之智能调控的进料控制器,且所述装配工位末端设有多个安置型腔的组合式容置槽,所述组合式容置槽内规则安置多个装配成型的电源主体。
特别的,所述步骤(3)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搭插式测试线包括测试线本体;在所述测试线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触碰装置和插头;其中,在所述触碰装置上安装有导电金属触点,在所述导电金属触点上镶装有磁铁,所述触碰装置和所述插头通过连接线链接在一起,所述导电金属触点设置有两个。
特别的,所述步骤(4)还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老化试验箱,将装有多个电源主体的组合式容置槽层叠式放入老化试验箱内,通过搭插式测试线与电源导通连接完成供电。
特别的,所述步骤(5)还包括以下步骤:
过电检测所述电源主体上PCBA上各组成元件的性能参数是都正确,并测试信号灯工作是否正常,综合验证电源主体是否不良。
特别的,所述步骤(6)还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打码机在所述电源主体内部打标并完成二维码制备,将产品参数记录到外接设置的参数数据库中保存。
特别的,所述步骤(7)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完成电源主体测试的合格产品传输至成型工位加装外壳并固定封装后产品成型,并设置外包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采用智能控制的一体式装配检测生产线线,实现产线式操作,提高检测效率,尤其是多工位整体智能化控制操作无需过多的人工成本,保障检测的精准性,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及品质,连续步骤的完整解决方案,结合搭插式测试线及组合式容置槽的使用,可以将电源主体整齐排列的进入自动传输机构中进行接下来的生产工序,而搭插式测试线本身不仅避免了用螺丝刀手动拆卸的步骤,节省了测试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用起来安全方便,容易操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产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多工位产线,该产线设有多个加工工位,所述加工工位包括装配工位、装线工位、老化工位、元件测试工位、打码工位及成型工位;
(2)装配:所述装配工位设有装配机械及组合式容置槽,所述装配机械将待装配的电源底座与PCBA装配固定组成电源主体,并将多个电源主体设置于组合式容置槽内;
(3)所述装线工位将搭插式测试线与所述装配完成的电源主体搭插连接;
(4)将所述搭插式测试线组装完成的多个电源主体送入老化工位通电完成老化处理;
(5)将老化处理完成的电源主体传输至元件测试工位完成信号灯测试、通断电测试后拆除搭插式测试线;
(6)将所述步骤(5)中测试完成的电源主体送至打码工位完成打码并录入数据;
(7)将所述步骤(6)中测试完成并将合格的电源主体封装完成并包装成型。
申请人声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将上述实施例某步骤,与发明内容部分的技术方案相组合,从而产生的新的方法,也是本发明的记载范围之一,本申请为使说明书简明,不再罗列这些步骤的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所述装配工位、装线工位、老化工位、元件测试工位、打码工位及成型工位以此组合排布,并设置多个智能控制器与所述装配工位、装线工位、老化工位、元件测试工位、打码工位及成型工位分别智能控制连接。
所述装配工位分设有底座进料机构、PCBA进料机构及与之智能调控的进料控制器,且所述装配工位末端设有多个安置型腔的组合式容置槽,所述组合式容置槽内规则安置多个装配成型的电源主体。所述搭插式测试线包括测试线本体;在所述测试线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触碰装置和插头;其中,在所述触碰装置上安装有导电金属触点,在所述导电金属触点上镶装有磁铁,所述触碰装置和所述插头通过连接线链接在一起,所述导电金属触点设置有两个。设置老化试验箱,将装有多个电源主体的组合式容置槽层叠式放入老化试验箱内,通过搭插式测试线与电源导通连接完成供电。过电检测所述电源主体上PCBA上各组成元件的性能参数是都正确,并测试信号灯工作是否正常,综合验证电源主体是否不良。设置打码机在所述电源主体内部打标并完成二维码制备,将产品参数记录到外接设置的参数数据库中保存。将完成电源主体测试的合格产品传输至成型工位加装外壳并固定封装后产品成型,并设置外包装。
本实施例区别于传统技术在于:
采用智能控制的一体式装配检测生产线线,实现产线式操作,提高检测效率,尤其是多工位整体智能化控制操作无需过多的人工成本,保障检测的精准性,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及品质,连续步骤的完整解决方案,结合搭插式测试线及组合式容置槽的使用,可以将电源主体整齐排列的进入自动传输机构中进行接下来的生产工序,而搭插式测试线本身不仅避免了用螺丝刀手动拆卸的步骤,节省了测试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用起来安全方便,容易操作。
申请人又一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现方法及装置结构,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方法及结构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所选用实现方法等效替换及步骤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8)

1.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多工位产线,该产线设有多个加工工位,所述加工工位包括装配工位、装线工位、老化工位、元件测试工位、打码工位及成型工位;
(2)装配:所述装配工位设有装配机械及组合式容置槽,所述装配机械将待装配的电源底座与PCBA装配固定组成电源主体,并将多个电源主体设置于组合式容置槽内;
(3)所述装线工位将搭插式测试线与所述装配完成的电源主体搭插连接;
(4)将所述搭插式测试线组装完成的多个电源主体送入老化工位通电完成老化处理;
(5)将老化处理完成的电源主体传输至元件测试工位完成信号灯测试、通断电测试后拆除搭插式测试线;
(6)将所述步骤(5)中测试完成的电源主体送至打码工位完成打码并录入数据;
(7)将所述步骤(6)中测试完成并将合格的电源主体封装完成并包装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装配工位、装线工位、老化工位、元件测试工位、打码工位及成型工位以此组合排布,并设置多个智能控制器与所述装配工位、装线工位、老化工位、元件测试工位、打码工位及成型工位分别智能控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装配工位分设有底座进料机构、PCBA进料机构及与之智能调控的进料控制器,且所述装配工位末端设有多个安置型腔的组合式容置槽,所述组合式容置槽内规则安置多个装配成型的电源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搭插式测试线包括测试线本体;在所述测试线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触碰装置和插头;其中,在所述触碰装置上安装有导电金属触点,在所述导电金属触点上镶装有磁铁,所述触碰装置和所述插头通过连接线链接在一起,所述导电金属触点设置有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还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老化试验箱,将装有多个电源主体的组合式容置槽层叠式放入老化试验箱内,通过搭插式测试线与电源导通连接完成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还包括以下步骤:
过电检测所述电源主体上PCBA上各组成元件的性能参数是都正确,并测试信号灯工作是否正常,综合验证电源主体是否不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还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打码机在所述电源主体内部打标并完成二维码制备,将产品参数记录到外接设置的参数数据库中保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完成电源主体测试的合格产品传输至成型工位加装外壳并固定封装后产品成型,并设置外包装。
CN201910465321.1A 2019-05-30 2019-05-30 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 Pending CN1101872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65321.1A CN110187292A (zh) 2019-05-30 2019-05-30 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65321.1A CN110187292A (zh) 2019-05-30 2019-05-30 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87292A true CN110187292A (zh) 2019-08-30

Family

ID=67719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65321.1A Pending CN110187292A (zh) 2019-05-30 2019-05-30 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8729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9113A (zh) * 2019-09-06 2019-12-10 东莞市冠佳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全自动电源组装测试线及其组装测试工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16087A1 (en) * 2000-01-18 2002-08-22 Dell Usa,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solidating manufacturing of computing devices
CN103092176A (zh) * 2013-01-23 2013-05-08 南宁燎旺车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动检测生产线控制系统
CN105873377A (zh) * 2016-05-19 2016-08-17 东莞市冠佳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器自动化生产工艺
CN206848326U (zh) * 2017-06-23 2018-01-05 东莞市小耳朵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测试线
CN207780081U (zh) * 2018-02-14 2018-08-28 东莞市博超电业有限公司 多功能测试套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16087A1 (en) * 2000-01-18 2002-08-22 Dell Usa,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solidating manufacturing of computing devices
CN103092176A (zh) * 2013-01-23 2013-05-08 南宁燎旺车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动检测生产线控制系统
CN105873377A (zh) * 2016-05-19 2016-08-17 东莞市冠佳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器自动化生产工艺
CN206848326U (zh) * 2017-06-23 2018-01-05 东莞市小耳朵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测试线
CN207780081U (zh) * 2018-02-14 2018-08-28 东莞市博超电业有限公司 多功能测试套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9113A (zh) * 2019-09-06 2019-12-10 东莞市冠佳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全自动电源组装测试线及其组装测试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34209U (zh) 不断电式快速更换电能表装置
CN110187292A (zh) 基于搭插式测试线应用的电源产线装配检测方法
CN105763376A (zh) 用于电能表批量生产的参数设置和检测方法
CN201918941U (zh) 一种电子换向电机接口信号转换子线路板
CN201425595Y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程控夹具装置
CN210778386U (zh) 一种可测试多指标的极柱和电器开关
CN203288788U (zh) 控制器用组合式导电柱
CN203013470U (zh) 新型变压器线圈分接连结结构
CN209948286U (zh) 机床数控系统io模块转接器
CN201562770U (zh) 一种洗碗机的布线装置
CN204389673U (zh) 计量电表自动化测试装置
CN207474865U (zh) 一种适应于多个手机充电器通电测试的整体供电装置
CN207052545U (zh) 内置电流采样电阻的断路器
CN101793929B (zh) 汽车点火线圈耐久性试验装置
CN201956498U (zh) 一种发热地板的电器连接结构
CN201243102Y (zh) 用pcb板过渡的连接器插头
CN204992123U (zh) 一种空调外机快速接头
CN201698201U (zh) 铁路内燃电传动机车无触点程控装置
CN201397985Y (zh) 一种电连接装置
CN203312635U (zh) 负荷开关柜二次模块化接线结构
CN202770960U (zh) 电能表芯片测试装置
CN208806389U (zh) 一种用于位移传感器性能测试的信号转接设备
CN206077121U (zh) 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
CN209690461U (zh) 一种新型usb接口充电器多通道ate测试设备
CN102645563A (zh) 一种多功能变压器试验接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