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78562B - 种苗自动化流转人工定点作业的育苗流水线组合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种苗自动化流转人工定点作业的育苗流水线组合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78562B
CN110178562B CN201910501887.5A CN201910501887A CN110178562B CN 110178562 B CN110178562 B CN 110178562B CN 201910501887 A CN201910501887 A CN 201910501887A CN 110178562 B CN110178562 B CN 1101785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seedbed
plug
seedlings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0188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78562A (zh
Inventor
张国栋
袁雪锋
孟焱
蔡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nong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nong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nong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nong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0188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785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78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85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785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85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00Apparatus, or methods of use thereof, for testing or treating seed, roots, or the like, prior to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1/02Germinating apparatus; Determining germination capacity of seed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002Dibble see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00Vegetative propagation
    • A01G2/30Graf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08Devices for filling-up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Devices for setting plants or seeds in pots
    • A01G9/081Devices for filling-up po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3/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r presence of liquid or steam
    • B08B3/02Cleaning by the force of jets or spr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of the same kind, 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or use in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tan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ology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领域,公开了种苗自动化流转人工定点作业的育苗流水线组合,其为:将工厂区划分为温湿度环境不同的区域:物料储备区、作物加工区、分有催芽区和愈合区的作物促进生长区、作物生长区、清洗区、成品储存区;以苗床和/或穴盘为基本物流单元,以轮式轨道、推拉式轨道、传送带、轻载天车、移动式升降机组成种苗在上述区域相互流转的流水线组合。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种苗自动化流转人工定点作业的育苗流水线组合的使用方法。本发明采用连续的物流线连接各作业点,实现了被作业的农作物通过自动化物流线流转,操作者定点作业的生产模式。操作工每日行走距离减少90%,员工劳动强度降低30%。

Description

种苗自动化流转人工定点作业的育苗流水线组合及其使用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领域,具体涉及种苗自动化流转人工定点作业的育苗流水线组合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对于传统的直接播种种植方式,越来越多的农作物采用工厂化集中培育种苗(简称育苗)再移植的种植方式。
嫁接育苗是工厂化育苗最常用和有效的育苗技术之一。
嫁接育苗的工艺过程为播种、砧木与接穗苗培育、砧木和接穗苗采收、嫁接、愈合、种苗培育、出成。
工厂化嫁接育苗已实现播种自动化、灌溉自动化、环境控制自动化。
然而,现有的嫁接育苗技术存在如下缺点:
1、传统育苗方式苗床为固定或半固定式,幼苗生产各工序依靠人工衔接,劳动者每天的平均行走距离超长。
2、在移栽、疏苗、催芽、愈合等多个工序需搬运大量穴盘,劳动强度很大。
3、部分工序需在幼苗的生长环境中完成,而适宜幼苗生长的环境多为高温、高湿环境,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中劳作,劳动者感受极差。
4、以穴盘为操作单元,导致在多个工序需将穴盘从苗床中搬入搬出,工作环节多,作业时间长,种苗损伤风险大。
5、穴盘清洗后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需专门的浸泡池,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工序时间长,操作工需防护。
6、苗床清洗但不消毒,长期使用会生长藻类和苔藓,存病害传染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嫁接育苗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种苗自动化流转人工定点作业的育苗流水线组合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种苗自动化流转人工定点作业的育苗流水线组合,其为:
将工厂区划分为温湿度环境不同的区域:物料储备区、作物加工区、分有催芽区和愈合区的作物促进生长区、作物生长区、清洗区、成品储存区;
以苗床和/或穴盘为基本物流单元,以轮式轨道、推拉式轨道、传送带、轻载天车、移动式升降机组成种苗在上述区域相互流转的流水线组合,具体设置如下:
物料储备区储备有穴盘和基质;
作物加工区,设有若干条播种流水线、若干条嫁接流水线、若干条成品包装流水线;
播种流水线设有基质填充机组和自动播种机:以两条传送带从物料储备区分别运送基质和穴盘到播种流水线的基质填充机组进行基质填充后进入自动播种机组,自动播种机组设有人工定点投放种子的工位,播种后的穴盘沿传送带进入作物促进生长区;
嫁接流水线以上下四层的传送带和传送带两侧的多个操作台构成,每个操作台为一个嫁接工位;四层的传送带中有两层分别将种有砧木苗和接穗苗的穴盘从作物生长区运到嫁接工位,有一层将种有嫁接苗的穴盘运至作物促进生长区,余下一层将采收接穗苗后的穴盘和垃圾运至清洗区;
成品包装流水线以一条传送带和传送带两侧的多个操作台构成,成品包装流水线上游第一个操作台是补苗工位,之后的操作台是成品包装工位;传送带将种有成品苗的穴盘先运至补苗工位进行检查和补苗,将苗齐全的穴盘运至成品包装工位包装,包装好后直接出厂,超出定单量的成品苗运至成品储存区;
作物促进生长区内设有穴盘入床机、穴盘出床机、苗床堆放阵列、若干间催芽室组成的催芽区、若干间愈合室组成的愈合区,以及从穴盘入床机到催芽室和愈合室的轮式轨道、移动式升降机、苗床堆放阵列、轻载天车、以及进出作物生长区的轮式轨道;配合移动式升降机可在催芽室和/或愈合室内多层放置苗床进行种植;从作物加工区沿传送带运来的穴盘以穴盘入床机自动排放到以轻载天车从苗床堆放阵列运来的苗床上;排放好播种后穴盘的苗床沿轮式轨道运送至移动式升降机,以移动式升降机将多层苗床放置于催芽室内,排放好嫁接后穴盘的苗床沿轮式轨道运送至移动式升降机,以移动式升降机将多层苗床放置于愈合室内;完成催芽或愈合的苗床以移动式升降机从催芽室或愈合室拖出,沿轮式轨道运送至作物生长区;从作物生长区运来的苗床在穴盘出床机完成出床,出床后穴盘苗以传送带运往作物加工区,苗床以轻载天车送入清洗区;
作物生长区设有多条平行排列的推拉式轨道,推拉式轨道配备有灌溉系统,沿着多条推拉式轨道的一头设有将苗床从移动式升降机运至推拉式轨道的轮式轨道,沿着多条推拉式轨道的另一头设有将苗床从推拉式轨道运至穴盘出床机的轮式轨道;从作物促进生长区沿着轮式轨道运来的苗床沿着推拉式轨道以苗床长边直接接触的方式密集排放,驻留种植并进行灌溉,待苗长成后沿着推拉式轨道汇集到轮式轨道运至作物促进生长区的穴盘出床机;
清洗区设有苗床清洗机和穴盘清洗机;以轻载天车从作物促进生长区运来的使用后的苗床在苗床清洗机清洗后,以轻载天车运回作物促进生长区堆放到苗床堆放阵列;以传送带从作物加工区运来的穴盘在穴盘清洗机清洗后,以传送带运至物料储备区储备。
所述将工厂区划分为温湿度环境不同的区域,各区域控制环境如下:
物料储备区:温度15-30摄氏度,相对湿度20%-80%;不需严格调控;
作物加工区:夏秋季温度23-28摄氏度,相对湿度30%-60%,冬春季温度20-25摄氏度,相对湿度40%-70%;需严格控制,以适宜劳动者和自动化设备;
作物促进生长区:催芽区温度28-32摄氏度,相对湿度高于85%,愈合区温度22-28摄氏度,相对湿度高于90%;需严格控制,以适宜作物某个特殊的生长阶段;
作物生长区:白天温度24-28摄氏度,相对湿度50%-70%,夜晚温度16-20摄氏度,相对湿度50%-70%;需严格控制,以适宜作物生长;
清洗区:温度15-30摄氏度,相对湿度20%-80%;无需严格调控;
成品储存区:温度8-12摄氏度,相对湿度75%-85%;需严格控制,防止作物冻伤或继续生长。
所述传送带,具体设置有如下11种:1)将基质从物料储备区运送到播种流水线的传送带、2)将穴盘从物料储备区运送到播种流水线的传送带、3)将穴盘从作物加工区运向作物促进生长区的总出带、4)将穴盘从播种流水线和各嫁接流水线运向总出带的传送带、5)为将穴盘从作物促进生长区运向作物加工区的总入带、6)将穴盘从总入带运向各嫁接流水线和成品包装流水线的传送带、7)将穴盘从总入带运向各嫁接流水线的传送带、8)将穴盘从各嫁接流水线运向清洗区穴盘清洗机的传送带、9)将穴盘从穴盘清洗机运至物料储备区的传送带;10)嫁接流水线上下四层的传送带组;11)成品包装流水线的传送带。
所述传送带,将基质从物料储备区运送到播种流水线的传送带优选宽600毫米,其余传送带优选宽300毫米,所述穴盘长540毫米、宽280毫米,为72穴或288穴的穴盘。
所述轮式轨道,具体设置有如下3种:①将苗床从穴盘入床机运至移动式升降机的轮式轨道、②将苗床从移动式升降机运至推拉式轨道的轮式轨道、③将苗床从推拉式轨道运至穴盘出床机的轮式轨道。
所述轮式轨道沿着苗床长轴方向运送苗床,每节长1945毫米,宽1820毫米。苗床长4350毫米,宽1700毫米。
所述推拉式轨道为双轨轨道,双轨中心线间距2200毫米;相邻的两条推拉式轨道间隔2530毫米,每条推拉式轨道的长度优选限制在43000毫米之内。
所述作物生长区设有多条平行排列的推拉式轨道,华南地区不超过20条,其它地区不超过40条。
所述催芽室,每间容纳10层苗床,每层一张苗床,相邻苗床底面间距300毫米。
所述若干间催芽室,催芽室总间数=催芽天数×(每天播种数/(穴盘穴数×15排×3盘))/10层。
所述愈合室,每间容纳5层苗床,每层一张苗床,相邻苗床底面间距600毫米。
所述若干间愈合室,愈合室总间数=愈合天数×((每天播种数/2)/(穴盘穴数×15排×3盘))/5层。
所述灌溉系统优选潮汐灌溉系统。
所述穴盘入床机,排放穴盘到苗床上时优选穴盘按长轴与苗床长轴垂直方向铺放到苗床,每床15排,每排3盘。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种苗自动化流转人工定点作业的育苗流水线组合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穴盘和/或苗床为基本物流单元,沿物流线先后进行播种、催芽、砧木苗与接穗苗的培育、嫁接、嫁接苗的愈合、嫁接苗培育、商品苗的补苗和包装、出苗或储存;具体如下:
播种:在清洗区将穴盘清洗消毒后存在物料储备区,从物料储备区以两条传送带分别将基质和穴盘运送至作物加工区播种流水线的基质填充机组进行填充,填充有基质的穴盘进入自动播种机,人工定点往播种机投放种子进行机械播种,完成播种后的穴盘沿传送带进入作物促进生长区;
催芽:将播种后的穴盘沿传送带进入作物促进生长区的穴盘入床机,自动排放到以轻载天车从苗床堆放阵列运来的苗床上,排放好穴盘的苗床沿轮式轨道运送至催芽区,以移动式升降机存放到催芽室内,每层放置一张苗床进行催芽;催芽完成后移动式升降机移动至苗床所在的催芽室,升至苗床所在层,拖出苗床将其移动至轮式轨道,沿着轮式轨道将栽有砧木苗或接穗苗的苗床运至作物生长区;
砧木苗与接穗苗的培育:将栽有砧木苗或接穗苗的苗床沿着轮式轨道从作物促进生长区送入作物生长区的推拉式轨道上,沿着推拉式轨道以苗床长边直接接触的方式密集排放,每天灌溉一次进行砧木苗与接穗苗培育;
嫁接:将培育好的砧木苗与接穗苗从作物生长区内的推拉式轨道经轮式轨道运送到作物促进生长区的穴盘出床机,出空后的苗床以轻载天车送入清洗区,出床后穴盘苗以传送带运往作物加工区的嫁接流水线上的嫁接工位,完成嫁接后,将采完接穗苗的穴盘沿着传送带运至清洗区,将种有嫁接苗的穴盘沿着传送带运至作物促进生长区;
嫁接苗的愈合:将种有嫁接苗的穴盘沿着传送带送至作物促进生长区的穴盘入床机,自动排放到以轻载天车从苗床堆放阵列运来的苗床上,排放好穴盘的苗床沿轮式轨道运送至愈合区,以移动式升降机存放到愈合室内,每层放置一张苗床进行愈合;愈合完成后移动式升降机移动至苗床所在的愈合室,升至苗床所在层,拖出苗床将其移动至轮式轨道,沿着轮式轨道将栽有嫁接苗的苗床运至作物生长区;
嫁接苗培育:将栽有嫁接苗的苗床沿着轮式轨道从作物促进生长区送入作物生长区的推拉式轨道上,沿着推拉式轨道以苗床长边直接接触的方式密集排放,每天灌溉一次进行嫁接苗培育;
商品苗的补苗和包装:将培育好的商品苗从作物生长区内的推拉式轨道经轮式轨道运送到作物促进生长区的穴盘出床机,出空后的苗床以轻载天车送入清洗区,出床后穴盘苗以传送带运往作物加工区的成品包装流水线,先沿传送带经过补苗工位检查商品苗生长状况,剔除不合格的商品苗并替补上合格商品苗,再沿传送带进入成品包装工位进行包装;
出厂或储存:包装后的商品苗按订单装车出厂,超出订量的商品苗送入成品储存区冷藏暂存。
所述基质优选草炭、蛭石与珍珠岩体积比1:1:1或2:1:1的混合基质。
所述催芽优选催芽3天,所述砧木苗与接穗苗的培育优选培育20天,所述愈合优选愈合7天,所述嫁接苗培育优选培育30天。上述天数根据作物种类和商品苗要求灵活调整。
所述苗床,清洗采用苗床清洗机,设置为用pH值5.8、有效氯浓度每毫升50微克的次氯酸溶液冲洗苗床180秒。
所述穴盘,清洗采用穴盘清洗机,设置以60摄氏度热清水冲洗穴盘。
和现有的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出一种工厂化定点作业商品种苗生产工艺流程,采用连续的物流线连接各作业点,实现了被作业的农作物通过自动化物流线流转,操作者定点作业的生产模式。操作工每日行走距离减少90%,员工劳动强度降低30%。
2、以苗床为基本运送单位,减少了催芽、愈合时将穴盘与苗床间调入调出的工序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消除了幼苗受损的风险,减少工序时间20%。
3、针对苗床的全新催芽室、愈合室建设方案,方便全部流程自动化。
4、分区定点作业概念及各区环境控制目标,使各区控制目标单一化,方便环境控制。
5、穴盘、苗床清洗消毒方法,清洗消毒全覆盖,灭菌率可达99%。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1种苗自动化流转人工定点作业的育苗流水线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1中物料储备区、成品储存区、作物加工区、清洗区(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1中作物促进生长区、清洗区(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1中作物生长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物料储备区,2为作物加工区,21为播种流水线,211为基质填充机组,212为自动播种机,22为嫁接流水线,221为嫁接工位,222为上下四层的传送带组,23为成品包装流水线,231为成品包装流水线的传送带,232补苗工位,233成品包装工位,3为作物促进生长区,31为催芽区,311为催芽室,32为愈合区,321为愈合室,33为穴盘入床机,34穴盘出床机,35为苗床堆放阵列,4为作物生长区,41为灌溉系统,5为清洗区,51为穴盘清洗机,52为苗床清洗机,6为成品储存区,8为轮式轨道,81为将苗床从穴盘入床机运至移动式升降机的轮式轨道,82为将苗床从移动式升降机运至推拉式轨道的轮式轨道,83为将苗床从推拉式轨道运至穴盘出床机的轮式轨道,9为推拉式轨道,10为传送带,101为将基质从物料储备区运送到播种流水线的传送带,102为将穴盘从物料储备区运送到播种流水线的传送带,103为将穴盘从作物加工区运向作物促进生长区的总出带,104为将穴盘从播种流水线和各嫁接流水线运向总出带的传送带,105为将穴盘从作物促进生长区运向作物加工区的总入带,106为将穴盘从总入带运向各嫁接流水线和成品包装流水线的传送带,107为将穴盘从总入带运向各嫁接流水线的传送带,108为将穴盘从各嫁接流水线运向清洗区穴盘清洗机的传送带,109为将穴盘从穴盘清洗机运至物料储备区的传送带,11为轻载天车,12为移动式升降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的种苗自动化流转人工定点作业的育苗流水线组合,总体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详见图1、图2、图3、图4,其为:
将工厂区划分为温湿度环境不同的区域:物料储备区1、作物加工区2、分有催芽区31和愈合区32的作物促进生长区3、作物生长区4、清洗区5、成品储存区6;
以苗床和/或穴盘为基本物流单元,以轮式轨道8、推拉式轨道9、传送带10、轻载天车11、移动式升降机12组成种苗在上述区域相互流转的流水线,具体设置如下:
物料储备区1储备有穴盘和基质;
作物加工区2,设有1条播种流水线21、5条嫁接流水线22、1条成品包装流水线23;上述流水线的条数可根据需要增减。
播种流水线21设有基质填充机组211和自动播种机212:以运送基质的传送带101、运送空穴盘的传送带102从物料储备区1分别运送基质和穴盘到播种流水线21的基质填充机组211进行基质填充后进入自动播种机组212,自动播种机组212设有人工定点投放种子的工位,播种后的穴盘先后沿将穴盘从播种流水线和各嫁接流水线运向总出带的传送带104和将穴盘从作物加工区运向作物促进生长区的总出带103进入作物促进生长区3;
嫁接流水线22以上下四层的传送带222和在其两侧的多个操作台构成,每个操作台为一个嫁接工位221;上下四层的传送带222中有两层分别将种有砧木苗和接穗苗的穴盘从作物生长区沿着将穴盘从作物促进生长区运向作物加工区的总入带105--将穴盘从总入带运向各嫁接流水线和成品包装流水线的传送带106一线,或者沿着将穴盘从作物促进生长区运向作物加工区的总入带105--将穴盘从总入带运向各嫁接流水线的传送带107一线,运到嫁接工位222;上下四层的传送带222中有一层将种有嫁接苗的穴盘沿着将穴盘从播种流水线和各嫁接流水线运向总出带的传送带104--将穴盘从作物加工区运向作物促进生长区的总出带103一线运至作物促进生长区;上下四层的传送带222中余下一层将采收接穗苗后的穴盘和垃圾沿将穴盘从各嫁接流水线运向清洗区穴盘清洗机的传送带108运至穴盘清洗机51;
成品包装流水线23以一条成品包装流水线的传送带231和其两侧的多个操作台构成,成品包装流水线23上游第一个操作台是补苗工位232,之后的操作台是成品包装工位233;成品包装流水线的传送带231将种有成品苗的穴盘沿着将穴盘从作物促进生长区运向作物加工区的总入带105--将穴盘从总入带运向各嫁接流水线和成品包装流水线的传送带106一线运来后,先运至补苗工位232进行检查和补苗,将苗齐全的穴盘运至成品包装工位233包装,包装好后直接出厂,超出定单量的成品苗运至成品储存区6;
作物促进生长区3内设有穴盘入床机33、穴盘出床机34、苗床堆放阵列、若干间催芽室311组成的催芽区31、若干间愈合室321组成的愈合区32,苗床堆放阵列35、轻载天车11、移动式升降机12以及轮式轨道8。配合移动式升降机12可在催芽室311内按照层间距300毫米上下放置10层苗床进行催芽,或在愈合室321内按照层间距600毫米上下放置5层苗床进行愈合;沿将穴盘从作物加工区运向作物促进生长区的总出带103从作物加工区2运来的穴盘以穴盘入床机33自动排放到以轻载天车11从苗床堆放阵列35运来的苗床上;排放好播种后穴盘的苗床沿将苗床从穴盘入床机运至移动式升降机的轮式轨道81运送至移动式升降机12,以移动式升降机12移动后按照每室10层、每层一张苗床放置于催芽室311内;排放好嫁接后穴盘的苗床沿将苗床从穴盘入床机运至移动式升降机的轮式轨道81运送至移动式升降机12,以移动式升降机12移动后按照每室5层、每层一张苗床放置于愈合室321内;完成催芽或愈合的苗床以移动式升降机12从催芽室311或愈合室321内拖出,沿将苗床从移动式升降机运至推拉式轨道的轮式轨道82运送至作物生长区4;从作物生长区4沿着将苗床从推拉式轨道运至穴盘出床机的轮式轨道83运来的苗床在穴盘出床机34完成出床,出床后穴盘苗以传送带运往作物加工区,线路为沿着将穴盘从作物促进生长区运向作物加工区的总入带105--将穴盘从总入带运向各嫁接流水线和成品包装流水线的传送带106一线或者沿着将穴盘从作物促进生长区运向作物加工区的总入带105--将穴盘从总入带运向各嫁接流水线的传送带107一线;苗床以轻载天车11送入清洗区5内的苗床清洗机52;
作物生长区4设有多条平行排列的推拉式轨道9,推拉式轨道配备有灌溉系统41,沿着多条推拉式轨道的两头分别设有将苗床从移动式升降机运至推拉式轨道的轮式轨道82,将苗床从推拉式轨道运至穴盘出床机的轮式轨道83;从作物促进生长区3沿着有将苗床从移动式升降机运至推拉式轨道的轮式轨道82运来的苗床沿着推拉式轨道9以苗床长边直接接触的方式密集排放,驻留种植并每天以灌溉系统灌溉一次,待苗长成后沿着推拉式轨道9汇集到从推拉式轨道运至穴盘出床机的轮式轨道83运至作物促进生长区3的穴盘出床机34;
清洗区5设有苗床清洗机52和穴盘清洗机51;以轻载天车11从作物促进生长区3运来的使用后的苗床在苗床清洗机52清洗后,以轻载天车11运回作物促进生长区3堆放到苗床堆放阵列35;以将穴盘从各嫁接流水线运向清洗区穴盘清洗机的传送带108从作物加工区2运来的穴盘在穴盘清洗机51清洗后,以将穴盘从穴盘清洗机运至物料储备区的传送带109运至物料储备区储备。
所述传送带,具体设置有如下11种:1)将基质从物料储备区运送到播种流水线的传送带101、2)将穴盘从物料储备区运送到播种流水线的传送带102、3)将穴盘从作物加工区运向作物促进生长区的总出带103、4)将穴盘从播种流水线和各嫁接流水线运向总出带的传送带104、5)为将穴盘从作物促进生长区运向作物加工区的总入带105、6)将穴盘从总入带运向各嫁接流水线和成品包装流水线的传送带106、7)将穴盘从总入带运向各嫁接流水线的传送带107、8)将穴盘从各嫁接流水线运向清洗区穴盘清洗机的传送带108、9)将穴盘从穴盘清洗机运至物料储备区的传送带109;10)嫁接流水线上下四层的传送带组222;11)成品包装流水线的传送带231。
本实施例中将基质从物料储备区运送到播种流水线的传送带101宽600毫米,其余传送带宽300毫米,所用穴盘长540毫米、宽280毫米,为72穴或288穴的穴盘。
所述轮式轨道,具体设置有如下3种:①将苗床从穴盘入床机运至移动式升降机的轮式轨道81、②将苗床从移动式升降机运至推拉式轨道的轮式轨道82、③将苗床从推拉式轨道运至穴盘出床机的轮式轨道83。
本实施例所用轮式轨道8沿着苗床长轴方向运送苗床,每节长1945毫米,宽1820毫米。
所述推拉式轨道为双轨轨道,双轨中心线间距2200毫米;相邻的两条推拉式轨道间隔2530毫米。每条推拉式轨道的长度限制在43000毫米之内。所述作物生长区设有多条平行排列的推拉式轨道,华南地区不超过20条,其它地区不超过40条,本实施例为23条。
本实施例的催芽室311每间容纳10层苗床,每层一张苗床,相邻苗床底面间距300毫米。
所述若干间催芽室311,催芽室总间数=催芽天数×(每天播种数/(穴盘穴数×15排×3盘))/10层,本实施例为16间。
本实施例的愈合室321,每间容纳5层苗床,每层一张苗床,相邻苗床底面间距600毫米。
所述若干间愈合室321,愈合室总间数=愈合天数×((每天播种数/2)/(穴盘穴数×15排×3盘))/5层,本实施例为16间。
本实施例的灌溉系统为潮汐灌溉系统。
本实施例的穴盘入床机33,排放穴盘到苗床上时穴盘按长轴与苗床长轴垂直方向铺放到苗床,每床15排,每排3盘。
实施例2
使用实施例1的流水线,各区域控制环境如下:
物料储备区1:温度15-30摄氏度,相对湿度20%-80%;不需严格调控;
作物加工区2:夏秋季温度23-28摄氏度,相对湿度30%-60%,冬春季温度20-25摄氏度,相对湿度40%-70%;需严格控制,以适宜劳动者和自动化设备;
作物促进生长区3:催芽区31温度28-32摄氏度,相对湿度高于85%,愈合区32温度22-28摄氏度,相对湿度高于90%;需严格控制,以适宜作物某个特殊的生长阶段;
作物生长区4:白天温度24-28摄氏度,相对湿度50%-70%,夜晚温度16-20摄氏度,相对湿度50%-70%;需严格控制,以适宜作物生长;
清洗区5:温度15-30摄氏度,相对湿度20%-80%;无需严格调控;
成品储存区6:温度8-12摄氏度,相对湿度75%-85%;需严格控制,防止作物冻伤或继续生长。
以实施例1的流水线生产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以穴盘和/或苗床为基本物流单元,沿物流线先后进行播种、催芽、砧木苗与接穗苗的培育、嫁接、嫁接苗的愈合、嫁接苗培育、商品苗的补苗和包装、出苗或储存;具体如下:
播种:在清洗区5的穴盘清洗机51内将穴盘清洗消毒后存在物料储备区1,从物料储备区1以将基质从物料储备区运送到播种流水线的传送带101和将穴盘从物料储备区运送到播种流水线的传送带102两条传送带分别将基质和穴盘运送至作物加工区2播种流水线21的基质填充机组211进行填充,填充有基质的穴盘进入自动播种机212,人工定点往自动播种机212投放种子进行机械播种,完成播种后的穴盘沿将穴盘从播种流水线和各嫁接流水线运向总出带的传送带104--将穴盘从作物加工区运向作物促进生长区的总出带103一线进入作物促进生长区3;
催芽:将播种后的穴盘沿将穴盘从播种流水线和各嫁接流水线运向总出带的传送带104--将穴盘从作物加工区运向作物促进生长区的总出带103一线进入作物促进生长区3的穴盘入床机33,自动排放到以轻载天车11从苗床堆放阵列35运来的苗床上,排放好穴盘的苗床沿将苗床从穴盘入床机运至移动式升降机的轮式轨道81运送至移动式升降机12,以移动式升降机12移动到催芽室311,将苗床升到合适的层,放入,每层放置一张苗床进行催芽;催芽完成后移动式升降机移动至苗床所在的催芽室311,升至苗床所在层,拖出苗床将其移动至将苗床从移动式升降机运至推拉式轨道的轮式轨道82,沿着将苗床从移动式升降机运至推拉式轨道的轮式轨道82将栽有砧木苗或接穗苗的苗床运至作物生长区4;
砧木苗与接穗苗的培育:将栽有砧木苗或接穗苗的苗床沿着将苗床从移动式升降机运至推拉式轨道的轮式轨道82从作物促进生长区3送入作物生长区4的推拉式轨道9上,沿着推拉式轨道9以苗床长边直接接触的方式密集排放,每天以灌溉系统41灌溉一次进行砧木苗与接穗苗培育;
嫁接:将培育好的砧木苗与接穗苗从作物生长区4内的推拉式轨道9经将苗床从推拉式轨道运至穴盘出床机的轮式轨道83运送到作物促进生长区3的穴盘出床机34,出空后的苗床以轻载天车11送入清洗区5内苗床清洗机52清洗,出床后砧木苗和接穗苗的穴盘从作物生长区4沿着将穴盘从作物促进生长区运向作物加工区的总入带105--将穴盘从总入带运向各嫁接流水线和成品包装流水线的传送带106一线,或者沿着将穴盘从作物促进生长区运向作物加工区的总入带105--将穴盘从总入带运向各嫁接流水线的传送带107一线,运往作物加工区2的嫁接流水线22上的嫁接工位221,完成嫁接后,将采完接穗苗的穴盘沿着将穴盘从各嫁接流水线运向清洗区穴盘清洗机的传送带108运至清洗区5的穴盘清洗机51清洗,将种有嫁接苗的穴盘沿着将穴盘从播种流水线和各嫁接流水线运向总出带的传送带104--将穴盘从作物加工区运向作物促进生长区的总出带103一线运至作物促进生长区3;
嫁接苗的愈合:将种有嫁接苗的穴盘沿着将穴盘从播种流水线和各嫁接流水线运向总出带的传送带104--将穴盘从作物加工区运向作物促进生长区的总出带103一线送至作物促进生长区3的穴盘入床机33,自动排放到以轻载天车11从苗床堆放阵列35运来的苗床上,排放好穴盘的苗床沿将苗床从穴盘入床机运至移动式升降机的轮式轨道81运送至移动式升降机12,移动存放到愈合室321内,每层放置一张苗床进行愈合;愈合完成后移动式升降机12移动至苗床所在的愈合室321,升至苗床所在层,拖出苗床将其移动至将苗床从移动式升降机运至推拉式轨道的轮式轨道82,沿着将苗床从移动式升降机运至推拉式轨道的轮式轨道82将栽有嫁接苗的苗床运至作物生长区4;
嫁接苗培育:将栽有嫁接苗的苗床沿着将苗床从移动式升降机运至推拉式轨道的轮式轨道82从作物促进生长区3送入作物生长区4的推拉式轨道9上,沿着推拉式轨道9以苗床长边直接接触的方式密集排放,以灌溉系统41每天灌溉一次进行嫁接苗培育;
商品苗的补苗和包装:将培育好的商品苗从作物生长区4内的推拉式轨道9经将苗床从推拉式轨道运至穴盘出床机的轮式轨道83运送到作物促进生长区3的穴盘出床机34,出空后的苗床以轻载天车11送入清洗区5内的苗床清洗机52清洗,出床后穴盘苗沿着将穴盘从作物促进生长区运向作物加工区的总入带105--将穴盘从总入带运向各嫁接流水线和成品包装流水线的传送带106一线运往作物加工区2的成品包装流水线23,先沿成品包装流水线的传送带231经过补苗工位232检查商品苗生长状况,剔除不合格的商品苗并替补上合格商品苗,再沿成品包装流水线的传送带231进入成品包装工位233进行包装;
出厂或储存:包装后的商品苗按订单装车出厂,超出订量的商品苗送入成品储存区6冷藏暂存。
本实施例的基质为草炭、蛭石与珍珠岩体积比1:1:1或2:1:1的混合基质。
本实施例催芽3天,砧木苗与接穗苗培育20天,愈合7天,嫁接苗培育30天。上述天数根据作物种类和商品苗要求灵活调整。
所述苗床,清洗采用苗床清洗机52,设置为用pH值5.8、有效氯浓度每毫升50微克的次氯酸溶液冲洗苗床180秒。
所述穴盘,清洗采用穴盘清洗机51,设置以60摄氏度热清水冲洗穴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种苗自动化流转人工定点作业的育苗流水线组合,其特征在于,其为:
将工厂区划分为温湿度环境不同的区域:物料储备区、作物加工区、分有催芽区和愈合区的作物促进生长区、作物生长区、清洗区、成品储存区;各区域控制环境如下:
物料储备区:温度15-30摄氏度,相对湿度20%-80%;
作物加工区:夏秋季温度23-28摄氏度,相对湿度30%-60%,冬春季温度20-25摄氏度,相对湿度40%-70%;
作物促进生长区:催芽区温度28-32摄氏度,相对湿度高于85%,愈合区温度22-28摄氏度,相对湿度高于90%;
作物生长区:白天温度24-28摄氏度,相对湿度50%-70%,夜晚温度16-20摄氏度,相对湿度50%-70%;
清洗区:温度15-30摄氏度,相对湿度20%-80%;
成品储存区:温度8-12摄氏度,相对湿度75%-85%;
以苗床和/或穴盘为基本物流单元,以轮式轨道、推拉式轨道、传送带、轻载天车、移动式升降机组成种苗在上述区域相互流转的流水线组合,具体设置如下:
物料储备区储备有穴盘和基质;
作物加工区,设有若干条播种流水线、若干条嫁接流水线、若干条成品包装流水线;
播种流水线设有基质填充机组和自动播种机:以两条传送带从物料储备区分别运送基质和穴盘到播种流水线的基质填充机组进行基质填充后进入自动播种机组,自动播种机组设有人工定点投放种子的工位,播种后的穴盘沿传送带进入作物促进生长区;
嫁接流水线以上下四层的传送带和传送带两侧的多个操作台构成,每个操作台为一个嫁接工位;四层的传送带中有两层分别将种有砧木苗和接穗苗的穴盘从作物生长区运到嫁接工位,有一层将种有嫁接苗的穴盘运至作物促进生长区,余下一层将采收接穗苗后的穴盘和垃圾运至清洗区;
成品包装流水线以一条传送带和传送带两侧的多个操作台构成,成品包装流水线上游第一个操作台是补苗工位,之后的操作台是成品包装工位;传送带将种有成品苗的穴盘先运至补苗工位进行检查和补苗,将苗齐全的穴盘运至成品包装工位包装,包装好后直接出厂,超出定单量的成品苗运至成品储存区;
作物促进生长区内设有穴盘入床机、穴盘出床机、苗床堆放阵列、若干间催芽室组成的催芽区、若干间愈合室组成的愈合区,以及从穴盘入床机到催芽室和愈合室的轮式轨道、移动式升降机、苗床堆放阵列、轻载天车、以及进出作物生长区的轮式轨道;配合移动式升降机可在催芽室和/或愈合室内多层放置苗床进行种植;从作物加工区沿传送带运来的穴盘以穴盘入床机自动排放到以轻载天车从苗床堆放阵列运来的苗床上;排放好播种后穴盘的苗床沿轮式轨道运送至移动式升降机,以移动式升降机将多层苗床放置于催芽室内,排放好嫁接后穴盘的苗床沿轮式轨道运送至移动式升降机,以移动式升降机将多层苗床放置于愈合室内;完成催芽或愈合的苗床以移动式升降机从催芽室或愈合室拖出,沿轮式轨道运送至作物生长区;从作物生长区运来的苗床在穴盘出床机完成出床,出床后穴盘苗以传送带运往作物加工区,苗床以轻载天车送入清洗区;
作物生长区设有多条平行排列的推拉式轨道,推拉式轨道配备有灌溉系统,沿着多条推拉式轨道的一头设有将苗床从移动式升降机运至推拉式轨道的轮式轨道,沿着多条推拉式轨道的另一头设有将苗床从推拉式轨道运至穴盘出床机的轮式轨道;从作物促进生长区沿着轮式轨道运来的苗床沿着推拉式轨道以苗床长边直接接触的方式密集排放,驻留种植并进行灌溉,待苗长成后沿着推拉式轨道汇集到轮式轨道运至作物促进生长区的穴盘出床机;
清洗区设有苗床清洗机和穴盘清洗机;以轻载天车从作物促进生长区运来的使用后的苗床在苗床清洗机清洗后,以轻载天车运回作物促进生长区堆放到苗床堆放阵列;以传送带从作物加工区运来的穴盘在穴盘清洗机清洗后,以传送带运至物料储备区储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苗自动化流转人工定点作业的育苗流水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具体设置有如下11种:1)将基质从物料储备区运送到播种流水线的传送带、2)将穴盘从物料储备区运送到播种流水线的传送带、3)将穴盘从作物加工区运向作物促进生长区的总出带、4)将穴盘从播种流水线和各嫁接流水线运向总出带的传送带、5)为将穴盘从作物促进生长区运向作物加工区的总入带、6)将穴盘从总入带运向各嫁接流水线和成品包装流水线的传送带、7)将穴盘从总入带运向各嫁接流水线的传送带、8)将穴盘从各嫁接流水线运向清洗区穴盘清洗机的传送带、9)将穴盘从穴盘清洗机运至物料储备区的传送带;10)嫁接流水线上下四层的传送带组;11)成品包装流水线的传送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种苗自动化流转人工定点作业的育苗流水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将基质从物料储备区运送到播种流水线的传送带宽600毫米,其余传送带宽30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苗自动化流转人工定点作业的育苗流水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式轨道,具体设置有如下3种:①将苗床从穴盘入床机运至移动式升降机的轮式轨道、②将苗床从移动式升降机运至推拉式轨道的轮式轨道、③将苗床从推拉式轨道运至穴盘出床机的轮式轨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种苗自动化流转人工定点作业的育苗流水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式轨道沿着苗床长轴方向运送苗床,每节长1945毫米,宽182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苗自动化流转人工定点作业的育苗流水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式轨道为双轨轨道,双轨中心线间距2200毫米;相邻的两条推拉式轨道间隔2530毫米,每条推拉式轨道的长度限制在43000毫米之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苗自动化流转人工定点作业的育苗流水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催芽室,每间容纳10层苗床,每层一张苗床,相邻苗床底面间距300毫米;所述愈合室,每间容纳5层苗床,每层一张苗床,相邻苗床底面间距600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苗自动化流转人工定点作业的育苗流水线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间催芽室,催芽室总间数=催芽天数×(每天播种数/(穴盘穴数×15排×3盘))/10层;所述若干间愈合室,愈合室总间数=愈合天数×((每天播种数/2)/(穴盘穴数×15排×3盘))/5层。
9.使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种苗自动化流转人工定点作业的育苗流水线组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以穴盘和/或苗床为基本物流单元,沿物流线先后进行播种、催芽、砧木苗与接穗苗的培育、嫁接、嫁接苗的愈合、嫁接苗培育、商品苗的补苗和包装、出苗或储存;具体如下:
播种:在清洗区将穴盘清洗消毒后存在物料储备区,从物料储备区以两条传送带分别将基质和穴盘运送至作物加工区播种流水线的基质填充机组进行填充,填充有基质的穴盘进入自动播种机,人工定点往播种机投放种子进行机械播种,完成播种后的穴盘沿传送带进入作物促进生长区;
催芽:将播种后的穴盘沿传送带进入作物促进生长区的穴盘入床机,自动排放到以轻载天车从苗床堆放阵列运来的苗床上,排放好穴盘的苗床沿轮式轨道运送至催芽区,以移动式升降机存放到催芽室内,每层放置一张苗床进行催芽;催芽完成后移动式升降机移动至苗床所在的催芽室,升至苗床所在层,拖出苗床将其移动至轮式轨道,沿着轮式轨道将栽有砧木苗或接穗苗的苗床运至作物生长区;
砧木苗与接穗苗的培育:将栽有砧木苗或接穗苗的苗床沿着轮式轨道从作物促进生长区送入作物生长区的推拉式轨道上,沿着推拉式轨道以苗床长边直接接触的方式密集排放,每天灌溉一次进行砧木苗与接穗苗培育;
嫁接:将培育好的砧木苗与接穗苗从作物生长区内的推拉式轨道经轮式轨道运送到作物促进生长区的穴盘出床机,出空后的苗床以轻载天车送入清洗区,出床后穴盘苗以传送带运往作物加工区的嫁接流水线上的嫁接工位,完成嫁接后,将采完接穗苗的穴盘沿着传送带运至清洗区,将种有嫁接苗的穴盘沿着传送带运至作物促进生长区;
嫁接苗的愈合:将种有嫁接苗的穴盘沿着传送带送至作物促进生长区的穴盘入床机,自动排放到以轻载天车从苗床堆放阵列运来的苗床上,排放好穴盘的苗床沿轮式轨道运送至愈合区,以移动式升降机存放到愈合室内,每层放置一张苗床进行愈合;愈合完成后移动式升降机移动至苗床所在的愈合室,升至苗床所在层,拖出苗床将其移动至轮式轨道,沿着轮式轨道将栽有嫁接苗的苗床运至作物生长区;
嫁接苗培育:将栽有嫁接苗的苗床沿着轮式轨道从作物促进生长区送入作物生长区的推拉式轨道上,沿着推拉式轨道以苗床长边直接接触的方式密集排放,每天灌溉一次进行嫁接苗培育;
商品苗的补苗和包装:将培育好的商品苗从作物生长区内的推拉式轨道经轮式轨道运送到作物促进生长区的穴盘出床机,出空后的苗床以轻载天车送入清洗区,出床后穴盘苗以传送带运往作物加工区的成品包装流水线,先沿传送带经过补苗工位检查商品苗生长状况,剔除不合格的商品苗并替补上合格商品苗,再沿传送带进入成品包装工位进行包装;
出厂或储存:包装后的商品苗按订单装车出厂,超出订量的商品苗送入成品储存区冷藏暂存。
CN201910501887.5A 2019-06-11 2019-06-11 种苗自动化流转人工定点作业的育苗流水线组合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01785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1887.5A CN110178562B (zh) 2019-06-11 2019-06-11 种苗自动化流转人工定点作业的育苗流水线组合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1887.5A CN110178562B (zh) 2019-06-11 2019-06-11 种苗自动化流转人工定点作业的育苗流水线组合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8562A CN110178562A (zh) 2019-08-30
CN110178562B true CN110178562B (zh) 2021-08-31

Family

ID=67721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1887.5A Active CN110178562B (zh) 2019-06-11 2019-06-11 种苗自动化流转人工定点作业的育苗流水线组合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785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8165A (zh) * 2019-09-02 2019-12-13 上海绿立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穴盘苗全自动育苗及移栽工艺
CN110806711B (zh) * 2019-11-27 2022-06-03 福建航空装备维修中心 飞行员海上跳伞装备清洗晾晒存储一体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2715341B (zh) * 2020-12-18 2023-03-14 台州绿沃川自动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蔬菜自动化精准种植方法
CN113385465B (zh) * 2021-05-21 2022-10-18 寿光市匠工园艺有限公司 一种苗床自动清洗线
CN114803534B (zh) * 2022-05-13 2024-03-15 杭州赛得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水稻育秧播种自动供盘装置及其方法
CN115997672A (zh) * 2022-12-29 2023-04-25 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植物工厂流水线及其自动化种植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10945U (zh) * 2011-08-17 2012-05-09 上海矢崎机械贸易有限公司 通用型育苗盘式播种机
CN107173071A (zh) * 2017-05-27 2017-09-19 北京华农农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工厂化蔬菜嫁接育苗生产工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10945U (zh) * 2011-08-17 2012-05-09 上海矢崎机械贸易有限公司 通用型育苗盘式播种机
CN107173071A (zh) * 2017-05-27 2017-09-19 北京华农农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工厂化蔬菜嫁接育苗生产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荷兰温室盆花自动化生产装备系统的发展现状;辜松等;《农业工程学报》;20120930;1-8 *
荷兰蔬菜种苗生产装备系统发展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辜松等;《农业工程学报》;20130715;185-19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8562A (zh) 2019-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78562B (zh) 种苗自动化流转人工定点作业的育苗流水线组合及其使用方法
CN103615128B (zh) 一种自动化雾培蔬菜种植与收获生产线
RU2762415C2 (ru)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ая модуль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вертикальными фермами
US755917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owing plants in carousels
RU2612213C2 (ru) Способ выращивания растений и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US3717953A (en) Apparatus for cultivating plants
CN110996654B (zh) 用于促进植物生长的装置
CN102084786B (zh) 自动化蔬菜种植与加工方法
JP2015508636A (ja) 自動化された園芸および農業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1292779B1 (ko) 식물 재배 베드 순환 이송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연속 식물 재배 시스템
CN108401886B (zh) 一种自行式智能水培种植装置
CN109479579A (zh) 一种种植系统及方法
CN202503993U (zh) 植物连续生产线
CN113317065B (zh) 一种牧草全自动立体种植装置及方法
JP2011142902A (ja) 水耕栽培法
CN215935696U (zh) 一种工厂化水稻种植、生长、收割全自动生产线
CN109005816A (zh) 一种隧道式蔬菜智能种植机
US20200383286A1 (en) Device for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plants
CN110558114A (zh) 农产品自动化生产线
CN210580382U (zh) 一种可移动管式智能工业种植墙
CN208807066U (zh) 一种隧道式蔬菜智能种植机
CN113317082A (zh) 无人化植物工厂
CN218042752U (zh) 茎叶类蔬菜智能化生产车间
JP7226231B2 (ja) 育苗培土
CN217509605U (zh) 全自动牧草立体种植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