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77093A - 一种进行身份识别的设备、用于识别的设备及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行身份识别的设备、用于识别的设备及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77093A
CN110177093A CN201910430822.6A CN201910430822A CN110177093A CN 110177093 A CN110177093 A CN 110177093A CN 201910430822 A CN201910430822 A CN 201910430822A CN 110177093 A CN110177093 A CN 1101770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unique identifier
identifying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308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汶竹
李铁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a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3082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770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77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70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行身份识别的设备、用于识别的设备及识别方法,涉及目标识别技术领域,用以解决在利用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对设备进行识别时,存在因设备唯一识别标识的不稳定性或随机生成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不唯一性,导致无法对设备进行唯一识别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设备上传的设备识别信息,所述设备识别信息包括该设备的应用信息集,将所述设备识别信息与预设数据库中的设备识别信息进行匹配,所述预设数据库包括不同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及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设备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并下发给所述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进行身份识别的设备、用于识别的设备及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目标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行身份识别的设备、用于识别的设备及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在识别安卓系统设备时,常用设备唯一识别标识DUID(Device UniqueIdentifier)识别用户设备,其识别过程如下:
获取系统关键信息,如设备手机串号IMEI、媒体介质访问地址MAC(Media AccessControl Address)、安卓标号ANDROID_ID、系列号Serial Number,并利用这些关键信息生成设备的DUID,之后将DUID存储在设备中,在对设备进行唯一识别时进程查询使用DUID,但其存在以下缺点:
1)市场上安卓系统的厂商众多,设备标识获取的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在使用DUID进行设备的唯一识别时,有可能获取不到或获取到重复的DUID,无法保证稳定和唯一性,且通过系统硬件信息生成的DUID在系统升级后也无法保证稳定和唯一性,进而导致对设备的唯一识别出现错误;
2)在使用设备手机串号IMEI、媒体介质访问地址MAC(Media Access ControlAddress)等进行设备识别时,安卓系统自23版本(目前最新版本为29)开始,IMEI、MAC等获取需要用户先授予权限,否则无法获取,且也会存在用户设备信息被泄露的风险;
3)最新版本的安卓系统(安卓系统29)为了保护用户隐私,安卓系统已经不再向安卓应用提供IMEI、MAC等信息,进而导致生成的DUID不具备表示设备的唯一特征的性质,进而导致对设备的识别结果不唯一;
综上所述,在利用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对设备进行识别时,因设备唯一识别标识的不稳定性或随机生成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不唯一性,导致无法对设备进行唯一识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进行身份识别的设备、用于识别的设备及识别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利用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对设备进行识别时,存在因设备唯一识别标识的不稳定性或随机生成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不唯一性,导致无法对设备进行唯一识别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设备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设备上传的设备识别信息,所述设备识别信息包括该设备的应用信息集;
将所述设备识别信息与预设数据库中的设备识别信息进行匹配,所述预设数据库包括不同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及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
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设备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并下发给所述设备。
上述方法中,服务器对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进行分析,通过与预设数据库中的设备识别信息进行匹配,进而确定该设备对应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并下发,相对于传统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获取方法,本申请保证了确定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的唯一性和稳定性,进而保证能对设备进行唯一识别。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设备上传的设备识别信息之后,还包括:
确定所述设备识别信息中还包括设备唯一识别标识时,利用所述设备识别信息更新所述预设数据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利用所述设备识别信息更新所述预设数据库,包括:
确定所述预设数据库中包含所述设备唯一识别标识时,利用所述设备识别信息,更新所述预设数据库中与所述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
确定所述预设数据库中不包含所述设备唯一识别标识时,将所述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及其对应的设备信息增添到所述预设数据库中。
上述方法中,若待识别的设备上传的信息中具有设备唯一识别标识,根据设备上传的设备识别信息,更新所述预设数据库中该设备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对应的设备信息,进而能保证在对设备进行唯一识别的过程中,不断更新预设数据库的内容,进而保证后续对其他设备进行唯一识别时,识别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识别信息还包括设备基本信息,将所述设备识别信息与预设数据库中的不同设备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包括:
根据设备基本信息,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设备识别信息中筛选出用于匹配的应用信息集;
将筛选出的应用信息集和该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进行匹配。
上述方法中,通过设备基本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筛选掉与该设备的应用信息集匹配可能性较低的应用信息集,对用于进行匹配的应用信息集样本进行筛选,降低了后续应用信息集匹配过程的计算复杂度,同时加快了后续应用信息集的匹配过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所述设备识别信息与预设数据库中的设备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包括:
将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中的系统应用,与预设数据库中的应用信息集中的系统应用进行匹配,确定应用信息集中的系统应用匹配数量;和/或
将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中的用户应用,与预设数据库中的应用信息集中的用户应用进行匹配,确定应用信息集中的用户应用匹配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设备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并下发给所述设备,包括:
确定查到系统应用匹配数量和/或用户应用匹配数量满足第一预设匹配条件的应用信息集时,将该应用信息集对应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下发给所述设备;
否则,确定所述预设数据库中不包含所述设备唯一识别标识,为该设备确定唯一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并下发给所述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条件包括如下任一条件:
所述系统应用匹配数量大于预设系统应用匹配数量;
所述用户应用匹配数量大于预设用户应用匹配数量时;
所述系统应用匹配数量和用户应用匹配数量之和大于预设应用匹配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该设备确定唯一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并下发给该设备之后,还包括:
将该设备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及其对应的设备信息增添到所述预设数据库中,所述设备信息包括该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或者该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和该设备的设备基本信息。
上述方法中,根据设备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及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添加到所述预设数据库,进而能保证在对设备进行唯一识别的过程中,不断更新预设数据库的内容,进而保证后续对其他设备进行唯一识别时,识别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基本信息包括如下任一或任多:
设备型号;
设备的系统版本;
设备的系统唯一标识;
设备的序列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识别信息中的应用信息集,包括该设备每个应用的首次安装时间,确定所述设备的设备唯一识别结果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设备的每个应用的首次安装时间,确定使用过所述设备的用户数量。
上述方法中,根据该设备的每个应用的首次安装时间,可以在对设备进行唯一识别的过程中,对使用该设备的用户进行分析,以便后期可对使用设备的用户进行分析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识别信息中的应用信息集,还包括该设备中的每个应用的应用唯一身份标识和应用查看名称中的一个或组合。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设备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
确定不存在设备唯一识别标识时,获取设备识别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所述设备识别信息包括该设备的应用信息集;
接收服务器下发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并根据所述设备唯一识别标识确定自身身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确定存在设备唯一标识时,获取所述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和设备识别信息并长传至服务器。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设备识别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可执行程序,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实现如下过程:
获取设备上传的设备识别信息,所述设备识别信息包括该设备的应用信息集;
将所述设备识别信息与预设数据库中的设备识别信息进行匹配,所述预设数据库包括不同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及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
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设备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并下发给所述设备。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进行身份识别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可执行程序,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实现如下过程:
确定不存在设备唯一识别标识时,获取设备识别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所述设备识别信息包括该设备的应用信息集;
接收服务器下发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并根据所述设备唯一识别标识确定自身身份。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单元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另外,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不同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设备识别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设备识别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设备识别方法的完整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应用信息集匹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使用安卓系统的设备的识别方法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用于设备识别的设备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进行身份识别的设备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用于设备识别的装置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进行身份识别的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对文中出现的一些词语进行解释:
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应用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新应用场景的出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其中,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安卓应用研发中常需要设备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DUID(Device UniqueIdentifier)识别用户设备,一般是有安卓应用生成DUID,具体步骤如下:
1)获取系统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通过运算(如将所有信息拼接后进行MD5消息摘要算法运算)生成DUID;
上述关键信息如设备手机串号IMEI、媒体介质访问地址MAC(Media AccessControl Address)、安卓标号ANDROID_ID、系列号Serial Number等;
2)将生成的DUID存储在安卓设备中;
安卓应用的文件存储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应用沙箱(一种安全机制,为运行中的应用提供的隔离环境)中,应用可以自由读写沙箱中的文件,但是在应用被用户卸载后,沙箱中的文件会被一同删除,此种安卓应用的文件存储方式不适合应用被卸载后重装的数据恢复;另一种是将安卓应用的文件存储在外部储存卡中,此种存储在应用被用户卸载后仍然存在,适合应用被卸载后重装的数据恢复,但是在安卓系统23版本及以上系统读写外部存储卡需要向用户申请权限,若用户拒绝则无法存储文件。
3)在识别设备时,每次需要使用DUID时先查询设备本地是否存储有DUID,若存在,则直接使用此DUID对设备进行唯一识别,否则,通过上述步骤1)和步骤2)进行生成DUID并在将其存储后直接返回。
上述用DUID对设备进行唯一识别时,可能会因缺少部分关键信息,导致生成的DUID不具有唯一性,且生成的DUID在应用卸载更新的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进而可能导致基于DUID对设备进行唯一识别时出现识别错误的现象。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进行身份识别的设备、用于识别的设备及识别方法。
针对上述场景,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识别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服务器或云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获取设备上传的设备识别信息,上述设备识别信息包括该设备的应用信息集;
该设备可以但不局限于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手环等;
可选地,当待识别的设备中存储有服务器下发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DUID(DeviceUnique Identifier)时,上述设备识别信息还可以包括该设备的DUID;
步骤101,将上述设备识别信息与预设数据库中的设备识别信息进行匹配,上述预设数据库包括不同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及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
步骤102,根据匹配结果确定上述设备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并下发给上述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可将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与预设数据库中存储的应用信息集里的信息进行匹配,将匹配上的应用信息集对应的DUID下发给该设备。
上述方案,通过与预设数据库中的设备识别信息进行匹配,进而确定该设备对应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并下发,相对于传统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获取方法,本申请保证了确定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的唯一性和稳定性,进而保证能对设备进行唯一识别。
可选地,上述应用信息集包括该设备的所有应用APP的信息,其中,单个应用APP的信息包括如任一或任多:
应用的应用类型,上述应用类型包括系统应用和用户应用;
应用的首次安装时间;
应用的应用唯一身份标识,用于表示应用APP在设备及应用商店(如Goople Play、应用包软件等)中对应的唯一身份标识;
应用查看名称,上述应用查看名称指该应用在相应的显示界面显示的应用名称,如微信、淘宝等。
可选地,上述应用信息集的形式可以为APP列表。
对应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设备识别方法,该方法可用于进行设备识别的设备,具体包括:
步骤201,确定不存在设备唯一识别标识时,获取设备识别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上述设备识别信息包括该设备的应用信息集;
该应用信息集的内容如上述,此处不再做重复叙述。
步骤202,接收服务器下发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并根据上述设备唯一识别标识确定自身身份。
可选地,对于该进行设备识别的设备而言,还包括:
确定存在设备唯一标识时,获取上述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和设备识别信息并长传至服务器。
应当理解的是,对于上述进行设备识别的设备而言,当其预设存储区域中存储有服务器下发的DUID时,该设备可通过该DUID确定自身身份,且上传该DUID以及该设备的设备识别信息,以便对服务器保存的预设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实时更新。
当该设备中未存储有DUID时,该设备获取自身的设备识别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进而接收服务器在对该设备的设备识别信息和预设数据库中的设备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后下发的DUID,进而该设备根据服务器下发的DUID确定自身身份。
以下对图1中的一种设备识别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服务器获取设备上传的设备识别信息之后,若确定该设备上传的设备识别信息中未包括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则将该设备的设备识别信息与预设数据库中的设备识别信息进行匹配,进而获得该设备对应的DUID;
若确定该设备上传的设备识别信息中包括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则用上述设备识别信息更新上述预设数据库,以便保证上述预设数据库中各信息的实时性,以便后期对其他设备进行唯一识别。
可选地,可按照如下方式利用上述设备识别信息更新上述预设数据库:
确定上述预设数据库中包含该设备上传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DUID时,利用该设备上传的设备识别信息,更新上述预设数据库中与该DUID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
确定上述预设数据库中不包含该设备上传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DUID时,将该DUID及其对应的设备信息增添到上述预设数据库中。
可选地,上述设备识别信息还包括设备基本信息,在具体的实施中,可以根据设备基本信息,从上述预设数据库中设备识别信息中筛选出用于匹配的应用信息集,进而将筛选出的应用信息集和该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进行匹配。
上述设备基本信息包括如下任一或任多:设备型号、设备的系统版本、设备的系统唯一标识、设备的序列号。
如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该设备上传的设备型号,将预设数据库中的设备类型与该设备上传的设备型号不符的应用数据集筛选掉,仅将设备型号相符的应用数据集与该设备上传的设备应用集进行匹配;
当上述设备基本信息包括设备型号、设备的系统版本、设备的系统唯一标识、设备的序列号中的多个时,可以按照一定预设筛选顺序,依次利用上述设备型号、设备的系统版本、设备的系统唯一标识、设备的序列号中的多个筛选预设数据库中的应用数据集。
可选地,将上述设备识别信息与预设数据库中的设备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包括以下任一匹配方式:
匹配方式A1)将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中的系统应用,与预设数据库中的应用信息集中的系统应用进行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应用信息集中的应用类型,分别确定该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中和每个用于匹配的应用数据集中的系统应用的系统应用匹配数量;
匹配方式A2)将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中的系统应用,与预设数据库中的应用信息集中的系统应用进行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应用信息集中的应用类型,分别确定该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中和每个用于匹配的应用数据集中的用户应用的用户应用匹配数量;
匹配方式A3)同时将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中的系统应用和用户应用,与预设数据库中的应用信息集中的系统应用和用户应用进行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应用信息集中的应用类型,分别确定该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中和每个用于匹配的应用数据集中的系统应用的系统应用匹配数量,以及用户应用的用户应用匹配数量。
应当理解的是,当上述设备识别信息还包括设备基本信息时,可将根据设备基本信息筛选后的应用信息集,按照上述匹配方式A1)、A2)和A3)将上述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和筛选出的应用信息集进行匹配。
可选地,对应上述匹配方式A1)、A2)和A3),根据匹配结果确定上述设备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并下发给上述设备,包括以下任一情况:
B1:对应上述匹配方式A1),确定查到系统应用匹配数量满足第一预设匹配条件的应用信息集时,将该应用信息集对应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DUID下发给上述设备;
B2:对应上述匹配方式A2),确定查到用户应用匹配数量满足第一预设匹配条件的应用信息集时,将该应用信息集对应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DUID下发给上述设备;
B3:对应上述匹配方式A2),确定查到用户应用匹配数量以及系统应用匹配数量同时满足第一预设匹配条件的应用信息集时,将该应用信息集对应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DUID下发给上述设备;
B4:确定查询不到满足第一预设匹配条件的应用信息集时,确定上述预设数据库中不包含上述设备唯一识别标识,为该设备确定唯一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DUID并下发给上述设备。
可选地,服务器可以但不局限于确定一个随机数作为该设备的设备唯一标识。
可选地,对于上述B4的情况,当确定查询不到满足第一预设匹配条件的应用信息集时,还可以根据设备基本信息中的设备的系统唯一标识、设备的序列号从预设数据库中查询与该设备的系统唯一标识或设备的序列号对应的应用信息集,若查询到,则将查询到的应用信息集与该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进行匹配,否则,为该设备确定唯一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DUID并下发给上述设备。
应当理解的是,对于上述B4的情况,服务器在预设数据库中查询不到满足第一预设匹配条件的应用信息集时,应当确定一个与上述预设数据库中所有DUID都不相同的DUID作为该设备唯一的设备识别标识并下发给该设备。
对于上述B1、B2、B3和B4的情况,上述第一预设匹配条件包括如下任一条件:
匹配条件C1:针对于上述B1情况,上述系统应用匹配数量大于预设系统应用匹配数量;
匹配条件C2:针对于上述B2情况,上述用户应用匹配数量大于预设用户应用匹配数量;
匹配条件C3:针对于上述B3情况,包括如下2种具体匹配条件中的一个或组合:
具体匹配条件D1:上述系统应用匹配数量和用户应用匹配数量之和大于预设应用匹配数量;
具体匹配条件D2:上述系统应用匹配数量大于预设系统应用匹配数量,和/或上述用户应用匹配数量大于预设用户应用匹配数量。
即对于上述匹配条件C3,可以设置为满足系统应用匹配数量和用户应用匹配数量之和大于预设应用匹配数量,且系统应用匹配数量大于预设系统应用匹配数量时,确定满足第一预设匹配条件。
可选地,针对上述匹配方式A1)、A2)和A3),在确定系统应用匹配数量和/或用户应用匹配数量满足第一预设匹配条件后,还可以对比各个系统应用和/或用户应用的预设的具体应用数据的匹配度,确定满足第一预设匹配条件且满足具体应用数据的匹配度的应用信息集与该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匹配;上述具体应用数据可以但不局限于包括各个应用的首次安装时间。
可选地,为该设备确定唯一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并下发给该设备之后,还包括:
将该设备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及其对应的设备信息增添到上述预设数据库中,上述设备信息包括该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或者该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和该设备的设备基本信息。
应当理解的是,此处的设备基本信息与上述的设备基本信息包含的内容一致,此处不再重复叙述。
可选地,上述设备识别信息中的应用信息集,包括该设备每个应用的首次安装时间时,确定上述设备的设备唯一识别结果之后,还包括:
根据上述设备的每个应用的首次安装时间,确定使用过上述设备的用户数量。
如图3所示,以下提供一种设备识别方法的完整流程,该方法可用于服务器,具体包括:
步骤301,接收设备上传的设备识别信息,上述设备识别信息包括设备的应用信息集和设备基本信息;
步骤302,判断该设备上传的设备识别信息中是否包括设备唯一识别标识DUID,若是进入步骤303,否则进入步骤304;
步骤303,判断预设数据库中是否包括该DUID,若包括,进入步骤3031,否则进入步骤3032;
步骤3031,利用上述设备识别信息,更新预设数据库中与该DUID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
步骤3032,将该DUID及其对应的设备信息增添到上述预设数据库中;
步骤304,根据设备基本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设备识别信息中筛选出用于匹配的应用信息集;
步骤305,将筛选出的应用信息集和该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进行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进行匹配的匹配方式参见上述匹配方式A1)、A2)和A3);
步骤306,判断是否从预设数据库中查询到满足第一预设匹配条件的应用信息集,若查询到,进入步骤307,否则进入步骤308;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预设匹配条件参见上述匹配条件C1、匹配条件C2和匹配条件C3;
步骤307,将满足第一预设匹配条件的应用信息集对应的DUID下发给上述设备;
步骤308,为该设备确定不同于上述预设数据库中所有DUID的唯一的DUID,并将该唯一的DUID与其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添加到上述预设数据库,同时进入步骤309;
步骤309,将该唯一的DUID下发给上述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应用APP进行安装、卸载和重新安装,导致该设备本次上传的应用信息集与上次记录的应用信息集不能完全匹配,即在将筛选出的应用信息集和该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进行匹配时,可以按照最大匹配原则,即将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与筛选出的应用信息集的交集最大的应用信息集对应的DUID下发给设备;
如图4所示,应用信息集E1、E2为根据设备基本信息中的设备型号、设备的系统版本筛选出的应用信息集,E0为待识别的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分别将E0和E1、E2做交集(如图4中阴影部分),由图4可看出E0∩E1比E0∩E2的区域面积大,即表明应用信息集E1与E0的匹配程度比E2与E0的匹配程度高,即认为应用信息集E1与E0具有相同的设备识别信息,故而将E1对应的DUID下发给该设备。
应当理解的是,若待识别的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E0与多个筛选出的应用信息集具有相同区域面积大小的交集时,可以但不局限于通过设备基本信息中的设备的系统唯一标识、设备的序列号,对这些具有相同区域面积大小的交集的应用信息集进行再次筛选。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安卓系统的设备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具体包括:
步骤501,接收设备上传的设备识别信息,上述设备识别信息包括设备的应用信息集和设备基本信息;
上述设备基本信息包括如下任一或任多:
设备型号、设备的系统版本、设备的系统唯一标识ANDROID_ID、设备的序列号Serial Number;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编程语言java调用安卓包管理器PackageManager获取该设备所有已安装的应用APP的信息,其中,获取的单个APP的信息如下表1所示:
表1
步骤502,判断该设备上传的设备识别信息中是否包括设备唯一识别标识DUID,若是进入步骤503,否则进入步骤504;
步骤503,利用上述设备识别信息,更新预设数据库中与该DUID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
步骤504,根据设备基本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设备识别信息中筛选出用于匹配的应用信息集记为匹配集合T;
步骤505,将筛选出的匹配集合T中的各个应用信息集分别该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进行匹配;
F1:将该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中的isSys值为true(真)的应用信息与T中的各应用信息集中的isSys值为true的应用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的应用数据集记为TS;
上述一个TS中可仅包含一个应用信息集,且上述匹配成功的TS可能不止一个;
可选地,当该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中的isSys值为true的应用信息与T中的任一应用信息集中的isSys值为true的应用信息匹配的应用APP的数量大于预设系统应用匹配数量时,将该应用信息集记为TS;
可选地,预设系统应用匹配数量可以但不局限于为该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中的应用APP的总数量的80%或100%;
F2:将该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中的isSys值为false(假)的应用信息与各TS中的isSys值为false的应用信息进行匹配。
步骤506,判断是否从预设数据库中查询到满足第一预设匹配条件的应用信息集,若查询到,进入步骤507,否则进入步骤508;
若查询到该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中的isSys值为false的应用信息与任一TS中的isSys值为false的应用信息匹配的应用APP数量大于预设用户应用匹配数量时,确定查询到满足第一预设匹配条件的应用信息集;
上述预设用户应用匹配数量可以但不局限于为上述TS中应用APP的总数量的30%;
步骤507,将到满足第一预设匹配条件的应用信息集对应的DUID下发给该设备;
即将上述满足第一预设匹配条件的TS对应的DUID下发给该设备。
步骤508,为该设备确定不同于上述预设数据库中所有DUID的唯一的DUID,并将该唯一的DUID与其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添加到上述预设数据库;
步骤509,将该唯一的DUID下发给上述设备。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设备识别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其中,上述存储器602存储可执行程序,上述程序被执行时,上述处理器601实现如下过程:
获取设备上传的设备识别信息,上述设备识别信息包括该设备的应用信息集;
将上述设备识别信息与预设数据库中的设备识别信息进行匹配,上述预设数据库包括不同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及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
根据匹配结果确定上述设备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并下发给上述设备。
可选地,获取设备上传的设备识别信息之后,上述处理器还用于:
确定上述设备识别信息中还包括设备唯一识别标识时,利用上述设备识别信息更新上述预设数据库。
可选地,上述处理器具体用于,确定上述预设数据库中包含上述设备唯一识别标识时,利用上述设备识别信息,更新上述预设数据库中与上述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
确定上述预设数据库中不包含上述设备唯一识别标识时,将上述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及其对应的设备信息增添到上述预设数据库中。
可选地,上述设备识别信息还包括设备基本信息,上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设备基本信息,从上述预设数据库中设备识别信息中筛选出用于匹配的应用信息集;
将筛选出的应用信息集和该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进行匹配。
可选地,上述处理器具体用于以下任一或组合:
将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中的系统应用,与预设数据库中的应用信息集中的系统应用进行匹配,确定应用信息集中的系统应用匹配数量;
将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中的用户应用,与预设数据库中的应用信息集中的用户应用进行匹配,确定应用信息集中的用户应用匹配数量。
可选地,根据匹配结果确定上述设备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并下发给上述设备时,上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确定查到系统应用匹配数量和/或用户应用匹配数量满足第一预设匹配条件的应用信息集时,将该应用信息集对应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下发给上述设备;
否则,确定上述预设数据库中不包含上述设备唯一识别标识,为该设备确定唯一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并下发给上述设备。
可选地,上述第一预设匹配条件包括如下任一条件:
上述系统应用匹配数量大于预设系统应用匹配数量;
上述用户应用匹配数量大于预设用户应用匹配数量时;
上述系统应用匹配数量和用户应用匹配数量之和大于预设应用匹配数量。
可选地,为该设备确定唯一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并下发给该设备之后,上述处理器还用于:
将该设备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及其对应的设备信息增添到上述预设数据库中,上述设备信息包括该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或者该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和该设备的设备基本信息。
可选地,上述设备基本信息包括如下任一或任多:
设备型号;
设备的系统版本;
设备的系统唯一标识;
设备的序列号。
可选地,上述设备识别信息中的应用信息集,包括该设备每个应用的首次安装时间,确定上述设备的设备唯一识别结果之后,上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上述设备的每个应用的首次安装时间,确定使用过上述设备的用户数量。
可选地,上述设备识别信息中的应用信息集,还包括该设备中的每个应用的应用唯一身份标识和应用查看名称中的一个或组合。
如图7所示,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进行身份识别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2,其中,上述存储器存储可执行程序,上述程序被执行时,上述处理器701实现如下过程:
确定不存在设备唯一识别标识时,获取设备识别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上述设备识别信息包括该设备的应用信息集;
接收服务器下发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并根据上述设备唯一识别标识确定自身身份。
可选地,上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存在设备唯一标识时,获取上述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和设备识别信息并长传至服务器。
如图8所示,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设备识别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设备识别信息接收单元801,用于获取设备上传的设备识别信息,上述设备识别信息包括该设备的应用信息集;
设备识别单元802,用于将上述设备识别信息与预设数据库中的设备识别信息进行匹配,上述预设数据库包括不同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及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
设备识别结果下发单元803,用于根据匹配结果确定上述设备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并下发给上述设备。
如图9所示,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进行身份识别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设备识别信息上传单元901,用于确定不存在设备唯一识别标识时,获取设备识别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上述设备识别信息包括该设备的应用信息集;
设备识别单元902,用于接收服务器下发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并根据上述设备唯一识别标识确定自身身份。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程序代码,当上述程序代码在计算终端上运行时,上述程序代码用于使上述计算终端执行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方法的步骤。
以上参照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框图和/或流程图描述本申请。应理解,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框图和/或流程图示图的一个块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示图的块的组合。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的处理器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以产生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处理器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框图和/或流程图块中所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方法。
相应地,还可以用硬件和/或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码等)来实施本申请。更进一步地,本申请可以采取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具有在介质中实现的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以由指令执行系统来使用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而使用。在本申请上下文中,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意介质,其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输、或传送程序,以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6)

1.一种设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获取设备上传的设备识别信息,所述设备识别信息包括该设备的应用信息集;
将所述设备识别信息与预设数据库中的设备识别信息进行匹配,所述预设数据库包括不同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及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
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设备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并下发给所述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设备上传的设备识别信息之后,还包括:
确定所述设备识别信息中还包括设备唯一识别标识时,利用所述设备识别信息更新所述预设数据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设备识别信息更新所述预设数据库,包括:
确定所述预设数据库中包含所述设备唯一识别标识时,利用所述设备识别信息,更新所述预设数据库中与所述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
确定所述预设数据库中不包含所述设备唯一识别标识时,将所述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及其对应的设备信息增添到所述预设数据库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识别信息还包括设备基本信息,将所述设备识别信息与预设数据库中的不同设备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包括:
根据设备基本信息,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设备识别信息中筛选出用于匹配的应用信息集;
将筛选出的应用信息集和该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进行匹配。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设备识别信息与预设数据库中的设备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包括:
将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中的系统应用,与预设数据库中的应用信息集中的系统应用进行匹配,确定应用信息集中的系统应用匹配数量;和/或
将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中的用户应用,与预设数据库中的应用信息集中的用户应用进行匹配,确定应用信息集中的用户应用匹配数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设备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并下发给所述设备,包括:
确定查到系统应用匹配数量和/或用户应用匹配数量满足第一预设匹配条件的应用信息集时,将该应用信息集对应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下发给所述设备;
否则,确定所述预设数据库中不包含所述设备唯一识别标识,为该设备确定唯一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并下发给所述设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条件包括如下任一条件:
所述系统应用匹配数量大于预设系统应用匹配数量;
所述用户应用匹配数量大于预设用户应用匹配数量时;
所述系统应用匹配数量和用户应用匹配数量之和大于预设应用匹配数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该设备确定唯一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并下发给该设备之后,还包括:
将该设备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及其对应的设备信息增添到所述预设数据库中,所述设备信息包括该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或者该设备上传的应用信息集和该设备的设备基本信息。
9.如权利要求4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基本信息包括如下任一或任多:
设备型号;
设备的系统版本;
设备的系统唯一标识;
设备的序列号。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识别信息中的应用信息集,包括该设备每个应用的首次安装时间,确定所述设备的设备唯一识别结果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设备的每个应用的首次安装时间,确定使用过所述设备的用户数量。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识别信息中的应用信息集,还包括该设备中的每个应用的应用唯一身份标识和应用查看名称中的一个或组合。
12.一种设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确定不存在设备唯一识别标识时,获取设备识别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所述设备识别信息包括该设备的应用信息集;
接收服务器下发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并根据所述设备唯一识别标识确定自身身份。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存在设备唯一标识时,获取所述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和设备识别信息并长传至服务器。
14.一种用于设备识别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可执行程序,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实现如下过程:
获取设备上传的设备识别信息,所述设备识别信息包括该设备的应用信息集;
将所述设备识别信息与预设数据库中的设备识别信息进行匹配,所述预设数据库包括不同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及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
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设备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并下发给所述设备。
15.一种进行身份识别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可执行程序,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实现如下过程:
确定不存在设备唯一识别标识时,获取设备识别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所述设备识别信息包括该设备的应用信息集;
接收服务器下发的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并根据所述设备唯一识别标识确定自身身份。
16.一种计算机可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3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0430822.6A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进行身份识别的设备、用于识别的设备及识别方法 Pending CN1101770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30822.6A CN110177093A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进行身份识别的设备、用于识别的设备及识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30822.6A CN110177093A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进行身份识别的设备、用于识别的设备及识别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7093A true CN110177093A (zh) 2019-08-27

Family

ID=67691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30822.6A Pending CN110177093A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进行身份识别的设备、用于识别的设备及识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77093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8472A (zh) * 2019-09-18 2019-12-20 广州虎牙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标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800779A (zh) * 2020-06-29 2020-10-2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设备源识别方法和装置、计算机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31254A (zh) * 2020-09-26 2020-11-13 绿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ndroid设备唯一标识的混合标识方法
CN112000853A (zh) * 2020-07-31 2020-11-27 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设备唯一标识的生成/反馈方法、介质及客户端、服务端
CN112784318A (zh) * 2019-11-07 2021-05-11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设备唯一识别码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4339729A (zh) * 2020-09-30 2022-04-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设备标识的生成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4090A (zh) * 2011-09-20 2013-04-0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用户终端的方法和系统
CN105830079A (zh) * 2014-03-11 2016-08-0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认证信息管理系统、认证信息管理设备、程序、记录介质和认证信息管理方法
CN106453437A (zh) * 2016-12-22 2017-02-22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识别码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6709318A (zh) * 2017-01-24 2017-05-24 腾云天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唯一性的识别方法、装置和计算设备
US20170171198A1 (en) * 2014-02-04 2017-06-1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7733869A (zh) * 2017-09-13 2018-02-23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908666A (zh) * 2017-10-23 2018-04-13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设备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CN108460271A (zh) * 2016-12-09 2018-08-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9657107A (zh) * 2018-11-02 2019-04-19 同盾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第三方应用的终端匹配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4090A (zh) * 2011-09-20 2013-04-0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用户终端的方法和系统
US20170171198A1 (en) * 2014-02-04 2017-06-1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5830079A (zh) * 2014-03-11 2016-08-0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认证信息管理系统、认证信息管理设备、程序、记录介质和认证信息管理方法
CN108460271A (zh) * 2016-12-09 2018-08-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6453437A (zh) * 2016-12-22 2017-02-22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识别码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6709318A (zh) * 2017-01-24 2017-05-24 腾云天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唯一性的识别方法、装置和计算设备
CN107733869A (zh) * 2017-09-13 2018-02-23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908666A (zh) * 2017-10-23 2018-04-13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设备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CN109657107A (zh) * 2018-11-02 2019-04-19 同盾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第三方应用的终端匹配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8472A (zh) * 2019-09-18 2019-12-20 广州虎牙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标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598472B (zh) * 2019-09-18 2022-03-22 广州虎牙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标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784318A (zh) * 2019-11-07 2021-05-11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设备唯一识别码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800779A (zh) * 2020-06-29 2020-10-2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设备源识别方法和装置、计算机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00779B (zh) * 2020-06-29 2023-04-2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设备源识别方法和装置、计算机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00853A (zh) * 2020-07-31 2020-11-27 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设备唯一标识的生成/反馈方法、介质及客户端、服务端
CN112000853B (zh) * 2020-07-31 2024-05-24 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设备唯一标识的生成/反馈方法、介质及客户端、服务端
CN111931254A (zh) * 2020-09-26 2020-11-13 绿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ndroid设备唯一标识的混合标识方法
CN114339729A (zh) * 2020-09-30 2022-04-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设备标识的生成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77093A (zh) 一种进行身份识别的设备、用于识别的设备及识别方法
AU2019295815B2 (en) Blockchain-based data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7911337A (zh) 一种设备绑定方法、服务器及设备
CN106095432B (zh) 一种识别应用类型的方法
CN104753909B (zh) 信息更新后的鉴权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0056597A1 (zh) 物品身份管理方法、终端、微处理单元、标识设备和系统
CN108260015B (zh) 一种投票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933608A (zh) 一种设备注册终端及方法、电子设备
CN110581835B (zh) 一种漏洞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6844532A (zh) 一种应用程序获取方法和装置以及一种终端设备
CN110533503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899770B2 (en)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9147077A (zh) 移动考勤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3037505B (zh) 一种可信Web应用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5187399A (zh) 资源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238883A (zh)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169811A1 (zh) 特效生成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525485B (zh) 一种留言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680483A (zh) 单证模板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06407470A (zh) 指纹共享方法、终端和服务器
CN107995167B (zh) 一种设备识别方法及服务器
CN110572285B (zh) 设备码写入方法、设备码写入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JP2018067043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6159782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端末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端末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1901313B (zh) 管理账号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