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76515A - 贴合式串接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制造方法及其串接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贴合式串接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制造方法及其串接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76515A
CN110176515A CN201810150674.8A CN201810150674A CN110176515A CN 110176515 A CN110176515 A CN 110176515A CN 201810150674 A CN201810150674 A CN 201810150674A CN 110176515 A CN110176515 A CN 1101765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atenation
solar panels
plate
encapsulating structure
conducting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506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铭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e Calm And Subtle Co
Original Assignee
Xie Calm And Subtle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e Calm And Subtle Co filed Critical Xie Calm And Subtle Co
Priority to CN20181015067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765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76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65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5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 H01L31/0504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ion of solar cells in a modu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合式串接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制造方法及其串接板结构,其包括:提供至少一个太阳能板,其具有多数个电极组;提供至少一个串接板,其具有相互并列的多数条导线组;以及进行串接,其是将串接板贴合于太阳能板上,使每一导线组与每一电极组的电极相互电性连接。借由本发明的实施,可以达到大量简化设备、简化制程、降低成本、提高产能及分布式建厂的功效。

Description

贴合式串接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制造方法及其串接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贴合式串接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制造方法及其串接板结构,特别为一种应用于户外太阳能发电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 结构及其串接板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石油供应经常出现波动,再加上环保意识的抬头,所以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再生能源,希望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而太阳能的独特优势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因太阳能可透过转换装置将热能转换成电能,转换装置受到太阳能照射时,大量的自由电子伴随而生,将有阳光时所产生的电能先行储存,以提供在无阳光时所需的能量。
如图1所示,又请参阅下列的表一
表一为习知两家太阳能厂的生产线配置比较表,由以上图1及表一可以得知,一条太阳能生产线,将占用相当于20公尺长的空间,又需要约17 位工作人员,且不含厂房,单纯生产设备的建置费用大约上数千万至上亿元的造价,以上种种因素,都导致太阳能板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也因此难以广泛的普及。
如图2所示,习知的太阳能板,其系将太阳能板(solar cell)先经过串焊(Stringing)后,接者使用EVA(Ethylene-Vinyl Acetate),也就是聚乙烯醋酸乙烯酯P110进行封装,然后再由能有效阻隔水气及其它物质,具有良好的耐候性的背板(backsheet)P120及高透光低铁避免造成光效能损失的玻璃(Glass)P130再次封装,因此制程非常繁杂,而且要使用的设备、费用也非常高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而提供一种贴合式串接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制造方法及其串接板结构,其主要是要解决太阳能板封装时,需要大量昂贵设备、制程繁杂、降低高昂、产能及良率不佳及无法分布式建厂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贴合式串接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提供至少一个太阳能板,其表面具有相互并列的多数个电极组;提供至少一个串接板,其为透光材质,每一串接板上形成有相互并列的多数条导线组;以及进行串接,其是将该串接板贴合于该太阳能板上,并一对一的使每一该导线组与每一该电极组的电极相互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任意一个该电极组具有多数个电极。
前述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任一该导线组具有多数条导线。
前述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该导线是以低温成长方式制作于该串接板上。
前述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每一该太阳能板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又该串接板是分别贴合于每一该第一表面及每一该第二表面。
前述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其进一步具有至少导电端板,其是设置于该串接板上且与该导线组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贴合式串接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其包括:至少一个太阳能板,其表面具有相互并列的多数个电极组;以及至少一个串接板,其为透光材质,每一串接板上形成有相互并列的多数条导线组;其中该串接板是贴合于该太阳能板上,并一对一的使每一该导线组与每一该电极组的电极相互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其中任一该电极组具有多数个电极。
前述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其中任一该导线组具有多数条导线。
前述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其中每一该太阳能板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又该串接板是分别贴合于每一该第一表面及每一该第二表面。
前述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其进一步具有至少一个导电端板,其是设置于该串接板上且与该导线组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太阳能板封装的串接板结构,其包括:透光板,其具有外表面及贴合面;以及多数条导线组,其是相互并列的形成于该贴合面上。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串接板结构,其中该透光板为透光胶膜。
前述的串接板结构,其中该透光板为可饶式透光板。
前述的串接板结构,其中任一该导线组具有多数条导线。
前述的串接板结构,其进一步具有至少一个导电端板,其是设置于该透光板上且与该导线组电性连接。
前述的串接板结构,其中该透光板的贴合面上,进一步形成有黏胶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一、可以大幅简化生产流程及大幅减少设备的使用。
二、可以大幅降低生产的技术门坎、成本及提升量产的产能及良率。
三、由于设备及制程简化,因此可以达成移动式生产厂房的建置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习知的太阳能板生产线流程图;
图2为习知的一种串焊后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贴合式串接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的制造流程实施例图;
图4A为本发明的一种串接板与太阳能板正电极面的分解实施例图;
图4A-1为本发明的一种导线组的局部放大图;
图4B为本发明的一种串接板与太阳能板负电极面的分解实施例图;
图4C为本发明的一种太阳能板正电极面与负电极面分别结合串接板的实施例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透光板于电极的凸表面两侧向外施力实施例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一维数组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实施例图;以及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二维数组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实施例图。
【符号说明】
P110:聚乙烯醋酸乙烯酯 P120:背板
S100:贴合式串接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
S110:提供至少一太阳能板 P130:玻璃
S120:提供至少一串接板 S130:进行串接
100:贴合式串接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
200:一维数组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
300:二维数组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
10:太阳能板 110:电极组
111:电极 20:串接板
210:导线组 211:导线
220:透光板 230:黏胶层
240:导电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贴合式串接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制造方法及其串接板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贴合式串接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S100,其包括下列步骤:提供至少一个太阳能板S110;提供至少一个串接板S120;以及进行串接S130。
如图4A至图4C所示,又借由上述制造方法S100的实施,可以形成一种贴合式串接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100,其包括:至少一个太阳能板 (cell)10;以及至少一个串接板20;其中串接板20是贴合于太阳能板10 上,并一对一的使串接板20上的每一导线组210与太阳能板10上的每一电极组110相互电性连接。
上述制造方法S100及太阳能板封装结构100的组件,进一步说明如下:
提供至少一个太阳能板S110,太阳能板10为能进行太阳能光电转换的半导体基板。为了能输出电力,太阳能板10的第一表面,形成具有相互并列的多数个正电极的电极组110;又于太阳能板10的第二表面,形成具有相互并列的多数个负电极的电极组110;上述任一正电极的电极组110或任一负电极的电极组110分别具有多数个电极(pad)111,以方便将太阳能板10产生的电力进行输出。
提供至少一个串接板S120,借由串接板20的使用,可以对太阳能板 10进行封装及电性连接。串接板20,其包括:透光板220;多数条导线组 210;以及可进一步设置的黏胶层230。
透光板220,其为透光材质并可以让太阳的光线穿透。透光板220其具有外表面及贴合面,其中外表面为受光面,又贴合面是用以贴合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透光板220除了可以为一种可饶式透光板220外,透光板 220亦可以为一种透光塑料膜,例如EVA塑料膜。
为了提供对抗环境气候变化所引起的耗损保护,确保太阳能板10的使用寿命,及提升太阳能板10的发电效率,透光板220可以为EVA塑料膜, EVA塑料膜在常温下无黏性且据抗黏性,在太阳能板10封装过程经过一定条件热压后,EVA塑料膜便产生熔融黏接与胶联固化,属于热固化的热融胶膜,固化后的EVA塑料膜变的完全透明,有相当高的透光性,又固化后的 EVA塑料膜能承受大气变化并且具有弹性,并将太阳能板10封包起来。
透光板220上形成有多数条导线组210,其是相互并列的形成于贴合面上,又任一导线组210可以具有多数条导线211。在制作时,该导线211是可以低温成长方式制作于串接板20上。
黏胶层230,某些本身不具有黏着性的透光板220,于透光板220的贴合面上,可进一步形成有黏胶层230,但为了不影响导线组210的作用,黏胶层230是形成于不覆盖导线组210的部位。
为了能形成完整的电路,串接板20可进一步具有至少一个导电端板240,其是设置于串接板20上且不覆盖太阳能板10的位置,又导电端板240 是与该些导线组210电性连接。借由导电端板240可以使两个封装后的太阳能板10进行串联/并联的电性连接。
进行串接S130,其是将用以贴合于正极或负极的串接板20,分别贴合于每一太阳能板10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贴合时,是以一对一的方式,使每一导线组210与每一电极组110的所有电极111相互电性连接。在某一些制程,可以于第一表面使用串接板20进行电性的串接,但于第二表面使用其他串技术进行太阳能板10的电性串接。
如图5所示,串接时,由于透光板220的任一导线组210形成具有多数条导线211,因此借由导线211纤细的结构,可以不影响透光板220的延展性,又透光板220可以为饶式透光板或透光胶膜时,于透光板220覆盖于太阳能板10上的电极111所形成的凹凸表面时,当透光板220于电极111 的凸表面两侧向外施力时,即可使导线组210与电极组110紧密的电性连接,因此导线组210与电极组110彼此间,可以进行焊接也可以不焊接,若不焊接,不仅可以减少工序,也可以减少成本。
如图6至图7所示,借由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将各个太阳能板 10串接以形成一一维数组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200,此外亦可将多组太阳能板10串接后又再次并列,以形成一二维数组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300。
借由本实施例的实施,可以得到下列的对照表二:
A太阳能厂 B太阳能厂 本实施例
工程数 17站 17站 2-3
生产线长度 20.98公尺 18.25公尺 4-6公尺
作业人力 17人 17人 3-5人
产能Unit Per Hour 291.4UPH 427.0UPH 480.0UPH
由以上对照表二,可以清楚的了解,本实施不论在设备简化、制程简化、降低成本、及提高产能等,均有明显的进步特征及功效。
此外,由于本实施大幅的降低了设备规模及大幅的简化制程,因此可以实践将太阳能板10生产线设置于货柜内,并达到移动工厂的效能,如此将能快速地进行整厂输出,并因此可使太阳能的应用更为普及,地球更为环保。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贴合式串接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至少一个太阳能板,其表面具有相互并列的多数个电极组;
提供至少一个串接板,其为透光材质,每一串接板上形成有相互并列的多数条导线组;以及
进行串接,其是将该串接板贴合于该太阳能板上,并一对一的使每一该导线组与每一该电极组的电极相互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任意一个该电极组具有多数个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任一该导线组具有多数条导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线是以低温成长方式制作于该串接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该太阳能板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又该串接板是分别贴合于每一该第一表面及每一该第二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具有至少导电端板,其是设置于该串接板上且与该导线组电性连接。
7.一种贴合式串接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太阳能板,其表面具有相互并列的多数个电极组;以及
至少一个串接板,其为透光材质,每一串接板上形成有相互并列的多数条导线组;
其中该串接板是贴合于该太阳能板上,并一对一的使每一该导线组与每一该电极组的电极相互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任一该电极组具有多数个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任一该导线组具有多数条导线。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该太阳能板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又该串接板是分别贴合于每一该第一表面及每一该第二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具有至少一个导电端板,其是设置于该串接板上且与该导线组电性连接。
12.一种太阳能板封装的串接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透光板,其具有外表面及贴合面;以及
多数条导线组,其是相互并列的形成于该贴合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串接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透光板为透光胶膜。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串接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透光板为可饶式透光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串接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任一该导线组具有多数条导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串接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具有至少一个导电端板,其是设置于该透光板上且与该导线组电性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串接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透光板的贴合面上,进一步形成有黏胶层。
CN201810150674.8A 2018-02-13 2018-02-13 贴合式串接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制造方法及其串接板结构 Pending CN1101765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50674.8A CN110176515A (zh) 2018-02-13 2018-02-13 贴合式串接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制造方法及其串接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50674.8A CN110176515A (zh) 2018-02-13 2018-02-13 贴合式串接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制造方法及其串接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6515A true CN110176515A (zh) 2019-08-27

Family

ID=67688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50674.8A Pending CN110176515A (zh) 2018-02-13 2018-02-13 贴合式串接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制造方法及其串接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7651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0727A (zh) * 2009-11-20 2011-06-29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太阳电池模块,以及太阳电池模块用布线电路板
CN102396078A (zh) * 2009-04-17 2012-03-2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KR20120131276A (ko) * 2011-05-25 2012-12-05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태양전지 모듈
CN103038896A (zh) * 2010-05-28 2013-04-10 太阳能世界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接通和连接太阳能电池的方法和由此建立的太阳能电池组合体
WO2016196759A1 (en) * 2015-06-02 2016-12-08 Tessolar Inc. Single-cell encapsulation and flexible-format module architecture and mounting assembly fo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inspecting and qualify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6078A (zh) * 2009-04-17 2012-03-2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10727A (zh) * 2009-11-20 2011-06-29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太阳电池模块,以及太阳电池模块用布线电路板
CN103038896A (zh) * 2010-05-28 2013-04-10 太阳能世界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接通和连接太阳能电池的方法和由此建立的太阳能电池组合体
KR20120131276A (ko) * 2011-05-25 2012-12-05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태양전지 모듈
WO2016196759A1 (en) * 2015-06-02 2016-12-08 Tessolar Inc. Single-cell encapsulation and flexible-format module architecture and mounting assembly fo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inspecting and qualifying the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309013A1 (en) Single-cell encapsulation and flexible-format module architecture fo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the same
CN106206834A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CN102646728A (zh) 一种背接触硅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电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205645827U (zh) 一种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模组
CN204029828U (zh) 一种双面发电太阳能电池中空组件
CN104269462A (zh) 无主栅、高效率背接触太阳能电池背板、组件及制备工艺
CN104269453B (zh) 无主栅、高效率背接触太阳能电池背板、组件及制备工艺
CN209418516U (zh) 一种正六边形mwt太阳能电池半片及组件
CN207896931U (zh) 一种光伏电池组件
CN201975407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玻璃
CN202523721U (zh) 一种改进的晶体硅电池正栅线电极结构
CN204230264U (zh) 无主栅高效率背接触太阳能电池背板及组件
CN110176515A (zh) 贴合式串接的太阳能板封装结构/制造方法及其串接板结构
CN201015118Y (zh) 聚光电池模组中光电池板的串联结构
CN202608172U (zh) 应用于背场钝化型太阳能电池的背板
CN112385009A (zh)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单元、包括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光伏充电器以及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单元的方法
CN204088345U (zh) 无主栅高效率背接触太阳能电池模块及组件
TWI705578B (zh) 貼合式串接之太陽能板封裝結構/製造方法及其串接板結構
CN104505414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7834316U (zh) 一种新型电路设计的光伏电池组件
CN208077985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及叠片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7320132U (zh) 一种高ctm高并阻高效光伏组件
CN206628479U (zh) 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电极和电池
CN103811576A (zh) 一种太阳电池组件及其互连条
CN104319297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