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70106A - 一种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治疗毯和治疗上衣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治疗毯和治疗上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70106A
CN110170106A CN201910543841.XA CN201910543841A CN110170106A CN 110170106 A CN110170106 A CN 110170106A CN 201910543841 A CN201910543841 A CN 201910543841A CN 110170106 A CN110170106 A CN 110170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atment
light
dermatitis
amyloyd
lamp b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4384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国良
莫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54384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701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70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01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5/0613Apparatus adapted for a specific treatment
    • A61N5/0616Skin treatment other than tan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35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body area to be irradiated
    • A61N2005/0643Applicators, probes irradiating specific body areas in close proxim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5Light sources therefor
    • A61N2005/0654La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58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used
    • A61N2005/0662Visible ligh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包括治疗灯带,所述治疗灯带包括承载体和布置在所述承载体上的LED灯珠,其中,所述LED灯珠发出波长550±50nm的可见光且在所述承载体上以每平方厘米1只以上布置。本发明提供的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通过发光装置将电能转化为用于治疗目的的特定波长的受控光能,利用其与人体组织发生热作用、光化学作用和/或生物刺激作用,达到治疗、辅助治疗或缓解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能够针对淀粉皮炎提高治疗效果或者根治。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的治疗毯和治疗上衣。

Description

一种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治疗毯和治疗上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治疗毯和治疗上衣。
背景技术
淀粉样变是指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组织或器官导致的疾病,实际与淀粉无关。一般认为本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与代谢障碍有关。因累及的器官不同,而分为系统性或皮肤淀粉样变,此两种类型有原发性及继发性之分。
根据皮损的不同,皮肤淀粉样变有分:苔藓样淀粉样变、斑状淀粉样变、混合型淀粉样变、结节状淀粉样变,还有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等。
苔藓样淀粉样变最常见,发病年龄不限。典型皮损为发生于小腿胫前、呈正常肤色到黄褐色的丘疹,大小约I~3mm,表面常有少许鳞屑,顶端往往过度角化和粗糙;丘疹密集成片,但常不融合,自觉剧痒。有时丘疹沿皮纹呈念珠状排列,颇具特征性。也可融合成斑块,表面呈疣状,与肥厚性扁平苔藓或慢性单纯苔藓相似,但仍可辨认出斑块表面的丘疹,斑块的边缘亦可见到褐色丘疹。日久皮损可逐渐扩展至小腿屈侧、大腿、踝部和足背,偶亦波及前臂伸侧、腹部或胸壁。
斑状淀粉样变较苔藓样淀粉样变少见,其特点是由点状色素斑点聚集成波纹状或网状褐色色素斑,对称分布于背部肩胛区、小腿、臂部、乳房和臀部,中等度瘙痒,容易误诊为炎症后色素沉着。
有时苔藓样和斑状两种皮损可同时存在,而且可互相转变,称双相型或混合型皮肤淀粉样变(biphasic amyloid osisiormixed amyloidosis)。本病经过慢性,往往迁延多年,可自行消退,但仍可复发。
极少数患者表现为结节状淀粉样变,还有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等。前者皮损表现为数目不等的褐色的黄豆至花生米大小高出皮面的结节,坚硬如实,有时伴有剧烈的瘙痒;后者类似斑状淀粉样变,但有色素沉着、色素减退、毛细血管扩张、表皮萎缩等,病理上特征性。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1)西医治疗采用主要采用外用维A酸类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药膏涂抹;
2)中医采用清热解毒内服;
3)物理治疗采用激光割除;
但是以上三种治疗办法效果都不明显,目前无法治疗根治。
申请人本人也是该病种的患者。最初发病于2008年,当时病灶起源于背部的一个小脓包,且背部病灶处瘙痒。由于自己的不重视,瘙痒了就用手挠,没过多久,小脓包扩散,背部大面积的被感染,之后又感染至二手臂的外侧,形成了大面积的溃烂,最后形成了淀粉样的硬块结节。
之后,申请人于2010年就诊于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并被切片确诊为“β淀粉样病变皮肤病”。之后,一直在该家医院治疗,但并没有结果。之后又去了其他上海市的几家三甲医院治疗。开出的处方几乎跟上述医院一致,效果均不明显。于此,申请人又去了上海的某中医院就诊。中医的的手段是“清热解毒”,吃了一段煎药后,病情也未减轻。
申请人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研发医疗器械的工作经验,及对β淀粉样皮肤病和可见光治疗皮肤病的研究,提供一种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以提高治疗效果或者根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以提高治疗效果或者根治。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的治疗毯和治疗上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包括治疗灯带,所述治疗灯带包括承载体和布置在所述承载体上的LED灯珠,所述LED灯珠发出波长550±50nm的可见光且在所述承载体上以每平方厘米1只以上布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LED灯珠为发射散射光的贴片式灯珠,灯珠之间相互串联。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每只所述LED灯珠为0.06W功率,直流12V的灯珠,并采用直流12V,功率6W的适配器供电。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还包括设置在承载体上的控制装置、温度传感器和电源开关,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提供的温度信号对所述LED灯珠进行控制。
一种治疗毯,包括毯体,还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所述治疗灯带布置在所述毯体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治疗灯带呈多排布置在所述毯体上,且多排治疗灯带之间相互串联或并联。
一种治疗上衣,包括上衣本体,还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所述治疗灯带布置在所述上衣本体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治疗灯带呈多排串联或并联布置在所述上衣本体内侧的背部部分。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治疗灯带自所述上衣本体内侧的左袖袖口延伸至所述上衣本体内侧的右袖袖口。
由于具有上述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申请提供的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通过发光装置将电能转化为用于治疗目的的特定波长的受控光能,并利用其与人体组织发生热作用、光化学作用和/或生物刺激作用,达到治疗、辅助治疗或缓解的目的;
2、本申请提供的治疗毯和治疗上衣,只需在晚上睡觉前,将灯毯的灯珠紧贴患处固定,或将光灯衬衣穿上,插上电源接通适配器,待10分钟后,根据肌肤对温度的适应情况,调节温度至最舒适之后即可,简单方便,无需服用或涂抹药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治疗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治疗上衣的结构示意图;
图3至图5为本发明患者治疗前的皮肤状况图;
图6至图8为本发明患者治疗后的皮肤状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8,本实施例提供的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包括治疗灯带2,治疗灯带2包括承载体和布置在承载体上的LED灯珠1,LED灯珠1发出波长550±50nm的可见光且在承载体上以每平方厘米1只以上布置。
其中,LED灯珠1为发射散射光的贴片式灯珠,灯珠之间相互串联。每只LED灯珠1为0.06W功率,直流12V的灯珠,并采用直流12V,功率6W的适配器供电。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还包括设置在承载体上的控制装置、温度传感器和电源开关,控制装置根据温度传感器提供的温度信号对LED灯珠进行控制,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温度传感器和电源开关均采用现有技术,控制装置可采用型号为LPC1114的微处理器,温度传感器可采用型号DS18B20。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治疗毯,包括毯体3,毯体上安装有上述的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治疗灯带2布置在毯体3上。
具体的,治疗灯带2呈多排布置在毯体3上。多排治疗灯带2之间相互串联或并联连接。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治疗上衣,包括上衣本体4,上衣本体4上安装有上述的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治疗灯带2布置在上衣本体4上。
具体的,治疗灯带2呈多排串联或并联布置在上衣本体4内侧的背部部分。治疗灯带2自上衣本体4内侧的左袖袖口延伸至上衣本体4内侧的右袖袖口。
本实施例提供的治疗毯和治疗上衣,均给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提供了一个载体,更方便患者使用。
具体的,治疗光毯及治疗上衣,主要是确保光线的贴身,让光有效的辐射并不得损坏肌肤,避免低高温灼伤。
其中,
治疗毯使用方法:
晚上睡觉前,将治疗毯的灯珠紧贴患处固定,插上电源接通适配器,打开电源开关,待10分钟后,根据肌肤对温度的适应温度,调节温度至最舒适之后即可。
治疗上衣使用方法:
晚上睡觉前将治疗上衣穿上,插上电源接通适配器,打开电源开关,待10分钟后,根据肌肤对温度的适应温度,调节温度至最舒适之后即可。
通过用一定光照强度的550±50nm可见光,长时间的照射淀粉样脂肪酸,使其溶解于人体汗腺,排除体外,达到治疗效果,使用方便,可长期使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通过发光装置将电能转化为用于治疗目的的特定波长的受控光能,利用其与人体组织发生热作用、光化学作用和/或生物刺激作用,达到治疗或辅助治疗的目的。灯光辐射用于对患者的淀粉样脂肪酸的干涉,溶解于汗腺排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具有理论依据:
(1)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理论
光量子假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当紫外线这一类的波长较短的光线照射金属表面时,金属中便有电子逸出,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电效应。它是由赫兹(H.R.Hertz l857—1894)和勒纳德(P.Lenard l862—1947)发现的。光电效应的实验表明:微弱的紫光能从金属表面打出电子,而很强的红光却不能打出电子,就是说光电效应的产生只取决于光的频率而与光的强度无关。这个现象用光的波动说是解释不了的。因为光的波动说认为光是一种波,它的能量是连续的,和光波的振幅即强度有关,而和光的频率即颜色无关,如果微弱的紫光能从金属表面打出电子来,则很强的红光应更能打出电子来,而事实却与此相反。利用光量子假说可以圆满地解释光电效应。按照光量子假说,光是由光量子组成的,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每个光量子的能量要达到一定数值才能克服电子的逸出功,从金属表面打出电子来。微弱的紫光虽然数目比较少,但是每个光量子的能量却足够大,所以能从金属表面打出电子来;很强的红光,光量子的数目虽然很多,但每个光量子的能量不够大,不足以克服电子的逸出动,所以不能打出电子来。
(2)朗伯的光吸收定律理论
光的吸收对应着电子的跃迁,对于自由离子或与近邻离子耦合不强的离子(如稀土离子),吸收光谱是线谱,对应原子的分立能级,对于与晶格相互作用强的离子,它们的吸收光谱呈倒钟形,宽度可达几十纳米。
这种吸收光谱称为吸收带(absorption band),当波长短到某一数值时,通常在紫外区或可见光区的短波部分,吸收系数迅速增大几个数量级,对应着光子能量达到导带最低点和价带最高点的间隔,即禁带宽度(带隙),吸收系数陡峭增大的波长(频率)称为吸收边缘或吸收边(absorption edge)。
通过吸收光谱的测量可以了解物质内部的能量状态,精确地测量吸收边,可以得出带隙的值。从吸收光谱的形状还可以区分出直接带和间接带,由于间接带间跃迁要有声子参加,吸收不象直接带那样强。吸收系数随波长的变化就不那样迅速,激子具有类氢能级,其吸收光谱应在吸收边附近,实验证实了理论上的这些预言,稀土离子4f能级间的跃迁几率可以通过吸收光谱线的积分面积来计算,从而可以估计出无辐射跃迁的几率,用吸收方法测出的带隙称光学带隙。
发光波段和吸收波段有时可能部分地重迭,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激活剂的发光有可能被另一个同类的激活剂所吸收,这叫做自吸收(self absorption)。当激活剂浓度足够高时,自吸收会相当显著。这时要正确地测量发光光谱就必须考虑自吸收所造成的畸变。
根据上述理论,可以明确可见光治疗医疗器械的工作机理如下:
主要利用其与人体组织发生光热作用、光化学作用和/或生物刺激作用,达到治疗或辅助治疗的目的。
热作用:生物组织在光照射下吸收光能转化为热能,温度升高,这即是热作用。温升将引起生物组织内的热化反应及生物分子变性,对代谢率、血液循环以及神经细胞带来影响,造成热损伤。对于不同的照射时间,生物组织损伤的阈值温度不同。照射时间越短,生物组织能耐受的温度越高。随着温度的升高,在皮肤与软组织上将由热致温热(38℃—42℃)开始,相继出现红斑、水疱等反应。在临床上,热致温热与红斑被用于理疗。
光化学反应:是指生物分子被光激活产生受激原子、分子和自由基,并引起体内一系列化学反应。光照射直接引起机体发生光化反应的作用称为光化作用。光化学反应可导致酶、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等变性失活,分子结构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如杀菌作用、红斑效应、色素沉着、维生素合成等。根据光化学反应的过程不同可分为光分解、光氧化、光聚合、光敏异构、光敏化间接作用等。光化学反应的一个最基本规律是特定的光化学反应要特定波长的光子引发。引起光化学反应的光子,其波长范围在350nm—700nm的近紫外和可见光区。生物体各组织(包括正常和异常组织)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一定的选择性吸收作用。
生物刺激作用:弱激光又称低功率激光、冷激光,一般指输出的激光功率为毫瓦级的激光。当低功率激光照射生物组织时,它不能破坏组织使组织凝固、汽化、炭化等,不会对生物组织直接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而是产生机械或热效应,这称为激光生物刺激作用。生物组织在吸收了弱激光的能量后,其能量状态发生改变,伴随着微弱的热效应和光化学作用刺激组织,通过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吸收,有利于组织再生、加速创面的愈合。
疗效效果:
大西洋月刊中曾经发表过可见光对淀粉样生物脂肪酸的小白鼠的实验验证:
Tsai博士曾做了闪烁频率为每秒40次的LED灯,来刺激小鼠,惊奇地发现,小鼠大脑视觉皮层的γ波频率真的提高了,β淀粉样蛋白也减少了一半。但是,在24小时之内,β淀粉样蛋白的水平又恢复到原始水平。后来Tsai团队尝试了在连续7天的时间里,每次都给小鼠光刺激一小时。结果发现,不仅小鼠大脑视觉皮层里的β淀粉样蛋白团块儿减少了,游离的β淀粉样蛋白也显著减少了。
申请人本人也坚持按照上述使用方法使用治疗毯或治疗上衣,效果显著。图3至图5为治疗前的皮肤状况,图6至图8为坚持治疗4个月后的皮肤情况,患处硬块结节,基本消除,有些部位已经完全痊愈,皮肤瘙痒症状消退,肌肤跟原肌肤达到了一致。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治疗灯带,所述治疗灯带包括承载体和布置在所述承载体上的LED灯珠,所述LED灯珠发出波长550±50nm的可见光且在所述承载体上以每平方厘米1只以上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珠为发射散射光的贴片式灯珠,灯珠之间相互串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每只所述LED灯珠为0.06W功率,直流12V的灯珠,并采用直流12V,功率6W的适配器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承载体上的控制装置、温度传感器和电源开关,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提供的温度信号对所述LED灯珠进行控制。
5.一种治疗毯,包括毯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所述治疗灯带布置在所述毯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灯带呈多排布置在所述毯体上,且多排治疗灯带之间相互串联或并联。
7.一种治疗上衣,包括上衣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所述治疗灯带布置在所述上衣本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治疗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灯带呈多排串联或并联布置在所述上衣本体内侧的背部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治疗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灯带自所述上衣本体内侧的左袖袖口延伸至所述上衣本体内侧的右袖袖口。
CN201910543841.XA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治疗毯和治疗上衣 Pending CN1101701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3841.XA CN110170106A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治疗毯和治疗上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3841.XA CN110170106A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治疗毯和治疗上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0106A true CN110170106A (zh) 2019-08-27

Family

ID=67697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43841.XA Pending CN110170106A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治疗毯和治疗上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70106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77778A1 (en) * 2001-03-16 2002-11-28 Averback Paul A. Method of detecting amyloid-containing lesions by autofluorescence
US20160067087A1 (en) * 2014-09-09 2016-03-10 LumiThera, Inc. Wearable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ulti-wavelength photobiomodulation for ocular treatments
CN107530550A (zh) * 2015-03-17 2018-01-02 印德尔姆 采用光线疗法提供皮肤护理的方法
CN211434774U (zh) * 2019-06-21 2020-09-08 莫国良 一种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治疗毯和治疗上衣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77778A1 (en) * 2001-03-16 2002-11-28 Averback Paul A. Method of detecting amyloid-containing lesions by autofluorescence
US20160067087A1 (en) * 2014-09-09 2016-03-10 LumiThera, Inc. Wearable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ulti-wavelength photobiomodulation for ocular treatments
CN107530550A (zh) * 2015-03-17 2018-01-02 印德尔姆 采用光线疗法提供皮肤护理的方法
CN211434774U (zh) * 2019-06-21 2020-09-08 莫国良 一种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治疗毯和治疗上衣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eh et al. Light-emitting diodes—their potential in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Wurtman The effects of light on man and other mammals
KR200407524Y1 (ko) 양자치료기용 방사기
Harth et al. Modified Topical Photodynamic Therapy of Superficial Skin Tumors, Utilizing Aminolevulinic Acid, Penetration Enhancers, Red Light, and Hypertherntia
Grimes Psoralen photochemotherapy for vitiligo
US20110002918A1 (en) Methods of treating diseased tissue
EP053358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gulating and improving the status of development and survival of living organisms
RU2482893C2 (ru)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дистрофических заболеваний вульвы
Romeo et al. Oral proliferative verrucous leukoplakia treated with the photodynamic therapy: a case report
Lipko Photobiomodulation: evolution and adaptation
Ludgate et al. Super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in grade III, IV intracranial gliomas
CN114630697A (zh) 用于疼痛性炎性疾病和用于神经-肌肉和神经姿势调整的治疗装置
CN109172491A (zh) 一种具有抗衰老和活血化瘀功能的霜剂及其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The effect of photoluminescence of bioceramic irradiation on middle cerebral arterial occlusion in rats
CN211434774U (zh) 一种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治疗毯和治疗上衣
CN110170106A (zh) 一种光辐射β淀粉样皮炎治疗器械、治疗毯和治疗上衣
CN211215019U (zh) 一种led灯珠光疗衣
Munap et al. Wavelength and dose-dependent effects of photobiomodulation therapy on wound healing in rat model
Otley et al. Induction of Darier-White disease with UVB radiation in a clinically photo-insensitive patient
Bergner et al. Malignant melanoma in association with phototherapy
Mougel et al. Methylaminolaevulinate photodynamic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basal cell carcinomas in the setting of Gorlin-Goltz syndrome or after radiotherapy
Zhanghu et al. P‐4.5: The Applications of Micro‐LED Arrays in The Medical Field
CN204864568U (zh) 一种红光健肝带
CN107854543A (zh)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组合物、愈合贴及其应用
CN100534428C (zh) 血卟啉单甲醚在治疗眼科疾病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