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67066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67066A
CN110167066A CN201810152252.4A CN201810152252A CN110167066A CN 110167066 A CN110167066 A CN 110167066A CN 201810152252 A CN201810152252 A CN 201810152252A CN 110167066 A CN110167066 A CN 1101670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acket
logic channel
priority
ascending resource
allo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522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67066B (zh
Inventor
范强
黄曲芳
曾清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5225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6706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74098 priority patent/WO201915796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167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70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670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70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based on age of data to be s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降低超时数据包的比率。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授权信息,上行授权信息用于指示分配给终端设备的上行资源;终端设备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N≥K≥1,K、N均为整数;终端设备在上行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K个数据包。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当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需要向基站发送数据包时,基站会根据该UE请求传输的数据量以及业务优先级为该UE分配上行资源,并通过下发上行授权(UL grant)信息进行指示。UE在接收到上行授权信息后,一般会基于基站分配的上行资源,根据逻辑信道优先级(Logical ChannelPrioritization,LCP)过程为缓存的数据包进行上行资源分配,具体过程如下:
终端设备将各类业务待传输的数据包缓存在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中,当终端设备接收到上行授权信息之后,终端设备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在LTE中,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是由基站根据业务的优先级确定并配置给UE的)从高到低的顺序,先为高优先级的逻辑信道中的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直到为该逻辑信道分配的上行资源满足该逻辑信道的优先比特率(Prioritised Bit Rate,PBR),或者在满足PBR的条件下该上行授权信息所指示的上行资源被分配完为止。在完成对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的资源分配后,若还有剩余的上行资源,终端设备再为低一级优先级等级的逻辑信道中缓存的数据包分配资源。UE重复上述资源分配过程,直到所有的上行资源被分配完,或者所有缓存了数据包的逻辑信道都完成资源分配,并按照资源分配结果向基站发送相应的数据包。
然而,在上述LCP过程中,可能由于逻辑信道的PBR限制导致部分剩余时间较短的数据包无法分配到资源,或者由于高优先级的逻辑信道中的数据包将上行资源全部占用,导致低优先级的逻辑信道中的剩余时间较短的数据包无法分配到资源,从而造成这些剩余时间较短的数据包超时,难以保证高可靠性业务的性能指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能够降低超时数据包的比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授权信息,上行授权信息用于指示分配给终端设备的上行资源;终端设备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N≥K≥1,K、N均为整数;终端设备在上行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K个数据包。
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可以基于数据包的剩余时间进行上行资源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剩余时间较小的数据包优先得到资源分配,从而降低了超时数据包的比率。
可选的,终端设备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包括:终端设备按照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
采用该可选的方式,终端设备可以根据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上行资源分配,以保证N个数据包中剩余时间相对较小的K个数据包优先得到上行资源分配,从而降低了N个数据包中超时数据包的比率。
可选的,终端设备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包括:终端设备根据N个数据包中的每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所在的剩余时间区间,确定每个数据包的优先级;终端设备按照N个数据包的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
采用该可选的方式,终端设备可以优先为优先级等级高的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以实现对剩余时间较短的数据包优先分配上行资源,从而降低了N个数据包中超时数据包的比率。
可选的,当K个数据包中的多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或者优先级相同时,终端设备按照多个数据包所在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多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
可选的,终端设备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包括:终端设备根据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中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更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最小剩余时间越小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越高,M个逻辑信道为缓存N个数据包的逻辑信道,M≥2,M为整数;终端设备根据更新后的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
可选的,终端设备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包括:终端设备根据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缓存的数据包的剩余时间确定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偏移值,并根据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偏移值更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M个逻辑信道为缓存N个数据包的逻辑信道,M≥2,M为整数;终端设备根据更新后的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
采用上述两种可选的方式,能够基于逻辑信道中缓存的数据包的剩余时间,灵活调整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提高缓存了剩余时间较小的数据包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以使得逻辑信道缓存的剩余时间较小的数据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前得到上行资源分配。
可选的,终端设备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包括:终端设备根据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中缓存的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的数据包的总数据量,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M个逻辑信道为缓存N个数据包的逻辑信道,M≥2,M为整数。
采用该可选的方式,能够避免在上行资源充足的情况下,由于逻辑信道的PBR值的限制,导致逻辑信道中部分剩余时间较小的数据包无法得到上行资源分配。从而降低了每个逻辑信道中缓存的超时数据包的比率。
可选的,K个数据包为N个数据包中所有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的数据包,K<N;若终端设备在为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之后,上行资源还有剩余,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N个数据包中剩余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中剩余的上行资源。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授权信息,上行授权信息用于指示分配给通信装置的上行资源;分配单元,用于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N≥K≥1,K、N均为整数;发送单元,用于在上行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K个数据包。
可选的,分配单元,具体用于按照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
可选的,分配单元,具体用于根据N个数据包中的每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所在的剩余时间区间,确定每个数据包的优先级,并按照N个数据包的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
可选的,当K个数据包中的多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或者优先级相同时,分配单元按照多个数据包所在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多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
可选的,分配单元,具体用于根据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中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更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并根据更新后的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最小剩余时间越小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越高,M个逻辑信道为缓存N个数据包的逻辑信道,M≥2,M为整数。
可选的,分配单元,具体用于根据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确定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偏移值,并根据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偏移值更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以及根据更新后的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M个逻辑信道为缓存N个数据包的逻辑信道,M≥2,M为整数。
可选的,分配单元,具体用于根据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中缓存的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的数据包的总数据量,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M个逻辑信道为缓存N个数据包的逻辑信道,M≥2,M为整数。
可选的,K个数据包为N个数据包中所有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的数据包,K<N;分配单元,还用于若在为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之后,上行资源还有剩余,则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N个数据包中剩余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中剩余的上行资源。
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个实现方式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以及收发器,处理器通过总线与存储器和收发器连接;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用于在终端设备运行时,执行程序指令,以控制收发器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授权信息,并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以及控制收发器在上行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K个数据包,其中,上行授权信息用于指示分配给终端设备的上行资源,N≥K≥1,K、N均为整数。
可选的,处理器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具体包括:按照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
可选的,处理器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具体包括:根据N个数据包中的每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所在的剩余时间区间,确定每个数据包的优先级,并按照N个数据包的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
可选的,当K个数据包中的多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或者优先级相同时,处理器按照多个数据包所在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多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
可选的,处理器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具体包括:根据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中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更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并根据更新后的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最小剩余时间越小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越高,M个逻辑信道为缓存N个数据包的逻辑信道,M≥2,M为整数。
可选的,处理器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具体包括:根据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确定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偏移值,并根据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偏移值更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以及根据更新后的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M个逻辑信道为缓存N个数据包的逻辑信道,M≥2,M为整数。
可选的,处理器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具体包括:根据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中缓存的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的数据包的总数据量,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M个逻辑信道为缓存N个数据包的逻辑信道,M≥2,M为整数。
可选的,K个数据包为N个数据包中所有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的数据包,K<N;处理器,还用于若在为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之后,上行资源还有剩余,则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N个数据包中剩余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中剩余的上行资源。
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个实现方式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可选方式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可选方式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系统,所述芯片系统中包含至少一个芯片,当该芯片系统运行时,能够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可选方式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包缓存的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当本申请提及“第一”、“第二”、“第三”或者“第四”等序数词时,除非根据上下文其确实表达顺序之意,否则应当理解为仅仅是起区分之用。
其次,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适用于LTE系统,高级长期演进(LTEadvanced,LTE-A),以及用LTE系统后续的演进系统,如第五代通信(5G)系统,新无线(NewRadio,NR)系统,下一代无线局域网系统,车到一切(Vehicle to everything,V2X)系统等。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适用于任何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通信系统中。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base station,BS)或者基站发送设备(Base TransceiverStation,BTS),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LTE网络中,称为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eNB或者eNodeB),在第三代通信(3G)网络中,称为节点B(Node B),或者应用于第五代通信系统中的gNB等等。为方便描述,本申请中,上面提到的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统称为网络设备。
本申请所涉及到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简称MS),终端(terminal)等等。为方便描述,本申请中,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设备。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201、存储器202、总线203以及收发器204等。
其中,处理器201是该终端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总线203连接整个终端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02内的数据,执行终端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设备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201可以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设备、微处理器设备、模数转换器、数模转换器等等,这些设备能够根据各自的能力而分配终端设备的控制和信号处理功能。该收发器204可以是RF电路,可用于收发信息,并将接收到的信息给处理器201处理。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LNA(Low Noise 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与其他设备通信。其中,该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LTE、Wi-Fi或者低功耗Wi-Fi,以及WLAN技术等。
基于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参见图3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授权信息。
其中,上行授权信息用于指示分配给该终端设备的上行资源。
步骤302,终端设备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该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该上行资源,N≥K≥1,K、N均为整数。
其中,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需要在剩余时间结束前完成该数据包的发送。数据包的剩余时间可以从该数据包在分组数据汇聚(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关联的定时器获得,或者在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层关联的定时器获得,所述终端设备需要在剩余时间结束前完成该数据包的发送即表示终端设备需要在关联定时器超时前完成该数据包的发送。
步骤303,终端设备在该上行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该K个数据包。
可以理解的是,若终端设备获得的上行资源充足,则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剩余时间为N(即K=N时)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若终端设备获得上行资源有限,支持终端设备最多为N个数据包中的K(即K<N时)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那么该K个数据包则为该N个数据包中剩余时间相对较小的数据包。
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终端设备通过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进行上行资源分配,可以保证该N个数据包中剩余时间相对较小的K个数据包能够优先得到上行资源分配并及时发送,从而避免该K个数据包超时。尤其是在上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能够保证该N个数据包中一定程度上的剩余时间较小的数据包被优先发送,从而降低这N个数据包中超时数据包的比率。
下面结合如下六个示例,对上述步骤302中,终端设备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该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示例一:终端设备可以按照该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即从剩余时间最小的数据包开始分配,优先为剩余时间最小的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以保证剩余时间最小的数据包能够得到上行资源分配。在上行资源足够的情况下,再为剩余时间次小的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直至该上行资源全部分配完或者该N个数据包均得到上行资源分配。
当K个数据包中的多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相同时,终端设备可以按照随机的先后顺序依次为该多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
可选的,终端设备也可以按照该多个数据包所在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该多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具体地说,即当多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相同时,数据包所在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越高,该数据包优先得到上行资源分配。同一逻辑信道中剩余时间相同的数据包则按照随机的先后顺序依次分配。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终端设备的4个逻辑信道中缓存了8个待发送的数据包,其中,逻辑信道A的优先级为1,缓存有数据包P1-P4,P1的剩余时间是0.1ms,P2的剩余时间是0.2ms,P3和P4的剩余时间为0.3ms。逻辑信道B的优先级为2,缓存有数据包P5-P7,P5和P6的剩余时间是0.1ms,P7的剩余时间为0.4ms。逻辑信道C的优先级为3,缓存有数据包P8,P8的剩余时间是0.3ms。逻辑信道D的优先级为4,缓存有数据包P9,P9的剩余时间是0.6ms。
其中,剩余时间最小的数据包为P1、P5和P6,剩余时间均为0.1ms。当终端设备获取到上行资源后,优先为数据包为P1、P5和P6分配上行资源。假设,在该示例中剩余时间相同的数据包按照数据包所在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上行资源分配,那么,由于P1缓存在逻辑信道A中,P5和P6缓存在逻辑信道B中,而逻辑信道A的优先级高于逻辑信道B(以优先级的数值越小表示优先级越高的规则为例),因此终端设备优先为数据包P1分配上行资源。对于数据包P5和P6则可按照随机的先后顺序,例如先为数据包P5分配上行资源,再为数据包P6分配资源。
当终端设备为剩余时间最小的数据包为P1、P5和P6分配了上行资源后,若上行资源充足,终端设备则可以从剩余时间次小的数据包P2开始,按照剩余时间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数据包P2、P3、P4、P8、P7、P9分配上行资源。
可以理解的是,若终端设备获得的上行资源有限,那么终端设备可以从数据包P1开始,按照剩余时间从小到大的顺序,为数据包P1、P5、P6、P2、P3、P4、P8、P7、P9中的前K(K<9)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以保证缓存的9个数据包中剩余时间相对较小的K个数据包优先得到上行资源分配,从而降低这9个数据包中超时数据包的比率。
示例二:终端设备可以先根据该N个数据包中的每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所在的剩余时间区间,确定每个数据包的优先级。然后按照该N个数据包的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
当K个数据包中的多个数据包的优先级相同时,终端设备可以按照随机的先后顺序依次为该多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或者按照该多个数据包所在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该多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
在该示例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系统消息、专用RRC消息或者其他预定的消息,为终端设备设置剩余时间区间与数据包的优先级之间的映射关系,以使得终端设备在获取到上行资源后,能够基于该映射关系,根据每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计算每个数据包的优先级。数据包的剩余时间所在剩余时间区间中包含的数值越小的数据包的优先级越高。
示例性的,假设剩余时间区间与数据包的优先级之间的映射关系为:数据包的剩余时间所在剩余时间区间为(0,0.2],数据包的优先级为1;数据包的剩余时间所在剩余时间区间为(0.2,0.5],数据包的优先级为2;数据包的剩余时间所在剩余时间区间为(0.5,+∞),数据包的优先级为3。
基于如图4所示的示例,当终端设备获取到上行资源后,根据该映射关系确定数据包P1、P2、P5、P6的优先级为1,数据包P4、P8、P7的优先级为2,数据包P9的优先级为3。进而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获取到的上行资源的资源量,按照数据包P1-P9的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先为优先级为1的数据包P1、P2、P5、P6分配上行资源,再为优先级为2的数据包P4、P8、P7分配上行资源,最后再为数据包P9分配上行资源。
假设在该示例中,终端按照数据包所在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同一优先级的多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以优先级为1的数据包P1、P2、P5、P6为例,由于缓存数据包P1和P2的逻辑信道A的优先级,高于缓存数据包P5和P6的逻辑信道B的优先级,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先为数据包P1和P2分配上行资源,再为数据包P5和P6。其中,数据包P1和P2之间的先后顺序,以及数据包P5和P6之间的先后顺序可以随机。
那么,按照示例二所提供的方式,上行资源分配先后顺序为数据包P1、P2、P5、P6、P4、P8、P7、P9。若终端设备获得的上行资源有限,那么终端设备可以从数据包P1开始,按照数据包的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数据包P1、P2、P5、P6、P4、P8、P7、P9中的前K(K<9)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以保证缓存的9个数据包中优先级相对较高的K个数据包优先得到上行资源分配,从而保证缓存的9个数据包中剩余时间相对较小的K个数据包优先得到上行资源分配,从而降低这9个数据包中超时数据包的比率。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在每次获取到上行资源后,都需要重新统计每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并重新确定数据包的优先级。也就是说,若缓存在逻辑信道中的数据包,在第一次数据传输过程中,未分配到上行资源,那么在下一次数据传输时,终端需要重新确定该数据包的优先级。
示例三:终端设备可以根据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中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更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最小剩余时间越小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越高,M个逻辑信道为缓存N个数据包的逻辑信道。然后根据更新后的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采用LCP过程,为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
其中,LCP过程包括终端设备根据各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以及允许为每个逻辑信道分配的最大资源量(现有技术中通过PBR值来指示该最大资源量)进行上行资源分配。即终端设备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先为高优先级的逻辑信道中的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直到为该逻辑信道分配的上行资源满足该逻辑信道的最大资源量,再为低一优先级等级的逻辑信道分配资源。上述过程持续进行直到上行资源被分配完为止,或者所有逻辑信道分配的上行资源满足其最大资源量;当所有逻辑信道分配的上行资源满足其最大资源量时,还有剩余上行资源,则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逻辑信道中的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
在该示例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系统消息或者专用RRC消息,为终端设备设置逻辑信道中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与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终端设备在获取到上行资源后,能够基于该映射关系,动态调整该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示例性的,以优先级的数值越小表示优先级越高的规则为例,假设,逻辑信道中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与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之间的映射关系为:若逻辑信道中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在0ms-0.2ms内,则该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为1;若逻辑信道中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在0.2ms-0.5ms内,则该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为2;若逻辑信道中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在0.5ms-1.0ms,则该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为3;若逻辑信道中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大于1.0ms,则该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为4。
基于如图4所示的示例,逻辑信道A和逻辑信道B中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为0.1ms,逻辑信道C中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为0.5ms,逻辑信道D中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为0.6ms。那么,根据该映射关系,逻辑信道A、逻辑信道C和逻辑信道D的优先级更新为原有数值(即优先级保持不变)。而由于逻辑信道B中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0.1ms在0ms-0.2ms内,因此,逻辑信道B的优先级从原本的数值2更新为1。
更新后,终端设备根据更新后的逻辑信道A-D的优先级,采用LCP过程,先为逻辑信道A和B中缓存的数据包分配上资源,再为逻辑信道C中缓存的数据包分配上资源,最后为逻辑信道D中缓存的数据包分配上资源。
也就是说,终端设备逻辑信道B中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临时提高了逻辑信道B的优先级等级,使得逻辑信道B与逻辑信道A具有相同的优先级,因此,逻辑信道B和逻辑信道A中缓存的数据包具有相同的机会被调度。从而避免了在上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由于优先为逻辑信道A中缓存的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而导致逻辑信道B中剩余时间较小的数据包无法及时得到资源分配。
示例四:终端设备根据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缓存的数据包的剩余时间确定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偏移值(priority delta),并根据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偏移值更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M个逻辑信道为缓存N个数据包的逻辑信道。然后根据更新后的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采用LCP过程,为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
在该示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每个逻辑信道缓存的数据包的剩余时间,基于不同的映射规则,确定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偏移值。
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基于逻辑信道中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与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偏移值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优先级偏移值。
示例性的,假设逻辑信道中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与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偏移值之间的映射关系为:若逻辑信道中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在0ms-0.2ms内,则优先级偏移值为△1;若逻辑信道中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在0.2ms-0.5ms内,则优先级偏移值为△2;若逻辑信道中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在0.5ms-1.0ms,则优先级偏移值为△3;若逻辑信道中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大于1.0ms,则优先级偏移值为△4。
例如,以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数值越小,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等级越高,且数值为1的优先级表示最高等级的优先级,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越小,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越高的规则为例,基于该规则,可以设置△1>△2>△3>△4。当终端设备确定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偏移值为△j(1≤j≤4,j为整数)后,可以将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更新为max{m,p-△j},其中,max为取最大值函数,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m表示逻辑信道允许被动态调整到的最高优先级等级,p表示该逻辑信道原本的优先级。其中,m的取值可以由协议预定义,也可以由网络设备通过系统消息或RRC消息配置给终端设备。
示例性的,基于如图4所示的示例,假设△1=3,△2=2,△3=1,△4=0,m=1。按照示例四中列举的第一个映射关系,逻辑信道A和逻辑信道B中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为0.1ms,则逻辑信道A和逻辑信道B的优先级偏移值为3。那么逻辑信道A的优先级更新后仍为1(即max{1,1-3}),逻辑信道B的优先级更新后也为1(即max{1,2-3})。逻辑信道C中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为0.5ms,则逻辑信道C的优先级偏移值为1,逻辑信道C的优先级更新后为2(即max{1,3-1})。逻辑信道D中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为0.6ms,则逻辑信道D的优先级偏移值为1,逻辑信道D的优先级更新后为3(即max{1,4-1})。
可见,根据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逻辑信道B、C、D的优先级等级均提高了一个等级。以使得逻辑信道B、C、D中缓存的数据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前得到上行资源分配。
可选的,若逻辑信道原本的优先级等级不低于m所表示的优先级等级,那么终端设备维持该逻辑信道原本的优先级,不进行动态调整。例如,当m=2时,由于逻辑信道A和逻辑信道B的优先级均不低于优先级为2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因此终端设备不对逻辑信道A和逻辑信道B的优先级进行调整,仅调整逻辑信道C和逻辑信道D的优先级。
可选的,终端设备也可以基于逻辑信道中缓存的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门限值的数据包的总数据量与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偏移值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优先级偏移值。其中,数据包的数据量的单位可以是千字节/字节/比特(kilobyte/byte/bit),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假设逻辑信道中缓存的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门限值的数据包的总数据量与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偏移值之间的映射关系为:若逻辑信道中缓存的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门限值的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在0-200字节内,则优先级偏移值为△5;若逻辑信道中缓存的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门限值的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在200-500字节内,则优先级偏移值为△6;若逻辑信道中缓存的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门限值的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在500-1000字节内,则优先级偏移值为△7;若逻辑信道中缓存的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门限值的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在大于1000字节内,则优先级偏移值为△8。
例如,以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数值越小,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等级越高,且数值为1的优先级表示最高等级的优先级,逻辑信道中缓存的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门限值的数据包的总数据量越大,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越高的规则为例,基于该规则,可以设置△5<△6<△7<△8。当终端设备确定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偏移值为△i(5≤i≤8,i为整数)后,可以将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更新为max{n,p-△i},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n表示逻辑信道允许被动态调整到的最高优先级等级。p表示该逻辑信道原本的优先级。其中,n的取值可以由协议预定义,也可以由网络设备通过系统消息或RRC消息配置给终端设备。
示例性的,基于如图4所示的示例,假设△5=0,△6=1,△7=2,△8=3,n=1,第三门限值为0.3ms。以数据包P1-P9的数据量均为200字节为例,按照示例四中列举的第二个映射关系,逻辑信道A中缓存的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0.3的数据包的总数据量为800字节,则逻辑信道A的优先级偏移值为2。那么逻辑信道A的优先级更新后仍为1(即max{1,1-2})。逻辑信道B中缓存的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0.3的数据包的总数据量为400字节,则逻辑信道B的优先级偏移值为1,逻辑信道B的优先级更新后为1(即max{1,2-1})。逻辑信道C中缓存的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0.3的数据包的总数据量为200字节,则逻辑信道C的优先级偏移值为0,逻辑信道C的优先级更新后仍为3(即max{1,3-0})。逻辑信道D中缓存的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0.3的数据包的总数据量为0字节,则逻辑信道D的优先级偏移值为0,逻辑信道D的优先级更新后仍为4(即max{1,4-0})。
可见,根据逻辑信道中缓存的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门限值的数据包的总数据量,逻辑信道B的优先级等级提高了一个等级。以使得逻辑信道B中缓存的数据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前得到上行资源分配。
可选的,若逻辑信道原本的优先级等级不低于n所表示的优先级等级,那么终端设备维持该逻辑信道原本的优先级,不进行动态调整。例如,当n=2时,由于逻辑信道A和逻辑信道B的优先级均不低于优先级为2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因此终端设备不对逻辑信道A和逻辑信道B的优先级进行调整,仅调整逻辑信道C和逻辑信道D的优先级。
在该示例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系统消息或者专用RRC消息,为终端设备设置上述映射关系,而优先级偏移值的个数、各个优先级偏移值之间的大小关系、优先级偏移值的具体数值的设置,以及根据优先级偏移值更新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算法或规则,可以根据实际实施过程中,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设置规则、数据包的剩余时间等信息进行设置,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制。
值得说明的是,示例三和示例四中的方案,均是基于逻辑信道中缓存的数据包的剩余时间,更新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那么对于逻辑信道优先级的更新时间可以基于实际实例的需要进行设置。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在每次获取到上行资源后,执行LCP过程时,根据当前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更新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或者,当终端设备没有获取到上行资源,或者不执行LCP过程时,终端设备的各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可以保持为网络设备通过RRC消息配置的优先级,而在终端设备执行LCP过程时,根据当前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临时调整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或者,终端设备也可以周期性的更新各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例如,每1ms更新一次,或者每个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更新一次。对此,本申请不做限制。
示例五:终端设备根据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中缓存的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的数据包的总数据量,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在统计每个逻辑信道中缓存的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的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后,可以根据统计的总数据量,修改对应逻辑信道的PBR值。其中,PBR值限制了在每次LCP过程中,允许为逻辑信道分配的最大资源量。
终端设备可以将逻辑信道的PBR值直接修改为对应的总数据量,或者在该逻辑信道的原本PBR值上叠加对应的总数据量。以使得修改后的PBR值大于或者等于对应的总数据量。从而当终端设备根据各个逻辑信道修改后的PBR值进行LCP过程时,在上行资源充足的情况下,能够保证逻辑信道中的剩余时间小于第一门限值的数据包均能得到上行资源分配。避免出现由于PBR值的限制,导致逻辑信道中部分剩余时间较小的数据包无法得到上行资源分配。从而降低每个逻辑信道中缓存的超时数据包的比率。
或者,终端设备也可以预定义一个新参数,该参数表示终端设备在执行LCP过程中,当为逻辑信道中数据包分配的上行资源的资源量满足对应的PBR条件后,允许继续分配的资源量。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统计的总数据量设置对应的逻辑信道的新参数,并根据每个逻辑信道的新参数、PBR值以及优先级执行LCP过程,以保证在上行资源充足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为每个逻辑信道中缓存的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时,即使已经满足了该逻辑信道的PBR条件,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对应的新参数,继续为该逻辑信道中未得到资源分配的剩余时间小于第一门限值的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避免出现由于PBR值的限制,导致逻辑信道中部分剩余时间较小的数据包无法得到上行资源分配,从而降低每个逻辑信道中缓存的超时数据包的比率。
示例六: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将示例三或示例四中的更新逻辑信道优先级的方式,和示例五中增加允许为逻辑信道中的数据包分配的上行资源的资源量的方式结合的方式,为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即终端设备根据示例三或示例四中所述的方式更新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并根据示例五中所述的方式增加允许为逻辑信道分配的最大资源量,然后按照更新后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最大资源量,采用LCP过程,为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方式三、四、六中,M≥1,M为整数。即N个数据包可以缓存在同一个逻辑信道(M=1)中,也可以缓存都在不同的逻辑信道中(M>1)。
当M=1时,终端设备可以仅更新该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并根据更新后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执行LCP过程,进行上行资源分配。或者,终端设备也可以不执行本申请提供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更新方式,直接根据逻辑信道的允许的最大资源量进行上行资源分配。
当M>1时,终端设备则可以按照本申请提供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更新方式,更新各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以对该M个逻辑信道重新排序,并按照更新后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以及允许的最大资源量执行LCP过程,进行上行资源分配。
还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示例中列举的优先级示例,均是按照优先级的数值越小,优先级等级越高,且数值为1的优先级表示最高等级的优先级的规则进行说明。但本申请并不限制优先级的设置规则,可以根据实际实施时的需要进行设置,本申请不再一一列举。
除上述列举的六个示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基于数据包的剩余时间进行上行资源分配,此处不再一一列举。而上述六个示例,仅为本申请列举的几种实现根据数据包的剩余时间进行上行资源分配的可选方式,并不是全部的实现方式。
可选的,网络设备还可以为终端设备确定第二门限值,K个数据包为N个数据包中所有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的数据包。
当K<N时,若终端设备在为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之后,上行资源还有剩余,基于图3,如图5所示,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304,终端设备采用LCP过程,为N个数据包中剩余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中剩余的上行资源。
在本申请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将N个数据包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门限值的数据包,第二部分为剩余时间大于第二门限值的数据包。终端设备先按照步骤302中所提到的方式,为第一部分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然后在上行资源有剩余的情况下,按照常规的LCP过程为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
例如,基于如图4所示的示例,假设第二门限值为0.2ms,那么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一部分数据包为数据包P1、P5、P6以及P2,第二部分数据包为数据包P3、P4、P7、P8以及P9。终端设备按照步骤302中所提到的方式先为数据包P1、P5、P6以及P2分配上行资源。在数据包P1、P5、P6以及P2均得到上行资源分配,且上行资源还有剩余的情况下,再按照常规的LCP过程为数据包P3、P4、P7、P8以及P9分配上行资源。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303具体可以为:
步骤303a,终端设备在该上行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该K个数据包和该N个数据包中剩余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值的说明的是,上文中涉及到的第一门限值、第二门限值以及第三门限值可以是同一个门限值,也可以是相等的三个门限值,或者是不相等的三个门限值。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预定义的消息,系统消息,或者专用RRC消息为终端设备配置各个门限值。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制。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是集成在终端设备上的功能模块,也可以是与该终端设备连接的外部装置,当该通信装置运行时,能够使得终端设备实现上述图3-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该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601,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授权信息,所述上行授权信息用于指示分配给所述通信装置的上行资源。
分配单元602,用于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N≥K≥1,K、N均为整数。
发送单元603,用于在所述上行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K个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分配单元602,具体用于按照所述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所述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
可选的,所述分配单元6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每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所在的剩余时间区间,确定所述每个数据包的优先级,并按照所述N个数据包的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所述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
可选的,当所述K个数据包中的多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或者优先级相同时,所述分配单元602根据所述多个数据包所在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所述多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
可选的,所述分配单元602,具体用于根据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中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更新所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并根据更新后的所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所述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所述最小剩余时间越小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越高,所述M个逻辑信道为缓存所述N个数据包的逻辑信道,M≥2,M为整数。
可选的,所述分配单元602,具体用于根据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确定所述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偏移值,并根据所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偏移值更新所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以及根据更新后的所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所述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所述M个逻辑信道为缓存所述N个数据包的逻辑信道,M≥2,M为整数。
可选的,所述分配单元602,具体用于根据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中缓存的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的数据包的总数据量,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所述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所述M个逻辑信道为缓存所述N个数据包的逻辑信道,M≥2,M为整数。
可选的,所述K个数据包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所有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的数据包,K<N。
所述分配单元602,还用于若在为所述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之后,所述上行资源还有剩余,则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剩余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中剩余的上行资源。
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设备,能够根据可以基于数据包的剩余时间进行上行资源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剩余时间较小的数据包优先得到资源分配,从而降低了超时数据包的比率。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处理器201、收发器204、总线203和存储器202。
其中,处理器2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201,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2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该处理器201通过该收发器204与网络设备进行信号的收发。
处理器201、收发器204和存储器202之间通过总线203相互连接;总线203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203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203等。所述总线203可以分为地址总线203、数据总线203、控制总线203等。为便于表示,图2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203或一种类型的总线203。
所述存储器202,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201,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运行时,执行所述程序指令,以控制所述收发器204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授权信息,并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以及控制所述收发器204在所述上行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K个数据包,其中,所述上行授权信息用于指示分配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上行资源,N≥K≥1,K、N均为整数。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201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具体包括:按照所述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所述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201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具体包括:根据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每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所在的剩余时间区间,确定所述每个数据包的优先级,并按照所述N个数据包的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所述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
可选的,当所述K个数据包中的多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或者优先级相同时,所述处理器201根据所述多个数据包所在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所述多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201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具体包括:根据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中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更新所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并根据更新后的所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所述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所述最小剩余时间越小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越高,所述M个逻辑信道为缓存所述N个数据包的逻辑信道,M≥2,M为整数。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201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具体包括:根据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确定所述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偏移值,并根据所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偏移值更新所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以及根据更新后的所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所述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所述M个逻辑信道为缓存所述N个数据包的逻辑信道,M≥2,M为整数。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201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具体包括:根据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中缓存的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的数据包的总数据量,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所述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所述M个逻辑信道为缓存所述N个数据包的逻辑信道,M≥2,M为整数。
可选的,所述K个数据包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所有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的数据包,K<N;所述处理器201,还用于若在为所述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之后,所述上行资源还有剩余,则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剩余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中剩余的上行资源。
采用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能够根据可以基于数据包的剩余时间进行上行资源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剩余时间较小的数据包优先得到资源分配,从而降低了超时数据包的比率。
在一个示例中,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核心网接口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核心网接口设备中。
具体实现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可包括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等。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所述芯片系统中包含至少一个芯片,当该芯片系统运行时,能够实现上述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VPN网关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Claims (25)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授权信息,所述上行授权信息用于指示分配给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资源;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N≥K≥1,K、N均为整数;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上行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K个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按照所述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所述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每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所在的剩余时间区间,确定所述每个数据包的优先级;
所述终端设备按照所述N个数据包的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所述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K个数据包中的多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或者优先级相同时,所述终端设备按照所述多个数据包所在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所述多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中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更新所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所述最小剩余时间越小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越高,所述M个逻辑信道为缓存所述N个数据包的逻辑信道,M≥2,M为整数;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更新后的所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所述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缓存的数据包的剩余时间确定所述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偏移值,并根据所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偏移值更新所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所述M个逻辑信道为缓存所述N个数据包的逻辑信道,M≥2,M为整数;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更新后的所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所述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1、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中缓存的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的数据包的总数据量,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所述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所述M个逻辑信道为缓存所述N个数据包的逻辑信道,M≥2,M为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个数据包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所有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的数据包,K<N;
若所述终端设备在为所述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之后,所述上行资源还有剩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剩余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中剩余的上行资源。
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授权信息,所述上行授权信息用于指示分配给所述通信装置的上行资源;
分配单元,用于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N≥K≥1,K、N均为整数;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上行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K个数据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单元,具体用于按照所述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所述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每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所在的剩余时间区间,确定所述每个数据包的优先级,并按照所述N个数据包的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所述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K个数据包中的多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或者优先级相同时,所述分配单元按照所述多个数据包所在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所述多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单元,具体用于根据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中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更新所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并根据更新后的所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所述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所述最小剩余时间越小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越高,所述M个逻辑信道为缓存所述N个数据包的逻辑信道,M≥2,M为整数。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单元,具体用于根据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确定所述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偏移值,并根据所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偏移值更新所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以及根据更新后的所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所述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所述M个逻辑信道为缓存所述N个数据包的逻辑信道,M≥2,M为整数。
15.根据权利要求9、13或1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单元,具体用于根据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中缓存的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的数据包的总数据量,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所述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所述M个逻辑信道为缓存所述N个数据包的逻辑信道,M≥2,M为整数。
16.根据权利要求9-15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K个数据包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所有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的数据包,K<N;
所述分配单元,还用于若在为所述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之后,所述上行资源还有剩余,则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剩余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中剩余的上行资源。
1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以及收发器,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总线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收发器连接;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运行时,执行所述程序指令,以控制所述收发器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授权信息,并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以及控制所述收发器在所述上行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K个数据包,其中,所述上行授权信息用于指示分配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上行资源,N≥K≥1,K、N均为整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具体包括:
按照所述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所述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每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所在的剩余时间区间,确定所述每个数据包的优先级,并按照所述N个数据包的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所述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K个数据包中的多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或者优先级相同时,所述处理器按照所述多个数据包所在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所述多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具体包括:
根据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中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更新所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并根据更新后的所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所述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所述最小剩余时间越小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越高,所述M个逻辑信道为缓存所述N个数据包的逻辑信道,M≥2,M为整数。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具体包括:
根据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缓存的数据包的最小剩余时间确定所述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偏移值,并根据所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偏移值更新所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以及根据更新后的所述M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所述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所述M个逻辑信道为缓存所述N个数据包的逻辑信道,M≥2,M为整数。
23.根据权利要求17、21或2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待发送的N个数据包的剩余时间,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K个数据包分配上行资源,具体包括:
根据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中缓存的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的数据包的总数据量,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所述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所述M个逻辑信道为缓存所述N个数据包的逻辑信道,M≥2,M为整数。
24.根据权利要求17-2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K个数据包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所有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的数据包,K<N;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在为所述K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之后,所述上行资源还有剩余,则采用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剩余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分配所述上行资源中剩余的上行资源。
25.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1810152252.4A 2018-02-14 2018-02-14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1670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52252.4A CN110167066B (zh) 2018-02-14 2018-02-14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CT/CN2019/074098 WO2019157969A1 (zh) 2018-02-14 2019-01-3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52252.4A CN110167066B (zh) 2018-02-14 2018-02-14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7066A true CN110167066A (zh) 2019-08-23
CN110167066B CN110167066B (zh) 2022-09-02

Family

ID=67619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52252.4A Active CN110167066B (zh) 2018-02-14 2018-02-14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67066B (zh)
WO (1) WO201915796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09804A (zh) * 2020-05-22 2021-11-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2188686A1 (zh) * 2021-03-08 2022-09-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4274A (zh) * 2008-05-29 2009-12-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初始接入的方法及初始接入信令的传输方法
CN101917769A (zh) * 2010-08-20 2010-12-15 浙江大学 基于802.16m的OFDMA系统的上行资源分配与调度方法
US20140133410A1 (en) * 2012-11-15 2014-05-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lte mac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based on control data
CN106961741A (zh) * 2017-05-04 2017-07-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7079530A (zh) * 2015-01-30 2017-08-18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用于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
EP3244677A1 (en) * 2016-05-13 2017-11-1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mechanism for qos implementation in vehicular communi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2203B (zh) * 2006-04-06 2011-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01541099B (zh) * 2008-03-21 2011-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缓冲区状态报告方法及装置、数据量设置方法
CN105530705B (zh) * 2014-09-28 2019-03-05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道资源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4274A (zh) * 2008-05-29 2009-12-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初始接入的方法及初始接入信令的传输方法
CN101917769A (zh) * 2010-08-20 2010-12-15 浙江大学 基于802.16m的OFDMA系统的上行资源分配与调度方法
US20140133410A1 (en) * 2012-11-15 2014-05-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lte mac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based on control data
CN107079530A (zh) * 2015-01-30 2017-08-18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用于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
EP3244677A1 (en) * 2016-05-13 2017-11-1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mechanism for qos implementation in vehicular communication
CN106961741A (zh) * 2017-05-04 2017-07-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TSGRAN;E-UTRA: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Release 12)", 《3GPP TS 36.321 V12.10.0》 *
LG ELECTRONICS INC.: ""R2-1709145 Multiple uplink grants handling for LCP"",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9 》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09804A (zh) * 2020-05-22 2021-11-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2188686A1 (zh) * 2021-03-08 2022-09-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7066B (zh) 2022-09-02
WO2019157969A1 (zh) 2019-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091098A1 (zh) D2d通信中资源配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JP2017536051A (ja) Drbマッピング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190335448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2300172A (j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CN110800369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0651514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2941070A1 (en) Data 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678437B1 (en) Method for conflict resolution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0583087B (zh) 调度请求传输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JP2002057699A (ja) パケット伝送方式、パケット伝送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CN11016706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9157789A1 (zh) 资源上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3955629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1148225B (zh)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4521279B (zh) 分配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WO2020156250A1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79292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201459A1 (zh) 逻辑信道资源分配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US9763244B1 (en) Adaptive data frame aggregation
EP3657886B1 (en) Data generation method,storage medium ,terminal device and chip
WO2021062700A1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8241A (zh) 资源授权的方法和设备
WO2019191883A1 (zh) 调度请求触发方法和终端设备
CA3064631C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CN113329512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