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66595A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66595A CN110166595A CN201910431314.XA CN201910431314A CN110166595A CN 110166595 A CN110166595 A CN 110166595A CN 201910431314 A CN201910431314 A CN 201910431314A CN 110166595 A CN110166595 A CN 11016659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nic device
- cover plate
- sensor module
- ink layer
- transparent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透明盖板,包括第一透光区与所述第一透光区连接的非透光区,且所述非透光区中设置有第二透光区;传感器组件,设置在所述透明盖板一侧,且所述传感器组件与所述透明盖板存在空气间隙,所述传感器组件在电子装置的厚度方向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透光区重合;导光件,所述导光件设置在所述透明盖板与所述传感器组件之间,填充所述透明盖板与所述传感器组件之间的空气间隙。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导光件,使得电子装置外的环境光线能够更好地传递至传感器组件上,改善了传感器组件和透明盖板之间存在较长的路径,容易导致电子装置外的环境光线衰弱的问题,提高了传感器组件的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装置上均设置有光感器件等传感器组件,光感器件用于感测电子装置外的环境光的亮度,并根据环境光的亮度调节电子装置的显示亮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透明盖板,包括第一透光区与所述第一透光区连接的非透光区,且所述非透光区中设置有第二透光区;传感器组件,设置在所述透明盖板一侧,且所述传感器组件与所述透明盖板存在空气间隙,所述传感器组件在电子装置的厚度方向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透光区重合;导光件,所述导光件设置在所述透明盖板与所述传感器组件之间,填充所述透明盖板与所述传感器组件之间的空气间隙。
以上方案中,本申请中包括透明盖板,设置在透明盖板的传感器组件以及设置在透明盖板与传感器之间的导光件。其中,透明盖板包括第一透光区与第一透光区连接的非透光区,且非透光区中设置有第二透光区,传感器组件设置在透明盖板的第二透光区下方,导光件填充了传感器组件与透明盖板之间的空气间隙。可以理解的,如果没有设置导光件,传感器组件和透明盖板之间存在较长的路径,容易导致电子装置外的环境光线衰弱,影响传感器组件的性能。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导光件,使得电子装置外的环境光线能够更好地传递至传感器组件上,改善了传感器组件和透明盖板之间存在较长的路径,容易导致电子装置外的环境光线衰弱的问题,提高了传感器组件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100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如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一实施例中沿A-A方向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透明盖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透明盖板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如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另一实施例中沿A-A方向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传感器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电子装置一实施例中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电子装置另一实施例中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电子装置再一实施例中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如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再一实施例中沿A-A方向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电子装置再一实施例中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电子装置又一实施例中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电子装置再一实施例中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电子装置又一实施例中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透明盖板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参见图1,为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100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该电子装置100可以为移动或便携式并执行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系统设备中的任何一种(图1中只示例性的示出了一种形态)。具体地,电子装置100可以为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例如,基于iPhone TM,基于Android TM的电话),便携式游戏设备(例如Nintendo DS TM,PlayStation Portable TM,Gameboy Advance TM,iPhone TM)、膝上型电脑、PDA、便携式互联网设备、音乐播放器以及数据存储设备,其他手持设备以及诸如头戴式耳机等,电子装置100还可以为其他的需要充电的可穿戴设备(例如,诸如电子手镯、电子项链、电子设备或智能手表的头戴式设备(HMD))。
电子装置100还可以是多个电子设备中的任何一个,多个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其他无线通信设备、个人数字助理、音频播放器、其他媒体播放器、音乐记录器、录像机、其他媒体记录器、收音机、医疗设备、车辆运输仪器、计算器、可编程遥控器、寻呼机、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打印机、上网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1或MPEG-2)音频层3(MP3)播放器,便携式医疗设备以及数码相机及其组合等设备。
在一些情况下,电子装置100可以执行多种功能(例如,播放音乐,显示视频,存储图片以及接收和发送电话呼叫)。如果需要,电子装置100可以是诸如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其他手持设备、腕表设备、吊坠设备、听筒设备或其他紧凑型便携式的设备。
参见图1和图2,图2为如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一实施例中沿A-A方向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100包括透明盖板10、壳体20、显示屏30、电路板40、导光件50、以及传感器组件60。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所示的电子装置100并不限于以上内容,其还可以包括其他器件,例如摄像头,或者指纹解锁模块。
具体地,透明盖板10盖设在显示屏30上,以覆盖显示屏30。透明盖板10可以为透明玻璃透明盖板,以便显示屏30透过透明盖板10进行显示,用户透过透明盖板10看到显示屏30所显示的画面。在一些实施例中,透明盖板10可以用诸如蓝宝石等材料制成的透明玻璃。
进一步地,透明盖板10包括第一透光区12与第一透光区12连接的非透光区14,且非透光区14中设置有第二透光区16。用户通过第一透光区12可以看到显示屏30显示的画面,传感器组件60位于非透光区14中,且传感器组件60在电子装置100的厚度方向的正投影与第二透光区16重合。
需要指出的是,此处以及下文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
同时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透明盖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透明盖板10包括两条相对且平行设置的第一边11,以及两条相对且平行设置的第二边13,其中第一边11与第二边13首尾相连,且第一边11的长度大于第二边13的长度。进一步地,透明盖板10包括中心点15,以及经过中心点15的中心线17,该中心线17与第一边11平行。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60所在的非透光区14为长条状,如图3所示。
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透明盖板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另一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60所在的非透光区14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非透光区14的宽度从第二边13往透明盖板10的中心点15方向逐渐减小,非透光区14最靠近透明盖板10的中心点15的端面为圆弧过渡,采用以上结构,非透光区14设置传感器组件60的部位呈水滴状。
可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60所在的非透光区14也可以是矩形或者椭圆形,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该壳体20可以包括中框22和后壳24,如图2所示,中框22和后壳24相互组合形成该壳体20,中框22部分围绕显示屏30的周缘设置,同时也围绕后壳设置。该中框22和后壳24围设形成收纳空间,以收纳电路板40、显示屏30、电池等器件,中框22还有另一部分位于透明盖板10与后壳24之间。透明盖板10盖设到中框22一侧上,后壳24盖设到中框22相对的另一侧上,透明盖板10和后壳24位于中框22的相对面,透明盖板10和后壳24相对设置。中框22上开设通孔,传感器组件60设置在通孔222中,通孔222与透明盖板10的第二透光区16相对设置,进而使得电子装置100外的光线能够穿过第二透光区16进入通孔222照射在传感器组件60上。
可选地,壳体20可以为金属壳体,比如镁合金、不锈钢等金属。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壳体20的材料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比如:壳体20可以为塑胶壳体。还比如:壳体20为陶瓷壳体。再比如:壳体20可以包括塑胶部分和金属部分,壳体20可以为金属和塑胶相互配合的壳体结构,具体的,可以先成型金属部分,比如采用注塑的方式形成镁合金基板,在镁合金基板上再注塑塑胶,形成塑胶基板,则构成完整的壳体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壳体10的结构并不限于此,比如:后壳24和中框22一体成型形成一完成的壳体20结构,该壳体20直接具有一收纳空间,用于收纳显示屏30、电路板40、电池等器件。
显示屏30安装在壳体20中,同时,该显示屏30电连接至电路板40上,以形成电子装置100的显示面。该显示屏30可以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该显示区域可以用来显示电子装置100的画面或者供用户进行触摸操控等。其中,透明盖板10安装到显示屏30上,以覆盖显示屏30,透明盖板10的第一透光区12与显示屏30的显示区对应,进而使得显示区显示的画面通过第一透光区12传递给用户。
其中,该电路板40安装在壳体20中,该电路板40用于连接传感器组件60。具体的,电路板40设置在后壳24上,传感器组件60固定在电路板40上。且电路板40跟显示屏30连接,进而使得传感器组件60感测到电子装置100外的环境光的光感值之后通过电路板40调节显示屏30的显示亮度。
同时参见图4,传感器组件60设置在透明盖板10一侧,且传感器组件60与透明盖板10存在空气间隙70,如图2和图5所示,图5为如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另一实施例中沿A-A方向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传感器组件60在电子装置100的厚度方向的正投影与第二透光区16重合。
同时参见图2和图6,图6为本申请传感器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传感器组件60包括光感器件62和接近器件64,传感器组件60设置在透明盖板10和后壳24之间。传感器组件60设置在中框22的通孔222内。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60在电子装置100的厚度方向上与中心线17重合,即传感器组件60设置在电子装置100顶部或者底部正中间的位置。
进一步,接近器件64包括红外发射器642以及光电转换接收器644,工作过程中,红外发射器642每隔预设时间朝电子装置100外发射红外光线。以下讲解以下传感器组件60工作的原理。
光感器件62接收透明盖板10外的环境光线的亮度,进而使得显示屏30能够根据光感器件62所感测到的环境光线的亮度来调节显示屏的亮度。使得用户在使用电子装置100的时候避免出现在环境光比较亮的情况下出现显示屏30很暗,用户无法看清楚显示屏30上的画面,或者需要很费劲才能看清楚显示屏30上画面的情况;并避免在环境光线比较暗的时候显示屏30却异常的亮使用户感觉刺眼的情况。
电子装置100在使用的过程中,配合屏幕以及用户的使用情景,使得用户在接听电话的时候显示屏30灭屏,在显示屏30灭屏之后通过红外发射器642发射红外光射出显示屏30,并根据光电转换接收器644接收到的反射回来的光线来判断是否处于非接听电话的状态,是否需要亮屏。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红外发射器642发出的光线为红外光线,因为红外光线为不可见光,不会被用户察觉,其他实施例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光线,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的,当用户使用电子装置100放在耳边进行通话的时候,电子装置100的屏幕由于靠近或者接触耳朵或者脸部,进而使得显示屏30内的电容值发生变化,当电容值在预设范围的时候,则说明用户正在使用电子装置100进行通话执行灭屏的操作。可以理解的,当电子装置100靠近耳朵和脸部的时候,整个屏幕中与脸或者耳朵靠近的面积比较大,而当用户在用耳机接听电话,或者免提的时候,如果仅仅用手指去靠近或者触摸屏幕同时进行通话外的其他操作时,由于手指靠近或者触摸屏幕的面积明显小于用户手持电子装置100在耳边通话是,脸部或者耳朵靠近或者触摸显示屏30的面积,因此以上两种情况下显示屏内电容值所处的范围不一样。因此只有在用户手持电子装置100接听电话的时候,才会主动灭屏,在其他状态下,例如以上举例的接听电话的同时,手指触摸屏幕进行其他操作的时候,不会出现灭屏的情况。
而在显示屏30出现灭屏之后,红外发射器642即可在预设时间间隔下不断发出光线,当用户在使用电子装置100进行通话的时候,红外光线打在用户的耳朵上,或者脸上,或者头部上,然后红外光线反射再依次通过玻璃盖板11打在光电转换接收器644上,传感器组件60根据接收到的红外光线的信噪比判断目前用户是否手持电子装置100在耳边进行通话。因为用户手持电子装置100在耳边通话的时候显示屏30与用户的脸部或者耳朵很近,红外线反射回来的信噪比与电子装置100已经离开用户耳朵或者脸部情况下接收到的红外线的信噪比不同。因此在根据显示屏的电容值的变化情况实现灭屏的前提下,通过不断地发射红外线,并根据发射之后所接收到的红外线形成的信噪比来判断电子装置100是否已经离开了用户耳朵或者脸部,进而亮屏的操作。
可以理解的,传感器组件60与透明盖板10存在空气间隙70,电子装置100外的光线穿过透明盖板10之后在空气间隙70中传播,最后再打在传感器组件60上。由于传感器组件60本身有一定的尺寸,在结构的限制下,容易导致空气间隙70比较大,也就是电子装置100外的光线穿过透明盖板10之后需要传递的路径比较长,空气的光衰减是比较大,容易导致照射到传感器组件60上的光线发生衰弱,影响传感器组件60的光学性能。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申请中的电子装置100在透明盖板10与传感器组件60之间设置导光件50,填充透明盖板10与传感器组件60之间的空气间隙70,使得电子装置100外的光线借助导光件50传递至传感器组件60上,改善光线发生以上衰弱的现象。
可选地,导光件50为条形状,例如圆柱或者长方体。
可以理解的,只有光感器件62和接近器件64的光电转换接收器644需要接收从电子装置100外射入的光线。具体地,光感器件62和光电转换接收器644邻近设置,光电转换接收器644位于光感器件62与红外发射器642之间。导光件50在电子装置100的厚度方向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落在光感器件62和光电转换接收器644上,如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电子装置一实施例中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进而使得电子装置100外的光线穿过透明盖板10之后通过导光件50传递到光感器件62和光电转换接收器644。可选地,可以是一根导光件50同时为光感器件62和光电转换接收器644传递光线,也可以是光感器件62和光电转换接收器644各自分别对应一根导光件50,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该电子装置100还包括隔断件80,如图8所示,图8为本申请电子装置另一实施例中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隔断件80填充传感器组件60与透明盖板10存在空气间隙70,且隔断件80在电子装置100的厚度方向的正投影落在红外发射器642与光电转换接收器644之间。可以理解的,整个传感器组件60的体积并不会很大,红外发射器642与光电转换接收器644之间的间隔也不会很大,在设置了导光50的情况下,从电子装置100外射进的光线除了会顺着导光件50作用在光电转换接收器644或者光感器件62上,同时也容易有部分光线发生绕射,影响红外发射器642的工作。另一方面,红外发射器642发出的红外光线也有可能产生绕射,影响光电转换接收器644或者光感器件62的工作。本实施例采用以上结构,间隔件80设置在导光件50的旁边,阻挡了红外发射器642产生的红外光线或者电子装置100外进入的光线产生相互绕射的问题,提供整个传感器组件60的性能。
具体地,隔断件80的两端可以分别顶在透明盖板10靠近传感器组件60一侧,和顶在电路板40上,或者仅和透明盖板10或者电路板40其中一者连接,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隔断件80为硅胶件,例如硅胶套。可以理解的,隔断件80采用硅胶材质除了能够起到阻隔避免上述所描述的光线绕射的问题,同时还能起到缓冲作用,保护传感器组件60。
以上阐述的是通孔为一个的情况。可选地,也可以是通孔222包括第一通孔224和第二通孔226,如图9所示,图9为本申请电子装置再一实施例中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光感器件62以及光电转换接收器644位于第一通孔224,红外发射器642设置在第二通孔226。采用以上结构,第一通孔224和第二通孔226之间由中框22本身的一部分相互隔绝的,因此不存在上述所描述的光线绕射的问题。本实施例中,无需设置隔断件80。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调节块90,如图10所示,图10为如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再一实施例中沿A-A方向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调节块90设置在电路板40上,调节块90位于传感器组件60靠近后壳24一侧,用于抬高传感器组件60。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调节块90和导光件50的共同作用减少电子装置100外的光线进入电子装置100内发生衰弱的现象。具体地,在调节块90和导光件50的作用下使得传感器组件60的顶面与透明盖板10的底面之间的间距在0.6mm以内,以使得传感器组件60能够更好的检测电子装置100外环境光的亮度。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该电子装置100还包括油墨层110,油墨层110形成在透明透明盖板10靠近传感器组件60一侧,如图11所示,图11为本申请电子装置再一实施例中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或者油墨层110设置在导光件50靠近透明盖板10的端面,如图12所示,图12为本申请电子装置又一实施例中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油墨层110的透过率控制在预设范围,使得在油墨层110的覆盖下,人眼看不到第二透光区16的存在,但是光线又可以透过,使得油墨层110下的光感器件62能够感测到电子装置100外的环境光的亮度,进而调节控制显示屏30的显示亮度。可选地,油墨层110起到遮光,或者扩散,或者遮光加扩散的作用,以下做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讲解。
在一实施例中,当油墨层110设置在透明盖板10靠近传感器组件60一侧时,油墨层110包括遮光油墨层112和与遮光油墨层112层叠设置的扩散油墨层114,如图13所示,图13为本申请电子装置再一实施例中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遮光油墨层112位于透明盖板10与扩散油墨层114之间,且扩散油墨层114覆盖遮光油墨层112的一部分,光感器件62和光电转换接收器644的正投影同时落在与遮光油墨层112和扩散油墨层114上。可以理解的,光感器件62和光电转换接收器644都是用于感测从透明盖板10外传递进来的光线,在扩散油墨层84的作用下,光感器件62和光电转换接收器644能够接收更宽范围的光线亮度。以光感器件62为例,如果设置光感器件62的位置没有设置扩散油墨层84,则光感器件62能够接收到的电子装置100外的环境光的范围非常有限,假设电子装置100在灯的下方则显示屏30调得很亮,而如果用户稍微移动一下距离,则显示屏30迅速变暗,事实上用户的稍微移动环境光并不会发生很大的改变,而设置扩散油墨层114的设置则可以比较好的改善上述问题。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遮光油墨层112的面积比通孔222的面积稍微大点,以更全面地覆盖整个第二透光区16。扩散油墨层114仅与遮光油墨层112的一部分重叠,例如占遮光油墨层112的一半面积。
可以理解的,如上文所介绍,红外发射器642只是向电子装置100外发射红外光线,而不需要从电子装置100外接收光线。因此红外发射器642对应的正上方仅设置了遮光油墨层112,而不需要设置扩散油墨层114。具体地,红外发射器642的正投影落在遮光油墨层114未被扩散油墨层114覆盖的部分。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当油墨层112设置在导光件50靠近透明盖板10的端面上时,油墨层110为扩散油墨层114。在另一实施例中,当油墨层110设置在导光件50靠近透明盖板10的端面上时,油墨层110也可以仅包括遮光油墨层112。也可以是包括遮光油墨112和扩散油墨层114,遮光油墨层112设置在透明盖板10靠近传感器组件60一侧,导光件50的顶部端面设置扩散油墨层114,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在通孔222包括第一通孔224和第二通孔226的实施例中,第一通孔224处对应的油墨层110包括遮光油墨层112和扩散油墨层114,如图14所示,图14为本申请电子装置又一实施例中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光电转换接收器644与光感器件62的正投影落在遮光油墨层112和扩散油墨层114上。第二通孔226处对应的油墨层110仅包括遮光油墨层112,没有设置扩散油墨层114,红外发射器642的正投影仅落在遮光油墨层112上。
可以理解的,光感组件60可以位于透明盖板10的顶部,也就是电子装置100的顶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位于电子装置100的底部,此时透明盖板10的第二透光区16位于电子装置100的底部,如图15所示,图15为本申请透明盖板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此时接近器件64的作用为用于判断第二透光区16是否被遮挡,也就是传感器组件60是否被遮挡,如果被遮挡,则光感器件62无法接收电子装置100外的光线。如果接近器件62检测到第二透光区16被遮挡,则获取备用光感值,并根据备用光感值来调节控制显示屏30的显示亮度。可选地,备用光感值可以是上一次检测的光感值,也可以是通过开启电子装置100的摄像头成像来获取。为了不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电子装置100,在这种条件下摄像头成像仅仅是为了获取光感值。此时,电子装置100摄像头成像所形成的图像不会在显示屏30上显示,直接存储到电子装置100内部。可以理解的,在预设时间段之后,或者定期对存储到电子装置100内部的图像进行清理删除,避免占用过多内存。
反之,如果第二透光区16没有被遮挡,则光电转换接收器644接收的强度则不同,此时只需要根据光感器件62正常检测到的环境光的光感值,来调节控制显示屏30的显示亮度。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电子装置100外具有更多角度更宽范围的光线能够被传感器组件60感测到,导光件50靠近透明盖板10一侧的端面形成粗糙的表面。具体地,可以通过雾化,激光镭雕,化学蚀刻等方式均可使导光件50的端面形成粗糙的表面。采用以上结构,导光件50的顶部端面形成粗糙的表面能够使得电子装置100外具有更多角度的光线接触到导光件50的顶部端面后能够在导光件50的顶面的作用下经过折射和反射传递至传感器组件60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盖板,包括第一透光区与所述第一透光区连接的非透光区,且所述非透光区中设置有第二透光区;
传感器组件,设置在所述透明盖板一侧,且所述传感器组件与所述透明盖板存在空气间隙,所述传感器组件在电子装置的厚度方向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透光区重合;
导光件,所述导光件设置在所述透明盖板与所述传感器组件之间,填充所述透明盖板与所述传感器组件之间的空气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为条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光感器件和接近器件,所述接近器件包括红外发射器以及光电转换接收器,所述光感器件和所述光电转换接收器邻近设置,所述光电转换接收器位于所述光感器件与所述红外发射器之间,所述导光件在电子装置的厚度方向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落在所述光感器件和所述光电转换接收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断件,所述隔断件填充所述传感器组件与所述透明盖板存在空气间隙,且所述隔断件在电子装置的厚度方向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红外发射器与所述光电转换接收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件为硅胶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光感器件以及光电转换接收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红外发射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包括中框和后壳,所述中框围绕所述后壳设置,所述中框开设通孔,所述传感器组件设置在所述通孔中,通孔与所述透明盖板的第二透光区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板和调节块,传感器组件设置在电路板上,电路板设置在后壳上,所述调节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调节块位于所述传感器组件靠近所述后壳一侧,用于抬高所述传感器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墨层,所述油墨层设置在所述透明盖板靠近所述传感器组件一侧,或者所述油墨层设置在所述导光件靠近所述透明盖板的端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油墨层设置在所述透明盖板靠近所述传感器组件一侧时,所述油墨层包括遮光油墨层和与所述遮光油墨层层叠设置的扩散油墨层,所述遮光油墨层位于所述透明盖板与所述扩散油墨层之间,且所述扩散油墨层覆盖所述遮光油墨层的一部分,所述光感器件和所述光电转换接收器的正投影同时落在与所述遮光油墨层和所述扩散油墨层上;所述红外发射器的正投影落在所述遮光层未被所述扩散油墨层覆盖的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油墨层设置在所述导光件靠近所述透明盖板的端面上时,所述油墨层为扩散油墨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靠近所述透明盖板一侧的端面形成粗糙的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盖板包括中心点,以及经过所述中心点的中心线,所述传感器在所述电子装置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中心线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透光区为长条状。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透光区的宽度从所述透明盖板的边缘往所述透明盖板的中心方向逐渐减小,所述非透光区最靠近所述透明盖板的中心的端面为圆弧过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31314.XA CN110166595A (zh) | 2019-05-22 | 2019-05-22 | 电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31314.XA CN110166595A (zh) | 2019-05-22 | 2019-05-22 | 电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66595A true CN110166595A (zh) | 2019-08-23 |
Family
ID=67632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31314.XA Pending CN110166595A (zh) | 2019-05-22 | 2019-05-22 | 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166595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83253A (zh) * | 2019-10-31 | 2020-04-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 |
CN111641738A (zh) * | 2020-05-14 | 2020-09-08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 |
CN113241016A (zh) * | 2021-06-03 | 2021-08-1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3314034A (zh) * | 2021-06-22 | 2021-08-2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3840022A (zh) * | 2020-06-24 | 2021-12-24 |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中框组件和移动终端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559423U (zh) * | 2017-03-07 | 2017-10-1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 |
US20180165497A1 (en) * | 2016-12-08 | 2018-06-14 | LG Display Co. , Ltd. | Flat panel display embedding optical imaging sensor |
CN108415514A (zh) * | 2018-04-27 | 2018-08-17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 |
CN108512960A (zh) * | 2018-03-30 | 2018-09-0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08769298A (zh) * | 2018-03-28 | 2018-11-0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108957428A (zh) * | 2018-03-29 | 2018-12-07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距离检测装置及终端 |
CN208607559U (zh) * | 2018-08-01 | 2019-03-1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
2019
- 2019-05-22 CN CN201910431314.XA patent/CN11016659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80165497A1 (en) * | 2016-12-08 | 2018-06-14 | LG Display Co. , Ltd. | Flat panel display embedding optical imaging sensor |
CN206559423U (zh) * | 2017-03-07 | 2017-10-1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 |
CN108769298A (zh) * | 2018-03-28 | 2018-11-0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108957428A (zh) * | 2018-03-29 | 2018-12-07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距离检测装置及终端 |
CN108512960A (zh) * | 2018-03-30 | 2018-09-0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08415514A (zh) * | 2018-04-27 | 2018-08-17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 |
CN208607559U (zh) * | 2018-08-01 | 2019-03-1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83253A (zh) * | 2019-10-31 | 2020-04-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 |
CN111641738A (zh) * | 2020-05-14 | 2020-09-08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 |
CN111641738B (zh) * | 2020-05-14 | 2021-10-15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 |
CN113840022A (zh) * | 2020-06-24 | 2021-12-24 |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中框组件和移动终端 |
CN113241016A (zh) * | 2021-06-03 | 2021-08-1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3314034A (zh) * | 2021-06-22 | 2021-08-2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66595A (zh) | 电子装置 | |
EP3396932B1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display screen | |
CN110581904B (zh)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 |
CN209964108U (zh) | 电子装置 | |
CN109167857A (zh) | 校准方法、电子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 |
CN108696688A (zh) | 一种摄像头、终端及拍摄方法 | |
CN208609028U (zh) | 显示面板、显示屏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
KR20210139441A (ko) | 카메라 모듈, 이동 단말 및 제어 방법 | |
CN108512960A (zh) |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9286701A (zh) | 移动终端的显示模组和移动终端 | |
CN107992250A (zh) | 一种电子书文件内容的显示方法、移动终端 | |
CN109274787A (zh) | 电子装置 | |
CN109639987A (zh) | 一种手环拍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9120752A (zh) | 电子装置 | |
CN208607559U (zh) | 电子装置 | |
CN108989566A (zh) | 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KR20130087874A (ko) |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CN110679155A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204598501U (zh) | 电子设备及输入输出模组 | |
CN109710119A (zh)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 |
CN109710109B (zh)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 |
KR101480454B1 (ko) | 휴대 단말기 | |
US20170078461A1 (en) | Mobile terminal | |
CN107908348A (zh) | 显示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 |
CN109756623A (zh)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3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