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66201A - 一种副链路数据的指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副链路数据的指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66201A
CN110166201A CN201810150670.XA CN201810150670A CN110166201A CN 110166201 A CN110166201 A CN 110166201A CN 201810150670 A CN201810150670 A CN 201810150670A CN 110166201 A CN110166201 A CN 1101662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er
frequency domain
domain resource
logic channel
link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5067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66201B (zh
Inventor
张艳霞
杨晓东
郑倩
马景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5067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66201B/zh
Priority to EP19754073.5A priority patent/EP3755091B1/en
Priority to ES19754073T priority patent/ES2953701T3/es
Priority to US16/969,592 priority patent/US11641679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9/073854 priority patent/WO201915795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166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62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662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62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副链路数据的指示方法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第一标识用于标识第一逻辑信道,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二逻辑信道,第一逻辑信道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第二逻辑信道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复制副链路数据由原始副链路数据复制得到;发送指示信息。由本发明实施例可知,发送端设备可以通过发送指示信息的方式,来对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逻辑通道,以及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逻辑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指示,从而使得接收该指示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可以明确承载对应副链路数据的逻辑通道。

Description

一种副链路数据的指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副链路数据的指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在副链路(sidelink)技术中,发送端设备可以在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包数据汇聚协议)层对原始的副链路数据执行数据复制,并得到复制的副链路数据,然后,发送端设备可以将原始的副链路数据以及复制的副链路数据分别交给两个不同的RLC实体,其中,不同的RLC实体对应不同的逻辑信道,因此,原始的副链路数据以及复制的副链路数据可以经由两个不同的逻辑信道来从发送端设备到达接收端设备,并由接收端设备进行后续处理。
由上述内容可知,上述原始的副链路数据以及复制的副链路数据可以经由两个不同的逻辑信道来进行对应的传输,由此可知,发送端设备以及接收端设备需要对该两个逻辑信道有统一的认知,以便基于该两个逻辑信道来接收原始的副链路数据以及复制的副链路数据。由于该两个逻辑信道一般是由发送端设备来进行确定,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发送端设备可以明确该两个逻辑信道,但是,接收端设备却无法明确该两个不同的逻辑信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副链路数据的指示方法及终端设备,以解决接收端设备无法明确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以及复制副链路数据的逻辑信道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副链路数据的指示方法,应用于发送端设备,该方法包括:
确定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第一逻辑信道,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二逻辑信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所述复制副链路数据由所述原始副链路数据复制得到;
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副链路数据的指示方法,应用于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第一逻辑信道,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二逻辑信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所述复制副链路数据由所述原始副链路数据复制得到;
基于所述指示信息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以及所述第二逻辑信道。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第一逻辑信道,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二逻辑信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所述复制副链路数据由所述原始副链路数据复制得到;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第一逻辑信道,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二逻辑信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所述复制副链路数据由所述原始副链路数据复制得到;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指示信息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以及所述第二逻辑信道。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端设备可以确定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第一标识用于标识第一逻辑信道,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二逻辑信道,第一逻辑信道可以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第二逻辑信道可以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而该复制副链路数据是由所述原始副链路数据复制得到,确定了指示信息后,发送端设备可以发送该指示信息。由本发明实施例可知,发送端设备可以通过发送指示信息的方式,来对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逻辑通道,以及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逻辑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指示,从而使得接收该指示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可以明确承载对应副链路数据的逻辑通道。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副链路数据的指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示出的指示信息的格式的一个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示出的指示信息的格式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示出的指示信息的格式的再一个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示出的指示信息的格式的再一个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副链路数据的指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用户端(UE,User Equipment),也可称之为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移动用户设备等,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副链路数据的指示方法的流程图。该实施例中,副链路数据的指示方法应用于发送端设备。图1所示的方法可包括:
步骤101:确定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第一标识用于标识第一逻辑信道,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二逻辑信道,第一逻辑信道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第二逻辑信道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复制副链路数据由原始副链路数据复制得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端设备可以对原始副链路数据以及复制副链路数据进行传输,其中,该复制副链路数据由该原始副链路数据复制得到。在传输时,发送端设备可以对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逻辑信道,以及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逻辑信道进行确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端设备可以在确定原始副链路数据和复制副链路数据之后,再确定第一逻辑信道以及第二逻辑信道,也可以在确定原始副链路数据和复制副链路数据之前,确定第一逻辑信道以及第二逻辑信道,当然,也可以在确定原始副路数据和复制副链路数据的同时,确定第一逻辑信道以及第二逻辑信道,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确定了第一逻辑信道,以及第二逻辑信道后,发送端设备可以对该两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对应的标识进行确定,具体地,发送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一逻辑信道的标识为第一标识,或可以确定第二逻辑信道的标识为第二标识,当然,发送端设备也可以对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标识以及第二逻辑信道的第二标识进行确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确定了上述两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的对应标识后,发送端设备可以基于该确定的标识来确定指示信息,其中,该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上述第一标识、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
步骤102:发送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端设备可以确定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用于标识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标识、用于标识第二逻辑信道的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第一逻辑信道可以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第二逻辑信道可以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而该复制副链路数据是由所述原始副链路数据复制得到,确定了指示信息后,发送端设备可以发送该指示信息。由本发明实施例可知,发送端设备可以通过发送指示信息的方式,来对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逻辑通道,以及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逻辑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指示,从而使得接收该指示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可以明确承载对应副链路数据的逻辑通道。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作进一步的描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标识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标识可以为第一标识集合中的一个,其中,该第一标识集合中的标识可以用于标识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的逻辑信道,进一步地,该第一标识集合中的标识可以为用于承载非复制副链路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标识。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假设逻辑信道1至逻辑信道10为承载非复制副链路数据的逻辑信道,而标识1至标识10可以分别为逻辑信道1至逻辑信道10对应的标识,则上述第一标识集合可以为标识1至标识10的集合,上述第一标识可以为标识1至标识10中的任一个。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用于标识第二逻辑信道的第二标识可以为第二标识集合中的一个,其中,第二标识集合中的标识可以用于标识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的逻辑信道,进一步地,第二标识集合中的标识可以为预留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标识。在本示例中,该预留的逻辑信道可以为发送端设备规定的预留逻辑信道,也可以为相关协议规定的预留逻辑信道,本示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假设逻辑信道11至逻辑信道20为预留的逻辑信道,而标识11至标识20可以分别为逻辑信道11至逻辑信道20对应的标识,则上述第二标识集合可以为标识11至标识20的集合,上述第二标识可以为标识11至标识20中的任一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指示信息中还可以包括SLRB(Sidelink Radio Bear,副链路承载)标识,其中,SLRB标识可以与上述第一标识、上述第二标识具有匹配关系。其中,该匹配关系可以为相关协议规定的匹配关系,可以为发送端设备自行确定的匹配关系,也可以为发送端设备以及对应的接收端设备预先协商的匹配关系,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指示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一映射关系,其中,第一映射关系可以包括第一标识与第一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第二标识与第二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第一频域资源可以用于传输原始副链路数据,第二频域资源可以用于传输复制副链路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频域资源以及第二频域资源可以包括载波(carrier),以及BWP(Bandwidth Part,带宽部分)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地,当第一频域资源包括载波时,第二频域资源也包括载波;当第一频域资源包括BWP时,第二频域资源也包括BWP。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频域资源包括载波时,第一映射关系中的第一标识与第一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具体包括:第一标识与第一载波集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第一载波集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载波;类似地,当第二频域资源包括载波时,第一映射关系中的第二标识与第二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具体包括:第二标识与第二载波集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第二载波集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载波。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频域资源包括BWP时,第一映射关系中的第一标识与第一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具体包括:第一标识与第一BWP集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第一BWP集可以包括至少一个BWP;类似地,当第二频域资源包括BWP时,第一映射关系中的第二标识与第二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具体包括:第二标识与第二BWP集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第二BWP集可以包括至少一个BWP。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可以由下述消息中的至少一种携带:副链路系统消息、带外outband信令以及带内inband信令。
在一个示例中,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可以由副链路系统消息携带,此时,该指示信息可以携带SLRB标识,以及该SLRB标识与第一标识以及第二标识的匹配关系。
在另一个示例中,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可以由副链路系统消息携带,此时,该指示信息可以携带SLRB标识,以及与该SLRB标识匹配的第一标识以及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其中,当该指示信息携带了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中的一个时,该SLRB标识与第一标识以及第二标识的匹配关系可以为固定的匹配关系。
在上述示例中,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可以由副链路系统消息携带,发送端设备可以在确定该指示信息后,以广播的形式对该指示信息进行发送。
在一个示例中,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可以由outband信令携带,此时,该指示信息可以携带SLRB标识,以及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当然,该指示信息中还可以携带一定数量的预留域,预留域可以以任意顺序放置,在具体放置时,预留域可以为比特0填充,其中,填充个数可以满足字节对齐,例如,当指示信息由outband信令携带时,该指示信息的格式可以如图2所示。
在本示例中,该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中,具体地,可以携带在PDU子头的前面,或携带在PDU子头与数据域之间,本示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个示例中,当该指示信息由outband信令携带时,该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PDCPPDU、RLC PDU或MAC PDU中,发送端设备在发送该指示信息时,可以发送PDCP PDU、RLC PDU和MAC PDU中的一种。
在一个示例中,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可以由inband信令携带,此时,该指示信息可以携带SLRB标识、第一标识以及第二标识的组合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可以用于指示该组合是否可用于传输复制副链路数据,在该指示信息中,还可以携带一定数量的预留域,该些预留域可以以任意顺序放置,在具体放置时,预留域可以为比特0填充,其中,填充个数可以满足字节对齐,例如,当指示信息可以由inband信令携带时,该指示信息的格式可以如图3所示。
图3中,Oct1可以表示第一个字节,Octn可以表示第n个字节,其中,n可以为:n=cei l(k/8),k可以表示配置或预配置的每个SLRB对应的每对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组合的最大组合数量。而Li可以表示第i个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组合的组合状态。若取值为“1”,则可以表示该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的组合可用于传输复制数据,若取值为“0”,则可以表示该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的组合不可用于传输复制数据。
当然,在本示例中,若取值为“0”,也可以表示该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的组合可用于传输复制数据,若取值为“1”,则可以表示该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的组合不可用于传输复制数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示例中,当指示信息由inband信令携带时,该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CE(Control Element,控制元素)中,具体地,可以携带在CE子头的前面,或携带在CE子头与数据域之间,本示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个示例中,当指示信息由inband信令携带时,该指示信息可以具体携带在PDCP CE、RLC CE或MAC CE中,发送端设备在发送该指示信息时,可以发送PDCP CE、RLC CE和MAC CE中的一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端设备确定的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用于标识SLRB标识对应的SLRB的复制数据功能状态的第三标识,其中,该复制数据功能状态可以包括激活状态以及去激活状态中的一种。
在一个示例中,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可以由副链路系统消息携带,此时,副链路系统消息中可以携带一个或多个SLRB标识的指示信息,以及其对应的数据复制功能状态。
在另一个示例中,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可以由outband信令携带,此时,该指示信息中可以携带SLRB标识,以及其对应的数据复制功能状态,例如,当指示信息可以由outband信令携带时,该指示信息的格式可以如图4所示。
其中,图4中的A/D可以用于指示SLRB标识对应的SLRB的数据复制功能状态,若取值为“1”,则可以表示SLRB标识对应的SLRB的数据复制功能状态为激活状态;若取值为“0”,则可以表示SLRB标识对应的SLRB的数据复制功能状态为去激活状态。
当然,在本示例中,若取值为“0”,也可以表示SLRB标识对应的SLRB的数据复制功能状态为激活状态;若取值为“1”,也可以表示SLRB标识对应的SLRB的数据复制功能状态为去激活状态,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再一个示例中,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可以由inband信令携带,此时,该指示信息中可以携带用于指示SLRB标识对应的SLRB的数据复制功能状态的指示数据。例如,当指示信息由inband信令携带时,该指示信息的格式可以如图5所示。
图5中,Oct1可以表示第一个字节,Octn可以表示第n个字节,其中,n可以为:n=ceil(k/8),k表示可以支持数据复制功能的SLRB的最大数量。Di可以表示第i个SLRB标识对应的SLRB的数据复制功能状态。若取值为“1”,则可以表示SLRB标识对应的SLRB的数据复制功能状态为激活状态;若取值为“0”,则可以表示SLRB标识对应的SLRB的数据复制功能状态为去激活状态。
当然,在本示例中,若取值为“0”,也可以表示SLRB标识对应的SLRB的数据复制功能状态为激活状态;若取值为“1”,也可以表示SLRB标识对应的SLRB的数据复制功能状态为去激活状态,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端设备可以确定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第一标识用于标识第一逻辑信道,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二逻辑信道,第一逻辑信道可以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第二逻辑信道可以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而该复制副链路数据是由所述原始副链路数据复制得到,确定了指示信息后,发送端设备可以发送该指示信息。由本发明实施例可知,发送端设备可以通过发送指示信息的方式,来对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逻辑通道,以及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逻辑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指示,从而使得接收该指示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可以明确承载对应副链路数据的逻辑通道。
图6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副链路数据的指示方法的流程图。该实施例中,副链路数据的指示方法应用于接收端设备。图6所示的方法可包括:
步骤601:接收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第一标识用于标识第一逻辑信道,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二逻辑信道,第一逻辑信道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第二逻辑信道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复制副链路数据由原始副链路数据复制得到。
步骤602:基于指示信息中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第一逻辑信道以及第二逻辑信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设备可以接收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第一标识可以用于标识第一逻辑信道,第二标识可以用于标识第二逻辑信道,第一逻辑信道可以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第二逻辑信道可以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复制副链路数据由原始副链路数据复制得到,在接收到指示信息后,接收端设备可以基于指示信息中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第一逻辑信道以及第二逻辑信道。由本发明实施例可知,接收端设备可以通过接收到的指示信息来实现对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逻辑通道,以及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逻辑通道的确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标识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标识可以为第一标识集合中的一个,其中,该第一标识集合中的标识可以用于标识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的逻辑信道,进一步地,该第一标识集合中的标识可以为用于承载非复制副链路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标识第二逻辑信道的第二标识可以为第二标识集合中的一个,其中,第二标识集合中的标识可以用于标识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的逻辑信道,进一步地,第二标识集合中的标识可以为预留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标识。在本示例中,该预留的逻辑信道可以为发送端设备规定的预留逻辑信道,也可以为相关协议规定的预留逻辑信道,本示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端设备在基于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确定第一逻辑信道以及第二逻辑信道时,可以基于预设的标识配对关系,以及指示信息中第一标识或所述第二标识,来确定第一逻辑信道以及第二逻辑信道,其中,预设的标识配对关系包括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的配对关系。本实施例中,该预设的标识配对关系可以为相关协议规定的标识配对关系,可以为发送指示信息的发送端设备确定的标识配置关系,也可以为接收端设备与发送指示信息的发送端设备协商得到的标识配对关系。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SLRB标识,其中,SLRB标识与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具有匹配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设备可以根据指示信息中的SLRB标识与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的匹配关系,以及第一标识、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SLRB标识对应的SLRB的第一逻辑信道以及第二逻辑信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端设备可以确定用于传输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频域资源,以及用于传输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频域资源。
在一个示例中,指示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一映射关系,其中,第一映射关系可以包括第一标识与第一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第二标识与第二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第一频域资源可以用于传输所述原始副链路数据,第二频域资源可以用于传输复制副链路数据。
则在该示例中,上述确定用于传输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频域资源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为:基于第一映射关系中第一标识与第一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来确定用于传输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频域资源。
相应地,上述确定用于传输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复制副链路据的第二频域资源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为:基于第一映射关系中第二标识与第二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来确定用于传输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频域资源。
在另一个示例中,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用于标识SLRB标识对应的SLRB的复制数据功能状态的第三标识,其中,复制数据功能状态包括激活状态以及去激活状态中的一种。
当指示信息中包括第三标识时,上述确定用于传输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频域资源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为:当根据第三标识确定SLRB的复制数据功能状态为激活状态时,对频域资源进行检测,然后,基于检测结果,确定用于传输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频域资源。
相应地,上述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频域资源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为:基于距离第一频域资源最近的频域资源,确定用于传输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频域资源,或基于第一频域资源和预设的第一偏移量确定用于传输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频域资源。
在另一个示例中,当指示信息中包括第三标识,且根据第三标识确定SLRB的复制数据功能状态为激活状态时,可以基于对频域资源的检测结果,来确定用于传输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频域资源。
相应地,上述确定用于传输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频域资源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为:
基于距离第二频域资源最近的频域资源,确定用于传输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频域资源;或基于第二频域资源和预设的第二偏移量确定用于传输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频域资源。
在一个示例中,上述确定用于传输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频域资源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为:先基于服务映射service mapping得到第一频域资源列表,然后,基于第一频域资源列表中的频域资源,确定用于传输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频域资源。
在确定第一频域资源后,上述确定用于传输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频域资源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为:
基于距离第一频域资源最近的频域资源,确定用于传输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频域资源;或基于第一频域资源和预设的第三偏移量确定用于传输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频域资源。
在另一个示例中,上述确定用于传输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频域资源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为:
先基于服务映射service mapping得到第二频域资源列表,然后,基于第二频域资源列表中的频域资源,确定用于传输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频域资源。
在确定第二频域资源后,上述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频域资源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为:
基于距离第二频域资源最近的频域资源,确定用于传输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频域资源;或基于第二频域资源和预设的第四偏移量,确定用于传输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频域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根据第三标识确定SLRB的复制数据功能状态为激活状态时,可以基于上述确定的第一频域资源,来接收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原始副链路数据,以及基于上述确定的第二频域资源,来接收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复制副链路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根据第三标识确定SLRB的复制数据功能状态为激活状态时,若接收端设备未确定传输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频域资源,以及未确定传输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频域资源,则接收端设备可以对频域资源进行盲检。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频域资源以及第二频域资源可以包括载波(carrier),以及BWP(Bandwidth Part,带宽部分)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地,当第一频域资源包括载波时,第二频域资源也包括载波;当第一频域资源包括BWP时,第二频域资源也包括BWP。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频域资源包括载波时,第一映射关系中的第一标识与第一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具体包括:第一标识与第一载波集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第一载波集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载波;类似地,当第二频域资源包括载波时,第一映射关系中的第二标识与第二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具体包括:第二标识与第二载波集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第二载波集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载波。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频域资源包括BWP时,第一映射关系中的第一标识与第一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具体包括:第一标识与第一BWP集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第一BWP集可以包括至少一个BWP;类似地,当第二频域资源包括BWP时,第一映射关系中的第二标识与第二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具体包括:第二标识与第二BWP集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第二BWP集可以包括至少一个BWP。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端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可以由下述消息中的至少一种携带:副链路系统消息、带外outband信令以及带内inband信令。
在一个示例中,当该指示信息由outband信令携带时,该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PDCPPDU、RLC PDU或MAC PDU中,接收端设备在接收该指示信息时,可以接收PDCP PDU、RLC PDU和MAC PDU中的一种。
在一个示例中,当指示信息由inband信令携带时,该指示信息可以具体携带在PDCP CE、RLC CE或MAC CE中,接收端设备在接收该指示信息时,可以接收PDCP CE、RLC CE和MAC CE中的一种。
关于指示信息由副链路系统消息、带外outband信令或带内inband信令中的至少一种进行携带的详细内容已在上一发明实施例中详述,故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接收指示信息之前,接收端设备可以发送用于指示候选数据的指示信息,候选数据可以包括用于标识第一候选逻辑信道的第四标识、用于标识第二候选逻辑信道的第五标识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第一候选逻辑信道为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的候选逻辑信道,第二候选逻辑信道为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的候选逻辑信道,在一个示例中,上述第一候选逻辑信道以及第二候选逻辑信道可以为接收端设备推荐使用的逻辑信道。
在一个示例中,接收端设备在发送用于指示候选数据的指示信息后,可以对第一候选逻辑信道以及第二候选逻辑信道进行盲检。
在另一个示例中,接收端设备可以在根据第三标识确定SLRB的复制数据功能状态为激活状态时,对对第一候选逻辑信道以及第二候选逻辑信道进行盲检。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设备可以接收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第一标识可以用于标识第一逻辑信道,第二标识可以用于标识第二逻辑信道,第一逻辑信道可以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第二逻辑信道可以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复制副链路数据由原始副链路数据复制得到,在接收到指示信息后,接收端设备可以基于指示信息中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第一逻辑信道以及第二逻辑信道。由本发明实施例可知,接收端设备可以通过接收到的指示信息来实现对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逻辑通道,以及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逻辑通道的确定。
以上结合图1至图6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副链路数据的指示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7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终端设备70包括:
确定模块71,用于确定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第一逻辑信道,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二逻辑信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所述复制副链路数据由所述原始副链路数据复制得到;
发送模块72,用于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以确定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第一标识用于标识第一逻辑信道,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二逻辑信道,第一逻辑信道可以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第二逻辑信道可以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而该复制副链路数据是由所述原始副链路数据复制得到,确定了指示信息后,发送端设备可以发送该指示信息。由本发明实施例可知,发送端设备可以通过发送指示信息的方式,来对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逻辑通道,以及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逻辑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指示,从而使得接收该指示信息的接收端设备可以明确承载对应副链路数据的逻辑通道。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标识为第一标识集合中的一个,所述第一标识集合中的标识用于标识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的逻辑信道,所述第一标识集合中的标识为用于承载非复制副链路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标识;所述第二标识为第二标识集合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标识集合中的标识用于标识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的逻辑信道,所述第二标识集合中的标识为预留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标识。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指示信息中还包括副链路无线承载SLRB标识,其中,所述SLRB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具有匹配关系。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指示信息中还包括第一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与第一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标识与第二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第一频域资源用于传输所述原始副链路数据;所述第二频域资源用于传输所述复制副链路数据。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包括载波,所述第二频域资源包括载波;或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包括带宽部分BWP,所述第二频域资源包括BWP。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包括载波时,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与第一载波集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载波集包括至少一个载波;当所述第二频域资源包括载波时,所述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标识与第二载波集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第二载波集包括至少一个载波。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包括BWP时,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与第一BWP集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BWP集包括至少一个BWP;当所述第二频域资源包括BWP时,所述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标识与第二BWP集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第二BWP集包括至少一个BWP。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用于标识所述SLRB标识对应的SLRB的复制数据功能状态的第三标识,其中,所述复制数据功能状态包括激活状态以及去激活状态中的一种。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指示信息由下述消息中的至少一种携带:副链路系统消息、带外outband信令以及带内inband信令。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当所述指示信息由带外outband信令携带时,所述发送模块72具体用于:
发送协议数据单元PDU,其中,所述PDU中包括outband信令,所述PDU为PDCP PDU、RLC PDU和MAC PDU中的一种。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当所述指示信息由带内inband信令携带时,所述发送模块72具体用于:
发送控制元素CE,其中,所述CE中包括inband信令,所述CE为PDCP CE、RLC CE和MAC CE中的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还可执行图1的方法,并实现终端设备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功能,具体实现可参考图1所示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终端设备80包括:
收发模块81,用于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第一逻辑信道,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二逻辑信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所述复制副链路数据由所述原始副链路数据复制得到;
确定模块82,用于基于所述指示信息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以及所述第二逻辑信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设备可以接收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第一标识可以用于标识第一逻辑信道,第二标识可以用于标识第二逻辑信道,第一逻辑信道可以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第二逻辑信道可以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复制副链路数据由原始副链路数据复制得到,在接收到指示信息后,接收端设备可以基于指示信息中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第一逻辑信道以及第二逻辑信道。由本发明实施例可知,接收端设备可以通过接收到的指示信息来实现对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逻辑通道,以及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逻辑通道的确定。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标识为第一标识集合中的一个,所述第一标识集合中的标识用于标识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的逻辑信道,所述第一标识集合中的标识为用于承载非复制副链路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标识;所述第二标识为第二标识集合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标识集合中的标识用于标识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的逻辑信道,所述第二标识集合中的标识为预留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标识。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确定模块82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以及预设的标识配对关系,确定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以及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其中,所述预设的标识配对关系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二标识的配对关系。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副链路无线承载SLRB标识,其中,所述SLRB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具有匹配关系。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确定模块82还用于:
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频域资源;
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频域资源。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指示信息中还包括第一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第一频域资源用于传输所述原始副链路数据;所述第二频域资源用于传输所述复制副链路数据;
所述确定模块82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频域资源;
基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所述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频域资源。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用于标识所述SLRB标识对应的SLRB的复制数据功能状态的第三标识,其中,所述复制数据功能状态包括激活状态以及去激活状态中的一种;
所述确定模块82具体用于:
当根据所述第三标识确定所述SLRB的复制数据功能状态为激活状态时,对频域资源进行检测;
基于检测结果,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频域资源;
基于距离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最近的频域资源,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频域资源;或
基于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和预设的第一偏移量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频域资源。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用于标识所述SLRB标识对应的SLRB的复制数据功能状态的第三标识,其中,所述复制数据功能状态包括激活状态以及去激活状态中的一种;
所述确定模块82具体用于:
当根据所述第三标识确定所述SLRB的复制数据功能状态为激活状态时,对频域资源进行检测;
基于检测结果,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频域资源;
基于距离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最近的频域资源,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频域资源;或
基于所述第二频域资源和预设的第二偏移量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频域资源。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确定模块82具体用于:
基于服务映射service mapping得到第一频域资源列表;
基于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列表中的频域资源,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频域资源;
基于距离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最近的频域资源,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频域资源;或
基于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和预设的第三偏移量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频域资源。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确定模块82具体用于:
基于服务映射service mapping得到第二频域资源列表;
基于所述第二频域资源列表中的频域资源,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频域资源;
基于距离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最近的频域资源,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频域资源;或
基于所述第二频域资源和预设的第四偏移量,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频域资源。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用于标识所述SLRB标识对应的SLRB的复制数据功能状态的第三标识,其中,所述复制数据功能状态包括激活状态以及去激活状态中的一种;
所述收发模块81还用于:
当根据所述第三标识确定所述SLRB的复制数据功能状态为激活状态时,基于确定的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接收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原始副链路数据,以及基于确定的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接收所述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复制副链路数据。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包括载波,所述第二频域资源包括载波;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包括带宽部分BWP,所述第二频域资源包括BWP。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包括载波时,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与第一载波集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载波集包括至少一个载波;当所述第二频域资源包括载波时,所述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标识与第二载波集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第二载波集包括至少一个载波。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包括BWP时,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与第一BWP集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BWP集包括至少一个BWP;当所述第二频域资源包括BWP时,所述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标识与第二BWP集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第二BWP集包括至少一个BWP。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指示信息由下述消息中的至少一种携带:副链路系统消息、outband信令以及inband信令。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当所述指示信息由outband信令携带时,所述收发模块81具体用于:
接收协议数据单元PDU,其中,所述PDU中包括outband信令,所述PDU为PDCP PDU、RLC PDU和MAC PDU中的一种。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当所述指示信息由inband信令携带时,所述收发模块81具体用于:
接收控制元素CE,其中,所述CE中包括inband信令,所述CE为PDCP CE、RLC CE和MAC CE中的一种。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收发模块81还用于:
在接收所述指示信息之前,发送用于指示候选数据的指示信息,所述候选数据包括用于标识第一候选逻辑信道的第四标识、用于标识第二候选逻辑信道的第五标识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第一候选逻辑信道为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的候选逻辑信道,所述第二候选逻辑信道为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的候选逻辑信道,所述复制副链路数据由所述原始副链路数据复制得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还可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并实现终端设备在图6所示实施例的功能,具体实现可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终端设备9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910、存储器920、至少一个网络接口930和用户接口940。终端设备9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950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950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95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9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950。
其中,用户接口940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920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RAM)。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920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920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921和应用程序922。
其中,操作系统9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9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9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9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上920并可在处理器9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910执行时实现上述图1所示的实施例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910中,或者由处理器910实现。处理器91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91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9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920,处理器910读取存储器92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具体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910执行时实现上述图1所示的实施例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发明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910,存储器920,存储在存储器920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9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910执行时实现上述图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和图6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和图6所示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28)

1.一种副链路数据的指示方法,应用于发送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第一逻辑信道,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二逻辑信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所述复制副链路数据由所述原始副链路数据复制得到;
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为第一标识集合中的一个,所述第一标识集合中的标识用于标识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的逻辑信道,所述第一标识集合中的标识为用于承载非复制副链路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标识;所述第二标识为第二标识集合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标识集合中的标识用于标识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的逻辑信道,所述第二标识集合中的标识为预留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标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中还包括副链路无线承载SLRB标识,其中,所述SLRB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具有匹配关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中还包括第一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与第一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标识与第二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第一频域资源用于传输所述原始副链路数据;所述第二频域资源用于传输所述复制副链路数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包括载波,所述第二频域资源包括载波;或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包括带宽部分BWP,所述第二频域资源包括BWP。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包括载波时,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与第一载波集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载波集包括至少一个载波;当所述第二频域资源包括载波时,所述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标识与第二载波集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第二载波集包括至少一个载波;
当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包括BWP时,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与第一BWP集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BWP集包括至少一个BWP;当所述第二频域资源包括BWP时,所述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标识与第二BWP集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第二BWP集包括至少一个BWP。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用于标识所述SLRB标识对应的SLRB的复制数据功能状态的第三标识,其中,所述复制数据功能状态包括激活状态以及去激活状态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由下述消息中的至少一种携带:副链路系统消息、带外outband信令以及带内inband信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指示信息由outband信令携带时,所述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包括:
发送协议数据单元PDU,其中,所述PDU中包括outband信令,所述PDU为PDCP PDU、RLCPDU和MAC PDU中的一种;
当所述指示信息由inband信令携带时,所述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包括:
发送控制元素CE,其中,所述CE中包括inband信令,所述CE为PDCP CE、RLC CE和MAC CE中的一种。
10.一种副链路数据的指示方法,应用于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第一逻辑信道,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二逻辑信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所述复制副链路数据由所述原始副链路数据复制得到;
基于所述指示信息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以及所述第二逻辑信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为第一标识集合中的一个,所述第一标识集合中的标识用于标识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的逻辑信道,所述第一标识集合中的标识为用于承载非复制副链路数据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标识;所述第二标识为第二标识集合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标识集合中的标识用于标识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的逻辑信道,所述第二标识集合中的标识为预留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标识。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指示信息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以及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包括:
基于预设的标识配对关系,以及所述指示信息中所述第一标识或所述第二标识,确定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以及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其中,所述预设的标识配对关系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二标识的配对关系。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副链路无线承载SLRB标识,其中,所述SLRB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具有匹配关系。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中还包括第一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第一频域资源用于传输所述原始副链路数据;所述第二频域资源用于传输所述复制副链路数据;
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频域资源;
基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所述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频域资源。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用于标识所述SLRB标识对应的SLRB的复制数据功能状态的第三标识,其中,所述复制数据功能状态包括激活状态以及去激活状态中的一种;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根据所述第三标识确定所述SLRB的复制数据功能状态为激活状态时,对频域资源进行检测;
基于检测结果,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频域资源;
基于距离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最近的频域资源,或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和预设的第一偏移量,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频域资源。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用于标识所述SLRB标识对应的SLRB的复制数据功能状态的第三标识,其中,所述复制数据功能状态包括激活状态以及去激活状态中的一种;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根据所述第三标识确定所述SLRB的复制数据功能状态为激活状态时,对频域资源进行检测;
基于检测结果,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频域资源;
基于距离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最近的频域资源,或所述第二频域资源和预设的第二偏移量,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频域资源。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服务映射service mapping得到第一频域资源列表;
基于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列表中的频域资源,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频域资源;
基于距离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最近的频域资源,或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和预设的第三偏移量,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频域资源。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服务映射service mapping得到第二频域资源列表;
基于所述第二频域资源列表中的频域资源,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复制副链路数据的第二频域资源;
基于距离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最近的频域资源,或所述第二频域资源和预设的第四偏移量,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原始副链路数据的第一频域资源。
19.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用于标识所述SLRB标识对应的SLRB的复制数据功能状态的第三标识,其中,所述复制数据功能状态包括激活状态以及去激活状态中的一种;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根据所述第三标识确定所述SLRB的复制数据功能状态为激活状态时,基于确定的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接收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原始副链路数据,以及基于确定的所述第二频域资源,接收所述第二逻辑信道承载的复制副链路数据。
20.如权利要求14至1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包括载波,所述第二频域资源包括载波;或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包括带宽部分BWP,所述第二频域资源包括BWP。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包括载波时,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与第一载波集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载波集包括至少一个载波;当所述第二频域资源包括载波时,所述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标识与第二载波集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第二载波集包括至少一个载波;
当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包括BWP时,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与第一BWP集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BWP集包括至少一个BWP;当所述第二频域资源包括BWP时,所述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标识与第二BWP集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第二BWP集包括至少一个BWP。
22.如权利要求10至1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由下述消息中的至少一种携带:副链路系统消息、outband信令以及inband信令。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指示信息由outband信令携带时,所述接收指示信息,包括:
接收协议数据单元PDU,其中,所述PDU中包括outband信令,所述PDU为PDCP PDU、RLCPDU和MAC PDU中的一种;
当所述指示信息由inband信令携带时,所述接收指示信息,包括:
接收控制元素CE,其中,所述CE中包括inband信令,所述CE为PDCP CE、RLC CE和MAC CE中的一种。
2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所述指示信息之前,发送用于指示候选数据的指示信息,所述候选数据包括用于标识第一候选逻辑信道的第四标识、用于标识第二候选逻辑信道的第五标识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第一候选逻辑信道为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的候选逻辑信道,所述第二候选逻辑信道为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的候选逻辑信道,所述复制副链路数据由所述原始副链路数据复制得到。
2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第一逻辑信道,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二逻辑信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所述复制副链路数据由所述原始副链路数据复制得到;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2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第一逻辑信道,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二逻辑信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用于承载原始副链路数据,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用于承载复制副链路数据,所述复制副链路数据由所述原始副链路数据复制得到;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指示信息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以及所述第二逻辑信道。
2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权利要求10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2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0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810150670.XA 2018-02-13 2018-02-13 一种副链路数据的指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101662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50670.XA CN110166201B (zh) 2018-02-13 2018-02-13 一种副链路数据的指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EP19754073.5A EP3755091B1 (en) 2018-02-13 2019-01-30 Indication method for secondary link data, and terminal device
ES19754073T ES2953701T3 (es) 2018-02-13 2019-01-30 Método de indicación para datos de enlace secundario y dispositivo terminal
US16/969,592 US11641679B2 (en) 2018-02-13 2019-01-30 Sidelink data ind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equipment
PCT/CN2019/073854 WO2019157956A1 (zh) 2018-02-13 2019-01-30 副链路数据的指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50670.XA CN110166201B (zh) 2018-02-13 2018-02-13 一种副链路数据的指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6201A true CN110166201A (zh) 2019-08-23
CN110166201B CN110166201B (zh) 2021-01-08

Family

ID=67619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50670.XA Active CN110166201B (zh) 2018-02-13 2018-02-13 一种副链路数据的指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641679B2 (zh)
EP (1) EP3755091B1 (zh)
CN (1) CN110166201B (zh)
ES (1) ES2953701T3 (zh)
WO (1) WO2019157956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62646A1 (en) * 2019-09-30 2021-04-08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WO2021135817A1 (zh) * 2020-01-03 2021-07-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重复传输激活的指示方法、通信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574953A (zh) * 2019-09-30 2021-10-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3645680A (zh) * 2020-04-27 2021-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侧行链路资源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US11310794B2 (en) * 2017-11-02 2022-04-1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internet of vehicles and terminal
WO2024036520A1 (zh) * 2022-08-17 2024-0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标识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9303752A1 (en) * 2018-07-18 2021-03-0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Sidelink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23072258A1 (en) * 2021-10-28 2023-05-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4976A (zh) * 2015-06-30 2015-09-3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终端、基站及系统
CN105163346A (zh) * 2015-09-25 2015-12-1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副链路缓冲状态报告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6412794A (zh) * 2015-07-21 2017-02-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CN107211017A (zh) * 2015-01-27 2017-09-26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D2D通信系统中执行ProSe的分组过滤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7347215A (zh) * 2016-05-06 2017-11-14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在v2x网络中资源的分配方法及终端
US20170374674A1 (en) * 2014-09-23 2017-12-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riority handling for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in a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17224B2 (en) * 2013-09-20 2018-10-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C subheader for D2D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for public safety
KR102415672B1 (ko) * 2015-04-09 2022-07-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바이스 간 메시지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1418243B (zh) * 2017-09-28 2023-02-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直通链路通信中执行载波聚合的系统和方法
US10827380B2 (en) * 2018-01-30 2020-11-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URLLC in advanced V2X communications
EP3742766A4 (en) * 2018-02-09 2020-12-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PROCESS AND APPARATUS
WO2019160321A1 (en) * 2018-02-13 2019-08-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uplicated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374674A1 (en) * 2014-09-23 2017-12-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riority handling for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in a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7211017A (zh) * 2015-01-27 2017-09-26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D2D通信系统中执行ProSe的分组过滤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4954976A (zh) * 2015-06-30 2015-09-3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终端、基站及系统
CN106412794A (zh) * 2015-07-21 2017-02-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CN105163346A (zh) * 2015-09-25 2015-12-1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副链路缓冲状态报告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7347215A (zh) * 2016-05-06 2017-11-14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在v2x网络中资源的分配方法及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HISILICON: "Consideration o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PC5 CA", 《3GPP,R2-1710083》 *
POTEVIO: "Consideration on Packet Duplication over Sidelink", 《3GPP,R2-1801983》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10794B2 (en) * 2017-11-02 2022-04-1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internet of vehicles and terminal
WO2021062646A1 (en) * 2019-09-30 2021-04-08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13574953A (zh) * 2019-09-30 2021-10-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US11546799B2 (en) 2019-09-30 2023-01-03 Nokia Technologies Oy Packet duplication
CN113574953B (zh) * 2019-09-30 2024-02-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1135817A1 (zh) * 2020-01-03 2021-07-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重复传输激活的指示方法、通信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645680A (zh) * 2020-04-27 2021-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侧行链路资源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3645680B (zh) * 2020-04-27 2023-10-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侧行链路资源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WO2024036520A1 (zh) * 2022-08-17 2024-0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侧行链路逻辑信道标识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55091B1 (en) 2023-07-26
US11641679B2 (en) 2023-05-02
EP3755091A4 (en) 2021-04-21
ES2953701T3 (es) 2023-11-15
CN110166201B (zh) 2021-01-08
US20210014913A1 (en) 2021-01-14
EP3755091A1 (en) 2020-12-23
WO2019157956A1 (zh) 2019-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6201A (zh) 一种副链路数据的指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JP5478487B2 (ja) データ送信方法、データ受信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01032112B (zh) 具有完整链接的umts无线电链路控制
US7768962B2 (en) HSUPA HARQ process flushing
CN1976263B (zh) 一种用以处理接收到的通信的使用者设备
TWI354505B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adio access
CN107094142A (zh) 一种上行数据解压缩、压缩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31338B (zh) 适用于通讯系统中执行联系程序的装置、系统以及方法
CN110290530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源节点和目标节点
CN102017505B (zh) 管理tcp数据段的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0324872A (zh) 用于小区变换的方法和设备
CN110447262A (zh) 用于发送分组数据单元的装置和方法
CN111385071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802751A (zh) 系统信息类型的指示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JP2008131654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完全性保護方法及び装置
CN110351789A (zh) 用于小区变换的方法和设备
CN107634822A (zh) 一种基于harq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167103A (zh) 系统消息请求、发送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9037047A1 (zh) 一种传输资源的调度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90052736A1 (en) Pdu structures
CN107071807A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和移动终端
WO2017152360A1 (zh) 一种为无线承载进行安全配置方法和设备
JP4478180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11526542A (zh) 一种QoS流的重映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TW200301645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exchange in a high data rat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