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62293A - 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装置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装置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62293A
CN110162293A CN201910389892.1A CN201910389892A CN110162293A CN 110162293 A CN110162293 A CN 110162293A CN 201910389892 A CN201910389892 A CN 201910389892A CN 110162293 A CN110162293 A CN 1101622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mber data
data
database
interval
altern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898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62293B (zh
Inventor
宋大伟
李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riendship tim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iy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iy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iy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8989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622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62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22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622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22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processing data by operating upon the order or content of the data handled
    • G06F7/58Random or pseudo-random number generators
    • G06F7/588Random number generators, i.e. based on natural stochastic proces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 G06F9/5027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 being a machine, e.g. CPUs, Servers, Terminals
    • G06F9/5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 being a machine, e.g. CPUs, Servers, Terminals considering the 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装置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编号生成请求;选择数据库,获取备选编号数据;根据所述备选编号数据中的第一编号数据,获得第一区间编号;根据所述备选编号数据中的第二编号数据,获得第二区间编号;将所述第一区间编号和所述第二区间编号组合成原始用户编号;对原始用户编号进行重编码,以获得用户编号。所述方法能够解决角色编号推导注册人数的问题,保证一定的随机性能。同时需要符合一定的顺序要求,以满足平分角色数据库分配的合理性,从而做到数据库的负载均衡。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装置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装置和终端。
背景技术
通过在各个应用程序上进行用户注册,使用者可以开始使用应用程序的功能。对于应用程序而言,则需要对应每个注册用户生成唯一的用户编号,用以标识注册用户。在生成唯一的用户编号时,需要保证该用户编号的唯一性。
在游戏用户注册时,某些游戏会公开用户编号给玩家,玩家如果连续注册若干个角色就会获得一系列用户编号,所述用户编号如果不具有随机性的话,玩家就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用户编号来猜测整个游戏的火爆程度,或者导量人数,从而泄露游戏公司的运营机密。因此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所述用户编号需要具有随机性和顺序性。
同时由于在某些情况下,预存储在数据库中的用户编号信息较多,若从预存储的用户编号信息中连续生成用户编号,采用单数据库就会造成数据库的负载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编号泄露非公开信息以及均衡数据库负载的问题,得到编号生成时具有的随机性和顺序性的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装置和终端。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编号生成请求;
选择数据库,获取备选编号数据;
根据所述备选编号数据中的第一编号数据,获得第一区间编号;
根据所述备选编号数据中的第二编号数据,获得第二区间编号;
将所述第一区间编号和所述第二区间编号组合成原始用户编号;
对原始用户编号进行重编码,以获得用户编号。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推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编号数据分配模块、备选编号数据存储模块、第一区间编号获取模块和第二区间编号获取模块;
所述第一编号数据分配模块用于将第一编号数据平均分配到各个数据库中进行存储;
所述备选编号数据存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编号数据,存储所述备选编号数据,所述备选编号数据包括第一编号数据和第二编号数据;
所述第一区间编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库中备选编号数据的第一编号数据,根据所述第一编号数据,获得原始用户编号的第一区间编号;
所述第二区间编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库中备选编号数据的第二编号数据,根据所述第二编号数据,获得原始用户编号的第二区间编号。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本实施例上述的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本实施例上述的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装置和终端,所述方法将备选用户编号分为第一编号数据和第二编号数据,将所述第一编号数据平均分配到各个数据库中,并在生成用户编号的时候按照数据库的顺序依次获取用户编号,所述方法能够保证一定的随机性能。同时需要符合一定的顺序要求,以满足平分角色数据库分配的合理性,从而做到数据库的负载均衡。所述方法还能够满足磁盘开销的性能,避免占用过多的存储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中备选用户编号的存储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中第一编号数据平均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中另一种第一编号数据平均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中通过第二编号数据获取第二区间编号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中第二编号数据的更新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装置的第一编号数据分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装置的第二区间编号获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的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等适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请参见图1,其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所述应用场景包括用户终端110和服务器120,所述用户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所述服务器获取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编号生成请求,从数据库中选择备选编号数据,所述备选编号数据由第一编号数据和第二编号数据组成,根据所述第一编号数据,服务器生成原始用户编号中的第一区间编号,根据所述第二编号数据,服务器生成原始用户编号中的第二区间编号,所述第一区间编号和第二区间编号组合成原始用户编号,所述服务器将原始用户编号进行重编码生成用户编号,并发送到用户终端。
请参见图2,其显示了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可应用于服务器侧,所述方法包括:
S210.接收用户编号生成请求;
S220.选择数据库,获取备选编号数据;
具体地,根据数据库的排列顺序,按照一定顺序选择数据库,获取备选编号数据,所述数据库中的备选编号数据是随机数。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接收的用户编号生成请求为连续请求,即在某一时间间隔内连续获得了生成用户编号的请求,此时按照一定顺序选择数据库编号,如当获得第一次用户编号生成请求时,从第一数据库中获取备选编号数据,生成用户编号,当获得第二次用户编号生成请求时,从第二数据库中获取备选编号数据,生成用户编号,可以使得生成的编号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在连续生成用户编号的时候,所述依次选择数据库来生成用户编号的方法能够满足平分用户编号到各个数据库。在游戏场景中创建角色的界面,连续创多个角色时,根据所述方法可以依次在多个数据库中获取备选编号数据,进行用户编号的生成,从而做到数据库的负载均衡。
S230.根据所述备选编号数据中的第一编号数据,获得第一区间编号;
具体地,所述备选编号数据由第一编号数据和第二编号数据组成,所述第一编号数据即为原始用户编号的第一区间编号。所述第一编号数据为随机段数据,使得最后生成的用户编号具有一定随机性,所述第一编号数据在用户编号生成请求接收之前平均分配到各个数据库中,具体如下。
请参见图3,在接收用户编号生成请求之前,还包括:
S310.获取第一编号数据、第二编号数据和数据库;
S320.拼接所述第一编号数据和所述第二编号数据,以获得备选编号数据;
S330.根据所述第一编号数据,将备选编号数据平均分配到各个数据库中进行存储。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4,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编号数据,将备选编号数据平均分配到各个数据库中进行存储包括:
S410.获取第一编号数据的数目信息和数据库的数目信息;
S420.根据所述第一编号数据的数目信息和所述数据库的数目信息,获得每个数据库的编号数目需求;
S430.根据每个数据库的编号数目需求,将备选编号数据根据预设顺序存入各个数据库中。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编号数据包括[1000-2999],共有2000个第一编号数据,假设数据库的数量为10个。根据第一编号数据的数量和数据库的数量,对第一编号数据进行取模平均计算,则可以得到每个数据库中存储200个第一编号数据。
在进行分配时可以按照预设的顺序进行分配,例如,按照第一编号数据的顺序,将第一组的200个第一编号数据[1000-1199]分配到第一数据库中,将第二组的200个第一编号数据[1200-1399]分配到第二数据库中,以此类推直到将第十组的200个第一编号数据分配到第十数据库中。最终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备选编号数据。
或者将第一个第一编号数据[1000]分配到第一数据库,第二个第一编号数据[1001]分配到第二数据库,第三个第一编号数据[1002]分配到第三数据,依次类推,到第十个第一编号数据[1009]分配到第十数据库,之后再从第一数据库开始分配第一编号数据,直到每个数据库都分配到200个第一编号数据为止。最终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备选编号数据。
或者采取其他的预设顺序给各个数据库分配第一编号数据,保证各个数据库内数据的随机性。最终存储在数据库内的是备选编号数据,所述备选编号数据为第一编号数据和第二编号数据拼接而成的。
可替换地,请参见图5,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编号数据,将备选编号数据平均分配到各个数据库中进行存储还包括:
S510.获取第一编号数据的数目信息和数据库的数目信息;
S520.根据所述第一编号数据的数目信息和所述数据库的数目信息,获得每个数据库的编号数目需求;
S530.根据每个数据库的编号数目需求,将备选用户编号随机存入各个数据库中。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编号数据包括[1000-2999],共有2000个第一编号数据,假设数据库的数量为10个。根据第一编号数据的数量和数据库的数量,对第一编号数据进行取模平均计算,则可以得到每个数据库中存储200个第一编号数据。
随机分配第一编号数据到各个数据库中,保证每个数据库分配到200个第一编号数据即可。比如第一数据库中包括[1991],[1135],[2345],[1100],[1007]等等,不按照一定顺序对第一编号数据进行分配,进一步增加了编号数据的随机性。当连续生成用户编号时,从随机的编号中无法推导出注册人数,保证了用户编号的随机性。
通过上述的第一编号数据的分配方法,将备选编号数据依次存储在数据库中,当第一个用户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等打开应用程序进行用户注册时,则先进行数据库的选取,例如选择第一数据库,从第一数据库中获取备选编号数据,假设所述第一用户获取的备选编号数据的编号为[1000],根据所述备选编号数据获取原始用户编号,并生成最后的用户编号。
当第二个用户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等打开应用程序进行用户注册时,同样先进行数据库的选取,此时由于第一数据库已经在之前第一个用户的时候选择过了,根据数据库的顺序选择第二数据库,从第二数据库中获取备选编号数据,假设所述第一用户获取的备选编号数据的编号为[1001],根据所述备选编号数据获取原始用户编号,并生成用户编号。
此外针对同一用户连续进行用户注册的情况,同样可以把数据分散到各个数据库中。比如说某一用户连续发送了三次用户编号生成请求,在第一次用户编号生成请求时,从第一数据库中选取备选编号数据生成用户编号,在第二次用户编号生成请求时,从第二数据库中选取备选编号数据生成用户编号,在第三次用户编号生成请求时,从第三数据库中选取备选编号数据生成用户编号。由此可以做到数据库的均衡负载,确保数据库能够对用户编号生成请求及时应答。
S240.根据所述备选编号数据中的第二编号数据,获得第二区间编号;
具体地,所述备选编号数据中的第二编号数据为顺序段编号,具有自增属性,能够在编号重复时进行更新,从而获得更新后的第二编号数据,作为第二区间编号输出。所述第二编号数据也能够使得用户编号保持一定的顺序性。
请参见图6,所述根据所述备选编号数据中的第二编号数据,获得第二区间编号包括:
S610.判断所述第二编号数据是否被重复获取;
S620.若否,则将所述第二编号数据作为第二区间编号输出。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7,所述判断所述第二编号数据是否被重复获取包括:
S710.若是,则将所述第二编号数据增加预设值,以获得更新后的第二编号数据;
S720.将所述更新后的第二编号数据作为第二区间编号输出。
所述第二编号数据初始化后与第一编号数据组合成备选编号数据,初始化后的第二编号数据置全零位。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接收用户编号生成请求后,从数据库中选择备选编号数据[1100 00001],其中[1100]为第一编号数据,[00001]为第二编号数据。经过判断获得所述备选编号数据[110000001]已经被重复获取,此时将第二编号数据[00001]加1进行数据更新,获得更新后的第二编号数据[00002],将所述备选编号数据[1100 00002]作为原始用户编号输出。
S250.将所述第一区间编号和所述第二区间编号组合成原始用户编号;
S260.对原始用户编号进行重编码,以获得用户编号。
具体地,根据一定规则将原始用户编号的数据打乱,获得用户编号。假设原始用户编号由8位,从左往右依次为d0-d8,将所述d0-d8进行重编码,获得n0-n8,所述n0-n8用于标识用户编号。将所述n0-n8按照一定规则进行解码,也可以获得原始用户编号的d0-d8。通过对原始用户编号的重编码,可以满足特定环境使用。
可替换地,在生成随机编号时,可采用10进制转16进制的方式,通过增加预设值的方式对编码列表进行修改,生成规则末尾做1位随机,做显示层面的编码加密。
可替换地,在生成随机编号时,可采用异或方式,生成规则首位做0-7随机,做显示层面的加密。
可替换地,可以预先将生成好的随机数,导入随机库,按照需要取。
可替换地,生成角色的时候,直接随机,然后剔除已经用过的编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将备选编号数据分为第一编号数据和第二编号数据,所述第一编号数据作为随机段数据,平均分配到各个数据库中。在获得用户编号生成请求时,根据数据库的顺序选择数据库,从数据库中获取备选编号数据,并判断所述备选编号数据是否被重复获取,若重复获取则更新备选编号数据的中的第二编号数据,获得用户编号。所述方法能够解决角色编号推导注册人数的问题,保证一定的随机性能。同时需要符合一定的顺序要求,以满足平分角色数据库分配的合理性,从而做到数据库的负载均衡。所述方法还能够满足磁盘开销的性能,避免占用过多的存储空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装置,请参见图8,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编号数据分配模块810、备选编号数据存储模块820、第一区间编号获取模块830和第二区间编号获取模块840;
所述第一编号数据分配模块810用于将第一编号数据平均分配到各个数据库中进行存储;
所述备选编号数据存储模块82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编号数据,存储所述备选编号数据,所述备选编号数据包括第一编号数据和第二编号数据;
所述第一区间编号获取模块830用于获取数据库中的第一编号数据,根据所述第一编号数据,获得原始用户编号的第一区间编号;
所述第二区间编号获取模块840用于获取数据库中的第二编号数据,根据所述第二编号数据,获得原始用户编号的第二区间编号。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9,所述第一编号数据分配模块810包括编号数目需求获得单元910和编号分配单元920;
所述编号数目需求获得单元910用于根据第一编号数据的数目信息和所数据库的数目信息,获得每个数据库的编号数目需求;
所述编号分配单元920用于根据每个数据库的编号数目需求,将原始用户编号根据预设顺序或者随机放入各个数据库中。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0,所述第二区间编号获取模块840包括重复编号判断单元1010和第二编号数据更新单元1020:
所述重复编号判断单元1010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编号数据是否被重复获取;
所述第二编号数据更新单元1020用于将所述第二编号数据增加预设值,以获得更新后的第二编号数据,并将所述更新后的第二编号数据作为第二区间编号输出。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方法,具备执行该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本实施例上述的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本实施例上述的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
所述设备可以为计算机终端、移动终端或服务器,所述设备还可以参与构成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或系统。如图11所示,移动终端11(或计算机终端11或服务器1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采用1102a、1102b,……,1102n来示出)处理器1102(处理器1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10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装置1106。除此以外,还可以包括:显示器、输入/输出接口(I/O接口)、网络接口、电源和/或相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移动设备11还可包括比图1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1所示不同的配置。
应当注意到的是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2和/或其他数据处理电路在本文中通常可以被称为“数据处理电路”。该数据处理电路可以全部或部分的体现为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此外,数据处理电路可为单个独立的处理模块,或全部或部分的结合到移动设备11(或计算机终端)中的其他元件中的任意一个内。如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该数据处理电路作为一种处理器控制(例如与接口连接的可变电阻终端路径的选择)。
存储器110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数据存储装置,处理器1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一种基于自注意力网络的时序行为捕捉框生成方法。存储器1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移动设备11。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移动终端11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显示器可以例如触摸屏式的液晶显示器(LCD),该液晶显示器可使得用户能够与移动设备11(或计算机终端)的用户界面进行交互。
本说明书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和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系统或中断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
本实施例中所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设备可以包括比示出的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的布置。应当理解到,本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装置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
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编号生成请求;
选择数据库,获取备选编号数据;
根据所述备选编号数据中的第一编号数据,获得第一区间编号;
根据所述备选编号数据中的第二编号数据,获得第二区间编号;
将所述第一区间编号和所述第二区间编号组合成原始用户编号;
对原始用户编号进行重编码,以获得用户编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用户编号生成请求之前,还包括:
获取第一编号数据、第二编号数据和数据库;
拼接所述第一编号数据和所述第二编号数据,以获得备选编号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编号数据,将备选编号数据平均分配到各个数据库中进行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编号数据,将备选编号数据平均分配到各个数据库中进行存储包括:
获取第一编号数据的数目信息和数据库的数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编号数据的数目信息和所述数据库的数目信息,获得每个数据库的编号数目需求;
根据每个数据库的编号数目需求,将备选编号数据根据预设顺序存入各个数据库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编号数据,将备选编号数据平均分配到各个数据库中进行存储还包括:
获取第一编号数据的数目信息和数据库的数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编号数据的数目信息和所述数据库的数目信息,获得每个数据库的编号数目需求;
根据每个数据库的编号数目需求,将备选用户编号随机存入各个数据库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备选编号数据中的第二编号数据,获得第二区间编号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编号数据是否被重复获取;
若否,则将所述第二编号数据作为第二区间编号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二编号数据是否被重复获取包括:
若是,则将所述第二编号数据增加预设值,以获得更新后的第二编号数据;
将所述更新后的第二编号数据作为第二区间编号输出。
7.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编号数据分配模块、备选编号数据存储模块、第一区间编号获取模块和第二区间编号获取模块;
所述第一编号数据分配模块用于将第一编号数据平均分配到各个数据库中进行存储;
所述备选编号数据存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编号数据,存储所述备选编号数据,所述备选编号数据包括第一编号数据和第二编号数据;
所述第一区间编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库中备选编号数据的第一编号数据,根据所述第一编号数据,获得原始用户编号的第一区间编号;
所述第二区间编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库中备选编号数据的第二编号数据,根据所述第二编号数据,获得原始用户编号的第二区间编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号数据分配模块包括编号数目需求获得单元和编号分配单元;
所述编号数目需求获得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编号数据的数目信息和所数据库的数目信息,获得每个数据库的编号数目需求;
所述编号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每个数据库的编号数目需求,将原始用户编号根据预设顺序或者随机放入各个数据库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间编号获取模块包括重复编号判断单元和第二编号数据更新单元:
所述重复编号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编号数据是否被重复获取;
所述第二编号数据更新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编号数据增加预设值,以获得更新后的第二编号数据,并将所述更新后的第二编号数据作为第二区间编号输出。
10.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权利要求1到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
CN201910389892.1A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装置和终端 Active CN1101622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9892.1A CN110162293B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装置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9892.1A CN110162293B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装置和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2293A true CN110162293A (zh) 2019-08-23
CN110162293B CN110162293B (zh) 2020-10-09

Family

ID=67634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89892.1A Active CN110162293B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装置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6229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32117A (zh) * 2020-12-30 2021-04-09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编号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48958A (zh) * 2020-03-25 2021-09-28 北京同邦卓益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5392A (zh) * 2006-09-08 2007-03-07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合法性认证的方法
CN102841922A (zh) * 2012-07-04 2012-12-26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
US8392337B2 (en) * 2008-05-16 2013-03-05 Bell And Howell, Llc Generation of unique mail item identification within a multiple document processing system environment
CN103795539A (zh) * 2013-11-14 2014-05-14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Id号生成方法、分配方法、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933511A (zh) * 2017-02-27 2017-07-07 武汉大学 考虑负载均衡与磁盘效率的空间数据存储组织方法及系统
CN108388675A (zh) * 2018-03-26 2018-08-10 深圳市买买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标识拉通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241056A (zh) * 2018-08-23 2019-01-18 重庆富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分布式系统的数字id生成系统
US10237706B2 (en) * 2014-11-10 2019-03-19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mobile terminals,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ontrol and outgoing communication control and system by use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5392A (zh) * 2006-09-08 2007-03-07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合法性认证的方法
US8392337B2 (en) * 2008-05-16 2013-03-05 Bell And Howell, Llc Generation of unique mail item identification within a multiple document processing system environment
CN102841922A (zh) * 2012-07-04 2012-12-26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03795539A (zh) * 2013-11-14 2014-05-14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Id号生成方法、分配方法、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237706B2 (en) * 2014-11-10 2019-03-19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mobile terminals,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ontrol and outgoing communication control and system by use thereof
CN106933511A (zh) * 2017-02-27 2017-07-07 武汉大学 考虑负载均衡与磁盘效率的空间数据存储组织方法及系统
CN108388675A (zh) * 2018-03-26 2018-08-10 深圳市买买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标识拉通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241056A (zh) * 2018-08-23 2019-01-18 重庆富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分布式系统的数字id生成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8958A (zh) * 2020-03-25 2021-09-28 北京同邦卓益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3448958B (zh) * 2020-03-25 2024-01-12 北京同邦卓益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2632117A (zh) * 2020-12-30 2021-04-09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编号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2293B (zh) 2020-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98072B (zh) 游戏画面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9949111A (zh) 电子票据标识分配方法、电子票据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915650B (zh) 负载均衡方法和装置
CN108289246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11625314B (zh) 终端设备界面颜色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389044A (zh) 工作量证明的计算方法和系统、电子设备、程序和介质
US20180206618A1 (en) Makeup part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makeup part generating method
CN110162293A (zh) 一种用于均衡负载的随机编号生成方法、装置和终端
JP2015225361A (ja) A/bテストの測定方法及び測定管理システム
CN110535679A (zh) 切片的管理方法、架构、网络切片销售平台和管理系统
CN115033352A (zh) 多核处理器任务调度方法、装置及设备、存储介质
US20200202430A1 (en) Recommending shared products
CN109409979A (zh) 虚拟化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779791A (zh) 一种搭配对象图片组合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8174227A (zh) 虚拟物品的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599176A (zh) 展示图像的方法及装置
CN109219140A (zh) 频域带宽资源的分配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793937B (zh) 一种启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019974A (zh) 图表下钻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4038518B (zh) 信息处理方法、服务器和终端设备
CN109698974A (zh) 一种显示进度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09656638A (zh) 一种基于Purley平台的用户定制化功能的实现方法
CN105468314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9634560A (zh) 随机数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400046A (zh) 监控指标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14

Address after: 215006 No.68, Qitai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area, China (Jiangsu) pilot Free Trade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riendship tim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062 room 1052, floor 1, building 21, No. 958, Zhenbei Road,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Ziy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