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62236A - 虚拟样板间的展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虚拟样板间的展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62236A
CN110162236A CN201910352309.XA CN201910352309A CN110162236A CN 110162236 A CN110162236 A CN 110162236A CN 201910352309 A CN201910352309 A CN 201910352309A CN 110162236 A CN110162236 A CN 1101622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virtual camera
virtual
switching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523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62236B (zh
Inventor
陈浪
唐永坚
唐永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hink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hink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hink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hink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5230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622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62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22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622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22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5Interaction with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or interaction object displayed as three-dimensional, e.g. changing the user viewpoint with respect to the environment or objec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6Real est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23D-info-object: information is displayed on the internal or external surface of a three dimensional manipulable object, e.g. on the faces of a cube that can be rotated by the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虚拟样板间的展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方法包括:展示虚拟样板间的3D模型对应的360轴侧画面,并监听模型切换指令;当监听到将3D模型切换为2D模型的第一模型切换指令,控制虚拟摄像机俯视整个3D模型,当虚拟摄像机俯视整个3D模型时,将3D模型切换为2D模型;当监听到将360轴侧画面切换为3D模型对应的720全景画面的第二模型切换指令,将虚拟摄像机移动至预设中心点,在虚拟摄像机移动至预设中心点后,在虚拟摄像机继续移动的过程中对720全景画面进行段落感效果展示,其中预设中心点设于3D模型的内部。解决了现有虚拟样板间的展示方式单一,且操作不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虚拟样板间的展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到虚拟现实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虚拟样板间的展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看房方式需要业务人员带领客户到不同楼层或不同小区的样板间看房,这样非常浪费时间,同时用户也很容易感到疲劳,用户体验不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房地产商推出了基于虚拟现实的VR(Virtual Reality)看房方式供用户看房,解决了传统看房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而现有的VR看房方式中仅在IOS系统上采用krpano全景展示虚拟样板间或scn模型展示虚拟样板间。例如用户需要查看户型图和轴侧图,则需要分别打开户型图和轴侧图分别对应的模型展示系统以进行跳跃式展示,这样的展示方式非常单一,且用户操作不便。
申请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虚拟样板间的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虚拟样板间的展示方式单一,且用户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申请提出一种虚拟样板间的展示方法,包括:
展示虚拟样板间的3D模型对应的360轴侧画面,并监听模型切换指令;
当监听到将3D模型切换为2D模型的第一模型切换指令,控制虚拟摄像机俯视整个3D模型,当虚拟摄像机俯视整个3D模型时,将3D模型切换为2D模型;
当监听到将360轴侧画面切换为3D模型对应的720全景画面的第二模型切换指令,将虚拟摄像机移动至预设中心点,在虚拟摄像机移动至预设中心点后,在虚拟摄像机继续移动的过程中对720全景画面进行段落感效果展示,其中预设中心点设于3D模型的内部。
进一步地,展示虚拟样板间的3D模型对应的360轴侧画面包括:
检测操作屏幕上的手势信息,并识别手势信息对应的操作时长、操作方向和操作位移;
根据手势信息的识别结果和虚拟摄像机的当前位置,计算出虚拟摄像机需要移动的目标位置,其中目标位置为虚拟摄像机在水平面方向0-360度、竖直方向0-90度所在半球空间的位置;
将虚拟摄像机的视角对准预设中心点,并展示在虚拟摄像机移动至目标位置过程中的3D模型的360轴侧画面。
进一步地,将3D模型切换为2D模型包括:
将3D模型的Z轴参数调节至第一预设值,以及将虚拟摄像机的投影模式切换为正交模式,以将3D模型切换至2D模型;其中正交模式为虚拟摄像机的投影面边界与本地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或垂直的投影模式,本地坐标系为以3D模型的原点的坐标系,Z轴参数用于描述虚拟样板间的高度。
进一步地,将虚拟摄像机移动至预设中心点包括:
将摄像机移动至预设中心点的过程中,将虚拟摄像机的视角动态调节至水平。
进一步地,在虚拟摄像机继续移动的过程中对720全景画面进行段落感效果展示包括:
在虚拟摄像机移动过程中,将720全景画面的当前亮度动态调节至第一预设亮度;当虚拟摄像机到达移动的位置时,将第一预设亮度调节至第二预设亮度,并将720全景画面的清晰度调节至预设的最佳清晰度。
进一步地,将3D模型切换为2D模型之后包括:
接收用户选择户型图的指定区域时的触屏指令,并根据指令,获取指定区域所在的预设目标点;
将2D模型的Z轴参数调节至第二预设值,以将2D模型切换为3D模型;
将虚拟摄像机移动至预设目标点,以及将虚拟摄像机的视角动态调节至水平,以进行3D模型的720全景漫游。
进一步地,进行3D模型的720全景漫游包括:
检测3D模型的预设漫游点的触发情况,其中3D模型包含多个预设漫游点;
当3D模型的第一预设漫游点被触发时,将虚拟摄像机移动至第一预设漫游点,以及在虚拟摄像机移动过程中对720全景画面进行段落感效果展示,其中第一预设漫游点包含于3D模型的多个预设漫游点中。
进一步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用于选择查看样板间的属性参数的指令;
根据指令,显示样板间对应的真实房屋空间的属性参数。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虚拟样板间的展示装置,包括:
展示模块,用于展示虚拟样板间的3D模型对应的360轴侧画面,并监听模型切换指令;
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当监听到将3D模型切换为2D模型的第一模型切换指令,控制虚拟摄像机俯视整个3D模型,当虚拟摄像机俯视整个3D模型时,将3D模型切换为2D模型;
第二切换模块,用于当监听到将360轴侧画面切换为3D模型对应的720全景画面的第二模型切换指令,将虚拟摄像机移动至预设中心点,在虚拟摄像机移动至预设中心点后,在虚拟摄像机继续移动的过程中对720全景画面进行段落感效果展示,其中预设中心点设于3D模型的内部。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执行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执行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虚拟样板间的展示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通过展示所述虚拟样板间的3D模型对应的360轴侧画面,以向用户提供从外部浏览虚拟样板间内部空间的视角,使得用户能够直观了解样板间的结构;通过监听模型切换指令,实现在同一展示系统中进行虚拟样板间的多种模型或模型视角的切换;当监听到将3D模型切换为2D模型的指令时,控制虚拟摄像机俯视整个所述3D模型,当虚拟摄像机俯视整个所述3D模型时,将3D模型切换为2D模型对应的户型图,当监听到将360轴侧画面切换为3D模型对应的720全景画面的指令时,将虚拟摄像机移动至预设中心点,在虚拟摄像机移动至预设中心点后,在虚拟摄像机继续移动的过程中对720全景画面进行段落感效果展示,实现在同一展示系统中进行360轴侧画面、户型图和720全景画面间的动态、一键式、无缝切换,解决了现有虚拟样板间的展示方式单一,且操作不便的问题,以及用户能够体验到虚拟样板间的多种模型间的交互场景,从而使得用户能够体验更好的视觉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虚拟样板间的展示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虚拟样板间的360轴侧画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虚拟样板间的2D模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虚拟样板间的720全景画面示意图;
图5位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虚拟样板间的展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SceneKit是IOS系统(Apple.Inc.开发的操作系统)中的3D引擎,其类似于Unity3D(Unity Technologies开发的专业游戏引擎)能够建立3D模型。SceneKit中的SCNCamera为本实施中的虚拟摄像机,其以第一人称视角捕捉虚拟样板间模型的画面,所捕捉的画面就是显示单元所展示的画面,因此可通过改变虚拟摄像机的位置和/或视角以动态展示虚拟样板间模型。本实施中,通过对样板间的户型模型在渲染前进行减面工作,得到scn文件和pcrtc格式的贴纸以完成3D模型的准备工作,并导入模型展示系统中展示虚拟样板间。
参照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虚拟样板间的展示方法的步骤示意图,具体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3。
S101,展示所述虚拟样板间的3D模型对应的360轴侧画面,并监听模型切换指令。
上述360轴侧画面为虚拟摄像机在水平方向0-360度、竖直方向0-90度所形成的半球空间内的任一视角从3D模型外部捕捉到的3D模型的画面。如图2所示的虚拟样板间的3D模型的360轴侧画面,即虚拟摄像机从其中一个视角捕捉到的3D模型的画面。通过模型展示系统所展示的360轴侧画面,用户可清晰、直观的了解到虚拟样板间的构造。
上述模型切换指令包括但不限于将3D模型切换为2D模型的第一模型切换指令和将360轴侧画面切换为3D模型对应的720全景画面的第二模型切换指令。模型切换指令的输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操作屏幕上的模拟按键输入、语音输入、有线按键输入或无线遥控输入;通过以上任一输入方式进行模型间的切换或模型视角切换,以展示多种模型或视角的画面,操作简单。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展示虚拟样板间的3D模型对应的360轴侧画面包括:检测操作屏幕上的手势信息,并识别所述手势信息对应的操作时长、操作方向和操作位移;根据所述手势信息的识别结果和所述虚拟摄像机的当前位置,计算出所述虚拟摄像机需要移动的目标位置,其中所述目标位置为所述虚拟摄像机在水平面方向0-360度、竖直方向0-90度所在半球空间的位置;将所述虚拟摄像机的视角对准所述预设中心点,并展示在所述虚拟摄像机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过程中的所述3D模型的360轴侧画面。
上述预设中心点在3D模型的内部,优选为,用户在真实样板间中的视野高度对应的虚拟摄像机在虚拟样板间中的高度,以使虚拟摄像机移动至预设中心点时,获取的画面与用户视野获取的画面是基本一致的,以实现1:1立体展示。上述手势信息可包括手势类型、手势的操作时长、手势的操作方向和手势的操作位移;其中,手势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单指滑动、单指轻触、单指轻扫、多指捏合和多指分离。可选地,根据手势类型及该手势类型操作时的操作时长、操作方向和操作位移,识别出虚拟摄像机需要移动的方向、距离以及速度,并结合虚拟摄像机的当前位置,将虚拟摄像机移动至目标位置,从而满足用户想观察3D模型的哪个视角的360轴侧画面就看哪个视角的360轴侧画面的需求,使得用户更加清晰的了解虚拟样板间的构造。
例如,用户滑动操作屏幕,则可检测到操作屏幕上的手续类型为单指滑动,同时识别单指滑动的滑动时长、滑动方向和滑动位移(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动方向和滑动位移可理解为滑动路径),根据滑动时长和滑动位移,按照速度=位移/时间,计算出滑动速度;根据滑动位移、滑动方向和虚拟摄像机的当前位置,计算出虚拟摄像机的目标位置;将虚拟摄像机以上述滑动速度移动至上述目标位置。
优选地,虚拟摄像机的当前位置为3D模型所在本地坐标系中的当前坐标点,根据立体几何公式,计算出虚拟摄像机的目标位置(即在上述本地坐标系中的目标坐标点),以3D模型的底部中心为原点的本地坐标系为参考系,有利于虚拟摄像机的位置计算,因为若以世界坐标系作为参考系,当3D模型在世界坐标系中的位置改变后,虚拟摄像机在世界坐标系中的位置也会随之改变,从而以3D模型的本地坐标系作为参考系不需要考虑3D模型在世界坐标系的位置改变后,虚拟摄像机在世界坐标系的位置计算,进而以本地坐标系作为参考系的计算量更少。
需要说明的是,其他手势类型均可采用上述示例的位置调节方案,在此不再一一举例。但不同手势类型的位置调节方案依然可存在不同。如单指轻扫时,操作位移可由轻扫位移和惯性位移组成,惯性位移为轻扫速度以预设加速度降为0时虚拟摄像机的位移。如多指捏合或多指分离时,可以虚拟摄像机为原点的坐标系作为参考系,操作位移即为虚拟摄像机在该坐标系的Z轴方向的位移。
S102,当监听到将所述3D模型切换为2D模型的第一模型切换指令,控制虚拟摄像机俯视整个所述3D模型,当所述虚拟摄像机俯视整个所述3D模型时,将所述3D模型切换为2D模型。
上述2D模型为虚拟样板间对应的平面户型图。上述控制虚拟摄像机俯视整个3D模型为将虚拟摄像机移动至3D模型的上方以俯视整个3D模型,优选为,将虚拟摄像机移动至预设中心点的正上方以俯视整个3D模型。在本实施例中,先控制虚拟摄像机俯视整个3D模型,再将3D模型切换至2D模型,从而先展示具有立体结构的3D模型的俯视图,再展示消除3D模型的立体感后得到的2D模型,避免先将3D模型骤变为2D模型时所带来的突兀感,进而使得模型切换过程的视角效果更好。
优选地,操作屏幕上设有触发第一模型切换指令的虚拟按键,用户可通过该虚拟按键触发第一模型切换指令,从而实现一键式完成3D模型向2D模型的切换,操作简单,方便用户操作。具体地,用户轻触上述虚拟按键以触发第一模型切换指令后,将虚拟摄像机移动至预设中心点的正上方以俯视整个3D模型,再将3D模型的Z轴参数降低至第一预设值,以使3D模型切换为2D模型,以及将虚拟摄像机的投影面边界调整至与本地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或垂直,进而以最佳的展示视角展示虚拟样板间的2D模型。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将所述3D模型切换为2D模型包括:将所述3D模型的Z轴参数降低至第一预设值,以及将虚拟摄像机的投影模式切换为正交模式,以将所述3D模型切换至所述2D模型;其中所述正交模式为所述虚拟摄像机的投影面边界与本地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或垂直的投影模式,所述本地坐标系为以3D模型的原点的坐标系,所述Z轴参数用于描述所述虚拟样板间的高度。
上述Z轴参数为本地坐标系的Z轴值。优选地,本地坐标系以3D模型的底部中心为原点,3D模型的一边为X轴,垂直于上述3D模型的一边的另一边为Y轴,垂直于3D模型底面的方向为Z轴。由于2D模型为平面模型,所以2D模型在立体空间的高度为0,即当本地坐标系以3D模型的底部中心为原点时,第一预设值为0。
如图3所示的虚拟样板间的2D模型,在虚拟摄像机的正交模式下,展示的画面的中心为2D模型(或3D模型)的中心,模型边界与显示单元的显示边界平行或垂直,使得用户更加方便的查看虚拟样板间的走向布局。具体地,将虚拟摄像机的投影模式切换为正交模式,可通过旋转虚拟摄像机的视角以使虚拟摄像机的投影界面边界与本地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或垂直,从而实现将投影模式切换为正交模式,进而以最佳的展示视角展示2D模型;优选地,动态旋转虚拟摄像机的视角,以展示动态调整至2D模型的最佳展示视角的过程,提高用户体验。
S103,当监听到将所述360轴侧画面切换为所述3D模型对应的720全景画面的第二模型切换指令,将所述虚拟摄像机移动至所述预设中心点,在所述虚拟摄像机移动至所述预设中心点后,在所述虚拟摄像机继续移动的过程中对所述720全景画面进行段落感效果展示,其中所述预设中心点设于所述3D模型的内部。
上述720全景画面为虚拟摄像机在3D模型内部捕捉到的画面,其向用户展示3D模型的内部空间及构造。如图4所示的3D模型的720全景画面,以第一人称视角从3D模型的内部1:1立体展示3D模型的内部空间和构造以及外部环境,其中外部环境参考真实样板间对应的外部环境建模,使得用户身临其境,增强用户体验。
优选地,720全景画面中还包括用户所处的空间位置,即虚拟摄像机的位置,如客厅、厨房、主人房和书房等,使用户清晰的了解当前展示的位置是哪里。720全景画面中还包括缩小版的平面户型图,并在该平面户型图中标识用户当前位置和视角,从而向用户提供定位,进而使用户能够查看虚拟样板间的内部空间的每一处地方。
优选地,操作屏幕上设有触发第二模型切换指令的虚拟按键,用户可通过该虚拟按键触发第二模型切换指令,从而实现一键式完成360轴侧画面向720全景画面的切换,操作简单,方便用户操作。具体地,用户轻触上述虚拟按键以触发第二模型切换指令后,将虚拟摄像机移动至预设中心点,以使虚拟摄像机在3D模型中的高度与用户眼睛在真实样板间的高度相当,在虚拟摄像机移动至所述预设中心点后,在虚拟摄像机继续移动的过程中对720全景画面进行段落感效果展示。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将虚拟摄像机移动至预设中心点包括:将所述摄像机移动至所述预设中心点的过程中,将所述虚拟摄像机的视角动态调节至水平。
上述预设中心点在3D模型的内部,优选为,用户在真实样板间中的视野高度对应的虚拟摄像机在虚拟样板间中的高度,以使虚拟摄像机移动至预设中心点时,获取的画面与用户视野获取的画面是基本一致的,以实现1:1立体展示。在本实施例中,规划出避开障碍(例如墙体、家具等)的路径,虚拟摄像机按照该路径移动至预设中心点,同时在移动过程中,将虚拟摄像机的视角动态调节至水平,当到达预设中心点时,虚拟摄像机的视角是水平的,在内部空间中水平视角的视野最广,从而直观的将3D模型的内部空间呈现给用户,而不需要用户调节虚拟摄像机的视角(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可以进行虚拟摄像机的视角调节操作,也可以不进行操作),减少用户操作,使得操作更加简单。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在所述虚拟摄像机继续移动的过程中对所述720全景画面进行段落感效果展示包括:在所述虚拟摄像机移动过程中,将所述720全景画面的当前亮度动态调节至第一预设亮度;当所述虚拟摄像机到达移动的位置时,将所述第一预设亮度调节至第二预设亮度,并将所述720全景画面的清晰度调节至预设的最佳清晰度。上述段落感效果可为淡入淡出效果,即在虚拟摄像机从一个位置到达另一个位置过程中,画面显示的亮度和清晰度的变化过程,使得画面具有段落感和更好的视觉效果,从而模拟参观真实样板间时的环境光照变化,增加用户体验。
例如,从客厅移动至卧室:客厅的吊灯使得整个客厅非常明亮,当从客厅移动至卧室过程中,随着逐渐远离客厅,环境亮度逐渐降低至第一预设亮度,当到达卧室时,卧室的灯使得亮度变亮,即将第一预设亮度调节至第二预设亮度,亮度变亮时会有短暂的模糊效果,因此将清晰度调节至预设的最佳清晰度。
需要说明的是,当前亮度、第一预设亮度和第二预设亮度均为3D模型不同位置中预设的不同亮度,在不同位置的移动过程中,当前亮度、第一预设亮度和第二预设亮度分别对应的是移动过程中位置的预设亮度。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将所述3D模型切换为2D模型之后包括:
S104,接收用户选择所述户型图的指定区域时的触屏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获取所述指定区域所在的预设目标点。上述指定区域为根据户型布局所划分的区域,包括但不限于客厅、书房、主卧、次卧、厨房、餐厅、卫生间、阳台、走廊和入户花园,每个区域均预设有目标点。
S105,将所述2D模型的Z轴参数调节至第二预设值,以将所述2D模型切换为所述3D模型。上述第二预设值为3D模型的高度值;将2D模型的Z轴参数调节至3D模型的高度值,实现2D模型向3D模型的转换。
S106将所述虚拟摄像机移动至所述预设目标点,以及将所述虚拟摄像机的视角动态调节至水平,以进行所述3D模型的720全景漫游。
上述预设目标点在3D模型内部,所以将虚拟摄像机移动至预设目标点后显示的是720全景画面,即实现了平面户型图到720全景画面的一键转换,而不需要先转换为360轴侧画面,再转换为720全景画面,从而简化用户操作。
进一步地,上述进行3D模型的720全景漫游包括:检测所述3D模型的预设漫游点的触发情况,其中所述3D模型包含多个所述预设漫游点;当所述3D模型的第一预设漫游点被触发时,将所述虚拟摄像机移动至所述第一预设漫游点,以及在所述虚拟摄像机移动过程中对所述720全景画面进行段落感效果展示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漫游点包含于所述3D模型的多个预设漫游点中。
上述预设漫游点可包含上述预设目标点,预设漫游点为用户漫游过程提供了最佳视角的漫游引导,用户可根据漫游点,有序或无效的漫游整个3D模型的内部空间。预设漫游点的触发方式优选为轻触触摸显示屏中显示的预设漫游点。
可选地,虚拟样板间的展示方法还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用于选择查看所述样板间的属性参数的指令;根据所述指令,显示所述样板间对应的真实房屋空间的属性参数。上述属性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真实样板间的朝向、面积尺寸以及各区域的面积。优选地,用户可轻触触摸显示屏的任意位置而触发上述选择查看样板间的属性参数的指令,展示样板间的朝向、面积尺寸以及当前区域(客厅、卧室等)的面积。
参照图5,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虚拟样板间的展示装置,包括:
展示模块501,用于展示所述虚拟样板间的3D模型对应的360轴侧画面,并监听模型切换指令;
第一切换模块502,用于当监听到将所述3D模型切换为2D模型的第一模型切换指令,控制虚拟摄像机俯视整个所述3D模型,当所述虚拟摄像机俯视整个所述3D模型时,将所述3D模型切换为2D模型;
第二切换模块503,用于当监听到将所述360轴侧画面切换为所述3D模型对应的720全景画面的第二模型切换指令,将所述虚拟摄像机移动至预设中心点,在所述虚拟摄像机移动至所述预设中心点后,在所述虚拟摄像机继续移动的过程中对所述720全景画面进行段落感效果展示,其中所述预设中心点设于所述3D模型的内部。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展示模块501具体用于:
检测操作屏幕上的手势信息,并识别所述手势信息对应的操作时长、操作方向和操作位移;根据所述手势信息的识别结果和所述虚拟摄像机的当前位置,计算出所述虚拟摄像机需要移动的目标位置,其中所述目标位置为所述虚拟摄像机在水平面方向0-360度、竖直方向0-90度所在半球空间的位置;将所述虚拟摄像机的视角对准所述预设中心点,并展示在所述虚拟摄像机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过程中的所述3D模型的360轴侧画面。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切换模块502具体用于:
将所述3D模型的Z轴参数调节至第一预设值;切换单元,用于将虚拟摄像机的投影模式切换为正交模式,以将所述3D模型切换至所述2D模型;其中所述正交模式为所述虚拟摄像机的投影面边界与本地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或垂直的投影模式,所述本地坐标系为以3D模型的原点的坐标系,所述Z轴参数用于描述所述虚拟样板间的高度。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切换模块503中的将所述虚拟摄像机移动至所述预设中心点具体包括:
将所述摄像机移动至所述预设中心点的过程中,将所述虚拟摄像机的视角动态调节至水平。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切换模块503中的在所述虚拟摄像机继续移动的过程中对所述720全景画面进行段落感效果展示具体包括:
在所述虚拟摄像机移动过程中,将所述720全景画面的当前亮度动态调节至第一预设亮度;当所述虚拟摄像机到达移动的位置时,将所述第一预设亮度调节至第二预设亮度,并将所述720全景画面的清晰度调节至预设的最佳清晰度。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选择所述户型图的指定区域时的触屏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获取所述指定区域所在的预设目标点;
调节模块,用于将所述2D模型的Z轴参数调节至第二预设值,以将所述2D模型切换为所述3D模型;
漫游模块,用于将所述虚拟摄像机移动至所述预设目标点,以及将所述虚拟摄像机的视角动态调节至水平,以进行所述3D模型的720全景漫游。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漫游模块中的进行所述3D模型的720全景漫游具体包括:
检测所述3D模型的预设漫游点的触发情况,其中所述3D模型包含多个所述预设漫游点;当所述3D模型的第一预设漫游点被触发时,将所述虚拟摄像机移动至所述第一预设漫游点,以及在所述虚拟摄像机移动过程中对所述720全景画面进行段落感效果展示,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漫游点包含于所述3D模型的多个预设漫游点中。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用于选择查看所述样板间的属性参数的指令;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令,显示所述样板间对应的真实房屋空间的属性参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计算机设备60包括:处理器601、存储器602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602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6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603。所述处理器60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603时实现上述各个虚拟样板间的展示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101至103。或者,所述处理器60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603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5所示模块501至503的功能。
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602中,并由所述处理器601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所述计算机设备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展示模块、第一切换模块和第二切换模块,各模块具体功能如下:展示模块,用于展示所述虚拟样板间的3D模型对应的360轴侧画面,并监听模型切换指令;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当监听到将所述3D模型切换为2D模型的第一模型切换指令,控制虚拟摄像机俯视整个所述3D模型,当所述虚拟摄像机俯视整个所述3D模型时,将所述3D模型切换为2D模型;第二切换模块,用于当监听到将所述360轴侧画面切换为所述3D模型对应的720全景画面的第二模型切换指令,将所述虚拟摄像机移动至预设中心点,在所述虚拟摄像机移动至所述预设中心点后,在所述虚拟摄像机继续移动的过程中对所述720全景画面进行段落感效果展示。
所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等移动计算机设备,或者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601、存储器60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仅仅是计算机设备的示例,并不构成对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计算机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6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602可以是所述计算机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计算机设备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602也可以是所述计算机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计算机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602还可以既包括所述计算机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602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计算机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602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计算机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计算机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虚拟样板间的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展示所述虚拟样板间的3D模型对应的360轴侧画面,并监听模型切换指令;
当监听到将所述3D模型切换为2D模型的第一模型切换指令,控制虚拟摄像机俯视整个所述3D模型,当所述虚拟摄像机俯视整个所述3D模型时,将所述3D模型切换为2D模型;
当监听到将所述360轴侧画面切换为所述3D模型对应的720全景画面的第二模型切换指令,将所述虚拟摄像机移动至预设中心点,在所述虚拟摄像机移动至所述预设中心点后,在所述虚拟摄像机继续移动的过程中对所述720全景画面进行段落感效果展示,其中所述预设中心点设于所述3D模型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样板间的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所述虚拟样板间的3D模型对应的360轴侧画面包括:
检测操作屏幕上的手势信息,并识别所述手势信息对应的操作时长、操作方向和操作位移;
根据所述手势信息的识别结果和所述虚拟摄像机的当前位置,计算出所述虚拟摄像机需要移动的目标位置,其中所述目标位置为所述虚拟摄像机在水平面方向0-360度、竖直方向0-90度所在半球空间的位置;
将所述虚拟摄像机的视角对准所述预设中心点,并展示在所述虚拟摄像机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过程中的所述3D模型的360轴侧画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样板间的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3D模型切换为2D模型包括:
将所述3D模型的Z轴参数调节至第一预设值,以及将虚拟摄像机的投影模式切换为正交模式,以将所述3D模型切换至所述2D模型;其中所述正交模式为所述虚拟摄像机的投影面边界与本地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或垂直的投影模式,所述本地坐标系为以3D模型的原点的坐标系,所述Z轴参数用于描述所述虚拟样板间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样板间的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虚拟摄像机移动至所述预设中心点包括:
将所述摄像机移动至所述预设中心点的过程中,将所述虚拟摄像机的视角动态调节至水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样板间的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虚拟摄像机继续移动的过程中对所述720全景画面进行段落感效果展示包括:
在所述虚拟摄像机移动过程中,将所述720全景画面的当前亮度动态调节至第一预设亮度;当所述虚拟摄像机到达移动的位置时,将所述第一预设亮度调节至第二预设亮度,并将所述720全景画面的清晰度调节至预设的最佳清晰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样板间的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3D模型切换为2D模型之后包括:
接收用户选择所述户型图的指定区域时的触屏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获取所述指定区域所在的预设目标点;
将所述2D模型的Z轴参数调节至第二预设值,以将所述2D模型切换为所述3D模型;
将所述虚拟摄像机移动至所述预设目标点,以及将所述虚拟摄像机的视角动态调节至水平,以进行所述3D模型的720全景漫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虚拟样板间的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所述3D模型的720全景漫游包括:
检测所述3D模型的预设漫游点的触发情况,其中所述3D模型包含多个所述预设漫游点;
当所述3D模型的第一预设漫游点被触发时,将所述虚拟摄像机移动至所述第一预设漫游点,以及在所述虚拟摄像机移动过程中对所述720全景画面进行段落感效果展示,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漫游点包含于所述3D模型的多个预设漫游点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样板间的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用于选择查看所述样板间的属性参数的指令;
根据所述指令,显示所述样板间对应的真实房屋空间的属性参数。
9.一种虚拟样板间的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展示模块,用于展示所述虚拟样板间的3D模型对应的360轴侧画面,并监听模型切换指令;
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当监听到将所述3D模型切换为2D模型的第一模型切换指令,控制虚拟摄像机俯视整个所述3D模型,当所述虚拟摄像机俯视整个所述3D模型时,将所述3D模型切换为2D模型;
第二切换模块,用于当监听到将所述360轴侧画面切换为所述3D模型对应的720全景画面的第二模型切换指令,将所述虚拟摄像机移动至预设中心点,在所述虚拟摄像机移动至所述预设中心点后,在所述虚拟摄像机继续移动的过程中对所述720全景画面进行段落感效果展示,其中所述预设中心点设于所述3D模型的内部。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执行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0352309.XA 2019-04-28 2019-04-28 虚拟样板间的展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Active CN1101622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2309.XA CN110162236B (zh) 2019-04-28 2019-04-28 虚拟样板间的展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2309.XA CN110162236B (zh) 2019-04-28 2019-04-28 虚拟样板间的展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2236A true CN110162236A (zh) 2019-08-23
CN110162236B CN110162236B (zh) 2020-12-29

Family

ID=67632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52309.XA Active CN110162236B (zh) 2019-04-28 2019-04-28 虚拟样板间的展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62236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8541A (zh) * 2019-12-13 2020-05-15 北京城市网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空间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1369664A (zh) * 2020-02-10 2020-07-03 北京城市网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户型场景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1526328A (zh) * 2020-03-18 2020-08-11 深圳市华橙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监控巡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599021A (zh) * 2020-04-30 2020-08-28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空间漫游指引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076470A (zh) * 2020-08-26 2020-12-15 北京完美赤金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对象的展示方法、装置、设备
CN113838193A (zh) * 2021-09-29 2021-12-24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1196851A (ja) * 2020-06-12 2021-12-27 3D Nest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方法、画像表示システム、及び画像表示プログラム
CN114385062A (zh) * 2022-01-18 2022-04-22 北京有竹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展示方案的切换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5145456A (zh) * 2022-06-29 2022-10-0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车模的旋转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7793325A (zh) * 2024-02-26 2024-03-29 南京维赛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步进式漫游中全景图的切换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0627A (zh) * 2010-09-10 2010-12-29 西安新视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户型图的三维户型建模方法
US20130271462A1 (en) * 2012-04-16 2013-10-17 Sean Frank Multi-component method of creating computer models of real estate properties for the purpose of conducting virtual and interactive real estate tours
CN104537586A (zh) * 2014-12-30 2015-04-22 郭人和 三维房屋展示系统及方法
US20170316603A1 (en) * 2016-04-27 2017-11-02 Wan-Lin Sun Virtual system for seeing a property
CN108897468A (zh) * 2018-05-30 2018-11-27 链家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进入房源的虚拟三维空间全景的方法及系统
CN108961387A (zh) * 2018-05-30 2018-12-07 链家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房屋虚拟三维模型的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960947A (zh) * 2017-05-19 2018-12-07 深圳市掌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现实的样板房展示方法及系统
CN109064545A (zh) * 2018-06-06 2018-12-21 链家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房屋进行数据采集和模型生成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0627A (zh) * 2010-09-10 2010-12-29 西安新视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户型图的三维户型建模方法
US20130271462A1 (en) * 2012-04-16 2013-10-17 Sean Frank Multi-component method of creating computer models of real estate properties for the purpose of conducting virtual and interactive real estate tours
CN104537586A (zh) * 2014-12-30 2015-04-22 郭人和 三维房屋展示系统及方法
US20170316603A1 (en) * 2016-04-27 2017-11-02 Wan-Lin Sun Virtual system for seeing a property
CN108960947A (zh) * 2017-05-19 2018-12-07 深圳市掌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现实的样板房展示方法及系统
CN108897468A (zh) * 2018-05-30 2018-11-27 链家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进入房源的虚拟三维空间全景的方法及系统
CN108961387A (zh) * 2018-05-30 2018-12-07 链家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房屋虚拟三维模型的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064545A (zh) * 2018-06-06 2018-12-21 链家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房屋进行数据采集和模型生成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春翠: ""‘VR技术’在房地产开发中的研究与应用"", 《山西建筑》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8541B (zh) * 2019-12-13 2021-11-16 北京城市网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空间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1158541A (zh) * 2019-12-13 2020-05-15 北京城市网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空间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1369664A (zh) * 2020-02-10 2020-07-03 北京城市网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户型场景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1526328A (zh) * 2020-03-18 2020-08-11 深圳市华橙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监控巡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599021A (zh) * 2020-04-30 2020-08-28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空间漫游指引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JP7029118B2 (ja) 2020-06-12 2022-03-03 3D Nest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方法、画像表示システム、及び画像表示プログラム
JP2021196851A (ja) * 2020-06-12 2021-12-27 3D Nest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方法、画像表示システム、及び画像表示プログラム
CN112076470A (zh) * 2020-08-26 2020-12-15 北京完美赤金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对象的展示方法、装置、设备
CN113838193A (zh) * 2021-09-29 2021-12-24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85062A (zh) * 2022-01-18 2022-04-22 北京有竹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展示方案的切换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5145456A (zh) * 2022-06-29 2022-10-0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车模的旋转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7793325A (zh) * 2024-02-26 2024-03-29 南京维赛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步进式漫游中全景图的切换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7793325B (zh) * 2024-02-26 2024-04-19 南京维赛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步进式漫游中全景图的切换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2236B (zh) 202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2236A (zh) 虚拟样板间的展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08520552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087239A (zh) 一种人脸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094540A (zh) 电器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731221B (zh) 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975077A (zh) 一种vr看房系统
CN108346168B (zh) 一种手势图像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483836B (zh) 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JP2022547319A (ja) ホームオートメ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のための3次元仮想ルームに基づくユーザーインターフェイス
CN108525298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782907A (zh) 一种基于多混合现实设备的虚拟装填协同训练系统
CN107493311B (zh) 实现操控设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643899A (zh) 一种虚拟物品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038726A (zh) 物品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10400337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964104B2 (en) Remote monitoring and assistance techniques with volumetric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CN107590337A (zh) 一种家装展示互动方法和装置
CN108548267B (zh) 空调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9903369A (zh) 三维户型模型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37393A (zh) 支持增强现实软件应用
CN109035415A (zh) 虚拟模型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4244820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recording medium, an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CN106710005A (zh) 模拟场景展现方法及模拟场景展现系统
US20210287330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method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program
CN104423537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Display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equipment of virtual sample roo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9

Pledgee: Shenzhen small and medium sized small loan Co.,Ltd.

Pledgor: SHENZHEN IDEAMAKE SOFTWARE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440020115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