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58950A - 一种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58950A
CN110158950A CN201910531660.5A CN201910531660A CN110158950A CN 110158950 A CN110158950 A CN 110158950A CN 201910531660 A CN201910531660 A CN 201910531660A CN 110158950 A CN110158950 A CN 1101589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ortion
support
supporter
support device
extensible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316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麒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nuine Treasu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enuine Treasu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nuine Treasu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enuine Treasu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3166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589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58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589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04G11/36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of plane or curved surfaces end formpanels for floor shutterings
    • E04G11/48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shutterings or frames for floors or roof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5/00Shores or struts; Chocks
    • E04G25/04Shores or struts; Chocks telescopic
    • E04G25/06Shores or struts; Chocks telescopic with parts held together by positive means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及移动部,第一支撑部设置于第二支撑部,移动部设置于第二支撑部;移动部带动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移动至预定位置。通过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及移动部的配合使用,由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及移动部组成单个模块,施工人员可以事先搭建好多个模块,然后推向建筑现场进行拼接,不被建筑现场位置限制,而且可以同时多个模块进行搭建,同时,使用完后直接推出单个模块即可,无需进行拆卸,不仅可以减少搭建的人力,还缩短了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所有的建筑都离不开建筑模板工程,在建筑模板工程使用中木模板随处可见,通常在搭建好木模板的支撑系统后,再进行铺设木板,支撑系统的搭建一般都是前后相连接一步一步搭建起来,而且必须就在建筑现场进行,由于建筑现场位置的限制以及采用固定式的支撑系统,不仅需要大量人力,还耗费时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撑装置。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及移动部,第一支撑部设置于第二支撑部,移动部设置于第二支撑部;移动部带动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移动至预定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第一支撑部包括支撑组件及连接组件,支撑组件通过连接组件与第二支撑部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及支撑体连接件,第一支撑体连接连接组件,第二支撑体通过支撑体连接件连接第一支撑体,且第二支撑体位于第一支撑体上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纵横交错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支撑体连接件包括两组板体,两组板体相互垂直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及固定连接件,连接杆一侧通过固定连接件连接第二支撑部,连接杆另一侧连接第一支撑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固定连接件包括转换板、卡板及卡板连接件,转换板设置于第二支撑部,卡板设置于连接杆,通过卡板连接件将连接杆固定于转换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第二支撑部包括伸缩组件、工作台及踢脚板,伸缩组件连接第一支撑部,工作台及踢脚板均设置于伸缩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伸缩组件包括第一伸缩件、第二伸缩件及调节件,第一伸缩件连接第一支撑部,第一伸缩件套设于第二伸缩件,调节件设置于第一伸缩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伸缩组件还包括测量件,测量件设置于第二伸缩件。
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及移动部的配合使用,由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及移动部组成单个模块,施工人员可以事先搭建好多个模块,然后推向建筑现场进行拼接,不被建筑现场位置限制,而且可以同时多个模块进行搭建,同时,使用完后直接推出单个模块即可,无需进行拆卸,不仅可以减少搭建的人力,还缩短了时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中支撑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中支撑装置的另一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中支撑体连接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中支撑体连接件的另一立体结构图;
图6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图7为实施例中转换板的剖视图;
图8为实施例中转换板的结构图;
图9为实施例中卡板的结构图;
图10为实施例中伸缩组件的结构图;
图11为支撑装置实际应用的示意图;
图12为支撑装置实际应用的另一示意图;
图13为支撑装置实际应用的又一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支撑部;11-支撑组件;111-第一支撑体;112-第二支撑体;113-支撑体连接件;1131-板体;11311-板块;12-连接组件;121-连接杆;122-固定连接件;1221-转换板;12211-开口;1222-卡板;12221-第一壁面;12222-第二壁面;1223-卡板连接件;2-第二支撑部;21-伸缩组件;211-第一伸缩件;212-第二伸缩件;213-调节件;22-工作台;23-踢脚板;3-移动部;31-固定件;32-滚轮;4-通口;5-通孔;6-支撑板;7-楼梯;8-槽钢连顶积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图2,图1为实施例中支撑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实施例中支撑装置的另一结构图;如图所示,一种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部1、第二支撑部2及移动部3,第一支撑部1连接第二支撑部2的一端,移动部3连接第二支撑部2的另一端,第一支撑部1用以支撑需要混凝土浇筑的面板,第二支撑部2用以支撑第一支撑部1,移动部3用以将整个装置推送至需要使用的地方。
支撑装置使用时,首先,将第二支撑部2搭建完成,其次,将第一支撑部1搭建于第二支撑部2的上部,再次,安装上移动部3,并将支撑装置推送至建筑现场,而后,将移动部3从第二支撑部2上拆卸,第二支撑部2直接与地面接触并进行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移动部3再次安装到第二支撑部2上,并将第二支撑部2推出建筑现场进行回收循环使用。
再一并参照图3-图9,图3为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的立体结构图;图4为实施例中支撑体连接件113的立体结构图;图5为实施例中支撑体连接件113的另一立体结构图;图6为图2中A的放大图;图7为实施例中转换板1221的剖视图;图8为实施例中转换板1221的结构图;图9为实施例中卡板1222的结构图。如图所示,第一支撑部1包括支撑组件11及连接组件12,支撑组件11通过连接组件12与第二支撑部2连接;支撑组件11包括第一支撑体111、第二支撑体112及支撑体连接件113,第一支撑体111与第二支撑体112通过支撑体连接件113连接,具体应用时,第二支撑体112位于第一支撑体111上部,且第二支撑体112与第一支撑体111纵横交错设置,第二支撑体112与第一支撑体111的交错设置为了更好的受力,加强对面板的支撑,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体111采用的是金属材质,第一支撑体111为扁通,第二支撑体112采用的是木质材料,第二支撑体112为木方。支撑体连接件113包括两组板体1131,两组板体1131相互垂直设置,具体应用时,每一组板体1131包括两个板块11311,两个板块11311相对设置,且两个板块11311形成通口4,通口4用以放置第一支撑体111或第二支撑体112。此外,每一组板体1131还可以包括三个或更多板块11311,并不仅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两个。
优选地,每一个板块11311上具有通孔5,螺栓依次穿过通孔5、第一支撑体111或第二支撑体112进行连接,具体应用时,每一个板块11311上的通孔5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当每一个板块11311上的通孔5的数量为一个时,通孔5设置于板块11311的中部;当每一个板块11311上的通孔5的数量为多个时,通孔5环绕设置于板块11311的边缘,本实施例中,与第一支撑体111连接的板块11311上设置有两个通孔5,两个通孔5相对设置在板块11311的水平方向,且两个通孔5分别位于与第二支撑体112连接的板块11311的两侧,有利于增加对第一支撑体111的固定,同时增加稳定性。
优选地,第一支撑体111上开设有多个通孔5,一方面是配合配合螺栓进行固定,另一方面是便于调节相邻两个第二支撑体112的间距,便于适配后续放置于第二支撑体112上部的不同尺寸规格的木板,增强支撑装置的通用性。
连接组件12包括连接杆121及固定连接件122,连接杆121的一侧通过固定连接件122与第二支撑部2连接,连接杆121的另一侧连接第一支撑体111;具体应用时,连接杆121的纵截面呈工字型,连接杆121采用金属材料,连接杆121起到承接的作用,将混凝土浇筑后的重力传递到第二支撑部2,保证了支撑装置的受力,提高稳定性。
固定连接件122包括转换板1221、卡板1222及卡板连接件1223,转换板1221连接第二支撑部2,卡板1222通过卡板连接件1223固定于转换板1221上;具体的,转换板1221与第二支撑部2螺栓连接,本实例例中,转换板1221通过平头螺丝连接第二支撑部2;转换板1221具有开口12211,开口12211设置于转换板1221的边缘,开口12211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或者四个,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放置转换板1221时的出错率,开口12211的数量为八个,且均分为四组设置于转换板1221的边缘,实际使用时仅用其中相对的两组。卡板1222呈“7”字型,且卡板1222的内壁面为阶梯面,故形成第一壁面12221及第二壁面12222,第一壁面12221抵接连接杆121,第二壁面12222抵接转换板1221,卡板连接件1223贯穿开口12211及第二壁面12222,通过卡板1222与卡板连接件1223的配合使用,将连接杆121固定于转换板1221上,拆卸时,只需松开卡板连接件1223,然后将卡板1222及卡板连接件1223一同往开口12211的缺口处移动即可。具体应用时,卡板连接件1223为螺栓与螺帽的组合件。
再一并参照图10,图10为实施例中伸缩组件21的结构图。如图所示,第二支撑部2包括伸缩组件21、工作台22及踢脚板23,伸缩组件21包括第一伸缩件211、第二伸缩件212及调节件213,第一伸缩件211套设于第二伸缩件212,且第二伸缩件212可相对第一伸缩件211活动,调节件213设置于第一伸缩件211的外壁面,具体应用时,第一伸缩件211的一端与转换板1221连接,第二伸缩件212从第一伸缩件211的另一端拉伸出来,然后通过调节件213进行固定;工作台22设置于第一伸缩件211,踢脚板23设置于第一伸缩件211,工作台22便于工作人员站立进行作业,踢脚板23用以防止工作人员从工作台22上摔落,加强建筑木模板装置的整体安全性能。
优选地,第二伸缩件212远离转换板122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板6,支撑板6增大了第二伸缩件212与地表接触的面积,进而增加支撑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优选地,为了便于工作人员的上落,在工作台22上铰接有楼梯7,楼梯7为可伸缩结构,不需要使用时,可以将楼梯7收缩。
优选地,伸缩组件21还包括测量件(图中未标识),测量件(图中未标识)设置于第二伸缩件212,具体应用时,测量件(图中未标识)为刻度尺,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第二伸缩件212拉伸出所需要的长度。
再次参照图1-图2,移动部3包括固定件31及滚轮32,固定件31卡设于第二伸缩件212,滚轮32设置于固定件31,通过滚轮32将支撑装置推送至建筑现场,而后,将固定件31及滚轮32从第二伸缩件212拆卸下来,最后,将第二伸缩件212从第一伸缩件211内再拉伸出一段长度直至抵接地表,当使用完后,将第二伸缩件212推回第一伸缩件211内一段长度,再将固定件31及滚轮32安装,即可将支撑装置移出,再次进行循环使用。
再一并参照图11,图11为支撑装置实际应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普通楼面的情况,将多个支撑装置推送到一块,相邻两者之间的间隙则继续放置木板,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防止木板走位以及加强木板的受力,木板的两端位于第二支撑体112的中部,而后,将面板搭建于木板上,并进行混凝土浇筑。
再一并参照图12-图13,图12为支撑装置实际应用的另一示意图;图13为支撑装置实际应用的又一示意图。如图所示,梁底顶板楼面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将面板搭建成型并进行混凝土浇筑,此外,还可以增加一对槽钢连顶积支撑8加强对面板的支撑。
综上,通过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及移动部的配合使用,由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及移动部组成单个模块,施工人员可以事先搭建好多个模块,然后推向建筑现场进行拼接,不被建筑现场位置限制,而且可以同时多个模块进行搭建,同时,使用完后直接推出单个模块即可,无需进行拆卸,不仅可以减少搭建的人力,还缩短了时间。
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部(1)、第二支撑部(2)及移动部(3),所述第一支撑部(1)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部(2),所述移动部(3)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部(2);所述移动部(3)带动所述第一支撑部(1)与所述第二支撑部(2)移动至预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1)包括支撑组件(11)及连接组件(12),所述支撑组件(11)通过所述连接组件(12)与所述第二支撑部(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1)包括第一支撑体(111)、第二支撑体(112)及支撑体连接件(113),所述第一支撑体(111)连接所述连接组件(12),所述第二支撑体(112)通过所述支撑体连接件(113)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体(111),且所述第二支撑体(11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体(111)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111)与所述第二支撑体(112)纵横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连接件(113)包括两组板体(1131),所述两组板体(1131)相互垂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2)包括连接杆(121)及固定连接件(122),所述连接杆(121)一侧通过所述固定连接件(122)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2),所述连接杆(121)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体(1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件(122)包括转换板(1221)、卡板(1222)及卡板连接件(1223),所述转换板(1221)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部(2),所述卡板(1222)设置于所述连接杆(121),通过所述卡板连接件(1223)将所述连接杆(121)固定于所述转换板(12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2)包括伸缩组件(21)、工作台(22)及踢脚板(23),所述伸缩组件(21)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1),所述工作台(22)及所述踢脚板(23)均设置于所述伸缩组件(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21)包括第一伸缩件(211)、第二伸缩件(212)及调节件(213),所述第一伸缩件(211)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1),所述第一伸缩件(211)套设于所述第二伸缩件(212),所述调节件(213)设置于所述第一伸缩件(2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21)还包括测量件,所述测量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伸缩件(212)。
CN201910531660.5A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支撑装置 Pending CN1101589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1660.5A CN110158950A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1660.5A CN110158950A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58950A true CN110158950A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26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31660.5A Pending CN110158950A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5895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59471A (zh) * 2020-11-30 2021-03-09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梁板支撑施工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4801U (zh) * 1986-08-25 1988-03-05
EP0678637A1 (de) * 1994-04-21 1995-10-25 DOKA Industrie GmbH Verfahren und Deckenschalungssystem zum Einschalen von Decken
JPH1061178A (ja) * 1996-08-19 1998-03-03 Kuretetsuku Kk コンクリートスラブ型枠金具
CN1624274A (zh) * 2003-12-05 2005-06-08 多卡工业有限公司 用于模板系统的升降头
CN106144943A (zh) * 2016-08-31 2016-11-23 江苏能建机电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采用铝制连接件的锅炉炉膛检修平台
CN106812312A (zh) * 2017-02-08 2017-06-09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大跨度模板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6939690A (zh) * 2017-02-20 2017-07-11 卢兴明 一种抗倾承重脚手架
CN107842193A (zh) * 2016-09-18 2018-03-27 俊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铝台模
CN108442693A (zh) * 2018-05-31 2018-08-24 俊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移动安装支撑系统
CN109072620A (zh) * 2016-02-02 2018-12-21 乌尔玛Cye,S.公司 水平模板
CN208364434U (zh) * 2018-05-29 2019-01-11 福思达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防滑工业风扇安装结构
CN208604924U (zh) * 2018-06-26 2019-03-15 中民筑友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架组件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4801U (zh) * 1986-08-25 1988-03-05
EP0678637A1 (de) * 1994-04-21 1995-10-25 DOKA Industrie GmbH Verfahren und Deckenschalungssystem zum Einschalen von Decken
JPH07292971A (ja) * 1994-04-21 1995-11-07 Doka Ind Gmbh 天井を形成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天井型枠
JPH1061178A (ja) * 1996-08-19 1998-03-03 Kuretetsuku Kk コンクリートスラブ型枠金具
CN1624274A (zh) * 2003-12-05 2005-06-08 多卡工业有限公司 用于模板系统的升降头
CN109072620A (zh) * 2016-02-02 2018-12-21 乌尔玛Cye,S.公司 水平模板
CN106144943A (zh) * 2016-08-31 2016-11-23 江苏能建机电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采用铝制连接件的锅炉炉膛检修平台
CN107842193A (zh) * 2016-09-18 2018-03-27 俊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铝台模
CN106812312A (zh) * 2017-02-08 2017-06-09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大跨度模板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6939690A (zh) * 2017-02-20 2017-07-11 卢兴明 一种抗倾承重脚手架
CN208364434U (zh) * 2018-05-29 2019-01-11 福思达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防滑工业风扇安装结构
CN108442693A (zh) * 2018-05-31 2018-08-24 俊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移动安装支撑系统
CN208604924U (zh) * 2018-06-26 2019-03-15 中民筑友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架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59471A (zh) * 2020-11-30 2021-03-09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梁板支撑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1201A (zh) 一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板框架结构体系
CN108331342A (zh) 一种圆弧梁的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0158950A (zh) 一种支撑装置
CN205100119U (zh) 一种自行式内钢模板装置
CN209148420U (zh) 多尺寸多功能岩土工程试验模型箱
CN107780653B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楼面体系的模板支撑工具及施工方法
CN105804317A (zh) 建筑施工梁结构
KR102179294B1 (ko)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벽체를 제작하기 위한 거푸집 장치 및 벽체의 제작 방법
CN205077686U (zh) 基于免拆模板的密肋梁板施工结构
RU2707117C1 (ru) Блок несъемной опалубки
JP2018178693A (ja) スチールバーを高くし、且つ、床スラブの厚みまたは壁の厚みのレベルを指示する交差状装置
EP3403798B1 (en) Mobile structure and procedure for the prefabrication of desirably prestressed concrete bars
CN109594759B (zh) 高度可调的拼装式双层外防护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7211728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模板连接架
CN204876539U (zh) 土木工程施工用模板
CN206111212U (zh) 一种岩锚梁施工台车
US2377944A (en) Method of concrete floor construction
CN210210826U (zh) 一种可拆卸式混凝土试块养护支架
KR20190000957A (ko) 거푸집 연결구 및 간격유지구를 이용한 거푸집패널 연결방법
CN208220204U (zh) 一种圆弧梁的模板体系
CN207484790U (zh) 楼板拼接板及装配式楼板结构
CN104846734A (zh) 一种单元拼装式钢栈桥
CN207193775U (zh) 一种现浇梁外模板的加固定型装置
CN219281269U (zh) 用于圆角矩形截面混凝土斜框架柱的组合式模板装置
CN206019694U (zh) 一种转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