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56296A - 污泥干化装置以及污泥干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污泥干化装置以及污泥干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56296A
CN110156296A CN201810142297.3A CN201810142297A CN110156296A CN 110156296 A CN110156296 A CN 110156296A CN 201810142297 A CN201810142297 A CN 201810142297A CN 110156296 A CN110156296 A CN 1101562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support roller
conveyer belt
drying device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422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娄运平
张文雄
付云升
娄巧娜
许光义
王国青
龚俊伟
付邦磊
俞锋
张志伟
曾宪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Priority to CN20181014229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562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56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562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物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装置以及污泥干化方法,所述污泥干化装置包括传动机构(10),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个支撑辊(12),每个所述支撑辊能够围绕该支撑辊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污泥干化装置还包括传送带(20),所述传送带的至少一面能够贴覆污泥,所述传送带绕置于多个所述支撑辊并形成封闭的传送路径。该污泥干化装置能够增加污泥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使得污泥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干燥,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速率。本发明提供的污泥干化方法,增加了污泥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且使得污泥层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干燥,由此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速率。

Description

污泥干化装置以及污泥干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物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污泥干化装置以及污泥干化方法。
背景技术
污泥干化是指通过渗滤或蒸发等作用,从污泥中去除大部分含水量的过程,一般指采用污泥干化场(床)等自蒸发设施对污泥实现干化处理。污泥干化在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污泥作为污水处理过程的伴生物,若不经处理处置会产生多方面的环境问题。
污泥干化大致需经过下述三个过程:(1)辐射干化,当处于常温的污泥接受热源的辐射后,温度升高,污泥的内部的水分不断向周围空气扩散,这样会增加污泥表面的空气湿度,并且污泥表面的空气湿度能够达到饱和;(2)通过自然循环和热风冲刷,将污泥表面的湿气排出,使得污泥表面的湿度由原先的饱和状态到达非饱和状态,从而促使污泥内部的水分进一步向周围空气蒸发;(3)当污泥中的含水量减少至40-60%时,污泥中的有机物会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发酵,污泥的内部的温度进一步升高,从而起到加速干化的作用,同时使得污泥得到稳定化处理。
由于污泥通常较厚,因此在利用现有的污泥干化装置处理污泥的过程中,使得污泥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限,从而影响了污泥中的水分的蒸发效率。由此,通常会辅助设置有搅拌翻转污泥的设备或者增加通风设备,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蒸发效率,但是仍然没有增加污泥散发水分的面积,而仅仅是把含水分较多且温度较高的内部污泥翻到了表面,减少了水分溢出的阻力而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在污泥干化过程中污泥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小从而影响水分的蒸发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污泥干化装置,该污泥干化装置能够增加污泥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而且使得污泥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干燥,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速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污泥干化装置,所述污泥干化装置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个支撑辊,每个所述支撑辊能够围绕该支撑辊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污泥干化装置还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至少一面能够贴覆污泥,所述传送带绕置于多个所述支撑辊并形成封闭的传送路径。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由多个所述支撑辊共同限定形成的晾泥区内的两排交错分布的牵引辊,其中,所述牵引辊的中心轴线平行于所述支撑辊的中心轴线,所述传送带的传动路径包括绕置于所述支撑辊的第一部分和绕置于所述牵引辊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部分的两端连续,在所述第二部分,所述传送带交替绕置于不同排的所述牵引辊。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沿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上游的位置设置有自动挂泥机构以将污泥自动贴覆于所述传送带。
优选地,所述支撑辊包括依次逆时针排布呈矩形的第一支撑辊、第二支撑辊、第三支撑辊和第四支撑辊,每个所述支撑辊沿水平或竖直方向设置。
优选地,每个所述支撑辊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撑辊和所述第二支撑辊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辊和第四支撑辊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辊沿传送方向邻接所述第二部分的上游端;
所述自动挂泥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辊的上方的用于容纳所述污泥的污泥容器,所述传送带能够穿过所述污泥容器的内部容纳空间,并且所述传送带通过所述污泥容器时能够自动挂取所述污泥。
优选地,所述传送带形成为多孔隙的网状结构,和/或所述传送带的厚度为0.1-50mm。
优选地,所述污泥容器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一对刮泥板,一对所述刮泥板分别位于所述传送带的彼此相对的两侧,一对所述刮泥板能够将所述传送带的相应的表面的所述污泥刮抹平整。
优选地,所述污泥干化装置包括振泥机构,所述振泥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沿所述传送方向位于所述晾泥区下游的振泥区,所述振泥机构设置为能够使得经过所述振泥机构的所述传送带发生振动以使得污泥脱落。
优选地,所述振泥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交错分布的多个振动轮,所述传送带依次绕过多个所述振动轮。
优选地,所述支撑辊包括设置于所述振泥区内的第五支撑辊和第六支撑辊,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四支撑辊后依次绕置于所述第六支撑辊和所述第五支撑辊与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相连续,所述第六支撑辊设置在所述五支撑辊和第四支撑辊的下方;
所述振泥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五支撑辊和所述第六支撑辊之间。
优选地,所述振泥机构包括用于容纳脱落的污泥的敞口容纳槽,所述敞口容纳槽位于多个所述振动轮的下方,且所述敞口容纳槽的底壁开设有供所述传送带穿过的间隙。
优选地,所述支撑辊的结构与所述牵引辊的结构相同,所述支撑辊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旋转轮和装设于一对所述旋转轮之间且沿所述旋转轮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传送带绕置于多个支撑辊,并使得所述传送带形成封闭的传送路径,同时能够将所述污泥贴覆于所述传送带的至少一面,从而使得被铺展在所述传送带上的污泥能够在所述传送带的带动下沿着封闭的传送路径循环回转,这样,不仅增加了污泥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而且使得污泥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干燥,由此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速率。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污泥干化方法,所述污泥干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污泥贴覆于传送带的至少一面;步骤b、通过所述传送带带动所述污泥循环回转使得所述污泥干化。本发明所提供的污泥干化方法,能够增加污泥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而且使得污泥层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干燥,由此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速率。
优选地,所述步骤b包括使所述传送带经过晾泥区,在所述晾泥区,所述传送带沿竖直方向往复地蜿蜒移动。
优选地,所述污泥干化装置包括振泥机构,所述污泥干化方法包括在步骤b后的步骤c:
步骤c、使所述传送带发生振动以使得干化的污泥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污泥干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传动机构;12-支撑辊;120-旋转轮;121-支撑杆;12a-第一支撑辊;12b-第二支撑辊;12c-第三支撑辊;12d-第四支撑辊;12e-第五支撑辊;12f-第六支撑辊;12g-第七支撑辊;13-晾泥区;14-牵引辊;15-刮泥板;16-污泥容器;17-振泥区;18-振泥机构;180-振动轮;181-敞口容纳槽;20-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结合附图所示的方位理解,“内、外”是指部件轮廓的内、外。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泥干化装置,所述污泥干化装置包括传动机构10,传动机构10包括多个支撑辊12,每个支撑辊12能够围绕该支撑辊12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污泥干化装置还包括传送带20,传送带20的至少一面能够贴覆污泥,传送带20绕置于多个支撑辊12并形成封闭的传送路径。通过将传送带20绕置于多个支撑辊12,并使得传送带20形成封闭的传送路径,同时能够将所述污泥贴覆于传送带20的至少一面,从而使得被铺展在传送带20上的污泥能够在传送带20的带动下沿着封闭的传送路径循环回转,这样,不仅增加了污泥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而且使得污泥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干燥,由此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速率。可以理解的是,至少一个支撑辊12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够围绕支撑辊12的中心轴线旋转,从而带动传动带20循环回转,另外,为了使得传送带20更为顺畅的转动,每个支撑辊12均可围绕自身的中心轴线旋转。还可以理解的是,贴覆于传送带20的污泥在传送带20的表面形成为污泥层。
如图1中所示,传动机构10可包括设置于由多个支撑辊12共同限定形成的晾泥区13内的两排交错分布的牵引辊14,其中,牵引辊14的中心轴线平行于支撑辊12的中心轴线,传送带20的传动路径可包括绕置于支撑辊12的第一部分和绕置于牵引辊14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部分的两端连续,在所述第二部分,传送带20交替绕置于不同排的牵引辊14。通过在晾泥区13设置两排牵引辊14并使得传送带20的第二部分交替绕置于不同排的牵引辊14,可在有限的空间内大大增加污泥层的传送面积,并使得污泥层在有限的空间内有更多与空气相接触的机会,由此进一步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效率。优选地,每排牵引辊14中均可设置有多个牵引辊14。
为了能够将污泥自动贴覆于传送带20,可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沿传送带20的传送方向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上游的位置设置自动挂泥机构,也就是说,通过所述自动挂泥机构使得污泥自动贴覆于传送带20,而无需人工操作。可以明白的是,所述自动挂泥机构可使得传送带20进入到所述第二部分的上游端之前便能够自动挂取污泥。
另外,支撑辊12可包括依次逆时针排布呈矩形的第一支撑辊12a、第二支撑辊12b、第三支撑辊12c和第四支撑辊12d,每个支撑辊12可沿水平或竖直方向设置。上述四个支撑辊12呈矩形排布,可使得传送带20在水平或者是在竖直方向上能够沿着直线路径行走,从而使得贴覆的污泥不易发生脱落。
进一步地,每个支撑辊12可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一支撑辊12a和第二支撑辊12b设置在第三支撑辊12c和第四支撑辊12d的下方,第一支撑辊12a沿传送方向邻接所述第二部分的上游端,从图1所示的方位看,第一支撑辊12a可设置于左下方,所述自动挂泥机构可置于第一支撑辊12a的上方,这样,在传送带20被传送到所述第二部分的位于最上游的牵引辊14之前便能够挂取污泥。
如图1中所示,所述自动挂泥机构可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撑辊12a的上方的污泥容器16,所述污泥容器16用于容纳所述污泥,传送带20能够穿过污泥容器16的内部容纳空间,其中,可使得污泥容器16的顶端形成为敞口,在污泥容器16的底壁设置缝隙以供传送带20穿过,传送带20通过污泥容器16时能够自动挂取所述污泥。挂取污泥后的传送带20可交替通过不同排的牵引辊14,然后依次通过第二支撑辊12b设置在第三支撑辊12c和第四支撑辊12d,最终,可再通过第一支撑辊12a。
为了进一步提高传送带20的挂取污泥的能力,传送带20可形成为多孔隙的网状结构,由此污泥能够挂在孔中以使得污泥牢固的贴覆于传送带20。其中,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传送带20的材质,例如可采用布、织物、塑料丝、聚乙烯丝、涤纶丝、铝丝、尼龙、不锈钢丝、黄铜丝、玻璃纤维、防水布、塑料膜、防护网或尼龙纱网布制备传送带20。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挂取污泥的效果,传送带20的厚度优选为0.1-50mm,例如,传送带20的厚度可优选为0.1-20mm,进一步地,传送带20的厚度可优选为0.5-5mm。
如图1中所示,可在污泥容器16的上方设置至少一对刮泥板15,并优选将一对刮泥板15分别设置于传送带20的彼此相对的两侧,一对刮泥板15能够将传送带20的相应的表面的所述污泥刮抹平整,也就是说,当传送带20的表面挂取污泥并离开污泥容器16时,一对刮泥板15能够将传送带20的相应的表面的所述污泥刮抹平整。其中,每个刮泥板15可采用弹性材料例如橡胶制备形成。可以理解的是,刮泥板15刮抹时产生的多余的污泥可通过污泥容器16的敞口掉落到污泥容器16中。为了将传送带20的相应的表面的所述污泥刮抹得更加平整,可在污泥容器16的上方设置多对刮泥板15,多对刮泥板15可间隔设置。
另外,所述污泥干化装置可包括振泥机构18,振泥机构18优选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沿所述传送方向位于晾泥区13下游的振泥区17,其中,振泥机构18设置为能够使得经过振泥机构18的传送带20发生振动以使得污泥层脱落。具体来讲,振泥机构18可优选设置在传送带20从第四支撑辊12d回到第一支撑辊12a的传送路径上,这样既使得污泥层能够被充分干燥,而且使得传送带20再次进入晾泥区13之前便能够将污泥振落。
优选地,振泥机构18可包括沿竖直方向交错分布的多个振动轮180,传送带20依次绕过多个振动轮180,通过振动轮180与传送带20的接触从而能够将污泥层振落。需要指出的是,振动轮180可通过使得轮体本身与振动器相连的方式产生振动,也可通过在轮体上设置振动部件以使得振动轮180发生振动,当然还可选择其他方式使得振动轮180发生振动,此处不作特别的限制。
如图1中所示,支撑辊12可包括设置于振泥区17内的第五支撑辊12e和第六支撑辊12f,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端通过第四支撑辊12d后依次绕置于第六支撑辊12f具体来讲为第六支撑辊12f的下边缘和第五支撑辊12e与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相连续,第六支撑辊12f设置在五支撑辊12e和第四支撑辊12d的下方,振泥机构18优选设置于第五支撑辊12e和第六支撑辊12f之间。此外支撑辊12还可包括位于第五支撑辊12e下方的第七支撑辊12g以使得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通过第五支撑辊12e后再绕置于第七支撑辊12g与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相连续,从图1所示的方位看,第五支撑辊12e位于上方,第七支撑辊12g位于第五支撑辊12e的下方,第六支撑辊12f位于第五支撑辊12e和第七支撑辊12g之间并与第五支撑辊12e和第七支撑辊12g相错开设置。通过设置第六支撑辊12f使得传送带20在返回第一支撑辊12a的传送路径上首先折回向上传送,然后通过第五支撑辊12e和第七支撑辊12g返回到第一支撑辊12a,并且将振泥机构18优选设置于折回向上传送的路径上,这样,使得传送带20的污泥层更易于被振落和收集。
为了便于接纳振落的污泥,振泥机构18可包括敞口容纳槽181,敞口容纳槽181可位于多个振动轮180的下方,且敞口容纳槽181的底壁开设有供传送带20穿过的间隙。
如图1中所示,支撑辊12的结构与牵引辊14的结构相同,支撑辊12可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旋转轮120和装设于一对旋转轮120之间的多个支撑杆121,多个支撑杆121沿旋转轮120的周向间隔设置。将支撑辊12和牵引辊14设置成为上述结构,可进一步提高污泥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且还能够使得经过支撑辊12和牵引辊14的传送带20上的污泥层不易被蹭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污泥干化方法,所述污泥干化方法包括以下两个步骤:步骤a、将污泥贴覆于传送带20的至少一面,可以理解的是,污泥贴覆于传送带20的表面后形成为污泥层;步骤b、传送带20带动所述污泥循环回转使得所述污泥干化。本发明所提供的污泥干化方法,增加了污泥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而且使得污泥层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干燥,由此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速率。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污泥干化方法可优选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污泥干化装置使得污泥干化。
兼顾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速率,在所述步骤a中:可使得贴覆于传送带20的一面的污泥的厚度为0-20mm。需要说明的是,若污泥仅是挂在传送带20的孔中,则贴覆于传送带20的一面的污泥的厚度为0mm。优选地,贴覆于传送带20的一面的污泥的厚度可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20mm,例如,贴覆于传送带20的一面的污泥的厚度可为0.1-20mm,进一步地,贴覆于传送带20的一面的污泥的厚度可为0.1-10mm。
另外,在所述步骤b中,传送带20的传送速度可优选为0-1m/s,可以理解的是,传送带20在行走一段时间后可停止行走,此时传送带20的传送速度可为0m/s,优选地,传送带是间隔运行的,把含水量高的污泥挂满以后,停止转动,待干燥到符合要求的程度后再重新运行,进一步地,传送带20的传送速度可优选为0.01-0.5m/s,例如传送带20的传送速度可为0.2m/s。此外,在所述步骤b中,可使得干燥空气通过传送带20的表面以提高污泥层的干燥速率。
在上述污泥干化方法中,所述步骤b包括使传送带20经过晾泥区13,在晾泥区13,传送带20沿竖直方向往复地蜿蜒移动。通过使得传送带20沿竖直方向往复地蜿蜒移动,能够大大增加污泥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且大大增加了污泥层与空气的接触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率和干燥效果。
可以明白的是,在上述污泥干化装置中,传动机构10可包括设置于由多个支撑辊12共同限定形成的晾泥区13内的两排交错分布的牵引辊14,其中,牵引辊14的中心轴线平行于支撑辊12的中心轴线,传送带20的传动路径包括绕置于支撑辊12的第一部分和绕置于牵引辊14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部分的两端连续,在所述第二部分,传送带20交替绕置于不同排的牵引辊14;另外,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沿传送方向且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上游的位置可设置自动挂泥机构。当支撑辊12沿水平方向设置即支撑辊12的中心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上述污泥干化装置能够实现传送带20沿竖直方向往复地蜿蜒移动。
利用上述污泥干化装置的所述自动挂泥机构能够使得污泥自动贴覆于传送带20的至少一面。
在本发明提供的污泥干化装置中,支撑辊12可包括依次逆时针排布呈矩形的第一支撑辊12a、第二支撑辊12b、第三支撑辊12c和第四支撑辊12d,每个支撑辊12可沿水平或竖直方向设置。上述四个支撑辊12呈矩形排布,可使得传送带20在水平或者是在竖直方向上能够沿着直线路径行走,从而使得贴覆的污泥不易发生脱落。
另外,每个支撑辊12可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一支撑辊12a和第二支撑辊12b设置在第三支撑辊12c和第四支撑辊12d的下方,第一支撑辊12a沿传送方向邻接所述第二部分的上游端,从图1所示的方位看,第一支撑辊12a可设置于左下方,所述自动挂泥机构可置于第一支撑辊12a的上方,这样,在传送带20被传送到所述第二部分的位于最上游的牵引辊14之前便能够挂取污泥。
优选地,所述自动挂泥机构可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撑辊12a的上方的污泥容器16,所述污泥容器16用于容纳所述污泥,传送带20能够穿过污泥容器16的内部容纳空间,其中,可使得污泥容器16的顶端形成为敞口,在污泥容器16的底壁设置缝隙以供传送带20穿过,传送带20通过污泥容器16时能够自动挂取所述污泥。挂取污泥后的传送带20可交替通过不同排的牵引辊14,然后依次通过第二支撑辊12b设置在第三支撑辊12c和第四支撑辊12d,最终,可再通过第一支撑辊12a。
为了进一步提高传送带20的挂取污泥的能力,传送带20可形成为多孔隙的网状结构。其中,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传送带20的材质,例如可采用布、织物、塑料丝、聚乙烯丝、涤纶丝、铝丝、尼龙、不锈钢丝、黄铜丝、玻璃纤维、防水布、塑料膜、防护网或尼龙纱网布制备传送带20。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挂取污泥的效果,传送带20的厚度优选为0.1-50mm,例如,传送带20的厚度可优选为0.1-20mm,进一步地,传送带20的厚度可优选为0.5-5mm。
优选地,可在污泥容器16的上方设置至少一对刮泥板15,并优选将一对刮泥板15分别设置于传送带20的彼此相对的两侧,当传送带20的表面挂取污泥并离开污泥容器16时,传送带20的表面的所述污泥能够被相应的刮泥板15刮抹平整。其中,每个刮泥板15可采用橡胶制备形成。可以理解的是,刮泥板15刮抹时产生的多余的污泥可通过污泥容器16的敞口再次返回到污泥容器16中。为了将传送带20的相应的表面的所述污泥刮抹得更加平整,可在污泥容器16的上方设置多对刮泥板15,多对刮泥板15可间隔设置。
所述污泥干化方法包括在步骤b后的步骤c:
步骤c、使传送带20发生振动以使得干化的污泥脱落。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污泥干化装置可包括振泥机构18,振泥机构18优选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沿所述传送方向位于晾泥区13下游的振泥区17,传送带20经过振泥机构18时发生振动以使得污泥脱落。具体来讲,振泥机构18可优选设置在传送带20从第四支撑辊12d回到第一支撑辊12a的传送路径上,这样既使得污泥层能够被充分干燥,而且使得传送带20再次进入晾泥区13之前便能够将污泥振落。
优选地,振泥机构18可包括沿竖直方向交错分布的多个振动轮180,传送带20依次绕过多个振动轮180,因此,具体来讲,在所述步骤c中,传送带20通过振动轮180时与振动轮180的外周缘接触从而将污泥层振落。关于振动轮180的振动方式在上述内容中已被提到,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装置包括传动机构(10),所述传动机构(10)包括多个支撑辊(12),每个所述支撑辊(12)能够围绕该支撑辊(12)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污泥干化装置还包括传送带(20),所述传送带(20)的至少一面能够贴覆污泥,所述传送带(20)绕置于多个所述支撑辊(12)并形成封闭的传送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10)包括设置于由多个所述支撑辊(12)共同限定形成的晾泥区(13)内的两排交错分布的牵引辊(14),其中,所述牵引辊(14)的中心轴线平行于所述支撑辊(12)的中心轴线,所述传送带(20)的传动路径包括绕置于所述支撑辊(12)的第一部分和绕置于所述牵引辊(14)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部分的两端连续,在所述第二部分,所述传送带(20)交替绕置于不同排的所述牵引辊(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沿所述传送带(20)的传送方向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上游的位置设置有自动挂泥机构以将污泥自动贴覆于所述传送带(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辊(12)包括依次逆时针排布呈矩形的第一支撑辊(12a)、第二支撑辊(12b)、第三支撑辊(12c)和第四支撑辊(12d),每个所述支撑辊(12)沿水平或竖直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辊(12)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撑辊(12a)和所述第二支撑辊(12b)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辊(12c)和第四支撑辊(12d)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辊(12a)沿所述传送方向邻接所述第二部分的上游端;
所述自动挂泥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辊(12a)的上方的用于容纳所述污泥的污泥容器(16),所述传送带(20)能够穿过所述污泥容器(16)的内部容纳空间,并且所述传送带(20)通过所述污泥容器(16)时能够自动挂取所述污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20)形成为多孔隙的网状结构,和/或所述传送带(20)的厚度为0.1-50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容器(16)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一对刮泥板(15),一对所述刮泥板(15)分别位于所述传送带(20)的彼此相对的两侧,一对所述刮泥板(15)能够将所述传送带(20)的相应的表面的所述污泥刮抹平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装置包括振泥机构(18),所述振泥机构(18)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沿所述传送方向位于所述晾泥区(13)下游的振泥区(17),所述振泥机构(18)设置为能够使得经过所述振泥机构(18)的所述传送带(20)发生振动以使得污泥脱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泥机构(18)包括沿竖直方向交错分布的多个振动轮(180),所述传送带(20)依次绕过多个所述振动轮(18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辊(12)包括设置于所述振泥区(17)内的第五支撑辊(12e)和第六支撑辊(12f),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四支撑辊(12d)后依次绕置于所述第六支撑辊(12f)和所述第五支撑辊(12e)与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相连续,所述第六支撑辊(12f)设置在所述五支撑辊(12e)和第四支撑辊(12d)的下方;
所述振泥机构(18)设置于所述第五支撑辊(12e)和所述第六支撑辊(12f)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泥机构(18)包括用于容纳脱落的污泥的敞口容纳槽(181),所述敞口容纳槽(181)位于多个所述振动轮(180)的下方,且所述敞口容纳槽(181)的底壁开设有供所述传送带(20)穿过的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2-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辊(12)的结构与所述牵引辊(14)的结构相同,所述支撑辊(12)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旋转轮(120)和装设于一对所述旋转轮(120)之间且沿所述旋转轮(120)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杆(121)。
13.一种污泥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污泥贴覆于传送带(20)的至少一面;
步骤b、通过所述传送带(20)带动所述污泥循环回转使得所述污泥干化。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污泥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使所述传送带(20)经过晾泥区(13),在所述晾泥区(13),所述传送带(20)沿竖直方向往复地蜿蜒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污泥干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方法包括在步骤b后的步骤c:
步骤c、使所述传送带(20)发生振动以使得干化的污泥脱落。
CN201810142297.3A 2018-02-11 2018-02-11 污泥干化装置以及污泥干化方法 Pending CN1101562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2297.3A CN110156296A (zh) 2018-02-11 2018-02-11 污泥干化装置以及污泥干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2297.3A CN110156296A (zh) 2018-02-11 2018-02-11 污泥干化装置以及污泥干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56296A true CN110156296A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35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42297.3A Pending CN110156296A (zh) 2018-02-11 2018-02-11 污泥干化装置以及污泥干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5629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5430A (zh) * 2020-11-24 2020-12-25 烟台集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除臭型污水处理环保设备
CN114349288A (zh) * 2022-01-14 2022-04-15 叶东芹 污水净化单元、污水处理系统及控制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02287A (ko) * 1999-06-14 2001-01-15 정용주 슬러지 건조장치 및 건조방법
KR20020043526A (ko) * 2002-05-16 2002-06-10 진영섭 유·무기성 슬러지 건조장치
CN202576178U (zh) * 2011-12-15 2012-12-05 黄超群 一种低能耗污泥干燥处理装置
CN104129896A (zh) * 2014-07-25 2014-11-0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污泥热泵干燥装置
CN105036515A (zh) * 2015-09-08 2015-11-11 陕西沃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热辊压滤式污泥脱水干化一体机
CN206014638U (zh) * 2016-08-16 2017-03-15 深圳道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干燥装置
CN208055179U (zh) * 2018-02-11 2018-11-06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污泥干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02287A (ko) * 1999-06-14 2001-01-15 정용주 슬러지 건조장치 및 건조방법
KR20020043526A (ko) * 2002-05-16 2002-06-10 진영섭 유·무기성 슬러지 건조장치
CN202576178U (zh) * 2011-12-15 2012-12-05 黄超群 一种低能耗污泥干燥处理装置
CN104129896A (zh) * 2014-07-25 2014-11-0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污泥热泵干燥装置
CN105036515A (zh) * 2015-09-08 2015-11-11 陕西沃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热辊压滤式污泥脱水干化一体机
CN206014638U (zh) * 2016-08-16 2017-03-15 深圳道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干燥装置
CN208055179U (zh) * 2018-02-11 2018-11-06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污泥干化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5430A (zh) * 2020-11-24 2020-12-25 烟台集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除臭型污水处理环保设备
CN114349288A (zh) * 2022-01-14 2022-04-15 叶东芹 污水净化单元、污水处理系统及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56296A (zh) 污泥干化装置以及污泥干化方法
CN207770370U (zh) 一种中药药材清洗干燥装置
CN208055179U (zh) 污泥干化装置
CN211552377U (zh) 一种热泵连续烘干装置
CN109700051A (zh) 一种辣椒清洗系统
CN206567275U (zh) 一种中药清洗与烘干一体的装置
CN108714618A (zh) 病死畜禽处理装置
CN109853202B (zh) 一种智能家居衣物快速环保干燥装置
CN208475908U (zh) 中药材烘干装置
CN207716779U (zh) 一种麦子微波干燥机
CN209355579U (zh) 一种鸡粪污处理设备
CN208091121U (zh) 一种鸡粪烘干机
CN108221061B (zh) 一种羽绒生产用清洗消毒装置
CN112304063B (zh) 一种用于制作板鸭的风干室
CN208755792U (zh) 一种喷淋式家用果蔬清洗装置
KR20180092290A (ko) 제습 장치, 이런 종류의 장치를 구비한 전기 기기 및 제습 방법
CN108120241A (zh) 一种高效的清洗烘干设备
CN207881447U (zh) 一种中药材热风循环烘箱
CN207857437U (zh) 一种畜牧业草料清洗干燥一体化装置
CN207882686U (zh) 一种自动干手机
CN207435287U (zh) 一种基于蒸汽再压缩技术的mvr污泥去水装置
CN207515417U (zh) 一种新型真空干燥机
CN207662162U (zh) 一种高效调味料干燥装置
CN206884288U (zh) 一种内粘膜编织袋粘合机的烘干装置
CN205482211U (zh) 一种纺织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