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52492A - 一种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及具有该膜元件的滤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及具有该膜元件的滤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52492A
CN110152492A CN201910190682.XA CN201910190682A CN110152492A CN 110152492 A CN110152492 A CN 110152492A CN 201910190682 A CN201910190682 A CN 201910190682A CN 110152492 A CN110152492 A CN 1101524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lm unit
pipe
concentrated
concentrate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9068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z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811459498.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9260957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152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524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1/00Processes of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e.g. dialysis, osmosis or ultrafiltration; Apparatu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1/58Multistep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3/00Apparatus in general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 B01D63/10Spiral-wound membrane modu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5/00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in general,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 B01D65/08Prevention of membrane fouling or of concentration polaris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nanofilt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ultrafiltration or microfilt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3/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modules or apparatus
    • B01D2313/08Flow guidance means within the module or the apparatu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一种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设置有多片膜单元和组合式中心管,组合式中心管与膜单元连通。本发明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的第二膜单元对第一膜单元产生的浓水起到聚流作用,从而提高浓水在第二膜单元的流速,降低进水流的压降损失及降低结垢风险,因此能提高使用寿命。本发明在相同的有效面积的情况下延长水流的流径。同时本发明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的水流可以使水流折返进行两次过滤,使产水率提高。再者本发明的水流在膜单元内部的流向都是以长方形结构的长边方向流动,从而可以使水流的流速最大化,更好地降低结垢的风险。一种滤芯,具有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能提高浓水的流速,降低进水流的压降损失及降低结垢风险,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及具有该膜元件的滤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滤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及具有该膜元件的滤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国内外净水机常用的滤芯为卷式滤芯对水进行过滤。膜元件的正面夹层形成原水流道,背面夹层形成纯水流道。常规设计的卷式滤芯的水流在过滤膜表面流速缓慢,当膜元件的得水率较高或净水水质较差时,在过滤膜表面的浓差极化现象严重,产生结垢和产品水水质下降的现象。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及具有该膜元件的滤芯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该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具有耐污染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提供一种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设置有多片膜单元和组合式中心管,组合式中心管与膜单元连通。
所述组合式中心管设置有产水管、进水管和浓水管,产水管、进水管和浓水管分别与膜单元连通。
将首先对原水进行第一次处理的膜单元定义为第一膜单元,将对原水进行第二次处理的膜单元定义为第二膜单元。
原水从进水管进入至第一膜单元并经处理得纯水A和浓水A,浓水A进入至第二膜单元,浓水A经第二膜单元处理得纯水B和浓水B,浓水B经浓水管排出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纯水A和纯水B经产水管排出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
优选的,上述第一膜单元设置有产水面和进水面。
优选的,上述第一膜单元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一膜单元,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一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二宽A,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一长A和第二长A,进水管无缝隙连接于进水面,且进水管与第一宽A平行并抵接,且第一长A和第二长A沿进水面通过密封材料进行密封处理,第二宽A为浓水出水口。
优选的,上述第二膜单元设置有产水面和进水面。
优选的,上述第二膜单元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二膜单元,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一宽B,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二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一长B和第二长B,浓水管无缝隙连接于进水面,且进水管与第一宽B平行并抵接,且第一长B和第二长B沿进水面通过密封材料进行密封处理,第二宽B为浓水进水口。
原水从进水管进入至第一膜单元并经处理得纯水A和浓水A,浓水A从浓水出水口流出并经浓水进水口进入至第二膜单元,浓水A经第二膜单元处理得纯水B和浓水B,浓水B经浓水管排出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纯水A和纯水B经产水管排出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
优选的,上述膜单元为组合式中心管为中心卷制的膜单元。
优选的,上述产水管与进水面不连通。
优选的,上述浓水管和进水管都与产水面不连通。
在第一膜单元和第二膜单元展开时,第一长A和第一长B位于同一侧,第二长A和第二长B位于同一侧,第一宽A和第一宽B位于同一侧,第二宽A和第二宽B位于同一侧。
优选的,上述第一膜单元的产水面沿第一长A、第二长A和第二宽A设置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分别与相邻的第一膜单元膜或者第二膜单元对应位置密封连接,形成以第一宽A为出口的纯水腔结构。
优选的,上述第二膜单元的产水面沿第一长B、第二长B和和第二宽B设置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分别与相邻的第一膜单元膜或者第二膜单元对应位置密封连接,形成以第一宽B为出口的纯水腔结构。
优选的,上述进水管和浓水管呈环绕分布于产水管的周围,且进水管、浓水管和产水管拼接为圆柱状的组合式中心管。
优选的,上述进水管为单一端封闭式进水管,浓水管为单一端封闭式进水管,产水管为单一端封闭式进水管,且进水管、浓水管和产水管的封闭端都位于同一侧。
优选的,上述进水管、浓水管和产水管的侧面都设置有用于流水通过的通孔。
优选的,上述第一膜单元设置有多片,进水管设置有多条,且进水管与第一膜单元一一对应。
优选的,上述第二膜单元设置有多片,浓水管设置有多条,且浓水管与第二膜单元一一对应。
优选的,上述第一膜单元为反渗透膜单元、纳滤膜单元或者超滤膜单元。
优选的,上述第二膜单元为反渗透膜单元、纳滤膜单元或者超滤膜单元。
优选的,上述第一膜单元的片数与第二膜单元的片数比为1:9~9:1且膜单元的片数小于或等于10片。
膜单元在展开时,多片膜单元呈层叠式排列。
膜单元在展开时,第一膜单元和第二膜单元呈延展排列。
当膜单元展开时,将膜单元与相邻膜单元的最大距离定义为D1,组合式中心管的周长定义为D2,且D1≥D2;或者
将第一膜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定义为第一膜组,其余第一膜单元及第二膜单元定义为第二膜组,第一膜组和第二膜组呈延展排列;当膜单元在展开时,将第一膜组和第二膜组的最大距离定义为D3,组合式中心管的周长定义为D2,且D3≥D2
本发明的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还设置有产水格网片、进水格网片和浓水格网片,产水格网片设置于纯水通道且不与进水面接触,进水格网片设置于第一膜单元的进水面且不与产水面接触,进水格网片设置于第二膜单元的进水面且不与产水面接触。
优选的,上述进水格网片为3D网状结构进水格网片。
优选的,上述浓水格网片为3D网状结构浓水格网片。
优选的,上述产水格网片为3D导流布浓水格网片。
优选的,上述进水格网和浓水格网片的厚度为13mil~34mil。
优选的,上述产水格网片的厚度为8mil~15mil。
密封材料为聚氨酯或者环氧型胶水。
密封装置为聚氨酯或者环氧型胶水。
优选的,上述进水格网和浓水格网片的厚度为17mil~24mil。
优选的,上述产水格网片的厚度为9mil~12mil。
优选的,上述第一长A和第一长B的长度都为26~125cm。
优选的,上述第一宽A和第一宽B的长度都为15~50cm。
本发明的一种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设置有多片膜单元和组合式中心管,组合式中心管与膜单元连通。组合式中心管设置有产水管、进水管和浓水管,产水管、进水管和浓水管分别与膜单元连通。将首先对原水进行第一次处理的膜单元定义为第一膜单元,将对原水进行第二次处理的膜单元定义为第二膜单元。原水从进水管进入至第一膜单元并经处理得纯水A和浓水A,浓水A进入至第二膜单元,浓水A经第二膜单元处理得纯水B和浓水B,浓水B经浓水管排出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纯水A和纯水B经产水管排出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本发明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的第二膜单元对第一膜单元产生的浓水起到聚流作用,从而提高浓水在第二膜单元的流速,降低进水流的压降损失及降低结垢风险,因此能提高使用寿命。本发明在相同的有效面积的情况下延长水流的流径。同时本发明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的水流可以使水流折返进行两次过滤,使产水率提高。再者本发明的水流在膜单元内部的流向都是以长方形结构的长边方向流动,从而可以使水流的流速最大化,更好地降低结垢的风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有该膜元件的滤芯。该滤芯具有耐污染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提供一种滤芯,具有上述的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
本发明的一种滤芯,具有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能提高浓水的流速,降低进水流的压降损失及降低结垢风险,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为的一种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示意图。
图2为第一膜单元的折叠过程示意图。
图3为第二膜单元的折叠过程示意图。
图4为膜单元与相邻膜单元的层叠过程示意图。
图5为第一膜单元进水面的水流方向示意图。
图6为第二膜单元进水面的水流方向示意图。
图7为产水面的水流方向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的一种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在卷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2的一种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4的一种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5的一种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12中,包括有:
膜单元1、
第一膜单元11、第一宽A 111、第二宽A 112、第一长A 113、第二长A 114、浓水出水口115、
第二膜单元12、第一宽B 121、第二宽B 122、第一长B 123、第二长B 124、浓水进水口125、
组合式中心管2、产水管21、进水管22、浓水管23、
产水面3、进水面4、纯水腔结构5、产水格网片6、进水格网片7、浓水格网片8、第一膜组9、第二膜组10。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如图1至图9所示,设置有多片膜单元1和组合式中心管2,组合式中心管2与膜单元1连通。
组合式中心管2设置有产水管21、进水管22和浓水管23,产水管21、进水管22和浓水管23分别与膜单元1连通。
将首先对原水进行第一次处理的膜单元1定义为第一膜单元11,将对原水进行第二次处理的膜单元1定义为第二膜单元12。
原水从进水管22进入至第一膜单元11并经处理得纯水A和浓水A,浓水A进入至第二膜单元12,浓水A经第二膜单元12处理得纯水B和浓水B,浓水B经浓水管23排出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纯水A和纯水B经产水管21排出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
第一膜单元11设置有产水面3和进水面4。
第一膜单元11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一膜单元11,且进水面4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一宽A 111,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二宽A112,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一长A 113和第二长A 114,进水管22无缝隙连接于进水面4,且进水管22与第一宽A 111平行并抵接,且第一长A 113和第二长A 114沿进水面4通过密封材料进行密封处理,第二宽A 112为浓水出水口115。
第二膜单元12设置有产水面3和进水面4。
第二膜单元12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二膜单元12,且进水面4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一宽B 121,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二宽B122,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一长B 123和第二长B 124,浓水管23无缝隙连接于进水面4,且进水管22与第一宽B 121平行并抵接,且第一长B 123和第二长B 124沿进水面4通过密封材料进行密封处理,第二宽B 122为浓水进水口125。
原水从进水管进22入至第一膜单元11并经处理得纯水A和浓水A,浓水A从浓水出水口115流出并经浓水进水口125进入至第二膜单元12,浓水A经第二膜单元12处理得纯水B和浓水B,浓水B经浓水管23排出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纯水A和纯水B经产水管21排出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
膜单元1为组合式中心管2为中心卷制的膜单元1。
产水管21与进水面4不连通。
浓水管23和进水管22都与产水面3不连通。
在第一膜单元11和第二膜单元12展开时,第一长A 113和第一长B 123位于同一侧,第二长A 114和第二长B 124位于同一侧,第一宽A 111和第一宽B 121位于同一侧,第二宽A 112和第二宽B 122位于同一侧。
第一膜单元11的产水面3沿第一长A 113、第二长A 114和第二宽A 112设置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分别与相邻的第一膜单元11膜或者第二膜单元12对应位置密封连接,形成以第一宽A111为出口的纯水腔结构5。
第二膜单元12的产水面3沿第一长B 123、第二长B 124和第二宽B 122设置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分别与相邻的第一膜单元11膜或者第二膜单元12对应位置密封连接,形成以第一宽B121为出口的纯水腔结构5。
进水管22和浓水管23呈环绕分布于产水管21的周围,且进水管22、浓水管23和产水管21拼接为圆柱状的组合式中心管2。
进水管22为单一端封闭式进水管22,浓水管23为单一端封闭式进水管22,产水管21为单一端封闭式进水管22,且进水管22、浓水管23和产水管21的封闭端都位于同一侧。
进水管22、浓水管23和产水管21的侧面都设置有用于流水通过的通孔。
本发明的第一膜单元11为反渗透膜单元1、纳滤膜单元1或者超滤膜单元1,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实施例的第一膜单元11为反渗透膜单元1。
本发明的第二膜单元12为反渗透膜单元1、纳滤膜单元1或者超滤膜单元1,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实施例的第二膜单元12为反渗透膜单元1。
本实施例的膜单元在展开时,多片膜单元呈层叠式排列。
本发明的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还设置有产水格网片6、进水格网片7和浓水格网片8,产水格网片6设置于纯水腔结构5且不与进水面4接触,进水格网片7设置于第一膜单元11的进水面4且不与产水面3接触,进水格网片7设置于第二膜单元12的进水面4且不与产水面3接触,如图8所示,在图9的产水格网片6的结构未标示出。
进水格网片7为3D网状结构进水格网片7。浓水格网片8为3D网状结构浓水格网片8。产水格网片6为3D导流布浓水格网片8。
本发明的进水格网和浓水格网片8的厚度为13mil~34mil,优选为17mil~24mil,具体的实施厚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实施例的进水格网和浓水格网片8的厚度为18mil。
本发明的产水格网片6的厚度为8mil~15mil,优选为9mil~12mil,具体的实施厚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实施例的进水格网和浓水格网片8的厚度为18mil。
本发明的第一长A 113和第一长B 123的长度都为26~125cm,如30cm、60cm、80cm、100cm、120cm等,具体的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发明的第一宽A 111和第一宽B 121的长度都为15~50cm,如16cm、18cm、20cm、40cm、49cm等,具体的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实施例的第一长A 113和第一长B 123的长度为50cm,第一宽A 111和第一宽B 121的长度都为30cm。
本发明的密封材料可以为聚氨酯,也可以为环氧型胶水,具体的实施例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密封装置可以为聚氨酯,也可以为环氧型胶水,具体的实施例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实施例的密封材料为聚氨酯,密封装置为聚氨酯。
本发明的产水面3和进水面4为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晓产水面3和进水面4的作用和区别,在此不再累述。
本发明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的第二膜单元12对第一膜单元11产生的浓水起到聚流作用,从而提高浓水在第二膜单元12的流速,降低进水流的压降损失及降低结垢风险,因此能提高使用寿命。本发明在相同的有效面积的情况下延长水流的流径。同时本发明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的水流可以使水流折返进行两次过滤,使产水率提高。再者本发明的水流在膜单元1内部的流向都是以长方形结构的长边方向流动,从而可以使水流的流速最大化,更好地降低结垢的风险。
实施例2。
一种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如图10所示,其他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的第一膜单元11设置有多片,进水管22设置有多条,且进水管22与第一膜单元11一一对应。本实施例的第一膜单元11具体为2个。本实施例的进水管22具体为2条。
本发明的第一膜单元的片数与第二膜单元的片数比为1:1~9:1且膜单元的片数小于或等于10片。本实施例的第一膜单元11与第二膜单元12的片数比为2:1。
需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第一膜单元11可以设置为2片,也可设置为3片、4片、5片、6片、7片、8片、9片等,只要大于2的任意数目且小于9片,同时保持膜单元的总片数小于或等于10片,且第一膜单元11的数目不小于第二膜单元12,都可为本发明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的第一膜单元11。
需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进水管22可以设置为2条,也可设置为3条、4条、5条、6条、7条、8条、9条等,只要大于2的任意数目都可为本发明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的进水管22,只要进水管22与第一膜单元11保持一一对应即可。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制水效率更高,第二膜单元12的浓水水流速度更快,从而结垢风险更低。
实施例3。
一种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其他特征与实施例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膜单元11具体为3片。本实施例进水管22具体为3条。
第二膜单元12设置有多片,浓水管23设置有多条,且浓水管23与第二膜单一一对应。本实施例的第二膜单元12设置有2片,浓水管23设置为2条。
本发明的第一膜单元11的片数与第二膜单元12的片数比为1:1~9:1且膜单元的片数小于或等于10片。本实施例的第一膜单元11与第二膜单元12的片数比为3:2。
需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第二膜单元12可以设置为2片,也可设置为3条、5片、7片、9片等,只要大于2的任意数目且小于9片,同时保持膜单元的片数小于或等于10片,且第一膜单元11的数目不小于第二膜单元12,都可为本发明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的第二膜单元12,只要第二膜单元12与浓水管23保持一一对应即可。
与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的制水效率更高。
实施例4。
一种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其他特征与实施例3相同,如图11所示,不同之处在于:膜单元1在展开时,第一膜单元11和第二膜单元12呈延展排列。
当膜单元1展开时,将膜单元1与相邻膜单元1的最大距离定义为D1,组合式中心管的周长定义为D2,且D1≥D2
与实施例3相比,本实施例的膜单元1与相邻膜单元1最大距离大于或者等于组合式中心管2的周长,能够便于多片膜单元1以组合式中心管2为中心进行卷制。
实施例5。
一种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其他特征与实施例4相同,如图12所示,不同之处在于:将第一膜单元11中的至少一个定义为第一膜组9,其余第一膜单元11及第二膜单元12定义为第二膜组10,第一膜组9和第二膜组10呈延展排列。当膜单元1在展开时,将第一膜组9和第二膜组10的最大距离定义为D3,组合式中心管2的周长定义为D2,且D3≥D2
将3个第一膜单元11的其中任意一个定义为第一膜组9,另外两个第一膜单元11和2个第二膜单元12定义为第二膜组10当所有膜单元1在展开时,第一膜组9和第二膜组10的最大距离定义为D3,且D3≥D2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第一膜组9和第二膜组10的最大距离大于或者等于组合式中心管2的周长,能够便于多片膜单元1以组合式中心管2为中心进行卷制。
实施例6。
一种滤芯,具有实施例1的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
一种滤芯,能提高浓水的流速,降低进水流的压降损失及降低结垢风险,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多片膜单元和组合式中心管,组合式中心管与膜单元连通;
所述组合式中心管设置有产水管、进水管和浓水管,产水管、进水管和浓水管分别与膜单元连通;
将首先对原水进行第一次处理的膜单元定义为第一膜单元,将对原水进行第二次处理的膜单元定义为第二膜单元;
原水从进水管进入至第一膜单元并经处理得纯水A和浓水A,浓水A进入至第二膜单元,浓水A经第二膜单元处理得纯水B和浓水B,浓水B经浓水管排出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纯水A和纯水B经产水管排出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单元设置有产水面和进水面;
所述第一膜单元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一膜单元,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一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二宽A,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一长A和第二长A,进水管无缝隙连接于进水面,且进水管与第一宽A平行并抵接,且第一长A和第二长A沿进水面通过密封材料进行密封处理,第二宽A为浓水出水口;
所述第二膜单元设置有产水面和进水面;
所述第二膜单元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二膜单元,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一宽B,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二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一长B和第二长B,浓水管无缝隙连接于进水面,且进水管与第一宽B平行并抵接,且第一长B和第二长B沿进水面通过密封材料进行密封处理,第二宽B为浓水进水口;
原水从进水管进入至第一膜单元并经处理得纯水A和浓水A,浓水A从浓水出水口流出并经浓水进水口进入至第二膜单元,浓水A经第二膜单元处理得纯水B和浓水B,浓水B经浓水管排出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纯水A和纯水B经产水管排出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单元为组合式中心管为中心卷制的膜单元;
产水管与进水面不连通;
所述浓水管和进水管都与产水面不连通。
在第一膜单元和第二膜单元展开时,第一长A和第一长B位于同一侧,第二长A和第二长B位于同一侧,第一宽A和第一宽B位于同一侧,第二宽A和第二宽B位于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单元的产水面沿第一长A、第二长A和第二宽A设置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分别与相邻的第一膜单元膜或者第二膜单元对应位置密封连接,形成以第一宽A为出口的纯水腔结构;
所述第二膜单元的产水面沿第一长B、第二长B和和第二宽B设置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分别与相邻的第一膜单元膜或者第二膜单元对应位置密封连接,形成以第一宽B为出口的纯水腔结构;
所述进水管和浓水管呈环绕分布于产水管的周围,且进水管、浓水管和产水管拼接为圆柱状的组合式中心管;
所述进水管为单一端封闭式进水管,浓水管为单一端封闭式进水管,产水管为单一端封闭式进水管,且进水管、浓水管和产水管的封闭端都位于同一侧;
所述进水管、浓水管和产水管的侧面都设置有用于流水通过的通孔;
所述第一膜单元设置有多片,进水管设置有多条,且进水管与第一膜单元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膜单元设置有多片,浓水管设置有多条,且浓水管与第二膜单元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单元为反渗透膜单元、纳滤膜单元或者超滤膜单元;
所述第二膜单元为反渗透膜单元、纳滤膜单元或者超滤膜单元;
所述第一膜单元的片数与第二膜单元的片数比为1:9~9:1且膜单元的片数小于或等于10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膜单元在展开时,多片膜单元呈层叠式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膜单元在展开时,第一膜单元和第二膜单元呈延展排列;
当膜单元展开时,将膜单元与相邻膜单元的最大距离定义为D1,组合式中心管的周长定义为D2,且D1≥D2;或者
将第一膜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定义为第一膜组,其余第一膜单元及第二膜单元定义为第二膜组,第一膜组和第二膜组呈延展排列;当膜单元在展开时,将第一膜组和第二膜组的最大距离定义为D3,组合式中心管的周长定义为D2,且D3≥D2
8.根据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产水格网片、进水格网片和浓水格网片,产水格网片设置于纯水通道且不与进水面接触,进水格网片设置于第一膜单元的进水面且不与产水面接触,进水格网片设置于第二膜单元的进水面且不与产水面接触;
所述进水格网片为3D网状结构进水格网片;
所述浓水格网片为3D网状结构浓水格网片;
所述产水格网片为3D导流布浓水格网片;
所述进水格网和浓水格网片的厚度为13mil~34mil;
所述产水格网片的厚度为8mil~15mil;
密封材料为聚氨酯或者环氧型胶水;
密封装置为聚氨酯或者环氧型胶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格网和浓水格网片的厚度为17mil~24mil;
所述产水格网片的厚度为9mil~12mil;
所述第一长A和第一长B的长度都为26~125cm;
所述第一宽A和第一宽B的长度都为15~50cm。
10.一种滤芯,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
CN201910190682.XA 2018-11-30 2019-03-13 一种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及具有该膜元件的滤芯 Pending CN1101524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7649 2018-11-30
CN2018114594982 2018-11-30
CN2018220076492 2018-11-30
CN201811459498.2A CN109260957A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组合中心管卷膜滤芯以及过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52492A true CN110152492A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3839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22251.XU Active CN209968134U (zh) 2018-11-30 2019-03-13 一种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及具有该膜元件的滤芯
CN201910190682.XA Pending CN110152492A (zh) 2018-11-30 2019-03-13 一种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及具有该膜元件的滤芯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22251.XU Active CN209968134U (zh) 2018-11-30 2019-03-13 一种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及具有该膜元件的滤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0996813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8023A (zh) * 2019-11-08 2020-02-21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及一种净水机
CN110885112A (zh) * 2019-11-29 2020-03-17 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不同水质的复合膜元件及制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968134U (zh) * 2018-11-30 2020-01-21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及具有该膜元件的滤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8433A (zh) * 2009-10-30 2010-05-19 艾欧史密斯(上海)水处理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卷式反渗透膜元件
CN101934198A (zh) * 2010-10-07 2011-01-05 艾欧史密斯(上海)水处理产品有限公司 布水均匀的卷式反渗透膜元件
CN206872490U (zh) * 2017-06-23 2018-01-12 广州市东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一种ro水高效制备装置
CN207667450U (zh) * 2017-08-21 2018-07-31 艾欧史密斯(南京)水处理产品有限公司 膜元件和滤芯
CN209968134U (zh) * 2018-11-30 2020-01-21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及具有该膜元件的滤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8433A (zh) * 2009-10-30 2010-05-19 艾欧史密斯(上海)水处理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卷式反渗透膜元件
CN101934198A (zh) * 2010-10-07 2011-01-05 艾欧史密斯(上海)水处理产品有限公司 布水均匀的卷式反渗透膜元件
CN206872490U (zh) * 2017-06-23 2018-01-12 广州市东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一种ro水高效制备装置
CN207667450U (zh) * 2017-08-21 2018-07-31 艾欧史密斯(南京)水处理产品有限公司 膜元件和滤芯
CN209968134U (zh) * 2018-11-30 2020-01-21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及具有该膜元件的滤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8023A (zh) * 2019-11-08 2020-02-21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及一种净水机
CN110885112A (zh) * 2019-11-29 2020-03-17 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不同水质的复合膜元件及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68134U (zh) 2020-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52492A (zh) 一种组合管式耐污式膜元件及具有该膜元件的滤芯
CN104941448B (zh) 反渗透膜元件
CN207877429U (zh) 净水设备及净水系统
CN109264826A (zh) 一种反渗透膜结构、滤芯及净水机
CN109999671A (zh) 一种提高反渗透膜元件通量的卷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60957A (zh) 一种组合中心管卷膜滤芯以及过滤系统
CN211246123U (zh) 一种流向非平行式耐污式膜元件及具有该膜元件的滤芯
CN104906959A (zh) 侧流式反渗透膜元件及净水设备
CN102389661A (zh) 一种折叶过滤组件及过滤系统
CN208990579U (zh) 反渗透膜元件及纯水机
CN109908763A (zh) 流向非平行式耐污式膜元件及具有该膜元件的滤芯
CN110467240B (zh) 一种侧流式反渗透滤芯及净水器
CN218795111U (zh) 一种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及具有其的净水机
CN209974373U (zh) 集成式滤芯及具有该滤芯的过滤系统
CN209890302U (zh) 一种集成冲洗式滤芯及具有该滤芯的过滤系统
CN211255368U (zh) 一种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及一种净水机
CN209968136U (zh) 一种耐污式膜元件及具有该膜元件的滤芯
CN115487681A (zh) 一种应用于卷式膜的静态混流隔网
CN209968135U (zh) 耐污式膜元件及具有该膜元件的滤芯
CN210528540U (zh) 串联式双水质膜元件
CN209612656U (zh) 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和净水器
CN210595392U (zh) 一种侧流式反渗透滤芯及净水器
CN113648847A (zh) 一种导流网、反渗透膜滤芯及过滤器
CN109499376A (zh) 一种卷膜滤芯以及过滤系统
CN207862082U (zh) 净水超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12

Address after: 528300 No. 2, North Xinxi 4th Road, Xiashi village, Lunjiao street,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No. 1-6, north of the first floor of office building, block a, Shengda Industrial Park)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Chestnu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00 Nepheline Village Committee, Lunjiao Sub-district Office,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Chen Xiao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