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50043A - 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移栽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移栽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50043A
CN110150043A CN201910348955.9A CN201910348955A CN110150043A CN 110150043 A CN110150043 A CN 110150043A CN 201910348955 A CN201910348955 A CN 201910348955A CN 110150043 A CN110150043 A CN 1101500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ling
terrestrial
myriophyllum spicatum
haloragidaceae myriophyllum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489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50043B (zh
Inventor
柴夏
吴梅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ZHONGKE WATER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ZHONGKE WATER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ZHONGKE WATER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ZHONGKE WATER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4895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500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50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500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500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500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00Vegetative propagation
    • A01G2/10Vegetative propagation by means of cutt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穗花狐尾藻鲜体经处理后扦插,在水生环境培养成活,然后通过喷淋保持培养基质含水率大于40%,空气含水率大于80%,控制光照强度低于4000lx的条件下驯化25~35天,驯化后,继续培养30天,期间逐渐减少喷淋次数至每3天喷淋1次、逐渐增加光照强度至自然光照,得穗花狐尾藻陆生苗。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种苗容易运输,避免因脱水或者温度高造成的死亡问题;移栽操作简单,像旱地植物一样种植,精准的控制种植的株行距,降低种苗的浪费,提高施工质量;移栽完成后通过缓慢提升水位,陆生苗能够快速适应水生环境,成活率在90%以上,避免了以往种植沉水植物成活率低,需要多次补种的弊端。

Description

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移栽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保技术领域,涉及水生植物重构水体生态系统工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移栽方法。
背景技术
狐尾藻属植物(Myriophyllum L.)是水生或半湿生草本,根系发达,能在底泥中蔓生。叶互生,无柄或近无柄,花生水上。穗状狐尾藻(M.spicatum L. var.spicatum)是狐尾藻属植物的一种,为世界广布种,穗状狐尾藻夏季生长旺盛,一年四季均可生长。在我国南北各地池塘、河沟、沼泽中常有生长,不少水体中都是优势种群,特别是含钙水域中更较常见。但随着我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的城市化进程的提速,与城市相关的环保配套设施没有及时跟进到处许多城市污水、工业废水无法及时有效的处理。污水偷排漏排问题突出,从而导致湖泊河流富营养化严重,许多城市湖泊河流出现了黑臭问题,导致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沉水植物消失,水体的自净能力丧失。随着水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政府开始逐渐重视水环境的改善和治理,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对城市进行雨污分流,大力扩建污水处理厂,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河道湖泊黑臭问题得到基本的遏制。但是要持续保持水体的清澈,恢复高等水生植物,构建水体生态系统是一种被普遍认可的工程技术手段。
穗状狐尾藻具有适应范围广,耐污能力强的特点,是高等水生植物恢复常用的植物品种。在沉水植物种植过程中大部分都是采用带水作业,特别是水深大于1m以上作业难度就会大大增加,主要表现在种植过程中的株行距很难控制、种植成活率低、水上作业需要使用船只,作业面很难展开,从而导致种植效率大幅度降低。传统的穗花狐尾藻的种苗都是水生苗,在采集和运输的过程中需去水作业,较难保证其活性,特别是在长距离运输当中经常会出现因脱水时间长或植物呼吸作用发热而导致的种苗死亡问题,夏季温度在30度以上运输时间超过24小时,死亡率大于50%,无法进行长距离运送。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移栽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穗花狐尾藻鲜体,清洗后将茎段去除叶片然后剪切成12~15厘米长的外植体;
2)将外植体放入含有植物激素的营养液中浸泡2~3小时;
3)在容器内铺设5cm厚的培养基质,将步骤2)处理后的外植体扦插到培养基质内,然后灌水至水深30cm;
4)待培育苗新生长部分超过5cm时,在在容器上方搭建大棚,将容器内的水放干,使用喷淋补水,每天喷淋两次,保持培养基质含水率大于40%,空气含水率大于80%,在大棚外加装遮光网控制光照强度低于4000lx,驯化25~35天;
5)驯化结束后,继续培养30天,得穗花狐尾藻陆生苗,期间逐渐减少喷淋次数至每3天喷淋1次、逐渐增加光照强度至自然光照。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外植体包含2~3个节间。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营养液中的植物激素为6-苄氨基嘌呤,其在营养液中浓度为0.1~2.0 mg/L。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培养基质,其有机质大于3%,全氮大于0.15%,速效磷大于20ppm;在容器中放置培养杯,将培养基质放入培养杯中,外植体扦插到培养杯中。
进一步地步骤4)中每周喷洒一次植物生长素,植物生长素为吲哚-3-乙酸和6-苄氨基嘌呤,浓度分别为0.15~0.3mg/L,0.01-0.06 mg/L。改变水生植物的生长环境——由水生变为陆生,如果只是单纯的排水、增加光照等措施,其在陆生驯化过程中死亡率较高,达到20~40%,为增加成活率,需施以一定量的植物生长素。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以每10天为一个阶段,第一阶段每天喷淋一次,第二阶段没两天喷淋一次并拆除遮光网、白天打开大棚晚上关闭大棚,第三阶段每三天喷淋一次并撤除大棚。
进一步地还提供了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方法的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起苗:将穗花狐尾藻陆生苗连同下方的培养基质一同取出,放入运输箱内运至移栽地;
2)种植:先将移栽地的水排出,然后将穗花狐尾藻陆生苗连同培养基质埋入底泥中;
3)向移栽地灌水至水深40~50cm,自然生成15天后,恢复移栽地原水位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起苗前先喷淋一次,培养基质含水率大于10%。陆生苗已适应陆生环境,恢复水生环境后,部分植株来不及适应环境变化,容易引发死亡,死亡率约为25~30%,为减少死亡率,采用分布实施逐渐变化环境,能使死亡率降低至小于20%。
进一步地步骤3)中在灌水前喷洒一次植物生长素,植物生长素为吲哚-3-乙酸和6-苄氨基嘌呤,浓度分别为0.05~0.1mg/L,0.01-0.03 mg/L,在次日灌水。如上操作后死亡率进一步下降至小于10%。
本发明的原理是:利用沉水植物穗状狐尾藻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并在人为创造的生长环境条件下进行驯化,产生由水生种苗向陆生种苗的变化。其中栽培基质含水率的控制,空气湿度的控制,光照条件的控制和植物生长素的刺激作用是沉水植物穗状狐尾藻由水生苗向陆生苗转变的关键。其中驯化期栽培基质含水率大于40%,空气湿度大于80%,光照小于4000lx,在炼苗期逐渐加强光照,并降低栽培基质及空气的水分含量,直至转化为陆生植物;然后通过干法移栽,种植后缓慢提升水位,使陆生苗能够快速适应水生环境,迅速生长出水生茎干和叶片,达到工程目的。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传统的水生种苗相比运输更容易,可以有效的避免因植物脱水或者温度较高植物堆积发热造成的死亡问题;
2)移栽操作简单,像旱地植物一样种植,在无水的情况下进行种植作业,能够精准的控制种植的株行距,降低种苗的浪费,大幅度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
3)移栽过程种苗带有基质,根系保持良好,种植完成后通过缓慢提升水位,陆生苗能够快速适应水生环境,成活率在90%以上,避免了以往种植沉水植物成活率低,需要多次补种的弊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所用的原料均为市售产品。
实施例1
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自然沟渠采集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穗花狐尾藻鲜体,用清水冲洗掉穗花狐尾藻鲜体表面附着物;将穗花狐尾藻剪切成15厘米长的外植体,每个外植体包含2~3个节间;
2)将所述外植体放入含有植物激素6-苄氨基嘌呤(6-BA)的营养液中,植物激素6-苄氨基嘌呤6-BA浓度为2.0mg/L,浸泡2小时;
3)对试验田的野杂草进行清理,然后将土地进行开挖低于地表面约50cm作为育苗田,并对育苗田四周做防渗处理,在育苗田上搭建大棚;将直径6cm高度为5cm的种植杯铺满在育苗田中,然后向种植杯中填入种植土至种植杯的高度,种植土有机质含量为5.3%,全氮含量为0.23%,速效磷为27ppm;将处理后的外植体扦插到种植杯内,向育苗田中灌水提高水深至30cm,培养30天至生长出新的根茎;
4)待培育种苗成活后并生长超过5cm时,在育苗田上搭建塑料大棚,将水放干,采用人工喷淋的方式,每天喷水两次土壤含水率大于40%,保证空气含水率大于80%,并在塑料大棚外铺设遮光网,进行遮光处理,光照强度不超过3500lx,每一周喷洒一次植物生长素—吲哚-3-乙酸(IAA)0.15mg/L,6-苄氨基嘌呤(6-BA)0.06 mg/L,提高成活率,驯化35天;
5)驯化后每天喷淋1次,持续10天,然后每2天喷淋1次并拆除遮光网、白天打开大棚晚上关闭大棚,持续10天,最后每3天喷淋一次并完全撤除大棚,炼苗结束得穗花狐尾藻陆生苗,成活率大于95%。
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方法的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起苗前先喷淋一次,然后将穗花狐尾藻陆生苗连同下方的种植杯一同取出,放入运输箱内从南京运至四川成都某人工湖,运输过程中成活率为98%;
2)种植:先将人工湖的水排出,然后将穗花狐尾藻陆生苗连同种植杯按规定的行距株距一同埋入底泥中,种植杯杯口与底泥平面齐平;
3)在灌水前喷洒一次植物生长素—吲哚-3-乙酸(IAA)0.05mg/L, 6-苄氨基嘌呤(6-BA)0.03 mg/L,在次日向人工湖内灌水至水深50cm,让穗花狐尾藻自然生长15天后,恢复人工湖原水位高度,成活率大于96%。
实施例2
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自然沟渠采集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穗花狐尾藻鲜体,用清水冲洗掉穗花狐尾藻鲜体表面附着物;将穗花狐尾藻剪切成12厘米长的外植体,每个外植体包含2~3个节间;
2)将所述外植体放入含有植物激素6-苄氨基嘌呤(6-BA)的营养液中,植物激素6-苄氨基嘌呤6-BA浓度为0.1mg/L,浸泡3小时;
3)对试验田的野杂草进行清理,然后将土地进行开挖低于地表面约50cm作为育苗田,并对育苗田四周做防渗处理,在育苗田上搭建大棚;将6×6cm高度为5cm的种植杯铺满在育苗田中,然后向种植杯中填入种植土至种植杯的高度,种植土有机质含量为3.1%,全氮含量为0.16%,速效磷为22ppm;将处理后的外植体扦插到种植杯内,向育苗田中灌水提高水深至30cm,培养30天至生长出新的根茎;
4)待培育种苗成活后并生长超过5cm时,在育苗田上搭建塑料大棚,将水放干,采用人工喷淋的方式,每天喷水两次土壤含水率大于40%,保证空气含水率大于80%,并在塑料大棚外铺设遮光网,进行遮光处理,光照强度不超过4000lx,每一周喷洒一次植物生长素—吲哚-3-乙酸(IAA)0.3mg/L,6-苄氨基嘌呤(6-BA)0.02 mg/L,提高成活率,驯化25天;
5)驯化后每天喷淋1次,持续10天,然后每2天喷淋1次并拆除遮光网、白天打开大棚晚上关闭大棚,持续10天,最后每3天喷淋一次并完全撤除大棚,炼苗结束得穗花狐尾藻陆生苗,成活率为97%。
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方法的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起苗前先喷淋一次,然后将穗花狐尾藻陆生苗连同下方的种植杯一同取出,放入运输箱内由南京运至杭州某水深为2.5米河道;运输过程中成活率为99%。
2)种植:先将河道的水排出,然后将穗花狐尾藻陆生苗连同种植杯按规定的行距株距一同埋入底泥中,种植杯杯口与底泥平面齐平;
3)在灌水前喷洒一次植物生长素—吲哚-3-乙酸(IAA)0.08mg/L, 6-苄氨基嘌呤(6-BA)0.02 mg/L,在次日向河道内灌水至水深50cm,让穗花狐尾藻自然生长15天后,恢复河道原水位高度,成活率大于90%。
实施例3
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自然沟渠采集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穗花狐尾藻鲜体,用清水冲洗掉穗花狐尾藻鲜体表面附着物;将穗花狐尾藻剪切成13厘米长的外植体,每个外植体包含2~3个节间;
2)将所述外植体放入含有植物激素6-苄氨基嘌呤(6-BA)的营养液中,植物激素6-苄氨基嘌呤6-BA浓度为1.0mg/L,浸泡2小时;
3)对试验田的野杂草进行清理,然后将土地进行开挖低于地表面约50cm作为育苗田,并对育苗田四周做防渗处理,在育苗田上搭建大棚;将6×6cm高度为5cm的种植杯铺满在育苗田中,然后向种植杯中填入种植土至种植杯的高度,种植土有机质含量为3.7%,全氮含量为0.19%,速效磷为33ppm;将处理后的外植体扦插到种植杯内,向育苗田中灌水提高水深至30cm,培养30天至生长出新的根茎;
4)待培育种苗成活后并生长超过5cm时,在育苗田上搭建塑料大棚,将水放干,采用人工喷淋的方式,每天喷水两次土壤含水率大于40%,保证空气含水率大于80%,并在塑料大棚外铺设遮光网,进行遮光处理,光照强度不超过4000lx,每一周喷洒一次植物生长素—吲哚-3-乙酸(IAA)0.2mg/L,6-苄氨基嘌呤(6-BA)0.01 mg/L,提高成活率,驯化30天;
5)驯化后每天喷淋1次,持续10天,然后每2天喷淋1次并拆除遮光网、白天打开大棚晚上关闭大棚,持续10天,最后每3天喷淋一次并完全撤除大棚,炼苗结束得穗花狐尾藻陆生苗,成活率为98%。
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方法的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起苗前先喷淋一次,然后将穗花狐尾藻陆生苗连同下方的种植杯一同取出,放入运输箱内运至上海市某水深为2米景观河,运输过程中成活率为99%;
2)种植:先将河道的水排出,然后将穗花狐尾藻陆生苗连同种植杯按规定的行距株距一同埋入底泥中,种植杯杯口与底泥平面齐平;
3)在灌水前喷洒一次植物生长素—吲哚-3-乙酸(IAA)0.1mg/L, 6-苄氨基嘌呤(6-BA)0.01 mg/L,在次日向河道内灌水至水深50cm,让穗花狐尾藻自然生长15天后,恢复河道原水位高度,成活率大于93%。
实施例4
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自然沟渠采集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穗花狐尾藻鲜体,用清水冲洗掉穗花狐尾藻鲜体表面附着物;将穗花狐尾藻剪切成14厘米长的外植体,每个外植体包含2~3个节间;
2)将所述外植体放入含有植物激素6-苄氨基嘌呤(6-BA)的营养液中,植物激素6-苄氨基嘌呤6-BA浓度为1.5mg/L,浸泡2小时;
3)对试验田的野杂草进行清理,然后将土地进行开挖低于地表面约50cm作为育苗田,并对育苗田四周做防渗处理,在育苗田上搭建大棚;将6×6cm高度为5cm的种植杯铺满在育苗田中,然后向种植杯中填入种植土至种植杯的高度,种植土有机质含量为4.2%,全氮含量为0.21%,速效磷为25ppm;将处理后的外植体扦插到种植杯内,向育苗田中灌水提高水深至30cm,培养30天至生长出新的根茎;
4)待培育种苗成活后并生长超过5cm时,在育苗田上搭建塑料大棚,将水放干,采用人工喷淋的方式,每天喷水两次土壤含水率大于40%,保证空气含水率大于80%,并在塑料大棚外铺设遮光网,进行遮光处理,光照强度不超过4000lx,每一周喷洒一次植物生长素—吲哚-3-乙酸(IAA)0.25mg/L,6-苄氨基嘌呤(6-BA)0.04mg/L,提高成活率,驯化30天;
5)驯化后每天喷淋1次,持续10天,然后每2天喷淋1次并拆除遮光网、白天打开大棚晚上关闭大棚,持续10天,最后每3天喷淋一次并完全撤除大棚,炼苗结束得穗花狐尾藻陆生苗,成活率为97%。
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方法的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起苗前先喷淋一次,然后将穗花狐尾藻陆生苗连同下方的种植杯一同取出,放入运输箱内运至天津市某人工湖,运输过程中成活率为99%;
2)种植:先将人工湖的水排出,然后将穗花狐尾藻陆生苗连同种植杯按规定的行距株距一同埋入底泥中,种植杯杯口与底泥平面齐平;
3)在灌水前喷洒一次植物生长素—吲哚-3-乙酸(IAA)0.05mg/L, 6-苄氨基嘌呤(6-BA)0.01 mg/L,在次日向河道内灌水至水深50cm,让穗花狐尾藻自然生长15天后,恢复人工湖原水位高度,成活率大于91%。
对比例1
以实施例3的方法对沉水植物黑藻、微齿眼子菜和金鱼藻进行陆地驯化,在步骤1-3过程中成活率无差异,但在陆生驯化过程中无法驯化诱导出气生叶片,导致实验失败,陆生驯化成活率为零。
对比例2
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方法,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步骤4)中每一周喷洒一次植物生长素—吲哚-3-乙酸(IAA)0.2mg/L,驯化30天;最终成活率为68%。
对比例3
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方法,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步骤4)中每一周喷洒一次植物生长素—6-苄氨基嘌呤(6-BA)0.01 mg/L,驯化30天;最终成活率为61%。
对比例4
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方法的移栽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步骤3)在灌水前喷洒一次植物生长素—吲哚-3-乙酸(IAA)0.05mg/L,在次日灌水至水深50cm,穗花狐尾藻自然生长15天后,恢复原水位高度,最终成活率大于83%。
对比例5
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方法的移栽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步骤3)在灌水前喷洒一次植物生长素—6-苄氨基嘌呤(6-BA)0.03 mg/L,在次日灌水至水深50cm,穗花狐尾藻自然生长15天后,恢复原水位高度,最终成活率大于81%。
本发明按照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定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穗花狐尾藻鲜体,清洗后将茎段去除叶片然后剪切成12~15厘米长的外植体;
2)将外植体放入含有植物激素的营养液中浸泡2~3小时;
3)在容器内铺设5cm厚的培养基质,将步骤2)处理后的外植体扦插到培养基质内,然后灌水至水深30cm;
4)待培育苗新生长部分超过5cm时,在在容器上方搭建大棚,将容器内的水放干,使用喷淋补水,每天喷淋两次,保持培养基质含水率大于40%,空气含水率大于80%,在大棚外加装遮光网控制光照强度低于4000lx,驯化25~35天;
5)驯化结束后,继续培养30天,得穗花狐尾藻陆生苗,期间逐渐减少喷淋次数至每3天喷淋1次、逐渐增加光照强度至自然光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外植体包含2~3个节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营养液中的植物激素为6-苄氨基嘌呤,其在营养液中浓度为0.1~2.0 m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培养基质,其有机质大于3%,全氮大于0.15%,速效磷大于20ppm;在容器中放置培养杯,将培养基质放入培养杯中,外植体扦插到培养杯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每周喷洒一次植物生长素,植物生长素为吲哚-3-乙酸和6-苄氨基嘌呤,浓度分别为0.15~0.3mg/L,0.01-0.06 mg/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以每10天为一个阶段,第一阶段每天喷淋一次,第二阶段没两天喷淋一次并拆除遮光网、白天打开大棚晚上关闭大棚,第三阶段每三天喷淋一次并撤除大棚。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方法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起苗:将穗花狐尾藻陆生苗连同下方的培养基质一同取出,放入运输箱内运至移栽地;
2)种植:先将移栽地的水排出,然后将穗花狐尾藻陆生苗连同培养基质埋入底泥中;
3)向移栽地灌水至水深40~50cm,自然生成15天后,恢复移栽地原水位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方法的移栽方法,所述步骤1)中起苗前先喷淋一次,培养基质含水率大于1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方法的移栽方法,所述步骤3)中在灌水前喷洒一次植物生长素,植物生长素为吲哚-3-乙酸和6-苄氨基嘌呤,浓度分别为0.05~0.1mg/L,0.01-0.03 mg/L,在次日灌水。
CN201910348955.9A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移栽方法 Active CN1101500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8955.9A CN110150043B (zh)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移栽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8955.9A CN110150043B (zh)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移栽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50043A true CN110150043A (zh) 2019-08-23
CN110150043B CN110150043B (zh) 2021-05-25

Family

ID=67638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48955.9A Active CN110150043B (zh)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移栽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5004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7297A (zh) * 2021-08-23 2021-11-16 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利用废弃尿不湿培养种植粉绿狐尾藻的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9184A (zh) * 2004-03-04 2005-01-05 �Ϻ���ͨ��ѧ 狐尾藻工程苗快繁方法
CN1586153A (zh) * 2004-07-23 2005-03-02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一种快速繁殖穗花狐尾藻的方法
CN1640239A (zh) * 2004-12-07 2005-07-20 南京大学 穗花狐尾藻工程苗单节扩繁方法
CN103053311A (zh) * 2013-01-09 2013-04-24 成都华都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繁殖狐尾藻的方法
CN103609423A (zh) * 2013-11-19 2014-03-05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网箱养殖穗花狐尾藻的方法
CN105393908A (zh) * 2015-11-16 2016-03-16 水生藻安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沉水植物组培苗快速模块化种植的方法及模块化组合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9184A (zh) * 2004-03-04 2005-01-05 �Ϻ���ͨ��ѧ 狐尾藻工程苗快繁方法
CN1586153A (zh) * 2004-07-23 2005-03-02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一种快速繁殖穗花狐尾藻的方法
CN1640239A (zh) * 2004-12-07 2005-07-20 南京大学 穗花狐尾藻工程苗单节扩繁方法
CN103053311A (zh) * 2013-01-09 2013-04-24 成都华都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繁殖狐尾藻的方法
CN103609423A (zh) * 2013-11-19 2014-03-05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网箱养殖穗花狐尾藻的方法
CN105393908A (zh) * 2015-11-16 2016-03-16 水生藻安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沉水植物组培苗快速模块化种植的方法及模块化组合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鲁将、胡栋: "狐尾藻的养殖与应用研究,鲁将、胡栋,中国园艺文摘. 2016年04期", 《中国园艺文摘》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7297A (zh) * 2021-08-23 2021-11-16 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利用废弃尿不湿培养种植粉绿狐尾藻的系统及方法
CN113647297B (zh) * 2021-08-23 2022-08-19 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利用废弃尿不湿培养种植粉绿狐尾藻的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50043B (zh) 202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9274B (zh) 一种大规模沿海新围垦滩涂农地生态化开发的集成方法
CN105347494B (zh) 城市富营养化河道生态修复方法
CN102926351B (zh) 一种基于生态袋的河湖边坡生态三段治理方法
CN102172154B (zh) 一种沉水植物育种方法
CN102282999B (zh) 模块化沉水物植水下草皮种植方法
CN103882828A (zh) 一种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方法
WO2014161108A1 (zh) 通过速生草本植物的种植、收割和填埋实现固碳的方法
CN103276696A (zh) 一种基于生态袋的水下护坡及水体生态治理方法
CN104604479B (zh) 一种臌囊薹草移栽快速恢复泥炭沼泽植被的方法
CN102301943A (zh) 便携式植物藤毯的生产方法
CN106856918A (zh) 在南方潮汐湿地种植芦苇的方法
CN102060384B (zh) 一种除磷抑藻的“水下草坪”及构建方法
CN102783334B (zh) 一种野生三角枫植物树桩盆景水生栽培方法
CN108901663B (zh) 一种提升滨海盐土产能的生态农牧场模式构建方法
CN102633367B (zh) 利用中华萍蓬草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修复方法
CN114262062A (zh) 一种沉水植物净化毯与水下生态修复系统
CN107651754B (zh) 一种修复富营养水体的复合生态系统构建方法及人工礁石
CN111642311B (zh) 在海滨地区种植许树的方法
CN110150043A (zh) 一种穗花狐尾藻陆生苗的培育、移栽方法
CN210764850U (zh) 一种人工红树林湿地污水深层处理系统
CN106717878A (zh) 一种湿地生态修复方法
CN116750886A (zh) 湿地植物床-沟壕系统低温域活化净水生态工法及其系统
CN116472936A (zh) 一种红树林大树移植方法
CN106922344A (zh) 在潮汐湿地应用短叶茳芏开展生态修复的方法
CN204310870U (zh) 一种基于植物的水体修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