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45516A - 夹持器装置及使用或制造该夹持器装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夹持器装置及使用或制造该夹持器装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45516A
CN110145516A CN201910013587.2A CN201910013587A CN110145516A CN 110145516 A CN110145516 A CN 110145516A CN 201910013587 A CN201910013587 A CN 201910013587A CN 110145516 A CN110145516 A CN 1101455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pe member
projecting part
clamper device
clamper
clip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1358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45516B (zh
Inventor
理查德·格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coni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coni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conix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coni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145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455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455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455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3/00Flanged joints
    • F16L23/04Flanged joints the flanges being connected by members tensioned in the radial plane
    • F16L23/08Flanged joints the flanges being connected by members tensioned in the radial plane connection by tangentially arranged pin and nu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00Friction-grip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02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 F16B2/06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external, i.e. with contracting action
    • F16B2/08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external, i.e. with contracting action using ba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夹持器装置及使用或制造该夹持器装置的方法。所提供的夹持器装置包括呈环形或大致环形的形式的带部件。带部件具有两个相对的端,并且设置有在相对的端中的每个端处向带部件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件。至少一个所述突出部件与带部件一体形成。

Description

夹持器装置及使用或制造该夹持器装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夹持器及使用或制造该夹持器装置的方法。
尽管以下说明几乎仅涉及V夹持器(V-clamp)或具有V形轮廓的夹持器的形式的夹持器装置,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发明可涉及具有任何成形轮廓的任何类型的夹持器装置。
背景技术
轮廓夹持器(profile clamp)通常用于在使用时将两个管道或导管的端部联接在一起。轮廓夹持器的示例包括环形夹持带,该夹持带具有两个相对的端和限定在端之间的空间。在带的每个端处均设置有凸耳,并且通常彼此相对的凸耳布置成从带向径向外侧突出。例如螺母和螺栓等的张紧设备通常定位在两个相对的凸耳之间,以允许夹持带在使用时在夹持位置和未夹持位置之间移动。在US2015/0267729中公开了轮廓夹持器的示例。
传统地,一般通过金属加压处理形成轮廓夹持器。与传统的轮廓夹持器相关的问题在于:特别是在使用时当夹持带被置于载荷之下时,夹持带趋向于朝向凸耳失去其形状和形式。这能够导致使用时夹持器与一个或多个被夹持的物体之间的不均匀接触。具有辊环V形轮廓(roller annular V-shaped profile)的轮廓夹持器可以克服该问题。然而,这通常需要在V形轮廓的端上焊接或形成额外特征,由此增加了与夹持器的制造相关的成本。另外,此类夹持器不太适应能够在夹持器或底层部件中引起热膨胀应力的温度变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能够克服上述问题的夹持器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使用或制造能够克服上述问题的夹持器装置的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轮廓的夹持器装置或V形轮廓的夹持器装置;以及使用或制造具有轮廓的夹持器装置或具有V轮廓的夹持器装置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夹持器装置,所述夹持器装置包括带部件和突出部件,所述带部件呈环形或大致环形的形式,所述带部件具有两个相对的端,所述突出部件在所述相对的端中的每个端处向所述带部件的外侧突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突出部件与所述带部件一体形成。
本发明因此提供夹持器装置,其中,至少一个向外突出部件与带部件一体形成。这减少了与夹持器装置的制造相关的时间和成本。至少在一体形成有突出部件的端处维持了夹持器装置的形状和形式,由此允许在相对的突出部件之间的和/或在使用时中间构件与处于被夹持位置的突出部件之间的、与在使用时由夹持器装置夹持的一个或多个物体的更均匀的接触分布。发现本发明的装置具有改善了的长期载荷保持特性。更容易适应作为装置使用场所中的温度变化的结果的热膨胀变化。另外,发现最终的夹持器装置更强且更能承受外部载荷。还发现这种强度上的增强改善了与在使用时可能与突出部件一同使用的任何张紧部件的接触。
优选地,在两个所述相对的端处的所述突出部件与所述带部件一体形成。因此,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突出部件和所述带部件由单件一体构件构成。
优选地,在带部件的两个所述相对的端中的每个端处设置单个突出部件或构件。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带部件包括两个突出部件,带部件的相对的端中的每个端处一个突出部件。
优选地,通过在制造过程中使所述突出部件相对于所述带部件弯折,所述突出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或两个被配置成向所述带部件的外侧突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突出部件可以呈一个或多个凸耳、突出构件、夹持头、凸缘构件等的形式。
优选地,带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大致环形式或具有处于两个相对的端之间的空间的形状(即、带部件的两个相对的端至少在未夹持位置彼此不联接或接触)的带构件。环状带构件的长度范围内限定有孔,用于定位穿过该孔中的一个或多个物体,这些物体在使用时将被夹持器装置夹持。
优选地,在使用时带部件能够在夹持位置和未夹持位置之间移动。在夹持位置,由带部件限定的孔相对小,以在使用时夹持位于该孔中的一个或多个物体至夹持器装置。在未夹持位置,在使用时由带部件限定的孔相对大以允许一个或多个物体位于该孔中和/或从该孔中移除。
优选地,夹持器装置是具有轮廓的夹持器装置。
优选地,带部件具有内或面向内的夹持表面,以及外表面。在使用时该内或面向内的夹持表面面向一个或多个物体和/或与一个或多个物体接触。外或面向外的表面典型地在使用时背对被夹持的一个或多个物体。
优选地,带部件和/或至少所述内或面向内的夹持表面具有轮廓或具有成形轮廓。
优选地,带部件和/或至少所述内或面向内的夹持表面具有V形轮廓或大致V形轮廓。
优选地,夹持器装置呈V夹持器装置或具有V轮廓的夹持器的形式。
优选地,与带部件一体形成的突出部件具有与带部件相同或大致相同的形状或轮廓,例如相同或大致相同的截面形状或轮廓。
优选地,带部件的与一体形成的突出部件的内表面(即、面向相对的突出部件的表面)具有与带部件的内夹持表面相同或大致相同的形状或轮廓。
因此,在一个示例中,带部件的轮廓面和/或内夹持表面与突出部件和/或突出部件的内表面连续或大致连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突出部件具有与环状带部件的轮廓不同的轮廓。例如,形状、大小、尺寸和/或轮廓的设计可以不同。
优选地,突出部件具有成形轮廓、V形轮廓或大致V形轮廓。
优选地,突出部件的成形轮廓、V形或大致V形轮廓配置成在使用中处于夹持位置时在载荷下如同弹簧一样起作用。
申请人已经发现,带部件的轮廓延续到突出部件允许改善了的从带部件到突出部件的应力过渡而没有任何中断。
优选地,突出部件的内或面向内的表面(即、一个突出部件的与另一个突出部件的表面相对的表面)具有与带部件和/或内夹持表面相同或大致相同的轮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突出部件向带部件的径向外侧突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突出部件在所述相对的端处向带部件的横向外侧突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的突出部件在使用时(诸如在夹持位置和/或未夹持位置)彼此平行或大致平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一个突出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成在装置在使用中处于夹持位置时与相对的突出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直接接合。
优选地,带部件和/或突出部件的轮廓为:在其内或面向内的表面上限定至少一个凹部或通道部。
优选地,所述凹部或通道部包括底壁(即、配置成面向用于带部件的被夹持的物体)和从所述底壁向外侧突出(即、配置成朝向用于带部件的被夹持的物体突出)的两个相对的侧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的侧壁的与底壁相反的端(即、最靠近用于带部件的被夹持的物体的端)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凸缘部从凹部或通道部向外侧突出。在一个示例中,该配置被称为礼帽配置(top hat arrangement)。
底壁、相对的侧壁和凸缘部优选地一体形成。优选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处于夹持位置时,相对的突出部件的相对的凸缘部彼此直接接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的侧壁的与底壁相反的端(即、使用时最靠近被夹持的物体的端)是自由边缘并且不设置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在一个示例中,该配置被称为毡帽配置(fez arrangement)。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部件的相对的端处的突出部件配置成在处于夹持位置时彼此间隔开一定距离。例如,使用时在突出部件之间可以设置间隔部件或一个或多个间隔构件,以在突出部件之间提供该间隔或分离突出部件。
优选地,间隔部件为:允许带部件在拉伸状态下被放置的任何配置或构件,和/或允许位于带部件的相对的端的端部的突出部件在夹持位置和/或未夹持位置分离开所需的距离或处在一起的任何配置或构件。
优选地,间隔部件设置于、安装于、可拆卸地安装于或关联于突出部件,和/或设置于、安装于、可拆卸地安装于或关联于在使用时设置有夹持器装置的张紧部件。
优选地,间隔部件包括板构件、间隔构件、螺母、垫片、和/或突出部等的任意一者或任意组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的突出部件在夹持位置和/或未夹持位置彼此不平行。
优选地,使用时在突出部件之间设置有张紧部件。张紧部件优选地配置用于在使用时在夹持位置和未夹持位置之间移动和/或维持带部件、突出部件和/或夹持器装置,其中,在夹持位置一个或多个物体可以被夹持在带部件之间或被带部件夹持,在未夹持位置一个或多个物体可以从带部件移除和/或位于带部件之间或处于带部件中。
优选地,张紧部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螺母和螺栓、耳轴(trunnion)、卡子、中间接合构件、允许突出部件在使用中朝向彼此和/或远离彼此移动的任何部件等的任意一者或任意组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突出部件或各突出部件中限定了一个或多个孔,从而允许张紧部件在使用中位于孔中、与孔联接和/或与孔相关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间隔部件设置于张紧部件或与张紧部件相关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张紧部件呈螺母和螺栓的形式并且间隔部件包括位于相对的突出部件之间的螺栓的螺纹部的另外的螺母构件,由此甚至在夹持位置也维持相对的突出部件间隔开一定距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张紧部件呈螺母和螺栓的形式并且间隔部件包括与螺母联接或相关联的接触部件或接触构件。在使用时接触部件或构件位于或能够位于相对的突出部件之间,更优选地在至少一个突出部件的一端上方,以防止在处于夹持位置时相对的突出部件之间直接接触。
在一个示例中,在使用时接触部件或构件部分地或全部地包围突出部件中的一个。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接触部件或构件包括联接至螺母的第一部分或端壁部、联接至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或顶壁部以及联接至第二部分的第三部分或另一个端壁部。
优选地,该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或端壁部平行于或大致平行于突出部件。
优选地,第二部分是透明的、垂直于或大致垂直于第一部分、第三部分、端壁部分和/或突出部件的自由端。
优选地,在使用时当装配至夹持器装置时第二部分位于至少一个突出部件的自由端上方。
优选地,一个或多个其它部分或侧壁部联接至第三部分并且朝向第一部分突出。在使用时这些其它部分或壁部有助于封闭或大致封闭至少一个突出部件。
优选地,带部件和突出部件是轧制而成的(roll formed)。轧制形成制造工序导致夹持器装置显著地比传统的加压形成的夹持器装置强。这使得本发明的夹持器装置更耐受外部载荷。强度的增大还改善了与在使用时可能与夹持器装置一同使用的张紧部件的接触。这最终增大了夹持器装置的用于给定的扭矩的轴向载荷。
优选地,带部件和突出部件由例如不锈钢的金属形成。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部件包括单个带构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部件包括联接在一起的两个或多个段。
优选地,两个或多个段通过铰链方式联接在一起。这允许在使用中当处于未夹持位置时两个或多个段相对于彼此移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环状带部件中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缺口部,以增加带部件在使用时的灵活性。
优选地,一个或多个缺口部设置于带部件的相对的部分或带部件的凹部或通道部的侧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的突出部件具有相同的形状、大小、尺寸和/或轮廓。
优选地,带部件和/或突出部件是对称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的突出部件具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尺寸和/或轮廓。
优选地,带部件和/或突出部件是对称的。
优选地,待通过夹持器装置夹持的一个或多个物体包括一个或多个导管、环状构件和/或管道。
优选地,被夹持的一个或多个导管、环状构件和/或管道包括用于夹持的一个或多个向外侧突出的凸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使用或制造夹持器装置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制造夹持器装置的方法,所述夹持器装置包括具有两个相对的端的带部件,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带部件形成为环形或大致环形的形式,形成突出部件,所述突出部件在所述相对的端中的每个端处向所述带部件的外侧突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突出部件与所述带部件一体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使用夹持器装置的方法,所述夹持器装置包括呈环形或大致环形形式的带构件,所述带构件具有相对的端和从所述相对的端中的每一个端朝向所述带部件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突出部件与所述带部件一体形成,所述方法包括使所述带部件在夹持位置与未夹持位置之间移动的步骤,其中:在所述夹持位置,所述带部件的所述相对的端相对地闭合在一起;在所述未夹持位置,与所述夹持位置相比,所述带部件的所述相对的端相对地进一步彼此远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具有轮廓的夹持器装置或具有V轮廓的夹持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使用或制造具有轮廓的夹持器装置或具有V轮廓的夹持器装置的方法。
附图说明
现在参照以下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夹持器装置的立体图;
图2A、图2B和图2C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张紧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突出部件之间的情况下的夹持器装置的局部立体图、侧视图和局部分解图;
图3A和图3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在张紧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突出部件之间的情况下的夹持器装置的局部立体图和侧视图;
图4A和图4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突出部件配置成当处于夹持位置时彼此直接接触的情况下的夹持器装置的局部立体图和侧视图;
图5A和图5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突出部件被配置成当处于夹持位置时彼此间隔开一定距离的情况下的夹持器装置的局部立体图和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设置有缺口部的环状带构件的局部立体图;
图7A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夹持器装置的局部立体图,其中突出部件具有不同的轮廓;
图7B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夹持器装置的端视图,其中至少一个突出部件具有与环状带部件不同的轮廓;以及
图8A和图8B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夹持器装置的、在突出部件被配置成当处于使用垫片或板构件的夹持位置时彼此间隔开一定距离的情况下的局部立体图和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夹持器装置2。装置2包括环状的带部件,带部件呈具有两个相对的端6、8的单个连续的环状带部4的形式。带部4具有在使用时背对被夹持的一个或多个物体的外表面10以及在使用时面向被夹持的一个或多个物体并与之接合的内夹持表面12。
突出部件呈两个凸耳14、16分别设置于带部4的相对的端6、8的形式。凸耳14、16向带部4的径向外侧突出。
根据本发明,凸耳14、16与带部4一体形成,使得带部和凸耳相结合提供了单个连续的物体。
带部4的内表面12具有V形轮廓,并且该V形轮廓分别与凸耳14、16的内表面18、20连续。设置绕着装置2的整个接触周的V轮廓确保了在使用时与一个或多个物体的均匀接触分布。另外,凸耳的V形轮廓在置于载荷之下时如同弹簧一样起作用。在带和凸耳之间的V形轮廓的连续允许改善了的从带部件到凸耳的应力过渡而没有任何中断。
在本示例中通过对制造装置所用的金属进行轧制,凸耳典型地与带部一体形成。形成的夹持器显著地比通过传统的加压制造形成的夹持器强。本发明的夹持器由此更耐受外部载荷。
孔22、24被限定成分别穿过各凸耳14、16,以允许张紧部件或张紧设备(在本示例中未示出)在使用时位于孔之间。张紧部件或设备允许带部4的端6、8朝向彼此移动从而形成在使用时的夹持位置,并且允许带部4的端6、8远离彼此移动从而形成在使用时的未夹持位置。
在夹持位置,例如一个或多个导管或管道等的一个或多个待夹持的物体通过限定在带部4的内表面12之间的孔26定位,并且相对于夹持器2被保持就位。
在未夹持位置,一个或多个物体可以插入限定在带部4的内表面12之间的孔26和/或从孔26移除。
孔26典型地在处于夹持位置时的大小比处于未夹持位置时的大小大。
带部4的内表面12、18、20的V轮廓典型地包括凹部,该凹部具有基部28和从所述基部28突出的相对的侧壁30、32。侧壁30、32之间的与基部28紧邻的距离小于侧壁30、32之间的与凹部的开口相邻(与基部28相反)的距离。在侧壁30、32的最远离基部28的端处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凸缘34、36。在制造处理过程中在装置材料中一体形成轮廓形状。
图2A至图5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夹持器装置的示例,其具有所示出的张紧部件或张紧设备的不同配置。
在图1中使用的相同附图标记用于表示图2A至图5B中的相同的特征。
在图2A至图2C中,用于使夹持器装置在夹持位置和未夹持位置之间移动的张紧部件或设备包括螺母40和螺栓42。螺母40被配置成与凸耳14的最远离带部4的端6的自由端接触。
螺栓42包括具有设置在其端部的头部44的细长的螺纹部46。在使用时,螺纹部46插入通过凸耳16的孔24并且通过凸耳14的孔22。头部44的尺寸为大到不会穿过孔24。螺母40经由螺纹部46的端部48定位在螺纹部46上并且与螺纹部46螺纹接合。在螺纹部46上的螺母40的朝向凸耳14的转动使凸耳14、16移动靠近到一起从而形成夹持位置。在螺纹部46上的螺母40的远离凸耳14的转动使凸耳14、16移动彼此远离从而形成未夹持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螺母40具有与螺母40联接的接触部50。接触部50被配置成其至少一部分位于凸耳14、16的相对的表面之间以在处于夹持位置时将凸耳14、16彼此分开。这在使用时提供了在凸耳14、16之间的改善了的接触面。更具体地,接触部50具有:第一部分或端壁部52,其从螺母40向外侧突出并且相对于螺母40以及相对于螺纹部46的纵轴线横向地、优选垂直地配置;第二部分或顶部54,其位于凸耳14的自由端的上方并且相对于第一部分或端壁部为横向、优选地为垂直(优选地,第二部分位于第一部分的端部);第三部分或另一端壁部56,其在使用时位于凸耳14、16之间并且平行于端壁部52(第三部分位于第二部分的与第一部分相反的端部);两个相对的侧壁57,其联接至端壁部56并且从凸耳16突出(并且朝向端壁部52)成在侧壁57之间至少部分地包围凸耳14。孔59被限定成穿过端壁52和56以允许螺栓42在使用时在凸耳上的孔22、24以外还从端壁52和56穿过。
图3A和图3B所示的配置与图2A至图2C中所示的配置相似,区别在于,在图2A至图2C中带部4的V轮廓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凸缘34、36,而图3A至图3B中的带部4的V轮廓不具有向外侧延伸的凸缘34、36。图2A至图2C中的带部配置常被称为礼帽(top hat),而图3A至图3B中的带部配置常被称为毡帽(fez)。因为在本配置中没有出现凸缘34、36以在凸耳之间提供较大的面接触面积,所以在图3A至图3B中的具有接触部50的封装螺母40的使用特别有助于提供处于凸耳14、16之间的接触面。
图4A和图4B所示的配置基于礼帽带部配置,并且包括用于张紧部件的螺母40和螺栓42,但是这里没有与螺母40相关联的接触部50。在本示例中,凸耳14、16的凸缘34、36(特别是处于凸耳14、16顶部自由端15、17)的相对的内表面在使用中处于夹持位置时彼此直接接合。这改善了接点的刚性。例如,如果在使用时存在被夹持的物体的任何崩塌,在凸耳14、16的凸缘34、36之间仍然存在一些接触,以维持由螺母和螺栓施加的载荷。该配置还有助于防止接点由于在使用时被施加了过大的扭矩而导致的过载。这些优点还应用于图2A至图4B和图8A至图8B所示的实施方式。
图5A和图5B所示的配置与图4A和图4B中所示的配置相似,区别在于,在处于夹持位置和未夹持位置的凸耳14、16之间维持了间隙。即使夹持器装置在使用时处于夹持位置,这也确保了凸耳14、16的凸缘34、36的相对的内表面总是维持一定距离隔开。该配置的优点在于夹持器能够处理用于联接部件的较大的公差变化。
在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虽然设置了连续的环状带部4和凹部的底壁28,但是凹部的限定了V形轮廓的相对的侧壁30、32在带部4上的一个或多个地点处不连续。更具体地,在带部4的凹部的相对的侧壁30、32上以及凸缘34、36中设置了相对的缺口部62,以改善带部4在使用时的灵活性。要理解的是,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任意数量的缺口部。当在使用中夹紧较小直径的物体时,缺口部的设置会是特别有利的。
在图1中,示出了凸耳14、16具有相同或大致相同的形状、尺寸和设计。然而,参照图7A,要理解的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凸耳14、16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尺寸和设计。在该示例中,凸耳14的长度比凸耳16长。
在图1中,凸耳14、16具有与带部4相同的轮廓,由此它们一体形成。然而,参照图7B,要理解的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凸耳14、16中的一者或两者可以具有与带部4不同的轮廓。例如,凸耳14、16的尺寸或宽度“X”可以与带部4的尺寸或宽度“Y”不同。尽管图7A和图7B示出了毡帽型的带配置,要理解的是,类似的配置可以设置有礼帽型的配置。
在图8A和图8B中,带部4具有毡帽型的带配置,并且为了改善凸耳14、16之间的接触面积,在凸耳14、16之间设置有垫片100或板构件并在处于夹持位置时通过凸耳14、16夹持垫片100或板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夹持器装置可以具有上述附图中说明的特征中的任意特征或任意组合。

Claims (15)

1.一种夹持器装置,所述夹持器装置包括带部件和突出部件,所述带部件呈环形或大致环形的形式,所述带部件具有两个相对的端,所述突出部件在所述相对的端中的每个端处向所述带部件的外侧突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突出部件与所述带部件一体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部件的两个所述相对的端处的所述突出部件与所述带部件一体形成,使得所述突出部件和所述带部件由单件一体构件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在制造过程中使所述突出部件相对于所述带部件弯折的结果,所述突出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或两个被配置成向所述带部件的外侧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部件、所述带部件的内或面向内的表面和/或所述突出部件的面向内的表面具有成形的轮廓、V形的轮廓或大致V形的轮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部件、所述带部件的内或面向内的表面具有与至少一个所述突出部件相同或大致相同的形状、大小、尺寸和/或设计轮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部件、所述带部件的内或面向内的表面具有与至少一个所述突出部件不同的形状、大小、尺寸和/或设计轮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件在所述相对的端处从所述带部件径向向外地突出或横向向外地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带部件的所述相对的端中的一个端处的所述突出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成当所述装置在使用中处于夹持位置时与处于所述带部件的所述相对的端中的另一个端处的所述突出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直接接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带部件的所述相对的端处的所述突出部件被配置成在使用中处于夹持位置时彼此间隔开一定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部件和/或所述突出部件的轮廓限定了在所述带部件和/或所述突出部件的内或面向内的表面上的至少一个通道部,所述至少一个通道部包括底壁和从所述底壁向外侧突出的两个相对的侧壁,所述侧壁的与所述底壁相反的端部中的任一者具有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以形成礼帽配置或具有自由端并形成毡帽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间隔部件设置于、安装于、可拆卸地安装于或关联于所述突出部件,和/或设置于、安装于、可拆卸地安装于或关联于在使用时用于使所述装置在夹持位置和未夹持位置之间移动的张紧部件,以将所述突出部件设置成间隔开一定距离;所述间隔部件包括板构件、间隔构件、螺母、垫片和/或突出部中的任意一者或任意组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处于所述带部件的所述相对的端处的所述突出部件之间设置有张紧部件,以在使用时移动和/或维持所述突出部件处于夹持位置或未夹持位置;所述张紧部件包括一个或多个螺母和螺栓、耳轴、中间接合构件或用于使所述突出部件在使用时朝向彼此和/或远离彼此移动的任何部件中的任意一者或任意组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夹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部件呈螺母和螺栓的形式,并且接触构件联接至所述螺母或与所述螺母相关联从而能够当所述装置在使用中处于夹持位置时定位在相对的突出部件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夹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构件形成为当在使用中处于夹持位置时部分地或整个地包围至少一个所述突出部件。
15.一种制造夹持器装置的方法,所述夹持器装置包括具有两个相对的端的带部件,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带部件形成为环形或大致环形的形式,形成突出部件,所述突出部件在所述相对的端中的每个端处向所述带部件的外侧突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突出部件与所述带部件一体形成。
CN201910013587.2A 2018-01-05 2019-01-07 夹持器装置及使用或制造该夹持器装置的方法 Active CN1101455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18001511 2018-01-05
GBGB1800151.1A GB201800151D0 (en) 2018-01-05 2018-01-05 Clamp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45516A true CN110145516A (zh) 2019-08-20
CN110145516B CN110145516B (zh) 2023-05-26

Family

ID=61190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13587.2A Active CN110145516B (zh) 2018-01-05 2019-01-07 夹持器装置及使用或制造该夹持器装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98457B2 (zh)
EP (1) EP3508770B1 (zh)
CN (1) CN110145516B (zh)
GB (1) GB201800151D0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0113297A1 (de) 2020-05-15 2021-11-18 Norma Germany Gmbh Profilschelle zum Verbinden zweier rohrförmiger Körper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02306A2 (en) * 2001-06-29 2003-01-09 Breeze-Torca Products, Llc Clamp for joining tubular bodies
CN1890500A (zh) * 2003-12-04 2007-01-03 卡劳公司 夹紧套环
US20080197627A1 (en) * 2007-02-21 2008-08-21 Norma Uk Limited Annular clamp
WO2008102116A2 (en) * 2007-02-21 2008-08-28 Norma Uk Limited Annular clamp
WO2010004233A1 (fr) * 2008-07-10 2010-01-14 Etablissements Caillau Dispositif de serrage comprenant un collier
CN101668979A (zh) * 2007-04-24 2010-03-10 卡劳公司 夹持装置
KR20120020715A (ko) * 2010-08-31 2012-03-08 이정선 관의 연결구조
US20130212842A1 (en) * 2010-11-05 2013-08-22 Etablissements Caillau Hinged Clamping Collar
US20150074952A1 (en) * 2012-04-13 2015-03-19 Etablissements Caillau Clamping collar
US20150240845A1 (en) * 2014-02-24 2015-08-27 Norma Germany Gmbh Profile clamp
CN104930280A (zh) * 2014-03-18 2015-09-23 诺马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异形夹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44137A (en) * 1969-01-17 1970-12-01 Aeroquip Corp Ball joint for fluid lines
DE3146219A1 (de) * 1981-11-21 1983-05-26 Josef Dr.-Ing. 6719 Kirchheim Reisacher "spannband zur verbindung von zwei im verbindungsstossbereich kreisfoermigen teilen"
US20080276668A1 (en) * 2005-06-03 2008-11-13 Stachowiak Jr John Edward Retained lock system and method
WO2009004400A1 (en) * 2007-07-02 2009-01-08 Alcatel-Lucent Device for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ontacting a pipe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02306A2 (en) * 2001-06-29 2003-01-09 Breeze-Torca Products, Llc Clamp for joining tubular bodies
CN1890500A (zh) * 2003-12-04 2007-01-03 卡劳公司 夹紧套环
US20080197627A1 (en) * 2007-02-21 2008-08-21 Norma Uk Limited Annular clamp
WO2008102116A2 (en) * 2007-02-21 2008-08-28 Norma Uk Limited Annular clamp
CN101668979A (zh) * 2007-04-24 2010-03-10 卡劳公司 夹持装置
WO2010004233A1 (fr) * 2008-07-10 2010-01-14 Etablissements Caillau Dispositif de serrage comprenant un collier
KR20120020715A (ko) * 2010-08-31 2012-03-08 이정선 관의 연결구조
US20130212842A1 (en) * 2010-11-05 2013-08-22 Etablissements Caillau Hinged Clamping Collar
US20150074952A1 (en) * 2012-04-13 2015-03-19 Etablissements Caillau Clamping collar
US20150240845A1 (en) * 2014-02-24 2015-08-27 Norma Germany Gmbh Profile clamp
CN104930280A (zh) * 2014-03-18 2015-09-23 诺马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异形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08770B1 (en) 2021-08-11
GB201800151D0 (en) 2018-02-21
US20190211954A1 (en) 2019-07-11
EP3508770A1 (en) 2019-07-10
CN110145516B (zh) 2023-05-26
US11598457B2 (en) 202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44130B2 (en) Pipe couplings
KR101468508B1 (ko) 파이프 연결구
US8528944B2 (en) Stopper grip ring for plumbing pipes
CA2843531C (en) Universal mounting clamp
RU2434177C2 (ru) Зажимный хомут
JP6325359B2 (ja) 配管の開先合わせ装置
US9202612B2 (en) Cold shrink assembly
CN110145516A (zh) 夹持器装置及使用或制造该夹持器装置的方法
RU2433329C2 (ru) Зажимный хомут
KR101204616B1 (ko) 파이프 배관용 스토퍼 그립 링
US11143340B2 (en) Clawed securing means
KR100984839B1 (ko) 파이프용 연결물
KR101282232B1 (ko) 프레임용 조인트
US2208642A (en) Hand reading glass and the like
US20190219205A1 (en) Hose Clamp
KR101501543B1 (ko) 파이프 연결용 커넥터 어셈블리
KR101522982B1 (ko) 파이프 연결구
WO2013015064A1 (ja) 管状体保持具
RU139956U1 (ru) Разъемный фланец
KR102093701B1 (ko) 와이어링 간격유지 장치
TWI817679B (zh) 環圈及飾品鍊條
JPH0763215A (ja) 繋ぎ環
KR20130107085A (ko) 파이프 연결구 및 파이프 연결구 제조방법
KR20180089061A (ko) 컨트롤 케이블튜브 단부 접속장치
RU2490338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термоправки одногофровых сильфоно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