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38909A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38909A
CN110138909A CN201810136381.4A CN201810136381A CN110138909A CN 110138909 A CN110138909 A CN 110138909A CN 201810136381 A CN201810136381 A CN 201810136381A CN 110138909 A CN110138909 A CN 1101389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teral circle
mobile terminal
outer peripheral
mounting base
periphera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363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38909B (zh
Inventor
成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363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389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38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89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389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89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后壳、显示屏、安装座和摄像模组。后壳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侧周面,侧周面包括第一侧周面、第二侧周面、第三侧周面、第四侧周面。第二表面向第一表面所在的一侧凹陷形成凹槽,凹槽贯穿第一侧周面和第二侧周面,且凹槽位于第三侧周面和第四侧周面之间。显示屏设置于第一表面所在的一侧。安装座与后壳转动连接。摄像模组设置在安装座上,摄像模组具有入光面,安装座能够相对后壳转动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安装座收容于凹槽内且入光面背向显示屏,在第二位置时摄像模组位于凹槽外且入光面从显示屏所在的一侧外露。上述移动终端可实现移动终端的高屏占比且有利于提升使用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的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等)上配备有前置摄像头,前置摄像头可用于提供视频通话、自拍等功能。前置摄像头需占用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所在的一侧的部分面积,不利于提升移动终端的屏占比。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以解决前置摄像头的设置不利于提升移动终端的屏占比的问题。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后壳,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侧周面,所述侧周面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侧周面、第二侧周面,和相背设置的第三侧周面、第四侧周面;所述第三侧周面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周面、所述第二侧周面的一端,所述第四侧周面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周面、所述第二侧周面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表面向所述第一表面所在的一侧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凹槽贯穿所述第一侧周面和所述第二侧周面,且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三侧周面和所述第四侧周面之间;
显示屏,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在的一侧;
安装座,与所述后壳转动连接;及
摄像模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摄像模组具有入光面;所述安装座能够相对所述后壳转动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安装座收容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入光面背向所述显示屏,在第二位置时所述摄像模组位于所述凹槽外且所述入光面从所述显示屏所在的一侧外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包括本体和凸设于所述本体上的凸台,所述摄像模组设置于所述凸台上,且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入光面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包括外表面、内表面,和连接在所述外表面、所述内表面之间的外周面,所述外周面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外周面、第二外周面,和相背设置的第三外周面、第四外周面,所述第三外周面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周面、所述第二外周面的一端,所述第四外周面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周面、所述第二外周面的另一端;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外周面与所述第一侧周面齐平,所述第二外周面与所述第二侧周面齐平;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外周面与所述第一侧周面错位,所述第二外周面与所述第二侧周面错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凹陷形成连接面和沉台面,所述连接面包括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分别连接于所述沉台面的两端的边缘上,且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分别与所述第二表面连接;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接面朝向所述第三外周面,所述第二连接面朝向所述第四外周面;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和所述沉台面界定所述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相交线为直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相交线与所述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夹角为直角;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相交线与所述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的夹角为直角或锐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的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凸出于所述第一外周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周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按压组件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设置于所述后壳与所述显示屏之间;所述按压组件与所述微处理器通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后壳上;所述电机具有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电机能够通过所述输出端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能够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齿轮能够带动所述安装座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磁吸组件,所述磁吸组件包括磁铁和吸附件,所述磁铁设置于所述后壳上,所述吸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吸附件能够吸附于所述磁铁上,以使所述安装座扣合于所述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周面和所述第二侧周面平滑过渡;及/或,所述第二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三侧周面和所述第四侧周面平滑过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摄像头、距离传感器和环境光传感器,所述摄像头、所述距离传感器和所述环境光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通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红外镜头、泛光感应元件和点阵投影器,所述红外镜头、所述泛光感应元件和所述点阵投影器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通信连接。
上述移动终端,在第一位置时安装座收容于凹槽内且摄像模组的入光面背向显示屏,在第二位置摄像模组位于凹槽外且入光面从显示屏所在的一侧外露,通过安装座在凹槽内的转动即可实现摄像模组由后置变为前置,从而避免了摄像模组占用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所在的一侧的面积,有利于实现移动终端的高屏占比。由于凹槽贯穿第一侧周面和第二侧周面,从移动终端的一侧对安装座施加作用力,即可翻转安装座并使得摄像模组的入光面翻转至显示屏所在的一侧,有利于提升使用的便利性。由于凹槽位于第三侧周面和第四侧周面之间,在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上,安装座能够得到有效地支撑,有利于设置安装座与后壳的转动机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安装座处于第二位置时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安装座处于第二位置时的后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安装座处于第一位置时的主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移动终端的安装座处于第一位置时的后视图;
图5为图4所示移动终端的安装座处于第一位置时的侧视图;
图6为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安装座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立体图;
图7为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安装座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某一位置时的俯视图;
图8为图7所示移动终端的局部剖视图;
图9为图2所示移动终端的一实施例中安装座处于第二位置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10为图9所示移动终端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5所示移动终端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作为在此使用的“通信终端”(或简称为“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
参考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为手机。移动终端10包括后壳100、安装座200、显示屏300和摄像模组400。后壳100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图未标)、第二表面110,和连接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110之间的侧周面,侧周面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侧周面111、第二侧周面113,和相背设置的第三侧周面115、第四侧周面117,第三侧周面115连接于第一侧周面111、第二侧周面113的一端,第四侧周面117连接于第一侧周面111、第二侧周面113的另一端。显示屏300设置于第一表面所在的一侧。在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大致呈矩形块状,第一侧周面111和第二侧周面113分别连接于矩形的两条长边上,第三侧周面115和第四侧周面117分别连接于矩形的两条短边上,也即第一侧周面111、第二侧周面113分别位于移动终端1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第三侧周面115、第四侧周面117分别位于移动终端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进一步,在移动终端10呈矩形块状的实施例中,第三侧周面115位于移动终端10的顶部,第四侧周面117位于移动终端10的底部。第四侧周面117上可以开设出音孔和连接口,出音孔可用于扬声器的声音的传出,连接口可用于对应设置耳机座或USB座等。
第二表面110向第一表面所在的一侧凹陷形成凹槽120,凹槽120贯穿第一侧周面111和第二侧周面113,且凹槽120位于第三侧周面115和第四侧周面117之间,也即凹槽120没有贯穿第三侧周面115或第四侧周面117。安装座200与后壳100转动连接。摄像模组400设置在安装座200上,摄像模组400具有入光面410,光线可以通过入光面410入射至摄像模组400上。安装座200能够相对后壳100转动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参考图3至图5,在第一位置时安装座200收容于凹槽120内且摄像模组400的入光面410背向显示屏300,摄像模组400可作为后置摄像头使用。参考图1和图2,在第二位置时摄像模组400位于凹槽120外且入光面410从显示屏300所在的一侧外露。摄像模组400外露后,用户即可通过摄像模组400进行自拍、视屏通话或面部识别等操作,摄像模组400可作为前置摄像头使用。在一实施例中,可以以移动终端10的宽度方向为x轴,以移动终端10的长度方向为y轴,以移动终端10的厚度方向为z轴建立坐标系,则安装座200可以绕y轴旋转以实现摄像模组400的翻转,也即安装座200的转动轴线平行于移动终端10的长度方向。
上述移动终端10,在第一位置时安装座200收容于凹槽内且摄像模组400的入光面410背向显示屏300,在第二位置摄像模组400位于凹槽120外且入光面410从显示屏300所在的一侧外露,通过安装座200在凹槽120内的转动即可实现摄像模组400由后置变为前置,从而避免了摄像模组400占用移动终端10的显示屏300所在的一侧的面积,有利于实现移动终端10的高屏占比。例如,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结构的移动终端10的屏占比可以大于85%。由于凹槽120贯穿第一侧周面111和第二侧周面113,从移动终端10的一侧对安装座200施加作用力,即可翻转安装座200并使得摄像模组400的入光面410翻转至显示屏300所在的一侧,有利于提升使用的便利性。由于凹槽120位于第三侧周面115和第四侧周面117之间,在移动终端10的长度方向上,安装座200能够得到有效地支撑,有利于设置安装座200与后壳100的转动机构。例如,采用上述结构时,安装座200与后壳100的转动机构有较为充裕的安装空间。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座200与后壳100的转动机构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可以采用齿轮传动机构以实现安装座200的翻转,也可以采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实现安装座200的翻转。
可以理解的是,采用上述结构的移动终端10上可以无需设置前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可以复用为前置摄像头,因此可以节省移动终端10的内部空间,以利于移动终端10的内部电子元器件的安装。由于后置摄像头的像素可以设置得较高,而且可以设置两个或更多个摄像头,即可以采用双摄或多摄方案,因此有利于提升自拍的质量,进而提升用户的体验。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表面110分别与第一侧周面111和第二侧周面113平滑过渡。具体地,第二表面110与第一侧周面111的连接部位可以采用曲面例如弧面过渡,以使第二表面110与第一侧周面111平滑过渡。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表面110与第二侧周面113的连接部位可以采用曲面例如弧面过渡,以使第二表面110与第二侧周面113平滑过渡。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表面110与第三侧周面115或第四侧周面117的连接部位也可以采用曲面例如弧面过渡,以使第二表面110与第三侧周面115或第四侧周面117平滑过渡。进一步,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侧周面111与第三侧周面115、第四侧周面117的连接部位,第二侧周面113与第三侧周面115、第四侧周面117的连接部位也可以采用曲面平滑过渡。上述结构,可以使得移动终端10的外观较为美观。
在一实施例中,安装座200包括内表面241、外表面243,和连接在外表面243、内表面241之间的外周面,外周面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外周面245、第二外周面246,和相背设置的第三外周面247、第四外周面248,第三外周面247连接于第一外周面245、第二外周面246的一端,第四外周面248连接于第一外周面245、第二外周面246的另一端。参考图5和图6,在第一位置时,第一外周面245与第一侧周面111齐平,第二外周面246与第二侧周面113齐平。在第二位置时,第一外周面245与第一侧周面111错位,第二外周面246与第二侧周面113错位。参考图7和图8,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座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某一位置时,第一外周面245同样与第一侧周面111错位,第二外周面246同样与第二侧周面113错位。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位置时安装座200的外表面243与后壳100的第二表面110齐平,上述设置有利于维持移动终端10的外观整体性。例如,当安装座200位于第一位置时,移动终端10具有较好的外观整体性。
参考图5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在移动终端10的长度方向上,凹槽120的最大宽度与移动终端10的最大长度的比值小于0.6。例如,在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的最大长度为L,凹槽120的最大宽度为0.3L,上述设置可以避免安装座200在移动终端10的长度方向上占用太大尺寸,可以避免安装座200对移动终端10的外观产生不利影响,且有利于移动终端10内部电子元器件的布置。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2,第二表面110朝向第一表面凹陷形成连接面和沉台面112,连接面包括第一连接面114和第二连接面116,在移动终端10的长度方向上,第一连接面114和第二连接面116分别连接于沉台面112的两端的边缘上,且第一连接面114和第二连接面116分别与第二表面110连接。在第一位置时,第一连接面114朝向第三外周面247,第二连接面116朝向第四外周面248。第一连接面114、第二连接面116和沉台面112界定凹槽120,第二连接面116与第二表面110的相交线为直线。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后壳100的第二表面110被凹槽120分割成两部分,第一连接面114相对于第二连接面116更靠近后壳100的第三侧周面115,且第一连接面114分别与沉台面112和第二表面110连接。第二连接面116相对于第一连接面114更靠近后壳100的第四侧周面117,且第二连接面116分别与沉台面112和第二表面110连接。
进一步,参考图2,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面116与第二表面110的相交线与移动终端10的长度方向垂直。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面114与第二表面110的相交线为直线,且该相交线与移动终端10的长度方向垂直,安装座200呈矩形块状并设置于凹槽120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面114与第二表面110的相交线与移动终端10的长度方向的夹角可以为锐角。当第一连接面114与第二表面110的相交线与移动终端10的长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安装座200可以呈梯形块状并设置于凹槽120内。上述结构的安装座200可以具有较大的内部空间,从而有利于安装座200内电子元器件的安装。可以理解的是是,第二连接面116与第二表面110的相交线与移动终端10的长度方向的夹角也可以为锐角。
参考图8,在一实施例中,安装座200可以包括本体210和凸设于本体210上的凸台220,摄像模组400设置于凸台220上。在第一位置时入光面410可以凸出于后壳100的第二表面110上。上述结构,摄像模组400凸设于安装座200的本体210上,可以避免安装座200的本体210的厚度过大,从而有利于移动终端10的薄型化。在一实施例中,本体210与凸台220一体成型,从而有利于安装座200的制造成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凸台220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焊接或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本体210上,以利于摄像模组400与安装座200的装配。
在一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400可以包括摄像头、距离传感器和环境光传感器,摄像头、距离传感器和环境光传感器分别与移动终端10的微处理器通信连接。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摄像头可用于提供视屏通话、自拍等功能。距离传感器可用于检测显示屏300与用户面部之间的距离,以使用户在接听电话过程中显示屏300能够亮屏或熄屏。环境光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环境光的亮度,以使显示屏300能够根据环境光的亮度调整显示亮度,以使用户能够舒适地查看显示屏300上的信息。这些电子元器件中的一种或多种均可安装于安装座200上。安装座200在第一位置时,安装座200收容在凹槽120内。在第二位置时,上述电子元器件可以从显示屏300所在的一侧露出,摄像模组400露出后,用户可以执行自拍、视屏通话等操作。在一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400还可以包括红外镜头、泛光感应元件和点阵投影器,红外镜头、泛光感应元件和点阵投影器分别与微处理器通信连接。红外镜头、点阵投影器和泛光感应元件可用于移动终端10的面部识别过程中。
参考图7和图8,在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还可以包括按压组件600,按压组件600设置在安装座200上,且按压组件600凸出于第一外周面245上。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外周面245上开设有通孔(图未标),按压组件600至少部分容置于通孔内。按压组件600穿过通孔后凸出于第一外周面245上。移动终端10还可以包括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设置于显示屏300和后壳100之间,且微处理器和按压组件600通信连接。进一步,在一实施例中,按压组件600为移动终端10的电源键,摁压按压组件600,可以执行电源键的相应功能。例如,可以实现亮屏或熄屏操作,或开关机操作。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按压组件600也可以为移动终端10的音量键,摁压按压组件600,可以执行音量键的相应功能。例如,摁压按压组件600,可以调节移动终端10的音量的大小。通过在安装座200上设置按压组件600,并使得按压组件600凸出于第一外周面245上,按压组件600所在位置可以作为施力点,以使手部能够较为容易地转动安装座200,以使安装座200从凹槽120内转出。
参考图9和图10,在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还可以包括驱动机构800,驱动机构800包括电机810、第一齿轮(图未标)和第二齿轮820,电机810固定连接于后壳100上。电机810具有输出端(图未标),输出端与第一齿轮连接,第二齿轮820与安装座200固定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820啮合,电机810能够通过输出端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能够带动第二齿轮820转动,第二齿轮820能够带动安装座200转动。在一实施例中,电机810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易于控制旋转角度,且以获得较高的控制精度。在一实施例中,电机810和移动终端10的微处理器通信连接。通过微处理器即可控制电机810的运转,进而可以控制安装座200的转动。上述设置有利于安装座200旋转的电动化。例如,可以在移动终端10上设置虚拟按键,通过程序控制安装座200的旋转,从而有利于实现安装座200运动的电动化以提升用户体验。在一实施例中,在后壳100上可以设置实体按键,通过实体按键可以控制电机510的通电和断电,进而可实现安装座200滑动的电动化。可以理解的是,在电机810和第一齿轮之间,还可以设置中间齿轮以起到过渡作用,以便于调整齿轮机构的传动比。
参考图11,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还可以包括磁吸组件900,磁吸组件900包括磁铁910和吸附件920,磁铁910设置于后壳100上,吸附件920设置于安装座200上,磁铁910能够吸附于吸附件920上,以使安装座200扣合于凹槽120内。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磁铁910为永磁铁,吸附件920为铁片,当安装座200收容于凹槽120内时,磁铁910可以吸附于吸附件920上,以使安装座200扣合于凹槽120内。磁铁910和吸附件920的设置,可以防止安装座200脱出凹槽120,且有利于安装座200在凹槽120内定位牢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吸附件920也可以为永磁铁。可以理解的是,磁铁910也可以设置于安装座200上,吸附件920也可以设置于后壳100上,同样有利于安装座200扣合于凹槽120内。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壳,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侧周面,所述侧周面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侧周面、第二侧周面,和相背设置的第三侧周面、第四侧周面;所述第三侧周面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周面、所述第二侧周面的一端,所述第四侧周面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周面、所述第二侧周面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表面向所述第一表面所在的一侧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凹槽贯穿所述第一侧周面和所述第二侧周面,且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三侧周面和所述第四侧周面之间;
显示屏,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在的一侧;
安装座,与所述后壳转动连接;及
摄像模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摄像模组具有入光面;所述安装座能够相对所述后壳转动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安装座收容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入光面背向所述显示屏,在第二位置时所述摄像模组位于所述凹槽外且所述入光面从所述显示屏所在的一侧外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本体和凸设于所述本体上的凸台,所述摄像模组设置于所述凸台上,且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入光面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外表面、内表面,和连接在所述外表面、所述内表面之间的外周面,所述外周面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外周面、第二外周面,和相背设置的第三外周面、第四外周面,所述第三外周面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周面、所述第二外周面的一端,所述第四外周面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周面、所述第二外周面的另一端;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外周面与所述第一侧周面齐平,所述第二外周面与所述第二侧周面齐平;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外周面与所述第一侧周面错位,所述第二外周面与所述第二侧周面错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凹陷形成连接面和沉台面,所述连接面包括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分别连接于所述沉台面的两端的边缘上,且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分别与所述第二表面连接;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接面朝向所述第三外周面,所述第二连接面朝向所述第四外周面;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和所述沉台面界定所述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相交线为直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相交线与所述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夹角为直角;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相交线与所述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的夹角为直角或锐角。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的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凸出于所述第一外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周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按压组件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设置于所述后壳与所述显示屏之间;所述按压组件与所述微处理器通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后壳上;所述电机具有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电机能够通过所述输出端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能够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齿轮能够带动所述安装座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吸组件,所述磁吸组件包括磁铁和吸附件,所述磁铁设置于所述后壳上,所述吸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吸附件能够吸附于所述磁铁上,以使所述安装座扣合于所述凹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周面和所述第二侧周面平滑过渡;及/或,所述第二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三侧周面和所述第四侧周面平滑过渡。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摄像头、距离传感器和环境光传感器,所述摄像头、所述距离传感器和所述环境光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通信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红外镜头、泛光感应元件和点阵投影器,所述红外镜头、所述泛光感应元件和所述点阵投影器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通信连接。
CN201810136381.4A 2018-02-09 2018-02-09 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1389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36381.4A CN110138909B (zh) 2018-02-09 2018-02-09 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36381.4A CN110138909B (zh) 2018-02-09 2018-02-09 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38909A true CN110138909A (zh) 2019-08-16
CN110138909B CN110138909B (zh) 2021-04-23

Family

ID=67568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3638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138909B (zh) 2018-02-09 2018-02-09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3890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23080A (ja) * 2004-05-07 2005-11-1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機、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機用交換アンテナ及び三脚取付用アダプタ
CN202998184U (zh) * 2012-10-23 2013-06-1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翻转翻盖的移动终端
CN205071062U (zh) * 2015-10-16 2016-03-02 深圳华兴动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广角拍摄手机
CN106657456A (zh) * 2016-10-24 2017-05-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23080A (ja) * 2004-05-07 2005-11-1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機、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機用交換アンテナ及び三脚取付用アダプタ
CN202998184U (zh) * 2012-10-23 2013-06-1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翻转翻盖的移动终端
CN205071062U (zh) * 2015-10-16 2016-03-02 深圳华兴动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广角拍摄手机
CN106657456A (zh) * 2016-10-24 2017-05-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38909B (zh) 2021-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61174B1 (e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mobile terminal
CN208174751U (zh) 移动终端
CN208079151U (zh) 移动终端
EP3525437B1 (en) Mobile phone with camera
US7599720B2 (en) Portable device
KR100471148B1 (ko) 카메라 구동장치가 장착된 휴대전화기
CN208158640U (zh) 移动终端
CN208079148U (zh) 移动终端
CN209105221U (zh) 移动终端
CN208522805U (zh) 折叠式移动终端
CN208956101U (zh) 移动终端
KR100584436B1 (ko) 폴더형 휴대폰의 카메라 렌즈 장착장치
CN208190696U (zh) 移动终端
CN209964100U (zh) 移动终端及安装驱动模组
CN208079150U (zh) 移动终端
CN110138920A (zh) 移动终端
KR100827095B1 (ko) 거치대를 구비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CN110138909A (zh) 移动终端
CN110138905A (zh) 移动终端
WO2020199811A1 (zh) 摄像头安装模组、摄像头组合件及移动终端
CN209982522U (zh) 传动机构、驱动机构组合件、安装驱动组合件及移动终端
CN110138923A (zh) 移动终端
CN208079145U (zh) 移动终端
WO2020134881A1 (zh) 手机及主机
CN208174750U (zh) 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