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38667B - 一种转发表项的生成方法、装置、线卡板和网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发表项的生成方法、装置、线卡板和网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38667B CN110138667B CN201910471617.4A CN201910471617A CN110138667B CN 110138667 B CN110138667 B CN 110138667B CN 201910471617 A CN201910471617 A CN 201910471617A CN 110138667 B CN110138667 B CN 11013866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ard
- line card
- forwarding table
- interface
- table ent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0—Router archite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转发表项生成方法、装置、线卡板和网板,包括:第一线卡板接收所述目标网板发布的第一转发表项;所述第一转发表项由所述目标网板在接收到第二线卡板发布的第二连接关系信息生成;所述第二连接关系信息为所述第二线卡板与该目标网板的连接关系信息;基于所述第一转发表项,生成用于指导第一线卡板向所述第二线卡板转发消息的第二转发表项,以基于第二转发表项转发流量。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自动生成用于转发不同线卡板之间流量的转发表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发表项的生成方法、装置、线卡板和网板。
背景技术
网络设备通常包括具有转发功能的设备,比如交换机、路由器、网关设备等。网络设备通常包括线卡板和网板。网板通常设置在线卡板之间,用于转发两个线卡板之间的跨板流量。线卡板用于转发两个网络设备之间的跨设备流量。
为了实现两个线卡板之间的跨板流量的转发,网板和线卡板上都配置有转发表项。但是,现有的转发表项是人工配置的,人工配置转发表项效率较低,出错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转发表项生成方法、装置、线卡板和网板。
具体地,本公开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转发表项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的第一线卡板,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网板,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网板发布的第一转发表项;所述第一转发表项由所述目标网板在接收到第二线卡板发布的第二连接关系信息生成;所述第二连接关系信息为所述第二线卡板与该目标网板的连接关系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转发表项,生成用于指导第一线卡板向所述第二线卡板转发消息的第二转发表项,以基于第二转发表项转发流量。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转发表项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的网板,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线卡板,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与本网板相连的第二线卡板发布的第二连接关系信息;所述第二连接关系信息为所述第二线卡板与本网板的连接关系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连接关系信息,生成用于将消息转发至所述第二线卡板的第一转发表项;
将所述第一转发表项发布给与本网板相连的第一线卡板,以使所述第一线卡板基于所述第一转发表项,生成用于指导所述第一线卡板向所述第二线卡板转发消息的第二转发表项。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转发表项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的第一线卡板,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网板,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目标网板发布的第一转发表项;所述第一转发表项由所述目标网板在接收到第二线卡板发布的第二连接关系信息生成;所述第二连接关系信息为所述第二线卡板与该目标网板的连接关系信息;
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转发表项,生成用于指导第一线卡板向所述第二线卡板转发消息的第二转发表项,以基于第二转发表项转发流量。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转发表项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的网板,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线卡板,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与本网板相连的第二线卡板发布的第二连接关系信息;所述第二连接关系信息为所述第二线卡板与本网板的连接关系信息;
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二连接关系信息,生成用于将消息转发至所述第二线卡板的第一转发表项;
发布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转发表项发布给与本网板相连的第一线卡板,以使所述第一线卡板基于所述第一转发表项,生成用于指导所述第一线卡板向所述第二线卡板转发消息的第二转发表项。
根据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线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被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被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执行如权利要求7至8任一项所述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7至8任一项所述方法。
由上述描述可知,线卡板自动向网板发布连接关系信息,使得网板生成指导网板向该线卡板转发消息的转发表项,然后网板将该转发表项转发给其他线卡板,以使得其他线卡板可以生成用于指导其他线卡板向该线卡板转发消息的转发表项,由此实现了线卡板和网板上的转发表项的自动生成,使得转发表项的生成效率高、出错率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转发表项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2b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转发表项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线卡板的硬件结构图;
图4b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转发表项生成装置的框图;
图5a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板的硬件结构图;
图5b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转发表项生成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网络设备可以是指在网络中的设备,比如网络设备可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网关等。这里只是对网络设备进行示例性地说明,不进行具体地限定。
网络设备可包括:至少一块线卡板和至少一块网板。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该网络设备还可包括其他单板,比如主控板等,这里只是对网络设备的结构进行示例性地说明,不进行具体地限定。
其中,上述线卡板一方面与邻居网络设备相连,用于收发邻居设备的流量,另一方面该线卡板还与网板相连,用于通过网板向其他线卡板转发流量,实现流量的跨板转发。
上述网板设置在线卡板之间,与线卡板相连,实现两个线卡板的跨板流量的转发。
例如,如图1所示,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网络设备包括:线卡板LC1和线卡板LC2,网板SFC1、SFC2和SFC3。
LC1分别与SFC1、SFC2相连;LC2分别与SFC1、SFC2和SFC3相连。
当LC1向LC2发送流量时,LC1可将流量发送给SFC1,由SFC1将该流量发送给LC2。当然,LC1还可将流量发送给SFC2,由SFC2将该流量发送给LC2。
参见图2a,图2a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转发表项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应用在网络设备的第一线卡板,该网络设备还包括网板,该方法可包括如下所示步骤。
步骤201:第一线卡板接收所述目标网板发布的第一转发表项;所述第一转发表项由所述目标网板在接收到第二线卡板发布的第二连接关系信息生成;所述第二连接关系信息为所述第二线卡板与该目标网板的连接关系信息。
在实现时,第二线卡板向目标网板发布第二连接关系信息。
该第二连接关系信息为第二线卡板与目标网板的连接关系信息。该第二连接关系信息包括:第二线卡板标识、第二线卡板上用于连接所述目标网板的接口、第二线卡板上用于连接所述目标网板的链路的第二链路总带宽。
目标网板在接收到第二线卡板发布的第二连接关系信息后,基于该第二连接关系生成第一转发表项。
在生成第一转发表项时,目标网板上预配置有线卡板的标识、用于连接该线卡板的本网板接口的对应关系,目标网板可在该对应关系中,确定该第二线卡板的标识对应的第一本网板接口,目标网板以所述第二线卡板标识作为目的单板、所述第一本网板接口作为出接口、所述第一本网板接口对应的第三链路总带宽作为链路带宽,生成所述第一转发表项。
然后,目标网板可将生成的第一转发表项发布给该线卡板,第一线卡板可接收目标网板发布的第一转发表项。
步骤202:第一线卡板基于所述第一转发表项,生成用于指导第一线卡板向所述第二线卡板转发消息的第二转发表项。
其中,该第一转发表项的目的单板为第二线卡板,出接口为第一本网板接口,链路带宽为第一本网板接口对应的第三链路总带宽。
在生成第二转发表项时,第一线卡板在预配置的网板的标识、以及用于连接该网板的本地接口的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目标网板的标识对应的第一本地接口。
然后,第一线卡板可检测第一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是否小于第一转发表项中记录的第三链路总带宽。
若所述第一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第三链路总带宽,则第一线卡板以所述第二线卡板标识作为目的单板、所述第一本地接口作为出接口、所述第一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作为链路带宽,生成所述第二转发表项。
若所述第一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大于所述第三链路总带宽,第一线卡板则在所述第一本地接口中选择至少一个第二本地接口,选择出的第二本地接口对应链路总带宽与第三链路总带宽适配。然后第一线卡板以所述第二线卡板标识作为目的单板、所述第二本地接口作为出接口、所述第二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作为链路带宽,生成所述第二转发表项。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线卡板检测第一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是否小于第一转发表项中记录的第三链路总带宽”目的是:使得生成的第二转发表项的链路带宽与第一转发表项的链路带宽适配,防止目标网板上的流量拥塞。
进一步来说,当第一线卡板向第二线卡板转发流量时,第一线卡板会基于第二转发表项将流量转发给目标网板,目标网板再基于第一转发表项将该流量转发给第二线卡板。
第二转发表项中的链路带宽就是第一线卡板到目标网板的链路总带宽,第一转发表项中的链路带宽就是目标网板到第二线卡板的链路总带宽。若第二转发表项的链路带宽大于第一转发表项的链路带宽时,就会造成第一线卡板将大量的流量发送给目标网板,而由于目标网板到第二线卡板的链路总带宽较小,致使目标网板无法快速转发来自于第一线卡板的流量,造成流量拥塞。
所以,本公开“第一线卡板检测第一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是否小于第一转发表项中记录的第三链路总带宽”目的是:防止目标网板上的流量拥塞。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线卡板向与第一线卡板连接的目标网板发布第一连接关系信息;所述第一连接关系信息为第一线卡板与该目标网板的连接关系信息。
其中,第一连接关系信息包括:第一线卡板标识、第一线卡板上用于连接所述目标网板的接口、第一线卡板上用于连接所述目标网板的链路的第一链路总带宽。
例如,如图1所示,假设LC1的标识为DMOD1。假设LC1为第一线卡板,SFC1为目标网板,则LC1与SFC1的连接关系信息如表201所示。
LC1的标识 | LC1上的接口 | 链路总带宽 |
DMOD1 | 与SFC1相连的接口:P2和P3 | 2 |
表201
其中,表201所示的链路带宽为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的实际值与单位带宽的比值。
比如,假设接口P2对应的链路的链路带宽为1G,接口P3对应的链路的链路带宽为1G,假设单位带宽为1G,则接口P2和P3对应的链路总带宽的实际值为2G,接口P2和P3对应的链路总带宽实际值(即2G)与单位带宽(即1G)的比值为2,所以表201中的链路中带宽为2。
当然,该链路总带宽也可以是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的实际值,这里只是示例性地说明,不进行具体地限定。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该第一连接关系还可包括其他信息(比如目标网板上的接口等)这里只是示例性地说明,不进行具体地限定。
在介绍完上述第一连接关系信息后,下面通过步骤a和步骤b对“第一线卡板向与第一线卡板连接的目标网板发布第一连接关系信息”进行详细地介绍。
步骤a:第一线卡板获取第一线卡板与目标网板的第一连接关系信息。
方式一:
各线卡板和网板上预配置了各个单板(包括线卡板和网板)的连接关系信息。第一线卡板可以基于本地预配置的各单板之间的连接关系,确定出第一线卡板连接目标网板的连接关系。
例如,如图1所示,假设LC1为第一线卡板,SFC1为目标网板。
LC1上预配置了连接关系信息,比如预配置了LC1与SFC1和SFC2相连,并且配置了LC1上的P2、P3与SFC1相连,LC1上的P4与SFC2相连等连接关系信息。
LC1基于本地预配置的连接关系信息,获取到LC1与SFC1的连接关系信息。
方式二:
网板上预配置有各个单板之间的连接关系信息(比如网板与线卡板的连接关系信息),LC1可向网板发送获取请求,网板接收到该获取请求后,可向LC1发送LC1与该网板的连接关系信息。
例如,如图1所示,假设LC1为第一线卡板,SFC1为目标网板。
SFC1预配置了:
SFC1与LC1相连。SFC1与LC1的连接关系信息包括:SFC1上的P0与LC1上的P2相连、SFC1上的P1与LC1上的P3相连,以及SFC1与LC1相连的各链路的链路带宽等连接关系信息。
SFC1与LC2相连。SFC1与LC2的连接关系信息包括:SFC1上的P7与LC2上的P5相连、SFC1上的P8与LC2上的P6相连,以及SFC1与LC2相连的各链路的链路带宽等连接关系信息。
当LC1可向SFC1发送获取请求,SFC1接收到该获取请求后,可向LC1返回SFC1与LC1的连接关系信息。
这里只是对“线卡板获取第一线卡板与目标网板的第一连接关系信息”进行示例性地说明,不进行具体地限定。
步骤b:第一线卡板向目标网板发布第一连接关系信息。
第一线卡板可以在网络设备初始化后,向该目标网板发布第一连接关系信息,和/或,第一线卡板可以定期地向目标网板发布第一连接关系信息,和/或,第一线卡板可以在检测到目标网板插入该网络设备时,向该目标网板发布第一连接关系信息。
这是只是对“第一线卡板向目标网板发布第一连接关系信息的时机”进行示例性地说明,不进行具体地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网板在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关系生成第三转发表项,并将所述第三转发表项发布给所述第二线卡板,由所述第二线卡板基于所述第三转发表项,生成用于指导第二线卡板向所述第一线卡板转发消息的第四转发表项,并使得所述第二线卡板基于第四转发表项转发流量,具体方式可参见上述步骤201至步骤202,这里不再赘述。
此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第一线卡板检测到所述目标网板被拔出后,第一线卡板可基于所述预配置的网板的标识、以及用于连接该网板的本地接口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网板标识对应的第一本地接口。
第一线卡板可将出接口包含该第一本地接口的第二转发表项中记录的第一本地接口删除,并将第二转发表项的链路带宽修改为该第二转发表项当前出接口对应的链路带宽。
此外,当目标网板被拔出后又被重新插入,仍可触发上述步骤201至步骤203的流程,各线卡板上的转发表项会恢复至目标网板被拔前时的转发表项。
参见图2b,图2b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转发表项生成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应用在网络设备的网板上,可包括如下所示步骤。
步骤211:网板接收与本网板相连的第二线卡板发布的第二连接关系信息;所述第二连接关系信息为所述第二线卡板与本网板的连接关系信息。
第二线卡板向网板发布第二连接关系信息。
该第二连接关系信息为第二线卡板与网板的连接关系信息。该第二连接关系信息包括:第二线卡板标识、第二线卡板上用于连接所述网板的接口、第二线卡板上用于连接所述网板的链路的第二链路总带宽。
步骤212:网板基于所述第二连接关系信息,生成用于将消息转发至所述第二线卡板的第一转发表项。
步骤213:网板将所述第一转发表项发布给与本网板相连的第一线卡板,以使所述第一线卡板基于所述第一转发表项,生成用于指导所述第一线卡板向所述第二线卡板转发消息的第二转发表项。
网板在接收到第二线卡板发布的第二连接关系信息后,基于该第二连接关系生成第一转发表项。
在生成第一转发表项时,网板上预配置有线卡板的标识、用于连接该线卡板的本网板接口的对应关系,网板可在该对应关系中,确定该第二线卡板的标识对应的第一本网板接口,网板以所述第二线卡板标识作为目的单板、所述第一本网板接口作为出接口、所述第一本网板接口对应的第三链路总带宽作为链路带宽,生成所述第一转发表项。
然后,网板可将生成的第一转发表项发布给该线卡板,线卡板可接收网板发布的第一转发表项。
对于第一线卡板基于第一转发表项生成第二转发表项的过程可参见步骤203,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网板接收到第一线卡板发布的第一连接关系信息后,网板也会进行如步骤211至步骤213操作(即基于第一连接关系信息生成转发表项,并将该转发表项发布给第二线卡板,以使第二线卡板基于该转发表项,生成用于指导第二线卡板向第一线卡板转发消息的转发表项),这里不再赘述。
由上述描述可知,线卡板自动向网板发布连接关系信息,使得网板生成指导网板向该线卡板转发消息的转发表项,然后网板将该转发表项转发给其他线卡板,以使得其他线卡板可以生成用于指导其他线卡板向该线卡板转发消息的转发表项,由此实现了线卡板和网板上的转发表项的自动生成,使得转发表项的生成效率高、出错率低。
参见图3,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的网络设备包括:线卡板LC301、线卡板LC302、网板SFC301、网板SFC302和网板SFC303。假设,LC301的标识为DMOD1,LC302的标识为DMOD2。
其中,LC301分别与SFC301和SFC302相连。
LC302分别与SFC301、SFC302和SFC303相连。
LC301上的接口包括:Port_L10、Port_L11和Port_L12;
LC302上的接口包括:Port_L20、Port_L21、Port_L22、Port_L23和Port_L24;
SFC301上的接口包括:Port_S10、Port_S11、Port_S13、Port_S14和Port_S15;
SFC302上的接口包括:Port_S20、Port_S21;
SFC303上的接口包括:Port_S30。
其中,LC301上的Port_L10与SFC301上的Port_S10相连,LC301上的Port_L11与SFC301上的Port_S11相连。
LC301上的Port_L12与SFC302上的Port_S20相连。
LC302上的Port_L20与SFC301上的Port_S13相连,LC302上的Port_L21与SFC301上的Port_S14相连,LC302上的Port_L22与SFC301上的Port_S15相连。
LC302上的Port_L23与SFC302上的Port_S21相连。
LC302上的Port_L24与SFC3上的Port_S30相连。
假设每个接口对应的链路的链路流量均为1G。
1、LC301发布连接关系信息
步骤301:LC301可获取该LC301分别连接SFC301和连接SFC302的连接关系信息。
在本例中,LC301获取到LC301分别获取与SFC301和SFC302的连接关系信息可参见步骤2011,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例中,LC301与SFC301的连接关系信息如表301。LC301与SFC302的连接关系信息如表302。
LC301的标识 | LC301上的接口 | 链路总带宽 |
DMOD1 | 与SFC301相连的接口:Port_L10、Port_L11 | 2 |
表301
LC301的标识 | LC301上的接口 | 链路总带宽 |
DMOD1 | 与SFC302相连的接口:Port_L12 | 1 |
表302
需要说明的是,链路总带宽可以是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的实际值,也可以是链路总带宽的实际值与单位带宽的比值。比如链路带总宽实际值为2G、单位带宽为1G,则连接关系中的链路总带宽为2。这里只是示例性地说明,不进行具体地限定。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链路总带宽以链路总带宽的实际值与单位带宽的比值来进行表示。并且由于假设每个接口对应的链路带宽为1G,LC301有两个接口与SFC301相连,所以链路总带宽为2。LC301有一个接口与SFC301相连,所以链路总带宽为1。
步骤302:LC301可将表301所示连接关系信息发送给SFC301,将表302所示的连接关系发送给SFC302。
步骤303:SFC301基于表301所示的连接关系信息,生成转发表项1。
SFC301预配置有线卡板的标识、以及用于连接该线卡板的本网板接口的对应关系1。该对应关系1如表303所示。
线卡板标识 | SFC301上连接该线卡板的本网板接口 |
DMOD1 | Port_S10、Port_S11 |
DMOD2 | Port_S13、Port_S14、Port_S15 |
表303
SFC301可在该对应关系中,确定DMOD1对应的本网板接口(即Port_S10、Port_S11)。然后SFC301以Port_S10、Port_S11作为出接口、将接口Port_S10、Port_S11对应的链路总带宽作为链路带宽、以LC301的标识作为目的单板,形成转发表项1。转发表项1如表304所示。
目的单板 | 出接口 | 链路带宽 |
DMOD1 | Port_S10、Port_S11 | 2 |
表304
步骤304:SFC302基于表302所示的连接关系信息,生成转发表项2。
SFC302预配置了线卡板标识、以及用于连接该线卡板的本网板接口的对应关系2。该对应关系2如表305所示。
线卡板标识 | SFC302上连接该线卡板的本网板接口 |
DMOD1 | Port_S20 |
DMOD2 | Port_S21 |
表305
SFC302可在该对应关系中,确定LC301对应的本网板接口(即Port_S20)。然后SFC302以Port_S20作为出接口、将接口Port_S20对应的链路带宽作为链路带宽、以LC301的标识作为目的单板,形成转发表项2。转发表项2如表306所示。
目的单板 | 出接口 | 链路带宽 |
DMOD1 | Port_S20 | 1 |
表306
步骤305:SFC301将转发表项1发布给LC302,SFC302将转发表项2发布给LC302。
步骤306:LC302基于转发表项1和转发表项2,生成转发表项3。
在实现时,LC302上预配置有与网板的标识、以及用于连接该网板的本地接口的对应关系3,该对应关系3如表307所示。
网板标识 | LC302上连接该网板的本地接口 |
SFC301 | Port_L20、Port_L21、Port_L22 |
SFC302 | Port_S23 |
表307
1)LC302在接收到转发表项1。
LC302在接收到SFC301发布的转发表项1,可在表307所示的对应关系3中,确定SFC301对应的接口Port_L20、Port_L21、Port_L22。
然后,LC302可检测Port_L20、Port_L21、Port_L22对应的链路总带宽(即3G)是否小于等于转发表项1记载的链路带宽(即2G)。
在本例中,Port_L20、Port_L21、Port_L22对应的链路总带宽大于转发表项1记载的链路带宽,LC302可在Port_L20、Port_L21、Port_L22选择目标接口,使得选择出的目标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与转发表项1记载的链路带宽相同。
假设,由于转发表项1记载的链路带宽为2G,所以LC302可在Port_L20、Port_L21、Port_L22选择两个接口作为转发表项3的出接口,假设选择出的接口为Port_L20、Port_L21。
2)LC302接收到表306
LC302在接收到SFC302发布的转发表项2时,可在表307所示的对应关系3中,确定SFC302对应的接口Port_S23。
然后,LC302可检测Port_S23对应的链路带宽(即1G)是否小于等于转发表项2记载的链路带宽(即1G)。
在本例,由于Port_S23对应的链路带宽(即1G)等于转发表项2记载的链路带宽(即1G),所以LC302可将Port_S23作为转发表项3的出接口。
LC302可将DMOD1作为目的单板、将选择出的Port_L20、Port_L21以及Port_S23作为出接口、将Port_L20、Port_L21和Port_S23对应的链路总带宽作为链路带宽,生成转发表项3,生成的转发表项3如表308所示。
目的单板 | 出接口 | 链路带宽 |
DMOD1 | Port_L20、Port_L21和Port_S23 | 3 |
表308
2、LC302发布连接关系信息
步骤311:LC302可获取LC302分别链接SFC301、SFC302和SFC303的连接信息。
获取方法可参见步骤2011,这里不再赘述。
LC302获取到的LC302与SFC301的连接关系信息如表309所示。
表309
LC302获取到的LC302与SFC302的连接关系信息如表310所示。
LC302的标识 | LC302上的接口 | 链路总带宽 |
DMOD2 | 与SFC302相连的接口:Port_L23 | 1 |
表310
LC302的标识 | LC302上的接口 | 链路总带宽 |
DMOD2 | 与SFC303相连的接口:Port_L24 | 1 |
表311
这里的链路总带宽是指链路总带宽的实际值与单位带宽的比值。当然这里也可以以链路总带宽的实际值进行记录,这里只是示例性地说明,不进行具体地限定。
步骤312:LC302可将表309所示连接关系信息发送给SFC301,将表310所示的连接关系发送给SFC302,将表311所述连接关系信息发送给表SFC303。
步骤313:SFC301基于表309所示的连接关系信息,生成转发表项4。
SFC301在接收到表309所示的连接关系信息后,可在对应关系1(即表303)中,确定与DMOD2对应的接口(即Port_S13、Port_S14、Port_S15)。
SFC301以Port_S13、Port_S14、Port_S15作为出接口、将接口Port_S13、Port_S14、Port_S15对应的链路总带宽作为链路带宽、以LC302的标识作为目的单板,形成转发表项4。转发表项4如表312所示。
目的单板 | 出接口 | 链路带宽 |
DMOD2 | Port_S13、Port_S14、Port_S15 | 3 |
表312
步骤314:SFC302基于表310所示的连接关系信息,生成转发表项5。
SFC302在接收到表310所示的连接关系信息后,可在对应关系2(即表305)中,确定与DMOD2对应的接口(即Port_S21)。
SFC302以Port_S21作为出接口、将接口Port_S21对应的链路带宽作为链路带宽、以LC302的标识作为目的单板,形成转发表项5。转发表项5如表313所示。
目的单板 | 出接口 | 链路带宽 |
DMOD2 | Port_S21 | 1 |
表313
步骤315:SFC303基于表311所示的连接关系信息,生成转发表项6。
SFC303预配置有线卡板标识、以及用于连接该线卡板的本网板接口的对应关系4。该对应关系4如表314所示。
线卡板标识 | SFC303上连接该线卡板的接口 |
DMOD1 | 无 |
DMOD2 | Port_S30 |
表314
SFC303在接收到表311所示的连接关系信息后,可在对应关系3(即表314)中,确定与DMOD2对应的接口(即Port_S30)。
SFC303以Port_S30作为出接口、将接口Port_S30对应的链路带宽作为链路带宽、以LC302的标识作为目的单板,形成转发表项6。转发表项6如表315所示。
目的单板 | 出接口 | 链路带宽 |
DMOD2 | Port_S30 | 1 |
表315
步骤316:SFC301将转发表项4发布给LC301,SFC302将转发表项5发布给LC301。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SFC303只与LC302相连,没有与LC301相连,所以SFC303不会向LC301发布转发表项6。
步骤317:LC301基于转发表项4和转发表项5,生成转发表项7。
在实现时,LC301上预配置有网板的标识、以及用于连接该网板的本地接口的对应关系5,该对应关系5如表316所示。
网板标识 | LC301上连接该网板的本地接口 |
SFC301 | Port_L10、Port_L11 |
SFC302 | Port_S12 |
表316
1)LC301接收到转发表项4
LC301在接收到SFC301发布的转发表项4(即表312)时,可在表316所示的对应关系5中,确定SFC301对应的接口Port_L10、Port_L11。
然后,LC302可检测Port_L10、Port_L11对应的链路总带宽(即2G)是否小于等于转发表项4记载的链路带宽(即3G)。
在本例,由于Port_L10、Port_L11对应的链路总带宽(即2G)小于转发表项4记载的链路带宽(即3G),所以LC301可将Port_L10、Port_L11作为转发表项7的出接口。
2)LC301接收到转发表项5
LC301在接收到SFC302发布的转发表项5(即表313)时,可在表316所示的对应关系5中,确定SFC302对应的接口Port_S12。
然后,LC302可检测Port_S123对应的链路带宽(即1G)是否小于等于转发表项5记载的链路带宽(即1G)。
在本例,由于Port_S12对应的链路带宽(即1G)等于转发表项5记载的链路带宽(即1G),所以LC301可将Port_S12作为转发表项7的出接口。
LC301可将DMOD2作为目的单板、将Port_L10、Port_L11以及Port_S12作为出接口、将Port_L10、Port_L11以及Port_S12对应的链路总带宽作为链路带宽,生成转发表项7,生成的转发表项7如表317所示。
目的单板 | 出接口 | 链路带宽 |
DMOD2 | Port_L10、Port_L11、Port_S12 | 3 |
表317
3、SFC301被拔出
1)LC301检测到SFC301被拔出
当LC301检测到SFC301被拔出后,LC301可在表316所示的对应关系5中,查找与SFC301对应的接口(即Port_L10、Port_L11)。
然后,LC301可将转发表项7出接口中的Port_L10、Port_L11删除,并修改转发表项7中的链路带宽,以使该链路带宽与修改后的出接口适配。修改后的转发表项7如表318所述。
目的单板 | 出接口 | 链路带宽 |
DMOD2 | Port_S12 | 1 |
表318
2)LC302检测到SFC301被拔出
当LC302检测到SFC301被拔出后,LC302可在表307所示的对应关系3中,查找与SFC301对应的接口(即Port_L20、Port_L21、Port_L22)。
然后,LC301可将转发表项3出接口中的Port_L20、Port_L21删除,并修改转发表项3中的链路带宽,以使该链路带宽与修改后的出接口适配。修改后的转发表项3如表319所述。
目的单板 | 出接口 | 链路带宽 |
DMOD1 | Port_S23 | 1 |
表319
4、SFC301被插入
当LC301检测到SFC301被插入时,LC301可重复上述“1、LC301发布LC301连接关系信息”的步骤,使得SFC301上生成如表304所示的转发表项,使得LC302上的转发表项恢复为如表307所示。
当LC302检测到SFC301被插入时,LC302可重复上述2中的LC302发布LC302与SFC301连接信息的步骤,使得SFC301上生成如表312所示的转发表项,使得LC301上的转发表项恢复为如表317所示,LC302上的转发表项恢复为如表307所示。
参见图4a,图4a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线卡板的硬件结构图。
该线卡板包括:通信接口401、处理器402、机器可读存储介质403和总线404;其中,通信接口401、处理器402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403通过总线4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402通过读取并执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403中与转发表项生成控制逻辑对应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可执行上文描述的转发表项生成方法。
本文中提到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403可以是任何电子、磁性、光学或其它物理存储装置,可以包含或存储信息,如可执行指令、数据,等等。例如,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具体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403可以是RAM(Ra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存储驱动器(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任何类型的存储盘(如光盘、DVD等),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或者它们的组合。
相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转发表项的生成装置,该装置可应用在如图4a所示的线卡板上。
参见图4b,图4b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转发表项生成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应用在线卡板上,可包括如下所示单元。
接收单元411,用于接收所述目标网板发布的第一转发表项;所述第一转发表项由所述目标网板在接收到第二线卡板发布的第二连接关系信息生成;所述第二连接关系信息为所述第二线卡板与该目标网板的连接关系信息;
生成单元412,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转发表项,生成用于指导第一线卡板向所述第二线卡板转发消息的第二转发表项,以基于第二转发表项转发流量。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关系信息包括:第一线卡板标识、第一线卡板上用于连接所述目标网板的接口、第一线卡板上用于连接所述目标网板的链路的第一链路总带宽;
所述第二连接关系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线卡板标识、第二线卡板上用于连接所述目标网板的接口、第二线卡板上用于连接所述目标网板的链路的第二链路总带宽。
可选的,转发表项包括:目的单板、出接口、以及出接口对应的链路带宽;
所述第一转发表项的目的单板为所述第二线卡板标识、出接口为所述目标网板上连接所述第二线卡板的接口、链路带宽为所述目标网板上连接所述第二线卡板的接口对应的第三链路总带宽;
所述生成单元412,具体用于在预配置的网板的标识、以及用于连接该网板的本地接口的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目标网板的标识对应的第一本地接口;
若所述第一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第三链路总带宽,则以所述第二线卡板标识作为目的单板、所述第一本地接口作为出接口、所述第一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作为链路带宽,生成所述第二转发表项;
若所述第一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大于所述第三链路总带宽,则在所述第一本地接口中选择至少一个第二本地接口,并以所述第二线卡板标识作为目的单板、所述第二本地接口作为出接口、所述第二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作为链路带宽,生成所述第二转发表项;
其中,所述第二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与所述第三链路总带宽适配。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单元413(图4b中未示出),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目标网板被拔出后,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网板标识对应的第一本地接口;
修改单元414(图4b中未示出),用于将出接口包含该第一本地接口的第二转发表项中记录的第一本地接口删除,并将第二转发表项的链路带宽修改为该第二转发表项当前出接口对应的链路带宽。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单元415(图4b中未示出),用于向与第一线卡板连接的目标网板发布第一连接关系信息,以使所述目标网板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关系生成第三转发表项,并将所述第三转发表项发布给所述第二线卡板,由所述第二线卡板基于所述第三转发表项,生成用于指导第二线卡板向所述第一线卡板转发消息的第四转发表项,并使得所述第二线卡板基于第四转发表项转发流量;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关系信息为第一线卡板与该目标网板的连接关系信息。
可选的,所述发送单元415(图4b中未示出),具体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初始化后,向与第一线卡板连接的目标网板发布第一连接关系信息;和/或,
定期向与第一线卡板连接的目标网板发布第一连接关系信息;和/或,
在检测到所述目标网板插入所述网络设备时,向与第一线卡板连接的目标网板发布第一连接关系信息。
参见图5a,图5a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板的硬件结构图。
该网板包括:通信接口501、处理器502、机器可读存储介质503和总线504;其中,通信接口501、处理器502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503通过总线5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502通过读取并执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503中与转发表项生成控制逻辑对应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可执行上文描述的转发表项生成方法。
本文中提到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503可以是任何电子、磁性、光学或其它物理存储装置,可以包含或存储信息,如可执行指令、数据,等等。例如,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具体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503可以是RAM(Ra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存储驱动器(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任何类型的存储盘(如光盘、DVD等),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或者它们的组合。
相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转发表项的生成装置,该装置可应用在如图5a所示的网板上。
参见图5b,图5b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转发表项生成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应用在网板上,可包括如下所示单元。
接收单元511,用于接收与本网板相连的第二线卡板发布的第二连接关系信息;所述第二连接关系信息为所述第二线卡板与本网板的连接关系信息;
生成单元512,用于基于所述第二连接关系信息,生成用于将消息转发至所述第二线卡板的第一转发表项;
发布单元513,用于将所述第一转发表项发布给与本网板相连的第一线卡板,以使所述第一线卡板基于所述第一转发表项,生成用于指导所述第一线卡板向所述第二线卡板转发消息的第二转发表项。
可选的,转发表项包括:目的单板、出接口、以及出接口对应的链路带宽;
所述第二连接关系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线卡板标识、所述第二线卡板上用于连接本网板的接口、所述第二线卡板上连接本网板的链路总带宽;
所述生成单元512,用于在预设线卡板的标识、用于连接该线卡板的本网板接口的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第二线卡板的标识对应的第一本网板接口;
以所述第二线卡板标识作为目的单板、所述第一本网板接口作为出接口、所述第一本网板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作为链路带宽,生成所述第一转发表项。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公开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转发表项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的第一线卡板,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网板,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目标网板发布的第一转发表项;所述第一转发表项由所述目标网板在接收到第二线卡板发布的第二连接关系信息生成;所述第二连接关系信息为所述第二线卡板与该目标网板的连接关系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转发表项,生成用于指导第一线卡板向所述第二线卡板转发消息的第二转发表项,以基于第二转发表项转发流量;
其中,转发表项包括:目的单板、出接口、以及出接口对应的链路带宽;
所述第一转发表项的目的单板为所述第二线卡板标识、出接口为所述目标网板上连接所述第二线卡板的接口、链路带宽为所述目标网板上连接所述第二线卡板的接口对应的第三链路总带宽;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转发表项,生成用于指导第一线卡板向所述第二线卡板转发消息的第二转发表项,包括:
在预配置的网板的标识、以及用于连接该网板的本地接口的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目标网板的标识对应的第一本地接口;
若所述第一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第三链路总带宽,则以所述第二线卡板标识作为目的单板、所述第一本地接口作为出接口、所述第一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作为链路带宽,生成所述第二转发表项;
若所述第一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大于所述第三链路总带宽,则在所述第一本地接口中选择至少一个第二本地接口,并以所述第二线卡板标识作为目的单板、所述第二本地接口作为出接口、所述第二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作为链路带宽,生成所述第二转发表项;
其中,所述第二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与所述第三链路总带宽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与第一线卡板连接的目标网板发布第一连接关系信息,以使所述目标网板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关系生成第三转发表项,并将所述第三转发表项发布给所述第二线卡板,由所述第二线卡板基于所述第三转发表项,生成用于指导第二线卡板向所述第一线卡板转发消息的第四转发表项,并使得所述第二线卡板基于第四转发表项转发流量;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关系信息为第一线卡板与该目标网板的连接关系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关系信息包括:第一线卡板标识、第一线卡板上用于连接所述目标网板的接口、第一线卡板上用于连接所述目标网板的链路的第一链路总带宽;
所述第二连接关系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线卡板标识、第二线卡板上用于连接所述目标网板的接口、第二线卡板上用于连接所述目标网板的链路的第二链路总带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网板被拔出后,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网板标识对应的第一本地接口;
将出接口包含该第一本地接口的第二转发表项中记录的第一本地接口删除,并将第二转发表项的链路带宽修改为该第二转发表项当前出接口对应的链路带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与第一线卡板连接的目标网板发布第一连接关系信息,包括:
在所述网络设备初始化后,向与第一线卡板连接的目标网板发布第一连接关系信息;和/或,
定期向与第一线卡板连接的目标网板发布第一连接关系信息;和/或,
在检测到所述目标网板插入所述网络设备时,向与第一线卡板连接的目标网板发布第一连接关系信息。
6.一种转发表项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的网板,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线卡板,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与本网板相连的第二线卡板发布的第二连接关系信息;所述第二连接关系信息为所述第二线卡板与本网板的连接关系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连接关系信息,生成用于将消息转发至所述第二线卡板的第一转发表项;其中,转发表项包括:目的单板、出接口、以及出接口对应的链路带宽;所述第一转发表项的目的单板为所述第二线卡板标识、出接口为目标网板上连接所述第二线卡板的接口、链路带宽为所述目标网板上连接所述第二线卡板的接口对应的第三链路总带宽;
将所述第一转发表项发布给与本网板相连的第一线卡板,以使所述第一线卡板在预配置的网板的标识、以及用于连接该网板的本地接口的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目标网板的标识对应的第一本地接口;若所述第一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第三链路总带宽,则以所述第二线卡板标识作为目的单板、所述第一本地接口作为出接口、所述第一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作为链路带宽,生成第二转发表项;若所述第一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大于所述第三链路总带宽,则在所述第一本地接口中选择至少一个第二本地接口,并以所述第二线卡板标识作为目的单板、所述第二本地接口作为出接口、所述第二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作为链路带宽,生成所述第二转发表项;其中,所述第二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与所述第三链路总带宽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发表项包括:目的单板、出接口、以及出接口对应的链路带宽;
所述第二连接关系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线卡板标识、所述第二线卡板上用于连接本网板的接口、所述第二线卡板上连接本网板的链路总带宽;
所述基于所述第二连接关系信息,生成用于将消息转发至所述第二线卡板的第一转发表项,包括:
在预设线卡板的标识、用于连接该线卡板的本网板接口的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第二线卡板的标识对应的第一本网板接口;
以所述第二线卡板标识作为目的单板、所述第一本网板接口作为出接口、所述第一本网板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作为链路带宽,生成所述第一转发表项。
8.一种转发表项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的第一线卡板,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网板,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目标网板发布的第一转发表项;所述第一转发表项由所述目标网板在接收到第二线卡板发布的第二连接关系信息生成;所述第二连接关系信息为所述第二线卡板与该目标网板的连接关系信息;
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转发表项,生成用于指导第一线卡板向所述第二线卡板转发消息的第二转发表项,以基于第二转发表项转发流量;
其中,转发表项包括:目的单板、出接口、以及出接口对应的链路带宽;
所述第一转发表项的目的单板为所述第二线卡板标识、出接口为所述目标网板上连接所述第二线卡板的接口、链路带宽为所述目标网板上连接所述第二线卡板的接口对应的第三链路总带宽;
所述生成单元,在基于所述第一转发表项,生成用于指导第一线卡板向所述第二线卡板转发消息的第二转发表项时,用于在预配置的网板的标识、以及用于连接该网板的本地接口的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目标网板的标识对应的第一本地接口;若所述第一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第三链路总带宽,则以所述第二线卡板标识作为目的单板、所述第一本地接口作为出接口、所述第一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作为链路带宽,生成所述第二转发表项;若所述第一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大于所述第三链路总带宽,则在所述第一本地接口中选择至少一个第二本地接口,并以所述第二线卡板标识作为目的单板、所述第二本地接口作为出接口、所述第二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作为链路带宽,生成所述第二转发表项;其中,所述第二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与所述第三链路总带宽适配。
9.一种转发表项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的网板,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线卡板,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与本网板相连的第二线卡板发布的第二连接关系信息;所述第二连接关系信息为所述第二线卡板与本网板的连接关系信息;
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二连接关系信息,生成用于将消息转发至所述第二线卡板的第一转发表项;其中,转发表项包括:目的单板、出接口、以及出接口对应的链路带宽;所述第一转发表项的目的单板为所述第二线卡板标识、出接口为目标网板上连接所述第二线卡板的接口、链路带宽为所述目标网板上连接所述第二线卡板的接口对应的第三链路总带宽;
发布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转发表项发布给与本网板相连的第一线卡板,以使所述第一线卡板在预配置的网板的标识、以及用于连接该网板的本地接口的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目标网板的标识对应的第一本地接口;若所述第一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第三链路总带宽,则以所述第二线卡板标识作为目的单板、所述第一本地接口作为出接口、所述第一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作为链路带宽,生成第二转发表项;若所述第一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大于所述第三链路总带宽,则在所述第一本地接口中选择至少一个第二本地接口,并以所述第二线卡板标识作为目的单板、所述第二本地接口作为出接口、所述第二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作为链路带宽,生成所述第二转发表项;其中,所述第二本地接口对应的链路总带宽与所述第三链路总带宽适配。
10.一种线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被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
11.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
12.一种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被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执行如权利要求6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
13.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6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71617.4A CN110138667B (zh) | 2019-05-31 | 2019-05-31 | 一种转发表项的生成方法、装置、线卡板和网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71617.4A CN110138667B (zh) | 2019-05-31 | 2019-05-31 | 一种转发表项的生成方法、装置、线卡板和网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38667A CN110138667A (zh) | 2019-08-16 |
CN110138667B true CN110138667B (zh) | 2021-05-28 |
Family
ID=67583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71617.4A Active CN110138667B (zh) | 2019-05-31 | 2019-05-31 | 一种转发表项的生成方法、装置、线卡板和网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13866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51756B (zh) * | 2020-12-25 | 2023-02-28 | 杭州迪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31675B (zh) * | 2008-02-22 | 2011-05-11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选择背板连接器信号连接方式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245454B (zh) * | 2014-07-10 | 2018-10-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交换系统的流量转发方法和装置 |
US10250399B1 (en) * | 2014-10-03 | 2019-04-02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ulticast routing |
CN107040393B (zh) * | 2015-08-21 | 2020-10-09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路由管理方法和设备 |
US10320670B2 (en) * | 2015-12-15 | 2019-06-11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Routers with network processing unit and central processing unit-based line cards |
WO2017204983A1 (en) * | 2016-05-26 | 2017-11-30 |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 Efficient convergence in network events |
CN106878180B (zh) * | 2016-12-23 | 2020-01-03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集群路由器路由控制方法、装置和集群路由器 |
CN106911597B (zh) * | 2017-02-14 | 2020-02-21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跨板转发方法和装置 |
CN109361625B (zh) * | 2018-10-24 | 2021-12-07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 核查转发表项的方法、装置和控制器 |
-
2019
- 2019-05-31 CN CN201910471617.4A patent/CN110138667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38667A (zh) | 2019-08-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105050B (zh) | 一种业务对象的存储、下载方法及系统 | |
US8069224B2 (en) | Method, equipment and system for resource acquisition | |
CN101594376B (zh) | 向cimom注册cim提供器的方法和相应的装置 | |
US8903972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contents using information of group change in content oriented network environment | |
CN102148751B (zh) | 逻辑接口管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 |
CN103929368A (zh) | 多业务单元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 |
RU2013118214A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истема связи,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и носитель записи, содержащий записанную на нем программу для связи | |
CN103828332A (zh)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控制器和机柜 | |
CN110138667B (zh) | 一种转发表项的生成方法、装置、线卡板和网板 | |
CN106506352A (zh) | 一种转发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3731356A (zh) |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7526616A (zh) | 一种主机对bmc进行数据写入和读取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6170968A (zh) | 一种数据压缩存储方法、装置,及分布式文件系统 | |
CN111355549A (zh) | 一种数据保护方法及装置 | |
CN111970359A (zh) | 基于Node.js服务器的前端无服务架构系统及建立方法 | |
CN105099937A (zh) | 一种pmtu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 |
CN103229480A (zh) | 分布式存储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客户端 | |
CN109361693B (zh) | 虚拟设备通信方法和装置 | |
CN102938711B (zh) | 网口信息配置方法及网络设备 | |
CN101425929B (zh) | 一种板号表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12600703B (zh) | 网络设备远程访问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 | |
CN111211927A (zh) | 一种资源同步方法及装置 | |
CN102843253A (zh) | 多子架通信设备、多子架通信设备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3535477B (zh) | 一种用于数据容灾恢复的方法与设备 | |
CN106330492A (zh) | 一种配置用户设备转发表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2 Address after: 310052 11th Floor, 466 Chang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3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2 Chang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No. 466 Patentee befor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