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36395B - 一种涉水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涉水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36395B
CN110136395B CN201811151812.0A CN201811151812A CN110136395B CN 110136395 B CN110136395 B CN 110136395B CN 201811151812 A CN201811151812 A CN 201811151812A CN 110136395 B CN110136395 B CN 1101363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able device
image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wearabl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518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36395A (zh
Inventor
施锐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5181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363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36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63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363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63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202Child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arried by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 G08B21/0205Specific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child monitoring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 G08B21/0208Combination with audio or video communication, e.g. combination with "baby phone" func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8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responsive to the presence of persons in a body of water, e.g. a swimming pool; responsive to an abnormal condition of a body of water
    • G08B21/088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responsive to the presence of persons in a body of water, e.g. a swimming pool; responsive to an abnormal condition of a body of water by monitoring a device worn by the person, e.g. a bracelet attached to the swimmer

Abstract

一种涉水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包括的智能主机以可转动方式设在可穿戴设备包括的两侧带端部之间,智能主机的主机顶侧正对智能主机的主机底侧,主机顶侧设有顶侧拍摄模组,主机底侧设有底侧拍摄模组,当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目标气压计当前时刻发送的气压值与其上一时刻发送的气压值之间差的绝对值处于预设气压值范围内时,利用顶侧拍摄模组和底侧拍摄模组拍摄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的图像信息,得到第一图像信息以及第二图像信息;当第一图像信息与第二图像信息均显示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为水环境时,向预先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警报提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降低儿童溺水情况发生的概率。

Description

一种涉水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涉水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儿童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其中,儿童的溺水事故高发的现象格外造成家长的担忧。为了避免儿童溺水事故的发生,当家长与儿童一同外出时,家长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地监控儿童的行为,谨防儿童意外落水。但是,这一家长自发的监控方式难免由于人工偏差而存在误差,从而导致儿童依旧存在溺水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涉水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能够降低儿童溺水的情况发生的概率。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一种涉水检测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智能主机,所述智能主机包括相对设置的主机顶侧和主机底侧,所述主机顶侧设有顶侧拍摄模组,所述主机底侧设有底侧拍摄模组,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目标气压计当前时刻发送的气压值与所述目标气压计上一时刻发送的气压值之间差的绝对值处于预设气压值范围内时,利用所述顶侧拍摄模组和所述底侧拍摄模组拍摄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的图像信息,得到第一图像信息以及第二图像信息;所述目标气压计为所述可穿戴设备内置的气压计或者预先与所述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气压计,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为利用所述顶侧拍摄模组拍摄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一侧的图像信息,所述第二图像信息为利用所述底侧拍摄模组拍摄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另一侧的图像信息;
当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与所述第二图像信息均显示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为水环境时,向预先与所述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警报提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在所述向预先与所述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警报提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位置信息;
判断所述位置信息是否处于预设危险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范围内;如果是,向所述位置信息相匹配的救援中心发送第一求救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判断出所述位置信息不处于所述预设危险位置信息所指示的位置范围内时,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身体参数信息,所述身体参数信息至少包括心率;
判断所述身体参数信息是否处于预设危险身体参数信息范围内;如果是,向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求救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在所述向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求救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存在对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具有法律救助义务的用户所使用的目标终端;
如果存在,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第三求救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图像信息或所述第二图像信息显示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为水环境时,启动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排水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主机,所述智能主机包括相对设置的主机顶侧和主机底侧,所述主机顶侧设有顶侧拍摄模组,所述主机底侧设有底侧拍摄模组,所述智能主机包括:
拍摄单元,用于当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目标气压计当前时刻发送的气压值与所述目标气压计上一时刻发送的气压值之间差的绝对值处于预设气压值范围内时,利用所述顶侧拍摄模组和所述底侧拍摄模组拍摄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的图像信息,得到第一图像信息以及第二图像信息;所述目标气压计为所述可穿戴设备内置的气压计或者预先与所述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气压计,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为利用所述顶侧拍摄模组拍摄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一侧的图像信息,所述第二图像信息为利用所述底侧拍摄模组拍摄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另一侧的图像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与所述第二图像信息均显示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为水环境时,向预先与所述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警报提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智能主机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向预先与所述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警报提示之后,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位置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位置信息是否处于预设危险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范围内;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位置信息相匹配的救援中心发送第一求救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位置信息不处于所述预设危险位置信息所指示的位置范围内时,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身体参数信息,所述身体参数信息至少包括心率;
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身体参数信息是否处于预设危险身体参数信息范围内;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身体参数信息处于所述预设危险身体参数信息范围内时,向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求救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
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向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求救信息之后,判断是否存在对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具有法律救助义务的用户所使用的目标终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存在所述目标终端时,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第三求救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智能主机还包括:
启动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图像信息或所述第二图像信息显示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为水环境时,启动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排水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的一种涉水检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的一种涉水检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公开一种应用发布平台,所述应用发布平台用于发布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包括的智能主机以可转动方式设在可穿戴设备包括的两侧带端部之间,智能主机的主机顶侧正对智能主机的主机底侧,主机顶侧设有顶侧拍摄模组,主机底侧设有底侧拍摄模组,当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目标气压计当前时刻发送的气压值与其上一时刻发送的气压值之间差的绝对值处于预设气压值范围内时,利用顶侧拍摄模组和底侧拍摄模组拍摄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的图像信息,得到第一图像信息以及第二图像信息;当第一图像信息与第二图像信息均显示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为水环境时,向预先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警报提示。这一过程可以利用具有顶侧拍摄模组以及底侧拍摄模组的可穿戴设备获取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的图像信息,当根据该图像信息判断出可穿戴设备处于水环境时向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警报提示,以使终端设备的用户在接收到警报提示后及时对可穿戴设备的用户采取救援措施,以此减少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如儿童)出现溺水事故,保障儿童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可穿戴设备包括的智能主机相对底部支架转动90°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涉水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涉水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涉水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更好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涉水检测方法,下面先介绍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穿戴设备。请参阅图1-图3,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底部支架10、智能主机20以及侧带30,底部支架10连接于侧带30的两侧带端部之间。智能主机20的顶侧20a与智能主机20的底侧20b相对,并且智能主机20的顶侧20a设有顶侧拍摄模组22,智能主机20的底侧20b设有底侧拍摄模组23。智能主机20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21与底部支架10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智能主机20可以相对底部支架10转动不同的角度,从而使得顶侧拍摄模组22、底侧拍摄模组23可以获得不同的拍摄方向。其中,侧带30的一个侧带端部通过第一转轴21轴接于底部支架10的第一端,而侧带30的另一个侧带端部连接底部支架10的第二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中,通过上述所描述的结构,可穿戴设备包括的智能主机20能够在可穿戴设备包括的侧带30的两侧带端部之间发生转动以实现同时调整两个拍摄模组(即顶侧拍摄模组22和底侧拍摄模组23)的拍摄方向。其中,通过第一转轴21可以实现智能主机20相对底部支架10的转动,从而使得设于智能主机20的顶侧拍摄模组22、底侧拍摄模组23也能随着智能主机20的转动而获得不同的拍摄方向,这不仅解决了现有的可穿戴设备(通常仅有一个顶侧拍摄模组)需要用户扭转手臂才能实现的调整拍摄方向的问题,同时还可满足用户的不同拍摄方向的拍摄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实现智能主机20相对底部支架10转动时,由于侧带30的一个侧带端部通过第一转轴21轴接于底部支架10的第一端,因此,侧带30的一个侧带端部、底部支架10的第一端以及智能主机20的一端三者之间为共用第一转轴21的共轴转动设计,从而能够减少可穿戴设备的部件设计,简化可穿戴设备的部件组装流程,进而使得可穿戴设备的结构更加紧凑。
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主机20的顶侧20a上可以设置有顶侧显示屏(图中未标注);可选地,智能主机20的底侧20b上也可以设置有底侧显示屏(图中未标注)。在通常情况下,智能主机20可以叠在底部支架10上,即智能主机20的底侧20b与底部支架10的上表面贴合;而当智能主机20以第一转轴21发生转动时,智能主机20的顶侧20a以及底侧20b均与底部支架10的上表面形成一定角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智能主机20作为拍摄方向可调的可穿戴设备的主机使用,其不仅包括设于内部的主板、用于实现触控、显示功能的触控屏/或显示屏、对主板、触控屏/显示屏进行供电的电池、实现智能主机20的拍摄功能的顶侧拍摄模组22和底侧拍摄模组23、实现智能主机20的通信功能的通信器件(例如无线通信器件、蓝牙通信器件、红外通信器件等)、实现智能主机20的检测功能的传感器(例如重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紫外线检测器、玩水检测识别模块)、实现对用户进行定位的定位模块、实现对用户的心率进行检测的心率检测器、实现智能主机20的定时功能的定时器、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的元件,例如指纹模组、面部识别模组,以及实现音频输入和/或输出的麦克风、扬声器等。应该得知的是,上述各器件、功能模组均设于智能主机20内部,且与主板电连接,通过主板实现对这些器件、功能模组的控制,进而控制其实现对应的功能。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主机20是有别于传统的手表的仅能实现时间显示、定时等功能的表盘的。
进一步地,由于智能主机20与底部支架10通过第一转轴21可以实现可转动连接,因此,可以通过调整智能主机20与底部支架10的转动角度来调整顶侧拍摄模组22和底侧拍摄模组23的拍摄方向,其中,智能主机20与底部支架10的转动角度可在0~90°之间。例如,当智能主机20叠在底部支架10上时,智能主机20与底部支架10之间的角度为0°,而当智能主机20发生转动后,该智能主机20与底部支架10之间的角度可优选可以为90°。如图1所示,当智能主机20与底部支架10之间的角度为0°时,智能主机20上的顶侧拍摄模组22和底侧拍摄模组23相对底部支架10的夹角也为0°夹角,此时顶侧拍摄模组22的拍摄方向朝上,而第二拍摄模块23的拍摄方向朝下并且被底部支架10阻挡;又如图2所示,当智能主机20相对底部支架10转动形成90°夹角时,智能主机20的顶侧拍摄模组22和底侧拍摄模组23相对底部支架10的夹角为90°夹角,此时顶侧拍摄模组22的拍摄方向朝左,而第二拍摄模块23的拍摄方向朝右,从而可以实现顶侧拍摄模组22和底侧拍摄模组23的拍摄方向的调整。特别的,当智能主机20的顶侧20a上设置有顶侧显示屏以及底侧20b上也设置有底侧显示屏时,若智能主机20的顶侧拍摄模组22和底侧拍摄模组23相对底部支架10的夹角为90°夹角,那么顶侧20a上设置的顶侧显示屏以及底侧20b上设置的底侧显示屏相对底部支架10的夹角也为90°夹角,从而可以方便位于佩戴者的左侧的用户观看顶侧显示屏,以及方便位于佩戴者的右侧的用户观看底侧显示屏。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主机20与底部支架10的转动角度可以在0~90°之间调整,优选地,该转动角度可为0°、30°、45°、60°、75°或9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智能主机20通过第一转轴21与底部支架10转动连接,因此,智能主机20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转动端20c和自由端20d,该转动端20c为智能主机20通过第一转轴21与底部支架10的第一端连接的一端,而该自由端20d则为可随着转动端20c相对底部支架10实现转动并相对底部支架10可形成角度的一端。具体地,为了避免影响顶侧拍摄模组22和底侧拍摄模组23的拍摄视角,顶侧拍摄模组22可以优选设于该自由端20d的端部顶侧(属于顶侧20a的一部分),而底侧拍摄模组23可以优选设于该自由端20d的端部底侧(属于底侧20b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底部支架10可为板状结构。当底部支架10为板状结构时,底部支架10的材质可优选为隔热材质,例如塑胶。当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时,能够避免智能主机20发热量大而可能对用户的手腕皮肤造成烫伤的情况。因此,该底部支架10不仅可实现承载智能主机20转动的功能,同时还可实现对智能主机20与用户的手腕皮肤进行隔热的效果。
进一步地,当底部支架10为板状结构时,底部支架10上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孔10a,以使得智能主机20通过通孔10a可以实现包括对用户的心率进行检测在内的各项生理特征检测。其中,通孔10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或者椭圆形等,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底部支架10也可以是闭合环状结构,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用户需调整智能主机20相对底部支架10的角度时,可通过手动调整智能主机20相对底部支架10的转动角度,当智能主机20转动至用户的目标角度时,此时,用户停止调整智能主机20,智能主机20可保持在当前角度不变,此时,顶侧拍摄模组22和/或底侧拍摄模组23可处于可拍摄状态,用户可根据实际拍摄需求选择顶侧拍摄模组22和/或底侧拍摄模组23执行对应的拍摄操作。
当用户想将智能主机20叠在底部支架10上时,则可再次通过手动调整智能主机20,使得智能主机20可再次被调整而相对底部支架10转动,直至智能主机20叠于底部支架10上,此时用户停止调整智能主机20。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穿戴设备使得顶侧拍摄模组22和底侧拍摄模组23可随着智能主机的转动而获得不同的拍摄方向,满足用户的不同拍摄方向需求,而且可以避免扭转佩戴可穿戴设备的手臂调整拍摄方向时带来的手臂疲惫感,提升拍摄体验感。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涉水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4所描述的涉水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前面实施例描述的可穿戴设备。如前面实施例描述的,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主机,智能主机包括相对设置的主机顶侧和主机底侧,主机顶侧设有顶侧拍摄模组22,主机底侧设有底侧拍摄模组23。如图4所示,该涉水检测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401、当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目标气压计当前时刻发送的气压值与目标气压计上一时刻发送的气压值之间差的绝对值处于预设气压值范围内时,智能主机利用顶侧拍摄模组和底侧拍摄模组拍摄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的图像信息,得到第一图像信息以及第二图像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气压计为可穿戴设备内置的气压计或者预先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气压计,第一图像信息为利用顶侧拍摄模组拍摄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一侧的图像信息,第二图像信息为利用底侧拍摄模组拍摄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另一侧的图像信息。其中,当目标气压计为预先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气压计时,目标气压计可以为可穿戴设备的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如手机)中的某一包含气压计功能的应用软件中的气压模块。其中,当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目标气压计当前时刻发送的气压值与目标气压计上一时刻发送的气压值之间差的绝对值处于预设气压值范围内时,说明可穿戴设备检测到气压的变化值较大,预设气压值范围为预先设置的气压值范围,如预设气压值范围可以设置海平面气压与海底二十米处气压的差值作为预设气压值范围的某一端点、以及海平面气压与海底两米处气压的差值作为预设气压值范围的另一端点,以该某一端点与该另一端点构成预设气压值范围。
举例来说,当可穿戴设备的用户不慎掉入某一水域时,此时,目标气压计当前时刻的气压为用户掉入水域后在某一水域深度(如水下两米)下的气压,目标气压计上一时刻的气压为用户在陆上的气压,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的目标气压计当前时刻发送的气压值与目标气压计上一时刻发送的气压值之间差的绝对值为用户在陆上与用户在水域中对应的气压差值,若其处于预设气压值范围内,说明用户此时存在溺水风险。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智能主机利用顶侧拍摄模组和底侧拍摄模组拍摄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的图像信息,得到第一图像信息以及第二图像信息可以包括:
智能主机在某一时刻利用顶侧拍摄模组和底侧拍摄模组拍摄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的图像信息,获取与该时刻对应的顶侧拍摄模组拍摄得到的第一图像子信息以及与该时刻对应的底侧拍摄模组拍摄得到的第二图像子信息;
智能主机将获取到的若干个时刻中每一时刻对应的第一图像子信息汇总得到第一图像信息,以及将获取到的若干个时刻中每一时刻对应的第二图像子信息汇总得到第二图像信息。
通过实施这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智能主机获取到的第一图像信息与第二图像信息中包括若干个时刻以及与每一时刻对应的第一图像子信息和第二图像子信息。这一过程使得每一时刻都具有与其对应的第一图像子信息和第二图像子信息,从而可以结合第一图像子信息和第二图像子信息获得与该时刻匹配的可穿戴设备所处环境的多侧角度下的图像信息,进而可以集合每一时刻下可穿戴设备所处环境的多侧角度下的图像信息获得较为精准的对可穿戴设备所处环境的分析结果,提高了涉水检测的精确度。
402、当第一图像信息与第二图像信息均显示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为水环境时,智能主机向预先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警报提示。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可穿戴设备的使用者为儿童时,预先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可以为儿童的家长使用的手机;当第一图像信息与第二图像信息均显示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为水环境时,说明可穿戴设备已经完全浸入水中,此时,可穿戴设备的使用者(儿童)存在着溺水隐患,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警报提示。其中,警报提示可以包括可穿戴设备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警报提示用于提示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存在溺水隐患。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智能主机向预先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警报提示之前,智能主机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当第一图像信息与第二图像信息均显示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为水环境时,智能主机从当前时刻开始统计第一图像信息与第二图像信息均显示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为水环境的持续时长;
当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持续时长时,智能主机执行上述的向预先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警报提示。
通过实施这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第一图像信息与第二图像信息均显示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为水环境时,可以进一步统计第一图像信息与第二图像信息均显示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为水环境的持续时长,只有当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持续时长(如两分钟)时才向预先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警报提示,减少了误报警情况发生的概率。
可见,通过实施图4所描述的涉水检测方法,可以利用具有顶侧拍摄模组以及底侧拍摄模组的可穿戴设备获取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的图像信息,当根据该图像信息判断出可穿戴设备处于水环境时向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警报提示,以使终端设备的用户在接收到警报提示后及时对可穿戴设备的用户采取救援措施,以此减少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如儿童)出现溺水事故,保障儿童的安全。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涉水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5所描述的涉水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前面实施例描述的可穿戴设备。如前面实施例描述的,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主机,智能主机包括相对设置的主机顶侧和主机底侧,主机顶侧设有顶侧拍摄模组22,主机底侧设有底侧拍摄模组23。如图5所示,该涉水检测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501、当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目标气压计当前时刻发送的气压值与目标气压计上一时刻发送的气压值之间差的绝对值处于预设气压值范围内时,智能主机利用顶侧拍摄模组和底侧拍摄模组拍摄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的图像信息,得到第一图像信息以及第二图像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气压计为可穿戴设备内置的气压计或者预先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气压计,第一图像信息为利用顶侧拍摄模组拍摄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一侧的图像信息,第二图像信息为利用底侧拍摄模组拍摄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另一侧的图像信息。
502、当第一图像信息与第二图像信息均显示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为水环境时,智能主机向预先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警报提示。
503、智能主机获取可穿戴设备的位置信息。
504、智能主机判断位置信息是否处于预设危险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范围内;如果是,执行步骤505,如果否,执行步骤506至步骤507。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危险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范围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事故多发水域、旋涡水域等,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505、智能主机向位置信息相匹配的救援中心发送第一求救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位置信息相匹配的救援中心可以为负责监管该位置信息的相关救援中心,也可以为距离该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最近的救援中心,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做限定。其中,第一求救信息可以包括可穿戴设备当前的位置信息、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身体参数信息等。
506、智能主机获取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身体参数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身体参数信息至少包括心率。可选的,身体参数信息还可以包括体温、血压等。
507、智能主机判断身体参数信息是否处于预设危险身体参数信息范围内;如果是,执行步骤508,如果否,结束本次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身体参数信息处于预设危险身体参数信息范围内时,说明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身体处于危险状态,即有可能出现溺水事故。其中,预设危险身体参数信息范围可以为心率小于60分/次或者大于100分/次,并且,预设危险身体参数信息范围可以由用户更改设置。
508、智能主机向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求救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距离可以为预先设置的距离,可以为5米,也可以为10米,也可以为50米等,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做限定。其中,第二求救信息可以为用于提示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存在溺水风险的提示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智能主机向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求救信息之后,智能主机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当某一终端设备响应该第二求救信息向可穿戴设备发送应答指令时,智能主机获取可穿戴设备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并结合该某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生成相应的导航信息发送至该某一终端设备,以使该某一终端设备根据该导航信息到达可穿戴设备所处位置对可穿戴设备的用户进行救援。
通过实施这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果有终端设备响应第二求救信息,则根据该终端设备所处位置以及可穿戴设备所处位置生成相应的导航信息,便于终端设备快速寻找到可穿戴设备的用户,从而缩短可穿戴设备的用户获救的时间,提高救援效率。
可见,通过实施图5所描述的涉水检测方法,可以利用具有顶侧拍摄模组以及底侧拍摄模组的可穿戴设备获取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的图像信息,当根据该图像信息判断出可穿戴设备处于水环境时向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警报提示,以使终端设备的用户在接收到警报提示后及时对可穿戴设备的用户采取救援措施,以此减少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如儿童)出现溺水事故,保障儿童的安全。
此外,通过实施图5所描述的涉水检测方法,当可穿戴设备的位置信息处于预设危险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范围内时,可以向与该位置信息相匹配的救援中心发送第一求救信息。这一过程可以针对危险水域涉水的情况及时向相关救援中心求救,以使涉水者能够得到相关救援中心及时地救助,从而提高救助的可靠性。
此外,通过实施图5所描述的涉水检测方法,当可穿戴设备的位置信息不处于预设危险位置信息所指示的位置范围内,如果用户的身体参数信息处于预设危险身体参数信息范围内时,向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求救信息。这一过程可以针对用户在较为安全水域涉水的情况及时向用户附近的其它终端设备求救,以使用户能够得到周围人群的及时救助,进一步提高救助的可靠性。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涉水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6所描述的涉水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前面实施例描述的可穿戴设备。如前面实施例描述的,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主机,智能主机包括相对设置的主机顶侧和主机底侧,主机顶侧设有顶侧拍摄模组22,主机底侧设有底侧拍摄模组23。如图6所示,该涉水检测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601、当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目标气压计当前时刻发送的气压值与目标气压计上一时刻发送的气压值之间差的绝对值处于预设气压值范围内时,智能主机利用顶侧拍摄模组和底侧拍摄模组拍摄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的图像信息,得到第一图像信息以及第二图像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气压计为可穿戴设备内置的气压计或者预先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气压计,第一图像信息为利用顶侧拍摄模组拍摄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一侧的图像信息,第二图像信息为利用底侧拍摄模组拍摄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另一侧的图像信息。
602、当第一图像信息或第二图像信息显示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为水环境时,智能主机启动可穿戴设备的排水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图像信息或第二图像信息显示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为水环境时,表示可穿戴设备未全部浸在水中,只有部分浸在水中,此时启动可穿戴设备的排水装置进行排水,减少可穿戴设备的浸水状况,从而延长可穿戴设备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603至步骤607与上述步骤502至步骤506相同,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608、智能主机判断身体参数信息是否处于预设危险身体参数信息范围内;如果是,执行步骤609至步骤610,如果否,结束本次流程。
609、智能主机向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求救信息。
610、智能主机判断是否存在对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具有法律救助义务的用户所使用的目标终端;如果是,执行步骤611,如果不存在,结束本次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举例来说,当可穿戴设备为儿童且儿童在上游泳课时,对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具有法律救助义务的用户至少包括负责教授儿童的游泳课老师。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智能主机判断是否存在对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具有法律救助义务的用户所使用的目标终端可以包括:
智能主机结合第一图像信息、第二图像信息以及可穿戴设备的位置确定可穿戴设备所处的水环境对应的场景是否为游泳场景;
当判断出为游泳场景时,智能主机确定存在对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具有法律救助义务的用户所使用的目标终端,并确定与该游泳场景对应的游泳场所信息;
智能主机结合游泳场所信息与当前日期信息获取当前日期对应的负责人员信息,从负责人员信息中确定对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具有法律救助义务的用户所使用的目标终端;
当判断出不为游泳场景时,智能主机通过获取到的用户使用可穿戴设备的使用记录分析是否存在与对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具有法律救助义务的用户所使用的目标终端;其中,获取到的用户使用可穿戴设备的使用记录包括用户历史聊天记录(语音形式和/或文字形式)。
通过实施这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在游泳时,可穿戴设备可以自动获取用户所在游泳的场所信息与负责人员信息,根据当前日期和负责人员信息确定对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具有法律救助义务的用户所使用的目标终端;当可穿戴设备的用户未在游泳时,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用户使用可穿戴设备的使用记录分析是否存在与对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具有法律救助义务的用户所使用的目标终端;例如,当可穿戴设备的历史聊天记录中显示某一账户对应的用户要带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去游泳时,将该某一账户对应的使用者确定为对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具有法律救助义务的用户,将该用户的终端确定为目标终端。这一过程可以智能化地获取对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具有法律救助义务的用户所对应的目标终端,以向该目标终端发送求救信息,提高可穿戴设备用户落水获救的几率。
611、智能主机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三求救信息。
可见,通过实施图6所描述的涉水检测方法,可以利用具有顶侧拍摄模组以及底侧拍摄模组的可穿戴设备获取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的图像信息,当根据该图像信息判断出可穿戴设备处于水环境时向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警报提示,以使终端设备的用户在接收到警报提示后及时对可穿戴设备的用户采取救援措施,以此减少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如儿童)出现溺水事故,保障儿童的安全。
此外,通过实施图6所描述的涉水检测方法,可以针对危险水域涉水的情况及时向相关救援中心求救,以使涉水者能够得到相关救援中心及时地救助,从而提高救助的可靠性。
此外,通过实施图6所描述的涉水检测方法,可以针对用户在较为安全水域涉水的情况及时向用户附近的其它终端设备求救,以使用户能够得到周围人群的及时救助,进一步提高救助的可靠性。
此外,通过实施图6所描述的涉水检测方法,当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处于较为安全的水域且该用户的身体参数信息显示该用户存在危险时,不仅能够向可穿戴设备周围的用户发送求救信息,还可以向对该用户具有法律救助义务的用户发送求救信息,以此在周围人未对用户进行救助的情况下增加了一个较为负责任的对象求助,增加可穿戴设备的用户获救的概率。
此外,通过实施图6所描述的涉水检测方法,当第一图像信息或第二图像信息显示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为水环境时,表示可穿戴设备未全部浸在水中,只有部分浸在水中,此时启动可穿戴设备的排水装置进行排水,减少可穿戴设备的浸水状况,从而延长可穿戴设备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在图7所示的可穿戴设备中,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主机,智能主机包括相对设置的主机顶侧和主机底侧,主机顶侧设有顶侧拍摄模组22,主机底侧设有底侧拍摄模组23。如图7所示,该可穿戴设备包括的智能主机可以包括:
拍摄单元701,用于当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目标气压计当前时刻发送的气压值与目标气压计上一时刻发送的气压值之间差的绝对值处于预设气压值范围内时,利用顶侧拍摄模组和底侧拍摄模组拍摄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的图像信息,得到第一图像信息以及第二图像信息;目标气压计为可穿戴设备内置的气压计或者预先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气压计,第一图像信息为利用顶侧拍摄模组拍摄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一侧的图像信息,第二图像信息为利用底侧拍摄模组拍摄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另一侧的图像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拍摄单元701利用顶侧拍摄模组和底侧拍摄模组拍摄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的图像信息,得到第一图像信息以及第二图像信息可以包括:
拍摄单元701在某一时刻利用顶侧拍摄模组和底侧拍摄模组拍摄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的图像信息,获取与该时刻对应的顶侧拍摄模组拍摄得到的第一图像子信息以及与该时刻对应的底侧拍摄模组拍摄得到的第二图像子信息;
拍摄单元701将获取到的若干个时刻中每一时刻对应的第一图像子信息汇总得到第一图像信息,以及将获取到的若干个时刻中每一时刻对应的第二图像子信息汇总得到第二图像信息。
通过实施这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使得每一时刻都具有与其对应的第一图像子信息和第二图像子信息,从而可以结合第一图像子信息和第二图像子信息获得与该时刻匹配的可穿戴设备所处环境的多侧角度下的图像信息,进而可以集合每一时刻下可穿戴设备所处环境的多侧角度下的图像信息获得较为精准的对可穿戴设备所处环境的分析结果,提高了涉水检测的精确度。
发送单元702,用于当拍摄单元701得到的第一图像信息与第二图像信息均显示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为水环境时,向预先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警报提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向预先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警报提示之前,发送单元702还可以用于:
当第一图像信息与第二图像信息均显示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为水环境时,从当前时刻开始统计第一图像信息与第二图像信息均显示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为水环境的持续时长;
当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持续时长时,执行上述的向预先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警报提示。
通过实施这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第一图像信息与第二图像信息均显示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为水环境时,可以进一步统计第一图像信息与第二图像信息均显示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为水环境的持续时长,只有当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持续时长(如两分钟)时才向预先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警报提示,减少了误报警情况发生的概率。
可见,通过实施图7所描述的可穿戴设备,可以利用具有顶侧拍摄模组以及底侧拍摄模组的可穿戴设备获取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的图像信息,当根据该图像信息判断出可穿戴设备处于水环境时向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警报提示,以使终端设备的用户在接收到警报提示后及时对可穿戴设备的用户采取救援措施,以此减少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如儿童)出现溺水事故,保障儿童的安全。
请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8所示的可穿戴设备是由图7所示的可穿戴设备进行优化得到的。相应地,与图7所示的可穿戴设备包括的智能主机相比,在图8所示的可穿戴设备包括的智能主机中,智能主机还包括:
获取单元703,用于在发送单元702向预先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警报提示之后,获取可穿戴设备的位置信息。
具体的,在发送单元702向预先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警报提示之后,发送单元702向获取单元703发送触发指令,以触发获取单元703获取可穿戴设备的位置信息。
判断单元704,用于判断获取单元703获取的位置信息是否处于预设危险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范围内。
发送单元702,还用于当判断单元704判断出位置信息处于预设危险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范围内时,向位置信息相匹配的救援中心发送第一求救信息。
可选的,在图8所示的可穿戴设备包括的智能主机中,
获取单元703,还用于当判断单元704判断出位置信息不处于预设危险位置信息所指示的位置范围内时,获取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身体参数信息,身体参数信息至少包括心率。
判断单元704,还用于判断获取单元703获取的身体参数信息是否处于预设危险身体参数信息范围内。
发送单元702,还用于当判断单元704判断出身体参数信息处于预设危险身体参数信息范围内时,向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求救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发送单元702向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求救信息之后,发送单元702还可以用于:
当某一终端设备响应该第二求救信息向可穿戴设备发送应答指令时,获取可穿戴设备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并结合该某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生成相应的导航信息发送至该某一终端设备,以使该某一终端设备根据该导航信息到达可穿戴设备所处位置对可穿戴设备的用户进行救援。
通过实施这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果有终端设备响应第二求救信息,则根据该终端设备所处位置以及可穿戴设备所处位置生成相应的导航信息,便于终端设备快速寻找到可穿戴设备的用户,从而缩短可穿戴设备的用户获救的时间,提高救援效率。
可见,通过实施图8所描述的可穿戴设备,可以利用具有顶侧拍摄模组以及底侧拍摄模组的可穿戴设备获取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的图像信息,当根据该图像信息判断出可穿戴设备处于水环境时向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警报提示,以使终端设备的用户在接收到警报提示后及时对可穿戴设备的用户采取救援措施,以此减少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如儿童)出现溺水事故,保障儿童的安全。
此外,通过实施图8所描述的可穿戴设备,可以针对危险水域涉水的情况及时向相关救援中心求救,以使涉水者能够得到相关救援中心及时地救助,从而提高救助的可靠性。
此外,通过实施图8所描述的可穿戴设备,可以针对用户在较为安全水域涉水的情况及时向用户附近的其它终端设备求救,以使用户能够得到周围人群的及时救助,进一步提高救助的可靠性。
请参阅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9所示的可穿戴设备是由图8所示的可穿戴设备进行优化得到的。相应地,与图8所示的可穿戴设备包括的智能主机相比,在图9所示的可穿戴设备包括的智能主机中,
判断单元704,还用于在发送单元702向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求救信息之后,判断是否存在对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具有法律救助义务的用户所使用的目标终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判断单元704判断是否存在对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具有法律救助义务的用户所使用的目标终端可以包括:
判断单元704结合第一图像信息、第二图像信息以及可穿戴设备的位置确定可穿戴设备所处的水环境对应的场景是否为游泳场景;
当判断出为游泳场景时,判断单元704确定存在对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具有法律救助义务的用户所使用的目标终端,并确定与该游泳场景对应的游泳场所信息;
判断单元704结合游泳场所信息与当前日期信息获取当前日期对应的负责人员信息,从负责人员信息中确定对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具有法律救助义务的用户所使用的目标终端;
当判断出不为游泳场景时,判断单元704通过获取到的用户使用可穿戴设备的使用记录分析是否存在与对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具有法律救助义务的用户所使用的目标终端;其中,获取到的用户使用可穿戴设备的使用记录包括用户历史聊天记录(语音形式和/或文字形式)。
通过实施这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智能化地获取对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具有法律救助义务的用户所对应的目标终端,以向该目标终端发送求救信息,提高可穿戴设备用户落水获救的几率。
发送单元702,还用于当判断单元704判断出存在目标终端时,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三求救信息。
可选的,在图9所示的可穿戴设备包括的智能主机中,智能主机还可以包括:
启动单元705,用于当拍摄单元701得到的第一图像信息或第二图像信息显示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为水环境时,启动可穿戴设备的排水装置。
可见,通过实施图9所描述的可穿戴设备,可以利用具有顶侧拍摄模组以及底侧拍摄模组的可穿戴设备获取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的图像信息,当根据该图像信息判断出可穿戴设备处于水环境时向与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警报提示,以使终端设备的用户在接收到警报提示后及时对可穿戴设备的用户采取救援措施,以此减少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如儿童)出现溺水事故,保障儿童的安全。
此外,通过实施图9所描述的可穿戴设备,可以针对危险水域涉水的情况及时向相关救援中心求救,以使涉水者能够得到相关救援中心及时地救助,从而提高救助的可靠性。
此外,通过实施图9所描述的可穿戴设备,可以针对用户在较为安全水域涉水的情况及时向用户附近的其它终端设备求救,以使用户能够得到周围人群的及时救助,进一步提高救助的可靠性。
此外,通过实施图9所描述的可穿戴设备,当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处于较为安全的水域且该用户的身体参数信息显示该用户存在危险时,不仅能够向可穿戴设备周围的用户发送求救信息,还可以向对该用户具有法律救助义务的用户发送求救信息,以此在周围人未对用户进行救助的情况下增加了一个较为负责任的对象求助,增加可穿戴设备的用户获救的概率。
此外,通过实施图9所描述的可穿戴设备,当第一图像信息或第二图像信息显示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为水环境时,表示可穿戴设备未全部浸在水中,只有部分浸在水中,此时启动可穿戴设备的排水装置进行排水,减少可穿戴设备的浸水状况,从而延长可穿戴设备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0所示的可穿戴设备中,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主机,智能主机包括相对设置的主机顶侧和主机底侧,主机顶侧设有顶侧拍摄模组22,主机底侧设有底侧拍摄模组23。如图10所示,该智能主机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1001;
与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1002;
其中,处理器1002调用存储器10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图4、图5或图6所描述的涉水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图4、图5或图6所描述的涉水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涉水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涉水检测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主机,所述智能主机包括相对设置的主机顶侧和主机底侧,所述主机顶侧设有顶侧拍摄模组,所述主机底侧设有底侧拍摄模组,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目标气压计当前时刻发送的气压值与所述目标气压计上一时刻发送的气压值之间差的绝对值处于预设气压值范围内时,利用所述顶侧拍摄模组和所述底侧拍摄模组拍摄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的图像信息,得到第一图像信息以及第二图像信息;所述目标气压计为所述可穿戴设备内置的气压计或者预先与所述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气压计,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为利用所述顶侧拍摄模组拍摄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一侧的图像信息,所述第二图像信息为利用所述底侧拍摄模组拍摄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另一侧的图像信息;
当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与所述第二图像信息均显示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为水环境时,从当前时刻开始统计第一图像信息与第二图像信息均显示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为水环境的持续时长;当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持续时长时,向预先与所述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警报提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预先与所述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警报提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位置信息;
判断所述位置信息是否处于预设危险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范围内;如果是,向所述位置信息相匹配的救援中心发送第一求救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判断出所述位置信息不处于所述预设危险位置信息所指示的位置范围内时,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身体参数信息,所述身体参数信息至少包括心率;
判断所述身体参数信息是否处于预设危险身体参数信息范围内;如果是,向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求救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求救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存在对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具有法律救助义务的用户所使用的目标终端;
如果存在,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第三求救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图像信息或所述第二图像信息显示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为水环境时,启动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排水装置。
6.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主机,所述智能主机包括相对设置的主机顶侧和主机底侧,所述主机顶侧设有顶侧拍摄模组,所述主机底侧设有底侧拍摄模组,所述智能主机包括:
拍摄单元,用于当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到目标气压计当前时刻发送的气压值与所述目标气压计上一时刻发送的气压值之间差的绝对值处于预设气压值范围内时,利用所述顶侧拍摄模组和所述底侧拍摄模组拍摄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的图像信息,得到第一图像信息以及第二图像信息;所述目标气压计为所述可穿戴设备内置的气压计或者预先与所述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气压计,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为利用所述顶侧拍摄模组拍摄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一侧的图像信息,所述第二图像信息为利用所述底侧拍摄模组拍摄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另一侧的图像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与所述第二图像信息均显示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为水环境时,从当前时刻开始统计第一图像信息与第二图像信息均显示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为水环境的持续时长;当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持续时长时,向预先与所述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警报提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主机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向预先与所述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警报提示之后,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位置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位置信息是否处于预设危险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范围内;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位置信息相匹配的救援中心发送第一求救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位置信息不处于所述预设危险位置信息所指示的位置范围内时,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身体参数信息,所述身体参数信息至少包括心率;
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身体参数信息是否处于预设危险身体参数信息范围内;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身体参数信息处于所述预设危险身体参数信息范围内时,向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求救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向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求救信息之后,判断是否存在对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具有法律救助义务的用户所使用的目标终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存在所述目标终端时,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第三求救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主机还包括:
启动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图像信息或所述第二图像信息显示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当前环境为水环境时,启动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排水装置。
CN201811151812.0A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涉水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Active CN1101363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1812.0A CN110136395B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涉水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1812.0A CN110136395B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涉水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36395A CN110136395A (zh) 2019-08-16
CN110136395B true CN110136395B (zh) 2021-04-30

Family

ID=67568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51812.0A Active CN110136395B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涉水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363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9464A (zh) * 2020-11-27 2021-02-1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入水检测方法、装置和穿戴式设备
CN116451492A (zh) * 2023-04-25 2023-07-18 深圳市微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排水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7261A (zh) * 2016-05-27 2016-08-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6899722A (zh) * 2017-04-28 2017-06-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JP2018005211A (ja) * 2015-12-01 2018-01-11 孝郎 林 腕装着型撮影機能付装置、姿勢変換装置
CN207650572U (zh) * 2017-11-06 2018-07-24 深圳市蔚蓝滨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双屏智能手表
CN108427533A (zh) * 2017-02-15 2018-08-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及用于确定电子设备的环境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05211A (ja) * 2015-12-01 2018-01-11 孝郎 林 腕装着型撮影機能付装置、姿勢変換装置
CN105827261A (zh) * 2016-05-27 2016-08-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8427533A (zh) * 2017-02-15 2018-08-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及用于确定电子设备的环境的方法
CN106899722A (zh) * 2017-04-28 2017-06-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207650572U (zh) * 2017-11-06 2018-07-24 深圳市蔚蓝滨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双屏智能手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36395A (zh) 2019-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380843A1 (e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Dangerous Situations
CN108369765B (zh) 用于事故检测和响应的活动监测系统和方法
US20170092096A1 (en) Smart Swimming Pool or Hot Tub Monitor
EP3304525B1 (e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guidance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system
TWI483140B (zh) 偵測使用者活動的可攜消費裝置、電腦可讀媒體及電腦實作方法
CN106128034A (zh)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溺水监控方法及装置、可穿戴设备
KR20190035786A (ko) 수영 분석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0136395B (zh) 一种涉水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4635598A (zh) 一种智能的游泳穿戴设备及游泳监控系统
US20170035367A1 (en) Personal safety monitoring using a multi-sensor apparatus
CN108597186B (zh) 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溺水报警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10177242B (zh)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视频通话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6060761A (zh) 紧急呼叫装置、紧急呼叫应答系统及方法
CN206684903U (zh) 一种智能防溺水手环
CN108376456A (zh) 一种溺水监控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4297519A (zh) 人体运动姿态识别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8037794A (zh)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涉水安全监控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10177240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视频通话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13646027B (zh) 电子装置和用于由该电子装置提供用于减压的信息的方法
CN110139218B (zh)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追踪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7993410B (zh) 一种基于环境的涉水预警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10197569B (zh)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安全监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5788177A (zh) 一种检测泳池安全环境的安防系统
CN110139023B (zh)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定位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10176129B (zh) 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的水中安全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