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35139B - 特权属性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特权属性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35139B
CN110135139B CN201910420289.5A CN201910420289A CN110135139B CN 110135139 B CN110135139 B CN 110135139B CN 201910420289 A CN201910420289 A CN 201910420289A CN 110135139 B CN110135139 B CN 1101351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privilege attribute
privilege
interactive interface
virtual digi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202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35139A (zh
Inventor
贾世豪
张伟
郭正尧
张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uyin Vision Co Ltd
Douyin Vision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2028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351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35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51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351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51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16User authentication by observing the pattern of computer usage, e.g. typical user behavi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2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cursor appearance or behaviour, e.g. being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displaye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7Discounts or incentives, e.g. coupons or rebates
    • G06Q30/0208Trade or exchange of goods or services in exchange for incentives or rew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特权属性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用户的获取特权属性操作,确定用户是否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特权属性获取资格是基于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来确定的,若用户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生成获取特权属性的第一交互界面并控制第一交互界面进行显示,第一交互界面用于提示用户进行获取特权属性的操作,若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生成提醒界面并控制提醒界面进行显示,提醒界面用于提示用户需增加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以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本公开解决了用户受数量上限阈值的影响而无法获取特权属性的问题,分次累计获取也更符合用户习惯,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特权属性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公开涉及一种特权属性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很多领域,如直播领域,用户可通过一定数量的虚拟数字标签换取与该数量的虚拟数字标签对应的特权属性,如以300个积分换取第一等级的贵宾用户(VeryImportant People,VIP)的特权属性。
在用户想要某一等级的特权属性时,需要一次性以一定数量的虚拟数字标签换取VIP的特权属性。但通常情况下,单次或者一天内,用户能够获取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存在数量上限阈值。这导致用户无法以足够数量的虚拟数字标签换取VIP的特权属性,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旨在至少能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之一,特别是受单次或一天内用户能够获取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上限阈值限制,致使用户换取特权属性,导致用户体验不好的技术缺陷。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特权属性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
基于用户的获取特权属性操作,确定用户是否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特权属性获取资格是基于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预定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来确定的;
若用户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则生成预设的获取特权属性的第一交互界面,并控制第一交互界面进行显示,第一交互界面用于提示用户进行获取特权属性的相应操作;
若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则生成预设提醒界面,并控制提醒界面进行显示,提醒界面用于提示用户需增加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以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来确定用户是否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的方式,包括:
若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不小于预定数量阈值,则确定用户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若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小于预定数量阈值,则确定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用户的获取特权属性操作,确定用户是否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的步骤之前,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情形:
获取用户通过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特权获取控件触发的获取特权属性操作;
或者,
根据第一交互界面进行显示时的开始时间点,及用户触发第一交互界面中的操作控件时的触发时间点来确定操作时长,若操作时长大于预设的有效时长阈值,则将用户触发第一交互界面中的操作控件的操作确定为获取特权属性操作。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若用户具备所述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则生成预设的获取特权属性的第一交互界面,并控制第一交互界面进行显示,包括:
确定获取特权属性操作携带的特权属性等级,基于特权属性等级确定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和第二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小于第二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
判断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与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的大小关系;
若当前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生成第二交互界面并控制第二交互界面进行显示,第二交互界面基于第二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和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之间的第一差值数量生成的;
若当前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小于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计算第二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与当前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之间的第二差值数量,生成第三交互界面,并控制第三交互界面进行显示,第三交互界面基于第二差值数量生成的。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通过特权属性显示页面触发的特权查看请求,确定用户当前是否具备特权属性,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显示用户特权属性状态;
若确定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且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用户具备特权属性,则更新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以将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更新为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
若确定用户具备特权属性,且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则更新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以将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更新为用户具备特权属性。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基于用户通过第一交互界面进行获取特权属性的操作成功信息,确定用户的特权属性的有效期,在有效期内用户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具备特权属性。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基于用户通过第一交互界面进行获取特权属性的操作成功信息,确定用户的特权属性的保护期,在保护期内,用户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不具备特权属性;
若当前时间处于保护期,且用户在保护期起始日的前一天所属的时间周期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和/或,用户在保护期起始日当天所属的时间周期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则确定用户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若当前时间处于保护期,且用户在保护期起始日的前一天所属的时间周期不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且,用户在保护期起始日当天所属的时间周期不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则确定用户不具备所述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在一个可能到的实现方式中,保护期包括多个保护阶段,该方法还包括:
若当前时间处于保护期且用户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响应于用户的获取特权属性操作,基于保护期的保护阶段生成对应的第四交互界面,并控制第四交互界面进行显示,第四交互界面是基于保护期的保护阶段对应的用户获取特权属性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来生成的。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特权属性获取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用户的获取特权属性操作,确定用户是否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特权属性获取资格是基于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预定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来确定的;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若用户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则生成预设的获取特权属性的第一交互界面,并控制第一交互界面进行显示,第一交互界面用于提示用户进行获取特权属性的相应操作;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若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则生成预设提醒界面,并控制提醒界面进行显示,提醒界面用于提示用户需增加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以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配置用于存储机器可读指令,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的特权属性获取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特权属性获取方法。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公开是基于用户在当前周期内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来确定用户是否具备特权获取资格,当用户具备该特权获取资格时,可通过第一交互界面获取特权属性。通过多次累计的方式,在用户具备特权获取资格后,可基于单次或一天内能够获取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上限阈值,成功获取剩余数量的虚拟数字标签,从而得到所需要的特权属性,该特权的获取实际上是分多次累计得到的,解决了用户受数量上限阈值的影响而无法获取特权属性的问题,通过分次累计的方式获取,也更加符合用户习惯,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特权属性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特权属性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特权属性获取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首先对本公开涉及的几个名词进行介绍和解释:本公开中的特权属性包括但不限于某些直播软件中的不同等级的VIP特权,如VIP1至VIP12、某些直播软件中的贵族特权,如根据用户的消费金额购买如皇帝、骑士等贵族特权,及某些视频播放软件中的用户特权,如白银会员、黄金会员等,用户能通过购买不同等级的特权属性获得与该等级的特权属性相对应的特定权利。另外,本公开中的虚拟数字标签包括但不限于钻石、点券、鱼翅等形式来表征。
目前,若用户可通过一定数量的虚拟数字标签换取与该数量的虚拟数字标签对应的特权属性,但通常情况下,单次或者一天内,用户能够获取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存在上限阈值,导致用户无法以足够数量的虚拟数字标签换取VIP的特权属性。
用户可以通过支付金额的方式,换取与该金额对应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但通常情况下,用户一次性能够支付的金额存在额度限制,受该额度限制的影响,常导致用户无法换取或者换取不成功。如,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间接扣除银行卡内资金,及通过银联支付直接扣除银行卡内资金时,具有单笔限额的规定;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扣除资金时,具有每年限额的规定。在此基础上,采取单笔订单分多次支付的方式进行换取,或者采用虚拟数字标签的方式来换取并反还部分虚拟数字标签,这两种方式从开发成本的角度考虑,其开发成本较高,非较佳方案。当用户采用第三方应用软件(Application,APP)进行换取,如淘宝店等,一方面存在安全性问题,另一方面会存在用户难以获取到某一等级的特权属性具体包括哪些权利的问题,从而造成用户体验性差的问题。如由于第三方软件中相应的信息未及时更新导致用户获取到过期信息,此时,用户购买的该等级的特权属性缺少用户需要的特权,从而造成用户体验性差的问题;或者,用户无法从第三方应用软件中获取到用户需要的权利与哪些等级的特权属性对应,导致用户购买体验性极差。
本公开提供的特权属性获取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之一。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以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获取属性获取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基于用户的获取特权属性操作,确定用户是否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特权属性获取资格是基于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预定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来确定的;
在S101中,当用户需要获取特权属性时,通过点击相应的控件,如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特权获取控件等,终端会检测用户是否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其中,该特权属性获取资格是基于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来确定的。
具体地,终端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获取特权属性操作,向服务器发送确定用户是否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的请求,服务器接收到该请求后,基于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确定特权属性获取资格。更具体地,服务器获取当前周期内用户累计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当累计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小于数量阈值时,确定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当累计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不小于数量阈值时,确定用户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或者,终端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获取特权属性操作,在本地基于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确定特权属性获取资格。终端获取当前周期内用户累计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当累计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小于数量阈值时,确定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当累计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不小于数量阈值时,确定用户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进一步地,本公开中的虚拟数字标签的获取方式不做限定,包括但不限于用一定量的金额换取与该金额对应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及通过完成某些活动领取该活动奖励的对应数量的虚拟数字标签等。如用户通过完成每日登陆任务领取对应数量的虚拟数字标签,或者用户的日在线时长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日在线时长阈值后领取对应数量的虚拟数字标签,或者用户通过完成分享任务领取相应数量的虚拟数字标签等。
S102,若用户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则生成预设的获取特权属性的第一交互界面,并控制第一交互界面进行显示,第一交互界面用于提示用户进行获取特权属性的相应操作;
在一个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不小于数量阈值时,用户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此时,终端生成获取特权属性的第一交互界面并控制第一交互界面进行显示,第一交互界面可以包括相应的提示信息、操作控件和取消控件,便于用户选择是否进行获取特权属性的操作,其中,用户的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可以包括开通资格和续费资格,若用户具备续费资格时,则第一交互界面的提示信息为续费信息,若用户不具备续费资格,且用户具备开通资格时,第一交互界面的提示信息为开通信息。
S103,若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则生成预设提醒界面,并控制提醒界面进行显示,提醒界面用于提示用户需增加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以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在一个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小于预定数量阈值时,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此时,终端生成提醒界面,该提醒界面包括相应的提醒信息,如提示至少需要多少数量的虚拟数字标签以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等。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用户在当前周期内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来确定用户是否具备特权获取资格,当用户具备该特权获取资格时,可通过第一交互界面获取特权属性。通过多次累计的方式,在用户具备特权获取资格后,可基于单次或一天内能够获取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上限阈值,成功获取剩余数量的虚拟数字标签,从而得到所需要的特权属性,该特权的获取实际上是分多次累计得到的,解决了用户受数量上限阈值的影响而无法获取特权属性的问题,通过分次累计的方式获取,也更加符合用户习惯,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基于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预定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来确定用户是否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的方式包括S104(图中未标出)和S105(图中未标出):
S104,若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不小于预定数量阈值,则确定用户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S105,若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小于预定数量阈值,则确定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终端或者服务器基于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确定用户是否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的方式包括:
终端或者服务器获取在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当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不小于预定数量阈值,确定用户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当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小于预定数量阈值,确定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其中,终端或者服务器在当前周期结束下一周期开始时,控制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为零,但用户账户内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不为零。
在又一个具体实施例中,S101之前还包括S106(图中未标出)或者S107(图中未标出):
S106,获取用户通过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特权获取控件触发的获取特权属性操作;
或者,
S107,根据第一交互界面进行显示时的开始时间点,及用户触发第一交互界面中的操作控件时的触发时间点来确定操作时长,若操作时长大于预设的有效时长阈值,则将用户触发第一交互界面中的操作控件的操作确定为获取特权属性操作。
例如,用户点击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特权获取控件时,触发获取特权属性操作,此时,终端确定用户是否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或者,当终端确定用户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时,生成第一交互界面并控制第一交互界面进行显示,若用户在预设的有效时长阈值内,没有触发第一交互界面中的操作控件,则用户触发操作控件时,终端需再次确定用户是否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其中,用户的操作时长为用户触发第一交互界面中的操作控件时的触发时间点与第一交互界面进行显示时的开始时间点的差值。如,有效时长阈值为2分钟,用户未在有效时长2分钟内点击第一交互界面中的操作控件,则在用户触发第一交互界面中的操作控件时,终端需获取用户是否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进一步地,若当前周期快结束时,用户处于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的状态,用户可在当前周期内进行获取特权属性操作,在第一交互界面处于显示状态且在有效时长阈值内(可能下一周期已经开始),点击操作控件,用户可以获取到特权属性,提升用户的体验。
在又一个具体实施例中,S102包括S1021(图中未标出)、S1022(图中未标出)、S1023(图中未标出)和S1024(图中未标出):
S1021,确定获取特权属性操作携带的特权属性等级,基于特权属性等级确定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和第二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小于第二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
S1022,判断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与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的大小关系;
S1023,若当前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生成第二交互界面并控制第二交互界面进行显示,第二交互界面基于第二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和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之间的第一差值数量生成的;
S1024,若当前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小于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计算第二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与当前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之间的第二差值数量,生成第三交互界面,并控制第三交互界面进行显示,第三交互界面基于第二差值数量生成的。
当用户通过第一交互界面进行获取特权属性的操作时,终端(或者服务器)获取用户触发的获取特权属性操作,确定该获取特权属性获取操作携带的特权属性等级,基于特权属性等级确定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和第二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判断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与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的大小关系。若当前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终端生成第二交互界面并控制第二交互界面进行显示,或者服务器生成第二交互界面,由终端控制第二交互界面进行显示,第二交互界面基于第二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和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之间的第一差值数量生成的;若当前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小于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客户端计算第二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与当前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之间的第二差值数量,生成第三交互界面,并控制第三交互界面进行显示,或者服务器计算第二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与当前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之间的第二差值数量,并生成第三交互界面,客户端控制第三交互界面进行显示,第三交互界面基于第二差值数量生成的。
进一步地,终端扣除用户账户内对应数量的虚拟数字标签,以表征操作成功;若用户账户内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不足时,终端生成预设提示界面并控制该提示界面进行显示,该提示界面包括提示用户需增加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的提示信息。
具体地,开通VIP时的售价为10万钻石,其中1万钻石用于支付给主播,则用户通过第一交互界面进行获取特权属性的操作时,若用户已经消费10万钻石,则当终端成功扣除1万钻石时,用户开通VIP,获取特权属性;若用户已经消费5万钻石,则当终端成功扣除5万钻石时,用户开通VIP,获取特权属性;若用户已经消费5万钻石,且用户账户不满足5万钻石时,则提醒用户获取虚拟数字标签,以使用户账户钻石数量大于或者等于5万。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特权属性获取方法还包括S108(图中未标出)、S109(图中未标出)和S110(图中未标出):
S108,当接收到用户通过特权属性显示页面触发的特权查看请求,确定用户当前是否具备特权属性,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显示用户特权属性状态;
S109,若确定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且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用户具备特权属性,则更新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以将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更新为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
S110,若确定用户具备特权属性,且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则更新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以将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更新为用户具备特权属性。
用户查看特权属性显示页面时,触发特权查看请求,终端接收到该特权查看请求,确定用户当前是否具备特权属性,若用户具备特权属性且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用户具备特权属性,则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保持不变;若用户具备特权属性且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则更新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以将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更新为用户具备特权属性;若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且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则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保持不变;若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且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用户具备特权属性,则更新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以将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更新为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
进一步地,更新特权属性显示页面时,终端生成预设提示界面以提示用户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更新。如,若用户具备特权属性且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则更新特权属性显示页面,并生成预设提示界面,该提示界面包括如您已开通皇帝贵族等提示信息;若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且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用户具备特权属性,则更新特权属性显示页面,并生成预设提示界面,该提示界面包括如您的贵族特权已过期等提示信息。
在又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特权属性获取方法还包括S111(图中未标出):
S111,基于用户通过第一交互界面进行获取特权属性的操作成功信息,确定用户的特权属性的有效期,在有效期内用户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具备特权属性。
用户通过第一交互界面进行获取特权属性的操作成功时,终端确定用户的特权属性的有效期,在该有效期内,用户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具备特权属性。其中,有效期为预设的期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者不调整。
例如,设置有效期为固定的30天。
或者,
默认设置有效期为30天。若有效期的起始时间点与终止时间点在同一个自然月内,则有效期的终止时间点顺延至该自然月的最后一天24:00,如有效期起始时间点为1月1日10:00,默认状态下,有效期终止时间点为1月31日10:00,在该情况下,有效期终止时间点为1月31日24:00;若起始时间点与终止时间点之间横跨三个自然月,则有效期的终止时间点提前至中间月份的最后一天24:00,如有效期起始时间点为1月30日22:00,默认状态下,有效期终止时间点为3月1日22:00,在该情况下,平年的有效期终止时间点为2月28日24:00,闰年的有效期终止时间点为2月29日24:00;若为其他情况,取默认设置。
在又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特权属性获取方法还包括S112(图中未标出)、S113(图中未标出)和S114(图中未标出):
S112,基于用户通过第一交互界面进行获取特权属性的操作成功信息,确定用户的特权属性的保护期,在保护期内,用户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不具备特权属性,且用户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S113,若当前时间处于保护期,且用户在保护期起始日的前一天所属的时间周期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和/或,用户在保护期起始日当天所属的时间周期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则确定用户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S114,若当前时间处于保护期,且用户在保护期起始日的前一天所属的时间周期不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且,用户在保护期起始日当天所属的时间周期不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则确定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基于用户的操作成功信息,确定用户的特权属性的有效期和保护期。其中,若当前时间处于保护期,保护期起始日的前一天所属的时间周期是否有开通资格和和保护期起始日当天所属的时间周期是否有开通资格来共同判定用户在保护期内是否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例如,若当前时间处于保护期,保护期起始日的前一天所属的自然月有开通资格,和/或,保护期起始日当天所属的自然月有开通资格,则用户在保护期内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若保护期起始日的前一天所属的自然月没有开通资格和保护期起始日当天所属的自然月没有开通资格,则用户在保护期内不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在又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保护期包括多个保护阶段,该特权属性获取方法还包括S115(图中未标出):
S115,若当前时间处于保护期且用户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响应于用户的获取特权属性操作,基于保护期的保护阶段生成对应的第四交互界面,并控制第四交互界面进行显示,第四交互界面是基于保护期的保护阶段对应的用户获取特权属性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来生成的。
用户通过第一交互界面进行获取特权属性的操作成功时,终端确定用户的特权属性的保护期,在保护期内,用户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不具备特权属性,且用户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在保护期内,用户进行获取特权属性操作时,终端基于保护期的保护阶段,生成第四交互界面并控制第四交互界面进行显示,该第四交互界面是基于保护期的保护阶段对应的用户获取特权属性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来生成的。
例如,保护期为15天,包括5个保护阶段,当用户处于保护期第一个保护阶段时,用户获取特权属性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为10万钻石,当用户处于保护期第二个保护阶段时,用户获取特权属性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为9.9万钻石,当用户处于保护期第三个保护阶段时,用户获取特权属性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为9.8万钻石等,终端基于保护期的保护阶段,生成第四交互界面并控制第四交互界面进行显示。若当前时间处于非保护期,且用户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不具备特权属性,用户开通特权属性所需要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为11万钻石。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用户在当前周期内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来确定用户是否具备特权获取资格,当用户具备该特权获取资格时,可通过第一交互界面获取特权属性。通过多次累计的方式,在用户具备特权获取资格后,可基于单次或一天内能够获取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上限阈值,成功获取剩余数量的虚拟数字标签,从而得到所需要的特权属性,该特权的获取实际上是分多次累计得到的,解决了用户受数量上限阈值的影响而无法获取特权属性的问题,通过分次累计的方式获取,也更加符合用户习惯,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特权属性获取装置,如图2所示,该特权属性获取装置20可以包括:第一确定模块201、第一处理模块202以及第二处理模块203,其中,
第一确定模块201,用于基于用户的获取特权属性操作,确定用户是否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特权属性获取资格是基于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预定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来确定的;
在该第一确定模块201中,当用户需要获取特权属性时,通过点击相应的控件,如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特权获取控件等,终端会检测用户是否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其中,该特权属性获取资格是基于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来确定的。
具体地,终端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获取特权属性操作,向服务器发送确定用户是否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的请求,服务器接收到该请求后,基于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确定特权属性获取资格。更具体地,服务器获取当前周期内用户累计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当累计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小于数量阈值时,确定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当累计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不小于数量阈值时,确定用户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或者,终端检测到用户触发的获取特权属性操作,在本地基于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确定特权属性获取资格。终端获取当前周期内用户累计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当累计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小于数量阈值时,确定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当累计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不小于数量阈值时,确定用户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进一步地,本公开中的虚拟数字标签的获取方式不做限定,包括但不限于用一定量的金额换取与该金额对应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及通过完成某些活动领取该活动奖励的对应数量的虚拟数字标签等。如用户通过完成每日登陆任务领取对应数量的虚拟数字标签,或者用户的日在线时长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日在线时长阈值后领取对应数量的虚拟数字标签,或者用户通过完成分享任务领取相应数量的虚拟数字标签等。
第一处理模块202,用于若用户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则生成预设的获取特权属性的第一交互界面,并控制第一交互界面进行显示,第一交互界面用于提示用户进行获取特权属性的相应操作;
在一个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不小于数量阈值时,用户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此时,终端生成获取特权属性的第一交互界面并控制第一交互界面进行显示,第一交互界面可以包括相应的提示信息、操作控件和取消控件,便于用户选择是否进行获取特权属性的操作,其中,用户的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可以包括开通资格和续费资格,若用户具备续费资格时,则第一交互界面的提示信息为续费信息,若用户不具备续费资格,且用户具备开通资格时,第一交互界面的提示信息为开通信息。
第二处理模块203,用于若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则生成预设提醒界面,并控制提醒界面进行显示,提醒界面用于提示用户需增加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以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在一个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小于预定数量阈值时,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此时,终端生成提醒界面,该提醒界面包括相应的提醒信息,如提示至少需要多少数量的虚拟数字标签以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等。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用户在当前周期内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来确定用户是否具备特权获取资格,当用户具备该特权获取资格时,可通过第一交互界面获取特权属性。通过多次累计的方式,在用户具备特权获取资格后,可基于单次或一天内能够获取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上限阈值,成功获取剩余数量的虚拟数字标签,从而得到所需要的特权属性,该特权的获取实际上是分多次累计得到的,解决了用户受数量上限阈值的影响而无法获取特权属性的问题,通过分次累计的方式获取,也更加符合用户习惯,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个具体实施中,
第一确定模块201,还用于若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不小于预定数量阈值,则确定用户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第一确定模块201,还用于若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小于预定数量阈值,则确定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终端或者服务器基于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确定用户是否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的方式包括:
终端或者服务器获取在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当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不小于预定数量阈值,确定用户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当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小于预定数量阈值,确定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其中,终端或者服务器在当前周期结束下一周期开始时,控制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为零,但用户账户内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不为零。
在又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201之前,还包括获取模块(图中未标出):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通过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特权获取控件触发的获取特权属性操作;
或者,
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交互界面进行显示时的开始时间点,及用户触发第一交互界面中的操作控件时的触发时间点来确定操作时长,若操作时长大于预设的有效时长阈值,则将用户触发第一交互界面中的操作控件的操作确定为获取特权属性操作。
例如,用户点击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特权获取控件时,触发获取特权属性操作,此时,终端确定用户是否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或者,当终端确定用户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时,生成第一交互界面并控制第一交互界面进行显示,若用户在预设的有效时长阈值内,没有触发第一交互界面中的操作控件,则用户触发操作控件时,终端需再次确定用户是否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其中,用户的操作时长为用户触发第一交互界面中的操作控件时的触发时间点与第一交互界面进行显示时的开始时间点的差值。如,有效时长阈值为2分钟,用户未在有效时长2分钟内点击第一交互界面中的操作控件,则在用户触发第一交互界面中的操作控件时,终端需获取用户是否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进一步地,若当前周期快结束时,用户处于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的状态,用户可在当前周期内进行获取特权属性操作,在第一交互界面处于显示状态且在有效时长阈值内(可能下一周期已经开始),点击操作控件,用户可以获取到特权属性,提升用户的体验。
在又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202包括第二确定模块(图中未标出)、判断模块(图中未标出)、第一生成模块(图中未标出)和第二生成模块(图中未标出)。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获取特权属性操作携带的特权属性等级,基于特权属性等级确定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和第二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小于第二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与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的大小关系;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若当前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生成第二交互界面并控制第二交互界面进行显示,第二交互界面基于第二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和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之间的第一差值数量生成的;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若当前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小于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计算第二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与当前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之间的第二差值数量,生成第三交互界面,并控制第三交互界面进行显示,第三交互界面基于第二差值数量生成的。
当用户通过第一交互界面进行获取特权属性的操作时,终端(或者服务器)获取用户触发的获取特权属性操作,确定该获取特权属性获取操作携带的特权属性等级,基于特权属性等级确定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和第二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判断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与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的大小关系。若当前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终端生成第二交互界面并控制第二交互界面进行显示,或者服务器生成第二交互界面,由终端控制第二交互界面进行显示,第二交互界面基于第二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和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之间的第一差值数量生成的;若当前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小于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客户端计算第二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与当前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之间的第二差值数量,生成第三交互界面,并控制第三交互界面进行显示,或者服务器计算第二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与当前周期内用户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之间的第二差值数量,并生成第三交互界面,客户端控制第三交互界面进行显示,第三交互界面基于第二差值数量生成的。
进一步地,终端扣除用户账户内对应数量的虚拟数字标签,以表征操作成功;若用户账户内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不足时,终端生成预设提示界面并控制该提示界面进行显示,该提示界面包括提示用户需增加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的提示信息。具体请参阅本公开有关特权属性获取方法的实施例的相关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图中未标出)、第一更新模块(图中未标出)和第二更新模块(图中未标出):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用户通过特权属性显示页面触发的特权查看请求,确定用户当前是否具备特权属性,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显示用户特权属性状态;
第一更新模块,用于若确定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且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用户具备特权属性,则更新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以将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更新为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
第二更新模块,用于若确定用户具备特权属性,且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则更新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以将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更新为用户具备特权属性。
用户查看特权属性显示页面时,触发特权查看请求,终端接收到该特权查看请求,确定用户当前是否具备特权属性,若用户具备特权属性且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用户具备特权属性,则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保持不变;若用户具备特权属性且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则更新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以将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更新为用户具备特权属性;若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且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则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保持不变;若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且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用户具备特权属性,则更新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以将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更新为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
进一步地,更新特权属性显示页面时,终端生成预设提示界面以提示用户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更新。如,若用户具备特权属性且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则更新特权属性显示页面,并生成预设提示界面,该提示界面包括如您已开通皇帝贵族等提示信息;若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且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用户具备特权属性,则更新特权属性显示页面,并生成预设提示界面,该提示界面包括如您的贵族特权已过期等提示信息。
在又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第四确定模块(图中未标出):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用户通过第一交互界面进行获取特权属性的操作成功信息,确定用户的特权属性的有效期,在有效期内用户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具备特权属性。
用户通过第一交互界面进行获取特权属性的操作成功时,终端确定用户的特权属性的有效期,在该有效期内,用户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具备特权属性。其中,有效期为预设的期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者不调整。具体请参阅本公开有关特权属性获取方法的实施例的相关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在又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五确定模块(图中未标出)、第六确定模块(图中未标出)和第七确定模块(图中未标出):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用户通过第一交互界面进行获取特权属性的操作成功信息,确定用户的特权属性的保护期,在保护期内,用户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不具备特权属性;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若当前时间处于保护期,且用户在保护期起始日的前一天所属的时间周期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和/或,用户在保护期起始日当天所属的时间周期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则确定用户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第七确定模块,用于若当前时间处于保护期,且用户在保护期起始日的前一天所属的时间周期不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且,用户在保护期起始日当天所属的时间周期不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则确定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基于用户的操作成功信息,确定用户的特权属性的有效期和保护期。其中,若当前时间处于保护期,保护期起始日的前一天所属的时间周期是否有开通资格和和保护期起始日当天所属的时间周期是否有开通资格来共同判定用户在保护期内是否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例如,若当前时间处于保护期,保护期起始日的前一天所属的自然月有开通资格,和/或,保护期起始日当天所属的自然月有开通资格,则用户在保护期内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若保护期起始日的前一天所属的自然月没有开通资格和保护期起始日当天所属的自然月没有开通资格,则用户在保护期内不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在又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保护期包括多个保护阶段,该装置还包括生成显示模块(图中未标出):
生成显示模块,用于若当前时间处于保护期且用户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响应于用户的获取特权属性操作,基于保护期的保护阶段生成对应的第四交互界面,并控制第四交互界面进行显示,第四交互界面是基于保护期的保护阶段对应的用户获取特权属性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来生成的。
用户通过第一交互界面进行获取特权属性的操作成功时,终端确定用户的特权属性的保护期,在保护期内,用户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不具备特权属性,且用户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在保护期内,用户进行获取特权属性操作时,终端基于保护期的保护阶段,生成第四交互界面并控制第四交互界面进行显示,该第四交互界面是基于保护期的保护阶段对应的用户获取特权属性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来生成的。
例如,保护期为15天,包括5个保护阶段,当用户处于保护期第一个保护阶段时,用户获取特权属性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为10万钻石,当用户处于保护期第二个保护阶段时,用户获取特权属性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为9.9万钻石,当用户处于保护期第三个保护阶段时,用户获取特权属性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为9.8万钻石等,终端基于保护期的保护阶段,生成第四交互界面并控制第四交互界面进行显示。若当前时间处于非保护期,且用户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不具备特权属性,用户开通特权属性所需要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为11万钻石。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用户在当前周期内累计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来确定用户是否具备特权获取资格,当用户具备该特权获取资格时,可通过第一交互界面获取特权属性。通过多次累计的方式,在用户具备特权获取资格后,可基于单次或一天内能够获取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上限阈值,成功获取剩余数量的虚拟数字标签,从而得到所需要的特权属性,该特权的获取实际上是分多次累计得到的,解决了用户受数量上限阈值的影响而无法获取特权属性的问题,通过分次累计的方式获取,也更加符合用户习惯,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配置用于存储机器可读指令,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的特权属性获取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的特权属性获取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方案,下面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0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3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3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3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3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3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3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3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3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301、ROM 302以及RAM 303通过总线3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305也连接至总线3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3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3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3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308;以及通信装置309。通信装置3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3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3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3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3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308被安装,或者从ROM 3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3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获取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向节点评价设备发送包括所述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的节点评价请求,其中,所述节点评价设备从所述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中,选取网际协议地址并返回;接收所述节点评价设备返回的网际协议地址;其中,所获取的网际协议地址指示内容分发网络中的边缘节点。
或者,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接收包括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的节点评价请求;从所述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中,选取网际协议地址;返回选取出的网际协议地址;其中,接收到的网际协议地址指示内容分发网络中的边缘节点。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第一获取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获取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的单元”。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2)

1.一种特权属性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用户的获取特权属性操作,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所述特权属性获取资格是基于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预定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来确定的;
若所述用户具备所述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则生成预设的获取特权属性的第一交互界面,并控制所述第一交互界面进行显示,所述第一交互界面用于提示所述用户进行获取特权属性的相应操作;
若所述用户不具备所述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则生成预设提醒界面,并控制所述提醒界面进行显示,所述提醒界面用于提示所述用户需增加所述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以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用户通过所述第一交互界面进行获取特权属性的操作成功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特权属性的保护期,在所述保护期内,所述用户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不具备特权属性;
若当前时间处于所述保护期,且所述用户在所述保护期起始日的前一天所属的时间周期具备所述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和/或,所述用户在所述保护期起始日当天所属的时间周期具备所述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则确定所述用户具备所述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若当前时间处于所述保护期,且所述用户在所述保护期起始日的前一天所属的时间周期不具备所述特权属性获取资格,且,所述用户在所述保护期起始日当天所属的时间周期不具备所述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则确定所述用户不具备所述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权属性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预定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来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的方式,包括:
若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所述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不小于预定数量阈值,则确定所述用户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若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所述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小于预定数量阈值,则确定所述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权属性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用户的获取特权属性操作,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的步骤之前,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情形:
获取用户通过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特权获取控件触发的获取特权属性操作;
或者,
根据第一交互界面进行显示时的开始时间点,及所述用户触发第一交互界面中的操作控件时的触发时间点来确定操作时长,若所述操作时长大于预设的有效时长阈值,则将所述用户触发第一交互界面中的操作控件的操作确定为获取特权属性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权属性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用户具备所述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则生成预设的获取特权属性的第一交互界面,并控制所述第一交互界面进行显示,包括:
确定所述获取特权属性操作携带的特权属性等级,基于所述特权属性等级确定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和第二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所述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
判断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所述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与所述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的大小关系;
若当前周期内用户累计的所述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生成第二交互界面并控制所述第二交互界面进行显示,所述第二交互界面基于所述第二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和所述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之间的第一差值数量生成的;
若当前周期内用户累计的所述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一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计算所述第二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与当前周期内用户累计的所述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之间的第二差值数量,生成第三交互界面,并控制所述第三交互界面进行显示,所述第三交互界面基于所述第二差值数量生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权属性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通过特权属性显示页面触发的特权查看请求,确定所述用户当前是否具备特权属性,所述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显示用户特权属性状态;
若确定所述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且所述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所述用户具备特权属性,则更新所述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以将所述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更新为所述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
若确定所述用户具备特权属性,且所述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所述用户不具备特权属性,则更新所述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以将所述特权属性显示页面中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更新为所述用户具备特权属性。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特权属性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用户通过所述第一交互界面进行获取特权属性的操作成功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特权属性的有效期,在所述有效期内所述用户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具备特权属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权属性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期包括多个保护阶段,该方法还包括:
若当前时间处于所述保护期且所述用户具备所述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响应于用户的获取特权属性操作,基于所述保护期的保护阶段生成对应的第四交互界面,并控制所述第四交互界面进行显示,所述第四交互界面是基于所述保护期的保护阶段对应的用户获取特权属性的所述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来生成的。
8.一种特权属性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用户的获取特权属性操作,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所述特权属性获取资格是基于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预定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来确定的;
若所述用户具备所述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则生成预设的获取特权属性的第一交互界面,并控制所述第一交互界面进行显示,所述第一交互界面用于提示所述用户进行获取特权属性的相应操作;
若所述用户不具备所述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则生成预设提醒界面,并控制所述提醒界面进行显示,所述提醒界面用于提示所述用户需增加所述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以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用户通过所述第一交互界面进行获取特权属性的操作成功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特权属性的保护期,在所述保护期内,所述用户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不具备特权属性;
其中,所述保护期包括多个保护阶段,该方法还包括:
若当前时间处于所述保护期且所述用户具备所述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响应于用户的获取特权属性操作,基于所述保护期的保护阶段生成对应的第四交互界面,并控制所述第四交互界面进行显示,所述第四交互界面是基于所述保护期的保护阶段对应的用户获取特权属性的所述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来生成的。
9.一种特权属性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用户的获取特权属性操作,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所述特权属性获取资格是基于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预定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来确定的;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用户具备所述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则生成预设的获取特权属性的第一交互界面,并控制所述第一交互界面进行显示,所述第一交互界面用于提示所述用户进行获取特权属性的相应操作;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用户不具备所述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则生成预设提醒界面,并控制所述提醒界面进行显示,所述提醒界面用于提示所述用户需增加所述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以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该装置还包括第五确定模块、第六确定模块和第七确定模块,其中,
所述第五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用户通过所述第一交互界面进行获取特权属性的操作成功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特权属性的保护期,在所述保护期内,所述用户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不具备特权属性;
所述第六确定模块,用于若当前时间处于所述保护期,且所述用户在所述保护期起始日的前一天所属的时间周期具备所述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和/或,所述用户在所述保护期起始日当天所属的时间周期具备所述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则确定所述用户具备所述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所述第七确定模块,用于若当前时间处于所述保护期,且所述用户在所述保护期起始日的前一天所属的时间周期不具备所述特权属性获取资格,且,所述用户在所述保护期起始日当天所属的时间周期不具备所述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则确定所述用户不具备所述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10.一种特权属性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用户的获取特权属性操作,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所述特权属性获取资格是基于当前时间周期内用户累计的预定的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来确定的;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用户具备所述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则生成预设的获取特权属性的第一交互界面,并控制所述第一交互界面进行显示,所述第一交互界面用于提示所述用户进行获取特权属性的相应操作;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用户不具备所述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则生成预设提醒界面,并控制所述提醒界面进行显示,所述提醒界面用于提示所述用户需增加所述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以具备特权属性获取资格;
该装置还包括第五确定模块,其中,
所述第五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用户通过所述第一交互界面进行获取特权属性的操作成功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特权属性的保护期,在所述保护期内,所述用户的用户特权属性状态为不具备特权属性;
其中,所述保护期包括多个保护阶段,该装置还包括生成显示模块,其中,
所述生成显示模块,用于若当前时间处于所述保护期且所述用户具备所述特权属性获取资格,响应于用户的获取特权属性操作,基于所述保护期的保护阶段生成对应的第四交互界面,并控制所述第四交互界面进行显示,所述第四交互界面是基于所述保护期的保护阶段对应的用户获取特权属性的所述虚拟数字标签的数量来生成的。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配置用于存储机器可读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特权属性获取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特权属性获取方法。
CN201910420289.5A 2019-05-20 2019-05-20 特权属性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1351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20289.5A CN110135139B (zh) 2019-05-20 2019-05-20 特权属性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20289.5A CN110135139B (zh) 2019-05-20 2019-05-20 特权属性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35139A CN110135139A (zh) 2019-08-16
CN110135139B true CN110135139B (zh) 2021-06-15

Family

ID=67571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20289.5A Active CN110135139B (zh) 2019-05-20 2019-05-20 特权属性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351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4334B (zh) * 2019-08-22 2022-01-11 上海晋泷科技有限公司 门禁管理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与存储介质
CN111046276A (zh) * 2019-11-25 2020-04-21 苏宁云计算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4630155A (zh) * 2022-03-15 2022-06-14 广州方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身份的直播互动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7694B (zh) * 2013-03-27 2018-04-0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用户权益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5049521B (zh) * 2015-08-10 2019-02-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通知方法及信息通知系统
CN108876463A (zh) * 2018-06-26 2018-11-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权益兑换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8846705A (zh) * 2018-06-26 2018-11-20 李建欣 一种数字积分服务系统、方法和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35139A (zh) 2019-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35139B (zh) 特权属性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76646B (zh) 针对推送信息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738775B (zh) 一种用户支付意愿预测模型的训练方法及系统
US2014020839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cessing a computing resource
CN111198736A (zh) 基于用户状态特征的页面展示方法及其装置、系统、服务器、存储介质
CN111159038B (zh) 一种模拟cpu负载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884181A (zh) 额度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414568B (zh) 一种信息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293197B (zh) 一种资源统计方法、装置及终端
US20140244525A1 (en) Entitlement cards and user license redemption in online services
US9047618B2 (en) Operating system based event verification
CN110673908A (zh) 一种界面生成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US20200099636A1 (en) Delayed condition-based email delivery
CN114445128A (zh) 卡券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7450921B (zh) 应用程序删除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60315A (zh) 测试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JP2021068184A (ja) 情報処理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570225A (zh) 虚拟云桌面的使用计费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756590B (zh) 用于信息展示流量控制的小流量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1177620B (zh) 一种基于时间维度的页面展示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722278B (zh) 推送信息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7057828A (zh) 营销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14306A (zh) 内容展示权重值的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56280A (zh) 红包发放的方法和装置
CN117689388A (zh) 一种联运座位的结算数据计算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ouyin Vis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Tiktok vision (Beijing) Co.,Ltd.

Address after: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Tiktok vision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