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35080A - 水污染的模拟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污染的模拟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35080A
CN110135080A CN201910416919.1A CN201910416919A CN110135080A CN 110135080 A CN110135080 A CN 110135080A CN 201910416919 A CN201910416919 A CN 201910416919A CN 110135080 A CN110135080 A CN 1101350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river
sub
vertex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169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35080B (zh
Inventor
苗春葆
吴剑斌
师博颖
郭晓
晏平仲
陈焕盛
张稳定
陈亚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Sanqing Technology Co Ltd
3Cle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e Sanq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e Sanq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ke Sanq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1691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350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35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50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350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50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水污染的模拟方法及装置,涉及环境科学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预设的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所述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包括河道网格的第一网格顶点索引、第一网格单元索引、第一网格陆地边界索引和第一网格开边界索引,基于针对所述河道网格的区域选择指令,从所述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中获取与水污染模拟区域对应的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基于所述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进行水污染模拟。本公开能够提高进行水污染模拟的效率。

Description

水污染的模拟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环境科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污染的模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水污染模拟是对泄露到水体中的污染物的运输扩散过程进行模拟,是环境科学领域中的一种重要预测手段。由于水污染通常发生在河道等地形的局部区域,且河道各个位置的水深、河道形状等因素会影响污染物的运输扩散,因此在进行水污染模拟时,需要确定用于模拟河道的河道网格属性数据。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污染的模拟方法及装置,以提高水污染模拟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出一种水污染的模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的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所述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包括河道网格的第一网格顶点索引、第一网格单元索引、第一网格陆地边界索引和第一网格开边界索引;
基于针对所述河道网格的区域选择指令,从所述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中获取与水污染模拟区域对应的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
基于所述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进行水污染模拟。
可选地,所述基于针对所述河道网格的区域选择指令,从所述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中获取与水污染模拟区域对应的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区域选择指令,确定与所述水污染模拟区域对应的河道子网格;
基于所述河道子网格,获取所述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区域选择指令,确定与所述水污染模拟区域对应的河道子网格,包括:
基于所述区域选择指令,确定所述水污染模拟区域;
基于各所述第一网格顶点索引包括的顶点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水污染模拟区域,确定处于所述水污染模拟区域的多个网格单元;
基于处于所述水污染模拟区域的多个所述网格单元,确定所述河道子网格。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河道子网格,获取所述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河道子网格中的各网格顶点,确定所述河道子网格的第二网格顶点索引;
基于所述河道子网格中归属于各网格单元的网格顶点,确定所述河道子网格的第二网格单元索引;
基于所述河道子网格中归属于各陆地边界的网格顶点,确定所述河道子网格的第二网格陆地边界索引;
基于所述河道子网格中归属于各开边界的网格顶点,确定所述河道子网格的第二网格开边界索引。
可选地,在所述基于所述河道子网格中归属于各开边界的网格顶点,确定所述河道子网格的第二开边界索引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网格单元索引和所述第二网格单元索引,从所述河道子网格中获取多个第一网格顶点,所述第一网格顶点在所述河道子网格中的归属的网格单元数目小于所述第一网格顶点在所述河道网格中归属的网格单元数目;
基于所述第一网格开边界索引,从所述河道子网格中获取多个第二网格顶点,所述第二网格顶点归属于所述河道子网格和所述河道网格中的开边界;
基于多个所述第一网格顶点和多个所述第二网格顶点,确定所述河道子网格中的各开边界。
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出一种水污染的模拟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所述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包括河道网格的第一网格顶点索引、第一网格单元索引、第一网格陆地边界索引和第一网格开边界索引;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基于针对所述河道网格的区域选择指令,从所述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中获取与水污染模拟区域对应的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
模拟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进行水污染模拟。
可选地,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区域选择指令,确定与所述水污染模拟区域对应的河道子网格;
基于所述河道子网格,获取所述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还用于:
基于所述区域选择指令,确定所述水污染模拟区域;
基于各所述第一网格顶点索引包括的顶点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水污染模拟区域,确定处于所述水污染模拟区域的多个网格单元;
基于处于所述水污染模拟区域的多个所述网格单元,确定所述河道子网格。
可选地,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还用于:
基于所述河道子网格中的各网格顶点,确定所述河道子网格的第二网格顶点索引;
基于所述河道子网格中归属于各网格单元的网格顶点,确定所述河道子网格的第二网格单元索引;
基于所述河道子网格中归属于各陆地边界的网格顶点,确定所述河道子网格的第二网格陆地边界索引;
基于所述河道子网格中归属于各开边界的网格顶点,确定所述河道子网格的第二网格开边界索引。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网格单元索引和所述第二网格单元索引,从所述河道子网格中获取多个第一网格顶点,所述第一网格顶点在所述河道子网格中的归属的网格单元数目小于所述第一网格顶点在所述河道网格中归属的网格单元数目;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网格开边界索引,从所述河道子网格中获取多个第二网格顶点,所述第二网格顶点归属于所述河道子网格和所述河道网格中的开边界;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多个所述第一网格顶点和多个所述第二网格顶点,确定所述河道子网格中的各开边界。
第三方面,本公开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相对现有技术,本公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能够获取预先设置的针对整个河道网格的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并基于接收到的区域选择指令,从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中,获取得到与水污染模拟区域对应的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因此,在进行水污染模拟时,用户只需要通过区域选择指令,即可快速准确地获取得到与水污染模拟区域对应的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进而通过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模拟该水污染模拟区域的局部河道进行水污染模拟,大幅提高了水污染模拟的效率。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了解。本公开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水污染的模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河道网格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水污染模拟区域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河道子网格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水污染的模拟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公开所提供的另一种水污染的模拟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中附图,对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请参照图1,为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水污染的模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所述的水污染的模拟方法并不以图1以及以下所述的具体顺序为限制,应当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本公开所述的水污染的模拟方法其中部分步骤的顺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相互交换,或者其中的部分步骤也可以省略或删除。下面将对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阐述。
步骤101,获取预设的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
其中,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包括河道网格的第一网格顶点索引、第一网格单元索引、第一网格陆地边界索引和第一网格开边界索引。
为了便于后续模拟,进而对水污染源在河流中的传播过程模拟,可以获取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
河道网格用于模拟河道的结构,该河道网格可以包括按照河道形状构成的网格。
其中,可以事先生成河道的轮廓,并按照预设的网格切分方式,在该轮廓中进行网格切分,从而得到河道网格,该河道网格中可以包括多个网格。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的网格切分方式可以通过事先确定,基于不同的网格切分方式,该河道网格中的网格形状也不同,比如,可以包括三角形网格或正交曲线网格。
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为说明河道网格属性的数据。具体地,第一网格顶点索引用于说明该河道网格中各网格顶点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顶点编号和顶点位置信息,其中,顶点位置信息可以包括经度和纬度或经过投影的坐标;第一网格单元索引可以包括各网格单元的网格单元编号和归属于该网格单元的各网格顶点的顶点编号;陆地边界为河道与陆地的边界,第一网格陆地边界索引可以包括各陆地边界的陆地边界编号以及归属与该陆地边界的各网格顶点的顶点编号;开边界为河道上的边界,第一网格开边界索引可以包括各开边界的开边界编号以及归属于该开边界的各网格顶点的顶点编号。
其中,各陆地边界索引所包括的各顶点编号,可以是按照作为陆地边界点的各网格顶点在该陆地边界中的顺序排列;各开边界索引所包括的各顶点编号,可以是按照作为开边界点的各网格顶点在该开边界中的顺序排列。
例如,请参照图2,提供了一种河道网格的示意图。该河道网格包括多个网格单元、多个网格顶点、两个陆地边界以及两个开边界,其中,陆地边界由通过十字线标记的网格顶点(即陆地边界点)依次连接而成,开边界由通过实心圆点标记的网格顶点(即开边界点)依次连接而成。该河道网格的第一网格顶点索引、第一网格单元索引、第一网格陆地边界索引和第一网格开边界索引分别如下表1、2、3和4所示。
表1第一网格顶点索引
顶点编号 经度 纬度
1 117.613279 32.079326
2 117.613638 32.077455
3 117.614232 32.075434
4 117.613690 32.081137
5 117.615228 32.079986
6 117.615638 32.078437
7 117.615518 32.076619
8 117.616144 32.074666
9 117.615775 32.081457
10 117.617212 32.080079
11 117.617962 32.078772
12 117.617295 32.077362
13 117.617477 32.075830
14 117.618056 32.073897
15 117.617860 32.081776
16 117.619492 32.080224
17 117.619910 32.078470
18 117.618702 32.077809
19 117.619467 32.076773
20 117.619349 32.075068
21 117.619967 32.073129
22 117.619912 32.081920
23 117.621771 32.081055
24 117.621558 32.079388
25 117.621595 32.077572
26 117.621136 32.075900
27 117.621279 32.074299
表2第一网格单元索引
表3第一网格陆地边界索引
陆地边界编号 顶点编号
1 3、8、14、21
2 4、9、15、22、23
表4第一网格开边界索引
开边界编号 顶点编号
1 3、2、1、4
2 21、27、26、25、24、23
其中,由上述图2以及表3和4可知,陆地开边界和相邻的开边界通过同一网格顶点连接,也即是,该网格顶点即可作为陆地边界点,又可作为开边界点。
可以获取河道所在区域的卫星地图,通过图像处理软件从该卫星地图中识别得到河道轮廓,并在该河道轮廓中进行网格划分,从而得到河道网格,基于该河道网格中的各网格顶点的位置信息、各网格单元、各陆地边界以及各开边界,确定河道网格的第一网格顶点索引、第一网格单元索引、第一网格陆地边界索引和第一网格开边界索引。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确定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比如,可以通过人工勾画的方式确定河道轮廓,并在该河道轮廓进行网格划分,从而得到河道网格,并对河道网格中的各网格顶点的位置信息、各网格单元、各陆地边界以及各开边界进行标记,从而得到河道网格的第一网格顶点索引、第一网格单元索引、第一网格陆地边界索引和第一网格开边界索引。本公开实施例对生成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的方式不做限定。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事先按照上述方式生成河道网格的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并将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进行存储,相应的,在获取预设的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时,可以从该存储位置获取该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
步骤102,基于针对河道网格的区域选择指令,从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中获取与水污染模拟区域对应的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
由于水污染可能只会在河道中的局部区域传播,因此为了便于针对该局部区域进行水污染模拟,可以获取与水污染模拟区域对应的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且由于在进行水污染模拟时,为了提高水污染模拟区域的准确性,可能需要对该水污染模拟区域进行多次调整,为了避免在每次调整水污染模拟区域都要重新生成与该水污染模拟区域对应的河道网格的问题,即为了提高确定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的效率,可以基于河道网格的区域选择指令,从预设的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中获取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
区域选择指令用于在确定水污染模拟区域,该区域选择指令可以由用户通过执行预设操作触发。
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用于模拟水污染模拟区域的局部河道,包括水污染模拟区域内网格顶点的第二网格顶点索引、网格单元的第二网格单元索引、陆地边界的第二网格陆地边界索引和开边界的第二网格开边界索引。
可以将河道网格展示给用户,并接收用户针对该河道网格进行的点击、触摸或拖曳等操作,从而确定用户所选择的水污染模拟区域。
例如,请参照图3,将如图2所示的河道网格展示给用户,用户通过鼠标勾画得到如图3所示的多边形的虚线框,该虚线框内的区域即为水污染模拟区域,其中,多边形的顶点坐标包括(117.613103,32.081773)、(117.613103,32.074605)、(117.618441,32.073349)和(117.618258,32.082218)。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针对河道网格的区域选择指令,比如,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多个顶点坐标,该多个顶点坐标依次连接所构成的封闭区域即为水污染模拟区域。
当确定水污染模拟区域时,可以基于河道网格确定处于该水污染模拟区域内的网格顶点、网格单元、陆地边界以及开边界,进而确定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
例如,基于如图3中的水污染模拟区域,可以基于该水污染模拟区域中各网格顶点确定第二网格顶点索引,基于水污染模拟区域中各网格单元,确定第二网格单元索引,基于该水污染模拟区域中的陆地边界确定第二网格陆地边界索引,基于该水污染模拟区域中的开边界确定第二网格开边界索引。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陆地边界和开边界,可以接收用户分别多个网格顶点的指定操作,从而确定该多个网格顶点为陆地边界点或开边界点。且定陆地边界以及开边界的方式还可以参见后续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步骤103,基于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进行水污染模拟。
当确定第二河道网格数据时,可以基于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模拟水污染模拟区域内的河道子网格,进而能够针对该水污染区域进行水污染模拟。
可以基于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针对水污染模拟区域内的河道子网格,设置相关的模拟参数,比如针对各网格顶点设置水深等,然后基于所设置的模拟参数进行水污染模拟。
其中,模拟参数可以通过相关技术人员事先确定,比如,当该模拟参数包括各网格顶点对应的水深时,可以事先对相应的河道进行勘探或检测,从而确定得到该河道各个位置的水深,并按照各网格顶点的位置信息,确定各网格顶点所对应的水深。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能够获取预先设置的针对整个河道网格的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并基于接收到的区域选择指令,从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中,获取得到与水污染模拟区域对应的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因此,在进行水污染模拟时,用户只需要通过区域选择指令,即可快速准确地获取得到与水污染模拟区域对应的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进而通过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模拟该水污染模拟区域的局部河道进行水污染模拟,大幅提高了水污染模拟的效率。
可选地,该基于针对河道网格的区域选择指令,从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中获取与水污染模拟区域对应的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的步骤,可以包括:基于区域选择指令,确定与水污染模拟区域对应的河道子网格,基于河道子网格,获取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
由于河道网格是由多个网格单元连接构成,当从该河道网格划分出水污染模拟区域时,该水污染模拟区域内的多个网格单元也会构成一个新的网格,即河道子网格,且该水污染模拟区域也可能会存在孤立的网格顶点,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获取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的准确性,可以确定与该水污染区域对应的河道子网格,进而基于该河道子网格,获取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
其中,河道子网格可以包括多个网格顶点、多个网格单元、多个陆地边界以及多个开边界。
需要说明的是,河道子网格中的陆地边界可以是河道网格中的陆地边界的一部分;河道子网格中的开边界可以是河道网格中的开边界的一部分,和/或,可以是在水污染模拟区域中的新开边界。
可选地,该基于区域选择指令,确定与水污染模拟区域对应的河道子网格的步骤可以包括:基于区域选择指令,确定水污染模拟区域,基于各第一网格顶点索引包括的顶点位置信息以及水污染模拟区域,确定处于水污染模拟区域的多个网格单元,基于处于水污染模拟区域的多个网格单元,确定河道子网格。
为了避免河道子网格中出现残缺的网格单元或者孤立的网格顶点,从而获取得到完整的河道子网格,提高后续获取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可以基于该水污染模拟区域以及河道网格中的各网格顶点的顶点位置信息,获取处于该水污染模拟区域的多个网格单元,进而基于该多个网格单元确定得到完整的河道子网格。
可以将各网格顶点的顶点位置信息,与水污染模拟区域的顶点位置信息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该网格顶点是否处于该水污染模拟区域内,进而获取得到多个处于该水污染模拟区域内的网格顶点,该多个网格单元所构成的网格即为河道子网格。
例如,请参照如图4,示出了一种基于如图3所示的水污染模拟区域所获取得到的河道子网格。其中,该河道子网格与图2或3所示的河道网格相比,包括较少的网格顶点和网格单元,且该河道子网格的两条陆地边界分别为该河道网格的两条陆地边界中的一部分,该河道子网格的一条开边界与该河道网格中的开边界相同,该河道子网格中的另一条开边界为新生成的开边界。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确定与水污染模拟区域对应的河道子网格。比如,可以基于区域选择指令,获取区域选择指令所针对的多个网格顶点,并将该多个网格顶点所包括的封闭网格作为该河道子网格。
可选地,该基于河道子网格,获取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的步骤可以包括:基于河道子网格中的各网格顶点,确定河道子网格的第二网格顶点索引,基于河道子网格中归属于各网格单元的网格顶点,确定河道子网格的第二网格单元索引,基于河道子网格中归属于各陆地边界的网格顶点,确定河道子网格的第二陆地边界索引,基于河道子网格中归属于各开边界的网格顶点,确定河道子网格的第二开边界索引。
由于已经确定了河道子网格中的各网格顶点、各网格单元、各陆地边界以及各开边界,因此,可以准确地获取得到河道子网格的第二网格顶点索引、第二网格单元索引、第二陆地边界索引以及第二开边界索引。
对于第二网格顶点索引,可以从第一网格顶点索引中,获取河道子网格中的各网格顶点的顶点编号和顶点位置信息,从而生成第二网格顶点索引。
对于第二网格单元索引,可以从第一网格单元索引中,获取河道子网格中的各网格单元的网格单元编号和归属于该网格单元的网格顶点编号,生成第二网格单元索引。
对于第二网格陆地边界索引,可以对河道子网格中的各陆地边界进行编号,并获取该陆地边界包括的陆地边界点,生成第二网格陆地边界索引。
可选地,在基于河道子网格中归属于各陆地边界的网格顶点,确定河道子网格的第二陆地边界索引之前,可以确定河道子网格中的陆地边界。
由于在划分河道子网格时,不会产生新的陆地边界点,因此,对于该河道子网格的任一网格顶点,若该网格顶点归属于第一网格陆地边界点,则该网格顶点即为陆地边界点,基于多个陆地边界点即可确定各陆地边界。
对于第二网格开边界索引,可以对河道子网格中的各开边界进行编号,并获取该开边界包括的开边界点,生成第二网格开边界索引。
可选地,在基于河道子网格中归属于各开边界的网格顶点,确定河道子网格的第二开边界索引之前,可以确定河道子网格中的开边界。
由于在划分河道子网格时,可能会产生新的开边界点,也可能会包括河道网格中原有的开边界点,因此,可以基于第一网格单元索引和第二网格单元索引,从河道子网格中获取多个第一网格顶点,第一网格顶点在河道子网格中的归属的网格单元数目小于第一网格顶点在河道网格中归属的网格单元数目,基于第一网格开边界索引,从河道子网格中获取多个第二网格顶点,第二网格顶点归属于河道子网格和河道网格中的开边界,基于多个第一网格顶点和多个第二网格顶点,确定河道子网格中的各该开边界。
其中,对于河道子网格中的任一网格顶点,如果该网格顶点既归属于该河道子网格,又归属于河道网格中的开边界,则说明划分的河道子网格包括河道网格的部分开边界,该网格顶点为河道网格中原有的开边界点。如果该网格顶点在划分河道子网格之后,所归属的网格单元数目减少了,说明该网格顶点是由于划分河道子网格所产生的新的开边界点,因此,可以根据多个第一网格顶点和多个第二网格顶点,确定河道子网格中的各开边界。
可以从各开边界端点和陆地边界端点开始,依次连接开边界点、连接陆地边界点,从而得到陆地边界以及开边界。
其中,开边界端点为开边界末端的网格顶点,陆地边界端点为陆地边界末端的网格顶点,且该网格顶点可以作为与陆地边界连接的开边界端点。
具体的,以确定开边界为例,当确定开边界端点时,可以通过预设的算法,按照开边界点之间的距离等信息,查找与该开边界端点相邻的下一个开边界点,并将该开边界点与该开边界端点连接,直至查找到另一个开边界端点,则可以确定得到一个开边界。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对河道子网格中的各网格顶点重新进行编号,从而基于各网格顶点的新的顶点编号和顶点位置信息,生成第二网格顶点索引;和/或,对河道子网格中的各网格单元重新进行编号,从而基于各网格单元的新的网格单元编号和归属于该网格单元的网格顶点编号,生成第二网格顶点索引。
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河道子网格中的多个陆地边界,可能均属于河道网格中的同一陆地边界,因此,第二陆地边界索引中,可以将多个陆地边界,按照该多个陆地边界在所归属的同一陆地边界中的顺序进行编号。
例如,对于图4所示的河道子网格,该河道子网格的第二网格顶点索引、第二网格单元索引、第二网格陆地边界索引和第二网格开边界索引分别如下表5、6、7和8所示。
表5第二网格顶点索引
顶点编号 经度 纬度
1 117.613279 32.079326
2 117.613638 32.077455
3 117.614232 32.075434
4 117.613690 32.081137
5 117.615228 32.079986
6 117.615638 32.078437
7 117.615518 32.076619
8 117.616144 32.074666
9 117.615775 32.081457
10 117.617212 32.080079
11 117.617962 32.078772
12 117.617295 32.077362
13 117.617477 32.075830
14 117.618056 32.073897
15 117.617860 32.081776
表6第二网格单元索引
表7第二网格陆地边界索引
陆地边界编号 顶点编号
1 3、8、14
2 4、9、15
表8第二网格开边界索引
开边界编号 顶点编号
1 4、1、2、3
2 15、10、11、12、13、14
可选地,当确定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时,可以将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存储至指定存储位置。
请参照图5,为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水污染的模拟500的功能模块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水污染的模拟500,其基本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与前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中未提及部分,可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该水污染的模拟50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501、第二获取模块502和模拟模块503。
第一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预设的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该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包括河道网格的第一网格顶点索引、第一网格单元索引、第一网格陆地边界索引和第一网格开边界索引;
第二获取模块502,用于基于针对该河道网格的区域选择指令,从该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中获取与水污染模拟区域对应的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
模拟模块503,用于基于该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进行水污染模拟。
可选地,该第二获取模块502具体用于:
基于该区域选择指令,确定与该水污染模拟区域对应的河道子网格;
基于该河道子网格,获取该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
可选地,该第二获取模块502还用于:
基于该区域选择指令,确定该水污染模拟区域;
基于各该第一网格顶点索引包括的顶点位置信息以及该水污染模拟区域,确定处于该水污染模拟区域的多个网格单元;
基于处于该水污染模拟区域的多个该网格单元,确定该河道子网格。
可选地,该第二获取模块502还用于:
基于该河道子网格中的各网格顶点,确定该河道子网格的第二网格顶点索引;
基于该河道子网格中归属于各网格单元的网格顶点,确定该河道子网格的第二网格单元索引;
基于该河道子网格中归属于各陆地边界的网格顶点,确定该河道子网格的第二网格陆地边界索引;
基于该河道子网格中归属于各开边界的网格顶点,确定该河道子网格的第二网格开边界索引。
可选地,请参照图6,该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504,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网格单元索引和所述第二网格单元索引,从所述河道子网格中获取多个第一网格顶点,所述第一网格顶点在所述河道子网格中的归属的网格单元数目小于所述第一网格顶点在所述河道网格中归属的网格单元数目;
第四获取模块505,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网格开边界索引,从所述河道子网格中获取多个第二网格顶点,所述第二网格顶点归属于所述河道子网格和所述河道网格中的开边界;
确定模块506,用于基于多个所述第一网格顶点和多个所述第二网格顶点,确定所述河道子网格中的各开边界。
上述装置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简称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简称SOC)的形式实现。
请参照图7,为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功能模块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701和处理器702,处理器702可以调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701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702读取并运行,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本公开还提供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
在本公开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例如各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污染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的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所述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包括河道网格的第一网格顶点索引、第一网格单元索引、第一网格陆地边界索引和第一网格开边界索引;
基于针对所述河道网格的区域选择指令,从所述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中获取与水污染模拟区域对应的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
基于所述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进行水污染模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针对所述河道网格的区域选择指令,从所述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中获取与水污染模拟区域对应的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区域选择指令,确定与所述水污染模拟区域对应的河道子网格;
基于所述河道子网格,获取所述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区域选择指令,确定与所述水污染模拟区域对应的河道子网格,包括:
基于所述区域选择指令,确定所述水污染模拟区域;
基于各所述第一网格顶点索引包括的顶点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水污染模拟区域,确定处于所述水污染模拟区域的多个网格单元;
基于处于所述水污染模拟区域的多个所述网格单元,确定所述河道子网格。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河道子网格,获取所述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河道子网格中的各网格顶点,确定所述河道子网格的第二网格顶点索引;
基于所述河道子网格中归属于各网格单元的网格顶点,确定所述河道子网格的第二网格单元索引;
基于所述河道子网格中归属于各陆地边界的网格顶点,确定所述河道子网格的第二网格陆地边界索引;
基于所述河道子网格中归属于各开边界的网格顶点,确定所述河道子网格的第二网格开边界索引。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河道子网格中归属于各开边界的网格顶点,确定所述河道子网格的第二网格开边界索引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网格单元索引和所述第二网格单元索引,从所述河道子网格中获取多个第一网格顶点,所述第一网格顶点在所述河道子网格中的归属的网格单元数目小于所述第一网格顶点在所述河道网格中归属的网格单元数目;
基于所述第一网格开边界索引,从所述河道子网格中获取多个第二网格顶点,所述第二网格顶点归属于所述河道子网格和所述河道网格中的开边界;
基于多个所述第一网格顶点和多个所述第二网格顶点,确定所述河道子网格中的各开边界。
6.一种水污染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所述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包括河道网格的第一网格顶点索引、第一网格单元索引、第一网格陆地边界索引和第一网格开边界索引;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基于针对所述河道网格的区域选择指令,从所述第一河道网格属性数据中获取与水污染模拟区域对应的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
模拟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进行水污染模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区域选择指令,确定与所述水污染模拟区域对应的河道子网格;
基于所述河道子网格,获取所述第二河道网格属性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还用于:
基于所述区域选择指令,确定所述水污染模拟区域;
基于各所述第一网格顶点索引包括的顶点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水污染模拟区域,确定处于所述水污染模拟区域的多个网格单元;
基于处于所述水污染模拟区域的多个所述网格单元,确定所述河道子网格。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还用于:
基于所述河道子网格中的各网格顶点,确定所述河道子网格的第二网格顶点索引;
基于所述河道子网格中归属于各网格单元的网格顶点,确定所述河道子网格的第二网格单元索引;
基于所述河道子网格中归属于各陆地边界的网格顶点,确定所述河道子网格的第二网格陆地边界索引;
基于所述河道子网格中归属于各开边界的网格顶点,确定所述河道子网格的第二网格开边界索引。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网格单元索引和所述第二网格单元索引,从所述河道子网格中获取多个第一网格顶点,所述第一网格顶点在所述河道子网格中的归属的网格单元数目小于所述第一网格顶点在所述河道网格中归属的网格单元数目;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网格开边界索引,从所述河道子网格中获取多个第二网格顶点,所述第二网格顶点归属于所述河道子网格和所述河道网格中的开边界;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多个所述第一网格顶点和多个所述第二网格顶点,确定所述河道子网格中的各开边界。
CN201910416919.1A 2019-05-17 2019-05-17 水污染的模拟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1350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6919.1A CN110135080B (zh) 2019-05-17 2019-05-17 水污染的模拟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6919.1A CN110135080B (zh) 2019-05-17 2019-05-17 水污染的模拟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35080A true CN110135080A (zh) 2019-08-16
CN110135080B CN110135080B (zh) 2020-04-21

Family

ID=67571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16919.1A Active CN110135080B (zh) 2019-05-17 2019-05-17 水污染的模拟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3508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18426A (zh) * 2020-11-19 2021-02-26 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 排污口污染物排放溯源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6168A (zh) * 2011-11-22 2012-06-13 南京大学 一种用于河道水文数值模拟的复杂河道网格化方法
KR20140015812A (ko) * 2012-07-25 2014-02-07 인하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1차원 수질모델 입력자료 생성지원을 위한 gis기반의 모식도 자동작성 시스템 및 모식도 작성 방법
CN106855963A (zh) * 2015-12-09 2017-06-16 天维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引导警力部署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009736A (zh) * 2017-12-13 2018-05-08 北京北华中清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质预警预报系统及水质预警预报方法
CN108009349A (zh) * 2017-11-30 2018-05-08 武汉大学 一种河流二维水质数值模拟模型计算网格优化绘制方法
CN109448124A (zh) * 2018-11-06 2019-03-08 北京英视睿达科技有限公司 水质模拟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6168A (zh) * 2011-11-22 2012-06-13 南京大学 一种用于河道水文数值模拟的复杂河道网格化方法
KR20140015812A (ko) * 2012-07-25 2014-02-07 인하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1차원 수질모델 입력자료 생성지원을 위한 gis기반의 모식도 자동작성 시스템 및 모식도 작성 방법
CN106855963A (zh) * 2015-12-09 2017-06-16 天维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引导警力部署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009349A (zh) * 2017-11-30 2018-05-08 武汉大学 一种河流二维水质数值模拟模型计算网格优化绘制方法
CN108009736A (zh) * 2017-12-13 2018-05-08 北京北华中清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质预警预报系统及水质预警预报方法
CN109448124A (zh) * 2018-11-06 2019-03-08 北京英视睿达科技有限公司 水质模拟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18426A (zh) * 2020-11-19 2021-02-26 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 排污口污染物排放溯源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35080B (zh) 2020-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adhich et al. Spatio-temporal urban growth modeling of Jaipur, India
CN106817674A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4331562A (zh) 一种电网信息系统中地理接线图的沿布方法及装置
Mark Ware et al. Automated production of schematic maps for mobile applications
CN107948341A (zh) Mac地址匹配方法及装置
CN104102637A (zh) 一种生成热点区域的方法及装置
Rosim et al. TerraHidro: a distributed hydrology modelling system with high quality drainage extraction
CN112528508A (zh) 电磁可视化方法和装置
CN106874602A (zh) 气象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Frysztacki et al. A comparison of clustering methods for the spatial reduction of renewable electricity optimisation models of Europe
CN110135080A (zh) 水污染的模拟方法及装置
CN112017282A (zh) 面向数字高程模型的任意断面集水区边界与河网提取方法
CN104199887A (zh)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与Delft3D-FLOW计算引擎的水环境分析方法及系统
Gao et al. Process modeling for urban growth simulation with cohort component method,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and GIS/RS: Case study on surrounding area of Seoul, Korea
CN105373884A (zh) 一种电子设备效能的环境影响评估方法
CN114520978B (zh) 一种在网络规划仿真中自动布置基站的方法及系统
Zhang et al. Chinese cities’ air quality pattern and correlation
Demir et al. Robocodes: Towards generative street addresses from satellite imagery
Ippoliti et al.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land use maps from land cover maps
Jiang et al. A Hidden Markov Forest Model for Terrain-Aware Flood Inundation Mapping from Earth Imagery
Wijesekara et al. Impact of land-use changes on the 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the Elbow river watershed in southern Alberta
CN111372270A (zh) 疑似故障小区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7704540A (zh) 快速提取osm数据中指定行政区内路网的方法
CN115618556A (zh) 发电设备装机容量的计算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
Al-kaissi et al. Cellular automata-dynamic model for urban growth Baqubah C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16

Assignee: Beijing Zhongke Sanq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3CLEAR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2980012305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Water pollution simulation method and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1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