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28599A - 一种组合物及一种增亮膜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物及一种增亮膜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28599A
CN110128599A CN201910284362.0A CN201910284362A CN110128599A CN 110128599 A CN110128599 A CN 110128599A CN 201910284362 A CN201910284362 A CN 201910284362A CN 110128599 A CN110128599 A CN 1101285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ghtness enhancement
weight
composition
parts
enhancement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843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彦
叶群
李刚
余洋
于振江
唐海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Excit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Excit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Excit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Excit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8436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285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28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285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83/00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C08G18/00
    • C08F283/00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C08G18/00 on to unsaturated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5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51/08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02F1/133607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the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 including light directing or refracting elements, e.g. prisms or lens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薄膜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组合物及一种高耐磨、抗刮伤的增亮膜及其应用。为了解决现有增亮膜在裁切、搬运、组装过程中因相对位移容易产生磨损发白、及长刮伤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物及一种增亮膜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包括第一单体,第二单体,丙烯酸酯低聚物,光引发剂和爽滑助剂。本发明提供的增亮膜包括增亮层,基材层以及背涂层。所述的增亮层由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经紫外光固化制成。本发明制备的增亮膜不仅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优异的抗刮伤性,而且兼具高亮度。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物及一种增亮膜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薄膜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组合物及一种增亮膜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LiquidCrystalDisplay)是目前最常见的显示技术。但是,LCD为非发光性的显示设备,需要借助背光模组BLU(BackLightUnit)提供高亮、均匀的光源才能达到显示效果。传统的背光模组主要由下扩散膜、下增亮膜、上增亮膜、上扩散膜四张膜片组装而成。其中,增亮膜(BEF,BrightnessEnhancementFilm)的出光面具有微棱镜(Prism)结构,可以将入射的光线进行收敛,起增亮作用,提升液晶显示器画面的正视亮度。因此,增亮膜是液晶显示设备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增亮膜,尤其是无保增亮膜的增亮层直接裸露在外面,在裁切、搬运、组装过程中常常因相对位移造成表面微棱镜结构的磨损及刮伤。这些受损的棱镜结构极大的影响了增亮膜的聚光作用。
在此之前,已有多项专利公布了提高增亮膜表面抗刮性的方法。例如公布号为CN103744136A(公布日为2014年4月23日),发明名称为“一种防刮增亮膜”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防刮增亮膜结构层,该结构层包括彼此重叠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二棱镜与至少一个支撑部件,支撑部件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棱镜的最高峰高。通过在第二棱镜的左右侧设置高于该棱镜的支撑部件,可以有效地抵抗棱镜上下左右的刮伤。公布号为CN103823264A(公布日为2014年05月28日),发明名称为“高聚光抗刮型增亮膜”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高聚光抗刮型增亮膜,它的第一棱镜结构单元由正圆台和位于正圆台上端的半球体组成,在正圆台结构单元之间插入正四棱锥,从而形成第二棱镜结构单元,第二棱镜结构单元的高度小于第一棱镜结构单元的高度。因此,第二棱镜结构的尖端不会被模组中的其它薄膜所刮伤。公布号为CN106886067A(公布日为2017年06月23日),发明名称为“一种复合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公布号为CN106199788A(公布日为2016年02月07日),发明名称为“一种光学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中也提到通过改变棱镜单元的顶角为圆角或者凸角来防止刮伤。这些报道均为改变棱镜的尖角为圆弧状凸角,来达到抗磨损、抗刮伤的作用,但是这些棱镜结构形状复杂,雕刻难以实现,同时改变棱镜的顶角结构可能潜在的影响棱镜的聚光作用,影响增亮膜的亮度。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增亮膜在裁切、搬运、组装过程中因相对位移容易产生磨损发白、及长刮伤的问题成为困扰本行业的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增亮膜容易产生磨损、刮伤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物及一种增亮膜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固化后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较高的铅笔硬度。本发明制备的增亮膜不仅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优异的抗刮伤性,同时兼具高亮度。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及增亮膜解决了现有增亮膜在裁切、搬运、组装过程中容易产生磨损、刮伤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第一单体,第二单体,丙烯酸酯低聚物,光引发剂和爽滑助剂。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物包括下述成份:第一单体:0-15重量份;第二单体:40-60重量份;丙烯酸酯低聚物:30-50重量份;光引发剂:1.4-4.9重量份;爽滑助剂:0.1-0.6重量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体,第二单体,丙烯酸酯低聚物,光引发剂和爽滑助剂的总重量份为100重量份。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物包括下述成份:第一单体:5-10重量份;第二单体:50-60重量份;丙烯酸酯低聚物:32-40重量份;光引发剂:2.5-4.7重量份;爽滑助剂:0.3-0.5重量份。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物包括下述成份:第一单体:6重量份;第二单体:50重量份;丙烯酸酯低聚物:40重量份;光引发剂:3.5重量份;爽滑助剂:0.5重量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组合物的折射率为1.545-1.555。
进一步的,所述爽滑助剂选自有机硅助剂,所述助剂由德国毕克(BYK)提供,型号为BYK-333、BYK-310、BYK-300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滑爽助剂选自BYK-33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体选自单官丙烯酸单体(F=1)或二官丙烯酸单体(F=2),或其中至少两种的组合。
所述F是官能团的简称。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单体为单官丙烯酸单体(F=1)时,所述的第一单体选自丙烯酸苄酯(例如美源化工的MiramerM1182),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例如美源化工的MiramerM140),聚(乙二醇)苯基醚丙烯酸酯(例如美源化工的MiramerM144),丙烯酸四氢糠基酯(例如美源化工的Miramer M150)或丙烯酸十酯(例如美源化工的MiramerM130)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单体为单官丙烯酸单体(F=1)时,聚(乙二醇)苯基醚丙烯酸酯(MiramerM144)或丙烯酸十酯(MiramerM130)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单体为二官丙烯酸单体(F=2)时,所述的第一单体选自1,6-已二醇二丙烯酸酯(例如美源化工的MiramerM200)、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例如美源化工的MiramerM220)、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例如美源化工的MiramerM232)、四甘醇二丙烯酸酯(例如美源化工的Miramer M270)、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400DA,例如美源化工的MiramerM280)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单体为二官丙烯酸单体(F=2)时,所述的第一单体优选为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MiramerM220)、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MiramerM232)或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400DA,MiramerM280)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单体选自多官丙烯酸单体(F≥3)。例如,F=3-15。例如:F=3,F=4,F=5,F=6,F=9或F=10。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单体为三官丙烯酸酯(F=3)时,所述第二单体选自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美源化工的MiramerM300),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例如美源化工的MiramerM340),异氰脲酸三(2-丙烯酰氧乙基)酯(例如美源化工的MiramerM370),3(乙氧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美源化工的MiramerM3130),或9(乙氧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美源化工的MiramerM3190)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单体为四官丙烯酸酯(F=4)时,所述第二单体选自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例如美源化工的MiramerM420),4(乙氧基)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例如美源化工的MiramerM4004),或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例如美源化工的MiramerM410)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单体为五官丙烯酸酯(F=5)时,所述第二单体选自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例如美源化工的MiramerM510)。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单体为六官丙烯酸酯(F=6)时,所述第二单体选自国精化学有限公司的GU6100L、GU6200Z、GU6300Y、或GU6600Y,或润奥化工的UT3009、R-7496、或UT58938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单体为九官丙烯酸酯(F=9)时,所述第二单体选自国精化学有限公司的GU7200Z或润奥化工的FSP73298,或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单体为十官丙烯酸酯(F=10)时,所述第二单体选自国精化学有限公司的GU7400Z或GU7900Z,或润奥化工的UT53956,或长兴化工的DR-U96或6195-100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酯低聚物选自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进一步的,所述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单体选自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脂环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或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优选为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进一步的,所述光引发剂优选为Irgacure184或Irgacure754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体选自两种二官丙烯酸酯的组合,或单官丙烯酸酯和二官丙烯酸酯的组合。所述第二单体选自四官丙烯酸酯、六官丙烯酸酯和十官丙烯酸酯的组合;四官丙烯酸酯、六官丙烯酸酯、九官丙烯酸酯和十官丙烯酸酯的组合;或六官丙烯酸酯、九官丙烯酸酯和十官丙烯酸酯的组合。前述技术方案包括实施例4-5和实施例8。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体为单官的MiramerM144和二官的MiramerM200的混合物,或单官的MiramerM130、M144和二官的MiramerM232的混合物,或二官的MiramerM200、和M280的混合物;所述第二单体为四官的Miramer M4004,六官的GU6300Y和十官的GU7400Z的混合物,或四官的Miramer M410,六官的GU6200Z,九官的FSP73298和十官的UT53956的混合物,或六官的R-7496,九官的GU7200Z和十官的6195-100的混合物。前述技术方案包括实施例4-5和实施例8。
所述第一单体为单官的MiramerM144和二官的MiramerM200的混合物,二者重量比例为1:2;或单官的MiramerM130、M144和二官的MiramerM232的混合物,三者重量比例为1:1:2;所述第二单体为四官的MiramerM4004,六官的GU6300Y和十官的GU7400Z的混合物,三者重量比例为1:2:1;或四官的MiramerM410,六官的GU6200Z,九官的FSP73298和十官的UT53956混合物,四者重量比例为1:1:1:3。前述技术方案包括实施例4-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体为二官的MiramerM200、和M280的混合物,二者的重量比例为1:1;所述第二单体为六官的R-7496,九官的GU7200Z和十官的6195-100的混合物,三者的重量比例为1:1:2。前述技术方案包括实施例8。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增亮膜,所述增亮膜包括增亮层、基材层、和背涂层。所述增亮层为带有微结构的增亮层。所述增亮层附着在基材层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增亮膜依次包括增亮层、基材层、和背涂层。
上述增亮膜应用于液晶显示的背光模组中,起到聚光提高亮度的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的增亮层的原料包括下述组分:第一单体:0-15重量份;第二单体:40-60重量份;丙烯酸酯低聚物:30-50重量份;光引发剂:1.4-4.9重量份;爽滑助剂:0.1-0.6重量份。
进一步的,所述增亮层的原料为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所述增亮层由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固化后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本发明的组合物固化制成增亮层时采用的固化方式为紫外光固化;进一步,所述的组合物固化时UV能量为300-600mj/cm2
进一步的,所述增亮层具有微结构,所述微结构为微棱镜结构。所述微棱镜结构为棱镜条,所述棱镜条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棱镜条平铺在基材层表面。所述微棱镜结构的高度为棱镜条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微棱镜结构的棱镜条高度为10-35μm,棱角为90°。
进一步的,所述棱镜条的高度为25μm,棱角为90°。所述棱镜层的相邻两个棱镜结构(即相邻两个棱镜条)的峰尖间距为50μm。
进一步的,所述增亮膜还包括背涂层,所述背涂层涂布在基材层的另一侧。所述背涂层由扩散粒子和树脂材料组成,扩散粒子通过树脂材料粘结在基材层的表面。所述扩散粒子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丁酯,所述扩散粒子的粒径为多分散,数值在2-30μm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扩散粒子和树脂材料的重量比值为1:200。
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的材质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50-300μm。
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优选为188-250μm。
进一步的,所述增亮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扩散粒子和树脂材料均匀混合,然后涂布在基材层的下表面,在烘箱中老化,然后熟化,得到背涂层;
(2)将组合物涂布于基材层的上表面,经模具碾压和紫外光照射固化,形成具有微结构的增亮层,从而制得光学增亮膜。
通过调控本发明组合物中的各组分的比例可以得到综合性能优异的增亮膜。组合物中的第一单体主要起到均匀分散的作用,通过调节第一单体的重量份数来调节组合物的粘度,使其他组分能均匀溶解、分散。组合物中的第二单体为多官单体,在光固化反应过程中起到提高交联密度的作用,使固化后得到的增亮层具有致密的互穿网络结构,具有抗刮伤性能。组合物中的丙烯酸酯低聚物为涂层提供了和基材层之间良好的附着力,同时保持固化后的涂层具有一定的柔韧性。组合物中的爽滑助剂选自有机硅助剂,能增加涂层表面的爽滑性,减弱相对位移过程中上膜对下棱镜层的磨损作用,从而提高涂层的耐磨性。值得注意的是,爽滑助剂的加入会影响组合物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同时助剂添加存在饱和浓度,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添加量。
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固化后形成的增亮层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优异的抗刮伤性,同时兼具高亮度和强附着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增亮膜显著的提高了结构自身耐磨性和抗刮伤性,同时兼具高亮度和强附着力,而且不需要在增亮层表面额外包覆保护膜,特别适用于液晶显示领域,特别适合于背光模组和灯具装置中使用,但不限于以上列举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的增亮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以下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不是对本发明所请求保护范围的限定。所述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原材料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市售产品。
如图1所示,本发明制备的增亮膜包括增亮层10,透明基材层30,背涂层20。
本发明涉及到对制备组合物和增亮膜光学性能的评价。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均为现有材料和设备。
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准确称量添加各组份进行混合;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在800-1000r/min转速下分散2小时,然后过滤,得到组合物。
所述增亮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扩散粒子和树脂材料均匀混合,然后涂布在基材层的下表面,在烘箱中老化,然后熟化,得到背涂层;
(2)将组合物涂布于基材层的上表面,经模具碾压和紫外光照射固化,形成具有微结构的增亮层,从而制得光学增亮膜。
其中,对组合物的性能评价包括:
(1)折射率测试:将组合物滴在阿贝折射仪(WAY-2S)上测试其折射率;
(2)摩擦系数(表面爽滑性)测试:按照GB/T10006-1988《塑料和薄片摩擦系数测定方法》的标准,测试组合物固化后的平面的摩擦系数。摩擦系数越小,表面爽滑性越好。
其中,对增亮膜的物理性能和光学性能的评价包括:
(1)增亮层硬度测试:依据GB/T6739-1996,采用铅笔硬度计测试制备的增亮层的硬度。从软到硬的铅笔硬度等级分别为:6B、5B、4B、3B、2B、B、HB、F、H、2H、3H、4H、5H、6H。铅笔硬度等级越高,表明增亮层的抗刮伤性能越好。
(2)增亮层耐磨测试:取一张A4大小的增亮膜,增亮层朝上,然后固定放置一张250μm基材覆盖在增亮层上,在基材上方负荷一定重量的砝码,以10cm/s速度拉动下方增亮膜1次,通过检测增亮层表面无划伤的砝码极限重量,来判断增亮层的耐磨性。
(3)增亮层的附着力:按照GB/T1720-1979《漆膜附着力测定法》的标准,测试增亮膜中增亮层的附着力,其中100/100代表不脱膜,90/100代表脱落10%。
(4)亮度测试:取一张A4大小的增亮膜,按照测试架构放入27寸背光模组中,在23V的电压下点亮,用辉度仪(BM-7)测试其亮度。
为保证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固化后形成的增亮层的亮度具有可比性,排除背涂层的影响,以下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背涂层均采用相同配方。其中扩散粒子与树脂重量比例为1:200,所用扩散粒子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粒径在2-30μm之间,背涂层的厚度为10μm。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第一单体,第二单体,丙烯酸酯低聚物,光引发剂和爽滑助剂。
所述组合物的原料包括下述成份:第一单体:0重量份;第二单体:60重量份;丙烯酸酯低聚物:35重量份;光引发剂:4.9重量份;爽滑助剂:0.1重量份;其中第二单体为三官的MiramerM340和M3130的混合物,二者的重量比例为1:1;丙烯酸酯低聚物为脂环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引发剂为Irgacure754;爽滑助剂为BYK-310。
由以上组合物制备增亮膜,所述增亮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扩散粒子和树脂材料均匀混合,然后涂布在基材层的下表面,在烘箱中老化,然后熟化,得到背涂层;
(2)将组合物涂布于基材层的上表面,经模具碾压和紫外光照射固化,形成具有微结构的增亮层,从而制得光学增亮膜。
其中,基材层为PET材质,厚度为50μm;固化能量为300mj/cm2;所述增亮层的微结构为微棱镜结构,所述微棱镜结构的棱镜条高度为10μm,棱角为90°。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所述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的原料包括如下成份:第一单体15重量份;第二单体40重量份;丙烯酸酯低聚物43重量份;光引发剂1.4重量份;爽滑助剂0.6重量份;其中第一单体为单官的MiramerM1182和二官的MiramerM270混合物,二者的重量比例为2:1;第二单体为三官的Miramer M300、六官的GU6100L和十官的GU7900Z混合物,三者的重量比例为1:1:2;丙烯酸酯低聚物为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引发剂为Irgacure184;爽滑助剂为BYK-300。
用上述组合物制备增亮膜,所述增亮膜的制备方法中:基材层为PET材质,厚度为300μm;固化能量为600mj/cm2;所述增亮层的微结构为微棱镜结构,所述微棱镜结构的棱镜条高度为35μm,棱角为90°。
实施例3
如实施例1所述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的原料包括如下成份:第一单体5重量份;第二单体40重量份;丙烯酸酯低聚物50重量份;光引发剂4.5重量份;爽滑助剂0.5重量份;其中第一单体为单官的MiramerM140和二官的MiramerM220混合物,二者的重量比例为1:2;第二单体为三官的Miramer M3190,六官的GU6200Z和十官的DR-U96混合物,三者的重量比例为1:1:1;丙烯酸酯低聚物为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脂环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混合物,二者的重量比例为1:1;引发剂为Irgacure184;爽滑助剂为BYK-333。
用上述组合物制备增亮膜,所述增亮膜的制备方法中:基材层为PET材质,厚度为100μm;固化能量为300mj/cm2;所述增亮层的微结构为微棱镜结构,所述微棱镜结构的棱镜条高度为20μm,棱角为90°。
实施例4
如实施例1所述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的原料包括如下成份:第一单体5重量份;第二单体60重量份;丙烯酸酯低聚物32重量份;光引发剂2.5重量份;爽滑助剂0.5重量份;其中第一单体为单官的MiramerM144和二官的MiramerM200混合物,二者的重量比例为1:2;第二单体为四官的Miramer M4004,六官的GU6300Y和十官的GU7400Z混合物,三者的重量比例为1:2:1;丙烯酸酯低聚物为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引发剂为Irgacure754;爽滑助剂为BYK-333。
用上述组合物制备增亮膜,所述增亮膜的制备方法中:基材层为PET材质,厚度为188μm;固化能量为450mj/cm2;所述增亮层的微结构为微棱镜结构,所述微棱镜结构的棱镜条高度为25μm,棱角为90°。
实施例5
如实施例1所述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的原料包括如下成份:第一单体10重量份;第二单体50重量份;丙烯酸酯低聚物35重量份;光引发剂4.7重量份;爽滑助剂0.3重量份;其中第一单体为单官的MiramerM130、M144和二官的MiramerM232混合物,三者的重量比例为1:1:2;第二单体为四官的MiramerM410,六官的GU6200Z,九官的FSP73298和十官的UT53956混合物,四者的重量比例为1:1:1:3;丙烯酸酯低聚物为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引发剂为Irgacure184;爽滑助剂为BYK-333。
用上述组合物制备增亮膜,所述增亮膜的制备方法中:基材层为PET材质,厚度为250μm;固化能量为450mj/cm2;所述增亮层的微结构为微棱镜结构,所述微棱镜结构的棱镜条高度为25μm,棱角为90°。
实施例6
如实施例1所述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的原料包括如下成份:第一单体15重量份;第二单体50重量份;丙烯酸酯低聚物30重量份;光引发剂4.7重量份;爽滑助剂0.3重量份;其中第一单体为单官的MiramerM150;第二单体为三官的MiramerM370,四官的MiramerM420和六官的UT3009混合物,三者的重量比例为1:1:1;丙烯酸酯低聚物为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引发剂为Irgacure754;爽滑助剂为BYK-333和BYK-310的混合物,二者的重量比例为1:1。
用上述组合物制备增亮膜,所述增亮膜的制备方法中:基材层为PET材质,厚度为250μm;固化能量为450mj/cm2;所述增亮层的微结构为微棱镜结构,所述微棱镜结构的棱镜条高度为25μm,棱角为90°。
实施例7
如实施例1所述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的原料包括如下成份:第一单体5重量份;第二单体60重量份;丙烯酸酯低聚物30重量份;光引发剂4.9重量份;爽滑助剂0.1重量份;其中第一单体为二官的MiramerM200、M280混合物,二者的重量比例为1:1;第二单体为五官的MiramerM510和六官的UT5893混合物,二者的重量比例为1:2;丙烯酸酯低聚物为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引发剂为Irgacure754和Irgacure184的混合物,二者的重量比例为1:1;爽滑助剂为BYK-300。
用上述组合物制备增亮膜,所述增亮膜的制备方法中:基材层为PET材质,厚度为250μm;固化能量为450mj/cm2;所述增亮层的微结构为微棱镜结构,所述微棱镜结构的棱镜条高度为25μm,棱角为90°。
实施例8
如实施例1所述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的原料包括如下成份:第一单体6重量份;第二单体50重量份;丙烯酸酯低聚物40重量份;光引发剂3.5重量份;爽滑助剂0.5重量份;其中第一单体为二官的MiramerM200、和M280混合物,二者的重量比例为1:1;第二单体为六官的R-7496,九官的GU7200Z和十官的6195-100混合物,三者的重量比例为1:1:2;丙烯酸酯低聚物为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引发剂为Irgacure754;爽滑助剂为BYK-333。
用上述组合物制备增亮膜,所述增亮膜的制备方法中:基材层为PET材质,厚度为250μm;固化能量为450mj/cm2;所述增亮层的微结构为微棱镜结构,所述微棱镜结构的棱镜条高度为25μm,棱角为90°。
对比例1
如实施例1所述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的原料包括如下成份:第一单体10重量份;第二单体50重量份;丙烯酸酯低聚物35重量份;光引发剂3.5重量份;爽滑助剂1.5重量份;其中第一单体为单官的MiramerM130、M144和二官的MiramerM232混合物,三者的重量比例为1:1:2;第二单体为四官的MiramerM410,六官的GU6200Z,九官的FSP73298和十官的UT53956混合物,四者的重量比例为1:1:1:3;丙烯酸酯低聚物为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引发剂为Irgacure184;爽滑助剂为BYK-333。
用上述组合物制备增亮膜,所述增亮膜的制备方法中:基材层为PET材质,厚度为250μm;固化能量为450mj/cm2;所述增亮层的微结构为微棱镜结构,所述微棱镜结构的棱镜条高度为25μm,棱角为90°。
对比例2
如实施例1所述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的原料包括如下成份:第一单体10.5重量份;第二单体50.5重量份;丙烯酸酯低聚物35.5重量份;光引发剂3.5重量份;其中第一单体为单官的MiramerM130、M144和二官的Miramer M232混合物,三者的重量比例为1:1:2;第二单体为四官的MiramerM410,六官的GU6200Z,九官的FSP73298和十官的UT53956混合物,四者的重量比例为1:1:1:3;丙烯酸酯低聚物为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引发剂为Irgacure184。
用上述组合物制备增亮膜,所述增亮膜的制备方法中:基材层为PET材质,厚度为250μm;固化能量为450mj/cm2;所述增亮层的微结构为微棱镜结构,所述微棱镜结构的棱镜条高度为25μm,棱角为90°。
表1本发明实施例及对比例所得组合物及其制备的增亮膜的光学性能测试对比
从表1所示的实施例1-8及对比例1-2的测试结果可以得出,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和较低的摩擦系数,由其制备的光学增亮膜表现出较高的耐磨性和优异的抗刮伤性,而且兼具高亮度。本发明通过调整增亮层组合物中各组分的比例,来调控组合物的折射率、摩擦系数和制备的增亮层的耐磨性、硬度和附着力,从而制得高耐磨、抗刮伤的增亮膜。其中,组合物中第二单体的比例越大,官能度越高,制备的增亮层交联越致密,硬度等级越高,其抗刮伤性能越好;组合物中爽滑助剂的比例越大,摩擦系数越小,耐磨性能也越好。其中,本发明的实施例4-5和8制备的组合物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由所述组合物制备的增亮膜在兼具较高的硬度和附着力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亮度。制备的组合物的折射率至少为1.546,摩擦系数最大为0.190,增亮层的耐磨性至少为1100g,硬度至少为2H,附着力为100/100,增亮膜亮度至少为3301cd/m2。特别的,实施例8提供的增亮膜的综合性能最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内容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第一单体,第二单体,丙烯酸酯低聚物,光引发剂和爽滑助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下述成份:第一单体:0-15重量份;第二单体:40-60重量份;丙烯酸酯低聚物:30-50重量份;光引发剂:1.4-4.9重量份;爽滑助剂:0.1-0.6重量份;所述第一单体,第二单体,丙烯酸酯低聚物,光引发剂和爽滑助剂的总重量份为1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体选自单官丙烯酸单体(F=1)或二官丙烯酸单体(F=2),或其中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第二单体选自多官丙烯酸单体(F≥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折射率为1.545-1.55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爽滑助剂选自有机硅助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下述成份:第一单体:5-10重量份;第二单体:50-60重量份;丙烯酸酯低聚物:32-40重量份;光引发剂:2.5-4.7重量份;爽滑助剂:0.3-0.5重量份。
7.一种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亮膜包括增亮层、基材层、背涂层,所述的增亮层由权利要求1-6之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固化后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在在于,所述增亮层由微棱镜结构组成,所述微棱镜结构高度为10-35μ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涂层由扩散粒子和树脂材料组成。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7-9之中任一项所述的增亮膜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亮膜应用于液晶显示的背光模组中。
CN201910284362.0A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组合物及一种增亮膜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01285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84362.0A CN110128599A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组合物及一种增亮膜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84362.0A CN110128599A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组合物及一种增亮膜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28599A true CN110128599A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69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84362.0A Pending CN110128599A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组合物及一种增亮膜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2859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5609A (zh) * 2019-09-16 2019-11-05 潘展成 一种内外双向保险的柔性显示器
CN113900170B (zh) * 2021-10-13 2023-09-19 安徽晟华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辉度抗吸附耐刮伤棱镜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95769A1 (en) * 2002-11-14 2004-05-20 Huang Kuo Jui Photoconductive structure of backlight module
CN106118442A (zh) * 2016-07-05 2016-11-16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膜用树脂涂料及其应用
CN106908865A (zh) * 2015-12-30 2017-06-30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增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7979A (zh) * 2017-11-29 2018-05-18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光膜
CN109581742A (zh) * 2018-12-21 2019-04-05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亮膜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95769A1 (en) * 2002-11-14 2004-05-20 Huang Kuo Jui Photoconductive structure of backlight module
CN106908865A (zh) * 2015-12-30 2017-06-30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增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18442A (zh) * 2016-07-05 2016-11-16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膜用树脂涂料及其应用
CN108047979A (zh) * 2017-11-29 2018-05-18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光膜
CN109581742A (zh) * 2018-12-21 2019-04-05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亮膜及其应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5609A (zh) * 2019-09-16 2019-11-05 潘展成 一种内外双向保险的柔性显示器
CN110415609B (zh) * 2019-09-16 2021-05-11 嘉视(山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外双向保险的柔性显示器
CN113900170B (zh) * 2021-10-13 2023-09-19 安徽晟华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辉度抗吸附耐刮伤棱镜膜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80372B2 (en) Optical film
CA2288093C (en) Brightness enhancement article
US5820957A (en) Anti-reflective films and methods
KR101257136B1 (ko) 집광 필름
KR101848939B1 (ko) 휨 방지 표면을 갖는 광학 필름
CN109683377B (zh) 一种高雾度粘合层组合物及一种高雾度高亮度复合增亮膜
CN101004461B (zh) 抗刮薄膜及液晶显示器
KR101072036B1 (ko) 광제어 시트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면광원
CN110079208A (zh) 一种组合物及一种增亮膜及其应用
KR20100033663A (ko) 고굴절층을 포함하는 광학시트
WO2008150081A1 (en) Eco-optical sheet
CN110128599A (zh) 一种组合物及一种增亮膜及其应用
CN104204868A (zh) 侧光型背光装置及光扩散性构件
CN2874533Y (zh) 抗刮聚光片
KR102225360B1 (ko) 하드코트 필름 및 표면부재 부착 표시소자
KR101534376B1 (ko) 광학 시트
CN101429258A (zh) 可聚合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4204656B (zh) 侧光型背光装置及光扩散性构件
KR101297980B1 (ko) 내스크래치성 도광판,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백라이트 유닛
CN113900170A (zh) 一种高辉度抗吸附耐刮伤棱镜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96563A (zh) 一种组合物及一种增亮膜及其应用
CN109880013A (zh) 一种组合物及一种抗落球冲击增亮膜
CN109880497A (zh) 一种组合物及一种抗落球冲击增亮膜
CN109581742A (zh) 一种增亮膜及其应用
CN109735216A (zh) 一种组合物及一种抗吸湿增亮膜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