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23323A - 磁共振扫描装置及定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磁共振扫描装置及定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23323A
CN110123323A CN201910262505.8A CN201910262505A CN110123323A CN 110123323 A CN110123323 A CN 110123323A CN 201910262505 A CN201910262505 A CN 201910262505A CN 110123323 A CN110123323 A CN 1101233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nning coil
scanning
checked
magnetic resonance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625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23323B (zh
Inventor
李杰银
董聪坤
王振
薛德强
任重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Rigat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Rigat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Rigat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Rigat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625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233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23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233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233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233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involving electronic [EMR] or nuclear [NMR] magnetic resonance, e.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共振扫描装置及定位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具有一悬空的支撑部;扫描线圈,设置于支撑部的一侧;第一定位机构,第一定位机构设置于扫描线圈上,第一定位机构用于使扫描线圈与支撑部相定位,以及使扫描线圈与待检查部位相定位。本发明中,当对患者进行检查扫描时,患者不需要移动,直接躺在支撑机构上,且患者部分身体部位位于支撑部上,待检查部位位于支撑部外,扫描线圈套设在待检查部位外侧,通过第一定位机构使扫描线圈与支撑部相定位,并使扫描线圈与待检查部位相定位,从而使患者的待检查部位与扫描线圈进行准确定位;完成定位后,转移支撑机构,扫描线圈承托着待检查部位伸入至磁体扫描空间内即可。

Description

磁共振扫描装置及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共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磁共振扫描装置及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磁共振系统需要安装在固定场所的磁共振屏蔽室中,因此需要做磁共振检查的患者都需要被送到核磁检查室进行扫描检查。但对于一些特殊患者,由于治疗需要不方便进行长距离移动,特别是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内患者和某些急诊患者。还有一些专科诊室患者需要做磁共振检查时,也需要到固定式磁共振诊察室进行排队检查,会增加患者就诊时间。针对以上问题,现有解决方案为采用移动式CT(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进行检查,但进行CT扫描时会有很强辐射,会对患者和周围医护人员造成辐射,并且不适宜对患者进行频繁扫描检查。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磁共振扫描装置及定位方法,旨在解决目前磁共振系统为固定式导致的检查不便的问题。
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磁共振扫描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具有一悬空的支撑部;扫描线圈,设置于支撑部的一侧;第一定位机构,第一定位机构设置于扫描线圈上,第一定位机构用于使扫描线圈与支撑部相定位,以及使扫描线圈与待检查部位相定位。
进一步地,上述磁共振扫描装置中,第一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扫描线圈的导向孔;设置于支撑部的插接部,插接部插设于导向孔内;紧固件,紧固件穿设于导向孔的壁面并抵压于插接部。
进一步地,上述磁共振扫描装置中,第一定位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扫描线圈上的定位线。
进一步地,上述磁共振扫描装置中,扫描线圈具有供扫描使用的镂空结构,镂空结构周围均匀分布有多条定位线。
进一步地,上述磁共振扫描装置中,支撑机构包括:床体;背板,背板部分伸出床体外,背板伸出床体的部分形成支撑部。
进一步地,上述磁共振扫描装置中,支撑机构还包括:倾斜板,背板通过倾斜板与插接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磁共振扫描装置,还包括:线圈垫,线圈垫设置于扫描线圈的内壁。
进一步地,上述磁共振扫描装置,还包括:第二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设置于磁体扫描空间内,并且,第二定位机构可与进入磁体扫描空间内的扫描线圈相接触。
进一步地,上述磁共振扫描装置中,第二定位机构包括:导向件,导向件设置于磁体扫描空间内;定位套,定位套设置于导向件的导向面。
本发明中,当对患者进行检查扫描时,患者不需要移动,直接躺在支撑机构上,且患者部分身体部位位于支撑部上,待检查部位位于支撑部外,扫描线圈套设在待检查部位外侧,通过第一定位机构使扫描线圈与支撑部相定位,并使扫描线圈与待检查部位相定位,从而使患者的待检查部位与扫描线圈进行准确定位;完成定位后,转移支撑机构,扫描线圈承托着待检查部位伸入至磁体扫描空间内即可,方便患者进行磁共振扫描检查,尤其适用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同时也避免了使用CT扫描时产生的辐射会对患者和周围的医护人员造成影响的问题。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放置步骤,将待检查部位放置于支撑部外;套设步骤,将扫描线圈套设于待检查部位外;第一定位步骤,调整待检查部位与扫描线圈之间的位置、以及支撑部与扫描线圈之间的位置并定位,使扫描线圈与待检查部位之间的位置满足第一预设定位要求。
进一步地,上述定位方法中,在第一定位步骤之后还包括:第二定位步骤,调整支撑机构并定位,使待检查部位与磁场之间的位置满足第二预设定位要求。
本发明中,当对患者进行检查扫描时,患者不需要移动,直接躺在支撑机构上,且患者部分身体部位位于支撑部上,待检查部位位于支撑部外,扫描线圈套设在待检查部位外侧,通过第一定位机构使扫描线圈与支撑部相定位,并使扫描线圈与待检查部位相定位,从而使患者的待检查部位与扫描线圈进行准确定位;完成定位后,转移支撑机构,扫描线圈承托着待检查部位伸入至磁体扫描空间内即可,方便患者进行磁共振扫描检查,尤其适用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同时也避免了使用CT扫描时产生的辐射会对患者和周围的医护人员造成影响的问题。且通过第二定位机构使待检查部位的中心定位到磁场中心位置,保证了后续磁共振检查扫描的精准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共振扫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共振扫描装置中,第一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共振扫描装置中,扫描线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共振扫描装置中,扫描线圈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共振扫描装置中,扫描线圈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共振扫描装置中,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共振扫描装置中,线圈垫的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共振扫描装置中,线圈垫套设在头部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共振扫描装置中,第二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共振扫描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共振扫描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装置实施例:
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磁共振扫描装置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扫描线圈2和第一定位机构3。其中,支撑机构1具有一悬空的支撑部11,扫描线圈2设置于支撑部11的一侧,且扫描线圈2通过设置在其上的第一定位机构3能够使扫描线圈2与待检查部位相定位,同时,扫描线圈2还可通过第一定位机构3与支撑部11相连接,从而使扫描线圈2与支撑部11相定位,从而使患者的待检查部位与扫描线圈2进行准确定位。
当对患者进行检查扫描时,患者不需要移动,直接躺在支撑机构1上,且患者部分身体部位位于支撑部11上,待检查部位位于支撑部11外,扫描线圈2套设在待检查部位外侧,通过第一定位机构3使扫描线圈2与支撑部11相定位,并使扫描线圈2与待检查部位相定位,从而使患者的待检查部位与扫描线圈2进行准确定位;完成定位后,转移支撑机构1,扫描线圈2承托着待检查部位伸入至磁体扫描空间内即可,方便患者进行磁共振扫描检查,尤其适用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同时也避免了使用CT扫描时产生的辐射会对患者和周围的医护人员造成影响的问题。
参见图2,第一定位机构3包括:导向孔31、插接部32和紧固件33。其中,导向孔31设置于扫描线圈2的底部,插接部32设置于支撑部11的一侧,插接部32插设于导向孔31内并可以在导向孔31内滑动,紧固件33为具有外螺纹的旋钮,导向孔31的壁面开设有螺纹孔,紧固件33穿设于螺纹孔内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当插接部32位于导向孔31内适宜位置后,旋进紧固件33,使紧固件33抵压在插接部32上,从而将扫描线圈2与支撑机构1相定位。
参见图3至图6,第一定位机构3还包括:设置在扫描线圈2上的定位线34,具体地,扫描线圈2具有多个供扫描使用的镂空结构21,其中位于正上方的一个镂空结构21的周围均匀分布有多条定位线34,待检查部位的中心位置位于各定位线34的交叉点。具体实施时,镂空结构21为方形,方形的每条边的中心处均设置有一条定位线34。
参见图1和图6,支撑机构1包括:床体12和背板13,其中,床体12可以为住院床体,背板13位于床体12的上表面,且部分伸出床体12外,背板13伸出床体12的部分形成支撑部11。当对患者进行扫描检查时,将背板13插在床体12和人体5之间即可,并将待检查部位放置在背板13伸出床体12外的部分上。
支撑机构1还包括:倾斜板14,背板13通过倾斜板14与插接部32相连接,具体的,支撑部11通过倾斜板14与插接部32相连接。当背板13插在床体12和人体5之间时,插接部32的位置高于支撑部11的位置,这样,当待检查部位为头部时,头部位于插接部32上,身体位于背板13上,倾斜板14可的倾斜角度可适应头部与身体之间的高度差,更符合人体工程学。
扫描线圈2的主体由线圈外壳构成,线圈外壳内部安装线圈电路,内部空间用于支撑待检查部位。参见图7,扫描线圈2的内壁设置有线圈垫4,即线圈外壳的内壁设置有线圈垫4,使用过程中,可以更换不同厚度的线圈垫4,来使待检查部位位于扫描线圈2的中间位置。
再次参见图1,该磁共振扫描装置还包括:第二定位机构5,第二定位机构5设置于磁体扫描空间内,该磁体扫描空间是由移动磁共振系统6的所具有的,当扫描线圈2进入磁体扫描空间内时,随着扫描线圈2的移动,第二定位机构5可与扫描线圈2相接触,二者接触后,扫描线圈2即停止移动,从而将待检查部位与磁场中心相定位。第二定位机构5包括:导向件51和定位套52,导向件51设置于磁体扫描空间内,定位套52则凸设在导向件51的导向面上。具体实施时,移动磁共振系统6具有升降装置,从而能够调节磁体扫描空间垂直方向的高度,从而满足不同高度的床体12。
参见图1和9,导向件51集成于移动磁共振系统6的壳体的中间部位的前端(图1所示的左端),导向件51具有一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沿着扫描线圈2的进入方向逐渐减小,构成该空间的壁面则为导向件51的导向面,定位套52设置于导向面的前端(图1所示的左端)。具体实施时,该内部空间可以为圆锥状。当扫描线圈2进入移动磁共振系统6的壳体的中间部位时,逐渐减小的内部空间对扫描线圈2进行导向定位,使扫描线圈2相对于定位套52对中摆正,然后扫描线圈2插入到定位套52中,此时扫描线圈2如果在定位套52中继续向前运动则会与定位套相52接触,这就意味着扫描线圈2已到达扫描中心区域,这样就实现了将待检查部位与磁场中心相定位。
以对患者脑部磁共振检测扫描为例,介绍本实施例提供的磁共振扫描装置的使用方法:
首先将患者上半身部位探出床体12,并在患者身下插入背板13,使背板13伸出床体12的部分支撑患者探出床体12部分身体,并且将患者头部置于插接部32的适中位置。然后轻抬患者头部,参见图8,将扫描线圈2套在患者头部,同时将插接部32插入扫描线圈2的导向孔31内,并在患者头部与扫描线圈2之间垫上线圈垫4。然后选择适宜厚度的线圈垫4,使患者头部位于扫描线圈2的中间位置。最后通过插接部32在导向孔31内前后滑动,调整扫描线圈2与患者头部之间的位置,使患者眉心位置与扫描线圈2的定位线34居中对正,即可完成患者头部与扫描线圈2之间的定位。
扫描线圈2与患者头部定位完成后,向移动磁共振系统6的磁体9的方向推动床体12,使扫描线圈2位于磁体9开口位置处,并打开激光发生器7,使水平激光束8能够照射到扫描线圈2。调整移动磁共振系统6的升降装置,使水平激光束8照射到扫描线圈2的垂直中心位置,然后关闭激光发生器7。继续缓慢向磁体9的方向推动床体12,在导向件51的引导下使扫描线圈2及患者待检查部位进入到磁体扫描空间,当扫描线圈2与定位套52接触后停止推动床体12,完成患者待检查部位与磁场中心的定位,这样就可以进行后续的检查扫描。
综上,本实施例中,当对患者进行检查扫描时,患者不需要移动,直接躺在支撑机构1上,且患者部分身体部位位于支撑部11上,待检查部位位于支撑部11外,扫描线圈2套设在待检查部位外侧,通过第一定位机构3使扫描线圈2与支撑部11相定位,并使扫描线圈2与待检查部位相定位,从而使患者的待检查部位与扫描线圈2进行准确定位;完成定位后,转移支撑机构1,扫描线圈2承托着待检查部位伸入至磁体扫描空间内即可,方便患者进行磁共振扫描检查,尤其适用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同时也避免了使用CT扫描时产生的辐射会对患者和周围的医护人员造成影响的问题。
方法实施例:
参见图10,图10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放置步骤S1010,将待检查部位放置于支撑部11外。
具体地,该定位方法适用于装置实施例所提供的磁共振扫描装置,将患者部分身部位探出床体12,并在患者身下插入背板13,使背板13伸出床体12的部分支撑患者探出床体12的身体部分,使待检查部位位于与支撑部11相连接的插接部32的适中位置。
套设步骤S1020,将扫描线圈2套设于待检查部位外。
具体地,轻抬患者待检查部位,将扫描线圈2套在患者待检查部位,同时将插接部32插入扫描线圈2的导向孔31内。
第一定位步骤S1030,调整待检查部位与扫描线圈2之间的位置、以及支撑部11与扫描线圈2之间的位置并定位,使扫描线圈2与待检查部位之间的位置满足第一预设定位要求。
具体地,在患者待检查部位与扫描线圈2之间垫上线圈垫4。选择适宜厚度的线圈垫4,调整待检查部位与扫描线圈2之间的位置,通过插接部32在导向孔31内前后滑动,调整扫描线圈2与患者待检查部位之间的位置并定位,使扫描线圈2与待检查部位之间的位置满足第一预设定位要求,从而完成患者待检查部位与扫描线圈2之间的定位。具体地,第一预设要求为使患者待检查部位位于扫描线圈2的中间位置,患者待检查部位的中心位置位于各定位线34的交叉点。
本实施例中,当对患者进行检查扫描时,患者不需要移动,直接躺在支撑机构1上,且患者部分身体部位位于支撑部11上,待检查部位位于支撑部11外,扫描线圈2套设在待检查部位外侧,通过第一定位机构3使扫描线圈2与支撑部11相定位,并使扫描线圈2与待检查部位相定位,从而使患者的待检查部位与扫描线圈2进行准确定位;完成定位后,转移支撑机构1,扫描线圈2承托着待检查部位伸入至磁体扫描空间内即可,方便患者进行磁共振扫描检查,尤其适用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同时也避免了使用CT扫描时产生的辐射会对患者和周围的医护人员造成影响的问题。
参见图11,图1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的又一流程图。如图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放置步骤S1110,将待检查部位放置于支撑部11上。
套设步骤S1120,将扫描线圈2套设于待检查部位外。
第一定位步骤S1130,调整待检查部位与扫描线圈2之间的位置、以及支撑部11与扫描线圈2之间的位置并定位,使扫描线圈2与待检查部位之间的位置满足第一预设定位要求。
第二定位步骤S1140,调整支撑机构1并定位,使待检查部位与磁场之间的位置满足第二预设定位要求。
具体地,扫描线圈2与患者待检查部位定位完成后,向移动磁共振系统6的磁体9的方向推动床体12,使扫描线圈2位于磁体9开口位置处,并打开激光发生器7,使水平激光束8能够照射到扫描线圈2。调整移动磁共振系统6的升降装置,使水平激光束8照射到扫描线圈2的垂直中心位置,然后关闭激光发生器7。继续缓慢向磁体9的方向推动床体12,在导向件51的引导下使扫描线圈2及患者待检查部位进入到磁体扫描空间,当扫描线圈2与定位套52接触后停止推动床体12,完成患者待检查部位与磁场中心的定位,即使待检查部位与磁场之间的位置满足第二预设定位要求,这样就可以进行后续的检查扫描。
需要说明的是,放置步骤S1110、套设步骤S1120和第一定位步骤S1130的具体实施过程参见上述实施例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在扫描线圈2与患者待检查部位之间的位置满足第一预设定位要求的基础上,通过第二定位机构5使待检查部位与此处之间的位置满足第二预设定位要求,更加准确地将患者的待检查部位定位到磁场中心位置,保证了后续磁共振检查扫描的精准性。
综上,本实施例中,当对患者进行检查扫描时,患者不需要移动,直接躺在支撑机构1上,且患者部分身体部位位于支撑部11上,待检查部位位于支撑部11外,扫描线圈2套设在待检查部位外侧,通过第一定位机构3使扫描线圈2与支撑部11相定位,并使扫描线圈2与待检查部位相定位,从而使患者的待检查部位与扫描线圈2进行准确定位;完成定位后,转移支撑机构1,扫描线圈2承托着待检查部位伸入至磁体扫描空间内即可,方便患者进行磁共振扫描检查,尤其适用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同时也避免了使用CT扫描时产生的辐射会对患者和周围的医护人员造成影响的问题。且通过第二定位机构5使待检查部位的中心定位到磁场中心位置,保证了后续磁共振检查扫描的精准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1)

1.一种磁共振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机构(1),所述支撑机构(1)具有一悬空的支撑部(11);
扫描线圈(2),设置于所述支撑部(11)的一侧;
第一定位机构(3),所述第一定位机构(3)设置于所述扫描线圈(2)上,所述第一定位机构(3)用于使所述扫描线圈(2)与所述支撑部(11)相定位,以及使所述扫描线圈(2)与待检查部位相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3)包括:
设置于所述扫描线圈(2)的导向孔(31);
设置于所述支撑部(11)的插接部(32),所述插接部(32)插设于所述导向孔(31)内;
紧固件(33),所述紧固件(33)穿设于所述导向孔(31)的壁面并抵压于所述插接部(3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共振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3)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扫描线圈(2)上的定位线(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共振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线圈(2)具有供扫描使用的镂空结构(21),所述镂空结构(21)周围均匀分布有多条所述定位线(3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
床体(12);
背板(13),所述背板(13)部分伸出床体(12)外,所述背板(13)伸出所述床体(12)的部分形成所述支撑部(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共振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还包括:
倾斜板(14),所述背板(13)通过所述倾斜板(14)与所述插接部(32)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线圈垫(4),所述线圈垫(4)设置于所述扫描线圈(2)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定位机构(5),所述第二定位机构(5)设置于磁体扫描空间内,并且,第二定位机构(5)可与进入所述磁体扫描空间内的所述扫描线圈(2)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共振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5)包括:
导向件(51),所述导向件(51)设置于所述磁体扫描空间内;
定位套(52),所述定位套(52)设置于所述导向件(51)的导向面。
10.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磁共振扫描装置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放置步骤,将所述待检查部位放置于所述支撑部(11)外;
套设步骤,将所述扫描线圈(2)套设于所述待检查部位外;
第一定位步骤,调整所述待检查部位与所述扫描线圈(2)之间的位置、以及所述支撑部(11)与所述扫描线圈(2)之间的位置并定位,使所述扫描线圈(2)与所述待检查部位之间的位置满足第一预设定位要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示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定位步骤之后还包括:
第二定位步骤,调整所述支撑机构(1)并定位,使所述待检查部位与磁场之间的位置满足第二预设定位要求。
CN201910262505.8A 2019-04-02 2019-04-02 磁共振扫描装置及定位方法 Active CN1101233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2505.8A CN110123323B (zh) 2019-04-02 2019-04-02 磁共振扫描装置及定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2505.8A CN110123323B (zh) 2019-04-02 2019-04-02 磁共振扫描装置及定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23323A true CN110123323A (zh) 2019-08-16
CN110123323B CN110123323B (zh) 2023-10-20

Family

ID=67569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62505.8A Active CN110123323B (zh) 2019-04-02 2019-04-02 磁共振扫描装置及定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23323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80648A (ja) * 1995-04-11 1996-10-29 Toshiba Corp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CN1977766A (zh) * 2005-11-30 2007-06-13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大视野成像装置
US20090306495A1 (en) * 2008-06-04 2009-12-10 Imris Inc., Patient support table for use in magnetic resonace imaging
CN102335010A (zh) * 2011-09-20 2012-02-01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 Ct扫描头部定位多功能调整头托
CN203388852U (zh) * 2013-04-28 2014-01-15 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 磁共振弹性成像检测装置
CN104473643A (zh) * 2014-12-11 2015-04-01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一种用于婴幼儿磁共振头部扫描的固定用垫
CN106725479A (zh) * 2016-12-28 2017-05-31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装置和医学设备
CN207693569U (zh) * 2017-03-01 2018-08-0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 带有线圈支撑装置的扫描床
CN208541328U (zh) * 2018-02-07 2019-02-26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学成像系统及医学成像用支撑台
CN208598398U (zh) * 2018-02-07 2019-03-15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学成像系统
CN109620230A (zh) * 2019-01-23 2019-04-16 四川瑞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磁共振头颈固定装置
CN210354688U (zh) * 2019-04-02 2020-04-21 佛山瑞加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共振导向定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80648A (ja) * 1995-04-11 1996-10-29 Toshiba Corp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CN1977766A (zh) * 2005-11-30 2007-06-13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大视野成像装置
US20090306495A1 (en) * 2008-06-04 2009-12-10 Imris Inc., Patient support table for use in magnetic resonace imaging
CN102335010A (zh) * 2011-09-20 2012-02-01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 Ct扫描头部定位多功能调整头托
CN203388852U (zh) * 2013-04-28 2014-01-15 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 磁共振弹性成像检测装置
CN104473643A (zh) * 2014-12-11 2015-04-01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一种用于婴幼儿磁共振头部扫描的固定用垫
CN106725479A (zh) * 2016-12-28 2017-05-31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装置和医学设备
CN207693569U (zh) * 2017-03-01 2018-08-0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 带有线圈支撑装置的扫描床
CN208541328U (zh) * 2018-02-07 2019-02-26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学成像系统及医学成像用支撑台
CN208598398U (zh) * 2018-02-07 2019-03-15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学成像系统
CN109620230A (zh) * 2019-01-23 2019-04-16 四川瑞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磁共振头颈固定装置
CN210354688U (zh) * 2019-04-02 2020-04-21 佛山瑞加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共振导向定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23323B (zh) 2023-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01652B1 (en) Off-magnet patient scan positioning
CN103814302B (zh) 集成的磁共振成像与介入性线圈装置、方法和系统
US2023032965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playing images to patient residing on movable table during medical imaging or therapeutic procedures
US7465090B2 (en) Medical imaging installation and method for such an installation
US7196519B2 (en) Stand-up vertical field MRI apparatus
EP1709994A1 (en) Patient positioning imag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04994788A (zh) 基于预激发的x射线准直器大小和位置调节
US9931051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dical image diagnosis apparatus
JP2008522702A (ja) 内腔内ct位置特定マーキングレーザ
JP2017080298A (ja)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及び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JP2014195616A (ja) 医療用撮影装置
JP2018110863A (ja) 頭部の少なくとも一部分を測定するためのmri装置
US5138646A (en) X-ray diagnostics apparatus for a bedridden patient
KR20160069434A (ko) 엑스선 장치 및 시스템
JP2637336B2 (ja) 磁気共鳴断層撮影装置
KR20180100490A (ko) 컴퓨터 단층촬영(ct) 시스템을 사용한 보조 해부 스캐닝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0123323A (zh) 磁共振扫描装置及定位方法
JP2006507095A (ja) Mriデュアルスキャニングのための方法、装置、及び施設
CN110559005A (zh) 一种医学系统
KR20190059031A (ko) 사지 촬영용 자기공명영상 시스템
JP6674924B2 (ja) 骨密度測定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US10677862B2 (en) Signal receiver for a magnetic resonance apparatus
JP7270510B2 (ja)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及び心拍計測装置
JP2019069146A (ja)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及び撮影計画装置
WO2015070488A1 (zh) 核磁共振成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