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22402A - 鱼菜共生系统 - Google Patents

鱼菜共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22402A
CN110122402A CN201910520674.7A CN201910520674A CN110122402A CN 110122402 A CN110122402 A CN 110122402A CN 201910520674 A CN201910520674 A CN 201910520674A CN 110122402 A CN110122402 A CN 1101224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
culture box
water
filter
po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206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小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52067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224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22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224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1/00Soilless cultivation, e.g. hydroponics
    • A01G31/02Special apparatu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03Aquaria; Terra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01K63/042Introducing gases into the water, e.g. aerators, air pu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01K63/045Filters for aquari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菜共生系统,涉及共生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产养殖处理设备结该设备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使用时耗电量大,应用成本较高,不适于大范围推广使用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养鱼箱、过滤器、种菜结构以及水池,养鱼箱连接过滤器,过滤器连接种菜结构,种菜结构连接水池,水池连接养鱼箱,养鱼箱内流出的水流经滤器过滤大颗粒杂质、种菜结构的植物根系吸收净化后流入水池内,且水池内的水经杀菌处理后注入养鱼箱内。本发明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用电量少的尾水处理系统。

Description

鱼菜共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鱼菜共生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现有技术中,人们养殖水产平通常是利用养殖箱来养殖,并且,养殖水产品的过程中定时的更换养鱼箱内水,以保持养鱼箱内的水质洁净以满足水产品正常生活的需求。通常情况下,从养鱼箱内排出的废水需要经过专业的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该设备结构复杂,且价格昂贵,购买时设备成本投入较高。同时,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设备运转时耗电量大,电费成本较高。故而,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设备并没有大范围的使用。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需要利用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设备对养鱼箱内排出的废水进行处理,该设备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使用时耗电量大,应用成本较高,不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菜共生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产养殖处理设备结该设备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使用时耗电量大,应用成本较高,不适于大范围推广使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制造成本低)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鱼菜共生系统,包括养鱼箱、过滤器、种菜结构以及水池,其中,所述养鱼箱连接所述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连接所述种菜结构,所述种菜结构连接所述水池,所述水池连接所述养鱼箱,所述养鱼箱内流出的水流经所述滤器过滤固体杂质、所述种菜结构的植物根系吸收净化后流入所述水池内,且所述水池内的水经杀菌处理后注入所述养鱼箱内。
优选的,所述种菜结构包括种植槽,所述种植槽的顶面呈开放状态,所述种植槽内设置有生化球、过滤棉和陶粒,三者在所述种植槽内从下往上分层排布,植物种植在由陶粒组成的陶粒层上。
优选的,所述种植槽包括多个种植单元,所有所述种植单元沿同一条直线排布,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种植单元之间通过管道可拆卸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种植单元与所述过滤器相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种植单元与所述水池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养鱼箱通过管道与所述种植槽相连接,且所述管道的部分区域设置于所述种植槽内,且该所述管道上设置有多个分支管路,且每个所述分支管路的出水口上均套设有过滤袋,所述过滤袋能过滤掉从对应的分支管路流出的水中的大颗粒杂质。
优选的,所述种菜结构包括净化水槽,所述净化水槽呈顶面开放的箱型结构;所述净化水槽内投放有泥鳅和螺丝,且所述净化水槽内还设置有浮板,植物种植在所述浮板上。
优选的,所述净化水槽靠近所述水池的一端设置有过滤池,所述过滤池内设置有过滤物,所述净化水槽内的水经过所述过滤池过滤掉大颗粒杂质后流入所述水池内。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存在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所述上部空间通过下降管与所述下部空间连通;进水管设置于所述上部空间内且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处设置有过滤袋,所述过滤袋过滤后的水能通过所述下降管流入所述下部空间;出水管位于所述下部空间,所述下部空间内设置有过滤材料球,经所述过滤材料球过滤后的水体能从所述出水管流出。
优选的,所述鱼菜共生系统还包括紫外杀菌器,所述紫外杀菌器设置于所述水池与所述养鱼箱之间,且从所述水池流出的水流经所述紫外杀菌器杀菌后流入所述养鱼箱内。
优选的,所述养鱼箱包括底板、推水增氧结构和排污结构,所述推水增氧结构设置于所述养鱼箱的侧壁上,所述养鱼箱的底壁远离所述推水增氧结构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排污结构,且所述推水增氧结构和所述排污结构之间的所述底壁上设置有所述底板,所述推水增氧结构运转时能推动所述养鱼箱内的水运动以将所述底板上的鱼食和鱼类粪便移动进所述排污结构内。
优选的,所述养鱼箱内设置有前挡鱼网和后挡鱼网,所述前挡鱼网与所述推水增氧结构之间形成第一区间,所述前挡鱼网能限制鱼类进入所述第一区间内;所述后挡鱼网与所述推水增氧结构之间形成第二区间,所述后挡鱼网能限制鱼类进入所述第二区间内。
本发明鱼菜共生系统的养殖箱内流出的水经过滤器过滤袋大颗粒物(如鱼食和鱼类粪便)后流入种菜结构内,种菜结构中种植的植物进一步净化水质后,水体流入水池内,水池内的水经过杀菌处理后注入养鱼箱内。本发明通过设置过滤器过滤水体、种菜结构净化水体以及杀菌处理,使得养殖箱内排出的水体得到有效的净化处理,且净化后的水体可用来养鱼。同时,本发明鱼菜共生系统的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且使用时不需要耗费大量电力,有效降低了设备投入成本,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鱼菜共生系统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鱼菜共生系统的正面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鱼菜共生系统的过滤器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鱼菜共生系统的种植槽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鱼菜共生系统的养鱼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鱼菜共生系统的侧壁的剖视图。
图中1、养鱼箱;10、泡沫保温层;100、滑动槽;11、内腔;12、底壁;121、临时排污管道;13、第一区间;14、第二区间;15、推水增氧结构;16、底板;17、排污结构;171、基体;173、排水管道;174、出液通道;175、凹入槽;176、出鱼口;18、前挡鱼网;19、后挡鱼网;2、过滤器;20、壳体;21、上部空间;22、下部空间;23、下降管;24、过滤材料球;25、排污管;26、进水管;27、出水管;28、开口;3、种菜结构;31、种植槽;311、种植单元;312、生化球;313、过滤棉;314、陶粒;315、植物;32、净化水槽;321、浮板;322、过滤池;4、分支管路;5、过滤袋;6、水池;7、循环泵机;8、紫外杀菌器;9、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鱼菜共生系统,包括养鱼箱1、过滤器2、种菜结构3以及水池6,养鱼箱1连接过滤器2,过滤器2连接种菜结构3,种菜结构3连接水池6,水池6连接养鱼箱1,养鱼箱1内流出的水流经过滤器2过滤固体杂质、种菜结构3内的植物315的根系吸收净化水中的氨氮成分后流入水池6内,且水池6内的水经杀菌处理后注入养鱼箱1内。本发明通过设置过滤器2过滤水体、种菜结构3净化水体以及杀菌处理,使得养殖箱内排出的水体得到有效的净化处理,且净化后的水体可用来养鱼。同时,本发明鱼菜共生系统的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使用时不需要耗费大量电力,有效降低了设备投入成本,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其中,如图2所示,养鱼箱1通过管道与过滤器2上的进水管26相连接,且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9,该阀门9包括定时阀门。参考图3,过滤器2包括壳体20,壳体20内存在相互独立的上部空间21和下部空间22,且上部空间21通过下降管23与下部空间22连通。进水管26延伸进上部空间21内,且进水管26上设置有多个分支管路4,每个分支管路4的出水口处均设置有过滤袋5,过滤袋5过滤后的水能通过下降管23流入下部空间22内,且下降管23的下部区域设置有若干出水孔。出水管27设置于下部空间22上,且出水管27的进水端靠近下部空间22的上部区域。并且,下部空间22内设置有大量过滤材料球24(又称过滤材料生化球),经过滤材料球24过滤后的水体能从出水管27流出。过滤器2的下部区域还设置有排污管25,排污管25上设置有阀门9,打开阀门9能将过滤器2内的沉淀物排出。同时,壳体20的顶面还设置有开口28,该开口28使得上部空间21与外界连通,使用者能通过开口28查看上部空间21内的情况。
本实施方式中,过滤器2设置有多个,多个过滤器2可以串联在养鱼箱1和种菜结构3之间,从养鱼箱1流出的水可以依次流过所有的过滤器2,进而使得由多个过滤器2过滤后流入种菜结构的水中含有尽可能少的固体杂质,同时,水在多个过滤器2中流动时,水中的污物也会沉淀,故而从最后一个过滤器2中流出的水中含有较少的固体杂质和较少的污物。或者,多个过滤器2为并联状态,即每个过滤器2分别与养鱼箱1和种菜结构3相连接,也是可行的。
同时,参考图1,种菜结构3包括由塑料材质制成的种植槽31,种植槽31设置有多个,所有种植槽31间隙排布成多列,每列种植槽31之间相互独立,且每列种植槽31分别与管道和水池6相连接,且种植槽31与水池6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9,该阀门9包括定时阀门。
参考图4,该种植槽31的顶面呈开放状态。为了进一步净化水质,优选的,种植槽31内设置有生化球312、过滤棉313和陶粒314,且三者在种植槽31内从下往上分层排布,即种植槽31的底部铺设有生化球312,生化球312上铺设有过滤棉313,过滤棉313上铺设有陶粒314,植物315种植在由陶粒314组成的陶粒层上。
参考图2,过滤器2通过管道与种植槽31连接,且过滤器2与种植槽31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9,该阀门9包括定时阀门。
参考图1,该管道延伸进种植槽31的内部,且该管道上设置有多个分支管路4,且每个分支管路4的出水口上均套设有过滤袋5,过滤袋5能进一步过滤从对应的分支管路4流出的水中的固体杂质,且从过滤袋5流出的水能进入种植槽31内。
为了方便加工和安装,参考图1,每个种植槽31均包括多个种植单元311,种植单元311呈顶面开放的箱型结构。所有种植单元311沿同一条直线排布,且任意相邻的两个种植单元311之间通过管道可拆卸连接,优选的,管道位于相邻的两个种植槽31侧壁的下部区域。至少一个种植单元311通过管道与过滤器2相连接,至少一个种植单元311通过管道与水池6相连接,且该种植单元311与水池6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9,该阀门9包括定时阀门(参考图2)。
并且,参考图1~2,种菜结构3还包括混凝土或塑料制成的净化水槽32,净化水槽32呈顶面开放的箱型结构。净化水槽32的一端通过管道与过滤器2相连接,且净化水槽32与过滤器2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9,该阀门9包括定时阀门。净化水槽32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水池6相连接,且净化水槽32与水池6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9,该阀门9包括定时阀门。净化水槽32内投放有少量泥鳅、螺丝或者鳙鱼,且净化水槽32内还设置有浮板321,植物315种植在浮板321上。
优选的,参考图1,净化水槽32与水池6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过滤池322,过滤池322内设置有过滤物,如过滤棉313,净化水槽32内的水经过滤池322内的过滤棉313过滤后流入水池6内。
水池6通过管道与养鱼箱1相连接,且该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机7,水池6内的水能通过循环泵机7抽送至养鱼箱1内。同时,在循环泵机7与养鱼箱1之间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紫外杀菌器8,从水池6流出的水流经紫外杀菌器8杀菌处理后流入养鱼箱1内。
进一步的,参考图5,养鱼箱1呈一面开放的箱型结构,养鱼箱1存在用于投放水和鱼类的内腔11。养鱼箱1内还设置有底板16、推水增氧结构15和排污结构17,推水增氧结构15设置于养鱼箱1的侧壁上,养鱼箱1的底壁12远离推水增氧结构15的一端设置有排污结构17,且推水增氧结构15和排污结构17之间的底壁12上设置有底板16,且底板16从靠近推水增氧结构15的一端以厚度逐渐减小的方式到达底板16靠近排污结构17的一端,推水增氧结构15运转时能推动养鱼箱1内的水运动以将底板16上的鱼食和鱼类粪便移动进排污结构17内。
其中,推水增氧结构15为气提式推水增氧机,气提式推水增氧机为现有技术中的产品,可以通过市购获得。气提式推水增氧机不仅能为养鱼箱1内的水体供应大量氧气,并且,其在供氧的同时还能利用注入养鱼箱1内的气体推动养鱼箱1内的水流快速流动,进而将底板16上的鱼食和鱼类粪便移动进排污结构17内。
为了避免鱼食和鱼类粪便落入底板16和养鱼箱1的侧壁之间的缝隙中,安装过程中,需要对底板16和养鱼箱1侧壁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处理。
并且,参考图5,排污结构17包括基体171和排水管道173,基体171与排水管道173相连接,排水管道173上设置有阀门9,该阀门9包括定时阀门,养鱼箱1通过排水管道173与过滤器2相连接。基体171设置于养鱼箱1的下方且基体171与养鱼箱1相连接,基体171上设置有截面呈梯形的凹入槽175,凹入槽175与养鱼箱1的内腔11连通。凹入槽175的底面设置有出液通道174,出液通道174与排水管道173相连通。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每隔30分钟、1小时、2小时或者其他时间间隔打开阀门9,排出排污结构173内的鱼食和鱼类粪便即可。
优选的,本实施方式中,底板16的倾斜角度为10°。
参考图5,为了防止鱼类撞击在推水增氧结构15或者鱼类堵塞出液通道174,优选的,养鱼箱1内设置有前挡鱼网18和后挡鱼网19,前挡鱼网18沿养鱼箱1的宽度方向竖向设置于养鱼箱1内部,且前挡鱼网18靠近推水增氧结构15。前挡鱼网18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养鱼箱1的侧壁相连接,其底端与底板16相接触。前挡鱼网18与推水增氧结构15之间构成第一区间13,前挡鱼网18上的网眼能限制鱼类进入第一区间13内,进而有效的防止鱼类撞击在提水增氧结构上,造成鱼类受伤或者提水增氧结构损伤。
后挡鱼网19沿养鱼箱1的宽度方向竖向设置于养鱼箱1内部,且后挡鱼网19靠近排污结构17。后挡鱼网19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养鱼箱1的侧壁相连接,其底端底板16相接触。后挡鱼网19与排污结构17之间构成第二区间14,后挡鱼网19上的网眼能限制鱼类进入第二区间14内,进而有效防止排污结构17排水时,鱼类从出液通道174被吸出,或者,鱼类堵塞出液通道174。
为了方便对养鱼箱1进行维护和检修,优选的,参考图6,前挡鱼网18(和/或,后挡鱼网19)与养鱼箱1的侧壁可拆卸连接。其中,沿养鱼箱1的高度方向,养鱼箱1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滑动槽100,滑动槽100与前挡鱼网18(和/或,后挡鱼网19)相适配,且前挡鱼网18(和/或,后挡鱼网19)能沿滑动槽100的长度方向移动。当需要设置前挡鱼网18(和/或,后挡鱼网19)时,将前前挡鱼网18(和/或,后挡鱼网19)沿养鱼箱1的高度方向从上往下的插入养鱼箱1侧壁上的滑动槽100内,当需要对养鱼箱1内部进行维护时,将前挡鱼网18(和/或,后挡鱼网19)向上拉出即可进入第一区间13(和/或,第二区间8)内进行检修工作。
优选的,参考图6,冬天时,气温较低,为了防止养鱼箱1内水体降温过大,优选的,养鱼箱1的侧壁内部设置有泡沫保温层10,或者泡沫保温层10设置于养鱼箱1侧壁的外表面。养鱼箱1的底壁12和底板16之间也设置有泡沫保温层10。泡沫保温层10能够减缓养鱼箱1的散热速度,从而可以在本实施方式养鱼箱1内养殖对温度变化较敏感的鱼类,进而增加了养鱼箱1可养殖的鱼类品种。并且,还可以在养鱼箱1的顶部铺设用于遮挡顶部开放端的泡沫板。
优选的,参考图5,养鱼箱1侧壁的底部区域设置有出鱼口176,该出鱼口176的轴线与排污结构17的轴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且该出鱼口176的宽度小于等于排污结构17的宽度。并且,该出鱼口176处设置有封堵件,该封堵件与养鱼箱1可拆卸连接,当封堵件与养鱼箱1相连接时,封堵件能封闭出鱼口176,液体和鱼类不能处出鱼口176处脱出。
其中,可以在养鱼箱1的外侧、出鱼口176的周围设置管体,出鱼口176位于该管体内,且管体上设置有外螺纹,封堵件上设置有内螺纹,封堵件和该管体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当需要将养鱼箱1内的鱼取出时,取下后挡鱼网19,并打开养鱼箱1的排水管道173上的阀门9将养鱼箱1内的液体排出,此时,养鱼箱1内的鱼类会沿着底板16的长度方向滑动至排污结构17处。取下出鱼口176处的封堵件就能将养鱼箱1内的鱼类顺利取出。
并且,养鱼箱1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道,外界清洁水源能通过进水管26进入养鱼箱1的内腔11中。优选的,进水管26位于推水增氧结构15所在的侧壁上,前挡鱼网18能够拦住鱼类,防止鱼类进入进水管26内。
本实施方式中,养鱼箱1设置有多个,多个养鱼箱1分别与过滤器2和水池6相连接。而且,每个养鱼箱1的下方均设置有临时排污管道121,且临时排污管道121上设置有阀门9,打开阀门9时,养鱼箱1内的水能快速且及时排出。
优选的,养鱼箱1的顶面距地面的高度大于过滤器2顶面距地面的高度,且养鱼箱1内的水能在液体压强的作用下流入过滤器2内。过滤器2的出水口距地面的高度大于种植槽31的顶面距地面的高度、过滤器2的出水口距地面的高度大于净化水槽32的顶面距地面的高度,过滤器2内的水能在液体压强的作用下流入种植槽31以及净化水槽32内。种植槽31的底面和净化水槽32的底面均位于水池6底面的上方,从种植槽31和净化水槽32流出的液体能在液体压强的作用下流入水池6内。其中,水池6从地表向地下延伸。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鱼箱(1)、过滤器(2)、种菜结构(3)以及水池(6),其中,
所述养鱼箱(1)连接所述过滤器(2),所述过滤器(2)连接所述种菜结构(3),所述种菜结构(3)连接所述水池(6),所述水池(6)连接所述养鱼箱(1),所述养鱼箱(1)内流出的水流经所述滤器过滤固体杂质、所述种菜结构(3)的植物(315)吸收净化后流入所述水池(6)内,且所述水池(6)内的水经杀菌处理后注入所述养鱼箱(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菜结构(3)包括种植槽(31),所述种植槽(31)的顶面呈开放状态,所述种植槽(31)内设置有生化球(312)、过滤棉(313)和陶粒(314),三者在所述种植槽(31)内从下往上分层排布,植物(315)种植在由所述陶粒组成的陶粒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31)包括多个种植单元(311),所有所述种植单元(311)沿同一条直线排布,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种植单元(311)之间通过管道可拆卸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种植单元(311)与所述过滤器(2)相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种植单元(311)与所述水池(6)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鱼箱(1)通过管道与所述种植槽(31)相连接,且所述管道的部分区域设置于所述种植槽(31)内,且该所述管道上设置有多个分支管路(4),且每个所述分支管路(4)的出水口上均套设有过滤袋(5),所述过滤袋(5)能过滤掉从对应的分支管路(4)流出的水中的大颗粒杂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菜结构(3)包括净化水槽(32),所述净化水槽(32)呈顶面开放的箱型结构;所述净化水槽(32)内投放有泥鳅和螺丝,且所述净化水槽(32)内还设置有浮板(321),植物(315)种植在所述浮板(3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水槽(32)靠近所述水池(6)的一端设置有过滤池(322),所述过滤池(322)内设置有过滤物,所述净化水槽(32)内的水经过所述过滤池(322)过滤掉杂质后流入所述水池(6)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2)包括壳体(20),所述壳体(20)内存在上部空间(21)和下部空间(22),所述上部空间(21)通过下降管(23)与所述下部空间(22)连通;进水管(26)设置于所述上部空间(21)内且所述进水管(26)的出水口处设置有过滤袋(5),所述过滤袋(5)过滤后的水能通过所述下降管(23)流入所述下部空间(22);出水管(27)位于所述下部空间(22),所述下部空间(22)内设置有过滤材料球(24),经所述过滤材料球(24)过滤后的水体能从所述出水管(27)流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菜共生系统还包括紫外杀菌器(8),所述紫外杀菌器(8)设置于所述水池(6)与所述养鱼箱(1)之间,且从所述水池(6)流出的水流经所述紫外杀菌器(8)杀菌后流入所述养鱼箱(1)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鱼箱(1)包括底板(16)、推水增氧结构(15)和排污结构(17),所述推水增氧结构(15)设置于所述养鱼箱(1)的侧壁上,所述养鱼箱(1)的底壁(12)远离所述推水增氧结构(15)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排污结构(17),且所述推水增氧结构(15)和所述排污结构(17)之间的所述底壁(12)上设置有所述底板(16),所述推水增氧结构(15)运转时能推动所述养鱼箱(1)内的水运动以将所述底板(16)上的鱼食和鱼类粪便移动进所述排污结构(17)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鱼箱(1)内设置有前挡鱼网(18)和后挡鱼网(19),所述前挡鱼网(18)与所述推水增氧结构(15)之间形成第一区间(13),所述前挡鱼网(18)能限制鱼类进入所述第一区间(13)内;所述后挡鱼网(19)与所述推水增氧结构(15)之间形成第二区间(14),所述后挡鱼网(19)能限制鱼类进入所述第二区间(14)内。
CN201910520674.7A 2019-06-17 2019-06-17 鱼菜共生系统 Pending CN1101224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0674.7A CN110122402A (zh) 2019-06-17 2019-06-17 鱼菜共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0674.7A CN110122402A (zh) 2019-06-17 2019-06-17 鱼菜共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22402A true CN110122402A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77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20674.7A Pending CN110122402A (zh) 2019-06-17 2019-06-17 鱼菜共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2240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85914A (zh) * 2023-02-13 2023-04-04 山东堃茂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淡水水产绿色生态养殖技术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90166A (ja) * 2000-01-12 2001-07-17 Nakajima Suisan Co Ltd 養殖・栽培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CN101785399A (zh) * 2010-04-02 2010-07-28 孟翔麟 双层鱼菜共生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CN107223622A (zh) * 2017-03-14 2017-10-03 南充智库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鱼花共生无土栽培多肉植物的装置及方法
CN108575866A (zh) * 2018-05-23 2018-09-28 陈知雨 一种鱼菜共生系统
CN109673567A (zh) * 2019-02-20 2019-04-26 广州浦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90166A (ja) * 2000-01-12 2001-07-17 Nakajima Suisan Co Ltd 養殖・栽培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CN101785399A (zh) * 2010-04-02 2010-07-28 孟翔麟 双层鱼菜共生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CN107223622A (zh) * 2017-03-14 2017-10-03 南充智库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鱼花共生无土栽培多肉植物的装置及方法
CN108575866A (zh) * 2018-05-23 2018-09-28 陈知雨 一种鱼菜共生系统
CN109673567A (zh) * 2019-02-20 2019-04-26 广州浦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廖伏初 等: "《河蟹生态养殖》", 31 January 2018,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85914A (zh) * 2023-02-13 2023-04-04 山东堃茂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淡水水产绿色生态养殖技术装置
CN115885914B (zh) * 2023-02-13 2023-10-13 山东堃茂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淡水水产绿色生态养殖技术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49166U (zh) 一种鱼、植物共生装置
CN104585108B (zh) 一种高密度鱼菜共生系统
CN104585112A (zh) 一体化水产养殖系统
CN205390023U (zh) 养殖池底排污系统
CN102219332A (zh) 一种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CN104585081A (zh) 一种地下水循环节水型鲟鱼生态养殖方法
CN205584981U (zh) 一种水培植物隔断墙栽植装置
KR20080007964A (ko) 수생초목을 이용한 오수의 자연고도 정화장치
CN102511423B (zh) 一种用海水养殖虾和蟹的系统及其养殖方法
CN107381826A (zh) 一种农业尾水和农村生活污水减排循环利用方法
CN204244906U (zh) 鳗鱼养殖装置
CN103719011A (zh) 一种沉淀分离式养殖池
CN106973846A (zh) 一种温室鱼菜共生系统
CN103964648A (zh) 使用生活污水的一体化生态景观装置及活水循环方法
CN110122402A (zh) 鱼菜共生系统
CN211657189U (zh) 一种甲鱼生态养殖水池
CN106614115B (zh) 尖塘鳢工厂化外循环水生态养殖方法
CN104058506A (zh) 一种淡水池塘养殖水处理方法及多功能复合生态沟渠
CN204244924U (zh) 用于鳗鱼养殖的净化系统
CN109479807A (zh) 一种利用集装箱养鱼水的内外循环系统
CN206101336U (zh) 一种水产养殖循环系统
CN204070172U (zh) 一体化水产养殖系统
CN104430118A (zh) 水生物养殖系统
CN106259121A (zh) 利用冬季刺参育苗池废水促熟刺参亲参的方法
CN208166800U (zh) 一种海洋动物养殖废水的生态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