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15781A - 一种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15781A
CN110115781A CN201910512616.XA CN201910512616A CN110115781A CN 110115781 A CN110115781 A CN 110115781A CN 201910512616 A CN201910512616 A CN 201910512616A CN 110115781 A CN110115781 A CN 1101157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container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container
intensive c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126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雪韵
朱添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anto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1051261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157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15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1578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61M1/0001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71Suction drainage systems
    • A61M1/73Suction drainage systems comprising sensors or indicators for physical values
    • A61M1/732Visual indicating means for vacuum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84Drainage tubes; Aspiration ti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14Paints containing biocides, e.g. fungicides, insecticides or pestic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8Metals
    • C08K2003/0806Silv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8Metals
    • C08K2003/085Coppe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包括负压源、第一引流管、第二引流管、多个第一引流容器和一个第二引流容器。第一引流容器和第二引流容器上设有抽入口和抽出口,其中抽入口上设有只抽入不可返流的单向阀,第二引流容器的抽出口处设有防止废液抽入负压源的止溢阀。本发明的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第一引流容器的数量可以视废液量的多少而增加或减少,整个废液收集过程全封闭且不需要更换废液收集袋,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第二引流容器上设置有止溢阀,可过滤有毒有害气体和杂质,使本装置具有抗菌和防逆流的功能,避免院内交互感染,确保废液不会被吸到负压吸引设备或中心吸引系统,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安全性,符合环保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是一种处理浅表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负压封闭引流术具有创伤小、药物直达病灶、以及治疗时间短等优点,目前已经成为处理创伤骨科和外科等多种创面的标准治疗模式。
现有的负压引流装置时包括负压源(包括电动医用吸引机或医院使用的中心负压装置),引流管,聚乙烯醇泡沫或其他医用敷料(以下简称泡沫敷料),可粘贴密封用半透膜(以下简称半透膜),接头,引流容器等组件。结构形式为:一端带侧孔的引流管通入已经钻好孔的泡沫敷料中,通过接头将引流管的出口端合并为一个出口,接头接通负压源,将人体组织内的渗血、渗液、液化坏死的组织碎片以及脓液等液化物质引流至引流容器内。
现有技术的负压引流装置在结构上存在以下缺陷,导致使用极其不便:
1、对于需要引流大量液体的治疗,现有技术是关掉负压源设备,将引流瓶内液体倒入其他容器中,然后再将引流容器重新连接,这种技术方案,使用繁琐,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且反复抽拔引流容器可导致密封性能降低,引流容器重复使用增加了二次感染的几率;
2、引流容器上没有设置防倾斜装置,使用过程中引流瓶发生倾倒,引流液会倒吸进入负压源中,损坏和污染负压源。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不需要频繁更换引流容器、具有防倒吸、可引流大容量废液的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包括负压源、与人体创伤处组织液连通的第一引流管、引流容器、以及一端与所述引流容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负压源连通的第二引流管;
所述引流容器包括通过所述引流容器软管连通的多个第一引流容器和一个第二引流容器,所述第一引流容器和第二引流容器上均设有抽入口和抽出口,所述抽入口上设有只抽入不可返流的单向阀,所述第一引流管的一端与人体创伤处组织液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引流容器的抽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引流容器的抽出口处设有防止废液抽入负压源的止溢阀,且所述第二引流容器的抽出口通过所述第二引流管与所述负压源连通;在负压状态下,人体创伤处组织液被第一引流管引流至第一引流容器中,并被引流容器软管引流至后续的第一引流容器中,最后通过引流容器软管引流至第二引流容器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液从病人端流入第一个第一引流容器中,达到第一引流容器的饱和容量后会自动的流入下一个第一引流容器中,最后流入到第二引流容器中。第一引流容器的数量可以视废液量的多少而增加或减少,整个废液收集过程全封闭且不需要更换废液收集袋,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可确保护士和整个科室系统的安全和卫生。此外,第二引流容器上设置有单向阀和止溢阀,当第二引流容器吸满到饱和程度,本发明的止溢阀只通气体不通液体,当液体接触到止溢阀时,该止溢阀瞬间发生分子变化而起到止溢的效果,整个装置将自动停止吸引废液,并且止溢阀可以在使用的过程当中过滤有毒有害气体和杂质,使得整个负压引流装置具有抗菌和防逆流的功能,避免院内交互感染,确保废液不会被吸到负压吸引设备或中心吸引系统,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安全性,符合环保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引流容器的抽出口处设有均匀分布的肋条,所述肋条的外部设有密封胶圈,所述止溢阀外套入所述密封胶圈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密封圈与抽出口之间设置肋条可提供了体积缓冲地带,当止溢阀遇到液体发生分子变化时,其体积会向外膨胀发生微小形变,将止溢阀压向密封圈,设置肋条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可使止溢阀与抽出口结合地更紧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流容器和第二引流容器包括外容器瓶和内引流袋,所述内引流袋放置在所述外容器瓶中;所述内引流袋包括热合连接的袋体和盖子,所述袋体的外表面上设有凹凸细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设置外容器瓶和内引流袋,其中内引流袋可以采用一次性的负压吸引袋、引流袋等,用完后可以直接焚毁,不需要清洗,避免了交叉感染,符合环保要求。在内引流袋外套上外容器瓶,可以防止病患挤压引流到而造成的倒吸现象,安全性高;并且,袋体和盖子不需要拼接,采用热合,杜绝了漏液和袋体脱离而造成的设备污染;袋体外部的凹凸细纹使得内引流袋与外容器瓶之间有空隙,摩擦力减小,取出更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流容器和第二引流容器的盖子的中部为向外凸的弧形结构;所述抽入口和抽出口设置在所述盖子上,所述引流容器软管为高弹性材质制成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子中部设为外凸的弧形结构,可以增强盖子的坚固度,避免负压过大时盖子内陷而造成破损;并且,引流容器软管为高弹性材质制成,不易出现折管现象而更易恢复原状,从而避免吸力减弱或无吸力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容器软管通过转换二通从抽入口和抽出口将所述第一引流容器和第二引流容器连通;所述第一引流管与第一引流容器的抽入口处采用波浪圈接头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容器软管通过转换二通与盖子装配,整个过程中不需要用黏胶,无毒挥发气体,安全环保;第一引流管与第一引流容器的抽出口处采用波浪圈接头连通,可以确保二者紧密扣合,不容易脱落,安全性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外容器瓶是透明的,且其外表面上刻有容积刻度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医护人员可以随时观察废液的多少,便于调节和控制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还包括调节压力的负压联通调节装置,所述负压联通调节装置包括吸入口、吸出口、控制开关的阀门、显示压力大小的压力指示表、以及调节压力大小的压力调节旋钮;所述吸入口与负压源连通,所述吸出口与所述第二引流管连通,将引流容器中的气体吸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负压联通调节装置,医护人员可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合理地调节负压引流装置的负压大小,可随时控制负压引流装置的开关,整个负压引流装置使用方便,可适用不同的病人,适用性强。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还包括将引流容器固定的引流容器固定装置,所述引流容器固定装置包括万向轮底盘和立柱背架,所述第一引流容器和第二引流容器通过连接件固定在立柱背架的不同方向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可以根据医院负压源的具体类型和位置,将引流容器移动至所需位置处,使用更加方便和灵活。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背架上设有竖向的强力魔术贴,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立柱背架连接的一面也为强力魔术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第一引流容器和第二引流容器通过强力魔术贴与立柱背架固定在一起,可以根据病患伤处的高度,灵活调节第一引流容器和第二引流容器的高度,保证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多瓶挂篮式连接件,其设有多个挂篮框,所述第一引流容器和第二引流容器被限定在所述挂篮框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医护人员在使用时,可以直接将第一引流容器和第二引流容器放置在挂篮中,不需要将第一引流容器和第二引流容器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可以防止病患不小心挤压到引流容器而造成的倒吸问题,使用安全性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流管、引流容器软管、第二引流管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包括抗菌剂和作为抗菌剂载体的高聚物,其中抗菌剂的含量比为抗菌涂层总质量的5%-12%;其中高聚物可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氯乙烯、聚氨酯等;所述抗菌剂可为银或银离子、铜或铜离子、壳聚糖等;
该防护层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导管表面处理步骤:将第一引流管、引流容器软管、第二引流管在表面处理液中浸渍20-60分钟后取出并用去离子水进行超声清洗,然后烘干待用;
S2:配置载体溶液步骤:将高聚物母粒在无水乙醇中浸泡后用去离子水进行超声清洗,再烘干待用,取处理好的高聚物母粒和有机溶剂按照单元为g:ml的质量体积比1:15-1:40完全溶解,获得载体溶液;
S3:配置抗菌溶液步骤,将抗菌剂加入载体溶液中,同时搅拌处理至分散均匀,配制成抗菌溶液,然后将制得的抗菌溶液置于真空箱中脱泡处理后静置备用;
S4:成膜步骤,将表面处理好的第一引流管、引流容器软管、第二引流管进入抗菌溶液中,再缓慢提起,使抗菌液沿医用导管的外表面和内表面自然流动形成均匀光滑的抗菌涂层;
S5:干燥步骤,将带有抗菌涂层的第一引流管、引流容器软管、第二引流管进行干燥处理,直至外表面和内表面的抗菌涂层凝固,最后用大量蒸馏水清洗后密封保存,即获得抗菌的第一引流管、引流容器软管、第二引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防护层的制备工艺步骤简单,容易实现。在第一引流管、引流容器软管、第二引流管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沉积一层含抗菌成分的抗菌涂层,该抗菌涂层能够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在较长时间内发挥良好的抗菌能力,降低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到病患造成的康复威胁,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安全性,符合环保要求。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第一引流容器的数量可以视废液量的多少而增加或减少,整个废液收集过程全封闭且不需要更换废液收集袋,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可确保护士和整个科室系统的安全和卫生;
2、第二引流容器上设置有止溢阀,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可过滤有毒有害气体和杂质,使得整个负压引流装置具有抗菌和防逆流的功能,避免院内交互感染,确保废液不会被吸到负压吸引设备或中心吸引系统,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安全性,符合环保要求;
3、当止溢阀遇到液体发生分子变化时,其体积会向外膨胀发生微小形变,在第二引流容器的抽出口处设置肋条和密封胶圈,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可使止溢阀与抽出口结合地更紧密;
4、设置外容器瓶和内引流袋,其中内引流袋可以采用一次性的负压吸引袋、引流袋等,用完后可以直接焚毁,不需要清洗,避免了交叉感染,符合环保要求;
5、内引流袋的袋体和盖子不需要拼接,采用热合,杜绝了漏液和袋体脱离而造成的设备污染;袋体外部的凹凸细纹使得内引流袋与外容器瓶之间有空隙,摩擦力减小,取出更方便;
6、内引流袋的盖子中部设为外凸的弧形结构,可以增强盖子的坚固度,避免负压过大时盖子内陷而造成破损;
7、引流容器软管为高弹性材质制成,不易出现折管现象而更易恢复原状,从而避免吸力减弱或无吸力现象;
8、设置负压联通调节装置,医护人员可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合理地调节负压引流装置的负压大小,可随时控制负压引流装置的开关,整个负压引流装置使用方便,可适用不同的病人,适用性强;
9、第一引流容器和第二引流容器通过强力魔术贴与立柱背架固定在一起,并且可以根据病患伤处的高度,灵活调节第一引流容器和第二引流容器的高度,保证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的正常工作;
10、本发明的防护层的制备工艺步骤简单,容易实现。在第一引流管、引流容器软管、第二引流管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沉积一层含抗菌成分的抗菌涂层,该抗菌涂层能够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在较长时间内发挥良好的抗菌能力,降低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到病患造成的康复威胁,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安全性,符合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引流容器盖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引流容器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引流容器盖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原理方框图;
图6为本发明挂篮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引流容器;2、第二引流容器;3、负压源;4、负压联通调节装置;11、外容器瓶;12、内引流袋;13、袋体;14、盖子;15、转换二通;21、抽入口;22、抽出口;23、单向阀;24、止溢阀;25、肋条;26、密封胶圈;51、万向轮底盘;52、连接件;53、立柱背架;111、容积刻度线;521、挂篮框;522、强力魔术贴;10、第一引流管;20、第二引流管;30、引流容器软管;100、病患废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6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负压源3、与人体创伤处组织液连通的第一引流管10、引流容器、以及一端与引流容器连通、另一端与负压源3连通的第二引流管20。
所述引流容器包括通过引流容器软管30连通的多个第一引流容器1和一个第二引流容器2,所述第一引流容器1和第二引流容器2 上均设有抽入口21和抽出口22,所述抽入口21上设有只抽入不可返流的单向阀23,所述第一引流管10的一端与人体创伤处组织液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引流容器1的抽入口21连通;所述第二引流容器2 的抽出口22处设有防止废液抽入负压源3的止溢阀24,且所述第二引流容器2的抽出口22通过第二引流管20与所述负压源3连通;在负压状态下,人体创伤处组织液被第一引流管10引流至第一引流容器1中,并被引流容器软管30引流至后续的第一引流容器1中,最后通过引流容器软管30引流至第二引流容器2中。
病患废液100从病人端流入第一个第一引流容器1中,达到第一引流容器1的饱和容量后会自动的流入下一个第一引流容器1中,最后流入到第二引流容器2中。第一引流容器1的数量可以视废液量的多少而增加或减少,整个废液收集过程全封闭且不需要更换废液收集袋,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可确保护士和整个科室系统的安全和卫生。此外,第二引流容器2上设置有单向阀23和止溢阀24,当第二引流容器2吸满到饱和程度,止溢阀24只通气体不通液体,当液体接触到止溢阀24时,该止溢阀24瞬间发生分子变化而起到止溢的效果,整个装置将自动停止吸引废液,并且止溢阀24可以在使用的过程当中过滤有毒有害气体和杂质,使得整个负压引流装置具有抗菌和防逆流的功能,避免院内交互感染,确保废液不会被吸到负压吸引设备或中心吸引系统,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安全性,符合环保要求。
较佳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引流容器2的抽出口22处设有均匀分布的肋条25,所述肋条25的外部设有密封胶圈26,所述止溢阀24外套入所述密封胶圈26中。
密封胶圈26与抽出口22之间设置肋条25可提供了体积缓冲地带,当止溢阀24遇到液体发生分子变化时,其体积会向外膨胀发生微小形变,将止溢阀24压向密封胶圈26,设置肋条25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可使止溢阀24与抽出口22结合地更紧密。
较佳地,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引流容器1和第二引流容器2包括外容器瓶11和内引流袋12,所述内引流袋12放置在所述外容器瓶 11内;所述内引流袋12包括热合连接的袋体13和盖子14,所述袋体13的外表面上设有凹凸细纹。
内引流袋12可以采用一次性的负压吸引袋、引流袋等,用完后可以直接焚毁,不需要清洗,避免了交叉感染,符合环保要求。在内引流袋12外套上外容器瓶11,可以防止病患挤压引流到而造成的倒吸现象,安全性高;并且,袋体13和盖子14不需要拼接,采用热合,杜绝了漏液和袋体13脱离而造成的设备污染;袋体13外部的凹凸细纹使得内引流袋12与外容器瓶11之间有空隙,摩擦力减小,取出更方便。
较佳地,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引流容器1和第二引流容器2的盖子14的中部为向外凸的弧形结构;所述抽入口21和抽出口22设置在所述盖子14上,所述引流容器软管30为高弹性材质制成的,可以是医用聚氯乙烯等材料。
盖子14中部设为外凸的弧形结构,可以增强盖子14的坚固度,避免负压过大时盖子14内陷而造成破损;并且,引流容器软管30为高弹性材质制成,不易出现折管现象而更易恢复原状,从而避免吸力减弱或无吸力现象。
较佳地,所述引流容器软管30通过转换二通15从抽入口21和抽出口22将所述第一引流容器1和第二引流容器2连通;所述第一引流管10与第一引流容器1的抽入口21处采用波浪圈接头连通。
所述引流容器软管30通过转换二通15与盖子14装配,整个过程中不需要用黏胶,无毒挥发气体,安全环保;第一引流管10与第一引流容器1的抽入口21处采用波浪圈接头连通,可以确保二者紧密扣合,不容易脱落,安全性更高。
较佳地,所述外容器瓶11是透明的,且其外表面上刻有容积刻度线111。
医护人员可以随时观察废液的多少,便于调节和控制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的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还包括调节压力的负压联通调节装置4,该负压联通调节装置4包括:
吸入口、吸出口、控制开关的阀门、显示压力大小的压力指示表、以及调节压力大小的压力调节旋钮;所述吸入口与负压源3连通,所述吸出口与第二引流管20连通,将引流容器中的气体吸出。
设置负压联通调节装置4,医护人员可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合理地调节负压引流装置4的负压大小,可随时控制负压引流装置4的开关,整个负压引流装置4使用方便,可适用不同的病人,适用性强。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的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还包括将引流容器固定的引流容器固定装置,该引流容器固定装置包括:
所述引流容器固定装置包括万向轮底盘51和立柱背架53,所述第一引流容器1和第二引流容器2通过连接件52固定在立柱背架53 的不同方向上。
可以根据医院负压源3的具体类型和位置,将引流容器移动至所需位置处,使用更加方便和灵活。
较佳地,所述立柱背架53上设有竖向的强力魔术贴,所述连接件52与所述立柱背53架连接的一面也设有强力魔术贴522。
第一引流容器1和第二引流容器2通过强力魔术贴522与所述立柱背架53固定在一起,可以根据病患伤处的高度,灵活调节第一引流容器1和第二引流容器2的高度,保证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的正常工作。
较佳地,如图6所示,所述连接件52为多瓶挂篮式连接件,其设有多个挂篮框521,所述第一引流容器1和第二引流容器2被限定在所述挂篮框521内。
医护人员在使用时,可以直接将第一引流容器1和第二引流容器 2放置在挂篮框521中,不需要将第一引流容器1和第二引流容器2 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可以防止病患不小心挤压到引流容器而造成的倒吸问题,使用安全性更高。
实施例4
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的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在第一引流管10、引流容器软管30、第二引流管20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包括抗菌剂和作为抗菌剂载体的高聚物,其中抗菌剂的含量比为抗菌涂层总质量的5%-12%;其中高聚物可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氯乙烯、聚氨酯等;所述抗菌剂可为银或银离子、铜或铜离子、壳聚糖等。
当高聚物为聚氨酯、抗菌物为银或银离子,此时本发明的防护层由如下方法制备:
取如下原料:8g三氧化铬、65g质量百分浓度为98%的浓硫酸、5g聚氨酯母粒、100ml四氢呋喃、2mg/ml的硝酸银水溶液、与银盐质量比为1:5的硼氢化钠;
S1:医用导管前处理步骤:将8g三氧化铬溶于5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65g质量百分浓度为98%的浓硫酸,在0℃冰水中搅拌均匀,将第一引流管10、引流容器软管30、第二引流管20在配好的溶液中浸渍30min,加以适当速度搅拌,再把处理好的上述导管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0.5小时,60℃烘干待用;
S2:配置载体溶液步骤,将聚氨酯母粒在无水乙醇中浸泡3小时,再进行去离子水超声清洗半小时,60℃烘干待用。室温下,取处理好的聚氨酯母粒5g溶解在100ml四氢呋喃。用磁力搅拌器以500rpm的转速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5%(w/v,单位为g/ml)的聚氨酯载体溶液。
S3:配置抗菌溶液步骤:取体积为聚氨酯载体溶液体积的2%的 2mg/ml的硝酸银水溶液加入聚氨酯载体溶液中,继续在搅拌器下以 700rpm的转速下高速搅拌60分钟至完全溶解,再按照还原剂与银盐的质量比为1:5迅速加入还原剂硼氢化钠,在搅拌器下以900rpm的转速下高速搅拌2小时,直至反应完全,然后将制备好的抗菌溶液在真空箱中进行脱泡处理后静置待用。
S4:成膜步骤:将表面处理好的第一引流管10、引流容器软管 30、第二引流管20进入制备好的抗菌溶液中,然后再缓慢提起,抗菌溶液在重力作用下沿第一引流管10、引流容器软管30、第二引流管20内表面和外表面自然流动形成均匀光滑的抗菌涂层。
S5:干燥步骤,将带抗菌涂层的第一引流管10、引流容器软管 30、第二引流管20在室温下静置晾干或以适当温度烘干,直至表面的抗菌涂层凝固,最后用大量蒸馏水清洗后密封保存,即获得抗菌的第一引流管、引流容器软管、第二引流管。
实施例5
与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
高聚物为聚氨酯、抗菌物为壳聚糖时,此时本发明的防护层由如下方法制备:
取如下原料:8g三氧化铬、65g质量百分浓度为98%的浓硫酸、 8g聚氨酯母粒、150ml四氢呋喃;
S1:医用导管前处理步骤:将8g三氧化铬溶于5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65g质量百分浓度为98%的浓硫酸,在0℃冰水中搅拌均匀,将第一引流管10、引流容器软管30、第二引流管20在配好的溶液中浸渍30min,加以适当速度搅拌,再把处理好的第一引流管10、引流容器软管30、第二引流管20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0.5小时,60℃烘干待用;
S2:配置载体溶液步骤,将聚氨酯母粒在无水乙醇中浸泡3小时,再进行去离子水超声清洗半小时,60℃烘干待用。室温下,取处理好的聚氨酯母粒10g溶解在150ml四氢呋喃中,并用搅拌器以400rpm 的转速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6.7%(w/v,单位为g/ml)的聚氨酯载体溶液。
S3:配置抗菌溶液步骤:按1g/ml的量将食品级壳聚糖粉加入聚氨酯载体溶液中,在搅拌器下以800rpm的转速下高速搅拌60分钟至完全溶解,在搅拌器下以3000rpm的转速下高速搅拌15分钟,直至反应完全,然后将制备好的抗菌溶液在真空箱中进行脱泡处理后静置待用。
S4:成膜步骤:将表面处理好的第一引流管10、引流容器软管 30、第二引流管20进入制备好的抗菌溶液中,然后再缓慢提起,抗菌溶液在重力作用下沿第一引流管10、引流容器软管30、第二引流管20内表面和外表面自然流动形成均匀光滑的抗菌涂层。
S5:干燥步骤,将带抗菌涂层的第一引流管10、引流容器软管 30、第二引流管20在室温下静置晾干或以适当温度烘干,直至表面的抗菌涂层凝固,最后用大量蒸馏水清洗后密封保存,即获得抗菌的第一引流管10、引流容器软管30、第二引流管20。
实施例6
与实施例5不同之处在于:
高聚物为聚氨酯、抗菌物为铜离子时,此时本发明的防护层由如下方法制备:
取如下原料:8g三氧化铬、65g质量百分浓度为98%的浓硫酸、 5g聚氨酯母粒、100ml四氢呋喃、2mg/ml的硝酸铜水溶液、与铜盐质量比为1:5的硼氢化钠;
S1:医用导管前处理步骤:将8g三氧化铬溶于5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65g质量百分浓度为98%的浓硫酸,在0℃冰水中搅拌均匀,将第一引流管10、引流容器软管30、第二引流管20在配好的溶液中浸渍30min,加以适当速度搅拌,再把处理好的第一引流管10、引流容器软管30、第二引流管20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0.5小时,60℃烘干待用;
S2:配置载体溶液步骤,将聚氨酯母粒在无水乙醇中浸泡3小时,再进行去离子水超声清洗半小时,60℃烘干待用。室温下,取处理好的聚氨酯母粒5g溶解在100ml四氢呋喃。用磁力搅拌器以500rpm的转速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5%(w/v,单位为g/ml)的聚氨酯载体溶液。
S3:配置抗菌溶液步骤:取体积为聚氨酯载体溶液体积的2%的 2mg/ml的硝酸铜水溶液加入聚氨酯载体溶液中,继续在搅拌器下以 700rpm的转速下高速搅拌60分钟至完全溶解,再按照还原剂与铜盐的质量比为1:5迅速加入还原剂硼氢化钠,在搅拌器下以900rpm的转速下高速搅拌2小时,直至反应完全,然后将制备好的抗菌溶液在真空箱中进行脱泡处理后静置待用。
S4:成膜步骤:将表面处理好的第一引流管10、引流容器软管 30、第二引流管20进入制备好的抗菌溶液中,然后再缓慢提起,抗菌溶液在重力作用下沿第一引流管10、引流容器软管30、第二引流管20内表面和外表面自然流动形成均匀光滑的抗菌涂层。
S5:干燥步骤,将带抗菌涂层的第一引流管10、引流容器软管 30、第二引流管20在室温下静置晾干或以适当温度烘干,直至表面的抗菌涂层凝固,最后用大量蒸馏水清洗后密封保存,即获得抗菌的第一引流管10、引流容器软管30、第二引流管20。
对比实施例4-6中的引流容器软管30在相同的条件下相同的显微镜观察其内表面和外表面细菌分布情况统计结果如下表:
从上表统计结果比较分析可知,实施例5为最优实施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防护层的制备工艺步骤简单,容易实现。在第一引流管、引流容器软管、第二引流管的表面沉积一层含抗菌成分的抗菌涂层,该抗菌涂层能够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在较长时间内发挥良好的抗菌能力,降低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到病患造成的康复威胁,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安全性,符合环保要求。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多个第一引流容器1和第二引流容器2通过引流容器软管30连通,第一引流管10的一端与人体创伤处组织液连通,另一端与第一个第一引流容器1连通;第二引流管20的一端与第二引流容器2连通,另一端与负压源3连通,最后整个装置构成了一个回路。引流容器中的气体在负压源3的作用下,从第二引流容器2顺着第二引流管 20被吸出引流容器外,第一引流容器1和第二引流容器2内构成负压,此时,病患废液100在负压的作用下,进入第一个第一引流容器1,当第一个第一引流容器1达到饱和容量后会自动的流入下一个第一引流容器1中,最后流入到第二引流容器2中,整个装置的第一引流容器1的数量可以视废液量的多少而增加或减少。并且,第二引流容器2上设置有单向阀23和止溢阀24,当第二引流容器2吸满到饱和程度,本发明的止溢阀24只通气体不通液体,整个装置将自动停止吸引废液。
本发明的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1、连通引流容器:第一根引流容器软管30的一端连通第一个第一引流容器1的抽出口22,另一端连通第二个第一引流容器1的抽入口21;第二跟引流容器软管30的一端连通第二个第一引流容器1的抽出口22,另一端连通第三个第一引流容器1的抽入口21;如此类推,最后一根引流容器软管30的一端连通最后一个第一引流容器1 的抽出口22,另一端连通第二引流容器2的抽入口21;
2、将引流容器与病患废液100连通:用泡沫敷料、半透膜等包裹病患处并在病患处形成密闭空间,然后第一引流管10的一端插入该密闭空间内,另一端与第一个第一引流容器1的抽入口21连通;
3、将第二引流容器2与负压联通调节装置4连通:第二引流管 20的一端与第二引流容器2的抽出口22连通,另一端与负压联通调节装置4的吸出口连通;
4、将负压联通调节装置4与负压源3连通:抗压长管的一端与负压联通调节装置4的的吸入口连通,另一端与负压源3连通;
5、调节负压: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打开负压联通调节装置4的阀门,观看压力指示表上的数值,调节压力调节旋钮直至整个装置的负压在合理范围内;
6、负压吸附开始:引流容器内的气体被抽走形成负压后,装置开始抽取病患的废液,当废液的容量达到标准值后,关掉负压联通调节装置4的阀门,负压吸附过程结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何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包括负压源(3)、与人体创伤处组织液连通的第一引流管(10)、引流容器、以及一端与所述引流容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负压源(3)连通的第二引流管(20);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容器包括通过引流容器软管(30)连通的多个第一引流容器(1)和一个第二引流容器(2),所述第一引流容器(1)和所述第二引流容器(2)上均设有抽入口和抽出口,所述抽入口上设有只抽入不返流的单向阀(23),所述第一引流管(10)的一端与人体创伤处组织液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引流容器(1)的抽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引流容器(2)的抽出口处设有防止废液抽入所述负压源(3)的止溢阀(24),且所述第二引流容器(2)的抽出口通过所述第二引流管(20)与所述负压源(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流容器(2)的抽出口处设有均匀分布的肋条(25),所述肋条(25)的外部设有密封胶圈(26),所述止溢阀(24)外套入所述密封胶圈(26)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容器(1)和第二引流容器(2)包括外容器瓶(11)和内引流袋(12),所述内引流袋(12)放置在所述外容器瓶(11)内;所述内引流袋(12)包括热合连接的袋体(13)和盖子(14),所述袋体(13)的外表面上设有凹凸细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容器(1)和第二引流容器(2)的盖子(14)的中部为向外凸的弧形结构;所述抽入口和抽出口设置在所述盖子(14)上,所述引流容器软管(30)为高弹性材质制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容器软管(30)通过转换二通(15)从抽入口和抽出口将所述第一引流容器(1)和第二引流容器(2)连通;所述第一引流管(10)与所述第一引流容器(1)的抽入口处采用波浪圈接头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容器瓶(11)是透明的,且其外表面上刻有容积刻度线(111)。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压力的负压联通调节装置(4),所述负压联通调节装置(4)包括吸入口、吸出口、控制开关的阀门、显示压力大小的压力指示表、以及调节压力大小的压力调节旋钮;所述吸入口与所述负压源(3)连通,所述吸出口与所述第二引流管(20)连通,将引流容器中的气体吸出。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引流容器固定的引流容器固定装置,所述引流容器固定装置包括万向轮底盘(51)和立柱背架(53),所述第一引流容器(1)和所述第二引流容器(2)通过连接件(52)固定在所述立柱背架(53)的不同方向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背架(53)上设有竖向的强力魔术贴,所述连接件(52)与所述立柱背架(53)连接的一面也设有强力魔术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2)为多瓶挂篮式连接件,其设有多个挂篮框(521),所述第一引流容器(1)和第二引流容器(2)被限定在所述挂篮框(521)内。
CN201910512616.XA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 Withdrawn CN1101157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2616.XA CN110115781A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2616.XA CN110115781A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15781A true CN110115781A (zh) 2019-08-13

Family

ID=67524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12616.XA Withdrawn CN110115781A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1578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8046A (zh) * 2021-01-06 2021-04-09 王桂玲 基于负压吸引结构的防逆流式医疗废液回收装置
CN112999441A (zh) * 2021-02-22 2021-06-22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具有防堵设计的肝胆引流装置
CN113877011A (zh) * 2021-10-09 2022-01-04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外科术后引流液用倾倒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8046A (zh) * 2021-01-06 2021-04-09 王桂玲 基于负压吸引结构的防逆流式医疗废液回收装置
CN112999441A (zh) * 2021-02-22 2021-06-22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具有防堵设计的肝胆引流装置
CN113877011A (zh) * 2021-10-09 2022-01-04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外科术后引流液用倾倒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15781A (zh) 一种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
WO2013117121A1 (zh) 一种高负压无堵塞引流管
CN108671303A (zh) 一种用于护理的伤口冲洗器
CN207591078U (zh)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
CN206792720U (zh) 一种创口护理装置
EP2772276A1 (en) Fluid-storing, filtering, and gas-discharging apparatus, and hematoma evacuator based on the liquid-storing, filtering, and air-discharging apparatus
CN210812813U (zh) 一种监护室负压引流装置
CN206792552U (zh) 一种用于负压治疗的敷料
CN111760089A (zh) 一种压力可调的儿童肠胃减压器
CN208756637U (zh) 一种新型一体式冲洗引流管
CN214018814U (zh) 一种气管切开护理套件
CN215386250U (zh) Vsd负压灌洗引流循环护创装置
CN204798529U (zh) 内科用药物吸入器
CN209270294U (zh) 一种妇科熏蒸治疗器
CN209060136U (zh) 皮下积液综合治疗装置
CN209475241U (zh) 一种深部负压引流冲洗器
CN211157556U (zh) 一种一体化负压/氧机
CN109330869A (zh) 一种妇科熏蒸治疗器
CN201418930Y (zh) 一种一体化吸氧装置
CN207085007U (zh) 一种吸痰冲洗组合装置
CN112618821A (zh) Vsd负压灌洗引流循环护创装置
CN207708091U (zh) 一种创面处理装置
CN206687898U (zh) 一种眼科一次性冲洗器
CN111282051A (zh) 一种外科创面智能冲洗负压密闭引流装置
CN220125196U (zh) 一种吸痰连接管自动保护套及放置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