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14938B - 可重配置径向线缝隙天线阵列 - Google Patents

可重配置径向线缝隙天线阵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14938B
CN110114938B CN201880005260.4A CN201880005260A CN110114938B CN 110114938 B CN110114938 B CN 110114938B CN 201880005260 A CN201880005260 A CN 201880005260A CN 110114938 B CN110114938 B CN 1101149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ments
probe
antenna
waveguide region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52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14938A (zh
Inventor
哈林姆·博泰亚伯
马莱柯·克莱姆斯
法耶兹·赫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1149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149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149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149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006Particular feeding systems
    • H01Q21/0012Radial guide fed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006Particular feeding systems
    • H01Q21/0037Particular feeding systems linear waveguide fed arrays
    • H01Q21/0043Slotted waveguides
    • H01Q21/005Slotted waveguides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006Particular feeding systems
    • H01Q21/0031Parallel-plate fed arrays; Lens-fed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006Particular feeding systems
    • H01Q21/0037Particular feeding systems linear waveguide fed arrays
    • H01Q21/0043Slotted waveguides
    • H01Q21/005Slotted waveguides arrays
    • H01Q21/0056Conically or cylindrically array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22Antenna units of the array energised non-uniformly in amplitude or phase, e.g. tapered array or binomial arr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4Combinations of antenna units polaris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circularly and elliptically polarised waves or waves linearly polarised in any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by switching energy from on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 to another, e.g. for beam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78Combination of fed elements with parasitic elements
    • H01Q5/385Two or more parasitic element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包含了定义相对的第一和第二表面之间波导区域的径向波导的天线。在所述波导区域中设置射频(radio frequency,RF)探针用于生成RF信号,在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多个辐射缝隙天线振子用于发射来自所述波导区域的RF信号。在所述波导区域内设置多个隔开的导电元件。所述天线包括可调谐元件,每个可调谐元件包括通过可变电容和电感线分别耦合到一个所述导电元件的四分之一波长RF扼流圈。提供了多条DC控制线,每条DC控制线与所述可调谐元件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以调节其所述可变电容。控制电路耦合到所述DC控制线并用于选择性地使用DC电流值调节所述可调谐元件的所述可变电容,以便控制来自所述RF探针的所述RF信号的传播方向。

Description

可重配置径向线缝隙天线阵列
交叉申请
本发明要求2017年1月27日递交的发明名称为“可重配置径向线缝隙天线阵列”(Reconfigurable Radial-Line Slot Antenna Array)的第15/418,410号美国专利申请案的在先申请优先权,该在先申请的内容以全文引入的方式并入本文本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天线设计,在具体实施例中,涉及一种用于可重配置径向线缝隙天线阵列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无线射频(radio frequency,RF)信号或天线发射器执行波束转向以便操纵辐射图的主瓣的方向并实现更高的空间选择性。传统的波束转向技术依赖于通过一系列移相器和RF开关操纵RF信号的相位。移相器、RF开关和其它复杂组件的包含增加了灵活天线的制造成本和设计复杂度。因此,需要一种不太复杂的带有宽频能力的灵活天线设计。
发明内容
现有的径向波导天线结构使得波束转向通常依赖于不具空间效率的配置或者依赖于昂贵的部件或组件。描述了示例实施例,其中提供了电容性加载的移相元件以实现包括缝隙天线振子阵列的径向波导结构中的波束转向。
根据第一方面,为一种包含了定义相对的第一和第二表面之间波导区域的径向波导的天线。在所述波导区域中设置射频(radio frequency,RF)探针用于生成RF信号,在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多个辐射缝隙天线振子用于发射来自所述波导区域的RF信号。在所述波导区域内设置多个隔开的导电元件。所述天线包括多个可调谐元件,每个可调谐元件包括通过可变电容和电感线分别耦合到一个所述导电元件的四分之一波长RF扼流圈。提供了多条DC控制线,每条DC控制线与所述可调谐元件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以调节其所述可变电容。控制电路耦合到所述DC控制线并用于选择性地使用DC电流值调节所述可调谐元件的所述可变电容,以便控制来自所述RF探针的所述RF信号的传播方向。
可选地,在任一前述示例中,每个所述可调谐元件包括将所述RF扼流圈耦合到所述DC控制线的保护电阻器。
可选地,在任一前述示例中,所述径向波导包括定义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圆板和定义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圆板,所述辐射缝隙天线振子穿过所述第一圆板。
可选地,在任一前述示例中,每个所述导电元件穿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圆板,所述可调谐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圆板上。
可选地,在任一前述示例中,所述RF探针可以位于所述波导区域的中心,所述导电元件以径向和周向周期性形式围绕所述RF探针设置。
可选地,在任一前述示例中,所述缝隙天线振子在所述第一圆板上以环形设置,所述缝隙天线振子到所述探针的径向距离比所述导电元件的大。
可选地,在任一前述示例中,所述DC控制线中的至少一些与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可调谐元件连接。
可选地,在任一前述示例中,所述缝隙天线振子中的至少一些形状和尺寸相同,但在不同方向上定向。
可选地,在任一前述示例中,所述缝隙天线振子形状和尺寸相同,并且在相对于所述RF探针的共同方向上定向。
可选地,在任一前述示例中,所述缝隙天线振子中的至少一些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辐射缝隙。
可选地,在任一前述示例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辐射缝隙以直角相交。
根据第二方面,为一种波束转向RF信号的方法,包括:提供一种径向波导结构,包括:相对的第一和第二表面之间的波导区域;设置在所述波导区域中用于生成RF信号的射频(radio frequency,RF)探针;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用于发射来自所述波导区域的RF信号的多个辐射缝隙天线振子;设置在所述波导区域内的多个隔开的导电元件;以及多个可调谐元件,每个所述可调谐元件包括通过可变电容和电感线分别耦合到一个所述导电元件的四分之一波长RF扼流圈。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微控制器控制所述可调谐元件的所述可变电容控制所述波导区域内所述RF信号的传播方向。
可选地,在任一前述示例中,所述径向波导包括定义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圆板和定义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圆板,所述辐射缝隙天线振子穿过所述第一圆板,每个所述导电元件穿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圆板,所述可调谐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圆板上。
可选地,在任一前述示例中,所述RF探针位于所述波导区域的中心,所述导电元件以径向和周向周期性形式围绕所述RF探针设置,所述缝隙天线振子以环形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板上,所述缝隙天线振子到所述探针的径向距离比所述导电元件的大。
根据实施例第三方面,为一种径向波导天线结构,包括:第一和第二圆板,定义了二者之间的径向波导区域;射频(radio frequency,RF)探针,设置在所述波导区域的中心位置,用于生成RF信号;多个辐射缝隙天线振子,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用于发射来自所述波导区域的RF信号;以及多个移相器,每个所述移相器包括通过可变电容和电感线耦合到设置在所述波导区域中的导电元件的RF扼流圈。所述移相器的所述可变电容可以调节,以便控制所述波导区域内所述RF信号的传播方向。
可选地,在任一前述示例中,所述RF扼流圈为四分之一波长RF扼流圈,每个所述可变电容由通过所述RF扼流圈施加的DC控制信号控制。
可选地,在任一前述示例中,所述RF探针位于所述波导区域的中心,所述导电元件以周期性形式围绕所述RF探针设置,所述缝隙天线振子以环形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板上。
可选地,在任一前述示例中,所述缝隙天线振子到所述探针的径向距离比所述导电元件的大。
可选地,在任一前述示例中,所述缝隙天线振子中的至少一些包括第一和第二辐射缝隙。
可选地,在任一前述示例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辐射缝隙以直角相交。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现在参考下文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用于传送数据的无线网络的图。
图2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可重配置径向线缝隙天线的等轴顶视图和前视图。
图3为天线顶板部分切除以示出天线内部结构的图2的天线的等轴视图。
图4为图2的天线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去除了顶板的图2的天线的顶视图。
图6为图2的天线的底部视图。
图7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图2的天线的可调谐元件电路的示意图。
图8为图2的天线的顶视图。
图9为图2的天线的另一实施例的顶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由于电容性负载变化导致的天线的模拟RF信号辐射图。
图11为天线的另一示例实施例的顶视图。
除非另有指示,否则不同图中的对应标号和符号通常指代对应部分。绘制各图是为了清楚地说明实施例的相关方面,因此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描述方位的术语,例如顶、底、前、后、左和右,在本公开中用作相对术语。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公开了波束转向宽带无线传输,例如在RF或微波频率范围内的信号的灵活天线的示例实施例。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RF频率和RF信号分别用来表示RF、微波以及无线通信频谱中其它合适区域中的频率和信号。
图1示出了用于传送数据的网络100。网络100包括具有覆盖区域112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110、多个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120和回程网络130。AP 110可以包括能够提供无线接入例如用以与UE 120建立上行链路(短划线)和/或下行链路(点线)连接的任何组件。AP 110的示例包括基站(nodeB)、增强型基站(eNB)、毫微微小区、无线LAN或WiFi接入点以及其它无线使能设备。UE 120可以包括能够与AP 110建立无线连接的任何组件。回程网络130可以是使数据能够在AP 110和远程终端(未示出)之间交换的任何组件或组件集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100可包括各种其它无线设备例如继电器、毫微微小区等。网络100的AP 110或其它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包括如下所述的灵活天线设备。灵活天线用来与诸如用于蜂窝和/或WiFi通信的其它设备传输/接收无线信号或RF信号。
图2至图6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可重配置天线200。天线200包括径向波导结构201,其由相对的第一和第二平行圆板202和204、以及定义了内部波导区域203的隔开的表面206和208(见图4)组成。平行的板202和204经由形成短路终端的一个或多个导电构件210沿周边相互电连接。在一实施例中,导电构件210为围绕两个板202和204的外边缘放置的环状导电衬垫。平行的板202和204的相对表面206和208按预定高度H分开,以促进天线的宽带操作。在一示例实施例中,板202和204通过非导电性RF可渗透介质分开,该非导电性RF可渗透介质在所示示例中为空气。
径向线缝隙天线200包括垂直穿过板202和204的相对表面206和208的一系列导电过孔或元件214。在一示例实施例中,导电元件214以径向和周向周期性分布,例如在图3中可以看出,其中顶板202的中心部分被去除,以便示出导电元件214。从图3所示的示例可以看出,导电元件214沿着各自的圆环R1、R2、R3排列,其中离天线中心较远的一环中导电元件214的数量是相邻内环中导电元件214数量的两倍。在每一环中,每个元件214按距离D与其两个相邻元件隔开。另外,在内环R1中的每个元件214按相同的距离D与中环R2中最近的两个相邻元件隔开,在中环R2中的每个元件214按相同的距离D与外环R3中最近的两个相邻元件隔开。在所示实施例中,导电元件214为金属圆柱或引脚。
参考图4,在一示例实施例中,径向波导结构的顶部圆板202由多层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形成,该多层印制电路板包括在其内表面206、外表面222和侧边缘224都覆有导电层226的中间电介质基板层220。每个导电元件214的上端与导电层226电连接,导电层226通过导电构件210接地。在示例实施例中,每个导电元件214的下端包含引脚228,其穿过在顶部圆板202中设置的对应的镀通孔230。
图5示出了去除顶板202的天线200的顶视图,图6示出了天线200的底部视图。参考图4、图5和图6,在所示实施例中,底部圆板204也是由包括在其顶部或内表面208覆有导电层234的中间电介质基板层232的多层PCB形成,该导电层234朝向内部波导区域203。导电元件214的下端固定到底部圆板204,但与底板导电层234电隔离。在一示例实施例中,每个导电元件214的下端分别包括穿过底部圆板204的对应孔238的引脚236。在内表面208上围绕每个孔238设置了直径为Dclear的非导电区域239,将引脚236与导电层234隔离。如图6可见,底板204的底部或外表面240包括可调谐元件242的外部环状区域或环形外侧,包括基板232上的导电层241,以及露出基板232并支撑多个可调谐元件242的内部圆形区域243。可调谐元件242的数量等于导电元件214的数量,每个可调谐元件242分别与一个导电元件214电连接,具体是与穿过底板204的导电元件214的引脚236电连接。
参考图7,每个可调谐元件242用作将导电元件214与各自的DC控制线252耦合的负载电路。在所示实施例中,每个可调谐元件242包括电感微带导体244、可变电阻为Cvar的可变电阻元件246、RF扼流圈248以及保护电阻器250的一系列组合。微带244的一端与导电元件214连接,其长度和形状经选择以提供电感L。RF扼流圈248为四分之一波长(λ/4)开放式径向线,配有在基板232上形成的形状合适的导电层。保护电阻器250位于RF扼流圈248和控制线252之间,并且具有足够高的电阻来阻止任何电流尖峰进入控制线252。导电元件214和可调谐元件242的组合形成DC受控移相器245,其中可以通过将不同的DC电流施加到DC控制线252以调节可变电容元件246的值Cvar,从而可以改变导电元件214上的电容性负载。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变电容元件246可以通过变容二极管实现,但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电容元件。不同可调谐元件242的微带244长度可以不同,以便优化天线200的传输系数(提高更宽频率范围上的传输)。对于板202和204之间的给定高度H,每个移相器245的电容性负载通过导电元件214的直径(Dw)、电感L、可变电容Cvar和围绕导电元件的余隙空间的直径Dclear来确定。
在一示例实施例中,来自可调谐元件242的DC控制线252为在底板204的区域243中的基板232表面上形成的导电线。在所示实施例中,DC控制线252引至接口电路254,该接口电路254例如可包括在板204上安装的集成电路芯片。参考图4,接口电路254与用于选择性地将来自DC电流源260的不同DC电流施加到每个DC控制线252的控制电路258连接。在示例实施例中,控制电路258包括微控制器259,其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承载配置控制电路258选择性地将不同DC电流施加到不同控制线252以实现波束转向的指令。改变DC控制线252上的电流会导致各个可变电容元件246的可变电容Cvar的相应变化,可以用来实现天线200内部的波束转向。在至少一些示例中,同一DC控制线252可以用于控制一个以上的可调谐元件242。例如,同一DC控制线可以连接到由彼此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调谐元件242构成的组。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每条DC控制线252用于控制一对可调谐元件242。
如图3和图4中可见,RF馈电或探针216位于天线200的中心,在内部波导区域203的中央位置。RF探针216与板202和204电隔离,并通过底板204中的开孔与将RF输入和/或输出线与天线200连接的接口连接器262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接口连接器262可以是将同轴线的RF信号承载线与RF探针216连接并将同轴线的接地护套与耦合到导电层226、234和241以及导电衬垫构件214的公共波导接地连接的同轴接口。
在示例实施例中,导电元件214可以由控制电路258选择性地控制,以实现在天线200相对RF探针216的径向波导区域203内的波束转向。具体地,增加导电元件214上的电容性负载会增加导电元件214周围RF信号上的相位或时延,降低导电元件214上的电容性负载则会降低导电元件214周围RF信号上的相位或时延。相应地,可以选择性地调整电容值Cvar,以控制在天线200相对RF探针216的径向波导区域203内的RF波的方向。
在示例实施例中,天线200包括一个位于顶板202中用于发射来自天线200的径向波导结构的RF波和/或将RF波接收到天线200的径向波导结构中的缝隙天线振子270的阵列。例如,在图2、图3和图8中,缝隙天线振子270以环状分隔在顶板202外边缘,其径向间距大于导电元件214的外环R3。在示例实施例中,每个缝隙天线振子包括穿过板202形成的两个缝隙单元272和274,每个缝隙单元的宽度为W1,长度为L1。在图2、图3和图8所示的示例实施例中,每个缝隙天线振子270的缝隙单元272和274以直角相交,但在其它实施例中可能有其它的相交角度。在所示实施例中,缝隙天线振子270周期性分布在顶板200的外部环状区域,但缝隙天线振子270的方位与相邻缝隙天线振子270的不同,使得缝隙天线振子270的极化各异。
尽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配置,在一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中,天线工作于5GHz至6GHz频段中,每个缝隙单元272和274的长度都是L1=25mm,约为工作波长的一半,宽度都是W1=2mm。天线200直径为172mm,板202和204相隔的高度为H=10mm,每个导电元件214的直径Dw为1.8mm。
图9示出了天线200的缝隙天线振子不同的可能配置。图9的天线200与图2到图8的天线相同,除了缝隙天线振子270替换为缝隙天线振子300,缝隙天线振子300包括以不同相对角度穿过顶板202的第一缝隙单元302和第二缝隙单元304。每个缝隙单元302和304的宽度为W2(例如,2mm),长度未L2(例如,25mm),但不相交。缝隙302和304中心相隔的距离约等于四分之一波长(对于90度的相移)。缝隙302和304都用于辐射电磁波。302和304的方位从数量上进行了优化,使得总辐射电磁波可以具有圆极化(圆极化可以通过具有线性极化的两个源和90度的相移获得)。在所示实施例中,缝隙天线振子300周期性分布在顶板的外圆周区域内,每个振子相对于中心RF探针216的径向方位相似。与图8所示缝隙天线振子270提供的任意偏振相比,图9所示缝隙天线振子300配置提供了圆极化。
从上述描述将理解,可以控制天线200以实现波束转向。具体而言,根据一示例方法,控制电路258可以用于选择性地控制导电元件214上的电容性负载,从而将径向波导区域203内RF信号传播转向位于天线200不同径向区域中的选定辐射天线振子270和300。在至少一些示例中,所述实施例能够促进简易包装中的两个平面内的波束转向。
在至少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天线200使用的径向波导结构201可以采用除两个隔开的PCB以外的结构形成。例如,可以采用低温共烧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dCeramic,LTCC)等多层技术形成合适的结构。
图10示出了由导电元件214上电容性负载的变化导致的天线200的模拟RF信号辐射图。图6中标为“C”的箭头示出了电容变化的一个示例。电容变化的对称面控制辐射波束在phi角度的方向。电容变化的范围控制辐射波束在theta角度的方向。
如上所公开的,缝隙天线振子270/300以环状间隔分布在顶板202的外边缘,其径向间距大于导电元件214的外环R3。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一排列可以扩展到包括其它导电元件214和缝隙天线振子的分组。例如,图11示出了天线1100的又一个示例实施例的顶视图。除了描述和附图中明显可见的差异外,天线1100与上述天线200完全相同。与天线200类似,天线1100包括由周期性排列的导电元件214组成的中心圆形区域1102,其被由缝隙天线振子270组成的环形区域1104包围。然而,天线1100还包括包围环形区域1104的由可调谐元件控制的一组导电元件114组成的另一环形区域1106,该环形区域1106又被包括另一组缝隙天线振子270组成的更大的环形区域1108包围。在一些示例中,不同的环形区域1104和1108可以采用不同的缝隙天线振子配置,以提供进一步的发射分集选择。
虽然本公开中已提供若干实施例,但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本公开所公开的系统和方法可以以许多其它特定形式来体现。本公开的实例应被视为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且本公开并不限于本文中所给出的细节。例如,各种元件或部件可以在另一系统中组合或合并,或者某些特征可以省略或不实施。
此外,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各种实施例中描述和说明为离散或单独的技术、系统、子系统和方法可以与其它系统、模块、技术或方法进行组合或集成。展示或论述为彼此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的其它项也可以采用电方式、机械方式或其它方式经由某一接口、设备或中间组件间接地耦合或通信。其它变化、替代和改变的示例可以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文精神和所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确定。

Claims (19)

1.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径向波导,定义了相对的第一和第二表面之间的波导区域;
射频(radio frequency,RF)探针,设置在所述波导区域中,用于生成RF信号;
多个辐射缝隙天线振子,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用于发射来自所述波导区域的RF信号;
多个隔开的导电元件,设置在所述波导区域内;
多个可调谐元件,每个可调谐元件包括通过可变电容和电感线分别耦合到一个所述导电元件的四分之一波长RF扼流圈;
多条DC控制线,每条DC控制线与所述可调谐元件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以调节其所述可变电容;
控制电路,耦合到所述DC控制线并用于选择性地使用DC电流值调节所述可调谐元件的所述可变电容,通过改变所述导电元件上的电容性负载来控制所述波导区域内来自所述RF探针的所述RF信号的传播方向,其中,增加所述导电元件的电容性负载增加所述导电元件周围RF信号上的相位或时延,降低所述导电元件的电容性负载降低所述导电元件周围RF信号上的相位或时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可调谐元件包括将所述RF扼流圈耦合到所述DC控制线的保护电阻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波导包括定义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圆板和定义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圆板,所述辐射缝隙天线振子穿过所述第一圆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电元件穿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圆板,所述可调谐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圆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RF探针位于所述波导区域的中心,所述导电元件以径向和周向周期性形式围绕所述RF探针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天线振子以环形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板上,所述缝隙天线振子到所述探针的径向距离比所述导电元件到所述探针的径向距离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DC控制线中的至少一些与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可调谐元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天线振子中的至少一些形状和尺寸相同,但在不同方向上定向。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天线振子形状和尺寸相同,并且在相对于所述RF探针的同一方向上定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天线振子中的至少一些包括第一和第二辐射缝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辐射缝隙以直角相交。
12.一种波束转向RF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种径向波导结构,包括:相对的第一和第二表面之间的波导区域;设置在所述波导区域中用于生成RF信号的射频(radio frequency,RF)探针;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用于发射来自所述波导区域的RF信号的多个辐射缝隙天线振子;设置在所述波导区域内的多个隔开的导电元件;以及多个可调谐元件,每个可调谐元件包括通过可变电容和电感线分别耦合到一个所述导电元件的四分之一波长RF扼流圈;
通过微控制器选择性地使用DC电流值控制所述可调谐元件的所述可变电容来控制所述波导区域内所述RF信号的传播方向,具体为,通过改变所述导电元件上的电容性负载来控制所述波导区域内来自所述RF探针的所述RF信号的传播方向,其中,增加所述导电元件的电容性负载增加所述导电元件周围RF信号上的相位或时延,降低所述导电元件的电容性负载降低所述导电元件周围RF信号上的相位或时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波导包括定义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圆板和定义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圆板,所述辐射缝隙天线振子穿过所述第一圆板,每个所述导电元件穿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圆板,所述可调谐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圆板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F探针位于所述波导区域的中心,所述导电元件以径向和周向周期性形式围绕所述RF探针设置,所述缝隙天线振子以环形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板上,所述缝隙天线振子到所述探针的径向距离比所述导电元件到所述探针的径向距离大。
15.一种径向波导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和第二圆板,定义了二者之间的径向波导区域;
射频(radio frequency,RF)探针,设置在所述波导区域的中心位置,用于生成RF信号;
多个辐射缝隙天线振子,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板上,用于发射来自所述波导区域的RF信号;
多个移相器,每个移相器包括通过可变电容和电感线耦合到设置在所述波导区域中的导电元件的RF扼流圈,所述RF扼流圈为四分之一波长RF扼流圈,每个所述可变电容由通过所述RF扼流圈施加的DC控制信号控制;
所述移相器的所述可变电容可以调节,通过改变所述导电元件上的电容性负载来控制所述波导区域内来自所述RF探针的所述RF信号的传播方向,其中,增加所述导电元件的电容性负载增加所述导电元件周围RF信号上的相位或时延,降低所述导电元件的电容性负载降低所述导电元件周围RF信号上的相位或时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RF探针位于所述波导区域的中心,所述导电元件以周期性形式围绕所述RF探针设置,所述缝隙天线振子以环形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板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天线振子到所述探针的径向距离比所述导电元件到所述探针的径向距离大。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天线振子中的至少一些包括第一和第二辐射缝隙。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辐射缝隙以直角相交。
CN201880005260.4A 2017-01-27 2018-01-18 可重配置径向线缝隙天线阵列 Active CN1101149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418,410 US10454184B2 (en) 2017-01-27 2017-01-27 Reconfigurable radial-line slot antenna array
US15/418,410 2017-01-27
PCT/CN2018/073238 WO2018137545A1 (en) 2017-01-27 2018-01-18 Reconfigurable radial-line slot antenna arra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14938A CN110114938A (zh) 2019-08-09
CN110114938B true CN110114938B (zh) 2021-02-12

Family

ID=62978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5260.4A Active CN110114938B (zh) 2017-01-27 2018-01-18 可重配置径向线缝隙天线阵列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454184B2 (zh)
EP (1) EP3560035B1 (zh)
CN (1) CN110114938B (zh)
ES (1) ES2908138T3 (zh)
WO (1) WO20181375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44389B1 (en) * 2018-10-31 2020-05-05 Nanning Fugui Precision Industrial Co., Ltd. Double-frequency antenna structure with high isolation
KR102604289B1 (ko) * 2018-11-28 2023-11-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안테나 구조
US10903581B2 (en) * 2019-06-26 2021-01-26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Fixing structure to enhance the mechanical reliability of plate slot array antenna based on SIW technology
US11837786B2 (en) 2019-12-30 2023-12-05 Kymeta Corporation Multiband guiding structures for antennas
CN111541036B (zh) * 2020-05-21 2021-06-01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径向波导的阵列天线孔径场
CN111697341B (zh) * 2020-06-28 2023-08-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狭缝天线及通信设备
WO2022085881A1 (en) * 2020-10-23 2022-04-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ireless board-to-board interconnect for high-rate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US11394114B2 (en) * 2020-12-22 2022-07-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ual-polarized substrate-integrated 360° beam steering antenna
US11764482B1 (en) * 2021-12-30 2023-09-19 Cobham Advanced Electronic Solutions Inc. Flat-plate antennas and antenna systems
CN114069244B (zh) * 2022-01-07 2022-04-26 成都国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卫星的圆极化波导缝隙天线
US11936112B1 (en) * 2022-05-05 2024-03-19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Aperture antenna structures with concurrent transmit and receiv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22506A (en) * 1959-03-27 1962-02-20 Hughes Aircraft Co Arbitrarily polarized slot antenna
US6396440B1 (en) * 1997-06-26 2002-05-28 Nec Corporation Phased array antenna apparatus
US6600382B1 (en) * 1999-11-26 2003-07-29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Laboratories Microwave phase modulator
US7129894B1 (en) * 2005-05-25 2006-10-31 Centurion Wireless Technologies, Inc. Selectable length meander line antenna
CN202949040U (zh) * 2012-10-25 2013-05-22 中国传媒大学 起始缝隙距离中心小于一个波导波长的圆极化径向缝隙天线
CN104600419A (zh) * 2015-01-05 2015-05-06 北京邮电大学 径向线馈电介质谐振天线阵列
CN105874648A (zh) * 2014-06-30 2016-08-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可重配置径向波导的双极化宽带灵活圆柱形天线阵列的装置和方法
CN107534215A (zh) * 2015-04-21 2018-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环形阵列的稀疏相位模式平面馈电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1739A (ja) * 1992-08-05 1994-03-04 Toppan Printing Co Ltd 直線偏波ラジアルラインスロットアンテナ
US7145509B2 (en) * 2004-02-17 2006-12-05 Kyocera Corporation Array antenna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9397395B2 (en) 2013-02-06 2016-07-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Electronically steerable antenna using reconfigurable power divider based on cylindrical electromagnetic band gap (CEBG) structure
CN104051850A (zh) 2013-03-13 2014-09-17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辐射方向图可重构的电控无源阵列辐射天线及其配置方法
US9502765B2 (en) 2014-06-30 2016-11-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 dual polarized broadband agile cylindrical antenna array with reconfigurable radial waveguides
US9490535B2 (en) 2014-06-30 2016-11-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aratus and assembling method of a dual polarized agile cylindrical antenna array with reconfigurable radial waveguides
US9537461B2 (en) 2014-11-27 2017-01-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lectronically adjustable antenna
US9893435B2 (en) * 2015-02-11 2018-02-13 Kymeta Corporation Combined antenna apertures allowing simultaneous multiple antenna functionality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22506A (en) * 1959-03-27 1962-02-20 Hughes Aircraft Co Arbitrarily polarized slot antenna
US6396440B1 (en) * 1997-06-26 2002-05-28 Nec Corporation Phased array antenna apparatus
US6600382B1 (en) * 1999-11-26 2003-07-29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Laboratories Microwave phase modulator
US7129894B1 (en) * 2005-05-25 2006-10-31 Centurion Wireless Technologies, Inc. Selectable length meander line antenna
CN202949040U (zh) * 2012-10-25 2013-05-22 中国传媒大学 起始缝隙距离中心小于一个波导波长的圆极化径向缝隙天线
CN105874648A (zh) * 2014-06-30 2016-08-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可重配置径向波导的双极化宽带灵活圆柱形天线阵列的装置和方法
CN104600419A (zh) * 2015-01-05 2015-05-06 北京邮电大学 径向线馈电介质谐振天线阵列
CN107534215A (zh) * 2015-04-21 2018-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环形阵列的稀疏相位模式平面馈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14938A (zh) 2019-08-09
EP3560035A1 (en) 2019-10-30
EP3560035B1 (en) 2021-12-15
EP3560035A4 (en) 2020-02-05
WO2018137545A1 (en) 2018-08-02
ES2908138T3 (es) 2022-04-27
US10454184B2 (en) 2019-10-22
US20180219299A1 (en) 2018-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14938B (zh) 可重配置径向线缝隙天线阵列
US950276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 dual polarized broadband agile cylindrical antenna array with reconfigurable radial waveguides
US10218071B2 (en)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3320580B1 (en) Metamaterial-based transmitarray for multi-beam antenna array assemblies
WO2019161104A1 (en) Self-multiplexing antennas
KR20160105870A (ko) 쿼시-야기-타입 안테나
WO2010075398A2 (en) Multi-port antenna
CN105874648B (zh) 具有径向波导的宽带灵活圆柱形天线阵列的装置和方法
TW202023109A (zh) 天線模組及包括所述天線模組的射頻裝置
CN112385081B (zh) sub-6GHz和毫米波组合天线系统
KR20150032972A (ko) 안테나 장치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전자 기기
US10854996B2 (en) Dual-polarized substrate-integrated beam steering antenna
EP3211718A1 (en) Antenna substrate
US10797408B1 (en) Antenna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1721892B2 (en) Surface wave reduction for antenna structures
JP2017195589A (ja) アンテナおよび当該アンテナを含むアンテナモジュール
WO2019170112A1 (en) Antenna assembly
CN112313835B (zh) 可切换人工磁导体、具有可切换人工磁导体的可重构径向波导及相关方法
KR101792415B1 (ko) 안테나간 아이솔레이션이 개선된 안테나 통신 장치
KR20190015419A (ko) 방사기에 신호를 공급하기 위한 회로 보드 조립체
US20200119461A1 (en) Dual band antenna for 4g/5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defected center coaxial filter
KR20210035734A (ko) 밀리미터 파 범위 용 다기능 정류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