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13500A - 一种云端虚拟手机自动切换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云端虚拟手机自动切换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13500A
CN110113500A CN201910386803.8A CN201910386803A CN110113500A CN 110113500 A CN110113500 A CN 110113500A CN 201910386803 A CN201910386803 A CN 201910386803A CN 110113500 A CN110113500 A CN 1101135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cision
mode
mobile phone
clo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868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司马华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Silicon Bas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Silicon Bas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Silicon Bas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Silicon Bas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868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135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135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135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1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for supporting emergency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8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herein functions are triggered by incoming communication ev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36Arrangements for screening incoming calls, i.e. evalu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call before deciding whether to answer 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36Arrangements for screening incoming calls, i.e. evalu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call before deciding whether to answer it
    • H04M3/4365Arrangements for screening incoming calls, i.e. evalu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call before deciding whether to answer it based on information specified by the calling party, e.g. priority or subjec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端虚拟手机自动切换模式的方法及系统,解决了情景模式切换时会漏掉重要信息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本公开设置的第三终端即智能对话终端,在第一终端设置的勿扰模式下,当第二终端呼叫第一终端时,第二终端要么选择留言要么选择接通第三终端。接通第三终端后,第三终端与第二终端对话并识别其意图,然后将第二终端的意图输入到决策模块,由决策模块判定是否需要切换情景模式。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决策模块出现决策错误,第一终端可以预先设置呼叫次数的阈值,达到阈值后,决策模块也会发出切换情景模式的命令。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呼入的内容实现精准的识别,实现模式自动切换时不会漏掉重要消息。

Description

一种云端虚拟手机自动切换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云端虚拟手机自动切换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关于手机模式的自动切换,现有技术提供了很多方案,例如利用手机运动状态切换模式和利用无线网络切换手机模式的,还有通过预设时间来自动切换模式的,这里不一一列举,各种方法各有优劣处。
当手机模式切换到静音模式时,若有紧急来电就不能及时回应,往往会错过紧要的通知或事件,给用户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扰。公布号为CN102833393A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通过设置来电次数的阈值来控制对静音模式的切换,以免忽略重要消息。但这种方法较为简单粗暴不够精确,来电次数多并不一定就是现在必须回复的消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云端虚拟手机自动切换模式的方法及系统,实现精准切换手机模式且不会忽略重大消息。
本公开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云端虚拟手机自动切换模式的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输入切换模式的命令;
云端处理器根据所述命令自动切换所述第一终端的情景模式;
其中,所述命令包括语音命令和文本命令,所述情景模式包括正常模式和勿扰模式。
作为具体实施例地,所述第一终端为勿扰模式时,第二终端呼叫所述第一终端,所述第二终端选择接通第三终端或留言。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终端接通所述第三终端进行对话,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意图,将所述第二终端的意图存储至云存储层并输入到决策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决策模块决策通知所述第一终端,所述云端处理器自动切换到所述正常模式,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终端的意图。
作为具体实施例地,所述决策模块决策不通知所述第一终端,所述云端处理器保持当前情景模式不做切换,且不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终端的意图。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终端呼叫所述第一终端的次数达到预设阈值时,所述云端处理器自动切换到所述正常模式,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终端的意图和呼叫次数。
一种云端虚拟手机自动切换模式的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输入切换模式的命令;
云端处理器,即中央处理器;
第二终端,呼叫所述第一终端;
第三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对话;
决策模块,决策是否自动切换所述第一终端的情景模式;
云存储层,包括意图模型,存储所述第二终端的意图。
作为具体实施例地,所述第三终端包括ASR单元、意图识别单元和TTS单元。
作为具体实施例地,所述决策模块包括:
对比单元,将所述第二终端的意图与所述意图模型进行对比;
决策单元,决策是否自动切换所述第一终端的情景模式。
综上所述,本公开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公开设置的第三终端即智能对话终端,在第一终端设置的勿扰模式下,当第二终端呼叫第一终端时,第二终端要么选择留言要么选择接通第三终端。接通第三终端后,第三终端与第二终端对话并识别其意图,然后将第二终端的意图输入到决策模块,由决策模块判定是否需要切换情景模式。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决策模块出现决策错误,第一终端可以预先设置呼叫次数的阈值,达到阈值后,决策模块也会发出切换情景模式的命令。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呼入的内容实现精准的识别,实现模式自动切换时不会漏掉重要消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方法的框架图;
图2为本公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理解地是,需要理解地是,本公开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仅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
图1为本公开方法的框图,可知,本公开云端虚拟手机自动切换模式的方法为:第一终端输入模式切换的命令,云端处理器就会根据该命令自动切换第一终端的情景模式。一般情况下,第一终端输入的命令可能有语音的也可能有文字的,云端处理器作为系统的中央处理器,这里默认其既能识别文字也能识别语音。情景模式则分为正常模式和勿扰模式,常见的飞行模式、会议模式和静音模式等,实际上都是勿扰模式,因而本文中仅做这两种区分。
另外,本公开的云端处理器是整个云端虚拟手机的控制核心和运算中心,与CPU的功能类似,属于现有技术,因而这里不赘述云端处理器是怎样控制其他部件运作的。
图2为本公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公开主要是预防漏掉勿扰模式下的重要信息和电话,图2为勿扰模式下接到呼叫时的情景模式切换方法。第二终端呼叫处于勿扰模式下的第一终端,勿扰模式会给第二终端两种选择,留言或者接通第三终端。选择留言时,保持勿扰模式不变。
第二终端选择接通第三终端进行对话,第三终端对对话内容进行识别,获取第二终端的意图,将第二终端的意图存储到云存储层并输入到决策模块。决策模块的对比单元先将第二终端的意图与云存储层的意图模型(预先训练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依据对比结果决策单元再决策是否向第一终端通知第二终端的意图。
当决策单元决策通知第一终端时,应将这一决策传输给云端处理器,云端处理器则会自动切换模式,将第一终端从勿扰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然后云端处理器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终端的意图。
当决策单元决策不通知第一终端时,同样将这一决策传输给云端处理器,云端处理器就会维持当前的勿扰模式,也不会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终端的意图。此时,若第二终端持续呼叫第一终端,且呼叫的次数达到了预设阈值,云端处理器则应该自动切换模式到正常模式,同时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终端的意图和呼叫次数。预设阈值的设定不是固定的,一般可以设到3次以上,根据终端的实际需求而定。
第一终端一般是虚拟手机某个号码对应的唯一机主,第二终端可能是另一个虚拟手机的唯一机主,也可能是对话机器人,第三终端为对话机器人。作为具体实施例地,第一终端处于勿扰模式,第二终端为第一终端的亲人,由于家人车祸呼叫第一终端,自动语音为“您呼叫的用户现在正忙,留言请输入1,转接请输入2”,输入2后第三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话,第三终端识别出通话内容为“家人车祸”,将识别结果输入到决策模块,决策结果属于紧急情况,应立刻通知第一终端,将决策结果传输给云端处理器,云端处理器立刻切换第一终端的情景模式并发送“家人车祸”的消息给第一终端,第一终端收到后会立刻做出处理。
以上为本公开示范性实施例,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云端虚拟手机自动切换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输入切换模式的命令;
云端处理器根据所述命令自动切换所述第一终端的情景模式;
其中,所述命令包括语音命令和文本命令,所述情景模式包括正常模式和勿扰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端虚拟手机自动切换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为勿扰模式时,第二终端呼叫所述第一终端,所述第二终端选择接通第三终端或留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云端虚拟手机自动切换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接通所述第三终端进行对话,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意图,将所述第二终端的意图存储至云存储层并输入到决策模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云端虚拟手机自动切换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决策模块决策通知所述第一终端,所述云端处理器自动切换到所述正常模式,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终端的意图。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云端虚拟手机自动切换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决策模块决策不通知所述第一终端,所述云端处理器保持当前情景模式不做切换,且不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终端的意图。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云端虚拟手机自动切换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呼叫所述第一终端的次数达到预设阈值时,所述云端处理器自动切换到所述正常模式,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终端的意图和呼叫次数。
7.一种云端虚拟手机自动切换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输入切换模式的命令;
云端处理器,即中央处理器;
第二终端,呼叫所述第一终端;
第三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对话;
决策模块,决策是否自动切换所述第一终端的情景模式;
云存储层,包括意图模型,存储所述第二终端的意图。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云端虚拟手机自动切换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终端包括ASR单元、意图识别单元和TTS单元。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云端虚拟手机自动切换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决策模块包括:
对比单元,将所述第二终端的意图与所述意图模型进行对比;
决策单元,决策是否自动切换所述第一终端的情景模式。
CN201910386803.8A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云端虚拟手机自动切换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01135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6803.8A CN110113500A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云端虚拟手机自动切换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6803.8A CN110113500A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云端虚拟手机自动切换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13500A true CN110113500A (zh) 2019-08-09

Family

ID=67489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86803.8A Pending CN110113500A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云端虚拟手机自动切换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1350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57711A (ja) * 2003-08-07 2005-03-03 Sanyo Electric Co Ltd 移動通信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着信呼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621579A (zh) * 2009-07-24 2010-01-06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来电的方法和终端
CN101784026A (zh) * 2008-11-23 2010-07-21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呼叫处理方法、呼叫发送方法及呼叫接收方法
CN102694931A (zh) * 2012-04-11 2012-09-26 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中防来电打扰安全驾驶系统
CN107395866A (zh) * 2017-06-28 2017-11-24 上海爱优威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通话自动答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57711A (ja) * 2003-08-07 2005-03-03 Sanyo Electric Co Ltd 移動通信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着信呼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784026A (zh) * 2008-11-23 2010-07-21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呼叫处理方法、呼叫发送方法及呼叫接收方法
CN101621579A (zh) * 2009-07-24 2010-01-06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来电的方法和终端
CN102694931A (zh) * 2012-04-11 2012-09-26 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中防来电打扰安全驾驶系统
CN107395866A (zh) * 2017-06-28 2017-11-24 上海爱优威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通话自动答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47037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ouch-free call origination
CN101945167B (zh) 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167453B (zh) 一种强插呼叫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03249018A (zh) 一种多方通话进行切换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3257787A (zh) 一种语音助手应用的开启方法和装置
CN104754677A (zh) 一种移动设备入网切换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139393A (zh) 一种行车模式的实现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984374A (zh) 通信终端及其通话方式的切换方法
CN103477617B (zh) 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3716849A (zh) 一种自动切换语音电话业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394269B (zh)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550082A (zh) 一种使用语音助手应用拨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88619A (zh) 提醒用户呼叫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1924829A (zh) 一种提供用户操作界面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1370190A (zh) 一种移动终端状态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1902517B (zh) 一种通讯终端及来电应答的方法
CN103442149A (zh) 通信终端间通话切换的方法、服务器及通信终端
CN110113500A (zh) 一种云端虚拟手机自动切换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CN102932536A (zh) 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506726A (zh) 用于终端的通信事件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和终端
EP1472854B1 (en) In-bound call directed telephone station and method of directing a telephone station based on an in-bound call
CN105007365A (zh) 一种分机号拨打方法及装置
WO2017166641A1 (zh) 一种来电接通方法及系统
CN101631273A (zh) 呼叫转移业务更改方法及装置
CN101155398B (zh)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通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