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12620A - 一种终端设备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设备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12620A
CN110112620A CN201910463462.XA CN201910463462A CN110112620A CN 110112620 A CN110112620 A CN 110112620A CN 201910463462 A CN201910463462 A CN 201910463462A CN 110112620 A CN110112620 A CN 1101126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b interface
resistance strain
strain gage
terminal devic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6346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12620B (zh
Inventor
黄业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6346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126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12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126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126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126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0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ingle component
    • H01R13/66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ingle component with resis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01R13/70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operated by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dual-continuity coupling pa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及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包括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分压电路和控制电路;USB接口包括N个第一部件,第一部件在外部USB插头与USB接口插接的情况下,产生形变,N为正整数;N个第一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部件设置电阻应变片,电阻应变片串联在分压电路中;控制电路与电阻应变片电连接,控制电路根据电阻应变片两端的电压值确定USB接口的插拔状态,在USB插头与USB接口处于插接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电路控制USB接口的目标插针上电,在USB插头与USB接口处于非插接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电路控制目标插针断电。本发明能够保证USB接口的正常使用,也能够减轻USB接口在裸露于潮湿空气中时的电腐蚀程度,进而能够延长USB接口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设备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终端设备一般配备有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为了便于检测接入设备,USB接口的某些插针往往处于常供电状态,这导致现有的USB接口在裸露于潮湿空气中时的电腐蚀程度较重,进而导致USB接口的损坏率较高,使用寿命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及控制方法,以解决由于USB接口的某些插针往往处于常供电状态,从而导致现有的USB接口在裸露于潮湿空气中时的电腐蚀程度较重,进而导致USB接口的损坏率较高,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USB接口、分压电路和控制电路;其中,
所述USB接口包括N个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在外部USB插头与所述USB接口插接的情况下,产生形变,所述N为正整数;
所述N个第一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部件设置电阻应变片,所述电阻应变片串联在分压电路中;
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电阻应变片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电阻应变片两端的电压值确定所述USB接口的插拔状态,在所述USB插头与所述USB接口处于插接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USB接口的目标插针上电,在所述USB插头与所述USB接口处于非插接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目标插针断电。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提供的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电阻应变片两端的电压值;
根据所述电压值与预设值的大小关系确定USB接口的插拔状态;
在所述USB接口与外部USB插头处于插接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USB接口的目标插针上电;在所述USB接口与所述USB插头处于非插接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目标插针断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USB接口的至少第一部件设置了电阻应变片,且控制电路能够根据电阻应变片两端的电压值确定USB接口的插拔状态,并在USB接口处于插接状态时控制目标插针上电,在USB接口处于非插接状态时控制目标插针断电,从而使得目标针脚仅在需要使用时处于供电状态,而在无需使用时处于断电状态,这样,既能够保证USB接口的正常使用,也能够减轻USB接口在裸露于潮湿空气中时的电腐蚀程度,进而能够提高USB接口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中的USB接口、电阻应变片和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中的USB接口、电阻应变片和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中的USB接口、电阻应变片和电路板的右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举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USB接口、分压电路和控制电路1;其中,
USB接口包括N个第一部件,第一部件在外部USB插头与USB接口插接的情况下,产生形变,N为正整数;
N个第一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部件设置电阻应变片2,电阻应变片2串联在分压电路中;
控制电路1与电阻应变片2电连接,控制电路1根据电阻应变片2两端的电压值确定USB接口的插拔状态,在USB插头与USB接口处于插接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控制USB接口的目标插针上电,在USB插头与USB接口处于非插接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控制目标插针断电。
其中,上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或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等。
上述USB接口可以是USB 1.0、USB 2.0、USB 3.0或USB Type-C(Type-C)等各种类型的USB接口。上述第一部件可以是USB接口的插针3或者基座4。
当第一部件产生形变时,上述电阻应变片2可以是处于拉伸状态或处于压缩状态;具体的,电阻应变片2是处于拉伸状态还是处于压缩状态,需要视电阻应变片2在第一部件上的位置而定。上述电阻应变片2的电阻可以随自身的形变发生变化;具体的,上述电阻应变片2的电阻可以是随自身的拉伸而增大,随自身的压缩而减小,或者上述电阻应变片2的电阻也可以是随自身的拉伸而减小,随自身的压缩而增大。
上述控制电路1与电阻应变片2电连接可以理解为:控制电路1与电阻应变片2并联。上述插针3也可以称为引脚。上述目标插针可以是USB接口的部分插针,也可以是USB接口的全部插针;例如,上述目标插针可以是USB接口的CC插针。
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由于电阻应变片2设置在第一部件上,因而当外部USB插头与USB接口插接时,电阻应变片2会随第一部件一起产生形变,从而使得电阻应变片2的电阻发生变化,进而使得电阻应变片2两端的电压值也会发生变化,这样,控制电路1通过检测电阻应变片2两端的电压值就能够确定USB接口的插拔状态,进而能够根据插拔状态控制目标插针上电或断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USB接口的至少第一部件设置了电阻应变片,且控制电路能够根据电阻应变片两端的电压值确定USB接口的插拔状态,并在USB接口处于插接状态时控制目标插针上电,在USB接口处于非插接状态时控制目标插针断电,从而使得目标针脚仅在需要使用时处于供电状态,而在无需使用时处于断电状态,这样,既能够保证USB接口的正常使用,也能够减轻USB接口在裸露于潮湿空气中时的电腐蚀程度,进而能够降低USB接口的损坏率,延长使用寿命;同时,由于无需人工操作就能够实现目标插针的自动供电和断电,故也能够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可选的,分压电路包括:
固定电阻5,固定电阻5与电阻应变片2串联;
电压源,电压源的一端与固定电阻5电连接,电压源的另一端与电阻应变片2电连接。
其中,上述电压源可以用于输出固定电压。
采用固定电阻和电压源构成分压电路时,能够使得分压电路的结构更加简单,实现更加容易。
可选的,USB接口包括:多根插针3和基座4,基座4设置有插接腔,多根插针3中的每根插针3均与基座4连接,且多根插针3中的每根插针3的第一端均设置于插接腔内,多根插针3中的每根插针3的第二端31均设置于插接腔外,多根插针3中的每根插针3的第二端31均与终端设备的电路板6电连接;
其中,N个第一部件包括:基座4和/或多根插针3中的至少一根插针3。
其中,上述插接腔可以用于与外部USB插头插接。当上述N个第一部件包括基座4时,基座4设置的电阻应变片2可以位于插接腔内,也可以位于插接腔外。当上述N个第一部件包括多根插针3中的至少一根插针3时,插针3设置的电阻应变片2可以位于插针3的外表面的任意位置,优选可以位于插针3的弯折处,这样能够使得电阻应变片2对插针3的形变的灵敏度更好。
由于外部USB插头与USB接口插接时,插针的形变量往往最大,因而当N个第一部件包括至少一根插针时,即电阻应变片设置在插针上时,能够使得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更好,进而能够使得控制电路的灵敏度更好、准确度更高。
由于基座的表面积更大,因而当N个第一部件包括基座时,即电阻应变片设置在基座时,能够使得电阻应变片的设置更加便利,进而能够使得加工成本更低。
可选的,基座4通过多根插针3悬空设置于电路板6上,N个第一部件包括多根插针3中的至少一根插针3。
其中,上述基座4通过多根插针3悬空设置于电路板6上可以理解为:基座4通过多根插针3与电路板6连接,且基座4与电路板6之间具有间隙(参见图4)。
由于基座是通过多根插针悬空设置在电路板上,从而使得插针对外部USB插头与USB接口插接的敏感度更高,因而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电阻应变片设置在插针上,能够进一步提高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可选的,电阻应变片2位于插接腔外。
其中,电阻应变片2位于插接腔外可以包括以下情形中的至少之一:基座4的插接腔外的表面设置电阻应变片2、插针3的第二端31设置电阻应变片2。
由于电阻应变片位于插接腔外,从而电阻应变片位于终端设备的内部而未外露,这样,能够大大降低电阻应变片发生电腐蚀的几率,从而能够进一步减轻USB接口在裸露于潮湿空气中时的电腐蚀程度,进而能够进一步降低USB接口的损坏率,延长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电阻应变片2也可以位于插接腔内;此处,电阻应变片2位于插接腔内可以包括以下情形中的至少之一:插接腔的内壁设置电阻应变片2、插针3的第一端设置电阻应变片。
可选的,电阻应变片2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水层。
其中,上述防水层可以是通过打胶的方式形成,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形成。
通过在电阻应变片的外表面设置防水层,能够进一步加强电阻应变片的防水效果,这样,能够大大降低电阻应变片发生电腐蚀的几率,从而能够进一步减轻USB接口在裸露于潮湿空气中时的电腐蚀程度,进而能够进一步降低USB接口的损坏率,延长使用寿命。
可选的,电阻应变片2敷设于第一部件上。
其中,上述电阻应变片2敷设于第一部件上可以理解为电阻应变片2与第一部件的表面贴合。
由于电阻应变片敷设于第一部件上,从而使得电阻应变片对第一部件产生的形变能够更加敏锐,即能够使得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更好,进而能够使得控制电路的灵敏度更好、准确度更高。
可选的,电阻应变片2的数量为多个。
通过设置多个电阻应变片,使得本发明实施例不会因个别电阻应变片出现故障或灵敏度变差的情形而无法使用,这样,能够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靠性更好;同时,利用多个电阻应变片进行测量,也能够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测量准确度更高。
可选的,多个电阻应变片2均设置于同一个第一部件上;或者
多个电阻应变片2分别设置于不同的第一部件上。
通过将多个电阻应变片设置于同一个第一部件上,能够使得电阻应变片集中在一个区域,这样能够更加便于电阻应变片的电路连接。
通过将多个电阻应变片分别设置于不同的第一部件上,能够进一步使得测量的准确度更高。
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检测电阻应变片两端的电压值;
步骤502、根据电压值与预设值的大小关系确定USB接口的插拔状态;
步骤503、在USB接口与外部USB插头处于插接状态的情况下,控制USB接口的目标插针上电;在USB接口与USB插头处于非插接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目标插针断电。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当电阻应变片的数量为多个时,上述根据电压值与预设值的大小关系确定USB接口的插拔状态可以是根据多个电阻应变片中的部分或全部电阻应变片两端的电压值的平均值与预设值的大小关系确定USB接口的插拔状态。
由于能够检测电阻应变片两端的电压值,并根据电压值与预设值的大小关系确定USB接口的插拔状态,并在USB接口处于插接状态时控制目标插针上电,在USB接口处于非插接状态时控制目标插针断电,从而使得目标针脚仅在需要使用时处于供电状态,而在无需使用时处于断电状态,这样,既能够保证USB接口的正常使用,也能够减轻USB接口在裸露于潮湿空气中时的电腐蚀程度,进而能够降低USB接口的损坏率,延长使用寿命;同时,由于无需人工操作就能够实现目标插针的自动供电和断电,故也能够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不同特性的电阻应变片,上述根据电压值与预设值的大小关系确定USB接口的插拔状态的表现形式不同,具体说明如下:
可选的,在第一部件产生形变的情况下,电阻应变片两端的电压值增大;
根据电压值与预设值的大小关系确定USB接口的插拔状态,包括:
在电压值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确定USB接口与外部USB插头处于插接状态;在电压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的情况下,确定USB接口与USB插头处于非插接状态。
其中,上述电阻应变片两端的电压值增大时,上述电阻应变片可以是发生了拉伸形变,也可以是发生了压缩形变。
可选的,在第一部件产生形变的情况下,电阻应变片两端的电压值减小;
根据电压值与预设值的大小关系确定USB接口的插拔状态,包括:
在电压值小于预设值的情况下,确定USB接口与外部USB插头处于插接状态;在电压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值的情况下,确定USB接口与USB插头处于非插接状态。
其中,上述电阻应变片两端的电压值减小时,上述电阻应变片可以是发生了拉伸形变,也可以是发生了压缩形变。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此处以Type-C接口作为USB接口,以CC插针作为目标插针,以电阻应变片的数量为1,以在第一部件产生形变的情况下,电阻应变片会被拉伸而导致电阻变大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见图6,当Type-C接口插入外部Type-C设备时,Type-C接口的插针会发生形变,设置在插针上的电阻应变片会随插针的形变而产生拉伸,从而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会变大,电阻应变片两端的电压值也会增大;
此时,控制电路检测电阻应变片两端电压值大小,并比较该电压值与预设值的大小,当该电压值大于预设值时,判定Type-C接口为设备插接状态,否则判定Type-C接口为设备拔出状态;
当判定Type-C接口为设备插接状态时,控制电路控制对CC插针上电以启动设备类型检测,检测插入设备是否为耳机设备、充电设备或者USB设备等;当判定Type-C接口为设备拔出状态时,控制电路控制对CC插针断电。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分压电路和控制电路;其中,
所述USB接口包括N个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在外部USB插头与所述USB接口插接的情况下,产生形变,所述N为正整数;
所述N个第一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部件设置电阻应变片,所述电阻应变片串联在分压电路中;
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电阻应变片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电阻应变片两端的电压值确定所述USB接口的插拔状态,在所述USB插头与所述USB接口处于插接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USB接口的目标插针上电,在所述USB插头与所述USB接口处于非插接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目标插针断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口包括:多根插针和基座,所述基座设置有插接腔,所述多根插针中的每根插针均与所述基座连接,且所述多根插针中的每根插针的第一端均设置于所述插接腔内,所述多根插针中的每根插针的第二端均设置于所述插接腔外,所述多根插针中的每根插针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电路板电连接;
其中,所述N个第一部件包括:基座和/或所述多根插针中的至少一根插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通过所述多根插针悬空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N个第一部件包括所述多根插针中的至少一根插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应变片位于所述插接腔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应变片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水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应变片敷设于所述第一部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应变片的数量为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阻应变片均设置于同一个第一部件上;或者
多个所述电阻应变片分别设置于不同的第一部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电路包括:
固定电阻,所述固定电阻与所述电阻应变片串联;
电压源,所述电压源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电阻电连接,所述电压源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应变片电连接。
10.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电阻应变片两端的电压值;
根据所述电压值与预设值的大小关系确定USB接口的插拔状态;
在所述USB接口与外部USB插头处于插接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USB接口的目标插针上电;在所述USB接口与所述USB插头处于非插接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目标插针断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部件产生形变的情况下,所述电阻应变片两端的电压值增大;
所述根据所述电压值与预设值的大小关系确定USB接口的插拔状态,包括:
在所述电压值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确定USB接口与外部USB插头处于插接状态;在所述电压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USB接口与所述USB插头处于非插接状态。
CN201910463462.XA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终端设备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1126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63462.XA CN110112620B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终端设备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63462.XA CN110112620B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终端设备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12620A true CN110112620A (zh) 2019-08-09
CN110112620B CN110112620B (zh) 2020-09-22

Family

ID=67493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63462.XA Active CN110112620B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终端设备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1262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7948A (zh) * 2019-08-13 2021-02-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Type-C母座、Type-C插头系统和电子系统
CN113655729A (zh) * 2021-10-20 2021-11-16 北京创米智汇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装置及方法、系统、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8353A (zh) * 2013-02-22 2014-08-27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17075A (zh) * 2013-10-08 2015-04-15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装置
CN108268403A (zh) * 2016-12-30 2018-07-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Type-C接口保护电路及方法、移动终端
CN108628713A (zh) * 2018-05-17 2018-10-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208126381U (zh) * 2018-03-30 2018-11-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端口、连接端口的控制电路及终端设备
CN109326929A (zh) * 2018-11-06 2019-02-12 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 Usb连接端口组件及其检测的方法以及人机交互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8353A (zh) * 2013-02-22 2014-08-27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17075A (zh) * 2013-10-08 2015-04-15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装置
CN108268403A (zh) * 2016-12-30 2018-07-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Type-C接口保护电路及方法、移动终端
CN208126381U (zh) * 2018-03-30 2018-11-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端口、连接端口的控制电路及终端设备
CN108628713A (zh) * 2018-05-17 2018-10-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326929A (zh) * 2018-11-06 2019-02-12 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 Usb连接端口组件及其检测的方法以及人机交互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7948A (zh) * 2019-08-13 2021-02-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Type-C母座、Type-C插头系统和电子系统
CN113655729A (zh) * 2021-10-20 2021-11-16 北京创米智汇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装置及方法、系统、存储介质
CN113655729B (zh) * 2021-10-20 2021-12-14 北京创米智汇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装置及方法、系统、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12620B (zh) 2020-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12620A (zh) 一种终端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4678199A (zh) Usb数据线的测试方法
CN204464651U (zh) 安全插座
CN104376699A (zh) 一种计时提醒方法和电子设备
TW201222244A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examining USB port of test apparatus
CN105468496B (zh) 一种终端设备的应力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8305577A (zh) 一种显示面板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6610746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7510447A (zh) 一种用于测量心率的可穿戴设备及测量心率方法
CN203398401U (zh) 一种耳机接口结构
CN107209224A (zh) 一种检测btb扣合可靠性的方法、终端及检测装置
CN208998965U (zh) 压力检测仪
CN109991507A (zh) 一种智能卡接触检测电路、方法及设备
CN206990814U (zh) 安装故障检测装置和烹饪器具
CN111007325B (zh) 一种测试腔体、天线测试装置及天线测试系统
CN205023161U (zh) 电子设备及其保护膜
CN211148883U (zh) 一种新型的type-c耳机转接线测试装置
CN101122634B (zh) 泄漏电流测试仪准确度验证装置
CN109039316A (zh) 耳机插孔复用电路、方法以及智能穿戴设备
EP2767309B1 (en) Defibrillator electrode identification system
CN103135051A (zh) 电源重启测试治具
CN101241160A (zh) 电子元件测试座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209134376U (zh) 一种耳机插孔复用电路以及智能穿戴设备
CN109217032A (zh) 耳机插座组件、电子设备
CN208654249U (zh) 一种新型电讯号测试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