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09483A - 太阳能电池板智能化逐日偏摆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电池板智能化逐日偏摆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09483A
CN110109483A CN201910421086.8A CN201910421086A CN110109483A CN 110109483 A CN110109483 A CN 110109483A CN 201910421086 A CN201910421086 A CN 201910421086A CN 110109483 A CN110109483 A CN 1101094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ing groove
component
cylinder
driving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2108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永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42108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094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094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948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3/00Control of position or direction
    • G05D3/12Control of position or direction using feedback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太阳能电池板智能化逐日偏摆的方法,其步骤在于:阳光直射集热构件使热膨胀流体热膨胀,触发升降构件上升并牵引引导件上升,使引导杆引导端经引导槽一引导至引导槽二顶端内;太阳照射角度偏移,热膨胀流体冷缩且触发升降构件下降并牵引引导件下降,引导杆引导端与引导槽二配合使转筒转动、且引导杆引导端经引导槽二引导至下一组引导槽的引导槽一内,转筒转动并通过连动轴、传递构件使传递泵将液压油挤压至限位构件内;限位构件撤销对驱动构件的限制,驱动弹簧使驱动块上升,驱动凸起与牵引槽配合使转柱转动,从而使太阳能发电装置再次被阳光直射;如此往复直至太阳下山,复位机构运行并使光线追逐装置恢复至原状。

Description

太阳能电池板智能化逐日偏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太阳光时刻直射太阳能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板又称为"太阳能芯片"或"光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并且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重要核心部分,目前现有的太阳能发电设备只能进行固定放置,这样就不能使太阳能光板时刻与处在太阳光的直射角度下,会影响太阳能光板的工作效率,为此,本发明人设计一种能够自动感应太阳能发电板是否被阳光直射并在太阳能发电板未被阳光直射的情况下自动调整太阳能发电板被阳光照射角度,使其始终被阳光直射的太阳能发电设备。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太阳光时刻直射太阳能板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太阳能电池板智能化逐日偏摆的方法,其步骤在于:
S1:光线感应触发装置收集太阳光热量;
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上水平固定有底座,光线感应触发装置安装于底座上,光线感应触发装置包括光线收集机构、信号传递机构,光线收集机构用于以温差为动力、以热膨胀流体为介质驱动信号传递机构做对应动作变化,信号传递机构与光线追逐装置连接且信号传递机构动作变化使光线追逐装置驱使太阳能发电装置正对于阳光;
所述的光线收集机构包括用于感应阳光热量变化的集热构件、用于根据集热构件状况做对应升降变化的触发升降构件、用于使光线收集机构恢复至原状的恢复构件;
所述的信号传递机构信号传递机构包括紧固支架、连动构件、传递构件、传递泵,紧固支架固定于底座上,连动构件用于根据触发升降构件的升降变化做对应动作变化,传递构件用于根据连动构件的动力变化驱动传递泵运行,传递泵与光线追逐装置并驱使光线追逐装置作对应动作变化;
所述的连动构件包括连动轴、引导件、转动件,连动轴竖直固定安装于紧固支架上;
所述的引导件安装于触发升降构件的顶端,引导件包括连接支架、弹性片、引导杆,连接支架固定于触发升降构件的顶端,弹性片固定于连接支架上,引导杆水平活动安装于连接支架上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引导杆背离集热构件的一端为引导端、另一端与弹性片之间以卡接方式连接;
所述的转动件包括同轴固定于连动轴顶端的转筒,转筒的外圆面开设有引导槽,引导槽包括引导槽一、引导槽二,引导槽一贯穿至转筒的下端面且引导槽一的引导方向平行于转筒轴向,引导槽二呈倾斜布置且顶端与引导槽一接通,所述的引导槽沿转筒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且一组引导槽的引导槽二底端与相邻另一组引导槽的引导槽一接通,所述的引导杆的引导端位于任意一组引导槽的引导槽一内;
太阳光直射集热构件并使热膨胀流体热膨胀,热膨胀流体热膨胀并推动触发升降构件上升,触发升降构件上升并牵引引导件同步上升,引导件上升过程中,引导杆的引导端经引导槽一引导至引导槽二的顶端内;
S2:当太阳照射角度偏移并使太阳能发电板的影子遮挡集热构件时,热膨胀流体冷缩并恢复至原状且恢复构件使触发升降构件下降,触发升降构件下降并牵引引导件同步下降,下降过程中,引导杆的引导端与引导槽二配合使得转筒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且引导杆的引导端经引导槽二引导至下一组引导槽的引导槽一内,同时转筒转动并牵引连动轴同步转动,连动轴转动并通过传递构件使传递泵运行并将液压油挤压至光线追逐装置内;
S3:光线追逐装置被触发并牵引太阳能发电装置转动;
所述的光线追逐装置包括安装架体、转动机构、驱动机构、复位机构,安装架体可拆卸式安装于地面,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安装于转动机构上,转动机构可绕自身轴向转动并牵引太阳能发电装置同步转动并最终使太阳能发电装置始终正对于阳光,驱动机构用于接收光线感应触发装置的信号并根据信号决定是否驱动转动机构转动,复位机构用于在太阳下山后使光线追逐装置恢复至原状;
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转柱、支撑支架、周期转换组件,转柱竖直活动安装于安装架体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转柱的外部还同轴固定有牵引筒,牵引筒的外圆面设置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牵引槽,牵引槽可分为三段并分别为竖直段一/二、牵引段,竖直段一/二的引导方向平行于转柱轴向且竖直段一位于竖直段二上方,牵引段位于竖直段一与竖直段二之间且其呈倾斜布置,所述的转柱的底端还同轴设置有复位轴;
所述的支撑支架包括上架体、下架体,上架体/下架体均通过轴承活动安装于转柱外部,且上架体位于牵引筒的上方、下架体位于牵引筒的下方,下架体与安装架体之间设置有紧固件且两者之间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上架体与下架体之间还设置有竖直固定于两者之间的固定柱;
所述的周期转换组件用于转柱与太阳能发电装置之间的周期转换并使转柱转动一周期时太阳能发电装置转动半周期;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限位构件、驱动构件,驱动构件用于驱动转柱转动,限位构件用于限制驱动构件运行;
所述的驱动构件包括约束杆、驱动块、驱动弹簧,约束杆竖直布置,约束杆的一端位于下架体下方且该端为复位端、另一端位于上架体内,驱动块活动安装于固定柱外部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且驱动块位于牵引筒下方,并且驱动块还与约束杆之间固定连接,驱动块朝向转柱的侧面还安装有驱动凸起,驱动弹簧套设于固定柱位于驱动块与下架体之间的部分外部,且其弹力驱动驱动块做远离下架体的上升运动;
所述的传递泵与限位构件连接;
所述的驱动机构沿转柱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且相邻两组驱动机构之间的距离等于牵引槽的竖直段一、二之间的距离,并且其中一组驱动机构的驱动凸起自由端位于牵引槽的竖直段二正下方,驱动机构的数量等于引导槽的数量;
传递泵运行将液压油挤压至限位构件内并使限位构件撤销对驱动构件的限制,使得驱动弹簧的弹力驱动驱动块/约束杆做上升运动,该过程中,驱动凸起与牵引槽配合使转柱绕自身轴向转动,从而使太阳能发电装置再次被阳光直射,并且此时牵引槽再次位于下一组驱动机构的驱动凸起正下方;
S4:重复上述步骤S1~S3,直至太阳下山,同时此时复位机构运行并使光线追逐装置恢复至原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周期转换组件包括转轴、转换件,转轴与上架体之间设置有活动支架,活动支架固定安装于上架体上方,转轴竖直活动安装于活动支架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
所述的转换件包括设置于转轴底端的从动齿圈、设置于转柱顶端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圈啮合且两者之间的传动比为2;
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安装于转轴的顶端;
所述的限位构件安装于上架体上,限位构件包括释放杆、限位块、限位弹簧、释放泵;
所述的限位块活动安装于上架体上,且限位块部分位于约束杆正上方,限位弹簧的一端与上架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且限位弹簧的弹力驱动限位块做靠近转柱的运动;
所述的释放杆可分为两段并分别为呈竖直布置的触发段、呈水平布置的释放段,触发段一端与释放段顶端固定且两者之间构成L形结构、另一端铰接于上架体上且该端匹配设置有挂钩,挂钩悬挂于限位块上;
所述的释放泵安装于上架体上,且释放泵位于释放杆触发段朝向转柱的一侧,释放泵与光线感应触发装置之间设置有用于两者之间接通的流通管;
所述的牵引槽的竖直段二底端设置有约束凸起一,且约束凸起一位于竖直段二朝向竖直段一的一侧,牵引槽的竖直段一顶端设置有约束凸起二,且约束凸起二位于竖直段一朝向竖直段二的一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有效提高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光线感应触发装置以温差为动力、以热膨胀流体为介质驱使光线追逐装置运行并使太阳能发电板被阳光直射,同时当太阳下山后,光线追逐装置与光线感应触发装置自动恢复至原状,不影响第二天的运行,整个过程全自动化,无需人工操作,在提高发电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光线追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转柱与周期转换组件的配合图。
图5为本发明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驱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驱动块与驱动凸起的配合图。
图8为本发明的限位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复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驱动复位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转动复位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转动复位构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转动复位构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光线感应触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光线收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集热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触发升降构件的剖视图。
图18为本发明的恢复构件、触发升降构件、感应辅助构件的配合图。
图19为本发明的信号传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的连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的连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的传递构件与传递泵的配合图。
图23为本发明的传递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的传递构件与传递泵的配合图。
图25为本发明的传递泵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太阳能电池板智能化逐日偏摆的方法,其步骤在于:
S1:光线感应触发装置200收集太阳光热量;
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装置100上水平固定有底座,光线感应触发装置200安装于底座上,光线感应触发装置200包括光线收集机构210、信号传递机构220,光线收集机构210用于以温差为动力、以热膨胀流体为介质驱动信号传递机构220做对应动作变化,信号传递机构220与光线追逐装置300连接且信号传递机构220动作变化使光线追逐装置300驱使太阳能发电装置100正对于阳光;
所述的光线收集机构210包括用于感应阳光热量变化的集热构件2110、用于根据集热构件2210状况做对应升降变化的触发升降构件2120、用于使光线收集机构210恢复至原状的恢复构件2130;
所述的信号传递机构220信号传递机构220包括紧固支架、连动构件2210、传递构件2220、传递泵2230,紧固支架固定于底座上,连动构件2210用于根据触发升降构件2120的升降变化做对应动作变化,传递构件2220用于根据连动构件2210的动力变化驱动传递泵2230运行,传递泵2230与光线追逐装置300并驱使光线追逐装置300作对应动作变化;
所述的连动构件2210包括连动轴2211、引导件、转动件,连动轴2211竖直固定安装于紧固支架上;
所述的引导件安装于触发升降构件2120的顶端,引导件包括连接支架、弹性片2217、引导杆2218,连接支架固定于触发升降构件2120的顶端,弹性片2217固定于连接支架上,引导杆2218水平活动安装于连接支架上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引导杆2218背离集热构件2110的一端为引导端、另一端与弹性片2217之间以卡接方式连接;
所述的转动件包括同轴固定于连动轴2211顶端的转筒2212,转筒2212的外圆面开设有引导槽,引导槽包括引导槽一2213、引导槽二2214,引导槽一2213贯穿至转筒2212的下端面且引导槽一2213的引导方向平行于转筒2212轴向,引导槽二2214呈倾斜布置且顶端与引导槽一2213接通,所述的引导槽沿转筒2212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且一组引导槽的引导槽二2214底端与相邻另一组引导槽的引导槽一2213接通,所述的引导杆2218的引导端位于任意一组引导槽的引导槽一2213内;
太阳光直射集热构件2110并使热膨胀流体热膨胀,热膨胀流体热膨胀并推动触发升降构件2120上升,触发升降构件2120上升并牵引引导件同步上升,引导件上升过程中,引导杆2218的引导端经引导槽一2213引导至引导槽二2214的顶端内;
S2:当太阳照射角度偏移并使太阳能发电板的影子遮挡集热构件2110时,热膨胀流体冷缩并恢复至原状且恢复构件2130使触发升降构件2120下降,触发升降构件2120下降并牵引引导件同步下降,下降过程中,引导杆2218的引导端与引导槽二2214配合使得转筒2212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且引导杆2218的引导端经引导槽二2214引导至下一组引导槽的引导槽一2213内,同时转筒2212转动并牵引连动轴2211同步转动,连动轴2211转动并通过传递构件2220使传递泵2230运行并将液压油挤压至光线追逐装置300内;
S3:光线追逐装置300被触发并牵引太阳能发电装置100转动;
所述的光线追逐装置300包括安装架体、转动机构310、驱动机构320、复位机构330,安装架体可拆卸式安装于地面,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装置100安装于转动机构310上,转动机构310可绕自身轴向转动并牵引太阳能发电装置100同步转动并最终使太阳能发电装置始终正对于阳光,驱动机构320用于接收光线感应触发装置200的信号并根据信号决定是否驱动转动机构310转动,复位机构330用于在太阳下山后使光线追逐装置300恢复至原状;
所述的转动机构310包括转柱311、支撑支架、周期转换组件315,转柱311竖直活动安装于安装架体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转柱311的外部还同轴固定有牵引筒,牵引筒的外圆面设置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牵引槽3111,牵引槽3111可分为三段并分别为竖直段一/二、牵引段,竖直段一/二的引导方向平行于转柱311轴向且竖直段一位于竖直段二上方,牵引段位于竖直段一与竖直段二之间且其呈倾斜布置,所述的转柱311的底端还同轴设置有复位轴316;
所述的支撑支架包括上架体312、下架体313,上架体312/下架体313均通过轴承活动安装于转柱311外部,且上架体312位于牵引筒的上方、下架体313位于牵引筒的下方,下架体313与安装架体之间设置有紧固件且两者之间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上架体312与下架体313之间还设置有竖直固定于两者之间的固定柱314;
所述的周期转换组件315用于转柱311与太阳能发电装置100之间的周期转换并使转柱311转动一周期时太阳能发电装置100转动半周期;
所述的驱动机构320包括限位构件3210、驱动构件3220,驱动构件3220用于驱动转柱311转动,限位构件3210用于限制驱动构件3220运行;
所述的驱动构件3220包括约束杆3221、驱动块3222、驱动弹簧3223,约束杆3221竖直布置,约束杆3221的一端位于下架体313下方且该端为复位端、另一端位于上架体312内,驱动块3223活动安装于固定柱314外部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且驱动块3223位于牵引筒下方,并且驱动块3223还与约束杆3221之间固定连接,驱动块3223朝向转柱311的侧面还安装有驱动凸起3224,驱动弹簧3223套设于固定柱314位于驱动块3223与下架体313之间的部分外部,且其弹力驱动驱动块3223做远离下架体313的上升运动;
所述的传递泵2230与限位构件3210连接;
所述的驱动机构320沿转柱311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且相邻两组驱动机构320之间的距离等于牵引槽3111的竖直段一、二之间的距离,并且其中一组驱动机构320的驱动凸起3224自由端位于牵引槽3111的竖直段二正下方,驱动机构320的数量等于引导槽的数量;
传递泵2230运行将液压油挤压至限位构件3210内并使限位构件3210撤销对驱动构件3220的限制,使得驱动弹簧3223的弹力驱动驱动块3223/约束杆3221做上升运动,该过程中,驱动凸起3224与牵引槽3111配合使转柱311绕自身轴向转动,从而使太阳能发电装置100再次被阳光直射,并且此时牵引槽3111再次位于下一组驱动机构320的驱动凸起3224正下方;
S4:重复上述步骤S1~S3,直至太阳下山,同时此时复位机构330运行并使光线追逐装置300恢复至原状。
本发明采用光线感应触发装置与光线追逐装置配合使太阳能发电板始终被阳光直射的优越性在于,能够有效提高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光线感应触发装置以温差为动力、以热膨胀流体为介质驱使光线追逐装置运行并使太阳能发电板被阳光直射,同时当太阳下山后,光线追逐装置与光线感应触发装置自动恢复至原状,不影响第二天的运行,整个过程全自动化,无需人工操作,在提高发电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操作难度。
区间自动逐日太阳能发电设备,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100、光线感应触发装置200、光线追逐装置300,光线感应触发装置200用于感应太阳能发电装置100是否正对于阳光并将信号传递至光线追逐装置300,光线追逐装置300用于根据光线感应触发装置200提供的信号作对应动作变化并使太阳能发电装置100始终正对于阳光。
所述的光线追逐装置300包括安装架体、转动机构310、驱动机构320、复位机构330,安装架体可拆卸式安装于地面,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装置100安装于转动机构310上,且太阳能发电装置100结构以及安装方式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转动机构310可绕自身轴向转动并牵引太阳能发电装置100同步转动并最终使太阳能发电装置始终正对于阳光,驱动机构320用于接收光线感应触发装置200的信号并根据信号决定是否驱动转动机构310转动,复位机构330用于在太阳下山后使光线追逐装置300恢复至原状。
所述的转动机构310包括转柱311、支撑支架、周期转换组件315,转柱311竖直活动安装于安装架体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转柱311的外部还同轴固定有牵引筒,牵引筒的外圆面设置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牵引槽3111,牵引槽3111可分为三段并分别为竖直段一/二、牵引段,竖直段一/二的引导方向平行于转柱311轴向且竖直段一位于竖直段二上方,牵引段位于竖直段一与竖直段二之间且其呈倾斜布置,所述的转柱311的底端还同轴设置有复位轴316。
所述的支撑支架包括上架体312、下架体313,上架体312/下架体313均通过轴承活动安装于转柱311外部,且上架体312位于牵引筒的上方、下架体313位于牵引筒的下方,下架体313与安装架体之间设置有紧固件且两者之间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上架体312与下架体313之间还设置有竖直固定于两者之间的固定柱314。
所述的周期转换组件315用于转柱311与太阳能发电装置100之间的周期转换并使转柱311转动一周期时太阳能发电装置100转动半周期,周期转换组件315包括转轴3151、转换件,转轴3151与上架体312之间设置有活动支架,具体的,活动支架固定安装于上架体312上方,转轴3151竖直活动安装于活动支架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
所述的转换件包括设置于转轴3151底端的从动齿圈3152、设置于转柱311顶端的主动齿轮3153,主动齿轮3153与从动齿圈3152啮合且两者之间的传动比为2。
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装置100安装于转轴3151的顶端。
当阳光偏离使得太阳能发电装置100未能正对于阳光时,光线感应触发装置200将信号传递至驱动机构320,驱动机构320运行并使转柱311绕自身轴向转动相应角度,转柱311转动并通过转换件牵引转轴3151同步转动,转轴3151转动并牵引太阳能发电装置100同步转动,从而使太阳能发电装置100再次正对于阳光;除此之外,周期转换组件315存在的意义在于,由于太阳位置变化由东至西一百八十度,而转柱311转动三百六十度,故而在两者之间设置周期转动组件315。
所述的驱动机构320包括限位构件3210、驱动构件3220,驱动构件3220用于驱动转柱311转动,限位构件3210用于限制驱动构件3220运行。
所述的驱动构件3220包括约束杆3221、驱动块3222、驱动弹簧3223,约束杆3221竖直布置,约束杆3221的一端位于下架体313下方且该端为复位端、另一端位于上架体312内,驱动块3223活动安装于固定柱314外部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且驱动块3223位于牵引筒下方,并且驱动块3223还与约束杆3221之间固定连接,驱动弹簧3223套设于固定柱314位于驱动块3223与下架体313之间的部分外部,且其弹力驱动驱动块3223做远离下架体313的上升运动。
所述的驱动块3223朝向转柱311的侧面安装有驱动凸起3224,具体的,驱动凸起3224以铰接方式安装于驱动块3223上且铰接轴芯线平行于转柱311在该点处的切线方向,并且驱动凸起3224与驱动块3223之间的铰接点处安装有卷簧3225。
所述的限位构件3210安装于上架体312上,限位构件3210包括释放杆3211、限位块3212、限位弹簧3213、释放泵3214。
所述的限位块3212活动安装于上架体312上,且限位块3212部分位于约束杆3221正上方,限位弹簧3213的一端与上架体3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块3212固定连接,且限位弹簧3213的弹力驱动限位块3212做靠近转柱311的运动。
所述的释放杆3211可分为两段并分别为呈竖直布置的触发段、呈水平布置的释放段,触发段一端与释放段顶端固定且两者之间构成L形结构、另一端铰接于上架体312上且该端匹配设置有挂钩,挂钩悬挂于限位块3212上。
所述的释放泵3214安装于上架体312上,且释放泵3214位于释放杆3211触发段朝向转柱311的一侧,释放泵3214与光线感应触发装置200之间设置有用于两者之间接通的流通管。
所述的驱动机构320沿转柱311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且相邻两组驱动机构320之间的距离等于牵引槽3111的竖直段一、二之间的距离,并且其中一组驱动机构320的驱动凸起3224自由端位于牵引槽3111的竖直段二正下方。
当阳光偏离使得太阳能发电装置100未能正对于阳光时,光线感应触发装置200驱使释放泵3214运动并推动释放杆3211随之摆动,从而使限位块3212做远离转柱311的运动并撤销对约束杆3221的约束,而后驱动弹簧3223的弹力驱动驱动块3223/约束杆3221做上升运动,该过程中,驱动凸起3224与牵引槽3111配合使转柱311绕自身轴向转动,从而使太阳能发电装置100再次正对于阳光,并且此时牵引槽3111再次位于下一组驱动机构320的驱动凸起3224正下方,如此往复,直至太阳下山。
更为具体的,在驱动机构320驱使转柱311转动的过程中,由于转动惯性或其它因素影响,会使得牵引槽3111未能准确再次位于下一组驱动机构320的驱动凸起3224正下方,这会导致光线追逐装置300后续无法运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述的牵引槽3111的竖直段二底端设置有约束凸起一,且约束凸起一位于竖直段二朝向竖直段一的一侧,牵引槽3111的竖直段一顶端设置有约束凸起二,且约束凸起二位于竖直段一朝向竖直段二的一侧。
驱动机构320驱使转柱311转动过程中,当牵引槽3111位于下一组驱动机构320的驱动凸起3224正下方时,约束凸起一随之一同与该组驱动机构320接触并限制转柱311继续转动,从而使牵引槽3111准确定位至下一组驱动机构320的驱动凸起3224正下方;最后一组驱动机构320驱使转柱311转动过程中,当牵引槽3111的竖直段二位于第一组驱动机构320的驱动凸起3224正下方时,约束凸起二会与第一组驱动机构320接触并限制转柱311继续转动,从而避免为后续的复位过程造成不利影响。
所述的复位机构330设置于下架体313的下方,复位机构330包括用于使驱动机构320复位的驱动复位构件3310、用于使转动机构310复位的转动复位构件3320、用于感应并决定驱动复位构件3310/转动复位构件3320是否运行的感应构件。
所述的驱动复位构件3310包括电动机3311、复位支架3313、丝杆3314,丝杆3314上开设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安装孔,且丝杆3314通过安装孔活动套设于复位轴316外部并且两者之间互不干涉,电动机3311固定于安装架体上,且其动力输出端与丝杆3314之间设置有动力传递件3312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动力传递件3312进行动力连接传递,具体的,动力传递件3312为带传动件。
所述的复位支架3313通过丝母安装于丝杆3314外部,复位支架3313上设置有避让孔且约束杆3221的复位端穿过避让孔并位于复位支架3313下方、并且该复位端还匹配设置有复位台阶,避让孔对应设置有若干组。
所述的转动复位构件3320包括转块3321、传递块3322、转盘3324,所述的转盘3324为环形结构,转盘3324与复位轴316之间设置有连接件一,且转盘3324通过连接件一同轴安装于复位轴316外部并位于丝杆3314的下方,并且当转盘3324沿复位轴316轴向发生位移时,转盘3324可持续向复位轴316输出动力,具体的,连接件一包括设置于转盘3324内部的内花键一、设置于复位轴316外部的外花键一。
所述的复位轴316的底端还设置有抵触台阶,复位轴316位于抵触台阶与转盘3324之间的部分外部还套设有保护弹簧3326,且保护弹簧3326的弹力驱使转盘3324做上升运动。
所述的传递块3322活动套设于复位轴316外部并位于转盘3324上方,传递块3322与转盘3324之间设置有连动件一且两者之间通过连动件一进行动力传递,具体的,连动件一包括设置于转盘3324上端面的凹槽一、设置于传递块3322下端面的凹槽二、位于凹槽一/二之间的滚珠3325,且连动件一沿转盘3324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
所述的丝杆3314的底端端面还同轴开设有安装槽,转块3321为与丝杆3314同轴布置的环体结构且转块3321的上端面同轴设置有安装凸起,安装凸起与安装槽之间设置有连接件二且安装凸起通过连接件二同轴安装于安装槽内,并且当安装凸起沿丝杆3314轴向发生位移时,丝杆3314可持续向转块3321输出动力,具体的,连接件二包括设置于安装槽内的内花键二、设置于安装凸起外部的外花键二。
所述的转块3321与传递块3322之间还设置有连动件二且两者之间通过连动件二进行动力传递,具体的,连动件二包括设置于转块3321下端面的主动牙、设置于传递块3322上端面的从动牙,从动牙与主动牙之间以牙嵌方式进行嵌合/分离,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连动件二沿传递块3322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
所述的复位轴316位于转块3321与传递块3322之间的部分外部还套设有分离弹簧3323,且分离弹簧3323的弹力驱动转块3321做上升运动。
所述的感应构件包括感应器一/二、限位杆,限位杆竖直固定于活动支架上,且限位杆与太阳能发电装置100接触,限位杆设置有两组且两组限位杆配合并使太阳能发电装置100只能转动一百八十度。
所述的感应器一安装于安装架体上并靠近最后一组驱动机构320、并且感应器一用于感应最后一组驱动机构320是否已经被触发运行,所述的感应器二安装于活动支架上并用于感应太阳能发电装置100是否已经恢复至原状。
当最后一组驱动机构320被触发后,太阳下山,此时复位机构330运行并使光线追逐装置300恢复至原状,具体为:
感应器一将信号传递至电动机3311并使其开始运行,电动机3311运行并通过动力传递件3312牵引丝杆3314同步转动,丝杆3314转动并牵引复位支架3313做下降运行,由于此前约束杆3221上升并使复位台阶与复位支架3313接触,使得复位支架3313下降并牵引约束杆3221同步下降,从而使驱动机构320恢复至原状,同时该过程中,由于驱动凸起3224与驱动块3222之间以铰接方式安装且铰接点处设置有卷簧3225,使得牵引筒未能限制驱动凸起3224下降;
复位支架3313下降过程中,复位支架3313与转块3321接触并牵引其同步下降,从而使主动牙与从动牙之间嵌合,丝杆3314转动并通过转块3321、主动牙/从动牙、传递块3322、滚珠3325、转盘3324牵引复位轴316同步转动,且该转动转向与驱动机构320驱使转柱311转动转向相反,从而使转动机构310恢复至原状,同时当转动机构310恢复至原状后,感应器二将信号传递至电动机3311并使其停止运行,此时整个光线追逐装置300恢复至原状;除此之外,连动件一与保护弹簧3326设置的意义在于,光线追逐装置300恢复至原状时,限位杆限制其继续转动,此时若电动机3311还未及时关闭,则电动机3311转动会导致传递块3322做先上升后下降的循环运动,而转盘3324静止不动,从而达到保护光线追逐装置300的目的。
所述的光线感应触发装置200安装于太阳能发电装置100上,具体的,太阳能发电装置100上水平固定有底座,光线感应触发装置200安装于底座上,光线感应触发装置200包括光线收集机构210、信号传递机构220,光线收集机构210用于以温差为动力、以热膨胀流体为介质驱动信号传递机构220做对应动作变化,信号传递机构220与光线追逐装置300连接且信号传递机构220的动作变化使光线追逐装置300驱使太阳能发电装置100始终正对于阳光。
所述的光线收集机构210包括用于感应阳光热量变化的集热构件2110、用于根据集热构件2210状况做对应升降变化的触发升降构件2120、用于使光线收集机构210恢复至原状的恢复构件2130。
所述的集热构件2110包括集热管2111、过渡壳2112、连接管2113,集热管2111倾斜固定于底座上,且集热管2111与太阳能发电装置100的太阳能板位于同一平面内,集热管2111沿太阳能板的延伸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且当阳光照射角度发生变化时,太阳能板的影子遮挡集热管2111。
所述的若干组集热管2111的顶端均与过渡壳2112接通,连接管2113的一端与过渡壳2112接通、另一端与触发升降构件2120接通,优选的,连接管2113的外部涂覆有保温涂层。
优选的,所述的集热管2111背离阳光直射的一侧设置有反光板2114;其意义在于,反光板2114反射光线至集热管2111上,使得集热管2111的灵敏度更佳。
太阳直射集热管2111时,热膨胀流体热膨胀,太阳照射角度偏移并使太阳能发电板的影子遮挡集热管2111时,热膨胀流体冷缩。
所述的触发升降构件2120设置于集热构件2110背离阳光直射的一侧,触发升降构件2120包括固定支架、过渡筒2121、液压缸,固定支架固定于底座上,过渡筒2121竖直固定于固定支架上且与连接管2113接通,所述的热膨胀流体设置于集热构件2110与过渡筒2121之间。
所述的液压缸包括缸体2122、活塞2123、活塞杆2124,缸体2122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形筒体结构,缸体2122的开口端同轴固定于过渡筒2121的顶端且两者接通,缸体2122的封闭端同轴开设有穿设孔,所述的活塞2123设置于缸体2122内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活塞杆2124的一端与活塞2123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穿设孔并位于缸体2122的上方。
所述的恢复构件2130包括固定板2131、恢复件,固定板2131水平固定于活塞杆2124位于缸体2122上方的部分外部,恢复件沿缸体2122的圆周方向阵列有两组。
所述的恢复件包括导杆2132、滑套2133、连接杆2134、恢复弹簧2135,导杆2132竖直固定于固定支架上且其顶端设置有外置台阶,滑套2133活动套设于导杆2132外部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连接杆2134的一端与固定板21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套2133固定连接,恢复弹簧2135套设于导杆2132位于滑套2133与外置台阶之间的部分外部且其弹力驱动滑套2133做下降运动。
热膨胀流体热膨胀时推动活塞2123/活塞杆2124做上升运动,活塞杆2124上升并牵引固定板2131/连接杆2134/滑套2133同步上升、并使恢复弹簧2135呈压缩状态;热膨胀流体冷缩恢复至原状时,恢复弹簧2135的弹力使活塞杆2124/固定板2131/连接杆2134/滑套2133做下降运动,使得液压缸恢复至原状。
优选的,所述的活塞杆2124位于缸体2122封闭端与固定板2131之间的部分外部套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用于在驱动杆120恢复至原状过程中对缸体2122与固定板2131之间起缓冲作用。
更为具体的,为了提高光线收集机构210感应太阳热量变化的灵敏度,所述的光线收集机构210还包括感应辅助构件2140,感应辅助构件2140包括固定套、保温筒2141、散热筒2142,固定套水平固定于两组滑套2133之间,保温筒2141固定于固定套的上端面且活动套设于缸体2122外部,散热筒2142固定于固定套的下端面且活动套设于过渡筒2121外部,所述的过渡筒2121的外部设置有保温涂层。
热膨胀流体热膨胀时,由于连接管2113/过渡筒2121的外部均设置有保温涂层以及保温筒2141的设置,使得热膨胀流体能够长时间保持热膨胀状态,同时散热筒2142跟随固定套/滑套2133上升至缸体2122外部;太阳照射角度偏移时,散热筒2142辅助热膨胀流体冷缩并缩短其冷缩所需时间;从而提高光线收集机构210感应太阳热量变化的灵敏度。
所述的信号传递机构220设置于液压缸背离集热构件2110的一侧,信号传递机构220包括紧固支架、连动构件2210、传递构件2220、传递泵2230,紧固支架固定于底座上,连动构件2210用于根据液压缸的升降变化做对应动作变化,传递构件2220用于根据连动构件2210的动力变化驱动传递泵2230运行,传递泵2230与释放泵3124接通并用于驱使释放泵3124同步运行。
所述的连动构件2210包括连动轴2211、引导件、转动件,连动轴2211竖直固定安装于紧固支架上。
所述的引导件安装于活塞杆2124的顶端并位于活塞杆2124背离集热构件2110的一侧,活塞杆2124上升/下降并牵引引导件同步上升/下降,引导件包括连接支架、弹性片2217、引导杆2218。
所述的连接支架固定于活塞杆2124的顶端,弹性片2217固定于连接支架上,引导杆2218水平活动安装于连接支架上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引导杆2218背离集热构件2110的一端为引导端、另一端与弹性片2217之间以卡接方式连接;引导杆2218与弹性片2217之间的卡接方式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的转动件包括同轴固定于连动轴2211顶端的转筒2212,转筒2212的外圆面开设有引导槽,引导槽包括引导槽一2213、引导槽二2214,引导槽一2213贯穿至转筒2212的下端面且引导槽一2213的引导方向平行于转筒2212轴向,引导槽二2214呈倾斜布置且顶端与引导槽一2213接通。
所述的引导槽沿转筒2212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且一组引导槽的引导槽二2214底端与相邻另一组引导槽的引导槽一2213接通,并且引导槽的数量等于驱动机构320的数量。
所述的引导杆2218的引导端位于任意一组引导槽的引导槽一2213内。
所述的一组引导槽内的引导槽一2213与引导槽二2214的接通处设置有限位块一2215,限位块一2215朝向引导槽一2213底端的侧面为引导斜面一,且引导斜面一与引导槽一2213底端之间的距离沿转筒2212径向并由其圆心指向外圆面的方向递增,限位块一2215背离引导槽一2213的侧面为限位面一。
所述的一组引导槽的引导槽二2214与相邻另一组引导槽的引导槽一2213的接通处设置有限位块二2216,限位块二2216背离对应引导槽一2213的侧面为引导斜面二,且引导斜面二与对应引导槽一2213之间的距离沿转筒2212径向并由其圆心指向外圆面的方向递减,限位块二2216朝向对应引导槽一2213的侧面为限位面二。
引导件上升过程中,引导杆2218的引导端经引导槽一2213引导至引导槽二2214的顶端内,同时该过程中,限位块二2216的限位面一避免引导杆2218引导端因意外因素进入至另一组引导槽的引导槽二2214内;引导件下降过程中,由于限位块一2215限位面的存在,使得引导杆2218引导端位于引导槽二2214内,且引导杆2218的引导端与引导槽二2214配合使得转筒2212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且引导杆2218的引导端经引导槽二2214引导至下一组引导槽的引导槽一2213内,如此往复。
所述的传递构件2220设置于连动轴2211背离集热构件2110的一侧,传递构件2220包括传递柱2221、传递件,传递柱2221为正多边形柱体结构且其边数等于驱动机构320的数量,并且传递柱2221同轴固定于连动轴2211的外部,传递柱2221外部的每一组侧面均设置有传递凸起2222,且若干组传递凸起2222由下至上呈螺旋状分布;转筒2212绕自身轴向转动并牵引连动轴2211/传递柱2221同步转动。
所述的传递件设置于连动轴2211背离集热构件2110的一侧,传递件包括铰接轴2223、传递杆2224,铰接轴2223竖直固定于紧固支架上。
所述的传递杆2224可分为两部分并分别为接收段、传递段,接收段与传递段之间呈夹角布置且两者之间的连接处开设有套孔,传递杆2224通过套孔活动套设于铰接轴2223外部且传递杆2224可绕铰接轴2223轴向转动,并且传递杆2224接收段的自由端靠近传递柱2221并可与传递凸起2222接触。
所述的传递杆2224与传递凸起2222相对应,且传递杆2224沿铰接轴2223轴向对应阵列设置有若干组,并且最上方的传递杆2224与最上方的传递凸起2222接触。
传递柱2221转动过程中,位于最上方的传递凸起2222驱动最上方的传递杆2224绕铰接轴2223轴向摆动,同时下一组传递凸起2222与下一组传递杆2224接触,如此往复,当转筒2212转动一周期后,传递构件2220又恢复至原状。
所述的传递泵2230设置于传递构件2220背离集热构件2110的一侧且液压泵2230内储存有液压油,传递泵2230包括固定轴、泵体,固定轴竖直固定于紧固支架上,泵体包括泵壳2232、密封塞2235、泵杆2236、复位弹簧2237。
所述的泵壳2232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壳体结构且其开口端安装有泵盖、封闭端开设有伸出孔,泵壳2232的外部还设置有接通嘴2233,泵盖上还设置有套筒2234,套筒2234活动套设于固定轴外部且泵壳2232/泵盖可绕固定轴轴向转动。
所述的密封塞2235设置于泵壳2232内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泵杆2236的一端与密封塞2235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伸出孔并与传递杆2224传递段的自由端铰接且铰接中心线平行于固定轴轴向,复位弹簧2237设置于密封塞2235与泵盖之间,且复位弹簧2237的弹力驱动密封塞2235做远离泵盖的运动。
所述的接通管2231的一端与接通嘴2233连接接通、另一端与流通管连接接通。
所述的泵体与传递杆2224相对应,并且泵体沿固定轴轴向对应阵列设置有若干组。
传递杆2224绕铰接轴2223轴向摆动并牵引泵体绕固定轴轴向摆动,使得泵杆2236/密封塞2235做靠近泵盖的运动,从而将传递泵2230内的液压油经接通管2231压入至释放泵3214内,并驱使释放泵3214运行推动释放杆3211摆动、使限位块3212做远离转柱311的运动并撤销对约束杆3221的约束。
实际工作时,太阳直射集热管2111并使热膨胀流体热膨胀,热膨胀流体热膨胀时推动活塞2123/活塞杆2124做上升运动,活塞杆2124上升并牵引固定板2131/连接杆2134/滑套2133同步上升、并使恢复弹簧2135呈压缩状态,活塞杆2124上升并牵引引导件同步上升,引导件上升过程中,引导杆2218的引导端经引导槽一2213引导至引导槽二2214的顶端内;
随后当太阳照射角度偏移并使太阳能发电板的影子遮挡集热管2111时,热膨胀流体冷缩并恢复至原状,同时恢复弹簧2135的弹力使活塞杆2124/固定板2131/连接杆2134/滑套2133做下降运动,使得液压缸恢复至原状;
活塞杆2124下降并牵引引导件同步下降,引导件下降过程中,引导杆2218的引导端与引导槽二2214配合使得转筒2212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且引导杆2218的引导端经引导槽二2214引导至下一组引导槽的引导槽一2213内;
转筒2212转动并牵引连动轴2211/传递柱2221同步转动,传递柱2221转动过程中,位于最上方的传递凸起2222驱动最上方的传递杆2224绕铰接轴2223轴向摆动,同时下一组传递凸起2222与下一组传递杆2224接触;
传递杆2224摆动并牵引泵体绕固定轴轴向摆动,使得泵杆2236/密封塞2235做靠近泵盖的运动,从而将传递泵2230内的液压油经接通管2231压入至释放泵3214内,并驱使释放泵3214运行推动释放杆3211摆动、使限位块3212做远离转柱311的运动并撤销对约束杆3221的约束,而后驱动弹簧3223的弹力驱动驱动块3223/约束杆3221做上升运动,该过程中,驱动凸起3224与牵引槽3111配合使转柱311绕自身轴向转动,从而使太阳能发电装置100再次正对于阳光,并且此时牵引槽3111再次位于下一组驱动机构320的驱动凸起3224正下方,如此往复,直至太阳下山;
当太阳下山时,转筒2212已经转动一周期,且此时传递构件2220恢复至原状,同时最后一组驱动机构320已被触发后,并且复位机构330运行并使光线追逐装置300恢复至原状。

Claims (10)

1.太阳能电池板智能化逐日偏摆的方法,其步骤在于:
S1:光线感应触发装置收集太阳光热量;
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上水平固定有底座,光线感应触发装置安装于底座上,光线感应触发装置包括光线收集机构、信号传递机构,光线收集机构用于以温差为动力、以热膨胀流体为介质驱动信号传递机构做对应动作变化,信号传递机构与光线追逐装置连接且信号传递机构动作变化使光线追逐装置驱使太阳能发电装置正对于阳光;
所述的光线收集机构包括用于感应阳光热量变化的集热构件、用于根据集热构件状况做对应升降变化的触发升降构件、用于使光线收集机构恢复至原状的恢复构件;
所述的信号传递机构信号传递机构包括紧固支架、连动构件、传递构件、传递泵,紧固支架固定于底座上,连动构件用于根据触发升降构件的升降变化做对应动作变化,传递构件用于根据连动构件的动力变化驱动传递泵运行,传递泵与光线追逐装置并驱使光线追逐装置作对应动作变化;
所述的连动构件包括连动轴、引导件、转动件,连动轴竖直固定安装于紧固支架上;
太阳光直射集热构件并使热膨胀流体热膨胀,热膨胀流体热膨胀并推动触发升降构件上升,触发升降构件上升并牵引引导件同步上升,引导件上升过程中,引导杆的引导端经引导槽一引导至引导槽二的顶端内;
S2:当太阳照射角度偏移并使太阳能发电板的影子遮挡集热构件时,热膨胀流体冷缩并恢复至原状且恢复构件使触发升降构件下降,触发升降构件下降并牵引引导件同步下降,下降过程中,引导杆的引导端与引导槽二配合使得转筒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且引导杆的引导端经引导槽二引导至下一组引导槽的引导槽一内,同时转筒转动并牵引连动轴同步转动,连动轴转动并通过传递构件使传递泵运行并将液压油挤压至光线追逐装置内;
S3:光线追逐装置被触发并牵引太阳能发电装置转动;
所述的光线追逐装置包括安装架体、转动机构、驱动机构、复位机构,安装架体可拆卸式安装于地面,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安装于转动机构上,转动机构可绕自身轴向转动并牵引太阳能发电装置同步转动并最终使太阳能发电装置始终正对于阳光,驱动机构用于接收光线感应触发装置的信号并根据信号决定是否驱动转动机构转动,复位机构用于在太阳下山后使光线追逐装置恢复至原状;
传递泵运行将液压油挤压至限位构件内并使限位构件撤销对驱动构件的限制,使得驱动弹簧的弹力驱动驱动块/约束杆做上升运动,该过程中,驱动凸起与牵引槽配合使转柱绕自身轴向转动,从而使太阳能发电装置再次被阳光直射,并且此时牵引槽再次位于下一组驱动机构的驱动凸起正下方;
S4:重复上述步骤S1~S3,直至太阳下山,同时此时复位机构运行并使光线追逐装置恢复至原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智能化逐日偏摆的方法,所述的引导件安装于触发升降构件的顶端,引导件包括连接支架、弹性片、引导杆,连接支架固定于触发升降构件的顶端,弹性片固定于连接支架上,引导杆水平活动安装于连接支架上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引导杆背离集热构件的一端为引导端、另一端与弹性片之间以卡接方式连接;
所述的转动件包括同轴固定于连动轴顶端的转筒,转筒的外圆面开设有引导槽,引导槽包括引导槽一、引导槽二,引导槽一贯穿至转筒的下端面且引导槽一的引导方向平行于转筒轴向,引导槽二呈倾斜布置且顶端与引导槽一接通,所述的引导槽沿转筒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且一组引导槽的引导槽二底端与相邻另一组引导槽的引导槽一接通,所述的引导杆的引导端位于任意一组引导槽的引导槽一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智能化逐日偏摆的方法,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转柱、支撑支架、周期转换组件,转柱竖直活动安装于安装架体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转柱的外部还同轴固定有牵引筒,牵引筒的外圆面设置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牵引槽,牵引槽可分为三段并分别为竖直段一/二、牵引段,竖直段一/二的引导方向平行于转柱轴向且竖直段一位于竖直段二上方,牵引段位于竖直段一与竖直段二之间且其呈倾斜布置,所述的转柱的底端还同轴设置有复位轴;
所述的支撑支架包括上架体、下架体,上架体/下架体均通过轴承活动安装于转柱外部,且上架体位于牵引筒的上方、下架体位于牵引筒的下方,下架体与安装架体之间设置有紧固件且两者之间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上架体与下架体之间还设置有竖直固定于两者之间的固定柱;
所述的周期转换组件用于转柱与太阳能发电装置之间的周期转换并使转柱转动一周期时太阳能发电装置转动半周期;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限位构件、驱动构件,驱动构件用于驱动转柱转动,限位构件用于限制驱动构件运行;
所述的驱动构件包括约束杆、驱动块、驱动弹簧,约束杆竖直布置,约束杆的一端位于下架体下方且该端为复位端、另一端位于上架体内,驱动块活动安装于固定柱外部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且驱动块位于牵引筒下方,并且驱动块还与约束杆之间固定连接,驱动块朝向转柱的侧面还安装有驱动凸起,驱动弹簧套设于固定柱位于驱动块与下架体之间的部分外部,且其弹力驱动驱动块做远离下架体的上升运动;
所述的传递泵与限位构件连接;
所述的驱动机构沿转柱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且相邻两组驱动机构之间的距离等于牵引槽的竖直段一、二之间的距离,并且其中一组驱动机构的驱动凸起自由端位于牵引槽的竖直段二正下方,驱动机构的数量等于引导槽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智能化逐日偏摆的方法,所述的周期转换组件包括转轴、转换件,转轴与上架体之间设置有活动支架,活动支架固定安装于上架体上方,转轴竖直活动安装于活动支架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
所述的转换件包括设置于转轴底端的从动齿圈、设置于转柱顶端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圈啮合且两者之间的传动比为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智能化逐日偏摆的方法,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安装于转轴的顶端;
所述的限位构件安装于上架体上,限位构件包括释放杆、限位块、限位弹簧、释放泵;
所述的限位块活动安装于上架体上,且限位块部分位于约束杆正上方,限位弹簧的一端与上架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且限位弹簧的弹力驱动限位块做靠近转柱的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智能化逐日偏摆的方法,所述的释放杆可分为两段并分别为呈竖直布置的触发段、呈水平布置的释放段,触发段一端与释放段顶端固定且两者之间构成L形结构、另一端铰接于上架体上且该端匹配设置有挂钩,挂钩悬挂于限位块上;
所述的释放泵安装于上架体上,且释放泵位于释放杆触发段朝向转柱的一侧,释放泵与光线感应触发装置之间设置有用于两者之间接通的流通管;
所述的牵引槽的竖直段二底端设置有约束凸起一,且约束凸起一位于竖直段二朝向竖直段一的一侧,牵引槽的竖直段一顶端设置有约束凸起二,且约束凸起二位于竖直段一朝向竖直段二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智能化逐日偏摆的方法,所述的复位机构设置于下架体的下方,复位机构包括用于使驱动机构复位的驱动复位构件、用于使转动机构复位的转动复位构件、用于感应并决定驱动复位构件/转动复位构件是否运行的感应构件;
所述的驱动复位构件包括电动机、复位支架、丝杆,丝杆上开设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安装孔,且丝杆通过安装孔活动套设于复位轴外部并且两者之间互不干涉,电动机固定于安装架体上,且其动力输出端与丝杆之间设置有动力传递件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动力传递件进行动力连接传递,动力传递件为带传动件;
所述的复位支架通过丝母安装于丝杆外部,复位支架上设置有避让孔且约束杆的复位端穿过避让孔并位于复位支架下方、并且该复位端还匹配设置有复位台阶,避让孔对应设置有若干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智能化逐日偏摆的方法,所述的转动复位构件包括转块、传递块、转盘,所述的转盘为环形结构,转盘与复位轴之间设置有连接件一,且转盘通过连接件一同轴安装于复位轴外部并位于丝杆的下方,并且当转盘沿复位轴轴向发生位移时,转盘可持续向复位轴输出动力,连接件一包括设置于转盘内部的内花键一、设置于复位轴外部的外花键一;
所述的复位轴的底端还设置有抵触台阶,复位轴位于抵触台阶与转盘之间的部分外部还套设有保护弹簧,且保护弹簧的弹力驱使转盘做上升运动;
所述的传递块活动套设于复位轴外部并位于转盘上方,传递块与转盘之间设置有连动件一且两者之间通过连动件一进行动力传递,连动件一包括设置于转盘上端面的凹槽一、设置于传递块下端面的凹槽二、位于凹槽一/二之间的滚珠,且连动件一沿转盘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
所述的丝杆的底端端面还同轴开设有安装槽,转块为与丝杆同轴布置的环体结构且转块的上端面同轴设置有安装凸起,安装凸起与安装槽之间设置有连接件二且安装凸起通过连接件二同轴安装于安装槽内,并且当安装凸起沿丝杆轴向发生位移时,丝杆可持续向转块输出动力,连接件二包括设置于安装槽内的内花键二、设置于安装凸起外部的外花键二;
所述的转块与传递块之间还设置有连动件二且两者之间通过连动件二进行动力传递,连动件二包括设置于转块下端面的主动牙、设置于传递块上端面的从动牙,从动牙与主动牙之间以牙嵌方式进行嵌合/分离,连动件二沿传递块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
所述的复位轴位于转块与传递块之间的部分外部还套设有分离弹簧,且分离弹簧的弹力驱动转块做上升运动;
所述的感应构件包括感应器一/二、限位杆,限位杆竖直固定于活动支架上,且限位杆与太阳能发电装置接触,限位杆设置有两组且两组限位杆配合并使太阳能发电装置只能转动一百八十度;
所述的感应器一安装于安装架体上并靠近最后一组驱动机构、并且感应器一用于感应最后一组驱动机构是否已经被触发运行,所述的感应器二安装于活动支架上并用于感应太阳能发电装置是否已经恢复至原状。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智能化逐日偏摆的方法,所述的集热构件包括集热管、过渡壳、连接管,集热管倾斜固定于底座上,且集热管与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太阳能板位于同一平面内,集热管沿太阳能板的延伸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且当阳光照射角度发生变化时,太阳能板的影子遮挡集热管;
所述的若干组集热管的顶端均与过渡壳接通,连接管的一端与过渡壳接通、另一端与触发升降构件接通,连接管的外部涂覆有保温涂层;
所述的集热管背离阳光直射的一侧设置有反光板;
所述的触发升降构件设置于集热构件背离阳光直射的一侧,触发升降构件包括固定支架、过渡筒、液压缸,固定支架固定于底座上,过渡筒竖直固定于固定支架上且与连接管接通,所述的热膨胀流体设置于集热构件与过渡筒之间;
所述的液压缸包括缸体、活塞、活塞杆,缸体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形筒体结构,缸体的开口端同轴固定于过渡筒的顶端且两者接通,缸体的封闭端同轴开设有穿设孔,所述的活塞设置于缸体内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穿设孔并位于缸体的上方;
所述的恢复构件包括固定板、恢复件,固定板水平固定于活塞杆位于缸体上方的部分外部,恢复件沿缸体的圆周方向阵列有两组;
所述的恢复件包括导杆、滑套、连接杆、恢复弹簧,导杆竖直固定于固定支架上且其顶端设置有外置台阶,滑套活动套设于导杆外部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连接杆的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套固定连接,恢复弹簧套设于导杆位于滑套与外置台阶之间的部分外部且其弹力驱动滑套做下降运动;
所述的活塞杆位于缸体封闭端与固定板之间的部分外部套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用于在驱动杆恢复至原状过程中对缸体与固定板之间起缓冲作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智能化逐日偏摆的方法,所述的光线收集机构还包括感应辅助构件,感应辅助构件包括固定套、保温筒、散热筒,固定套水平固定于两组滑套之间,保温筒固定于固定套的上端面且活动套设于缸体外部,散热筒固定于固定套的下端面且活动套设于过渡筒外部,所述的过渡筒的外部设置有保温涂层;
所述的一组引导槽内的引导槽一与引导槽二的接通处设置有限位块一,限位块一朝向引导槽一底端的侧面为引导斜面一,且引导斜面一与引导槽一底端之间的距离沿转筒径向并由其圆心指向外圆面的方向递增,限位块一背离引导槽一的侧面为限位面一;
所述的一组引导槽的引导槽二与相邻另一组引导槽的引导槽一的接通处设置有限位块二,限位块二背离对应引导槽一的侧面为引导斜面二,且引导斜面二与对应引导槽一之间的距离沿转筒径向并由其圆心指向外圆面的方向递减,限位块二朝向对应引导槽一的侧面为限位面二;
所述的传递构件设置于连动轴背离集热构件的一侧,传递构件包括传递柱、传递件,传递柱为正多边形柱体结构且其边数等于驱动机构的数量,并且传递柱同轴固定于连动轴的外部,传递柱外部的每一组侧面均设置有传递凸起,且若干组传递凸起由下至上呈螺旋状分布;
所述的传递件设置于连动轴背离集热构件的一侧,传递件包括铰接轴、传递杆,铰接轴竖直固定于紧固支架上;
所述的传递杆可分为两部分并分别为接收段、传递段,接收段与传递段之间呈夹角布置且两者之间的连接处开设有套孔,传递杆通过套孔活动套设于铰接轴外部且传递杆可绕铰接轴轴向转动,并且传递杆接收段的自由端靠近传递柱并可与传递凸起接触;
所述的传递杆与传递凸起相对应,且传递杆沿铰接轴轴向对应阵列设置有若干组,并且最上方的传递杆与最上方的传递凸起接触;
所述的传递泵设置于传递构件背离集热构件的一侧且液压泵内储存有液压油,传递泵包括固定轴、泵体,固定轴竖直固定于紧固支架上,泵体包括泵壳、密封塞、泵杆、复位弹簧;
所述的泵壳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壳体结构且其开口端安装有泵盖、封闭端开设有伸出孔,泵壳的外部还设置有接通嘴,泵盖上还设置有套筒,套筒活动套设于固定轴外部且泵壳/泵盖可绕固定轴轴向转动;
所述的密封塞设置于泵壳内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泵杆的一端与密封塞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伸出孔并与传递杆传递段的自由端铰接且铰接中心线平行于固定轴轴向,复位弹簧设置于密封塞与泵盖之间,且复位弹簧的弹力驱动密封塞做远离泵盖的运动;
所述的接通管的一端与接通嘴连接接通、另一端与流通管连接接通;
所述的泵体与传递杆相对应,并且泵体沿固定轴轴向对应阵列设置有若干组。
CN201910421086.8A 2019-05-21 2019-05-21 太阳能电池板智能化逐日偏摆的方法 Withdrawn CN1101094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21086.8A CN110109483A (zh) 2019-05-21 2019-05-21 太阳能电池板智能化逐日偏摆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21086.8A CN110109483A (zh) 2019-05-21 2019-05-21 太阳能电池板智能化逐日偏摆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9483A true CN110109483A (zh) 2019-08-09

Family

ID=67491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21086.8A Withdrawn CN110109483A (zh) 2019-05-21 2019-05-21 太阳能电池板智能化逐日偏摆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0948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8200A (zh) * 2021-02-04 2021-05-07 深圳市壹通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5g消息智能机器人
CN114465569A (zh) * 2022-04-14 2022-05-10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一种可根据太阳位置自动调节角度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CN115046281A (zh) * 2022-08-17 2022-09-13 航天建设集团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室内控光与空气净化功能的建筑结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8200A (zh) * 2021-02-04 2021-05-07 深圳市壹通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5g消息智能机器人
CN112758200B (zh) * 2021-02-04 2022-09-09 深圳市壹通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5g消息智能机器人
CN114465569A (zh) * 2022-04-14 2022-05-10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一种可根据太阳位置自动调节角度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CN114465569B (zh) * 2022-04-14 2022-06-14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一种可根据太阳位置自动调节角度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CN115046281A (zh) * 2022-08-17 2022-09-13 航天建设集团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室内控光与空气净化功能的建筑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09483A (zh) 太阳能电池板智能化逐日偏摆的方法
US6543999B1 (en) Windmill
CN104567026B (zh) 太阳能集热器及利用其将太阳能转化为中温热能的方法
CN106357212B (zh) 一种街边商贩推车用太阳能板角度调节装置
CN102052772A (zh)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及集热管
CN110061689A (zh) 自动逐日太阳能发电系统
CN102147518A (zh) 定日镜装置及相应的定日镜系统
CN110061688A (zh) 一种逐日型区间偏摆的太阳能发电系统
CN113131846A (zh) 一种自驱动的太阳跟踪系统
CN104811124B (zh) 一种旋转立柱
CN205453613U (zh) 可调节的太阳能底座
CN108933562B (zh) 一种可自动通过导轨调节光照角度的太阳能设备
CN206019031U (zh) 一种线聚焦太阳能装置
CN105423574B (zh) 集热器与聚光器分离的抛物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
CN115900105B (zh) 一种具有快速调节功能的太阳能聚光式发电装置
CN110450741A (zh) 一种可变广角式的太阳能移动蓄能车
CN211451411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太阳能热水器
CN106330071B (zh) 一种街边商铺用太阳能板高度调节装置
CN205448363U (zh) 集热器与聚光器分离的抛物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
CN108708954A (zh) 风力发电双驱动传动装置
CN2695872Y (zh) 一种太阳自动跟踪装置
CN110108047A (zh) 一种具有挡雨功能的高效节能型太阳能热水器
CN205644290U (zh) 太阳能回转装置
CN107992095A (zh) 一种双轴跟踪装置
CN206946090U (zh) 一种带状太阳能聚光透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