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09403B - 一种双控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控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09403B
CN110109403B CN201910443673.7A CN201910443673A CN110109403B CN 110109403 B CN110109403 B CN 110109403B CN 201910443673 A CN201910443673 A CN 201910443673A CN 110109403 B CN110109403 B CN 1101094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ode
switch
relay
processor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436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09403A (zh
Inventor
曹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Mero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Mero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Mero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Mero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4367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094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09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940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27451 priority patent/WO202023817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094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94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1Pc I-O input output
    • G05B2219/21137Analog to digital conversion, ADC, DAC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控开关,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该双控开关包括:智能开关和控制开关;所述智能开关包括:处理器、继电器、电流检测模块和智能开关公共端口,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继电器、所述电流检测模块连接。在本申请中,电流模块用于获取继电器的公共端子与控制开关的公共端子之间的电流,处理器根据电流模块获取的智能开关在不同状态下的电流情况便可判断双控开关的状态,而无需再判断控制开关的状态。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的双控开关仅需将传统的双控开关中的其中一个单刀双掷开关替换成智能开关,便可实现智能控制,进而降低了改造难度和改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双控开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控开关。
背景技术
双控开关是一种将两个单刀双掷开关串起来,从而实现两个开关都可以进行控制家电的一种开关,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居可以实现智能控制。目前智能的双控开关是将传统的双控开关中的两个单刀双掷开关都替换成智能开关,从而实现智能控制。但改造难度较大、改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控开关,以改善上述“现有的双控开关是将传统的双控开关中的两个单刀双掷开关都替换成智能开关,改造难度较大、改造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第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控开关,包括:智能开关和控制开关;所述智能开关包括:处理器、继电器、电流检测模块和智能开关公共端口,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继电器、所述电流检测模块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子以及所述智能开关公共端口连接;所述智能开关公共端口用于与火线连接或者与负载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子与所述控制开关的公共端子之间的电流;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电流,判断所述双控开关的工作状态。
在本申请中,电流模块用于获取继电器的公共端子与控制开关的公共端子之间的电流,处理器根据电流模块获取的智能开关在不同状态下的电流情况便可判断双控开关的状态,而无需再判断控制开关的状态,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的双控开关仅需将传统的双控开关中的其中一个单刀双掷开关替换成智能开关,便可实现智能控制,进而降低了改造难度和改造成本。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包括:采样电路和转换电路;所述采样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子连接,所述采样电路的另一端与智能开关公共端口连接,所述采样电路的另一端还与转换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转换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采样电路用于对所述电流采样;所述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电流转换为数字信号。
在本申请中,通过采用采样电路和转换电路,便于对电流进行有效的采集以及便于将信号有效的传输到处理器。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采样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以及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子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智能开关公共端口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子连接以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智能开关公共端口连接以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在本申请中,采用二极管组实现对电流的半波采样,由于采样的是交流电,因此将第一二极管与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反向并联,避免反向电压过大对烧坏电路,且正反两个方向电流均可通过。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采样电路还包括: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以及第六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在本申请中,通过对采样电路并联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和第六二极管,实现了分流,避免出现单条线路发热严重的情况,使得电路温度相对稳定。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换电路包括光耦、限流电路以及滤波电路;所述光耦的正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光耦的负极与所述限流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光耦的集电极与电源连接,所述光耦的发射极与所述滤波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限流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限流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滤波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在本申请中,采用限流电路实现了对光耦采样电路限流、隔直、滤除干扰的作用,再通过滤波电路提供稳定的信号输出。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流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光耦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以及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在本申请中,限流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采用第二电容与第一电阻以及第一电容并联,使得对光耦采样电路的限流、隔直、滤除干扰效果更好。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七二极管、第二电阻、第三电阻、MOS管以及第三电容;所述第七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光耦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以及所述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还接地,所述MOS管的漏极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MOS管的漏极还与DC电源连接。
在本申请中,滤波电路包括第七二极管、第二电阻、第三电阻、MOS管以及第三电容,通过加入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以及第三电容实现了滤波作用,且滤波效果较好。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智能开关还包括:取电模块;所述取电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子、所述继电器的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继电器的第二连接端子电连接,所述取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取电模块用于给所述处理器供电。
在本申请中,通过从继电器的三个端口分别取电,使得继电器无论处于何种状态下均可以为处理器供电,三端供电减小了开关切换过程中电源的波动同时避免了设备自身供电电流引入干扰数据。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智能开关还包括:AC-DC转换模块;所述AC-DC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取电模块电连接,所述AC-DC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AC-DC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取电模块传输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在本申请中,通过AC-DC转换模块将取电模块传输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以便为处理器提供稳定的供电电源。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智能开关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通信模块用于连接终端,接收所述终端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处理器,进而控制所述智能开关的切换。
在本申请中,通过通信模块便可实现终端对智能开关的远程控制,使得用户不用到现场进行控制,节约了时间成本。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控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的双控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样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采样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限流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电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标:双控开关-100;110-智能开关;10-处理器;11-继电器;12-电流检测模块;13-智能开关公共端口;14-取电模块;15-AC-DC转换模块;16-通信模块;120-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目前智能的双控开关是将传统的双控开关中的两个单刀双掷开关都替换成智能开关,从而实现智能控制。但改造难度较大、改造成本较高。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发明人经过研究探索,提出以下实施例以解决上述问题。
请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控开关100。该双控开关100包括:智能开关110和控制开关120。其中,图1中示出的控制开关120为单刀双掷开关,可以理解的是,该控制开关120也可以是单刀多掷开关,或者多个单刀单掷开关的组合。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关110的结构框图。该智能开关110包括:处理器10、继电器11、电流检测模块12和智能开关公共端口13,处理器10分别与继电器11、电流检测模块12连接。电流检测模块12分别与所述继电器11的公共端子以及智能开关公共端口13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继电器11为单刀双掷继电器,继电器11的第一连接端子T2与控制开关120的第一连接端子T5连接,继电器11的第二连接端子T3与控制开关120的第二连接端子T6连接。
其中,智能开关公共端口13用于与火线连接或者与负载连接。
当智能开关公共端口13与火线连接、即当继电器11的公共连接端子T1与火线电连接时,则控制开关120的公共端子T4与负载连接(如图1所示);当智能开关公共端口13与负载连接、即当继电器11的公共连接端子T1与负载电连接时,则控制开关120的公共端子T4与火线连接(如图3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该继电器11也可以是单刀单掷继电器,将两个单刀单掷继电器组合使用,也可以实现上述的连接。具体的,将第一个单刀单掷继电器的一端连接控制开关120的第一连接端子,将第二个单刀单掷继电器的一端连接控制开关120的第二连接端子,这两个单刀单掷继电器的另一端可以与火线连接,也可以与负载连接。当第一单刀单掷继电器的另一端以及第二个单刀单掷继电器的另一端共同与火线电连接时,则控制开关120的公共端子与负载连接。当第一单刀单掷继电器的另一端以及第二个单刀单掷继电器的另一端共同与负载电连接时,则控制开关120的公共端子与火线连接。因此,继电器11的种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选择,对此,本申请不做限定。
其中,电流检测模块12分别与所述继电器11的公共端子以及智能开关公共端口13连接。电流检测模块12用于获取继电器11的公共端子与控制开关120的公共端子之间的电流,也即电流检测模块12用于获取火线到负载之间的电流。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电流检测模块12包括采样电路和转换电路。采样电路的一端与继电器11的公共端子连接,采样电路的另一端与智能开关公共端口13连接,采样电路的另一端还与转换电路的一端连接,转换电路的另一端与处理器10连接,采样电路用于对电流采样。转换电路用于将电流转换为数字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采用采样电路和转换电路,便于对电流进行有效的采集以及便于将信号有效的传输到处理器10。
请参阅图4,可选地,采样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以及第三二极管D3;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继电器11的公共端子连接(即通过LIVE端与继电器11的公共端子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智能开关公共端口13连接(即通过LOAD端与智能开关公共端口13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与继电器11的公共端子连接以及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与智能开关公共端口13以及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在本申请中,采用二极管组实现对电流的半波采样,由于采样的是交流电,因此将第一二极管D1与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反向并联,避免反向电压过大对烧坏电路,且正反两个方向电流均可通过。
可选地,采样电路与继电器的公共端子、智能开关公共端口的连接方式并不限于以上这种,还可以是是将二极管的正负极方向互换进行连接,比如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智能开关公共端口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继电器11的公共端口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继电器11的公共端子连接以及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与智能开关公共端口13以及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因此,采样电路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定,在此不作限定。
其中,为了避免出现单条线路发热严重的情况,使得电路温度相对稳定,可选地,请参阅图5,采样电路还包括: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以及第六二极管D6。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分别与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以及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与第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图示中仅示出一种连接方法,在第一二极管D1或者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两端还可以并联更多的二极管以实现分流的目的,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定。在本申请中,通过对采样电路并联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和第六二极管D6,实现了分流,避免出现单条线路发热严重的情况,使得电路温度相对稳定。
其中,请参阅图6,该转换电路包括光耦OC1、限流电路以及滤波电路。光耦OC1的正极与第一二极管D1负极连接(即通过图中所示LOAD端与第一二极管D1负极连接),光耦OC1的负极与限流电路的第一端连接(即DECT端),光耦OC1的集电极与电源(VDD5端)连接,光耦OC1的发射极与滤波电路的一端连接。限流电路的第二端与第一二极管D1正极连接(即通过图中所示LIVE端与第一二极管D1正极连接),限流电路的第三端与第一二极管D1负极连接,滤波电路的另一端(VS1端)与处理器10连接。其中,光耦OC1的集电极与电源(VDD5端)连接时,还可以包括第四电阻R4,该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光耦OC1的集电极连接,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源(VDD5端)连接。
可选地,限流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以及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正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以及光耦OC1的负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负极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正极以及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以及第一二极管D1负极连接。
在本申请中,限流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以及第二电容C2,采用第二电容C2与第一电阻R1以及第一电容C1并联,使得对光耦OC1采样电路的限流、隔直、滤除干扰效果更好。
可选地,滤波电路包括:第七二极管D7、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MOS管以及第三电容C3。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与光耦OC1的发射极连接,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MOS管的栅极(G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以及MOS管的栅极(G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MOS管的源极(S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还接地,MOS管的漏极(D端)与处理器连接,MOS管的漏极(D端)还与DC(3.3V)电源连接。
在本申请中,滤波电路包括第七二极管C7、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MOS管以及第三电容C3,通过加入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以及第三电容C3实现了滤波作用,且滤波效果较好。
可选地,滤波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该第五电阻R5的一端分别与光耦OC1的发射极和第七发光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该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MOS管的漏极连接,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3.3V的DC电源连接。
其中,处理器10分别与继电器11、电流检测模块12连接,处理器10用于根据电流检测模块12检测的电流,判断双控开关100的工作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处理器10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定。
请继续参考图2,其中,该智能开关1还包括:取电模块14。该取电模块14用于为处理器10供电。为了使得继电器11无论处于何种状态下均可以为处理器10供电,减小开关切换过程中电源的波动以及避免了设备自身供电电流引入干扰数据,可选地,采取以下结构的取电模块14,该取电模块14的输入端分别与该继电器11的公共端子、该继电器11的第一连接端子和该继电器11的第二连接端子电连接,该取电模块14的输出端与该处理器10电连接。
具体的电路图可以采用如图7所示的电路图,该取电模块14包括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和第十二极管D10。该第八二极管D8的一端通过接口B1与该继电器11的公共端子电连接,该第九二极管D9的一端通过接口B2与该继电器11的第一连接端子电连接,该第十二极管D10的一端通过接口B3与该继电器11的第二连接端子电连接。该第八二极管D8的另一端与第九二极管D9的另一端以及第十二极管D10的另一端电连接,共同作为取电模块14的输出端与该处理器10电连接。
可选地,该取电模块14还包括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该第七电阻R7的一端与上述取电模块14的输出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分别与处理器10以及该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处理器10以及零线连接(通过B4端与零线连接)。
在本申请中,通过从继电器11的三个端口分别取电,使得继电器11无论处于何种状态下均可以为处理器10供电,三端供电减小了开关切换过程中电源的波动同时避免了设备自身供电电流引入干扰数据。
为了给处理器10提供稳定的供电电源,可选地,所述智能开关110还包括:AC-DC转换模块15(如图2所示)。所述AC-DC转换模块15的输入端与所述取电模块14电连接,所述AC-DC转换模块15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10电连接,所述AC-DC转换模块15用于将所述取电模块14传输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在本申请中,通过AC-DC转换模块15将取电模块14传输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以便为处理器10提供稳定的供电电源。
其中,为了对智能开关110实现远程控制,节约用户的时间成本,可选地,所述智能开关110还包括:通信模块16。所述通信模块16与所述处理器10电连接,所述通信模块16用于连接终端,接收所述终端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处理器10,进而控制所述智能开关110的切换。下面举例进行说明,比如,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与智能开关110建立连接,当建立连接后,智能开关110会先判断负载的工作状态,即判断双控开关100为导通状态还是断开状态。比如负载是电灯,智能开关110首先判断电灯的工作状态,若电灯为打开状态,则用户的手机会出现关闭键,当用户点击关闭键,该通信模块16将关闭指令发送给处理器10,进而通过处理器10控制智能开关110的切换,使得电灯为关闭状态。可以理解的是,该用户的手机也可以同时出现打开键和关闭键,当用户输入的指令与负载的工作状态一致时,负载的工作状态不会改变,即当负载处于关闭状态下,当通信模块16将接收到的关闭指令发送给处理器10时,处理器10不会控制智能开关110的切换。当用户输入的指令与负载的工作状态不一致时,负载的工作状态才会改变。
其中,该通信模块16可以是WiFi模块、ZigBee模块、3G模块、4G模块,或者其他满足条件的通信模块16。可选地,所述通信模块16可以为3G模块,例如,可以是SIM6320C、CEM631、CEM600、WIDE M8800、FWP103、K3G、WM9881等型号的3G模块。其中,外围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电脑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双控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开关和控制开关;
所述智能开关包括:处理器、继电器、电流检测模块和智能开关公共端口,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继电器、所述电流检测模块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子以及所述智能开关公共端口连接;所述智能开关公共端口用于与火线连接或者与负载连接;
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子与所述控制开关的公共端子之间的电流;其中,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包括:采样电路和转换电路;所述采样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子连接,所述采样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智能开关公共端口连接,所述采样电路的另一端还与所述转换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转换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采样电路用于对所述电流采样;所述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电流转换为数字信号;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数字信号,判断所述双控开关的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采样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以及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子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智能开关公共端口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子连接以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智能开关公共端口连接以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所述转换电路包括光耦、限流电路以及滤波电路;
所述光耦的正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光耦的负极与所述限流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光耦的集电极与电源连接,所述光耦的发射极与所述滤波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限流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限流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滤波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电路还包括: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以及第六二极管;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光耦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以及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七二极管、第二电阻、第三电阻、MOS管以及第三电容;
所述第七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光耦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以及所述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还接地,所述MOS管的漏极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MOS管的漏极还与DC电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开关还包括:取电模块;所述取电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子、所述继电器的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继电器的第二连接端子电连接,所述取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取电模块用于给所述处理器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开关还包括:AC-DC转换模块;所述AC-DC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取电模块电连接,所述AC-DC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AC-DC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取电模块传输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开关还包括:通信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通信模块用于连接终端,接收所述终端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处理器,进而控制所述智能开关的切换。
CN201910443673.7A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双控开关 Active CN1101094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3673.7A CN110109403B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双控开关
PCT/CN2019/127451 WO2020238177A1 (zh) 2019-05-24 2019-12-23 一种双控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3673.7A CN110109403B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双控开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9403A CN110109403A (zh) 2019-08-09
CN110109403B true CN110109403B (zh) 2021-10-22

Family

ID=67492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43673.7A Active CN110109403B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双控开关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09403B (zh)
WO (1) WO20202381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9403B (zh) * 2019-05-24 2021-10-22 成都觅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控开关
CN111342823B (zh) * 2020-04-17 2024-07-02 深圳市特赛莱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开关多路控制的实现方法及开关
CN111930048B (zh) * 2020-08-20 2021-10-26 青岛易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控制电路、开关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014244B (zh) * 2021-03-16 2022-03-15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封供电公司 环网柜运行检测装置
CN113727495B (zh) * 2021-03-25 2023-07-18 杰华特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火线开关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4185288B (zh) * 2021-11-25 2024-07-23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电流输出仪表、电流变送器及控制系统
CN114372018B (zh) * 2022-01-19 2024-03-12 广州鲁邦通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可靠的低功耗多功能接口电路
CN114727451B (zh) * 2022-04-29 2024-06-04 成都市联洲国际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联调光器及其线路校验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72394U (zh) * 2011-02-15 2012-03-21 刘剑 一种具有过载、短路保护功能的可控硅开关电路
CN205594390U (zh) * 2016-05-04 2016-09-21 黄可斌 一种双联双控智能开关及其控制系统
CN106027020A (zh) * 2016-05-20 2016-10-12 上海小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双控墙壁开关
CN106569464A (zh) * 2016-10-12 2017-04-19 成都赛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37897U (zh) * 2012-08-23 2013-03-27 丰唐物联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系统及设备
US9345112B2 (en) * 2013-03-09 2016-05-17 Chia-Teh Chen Microcontroller-based multifunctional electronic switch and light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202855588U (zh) * 2012-10-19 2013-04-03 宁波市北仑海伯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机械复合开关装置用的检测模块
FR3018950B1 (fr) * 2014-03-21 2016-03-25 Legrand France Appareil electrique de commande d'une charge
CN204335015U (zh) * 2014-08-14 2015-05-13 深圳市君鹏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无线双向通信的单火开关
TW201642549A (zh) * 2015-05-28 2016-12-01 Artinfac Technology Corp 電子式雙控開關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664969B (zh) * 2017-09-05 2019-10-18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双控开关和控制系统及控制系统工作的控制方法
CN207969042U (zh) * 2018-02-07 2018-10-12 深圳市禧龙电器有限公司 场景联动控制智能墙壁开关
CN208657125U (zh) * 2018-06-21 2019-03-26 华阴市四维智开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单火线取电的一位双控开关
CN208821118U (zh) * 2018-07-23 2019-05-03 深圳柚石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双控功能的智能开关
CN110109403B (zh) * 2019-05-24 2021-10-22 成都觅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控开关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72394U (zh) * 2011-02-15 2012-03-21 刘剑 一种具有过载、短路保护功能的可控硅开关电路
CN205594390U (zh) * 2016-05-04 2016-09-21 黄可斌 一种双联双控智能开关及其控制系统
CN106027020A (zh) * 2016-05-20 2016-10-12 上海小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双控墙壁开关
CN106569464A (zh) * 2016-10-12 2017-04-19 成都赛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9403A (zh) 2019-08-09
WO2020238177A1 (zh) 2020-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09403B (zh) 一种双控开关
CN207518289U (zh) 一种无线充电电路、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04859693U (zh) 一种智能单火线开关系统
CN103840328A (zh) 一种基于wsn网络和无线通信的智能插座控制系统
CN106841762A (zh) 过零检测电路和家电设备
CN105278384B (zh) 家电控制方法及系统、智能总机
CN109309991A (zh) 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控制系统
CN207518336U (zh) 一种无线充电电路、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03690619U (zh) 多功能遥控插座
CN102902213A (zh) 一种智能墙壁开关及其工作方法
CN105305171A (zh) 远程控制智能插座
CN202975669U (zh) 一种低待机功耗控制电路
CN205178186U (zh) 一种智能插座
CN107544445A (zh) 一种智能开关及智能家居系统
CN101895216B (zh) 宽电压开关状态转换电路
CN202995304U (zh) 一种智能墙壁开关
CN109946598A (zh) 双控开关检测电路及装置
CN111050200A (zh) 一种智能电视机及其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207531122U (zh) 一种led集鱼灯电源输出切换电路
CN212463182U (zh) 智能单火线开关电路、装置及单火线开关
CN213181766U (zh) 一种电器补贴控制系统
CN212121168U (zh) 一种具有控制电机正反转和电流检测的垃圾处理器控制板
CN103048941B (zh) 一种交流待机开关电路及待机控制装置
CN103676732A (zh) 以手机为控制终端的无线智能洗衣机
CN207150229U (zh) 一种无线电源适配器及无线充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