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09295A - 蓝相液晶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蓝相液晶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09295A
CN110109295A CN201910276761.2A CN201910276761A CN110109295A CN 110109295 A CN110109295 A CN 110109295A CN 201910276761 A CN201910276761 A CN 201910276761A CN 110109295 A CN110109295 A CN 1101092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electrode
public
pixel
liquid crystal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767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09295B (zh
Inventor
韦宏权
陈兴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7676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092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09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9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092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92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设置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蓝相液晶,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电极层和辅助电极层,电极层形成于阵列基板靠近彩膜基板的方向上,包括沿第一方向交替设置且相互不接触的多个像素电极和多个公共电极;辅助电极层形成于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之间,包括像素辅助电极和公共辅助电极,像素辅助电极与像素电极对应,公共辅助电极与公共电极对应;其中,像素辅助电极和公共辅助电极之间形成有电场,电场的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通过在像素辅助电极和公共辅助电极之间形成沿第一方向的电场,增大了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内电场的范围,从而降低了蓝相液晶的驱动电压。

Description

蓝相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由于具有响应速度快,成盒工艺简单等优点,成为显示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然而,蓝相液晶需要的驱动电压较高,现有的电极材料无法在满足寿命要求的情况下达到其驱动电压的要求。
因此,现有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存在蓝相液晶驱动电压过高的技术问题,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以缓解现有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中蓝相液晶驱动电压过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蓝相液晶,包括:
电极层,形成于所述阵列基板靠近所述彩膜基板的方向上,包括沿第一方向交替设置且相互不接触的多个像素电极和多个公共电极;
辅助电极层,形成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包括像素辅助电极和公共辅助电极,所述像素辅助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对应,所述公共辅助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对应;
其中,所述像素辅助电极和所述公共辅助电极之间形成有电场,所述电场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在本发明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辅助电极层形成于所述阵列基板靠近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所述电极层形成于所述辅助电极层靠近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所述像素辅助电极的介电常数大于所述公共辅助电极的介电常数。
在本发明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像素辅助电极的宽度小于所述像素电极的宽度,所述公共辅助电极的宽度小于所述公共电极的宽度。
在本发明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电极层形成于所述阵列基板靠近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所述辅助电极层形成于所述电极层靠近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所述像素辅助电极和所述公共辅助电极为相同的导电材料。
在本发明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像素辅助电极和所述公共辅助电极的高度相等。
在本发明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辅助电极距所述阵列基板的高度小于所述彩膜基板距所述阵列基板的高度。
在本发明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辅助电极距所述阵列基板的高度等于所述彩膜基板距所述阵列基板的高度。
在本发明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辅助电极层包括第一辅助电极层和第二辅助电极层,所述第一辅助电极层形成于所述阵列基板靠近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所述电极层形成于所述第一辅助电极层靠近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辅助电极层形成于所述电极层靠近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
在本发明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中,在所述第一辅助电极层中,所述像素辅助电极的介电常数大于所述公共辅助电极的介电常数。
在本发明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中,在所述第二辅助电极层中,所述像素辅助电极和所述公共辅助电极为相同的导电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一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蓝相液晶,所述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电极层和辅助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形成于所述阵列基板靠近所述彩膜基板的方向上,包括沿第一方向交替设置且相互不接触的多个像素电极和多个公共电极;所述辅助电极层形成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包括像素辅助电极和公共辅助电极,所述像素辅助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对应,所述公共辅助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对应;其中,所述像素辅助电极和所述公共辅助电极之间形成有电场,所述电场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通过设置辅助导电层,在像素辅助电极和公共辅助电极之间形成沿第一方向的电场,增大了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内电场的范围,从而降低了蓝相液晶的驱动电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以缓解现有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中蓝相液晶驱动电压过高的技术问题。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包括对盒设置的阵列基板10和彩膜基板20、以及设置于阵列基板10和彩膜基板20之间的蓝相液晶30、电极层、辅助电极层。
电极层包括沿与阵列基板10平行的第一方向100交替设置且相互不接触的多个像素电极41和多个公共电极42,在通电后,像素电极41与相邻的公共电极42之间会产生电场,且此电场由像素电极41指向公共电极42,与第一方向100平行。
辅助电极层形成于阵列基板10与彩膜基板20之间,包括像素辅助电极51和公共辅助电极52,像素辅助电极51与像素电极41对应,公共辅助电极52与公共电极42对应,即每个像素辅助电极51对应一个像素电极41,每个公共辅助电极52对应一个公共电极42,且每个像素辅助电极51和与之对应的像素电极41相互连接,每个公共辅助电极52和与之对应的公共电极42相互连接。
由于多个像素电极41和多个公共电极42沿第一方向100交替设置且相互不接触,与之对应的多个像素辅助电极51和多个公共辅助电极52也沿第一方向100交替设置且相互不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辅助电极层形成于阵列基板10靠近彩膜基板20的一侧,电极层形成于辅助电极层靠近彩膜基板20的一侧,像素辅助电极51的介电常数大于公共辅助电极52的介电常数。
像素辅助电极51为透明材料,材质为聚偏氟乙烯和聚酰亚胺共聚物,介电常数为8至15;公共辅助电极52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全氟烷氧基烷烃(PFA)等透明材料,介电常数为2至4,由于像素辅助电极51与公共辅助电极52的介电常数不同,在像素辅助电极51和与之相邻的公共辅助电极52之间产生了电场,且电场的方向由像素辅助电极51指向公共辅助电极52。
在一种实施例中,辅助电极层中像素辅助电极51的厚度和公共辅助电极52的厚度相等,膜厚为0.1um至5um。
在一种实施例中,像素辅助电极51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像素电极41的宽度,公共辅助电极52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公共电极42的宽度。
由于像素辅助电极51和公共辅助电极52会占用蓝相液晶分子的空间,在保证有横向诱导电场的情况下,像素辅助电极51和公共辅助电极52的体积尽可能小,不会影响显示效果。因此,像素辅助电极51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像素电极41的宽度,公共辅助电极52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公共电极42的宽度。
在一种实施例中,像素电极41和公共电极42等间距设置,由于像素辅助电极51与像素电极41对应,公共辅助电极52与公共电极42对应,因此像素辅助电极51与公共辅助电极52也等间距设置,每组像素辅助电极51与相邻的公共辅助电极52之间的电场强度相近,整个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内的电场强度较均匀。
在通电的情况下,蓝相液晶30的分子会沿电场方向发生变形,光轴沿电场方向延伸,且根据电场方向不同,蓝相液晶30的分子的各向异性程度不同。
在现有技术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中,阵列基板10上仅设置有像素电极41和公共电极51,像素电极41与公共电极42之间产生的电场强度,在远离阵列基板10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当在像素电极41以及公共电极42上施压后,靠近阵列基板10的蓝相液晶30的分子会获得较大的动力,可迅速发生扭转变形,且变形量大,光透过性高,但远离阵列基板10的蓝相液晶30的分子就无法获得一样的动力,运动较慢,且变形量小,光透过性低,进而影响整体蓝相液晶30的光透过率,造成现有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光传输性很低。
为了让离阵列基板10较远的蓝相液晶30也获得足够的动力发生扭转变形,需要增加像素电极41和公共电极42之间的驱动电压,然而增大驱动电压会缩短像素电极41和公共电极42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增加辅助电极层,利用像素辅助电极51和公共辅助电极52之间的介电差异,使像素辅助电极51和与之相邻的公共辅助电极52之间也产生横向诱导电场,进而增大了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内横向电场的范围,有效地减低了驱动电压。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包括对盒设置的阵列基板10和彩膜基板20、以及设置于阵列基板10和彩膜基板20之间的蓝相液晶30、电极层、辅助电极层。
电极层包括沿与阵列基板10平行的第一方向100交替设置且相互不接触的多个像素电极41和多个公共电极42,在通电后,像素电极41与相邻的公共电极42之间会产生电场,且此电场由像素电极41指向公共电极42。
辅助电极层形成于阵列基板10与彩膜基板20之间,包括像素辅助电极51和公共辅助电极52,像素辅助电极51与像素电极41对应,公共辅助电极52与公共电极42对应,即每个像素辅助电极51对应一个像素电极41,每个公共辅助电极52对应一个公共电极42,且每个像素辅助电极51和与之对应的像素电极41相互连接,每个公共辅助电极52和与之对应的公共电极42相互连接。
由于多个像素电极41和多个公共电极42沿第一方向100交替设置且相互不接触,与之对应的多个像素辅助电极51和多个公共辅助电极52也沿第一方向100交替设置且相互不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电极层形成于阵列基板10靠近彩膜基板20的一侧,辅助电极层形成于电极层靠近彩膜基板20的一侧,像素辅助电极51和公共辅助电极52的为相同材质的导电材料。
在阵列基板10与彩膜基板20对盒后,需要进行液晶注入,在本实施例中,注入的是蓝相液晶混合物,包括蓝相液晶和感光性导电聚合物单体,感光性导电聚合物单体含量为:10~50wt%。感光性导电聚合物单体为含有共扼π-键结构的高分子,如含有乙炔、噻吩、吡咯、苯胺等,以及聚合官能团,如丙烯酸酯基、甲基丙烯酸酯基,其结构通式为:P1-A1-A2-P2,其中,A1,A2为共扼π-键结构,如乙炔、噻吩、吡咯、苯胺等;P1,P2为感光性聚合性官能团,如丙烯酸酯基、甲基丙烯酸酯基、乙烯基等。
在蓝相液晶混合物注入完成后,通过激光直写技术,沿第二方向200照射像素电极41和公共电极42,诱导像素电极41上方的感光性导电聚合物单体聚合,形成像素辅助电极51,同时诱导公共电极42上方的感光性导电聚合物单体聚合,形成公共辅助电极52。
在激光直写技术中,聚焦的微纳光斑经过的位置,光敏物质产生变性和固化,因此像素电极41和公共电极42上方的感光性导电聚合物单体发生了聚合,形成辅助电极层。
由于激光衍射性小,可获得高精度的聚合物结构,通过配合多束激光扫描模式,可提升制备速度。
在一种实施例中,像素辅助电极51和公共辅助电极52的高度相等。辅助电极层距阵列基板10的高度可以小于彩膜基板30距阵列基板10的高度,也可以等于彩膜基板30距阵列基板10的高度。
在一种实施例中,像素辅助电极51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像素电极41的宽度,公共辅助电极52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公共电极42的宽度。
由于像素辅助电极51和公共辅助电极52是使用激光直写的方式形成于像素电极41和公共电极42上方,在对像素电极41和公共电极42进行激光照射时,若激光的照射范围超过像素电极41和公共电极42的底面积,则像素辅助电极51和公共辅助电极52还会在阵列基板10上形成,与像素电极41和公共电极42同层,这会阻挡相邻的像素电极41和公共电极42之间的电场形成。
此外,由于像素辅助电极51和公共辅助电极52会占用蓝相液晶分子的空间,在保证有横向诱导电场的情况下,像素辅助电极51和公共辅助电极52的体积尽可能小,不会影响显示效果。因此,像素辅助电极51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像素电极41的宽度,公共辅助电极52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公共电极42的宽度。
由于聚合物的导电特性,像素辅助电极51和与之相邻的公共辅助电极52可产生横向电场,且由于像素辅助电极51和公共辅助电极52接近或接触彩膜基板30,高度较大,因此可显著地增加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内的横向电场范围,从而大大的降低了蓝相液晶的驱动电压。
在一种实施例中,像素电极41和公共电极42等间距设置,由于像素辅助电极51与像素电极41对应,公共辅助电极52与公共电极42对应,因此像素辅助电极51与公共辅助电极52也等间距设置,每组像素辅助电极51与相邻的公共辅助电极52之间的电场强度相近,整个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内的电场强度较均匀。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包括对盒设置的阵列基板10和彩膜基板20、以及设置于阵列基板10和彩膜基板20之间的蓝相液晶30、电极层、辅助电极层。
电极层包括沿与阵列基板10平行的第一方向100交替设置且相互不接触的多个像素电极41和多个公共电极42,在通电后,像素电极41与相邻的公共电极42之间会产生电场,且此电场由像素电极41指向公共电极42。
辅助电极层形成于阵列基板10与彩膜基板20之间,包括像素辅助电极51和公共辅助电极52,像素辅助电极51与像素电极41对应,公共辅助电极52与公共电极42对应,即每个像素辅助电极51对应一个像素电极41,每个公共辅助电极52对应一个公共电极42,且每个像素辅助电极51和与之对应的像素电极41相互连接,每个公共辅助电极52和与之对应的公共电极42相互连接。
由于多个像素电极41和多个公共电极42沿第一方向100交替设置且相互不接触,与之对应的多个像素辅助电极51和多个公共辅助电极52也沿第一方向100交替设置且相互不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辅助电极层包括第一辅助电极层和第二辅助电极层,第一辅助电极层形成于阵列基板10靠近彩膜基板20的一侧,电极层形成于第一辅助电极层靠近彩膜基板20的一侧,第二辅助电极层形成于电极层靠近彩膜基板20的一侧。
像素辅助电极51包括第一像素辅助电极511和第二像素辅助电极512,公共辅助电极52包括第一公共辅助电极521和第二公共辅助电极522,其中,第一像素辅助电极511和第一公共辅助电极521形成于第一辅助电极层,第二像素辅助电极512和第二公共辅助电极522形成于第二辅助电极层。
在第一辅助电极层内,第一像素辅助电极511的介电常数大于第一公共辅助电极521的介电常数。
第一像素辅助电极511为透明材料,材质为聚偏氟乙烯和聚酰亚胺共聚物,介电常数为8至15;第一公共辅助电极521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全氟烷氧基烷烃(PFA)等透明材料,介电常数为2至4,由于第一像素辅助电极511与第一公共辅助电极521的介电常数不同,在第一像素辅助电极511和与之相邻的每个公共辅助电极521之间产生了电场,且电场的方向由第一像素辅助电极511指向第二公共辅助电极521。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增加第一辅助电极层,利用第一像素辅助电极511和第一公共辅助电极521之间的介电差异,使第一像素辅助电极511和与之相邻的第一公共辅助电极521之间也产生横向诱导电场,进而增大了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内横向电场的范围,有效地减低了驱动电压。
在第二辅助电极层内,第二像素辅助电极512和第二公共辅助电极522的为相同材质的导电材料。
在阵列基板10与彩膜基板20对盒后,需要进行液晶注入,在本实施例中,注入的是蓝相液晶混合物,包括蓝相液晶和感光性导电聚合物单体,感光性导电聚合物单体含量为:10~50wt%。感光性导电聚合物单体为含有共扼π-键结构的高分子,如含有乙炔、噻吩、吡咯、苯胺等,以及聚合官能团,如丙烯酸酯基、甲基丙烯酸酯基,其结构通式为:P1-A1-A2-P2,其中,A1,A2为共扼π-键结构,如乙炔、噻吩、吡咯、苯胺等;P1,P2为感光性聚合性官能团,如丙烯酸酯基、甲基丙烯酸酯基、乙烯基等。
在蓝相液晶混合物注入完成后,通过激光直写技术,沿与阵列基板10垂直的第二方向200照射像素电极41和公共电极42,诱导像素电极41上方的感光性导电聚合物单体聚合,形成第二像素辅助电极512,同时诱导公共电极42上方的感光性导电聚合物单体聚合,形成第二公共辅助电极522。
在激光直写技术中,聚焦的微纳光斑经过的位置,光敏物质产生变性和固化,因此像素电极41和公共电极42上方的感光性导电聚合物单体发生了聚合,形成第二辅助电极层。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像素辅助电极512和第二公共辅助电极522的高度相等。第二辅助电极层距阵列基板10的高度可以小于彩膜基板30距阵列基板10的高度,也可以等于彩膜基板30距阵列基板10的高度。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像素辅助电极512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像素电极41的宽度,第二公共辅助电极522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公共电极42的宽度。
由于第二像素辅助电极512和第二公共辅助电极522是使用激光直写的方式形成于像素电极41和公共电极42上方,在对像素电极41和公共电极42进行激光照射时,若激光的照射范围超过像素电极41和公共电极42的底面积,则第二像素辅助电极512和第二公共辅助电极522还会在阵列基板10上形成,与像素电极41和公共电极42同层,这会阻挡相邻的像素电极41和公共电极42之间的电场形成。
此外,由于第二像素辅助电极512和第二公共辅助电极522会占用蓝相液晶分子的空间,在保证有横向诱导电场的情况下,像素辅助电极51和公共辅助电极52的体积尽可能小,不会影响显示效果。因此,第二像素辅助电极512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像素电极41的宽度,第二公共辅助电极522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公共电极42的宽度。
由于聚合物的导电特性,第二像素辅助电极512和与之相邻的第二公共辅助电极522可产生横向电场,且由于第二像素辅助电极512和第二公共辅助电极522接近或接触彩膜基板30,高度较大,因此可显著地增加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内的横向电场范围,从而大大的降低了蓝相液晶的驱动电压。
在一种实施例中,像素电极41和公共电极42等间距设置,由于像素辅助电极51与像素电极41对应,公共辅助电极52与公共电极42对应,因此像素辅助电极51与公共辅助电极52也等间距设置,每组像素辅助电极51与相邻的公共辅助电极52之间的电场强度相近,整个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内的电场强度较均匀。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辅助电极层和第二辅助电极层,极大地增加了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内的横向电场范围,降低了蓝相液晶的驱动电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蓝相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蓝相液晶显示面板。该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设置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蓝相液晶,还包括:
电极层,形成于阵列基板靠近彩膜基板的方向上,包括沿第一方向交替设置且相互不接触的多个像素电极和多个公共电极;
辅助电极层,形成于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之间,包括像素辅助电极和公共辅助电极,像素辅助电极与像素电极对应,公共辅助电极与公共电极对应;
其中,像素辅助电极和公共辅助电极之间形成有电场,电场的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
在一种实施例中,辅助电极层形成于阵列基板靠近彩膜基板的一侧,电极层形成于辅助电极层靠近彩膜基板的一侧,像素辅助电极的介电常数大于公共辅助电极的介电常数。
在一种实施例中,像素辅助电极的宽度小于像素电极的宽度,公共辅助电极的宽度小于公共电极的宽度。
在一种实施例中,电极层形成于阵列基板靠近彩膜基板的一侧,辅助电极层形成于电极层靠近彩膜基板的一侧,像素辅助电极和公共辅助电极为相同的导电材料。
在一种实施例中,像素辅助电极和公共辅助电极的高度相等。
在一种实施例中,辅助电极距阵列基板的高度小于彩膜基板距阵列基板的高度。
在一种实施例中,辅助电极距阵列基板的高度等于彩膜基板距阵列基板的高度。
在一种实施例中,辅助电极层包括第一辅助电极层和第二辅助电极层,第一辅助电极层形成于阵列基板靠近彩膜基板的一侧,电极层形成于第一辅助电极层靠近彩膜基板的一侧,第二辅助电极层形成于电极层靠近彩膜基板的一侧。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第一辅助电极层中,像素辅助电极的介电常数大于公共辅助电极的介电常数。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第二辅助电极层中,像素辅助电极和公共辅助电极为相同的导电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任何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
本发明提供一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设置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蓝相液晶,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电极层和辅助电极层,电极层形成于阵列基板靠近彩膜基板的方向上,包括沿第一方向交替设置且相互不接触的多个像素电极和多个公共电极;辅助电极层形成于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之间,包括像素辅助电极和公共辅助电极,像素辅助电极与像素电极对应,公共辅助电极与公共电极对应;其中,像素辅助电极和公共辅助电极之间形成有电场,电场的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通过设置辅助导电层,在像素辅助电极和公共辅助电极之间形成沿第一方向的电场,增大了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内电场的范围,从而降低了蓝相液晶的驱动电压。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蓝相液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极层,形成于所述阵列基板靠近所述彩膜基板的方向上,包括沿第一方向交替设置且相互不接触的多个像素电极和多个公共电极;
辅助电极层,形成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包括像素辅助电极和公共辅助电极,所述像素辅助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对应,所述公共辅助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对应;
其中,所述像素辅助电极和所述公共辅助电极之间形成有电场,所述电场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极层形成于所述阵列基板靠近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所述电极层形成于所述辅助电极层靠近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所述像素辅助电极的介电常数大于所述公共辅助电极的介电常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辅助电极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像素电极的宽度,所述公共辅助电极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公共电极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形成于所述阵列基板靠近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所述辅助电极层形成于所述电极层靠近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所述像素辅助电极和所述公共辅助电极为相同的导电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辅助电极和所述公共辅助电极的高度相等。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极距所述阵列基板的高度小于所述彩膜基板距所述阵列基板的高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极距所述阵列基板的高度等于所述彩膜基板距所述阵列基板的高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极层包括第一辅助电极层和第二辅助电极层,所述第一辅助电极层形成于所述阵列基板靠近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所述电极层形成于所述第一辅助电极层靠近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辅助电极层形成于所述电极层靠近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辅助电极层中,所述像素辅助电极的介电常数大于所述公共辅助电极的介电常数。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辅助电极层中,所述像素辅助电极和所述公共辅助电极为相同的导电材料。
CN201910276761.2A 2019-04-08 2019-04-08 蓝相液晶显示面板 Active CN1101092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6761.2A CN110109295B (zh) 2019-04-08 2019-04-08 蓝相液晶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6761.2A CN110109295B (zh) 2019-04-08 2019-04-08 蓝相液晶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9295A true CN110109295A (zh) 2019-08-09
CN110109295B CN110109295B (zh) 2022-01-04

Family

ID=67483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76761.2A Active CN110109295B (zh) 2019-04-08 2019-04-08 蓝相液晶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0929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3540A (zh) * 2010-05-21 2011-11-23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液晶显示装置
CN103176316A (zh) * 2012-12-14 2013-06-2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CN103365006A (zh) * 2012-04-10 2013-10-23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5116639A (zh) * 2015-09-17 2015-12-0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蓝相液晶显示器、蓝相液晶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TWI518414B (zh) * 2014-12-05 2016-01-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CN107121866A (zh) * 2017-04-17 2017-09-0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07300817A (zh) * 2017-08-17 2017-10-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18414B (en) * 2000-07-13 2003-01-21 Tanita Seisakusho Kk Intake salt meter
DE10241301A1 (de) * 2002-09-04 2004-03-18 Merck Patent Gmbh Elektroptisches Lichtsteuerlement, electrooptisches Anzeige und Medium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3540A (zh) * 2010-05-21 2011-11-23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液晶显示装置
CN103365006A (zh) * 2012-04-10 2013-10-23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76316A (zh) * 2012-12-14 2013-06-2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TWI518414B (zh) * 2014-12-05 2016-01-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CN105116639A (zh) * 2015-09-17 2015-12-0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蓝相液晶显示器、蓝相液晶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107121866A (zh) * 2017-04-17 2017-09-0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07300817A (zh) * 2017-08-17 2017-10-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9295B (zh) 2022-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28624B1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6912022B2 (en) Optical interference color display and optical interference modulator
CN102686932B (zh) 照明单元和显示器
GB2438436A (en) Electronic ink panel having three types of electrophoretic particles each responsive to a different voltage level
US11874573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US20140022465A1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2087440A (zh) 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US20180088429A1 (en) Color Electronic Pap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1122697A (en) Electronic paper device
CN101650499B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00403136C (zh) 滤色镜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9581748A (zh) 光学膜片及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WO2011016265A1 (ja) 表示素子、及び電気機器
RU2680871C1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дисплейной панели и жидкокристаллическое дисплей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02819154A (zh) 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109295A (zh) 蓝相液晶显示面板
CN102876334B (zh) 液晶组成物、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18978B (zh) 一种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223727B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彩膜基板
CN109212832B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US20190219861A1 (en) Display device
TWI263091B (en) A black matrix, color filt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2314018A (zh) 立体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6527813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CN109445149B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9-2 Tangming Avenue,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9-2 Tangming Avenue,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Blue phase LCD display panel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04

Pledg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Shenzhen Guangming Sub branch

Pledgor: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65368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