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04227A - 双轴平动自传感超分辨率成像平台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轴平动自传感超分辨率成像平台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04227A
CN110104227A CN201910308901.XA CN201910308901A CN110104227A CN 110104227 A CN110104227 A CN 110104227A CN 201910308901 A CN201910308901 A CN 201910308901A CN 110104227 A CN110104227 A CN 1101042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flexible
diamond shape
decoupling
shape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089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04227B (zh
Inventor
廖诚
徐明龙
肖瑞江
胡方泽
嵇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30890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042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04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42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042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42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GCOSMONAUTICS; VEHICLES 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4G1/00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22Parts of, 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in or to, 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66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apparatus or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7/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 G01B7/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轴平动自传感超分辨率成像平台及方法,该双轴平动台包括最上部的通光顶盖、四个驱动压电堆、平动自传感部件及带支撑解耦单元的底座;X轴和Y轴位移传感测量单元均包括位于四边形平台四角的刚性支撑镜像于四边形平台对角线呈45°的一对柔性金属梁及其末端固定连接的平台位移输出单元;每根柔性金属梁的根部附近上下表面均贴有电阻应变片;四组两级放大压电驱动输入单元垂直交叉分布,与X轴和Y轴位移输出单元呈“米”字形排布位于四边形平台两对角线上;本发明具有输入输出单元分离,机构通过构建悬臂梁结构,实现机构自传感功能;输入端位移两级放大,且驱动单元沿对角线交叉排布使沿双主轴向有效行程增大;由于“米”字形排布,平台结构也更紧凑。

Description

双轴平动自传感超分辨率成像平台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电精密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轴平动自传感超分辨率成像平台、作动方法及微位移传感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航天应用需求的不断提升,空间相机调节机构已成为构成高精度成像系统的关键技术。由于卫星平台的镜头自身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及微振动干扰,极限分辨率导致的成像模糊,像质退化,严重影响图像品质。对于空间相机,采取快速主动调整相机指向机构位置措施可以增大相机视野,实现超分辨率成像并获取各种信息和图像。
目前已有的压电双轴平动台虽然重量轻、响应快和作动精度高,但由于通光口径较小,线位移作动行程不大且平台传感单元未独立,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轴平动自传感超分辨率成像平台、作动方法及微位移传感测量方法,该双轴平动台基于压电材料驱动,在具有结构紧凑、响应快、高作动精度等特点的同时,还能提供大通光口径,增大位移行程,实现双轴位移独立自传感测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轴平动自传感超分辨率成像平台,从上至下包括通光顶盖1、平动自传感部件3和底座4,位于通光顶盖1四角的四个安装孔与平动自传感部件3四角安装孔通过螺钉相连接;平动自传感部件3包括中部的通光孔以及设置在通光孔周围的输入单元、输出单元和传感单元;所述输出单元包括位于Y负半轴上的第一“H”型解耦导向机构、位于X负半轴上的第二“H”型解耦导向机构、位于Y正半轴上的第三“H”型解耦导向机构和位于X正半轴上的第四“H”型解耦导向机构;所述输入单元包括位于第一“H”型解耦导向机构和第四“H”型解耦导向机构间的第一驱动装置、位于第一“H”型解耦导向机构和第二“H”型解耦导向机构间的第二驱动装置、位于第二“H”型解耦导向机构和第三“H”型解耦导向机构间的第三驱动装置以及位于第三“H”型解耦导向机构和第四“H”型解耦导向机构间的第四驱动装置,相邻的驱动装置间夹角为90°;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压电堆2-1通过预压安装在平动自传感部件3中的第一菱形环3-1内,第一菱形环3-1靠近通光孔侧通过螺钉与底座4上的第一内侧凸台4-1相固结;第一菱形环3-1远离通光孔侧通过两个柔性铰链分别与一对关于第一菱形环3-1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一杠杆3-3相连接;一对关于第一菱形环3-1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一固定支点块3-2靠四颗螺钉与底座4上的第一外侧凸台4-2相固结,同时第一固定支点块3-2通过两个柔性铰链分别与一对第一杠杆3-3相连接;一对关于第一菱形环3-1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一连接直杆3-4靠近通光孔端与通光孔延伸出来的“V”型凸台通过一对柔性铰链相连接,远离通光孔端与一对第一杠杆3-3通过一对柔性铰链相连接;同样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压电堆2-2通过预压安装在平动自传感部件3中的第二菱形环3-1内,第二菱形环3-1靠近通光孔侧通过螺钉与底座4上的第二内侧凸台4-5相固结;第二菱形环3-1远离通光孔侧通过两个柔性铰链分别与一对关于第二菱形环3-1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二杠杆3-11相连接;一对关于第二菱形环3-1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二固定支点块3-10靠四颗螺钉与底座4上的第二外侧凸台4-4相固结,同时第二固定支点块3-10通过两个柔性铰链分别与一对第二杠杆3-11相连接;一对关于第二菱形环3-1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二连接直杆3-12靠近通光孔端与通光孔延伸出来的“V”型凸台通过一对柔性铰链相连接,远离通光孔端与一对第二杠杆3-11通过一对柔性铰链相连接;同样的,第三驱动装置包括第三驱动压电堆2-3通过预压安装在平动自传感部件3中的第三菱形环3-17内,第三菱形环3-17靠近通光孔侧通过螺钉与底座4上的第三内侧凸台4-8相固结;第三菱形环3-17远离通光孔侧通过两个柔性铰链分别与一对关于第三菱形环3-17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三杠杆3-19相连接;一对关于第三菱形环3-17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三固定支点块3-18靠四颗螺钉与底座4上的第三外侧凸台4-7相固结,同时第三固定支点块3-18通过两个柔性铰链分别与一对第三杠杆3-19相连接;一对关于第三菱形环3-17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三连接直杆3-20靠近通光孔端与通光孔延伸出来的“V”型凸台通过一对柔性铰链相连接,远离通光孔端与一对第三杠杆3-19通过一对柔性铰链相连接;同样的,第四驱动装置包括第四驱动压电堆2-4通过预压安装在平动自传感部件3中的第四菱形环3-25内,第四菱形环3-25靠近通光孔侧通过螺钉与底座4上的第四内侧凸台4-11相固结;第四菱形环3-25远离通光孔侧通过两个柔性铰链分别与一对关于第四菱形环3-25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四杠杆3-27相连接;一对关于第四菱形环3-25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四固定支点块3-26靠四颗螺钉与底座4上的第四外侧凸台4-10相固结,同时第四固定支点块3-26通过两个柔性铰链分别与一对第四杠杆3-27相连接;一对关于第四菱形环3-25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四连接直杆3-28靠近通光孔端与通光孔延伸出来的“V”型凸台通过一对柔性铰链相连接,远离通光孔端与一对第四杠杆3-27通过一对柔性铰链相连接;
所述位于Y负半轴上的第一“H”型解耦导向机构包括与通光孔一体连接的第一“T”型凸台3-7,第一“T”型凸台3-7短边通过第一四段柔性梁3-8与外部“П”形框连接;同理,位于X负半轴上的第二“H”型解耦导向机构包括与通光孔一体连接的第二“T”型凸台3-15,第二“T”型凸台3-15短边与通过第二四段柔性梁3-16与外部“П”形框连接;位于Y正半轴上的第三“H”型解耦导向机构包括与通光孔一体连接的第三“T”型凸台3-23,第三“T”型凸台3-23短边与通过第三四段柔性梁3-24与外部“П”形框连接;位于X正半轴上的第四“H”型解耦导向机构包括与通光孔一体连接的第四“T”型凸台3-31,第四“T”型凸台3-31短边与通过第四四段柔性梁3-32与外部“П”形框连接;
所述传感单元包括第一传感装置、第二传感装置、第三传感装置和第四传感装置;所述第一传感装置包括一对平行于X轴的第一柔性悬臂梁3-6的始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支撑角3-5和第二固定支撑角3-13固定连接,第一柔性悬臂梁3-6的末端固定连接于第一“H”型解耦导向机构,第一柔性悬臂梁3-6靠近始端根部附近上下表面分别对称贴有两片电阻应变片,接入相应的外部信号处理电路组成两个半桥电路;同理,第二传感装置包括一对平行于Y轴的第二柔性悬臂梁3-14的始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支撑角3-13和第三固定支撑角3-21固定连接,第二柔性悬臂梁3-14的末端固定连接于第二“H”型解耦导向机构,第二柔性悬臂梁3-14靠近始端根部附近上下表面分别对称贴有两片电阻应变片,接入相应的外部信号处理电路组成两个半桥电路;第三传感装置包括一对平行于X轴的第三柔性悬臂梁3-22的始端分别与第三固定支撑角3-21和第四固定支撑角3-29固定连接,第三柔性悬臂梁3-22的末端固定连接于第三“H”型解耦导向机构,第三柔性悬臂梁3-22靠近始端根部附近上下表面分别对称贴有两片电阻应变片,接入相应的外部信号处理电路组成两个半桥电路;第四传感装置包括一对平行于Y轴的第四柔性悬臂梁3-30的始端分别与第四固定支撑角3-29和第一固定支撑角3-5固定连接,第四柔性悬臂梁3-30的末端固定连接于第四“H”型解耦导向机构,第四柔性悬臂梁3-30靠近始端根部附近上下表面分别对称贴有两片电阻应变片,接入相应的外部信号处理电路组成两个半桥电路。
所述底座4上设置有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解耦虎克铰4-3、第二支撑解耦虎克铰4-6、第三支撑解耦虎克铰4-9和第四支撑解耦虎克铰4-12,第一支撑解耦虎克铰4-3与通光孔延伸出来的“V”型凸台上的第一安装孔3-41配合,第二支撑解耦虎克铰4-6与通光孔延伸出来的“V”型凸台上的第二安装孔3-42配合,第三支撑解耦虎克铰4-9与通光孔延伸出来的“V”型凸台上的第三安装孔3-43配合,第四支撑解耦虎克铰4-12与通光孔延伸出来的“V”型凸台上的第四安装孔3-44配合。
所述第一支撑解耦虎克铰4-3包括一对平行的柔性铰链4-3-1和柔性铰链4-3-2与另一对相互平行的柔性铰链4-3-3和柔性铰链4-3-4,两组铰链分别垂直,实现支撑解耦功能;第二支撑解耦虎克铰4-6、第三支撑解耦虎克铰4-9和第四支撑解耦虎克铰4-12与第一支撑解耦虎克铰4-3的结构相同。
所述的一种双轴平动自传感超分辨率成像平台的作动方法,当第一驱动装置中第一驱动压电堆2-1施加正电压控制信号时,第一驱动压电堆2-1沿轴向伸长,带动第一菱形环3-1沿长轴对角线方向伸长,从而短轴对角线相应缩短,通过柔性铰链连接带动一对第一杠杆3-3分别绕第一固定支点块3-2沿第一菱形环3-1短轴对角线呈镜像转动,带动一对第一连接直杆(3-4)同时实现沿与X正半轴呈45°且与Y负半轴也呈45°的离心运动;同理,当第四驱动装置中第四驱动压电堆2-4施加正电压控制信号时,第四驱动压电堆2-4沿轴向伸长,带动第四菱形环3-25沿长轴对角线方向伸长,从而短轴对角线相应缩短,通过柔性铰链连接带动一对第四杠杆3-27分别绕第四固定支点块3-26沿第四菱形环3-25短轴对角线呈镜像转动,带动一对第四连接直杆3-28同时实现沿与X正半轴呈45°且与Y正半轴也呈45°的离心运动;相反,当第二驱动装置中第二驱动压电堆2-2施加相反负电压控制信号时,第二驱动压电堆2-2沿轴向收缩,带动第二菱形环3-9沿长轴对角线方向缩短,从而短轴对角线相应伸长,通过柔性铰链连接带动一对第二杠杆3-11分别绕第二固定支点块3-10沿第二菱形环3-9短轴对角线呈镜像转动,带动一对第二连接直杆3-12同时实现沿与X负半轴呈45°且与Y负半轴也呈45°的向心运动;当第三驱动装置中第三驱动压电堆2-3施加负电压控制信号时,第三驱动压电堆2-3沿轴向收缩,带动第三菱形环3-17沿长轴对角线方向缩短,从而短轴对角线相应伸长,通过柔性铰链连接带动一对第三杠杆3-19分别绕第三固定支点块3-18沿第三菱形环3-17短轴对角线呈镜像转动,带动一对第三连接直杆3-20同时实现沿与X负半轴呈45°且与Y正半轴也呈45°的向心运动;第一驱动装置和第四驱动装置共同作用,实现沿Y方向运动相互抵消,沿X正向运动叠加合成,构成一组对通光孔的驱动拉力;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共同作用,实现沿Y方向运动相互抵消,沿X正向运动叠加合成,构成一组对通光孔的驱动推力,四组驱动装置共同作用,实现通光孔沿X正向运动;所述通光孔沿Y正向运动基于类似的控制方法,对第一驱动压电堆2-1和第二驱动压电堆2-2施加负电压控制信号,第三驱动压电堆2-3和第四驱动压电堆2-4施加正电压控制信号时,四组驱动装置共同作用,实现通光孔沿Y正向运动。
所述的一种双轴平动自传感超分辨率成像平台的微位移传感测量方法,当第一驱动压电堆2-1和第四驱动压电堆2-4施加正电压控制信号,第二驱动压电堆2-2和第三驱动压电堆2-3施加负电压控制信号时,通光孔沿X正向运动,带动第二H”型解耦导向机构和第四“H”型解耦导向机构沿X正向运动,由于第二传感装置中第二“H”型解耦导向机构与一对平行于X轴的第二柔性悬臂梁3-14末端相连,第四传感装置中第四“H”型解耦导向机构与一对平行于X轴的第四柔性悬臂梁3-30末端相连,当第二H”型解耦导向机构和第四“H”型解耦导向机构沿X正向运动带动时,第二柔性悬臂梁3-14和第四柔性悬臂梁3-30在末端产生沿X正向的挠度,同时在第二柔性悬臂梁3-14和第四柔性悬臂梁3-30分别靠近对应固定支撑角根部产生大的应变;此时,贴在第二柔性悬臂梁3-14和第四柔性悬臂梁3-30靠近始端根部附近的电阻应变片会产生应变,且根部产生的应变与相应端部产生的挠度成线性关系;因此,通过测量第二柔性悬臂梁3-14和第四柔性悬臂梁3-30的根部应变信息就能够计算相应的挠度,从而得到通光孔沿X正向微位移;所述通光孔沿Y向微位移测量原理与通光孔沿X向微位移测量原理相同;从而实现以应变反馈方式传感测量出平台微位移的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双轴平动台输入单元和输出单元分离,机构通过构建悬臂梁结构,增加系统刚度,提高平动响应频率的同时实现机构自传感功能,避免了其它昂贵传感装置的复杂安装。
2)、输入单元通过菱形环和杠杆结构串联实现位移两级放大;双轴平动台输入单元与输出单元呈“米”字形排布,结构空间更加紧凑,且驱动单元沿平台对角线交叉排布使平台沿双主轴向有效行程增大,实现大通光口径相机超分辨率成像。
3)、平台采用了柔性铰链支撑和传动结构,柔性铰链利用弹性材料微小变形及其自回复的特性,消除了传动过程中的空程和机械摩擦,使机构具有位移分辨率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三维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平动自传感部件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装置应变片传感位置图。
图4为本发明装置底座三维图。
图5为本发明装置支撑解耦虎克铰三维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发明一种双轴平动自传感超分辨率成像平台,
从上至下包括通光顶盖1、平动自传感部件3和底座4,位于通光顶盖1四角的四个安装孔与平动自传感部件3四角安装孔通过螺钉相连接;平动自传感部件3包括中部的通光孔以及设置在通光孔周围的输入单元、输出单元和传感单元;所述输出单元包括位于Y负半轴上的第一“H”型解耦导向机构、位于X负半轴上的第二“H”型解耦导向机构、位于Y正半轴上的第三“H”型解耦导向机构和位于X正半轴上的第四“H”型解耦导向机构;所述输入单元包括位于第一“H”型解耦导向机构和第四“H”型解耦导向机构间的第一驱动装置、位于第一“H”型解耦导向机构和第二“H”型解耦导向机构间的第二驱动装置、位于第二“H”型解耦导向机构和第三“H”型解耦导向机构间的第三驱动装置以及位于第三“H”型解耦导向机构和第四“H”型解耦导向机构间的第四驱动装置,相邻的驱动装置间夹角为90°;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压电堆2-1通过预压安装在平动自传感部件3中的第一菱形环3-1内,第一菱形环3-1靠近通光孔侧通过螺钉与底座4上的第一内侧凸台4-1相固结;第一菱形环3-1远离通光孔侧通过两个柔性铰链分别与一对关于第一菱形环3-1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一杠杆3-3相连接;一对关于第一菱形环3-1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一固定支点块3-2靠四颗螺钉与底座4上的第一外侧凸台4-2相固结,同时第一固定支点块3-2通过两个柔性铰链分别与一对第一杠杆3-3相连接;一对关于第一菱形环3-1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一连接直杆3-4靠近通光孔端与通光孔延伸出来的“V”型凸台通过一对柔性铰链相连接,远离通光孔端与一对第一杠杆3-3通过一对柔性铰链相连接;同样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压电堆2-2通过预压安装在平动自传感部件3中的第二菱形环3-1内,第二菱形环3-1靠近通光孔侧通过螺钉与底座4上的第二内侧凸台4-5相固结;第二菱形环3-1远离通光孔侧通过两个柔性铰链分别与一对关于第二菱形环3-1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二杠杆3-11相连接;一对关于第二菱形环3-1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二固定支点块3-10靠四颗螺钉与底座4上的第二外侧凸台4-4相固结,同时第二固定支点块3-10通过两个柔性铰链分别与一对第二杠杆3-11相连接;一对关于第二菱形环3-1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二连接直杆3-12靠近通光孔端与通光孔延伸出来的“V”型凸台通过一对柔性铰链相连接,远离通光孔端与一对第二杠杆3-11通过一对柔性铰链相连接;同样的,第三驱动装置包括第三驱动压电堆2-3通过预压安装在平动自传感部件3中的第三菱形环3-17内,第三菱形环3-17靠近通光孔侧通过螺钉与底座4上的第三内侧凸台4-8相固结;第三菱形环3-17远离通光孔侧通过两个柔性铰链分别与一对关于第三菱形环3-17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三杠杆3-19相连接;一对关于第三菱形环3-17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三固定支点块3-18靠四颗螺钉与底座4上的第三外侧凸台4-7相固结,同时第三固定支点块3-18通过两个柔性铰链分别与一对第三杠杆3-19相连接;一对关于第三菱形环3-17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三连接直杆3-20靠近通光孔端与通光孔延伸出来的“V”型凸台通过一对柔性铰链相连接,远离通光孔端与一对第三杠杆3-19通过一对柔性铰链相连接;同样的,第四驱动装置包括第四驱动压电堆2-4通过预压安装在平动自传感部件3中的第四菱形环3-25内,第四菱形环3-25靠近通光孔侧通过螺钉与底座4上的第四内侧凸台4-11相固结;第四菱形环3-25远离通光孔侧通过两个柔性铰链分别与一对关于第四菱形环3-25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四杠杆3-27相连接;一对关于第四菱形环3-25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四固定支点块3-26靠四颗螺钉与底座4上的第四外侧凸台4-10相固结,同时第四固定支点块3-26通过两个柔性铰链分别与一对第四杠杆3-27相连接;一对关于第四菱形环3-25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四连接直杆3-28靠近通光孔端与通光孔延伸出来的“V”型凸台通过一对柔性铰链相连接,远离通光孔端与一对第四杠杆3-27通过一对柔性铰链相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位于Y负半轴上的第一“H”型解耦导向机构包括与通光孔一体连接的第一“T”型凸台3-7,第一“T”型凸台3-7短边通过第一四段柔性梁3-8与外部“П”形框连接;同理,位于X负半轴上的第二“H”型解耦导向机构包括与通光孔一体连接的第二“T”型凸台3-15,第二“T”型凸台3-15短边与通过第二四段柔性梁3-16与外部“П”形框连接;位于Y正半轴上的第三“H”型解耦导向机构包括与通光孔一体连接的第三“T”型凸台3-23,第三“T”型凸台3-23短边与通过第三四段柔性梁3-24与外部“П”形框连接;位于X正半轴上的第四“H”型解耦导向机构包括与通光孔一体连接的第四“T”型凸台3-31,第四“T”型凸台3-31短边与通过第四四段柔性梁3-32与外部“П”形框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传感单元包括第一传感装置、第二传感装置、第三传感装置和第四传感装置;所述第一传感装置包括一对平行于X轴的第一柔性悬臂梁3-6的始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支撑角3-5和第二固定支撑角3-13固定连接,第一柔性悬臂梁3-6的末端固定连接于第一“H”型解耦导向机构,第一柔性悬臂梁3-6靠近始端根部附近上下表面分别对称贴有两片电阻应变片,接入相应的外部信号处理电路组成两个半桥电路;同理,第二传感装置包括一对平行于Y轴的第二柔性悬臂梁3-14的始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支撑角3-13和第三固定支撑角3-21固定连接,第二柔性悬臂梁3-14的末端固定连接于第二“H”型解耦导向机构,第二柔性悬臂梁3-14靠近始端根部附近上下表面分别对称贴有两片电阻应变片,接入相应的外部信号处理电路组成两个半桥电路;第三传感装置包括一对平行于X轴的第三柔性悬臂梁3-22的始端分别与第三固定支撑角3-21和第四固定支撑角3-29固定连接,第三柔性悬臂梁3-22的末端固定连接于第三“H”型解耦导向机构,第三柔性悬臂梁3-22靠近始端根部附近上下表面分别对称贴有两片电阻应变片,接入相应的外部信号处理电路组成两个半桥电路;第四传感装置包括一对平行于Y轴的第四柔性悬臂梁3-30的始端分别与第四固定支撑角3-29和第一固定支撑角3-5固定连接,第四柔性悬臂梁3-30的末端固定连接于第四“H”型解耦导向机构,第四柔性悬臂梁3-30靠近始端根部附近上下表面分别对称贴有两片电阻应变片,接入相应的外部信号处理电路组成两个半桥电路;
如图4所示,所述底座4上设置有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解耦虎克铰4-3、第二支撑解耦虎克铰4-6、第三支撑解耦虎克铰4-9和第四支撑解耦虎克铰4-12,第一支撑解耦虎克铰4-3与通光孔延伸出来的“V”型凸台上的第一安装孔3-41配合,第二支撑解耦虎克铰4-6与通光孔延伸出来的“V”型凸台上的第二安装孔3-42配合,第三支撑解耦虎克铰4-9与通光孔延伸出来的“V”型凸台上的第三安装孔3-43配合,第四支撑解耦虎克铰4-12与通光孔延伸出来的“V”型凸台上的第四安装孔3-44配合。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支撑解耦虎克铰4-3包括一对平行的柔性铰链4-3-1和柔性铰链4-3-2与另一对相互平行的柔性铰链4-3-3和柔性铰链4-3-4,两组铰链分别垂直,实现支撑解耦功能;第二支撑解耦虎克铰4-6、第三支撑解耦虎克铰4-9和第四支撑解耦虎克铰4-12与第一支撑解耦虎克铰4-3的结构相同。
本发明一种双轴平动自传感超分辨率成像平台的作动原理为:工作时,当第一驱动装置中第一驱动压电堆2-1施加正电压控制信号时,第一驱动压电堆2-1沿轴向伸长,带动第一菱形环3-1沿长轴对角线方向伸长,从而短轴对角线相应缩短,通过柔性铰链连接带动一对第一杠杆3-3分别绕第一固定支点块3-2沿第一菱形环3-1短轴对角线呈镜像转动,带动一对第一连接直杆3-4同时实现沿与X正半轴呈45°且与Y负半轴也呈45°的离心运动;同理,当第四驱动装置中第四驱动压电堆2-4施加正电压控制信号时,第四驱动压电堆2-4沿轴向伸长,带动第四菱形环3-25沿长轴对角线方向伸长,从而短轴对角线相应缩短,通过柔性铰链连接带动一对第四杠杆3-27分别绕第四固定支点块3-26沿第四菱形环3-25短轴对角线呈镜像转动,带动一对第四连接直杆3-28同时实现沿与X正半轴呈45°且与Y正半轴也呈45°的离心运动;相反,当第二驱动装置中第二驱动压电堆2-2施加相反负电压控制信号时,第二驱动压电堆2-2沿轴向收缩,带动第二菱形环3-9沿长轴对角线方向缩短,从而短轴对角线相应伸长,通过柔性铰链连接带动一对第二杠杆3-11分别绕第二固定支点块3-10沿第二菱形环3-9短轴对角线呈镜像转动,带动一对第二连接直杆3-12同时实现沿与X负半轴呈45°且与Y负半轴也呈45°的向心运动;当第三驱动装置中第三驱动压电堆2-3施加负电压控制信号时,第三驱动压电堆2-3沿轴向收缩,带动第三菱形环3-17沿长轴对角线方向缩短,从而短轴对角线相应伸长,通过柔性铰链连接带动一对第三杠杆3-19分别绕第三固定支点块3-18沿第三菱形环3-17短轴对角线呈镜像转动,带动一对第三连接直杆3-20同时实现沿与X负半轴呈45°且与Y正半轴也呈45°的向心运动;第一驱动装置和第四驱动装置共同作用,实现沿Y方向运动相互抵消,沿X正向运动叠加合成,构成一组对通光孔的驱动拉力;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共同作用,实现沿Y方向运动相互抵消,沿X正向运动叠加合成,构成一组对通光孔的驱动推力,四组驱动装置共同作用,实现通光孔沿X正向运动;所述通光孔沿Y正向运动基于类似的控制方法,对第一驱动压电堆2-1和第二驱动压电堆2-2施加负电压控制信号,第三驱动压电堆2-3和第四驱动压电堆2-4施加正电压控制信号时,四组驱动装置共同作用,实现通光孔沿Y正向运动。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双轴平动自传感超分辨率成像平台的微位移传感测量原理为:当第一驱动压电堆2-1和第四驱动压电堆2-4施加正电压控制信号,第二驱动压电堆2-2和第三驱动压电堆2-3施加负电压控制信号时,通光孔沿X正向运动,带动第二H”型解耦导向机构和第四“H”型解耦导向机构沿X正向运动,由于第二传感装置中第二“H”型解耦导向机构与一对平行于X轴的第二柔性悬臂梁3-14末端相连,第四传感装置中第四“H”型解耦导向机构与一对平行于X轴的第四柔性悬臂梁3-30末端相连,当第二H”型解耦导向机构和第四“H”型解耦导向机构沿X正向运动带动时,第二柔性悬臂梁3-14和第四柔性悬臂梁3-30在末端产生沿X正向的挠度,同时在柔性悬臂梁靠近固定支撑角根部产生较大的应变;此时,贴在第二柔性悬臂梁3-14和第四柔性悬臂梁3-30根部附近的电阻应变片会产生应变,且根部产生的应变与相应端部产生的挠度成线性关系;因此,通过测量第二柔性悬臂梁3-14和第四柔性悬臂梁3-30的根部应变信息就能够计算相应的挠度Δh1和Δh2,从而得到通光孔沿X正向微位移所述通光孔沿Y向微位移测量原理与通光孔沿X向微位移测量原理相同。
因此通过柔性悬臂梁的设计,实现以应变反馈方式传感测量出平台微位移的功能。

Claims (5)

1.一种双轴平动自传感超分辨率成像平台,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包括通光顶盖(1)、平动自传感部件(3)和底座(4),位于通光顶盖(1)四角的四个安装孔与平动自传感部件(3)四角安装孔通过螺钉相连接;平动自传感部件(3)包括中部的通光孔以及设置在通光孔周围的输入单元、输出单元和传感单元;所述输出单元包括位于Y负半轴上的第一“H”型解耦导向机构、位于X负半轴上的第二“H”型解耦导向机构、位于Y正半轴上的第三“H”型解耦导向机构和位于X正半轴上的第四“H”型解耦导向机构;所述输入单元包括位于第一“H”型解耦导向机构和第四“H”型解耦导向机构间的第一驱动装置、位于第一“H”型解耦导向机构和第二“H”型解耦导向机构间的第二驱动装置、位于第二“H”型解耦导向机构和第三“H”型解耦导向机构间的第三驱动装置以及位于第三“H”型解耦导向机构和第四“H”型解耦导向机构间的第四驱动装置,相邻的驱动装置间夹角为90°;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压电堆(2-1)通过预压安装在平动自传感部件(3)中的第一菱形环(3-1)内,第一菱形环(3-1)靠近通光孔侧通过螺钉与底座(4)上的第一内侧凸台(4-1)相固结;第一菱形环(3-1)远离通光孔侧通过两个柔性铰链分别与一对关于第一菱形环(3-1)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一杠杆(3-3)相连接;一对关于第一菱形环(3-1)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一固定支点块(3-2)靠四颗螺钉与底座(4)上的第一外侧凸台(4-2)相固结,同时第一固定支点块(3-2)通过两个柔性铰链分别与一对第一杠杆(3-3)相连接;一对关于第一菱形环(3-1)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一连接直杆(3-4)靠近通光孔端与通光孔延伸出来的“V”型凸台通过一对柔性铰链相连接,远离通光孔端与一对第一杠杆(3-3)通过一对柔性铰链相连接;同样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压电堆(2-2)通过预压安装在平动自传感部件(3)中的第二菱形环(3-1)内,第二菱形环(3-1)靠近通光孔侧通过螺钉与底座(4)上的第二内侧凸台(4-5)相固结;第二菱形环(3-1)远离通光孔侧通过两个柔性铰链分别与一对关于第二菱形环(3-1)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二杠杆(3-11)相连接;一对关于第二菱形环(3-1)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二固定支点块(3-10)靠四颗螺钉与底座(4)上的第二外侧凸台(4-4)相固结,同时第二固定支点块(3-10)通过两个柔性铰链分别与一对第二杠杆(3-11)相连接;一对关于第二菱形环(3-1)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二连接直杆(3-12)靠近通光孔端与通光孔延伸出来的“V”型凸台通过一对柔性铰链相连接,远离通光孔端与一对第二杠杆(3-11)通过一对柔性铰链相连接;同样的,第三驱动装置包括第三驱动压电堆(2-3)通过预压安装在平动自传感部件(3)中的第三菱形环(3-17)内,第三菱形环(3-17)靠近通光孔侧通过螺钉与底座(4)上的第三内侧凸台(4-8)相固结;第三菱形环(3-17)远离通光孔侧通过两个柔性铰链分别与一对关于第三菱形环(3-17)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三杠杆(3-19)相连接;一对关于第三菱形环(3-17)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三固定支点块(3-18)靠四颗螺钉与底座(4)上的第三外侧凸台(4-7)相固结,同时第三固定支点块(3-18)通过两个柔性铰链分别与一对第三杠杆(3-19)相连接;一对关于第三菱形环(3-17)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三连接直杆(3-20)靠近通光孔端与通光孔延伸出来的“V”型凸台通过一对柔性铰链相连接,远离通光孔端与一对第三杠杆(3-19)通过一对柔性铰链相连接;同样的,第四驱动装置包括第四驱动压电堆(2-4)通过预压安装在平动自传感部件(3)中的第四菱形环(3-25)内,第四菱形环(3-25)靠近通光孔侧通过螺钉与底座(4)上的第四内侧凸台(4-11)相固结;第四菱形环(3-25)远离通光孔侧通过两个柔性铰链分别与一对关于第四菱形环(3-25)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四杠杆(3-27)相连接;一对关于第四菱形环(3-25)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四固定支点块(3-26)靠四颗螺钉与底座(4)上的第四外侧凸台(4-10)相固结,同时第四固定支点块(3-26)通过两个柔性铰链分别与一对第四杠杆(3-27)相连接;一对关于第四菱形环(3-25)短轴对角线镜像对称的第四连接直杆(3-28)靠近通光孔端与通光孔延伸出来的“V”型凸台通过一对柔性铰链相连接,远离通光孔端与一对第四杠杆(3-27)通过一对柔性铰链相连接;
所述位于Y负半轴上的第一“H”型解耦导向机构包括与通光孔一体连接的第一“T”型凸台(3-7),第一“T”型凸台(3-7)短边通过第一四段柔性梁(3-8)与外部“П”形框连接;同理,位于X负半轴上的第二“H”型解耦导向机构包括与通光孔一体连接的第二“T”型凸台(3-15),第二“T”型凸台(3-15)短边与通过第二四段柔性梁(3-16)与外部“П”形框连接;位于Y正半轴上的第三“H”型解耦导向机构包括与通光孔一体连接的第三“T”型凸台(3-23),第三“T”型凸台(3-23)短边与通过第三四段柔性梁(3-24)与外部形框连接;位于X正半轴上的第四“H”型解耦导向机构包括与通光孔一体连接的第四“T”型凸台(3-31),第四“T”型凸台(3-31)短边与通过第四四段柔性梁(3-32)与外部“П”形框连接;
所述传感单元包括第一传感装置、第二传感装置、第三传感装置和第四传感装置;所述第一传感装置包括一对平行于X轴的第一柔性悬臂梁(3-6)的始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支撑角(3-5)和第二固定支撑角(3-13)固定连接,第一柔性悬臂梁(3-6)的末端固定连接于第一“H”型解耦导向机构,第一柔性悬臂梁(3-6)靠近始端根部附近上下表面分别对称贴有两片电阻应变片,接入相应的外部信号处理电路组成两个半桥电路;同理,第二传感装置包括一对平行于Y轴的第二柔性悬臂梁(3-14)的始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支撑角(3-13)和第三固定支撑角(3-21)固定连接,第二柔性悬臂梁(3-14)的末端固定连接于第二“H”型解耦导向机构,第二柔性悬臂梁(3-14)靠近始端根部附近上下表面分别对称贴有两片电阻应变片,接入相应的外部信号处理电路组成两个半桥电路;第三传感装置包括一对平行于X轴的第三柔性悬臂梁(3-22)的始端分别与第三固定支撑角(3-21)和第四固定支撑角(3-29)固定连接,第三柔性悬臂梁(3-22)的末端固定连接于第三“H”型解耦导向机构,第三柔性悬臂梁(3-22)靠近始端根部附近上下表面分别对称贴有两片电阻应变片,接入相应的外部信号处理电路组成两个半桥电路;第四传感装置包括一对平行于Y轴的第四柔性悬臂梁(3-30)的始端分别与第四固定支撑角(3-29)和第一固定支撑角(3-5)固定连接,第四柔性悬臂梁(3-30)的末端固定连接于第四“H”型解耦导向机构,第四柔性悬臂梁(3-30)靠近始端根部附近上下表面分别对称贴有两片电阻应变片,接入相应的外部信号处理电路组成两个半桥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轴平动自传感超分辨率成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上设置有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解耦虎克铰(4-3)、第二支撑解耦虎克铰(4-6)、第三支撑解耦虎克铰(4-9)和第四支撑解耦虎克铰(4-12),第一支撑解耦虎克铰(4-3)与通光孔延伸出来的“V”型凸台上的第一安装孔(3-41)配合,第二支撑解耦虎克铰(4-6)与通光孔延伸出来的“V”型凸台上的第二安装孔(3-42)配合,第三支撑解耦虎克铰(4-9)与通光孔延伸出来的“V”型凸台上的第三安装孔(3-43)配合,第四支撑解耦虎克铰(4-12)与通光孔延伸出来的“V”型凸台上的第四安装孔(3-44)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轴平动自传感超分辨率成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解耦虎克铰(4-3)包括一对平行的柔性铰链(4-3-1)和柔性铰链(4-3-2)与另一对相互平行的柔性铰链(4-3-3)和柔性铰链(4-3-4),两组铰链分别垂直,实现支撑解耦功能;第二支撑解耦虎克铰(4-6)、第三支撑解耦虎克铰(4-9)和第四支撑解耦虎克铰(4-12)与第一支撑解耦虎克铰(4-3)的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轴平动自传感超分辨率成像平台的作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驱动装置中第一驱动压电堆(2-1)施加正电压控制信号时,第一驱动压电堆(2-1)沿轴向伸长,带动第一菱形环(3-1)沿长轴对角线方向伸长,从而短轴对角线相应缩短,通过柔性铰链连接带动一对第一杠杆(3-3)分别绕第一固定支点块(3-2)沿第一菱形环(3-1)短轴对角线呈镜像转动,带动一对第一连接直杆(3-4)同时实现沿与X正半轴呈45°且与Y负半轴也呈45°的离心运动;同理,当第四驱动装置中第四驱动压电堆(2-4)施加正电压控制信号时,第四驱动压电堆(2-4)沿轴向伸长,带动第四菱形环(3-25)沿长轴对角线方向伸长,从而短轴对角线相应缩短,通过柔性铰链连接带动一对第四杠杆(3-27)分别绕第四固定支点块(3-26)沿第四菱形环(3-25)短轴对角线呈镜像转动,带动一对第四连接直杆(3-28)同时实现沿与X正半轴呈45°且与Y正半轴也呈45°的离心运动;相反,当第二驱动装置中第二驱动压电堆(2-2)施加相反负电压控制信号时,第二驱动压电堆(2-2)沿轴向收缩,带动第二菱形环(3-9)沿长轴对角线方向缩短,从而短轴对角线相应伸长,通过柔性铰链连接带动一对第二杠杆(3-11)分别绕第二固定支点块(3-10)沿第二菱形环(3-9)短轴对角线呈镜像转动,带动一对第二连接直杆(3-12)同时实现沿与X负半轴呈45°且与Y负半轴也呈45°的向心运动;当第三驱动装置中第三驱动压电堆(2-3)施加负电压控制信号时,第三驱动压电堆(2-3)沿轴向收缩,带动第三菱形环(3-17)沿长轴对角线方向缩短,从而短轴对角线相应伸长,通过柔性铰链连接带动一对第三杠杆(3-19)分别绕第三固定支点块(3-18)沿第三菱形环(3-17)短轴对角线呈镜像转动,带动一对第三连接直杆(3-20)同时实现沿与X负半轴呈45°且与Y正半轴也呈45°的向心运动;第一驱动装置和第四驱动装置共同作用,实现沿Y方向运动相互抵消,沿X正向运动叠加合成,构成一组对通光孔的驱动拉力;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共同作用,实现沿Y方向运动相互抵消,沿X正向运动叠加合成,构成一组对通光孔的驱动推力,四组驱动装置共同作用,实现通光孔沿X正向运动;所述通光孔沿Y正向运动基于类似的控制方法,对第一驱动压电堆(2-1)和第二驱动压电堆(2-2)施加负电压控制信号,第三驱动压电堆(2-3)和第四驱动压电堆(2-4)施加正电压控制信号时,四组驱动装置共同作用,实现通光孔沿Y正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轴平动自传感超分辨率成像平台的微位移传感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驱动压电堆(2-1)和第四驱动压电堆(2-4)施加正电压控制信号,第二驱动压电堆(2-2)和第三驱动压电堆(2-3)施加负电压控制信号时,通光孔沿X正向运动,带动第二H”型解耦导向机构和第四“H”型解耦导向机构沿X正向运动,由于第二传感装置中第二“H”型解耦导向机构与一对平行于X轴的第二柔性悬臂梁(3-14)末端相连,第四传感装置中第四“H”型解耦导向机构与一对平行于X轴的第四柔性悬臂梁(3-30)末端相连,当第二H”型解耦导向机构和第四“H”型解耦导向机构沿X正向运动带动时,第二柔性悬臂梁(3-14)和第四柔性悬臂梁(3-30)在末端产生沿X正向的挠度,同时在第二柔性悬臂梁(3-14)和第四柔性悬臂梁(3-30)分别靠近对应固定支撑角根部产生大的应变;此时,贴在第二柔性悬臂梁(3-14)和第四柔性悬臂梁(3-30)靠近始端根部附近的电阻应变片会产生应变,且根部产生的应变与相应端部产生的挠度成线性关系;因此,通过测量第二柔性悬臂梁(3-14)和第四柔性悬臂梁(3-30)的根部应变信息就能够计算相应的挠度,从而得到通光孔沿X正向微位移;所述通光孔沿Y向微位移测量原理与通光孔沿X向微位移测量原理相同;从而实现以应变反馈方式传感测量出平台微位移的功能。
CN201910308901.XA 2019-04-17 2019-04-17 双轴平动自传感超分辨率成像平台及方法 Active CN1101042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8901.XA CN110104227B (zh) 2019-04-17 2019-04-17 双轴平动自传感超分辨率成像平台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8901.XA CN110104227B (zh) 2019-04-17 2019-04-17 双轴平动自传感超分辨率成像平台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4227A true CN110104227A (zh) 2019-08-09
CN110104227B CN110104227B (zh) 2020-06-26

Family

ID=67485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08901.XA Active CN110104227B (zh) 2019-04-17 2019-04-17 双轴平动自传感超分辨率成像平台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04227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15160A1 (de) * 1993-05-07 1994-11-17 Bodenseewerk Geraetetech Halterung für Mikrosysteme
JP2000091879A (ja) * 1998-09-16 2000-03-31 Toyo Commun Equip Co Ltd 圧電振動素子及び製造方法
JP2003235271A (ja) * 2002-02-01 2003-08-22 Sigma Koki Kk 微小変位装置
CN101187721A (zh) * 2007-12-04 2008-05-28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无模态耦合两轴偏转柔性支撑结构
CN102323656A (zh) * 2011-09-28 2012-01-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双轴柔性铰链的高频响二维微角摆控制反射镜
CN103133828A (zh) * 2013-01-30 2013-06-05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非对称桥式柔性位移放大机构的双轴微角摆平台
CN106737646A (zh) * 2017-01-17 2017-05-31 西安交通大学 可实现平动和转动的三自由度压电驱动调节装置及方法
CN107863901A (zh) * 2017-11-27 2018-03-3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六自由度微位移压电驱动调节装置及调节方法
CN108614353A (zh) * 2018-05-10 2018-10-02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离子交换聚合金属材料的二维偏转解耦机构及其偏转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15160A1 (de) * 1993-05-07 1994-11-17 Bodenseewerk Geraetetech Halterung für Mikrosysteme
JP2000091879A (ja) * 1998-09-16 2000-03-31 Toyo Commun Equip Co Ltd 圧電振動素子及び製造方法
JP2003235271A (ja) * 2002-02-01 2003-08-22 Sigma Koki Kk 微小変位装置
CN101187721A (zh) * 2007-12-04 2008-05-28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无模态耦合两轴偏转柔性支撑结构
CN102323656A (zh) * 2011-09-28 2012-01-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双轴柔性铰链的高频响二维微角摆控制反射镜
CN103133828A (zh) * 2013-01-30 2013-06-05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非对称桥式柔性位移放大机构的双轴微角摆平台
CN106737646A (zh) * 2017-01-17 2017-05-31 西安交通大学 可实现平动和转动的三自由度压电驱动调节装置及方法
CN107863901A (zh) * 2017-11-27 2018-03-3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六自由度微位移压电驱动调节装置及调节方法
CN108614353A (zh) * 2018-05-10 2018-10-02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离子交换聚合金属材料的二维偏转解耦机构及其偏转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4227B (zh) 2020-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91901B (zh) 音圈电机位移促动器仿真平台
EP1083123A1 (en) Flap drive device of rotor blade
EP1751602B1 (en) Microscope system comprising arrangement for positioning of a platform
CN105301762B (zh) 一种低厚度含二级放大的二维快速偏转装置及其偏转方法
CN104849858B (zh) 旋转中心处于反射面的快速偏转反射镜控制机构及方法
CN103091164A (zh) 一种适用于微纳米薄膜材料的双系统拉伸装置
US11159103B2 (en) Six-degree-of-freedom large-stroke uncoupling large hollow series-parallel piezoelectric micro-motion platform
CN110531482A (zh) 一种柔性高精度次镜组件调焦机构
CN111510019B (zh) 具备传感信号调平功能的二维快速偏转调节装置及方法
CN103472555A (zh) 双电机光学元件轴向调节装置
CN108413206B (zh) 基于行程放大机构驱动的六自由度解耦柔顺并联平台
CN110104227A (zh) 双轴平动自传感超分辨率成像平台及方法
Bilgen et al.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hysteresis in piezocomposite airfoils using Preisach model
Yabuno et al. Motion control of a flexible underactuated manipulator using resonance in a flexible active arm
Gao et al. A high-resolution MEMS capacitive force sensor with bionic swallow comb arrays for ultralow multiphysics measurement
CN105158895B (zh) 用于天文望远镜镜面位置调整的微位移促动器
Su et al. Analytical modeling and FEM Simulations of single-stage microleverage mechanism
CN108900110A (zh) 一种基于负刚度预载荷eap驱动结构
US20210356733A1 (en)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mems) scanner having a torsional beam flexure with variable width
US11489461B2 (en) Thin film actuator having transversely oriented structural stiffeners to increase actuator stroke
CN101231386B (zh) 极大天文望远镜滚动摩擦传动旋转轴扭转角动态修正系统
Fan et al. Effect of the adhesive layer on the unimorph deformable mirror
CN110480617A (zh) 一种基于平行自由端交叉簧片的多级被动弯曲机构
Lorell et al. Design of a prototype primary mirror segment positioning actuator for the Thirty Meter Telescope
Bilgen et al. Wing morphing design using macro-fiber composit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