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01188A - 一种多功能行李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行李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01188A
CN110101188A CN201910305680.0A CN201910305680A CN110101188A CN 110101188 A CN110101188 A CN 110101188A CN 201910305680 A CN201910305680 A CN 201910305680A CN 110101188 A CN110101188 A CN 1101011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mechanism
cabinet
supporting
luggage cas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056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01188B (zh
Inventor
汪浩磊
吴双
王群柱
林晓琪
吴丹
罗伯特·格斯
玛格瑞·格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griggs Holdings Ltd
Dish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griggs Holdings Ltd
Dish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griggs Holdings Ltd, Dish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griggs Holdings Ltd
Priority to US16/392,74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200245734A1/en
Publication of CN110101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11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011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11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5/00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 A45C5/14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with built-in roll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5/00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 A45C5/06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with outside compart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5/00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 A45C5/04Trunks; Travelling baskets
    • A45C5/045Travelling bask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001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005Hin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26Special adaptations of handles
    • A45C13/262Special adaptations of handles for wheeled lugga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26Special adaptations of handles
    • A45C13/28Combinations of handles with other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5/00Purses, bags, luggage or other receptacles covered by groups A45C1/00 - A45C11/00, combined with other objects or art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5/00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 A45C5/03Suitc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5/00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 A45C5/14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with built-in rolling means
    • A45C5/141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with built-in rolling means the rolling means being formed by the trunk itself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9/00Purses, Luggage or bags convertible into objects for other u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9/00Purses, Luggage or bags convertible into objects for other use
    • A45C2009/002Purses, Luggage or bags convertible into objects for other use into a sea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行李箱。该行李箱包括箱体和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能够用于支撑所述箱体;以及所述支撑结构能够相对于所述箱体伸缩和/或折叠。本申请的行李箱在保持原有拉杆行李箱功能的同时,能够变形成为桌子的结构,从而使其具有了桌子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行李箱
优先权声明
本申请要求2019年02月02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910106771.1的中国申请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行李箱,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行李箱。
背景技术
行李箱,亦称旅行箱、拉杆箱,其是出门时所携带用以放置物品的箱子。现有的行李箱功能比较单一,已难以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行李箱。所述行李箱包括箱体和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能够用于支撑所述箱体;以及所述支撑结构能够相对于所述箱体伸缩和/或折叠。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至少部分所述支撑结构能够用作所述行李箱的拉杆。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箱体在所述支撑结构的支撑下能够呈水平状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相对设置于所述箱体的背部。并且,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能够在所述箱体上运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分别形成为所述箱体的第一支腿和拉杆。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能够在所述箱体上运动至第三位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形成为所述箱体的第二支腿。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限位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背部,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限位机构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从而形成为箱体的第一支腿或拉杆。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可以以铰接的方式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限位机构上。并且,在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在所述第一连接限位机构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限位结构和第三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能够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三限位结构相配合,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限位机构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限位机构可以包括连接限位支架和固定支架。所述连接限位支架可以呈U型结构。在所述连接限位支架的两块立板上形成有第一弧形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部上。所述固定支架可以呈U型结构。所述固定支架可以固定于所述箱体的背部。并且所述连接限位支架的两块立板可以以铰接的方式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的两块侧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可以以铰接的方式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限位支架的两块立板上。并且,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可以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相卡合,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能够带动所述连接限位支架转动至第一位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限位机构还可以包括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可以连接在所述连接限位支架的底板上,所述弹性连接件的另一端可以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的背板上;使得在安装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撑机构、所述连接限位支架和所述固定支架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三角形受力状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限位机构可以包括连接限位座。所述连接限位座可以呈U型结构。在所述连接限位座的两块立板上可以形成有第二弧形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部上。所述连接限位座可以固定于所述箱体的背部。并且,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可以以铰接的方式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限位座的两块立板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二弧形部上还可以设置有第四限位结构。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可以与所述第四限位结构相卡合,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保持折叠状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可以包括第一杆件。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杆件上。所述第一杆件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的一端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限位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背部。所述第一杆件的另一端可以连接有把手。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还可以包括第二杆件。所述第二杆件结构可以与所述第一杆件相同。所述第二杆件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的一端可以通过另一个第一连接限位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背部。所述第二杆件的另一端可以与所述把手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杆件、所述把手和所述第二杆件形成为U型结构。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还可以包括第一加强杆。所述第一加强杆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杆件和所述第二杆件可以为伸缩杆。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可以通过第二连接限位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背部,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限位机构转动至所述第三位置,从而使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形成为箱体的第二支腿。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接限位机构的结构可以与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一连接限位机构结构相同。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可以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五限位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设置有所述第五限位结构的一端可以以铰接的方式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限位机构可转动相连接。所述第五限位结构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限位机构上的第二限位结构和第三限位结构相配合,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限位机构转动至所述第三位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还可以包括第二加强杆。所述第二加强杆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行李箱还可以包括第三支撑机构。所述第三支撑机构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上,使得在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形成为拉杆的状态下,所述第三支撑机构能够与所述箱体的顶部形成为一座椅结构。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支撑机构可以包括背部支撑板。所述背部支撑板可以以可拆卸或不可拆卸地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支撑机构还可以包括背部缓冲板。所述背部缓冲板可以设置于所述背部支撑板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支撑机构还可以包括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可以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背部支撑板和所述背部缓冲板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支撑机构还可以包括左护板和右护板。所述左护板可以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背部支撑板左侧。所述右护板可以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背部支撑板右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行李箱还可以包括安全带。所述安全带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机构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可以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上。并且,在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上还可以设置有控制按件。所述控制按件可以通过传动结构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相连接,使得所述控制按件能够控制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的伸缩。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其相对于所述箱体的背部所在平面转动的角度为α。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其相对于所述箱体的背部所在平面转动的角度为β。其中,α可以与β相同,使得被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支撑起的所述箱体能够在平面上保持水平状态。或者,α可以与β不同,使得被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支撑起的所述箱体能够在斜面上保持水平状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其相对于所述箱体的背部所在平面转动的角度为α;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其相对于所述箱体的背部所在平面转动的角度为β;其中,α和β的角度可以相同或不相同,箱体的高度可以随着α和β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行李箱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扩展平台。所述扩展平台可以以可折叠或可伸缩地方式设置于所述箱体上或箱体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行李箱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滚动装置。所述滚动装置可以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两条支撑腿;所述至少两条支撑腿与所述行李箱的拉杆相独立;且所述至少两条支撑腿能够相对于所述箱体伸缩和/或折叠。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四条支撑腿;所述四条支撑腿设置在所述行李箱的四角,且所述四条支撑腿能够相对于所述箱体伸缩。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一条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相对于所述箱体的支撑位置位于所述箱体支撑面的中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行李箱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的行李箱,在折叠状态下,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可以折叠在箱体背部,从而节省空间;并且,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能够分别运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形成为箱体的支腿,从而使箱体、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形成为一桌子的结构,具有桌子的功能;另外,第一支撑机构还能够运动至第二位置,使第一支撑机构形成为行李箱的拉杆。本申请的行李箱在保持原有拉杆行李箱功能的同时,能够变形成为桌子的结构,从而使其具有了桌子的功能。
(2)进一步的,本申请的行李箱,在第一支撑机构上还可以安装第三支撑机构。在第一支撑机构形成为拉杆的状态下,第三支撑机构能够与箱体的顶部形成为一座椅结构,从而可以使行李箱具有座椅的功能。
(3)进一步的,本申请的行李箱,在箱体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可以伸缩或折叠于箱体内的扩展平台,使得在箱体上能够形成1个或者多个用于放置物品的平台。
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加特性可以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说明。通过对以下描述和相应附图的检查或者对实施例的生产或操作的了解,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加特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明显的。本申请披露的特性可以通过对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的各种方法、手段和组合的实践或使用得以实现和达到。
附图说明
在此所述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在各图中,相同标号表示相同部件。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一连接限位机构中连接限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一连接限位机构中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一连接限位机构中连接限位支架与固定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图7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一连接限位机构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一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一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一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二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图13、图14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行李箱形成为桌子状态的示意图;
图15、图16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一支撑机构与第一连接限位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7、图18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一支撑机构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一支撑机构与第一连接限位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一支撑机构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2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二支撑机构与第二连接限位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2、图2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一支撑机构形成为拉杆状态的示意图;
图24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一支撑机构位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25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一支撑机构位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26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形成有置物腔的行李箱的示意图;
图27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一限位结构可伸缩地设置于第一支撑机构上的示意图;
图28-34是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所示的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5-37是根据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所示的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8-40是根据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所示的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1-43是根据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所示的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4-46是根据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所示的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7-49是根据本申请第七实施例所示的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0-52是根据本申请第八实施例所示的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3-55是根据本申请第九实施例所示的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6-59是根据本申请第十实施例所示的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0-62是根据本申请第十一实施例所示的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3-66是根据本申请第十二实施例所示的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7-71是根据本申请第十三实施例所示的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相反,本发明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发明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发明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应当理解,给出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仅仅是为了使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发明,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他的步骤或元素。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一个”表示一个或一个以上。“多功能”表示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第一”、“第二”、……等用于区分作用,并非表示数量。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行李箱可以包括箱体1、第一支撑机构2和第二支撑机构3。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机构2与第二支撑机构3可以相对设置于箱体1的背部。例如,第一支撑机构2可以设置在箱体1背部的上部,第二支撑机构3可以设置在箱体1背部的下部。又例如,第一支撑机构2可以设置在箱体1背部的左部,第二支撑机构3可以设置在箱体1背部的右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机构2能够在箱体1上运动至第一位置,使得第一支撑机构2可以形成为箱体1的第一支腿。第二支撑机构3能够在箱体1上运动至第三位置,使得第二支撑机构3可以形成为箱体1的第二支腿。在第一支撑机构2处于第一位置,第二支撑机构3处于第三位置时,第一支撑机构2和第二支撑机构3能够对箱体1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行李箱平放时,箱体1、第一支撑机构2和第二支撑机构3能够形成为一桌子的结构,具有桌子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机构2还能够在箱体1上运动至第二位置,使得第一支撑机构2可以形成为箱体1的拉杆。从而使得本申请的行李箱能够保持现有拉杆箱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包括连接限位支架43和固定支架44。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连接限位支架43包括两块立板431和底板432。两块立板431相对设置于底板432上,使得连接支架43呈U型结构。优选地,连接支架43可以以折弯、冲压或铸造等方式一体成型,形成U型结构。另外,两块立板431和底板432也可以是单个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可以通过焊接、铆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形成U型结构的连接限位支架43。
在连接限位支架43的两块立板431上形成有第一弧形部4311。在第一弧形部4311上均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41和第三限位结构42。示例性的,第二限位结构41可以是形成在第一弧形部4311上的弧形缺口等。第三限位结构42可以是形成在第一弧形部4311上的弧形缺口、弧形凸起等。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上的第二限位结构4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如2个、3个、4个、5个、6个或者更多。
在连接限位支架43的两块立板431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销孔4312和第一铰接孔4313。并且,两块立板431上的第一销孔4312位置相对应。两块立板431上的第一铰接孔4313位置相对应。在底板432还开设有第一挂孔4321。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固定支架44可以呈U型结构。固定支架44包括背板442和两块侧板441,两块侧板441相对设置于背板442上,使得固定支架44呈U型结构。优选的,背板442和两块侧板441可以以折弯、冲压或铸造等方式一体成型,形成U型结构的固定支架44。另外,背板442和两块侧板441也可以是单个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可以通过焊接、铆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形成U型结构的固定支架44。
在固定支架44的两块侧板441上还分别开设有第二销孔4411。并且,两块侧板441上的第二销孔4411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在固定支架44的凸起部443上还设置有第二挂孔4431。进一步的,在背板442上设置有安装孔444,使得固定支架44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如螺钉连接、螺栓连接等或铆接等方式固定在箱体1上。另外,固定支架44还可以通过焊接等连接方式固定在箱体1上。
连接限位支架43可以可转动地连接在固定支架44上。示例性的,如图4、图5所示,连接限位支架43通过第一销轴445可转动地与固定支架44相连接。具体的,将连接限位支架43卡合在固定支架44的U型槽内,使得连接限位支架43中两块立板431上的第一销孔4312分别与固定支架44中两块侧板441上的第二销孔4411相对应,第一销轴445穿过第一销孔4312和第二销孔4411形成铰接连接结构,从而使连接限位支架43可转动地连接在固定支架44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还可以包括弹性连接件45。示例性的,弹性连接件45可以是弹簧、弹片等。弹性连接件45一端与连接限位支架43相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支架44相连接。具体的,弹性连接件45的一端连接在连接限位支架43中的第一挂孔4321上,另一端连接在固定支架44中凸起部上的第二挂孔4431上,使得在安装状态下,第一支撑机构2、连接限位支架43和固定支架44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三角形受力状态,如图16、图18所示。另外,弹性连接件45产生的作用力,可以帮助第一支撑机构2更容易的转动展开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弹性连接件45产生的作用力也可以帮助第一支撑机构2更容易的转动恢复至折叠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可以为一个连接限位座46。示例性的,如图6、图7所示,连接限位座46可以包括连接限位座的两块立板461和连接限位座的底板462。连接限位座的两块立板461相对设置于连接限位座的底板462上,使得连接限位座46呈U型结构。优选地,连接限位座的两块立板461和连接限位座的底板462可以以折弯、冲压或铸造等方式一体成型,形成U型结构的连接限位座46。另外,连接限位座的两块立板461和连接限位座的底板462也可以是单个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可以通过焊接、铆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形成U型结构的连接限位座46。
在连接限位座的两块立板461上均形成有第二弧形部4611。在第二弧形部4611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41和第三限位结构42。示例性的,第二限位结构41可以是形成在第二弧形部4611上的弧形缺口等。第三限位结构42可以是形成在第二弧形部4611上的弧形缺口、弧形凸起等。第二限位结构4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如2个、3个、4个、5个、6个或者更多。在连接限位座的两块立板461上分别开设有第三铰接孔4612。连接限位座的两块立板461上的第三铰接孔4612位置相对应,使得连接限位座46可以形成为一个铰接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弧形部4611上还设置有第四限位结构47。示例性的,第四限位结构47可以是弧形缺口等。第一限位结构21与第四限位结构47相卡合,使得第一支撑机构2保持折叠状态。
连接限位座46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如螺钉连接、螺栓连接等、铆接或焊接等方式固定在箱体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机构2可以包括第一杆件22。在第一杆件22底端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21、第二铰接孔221和缺口222。第一杆件22的顶端连接有把手23。示例性的,第一限位结构21可以是柱状凸起、限位轴等,如图4、图5所示。
第一杆件22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21的一端可以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上。示例性的,如图4、图5所示,第一杆件22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21的一端插入在连接限位支架43的U型槽中,第一杆件22上的第二铰接孔221与连接限位支架43上的第一铰接孔4313对齐,第二销轴433穿过第一铰接孔4313和第二铰接孔221,形成铰接连接结构,使得第一杆件22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上。或者,如图19、图20所示,第一杆件22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21的一端插入在U型结构的连接限位座46的U型槽中,第一杆件22上的第二铰接孔221与连接限位座46上的第三铰接孔4612对其,第二销轴433穿过第二铰接孔221和第三铰接孔4612,形成铰接连接结构,使得第一杆件22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机构2包括第一杆件22和第二杆件24。第二杆件24结构可以与第一杆件22相同。第一杆件22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21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上。第二杆件24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21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另一个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上。第二杆件24的另一端与把手23相连接,使得第一杆件22、把手23和第二杆件24形成为U型结构,如图8所示。第一杆件22和第二杆件24与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的具体连接方式可以与上述图4、图5或者图19、图20所示的连接方式相同或类似,故在此不在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杆件22和第二杆件24可以为伸缩杆,如图8、图10所示。示例性的,第一杆件22和第二杆件24为结构相同的伸缩杆,其均包括套管281和伸缩管282。伸缩管282的数量可用是1个、2个、3个或者更多。当只有1个伸缩管时,伸缩管可伸缩地插入套管281内。当只有多个伸缩管时,多个伸缩管一次套接,使得多个伸缩管能够伸缩;最外层的伸缩管再可伸缩地插入套管281内。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一杆件22和第一杆件22、第二杆件24组成的U型拉杆上设置有按钮26、传动件和卡扣结构27,使得其形成为现有拉杆箱中的U型拉杆结构。在伸出状态下,套管281和伸缩管282可以通过卡扣结构27固定;需要收缩时,按动按钮26通过传动件可以解除卡扣结构27的卡合状态,从而使伸缩管收缩在套管28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机构2还包括第一加强杆25。第一加强杆25设置于第一杆件22和第二杆件24之间。通过在第一杆件22和第二杆件24之间设置第一加强杆25,可以使得第一加强杆25、第一杆件22和第二杆件24形成H型结构,能够增加第一支撑机构2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一支撑机构2可以是一个整体结构的U型管。同样的,在U型管的两端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三限位结构21、第二铰接孔221和缺口222。其与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的连接方式与第一杆件22与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的连接方式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7所示,第一限位结构21可以可伸缩地设置于第一支撑机构2上。并且,在第一支撑机构2上还可以设置有控制按件251。控制按件251通过传动结构与第一限位结构21相连接,使得控制按件251能够控制第一限位结构21的伸缩。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21伸出套管281外的部分可以和第二限位结构、第三限位结构等配合。当需要第一限位结构21与第二限位结构、第三限位结构解除配合时,只需要按下控制按件251,第一限位结构21即可收缩在套管281内,这样可以使得第一支撑机构2更容易在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上转动,方便第一支撑机构2的展开和折叠。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结构也可以采用现有或类似于行李箱上伸缩拉杆中与卡合结构相连接的传动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限位机构5的可以与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的结构相同或类似,故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机构3可以与第一支撑机构2结构相同或类似。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二支撑机构3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示例性的,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均可以为一个整体结构的管件。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也可以为伸缩管。
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上分别设置有第五限位结构33。示例性的,第五限位结构33可以是柱状凸起、限位轴等。与第一杆件22和第二杆件24类似的,在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的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铰接孔221和缺口22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机构3还包括第二加强杆34。第二加强杆34设置于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之间。通过在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之间设置第二加强杆34,可以使得第一支撑杆31、第二支撑杆32和第二加强杆34形成H型结构,能够增加第二支撑机构3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机构2、第二支撑机构3和箱体1可以形成为一个桌子的结构。示例性的,第一支撑机构2的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可转动地设置于箱体1的背部,使得第一支撑机构2能够通过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转动至在第一位置,从而使第一支撑机构2形成为行李箱的第一支腿。第二支撑机构3的可以通过第二连接限位机构5可转动地设置于箱体1的背部,使得第二支撑机构3能够通过第二连接限位机构5转动至在第三位置,从而使第二支撑机构3形成为行李箱的第二支腿。第二支撑机构3与第一支撑机构2相对设置,使得第一支撑机构2和第二支撑机构3能够沿相反的方向旋转展开。在展开状态下,第一支撑机构2、第二支撑机构3和箱体1可以形成为一个桌子的结构,如图12、图13、图1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机构2和第二支撑机构3的高度可以相同。当第一支撑机构2和第二支撑机构3的高度相同时,第一支撑机构2和第二支撑机构3可以设置在箱体1背部的同一平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机构2和第二支撑机构3的高度也可以不相同。当第一支撑机构2和第二支撑机构3的高度不相同时,第一支撑机构2和第二支撑机构3可以不设置在箱体1背部的同一平面上,例如,第一支撑机构2设置在箱体1背部的第一平面上,第二支撑机构3的高度设置在箱体1背部的第二平面上,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高度差为第一支撑机构2和第二支撑机构3的高度差,从而使得行李箱在平地上展开成桌子结构时,可以使箱体1保持水平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的上盖可以由轻质材料制成,且上盖可以在保证一定强度的基础上尽量做薄,从而使得上盖在打开状态下(如图12所示),第一支撑机构2和第二支撑机构3能够对箱体形成稳定的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机构2可以是如上述图8、图9、图10中任意一项所示的第一支撑机构。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可以为上述包括连接限位支架43和固定支架44的第一连接限位机构。
下面以第一支撑机构采用上述图8所示的U型拉杆、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采用上述包括连接限位支架43和固定支架44的结构为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4、图5、图15、图16所示,第一杆件22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21的一端通过第二销轴433与一个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中的连接限位支架43可转动地相连接。同样的,第二杆件24的一端通过另一个第二销轴433与另一个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中的连接限位支架43可转动相连接。从而使得第一支撑机构2通过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可转动地设置于箱体1的背部。具体的,第一杆件22的底部可以卡合于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中的连接限位支架43的U型槽中,并且第一杆件22上的第二铰接孔221与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中连接限位支架上的第一铰接孔4313位置对应,第二销轴433穿过第二铰接孔221和第一铰接孔4313形成铰接连接结构,从而使得第一杆件22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上。同理,第二杆件24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可转动地连接在另一个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中的连接限位支架43上。从而使得第一支撑机构2通过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可转动地设置于箱体1的背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类似的,图9、图10中任意一项的第一支撑机构2与上述包括连接限位支架43和固定支架44的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可以采用上述相同或类似的连接方式。故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7、18所示,在折叠状态下,第一支撑机构2上设置的第一限位结构21卡合在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上设置的第二限位结构41中,使得第一支撑机构2靠近箱体1的背部。
在第一支撑机构2转动到第一位置的过程中,第一限位结构21保持卡合在第二限位结构41中,连接限位支架43通过第一销轴445绕固定支架44向远离箱体1背部的方向转动,直到连接限位支架43上的挡边4314被固定支架44中的背板442挡住,从而将第一支撑机构2保持在第一位置处,形成为行李箱的第一支腿,如图15、图16所示。
并且,由于弹性连接件45的一端连接在连接限位支架43中的第一挂孔4321上,另一端连接在固定支架44中凸起部上的第二挂孔4431上,使得在安装状态下,第一支撑机构2、连接限位支架43和固定支架44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三角形受力状态。例如,如图16、图18所示,在第一支撑机构2处于折叠状态和位于第一位置时,弹性连接件45可以处于拉伸或压缩状态,弹性连接件45与固定支架44上的连接处可以形成第一受力点A,弹性连接件45与连接限位支架43的连接处可以形成第二受力点B,连接限位支架43与固定支架44的连接处可以形成第三受力点C。第一受力点A、第二受力点B和第三受力点C呈三角形布置,使得第一支撑机构2、连接限位支架43和固定支架44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三角形受力状态(如图16、图18中虚线所示)。从而使得第一支撑机构2能够在折叠状态位置和第一位置保持稳定。另外,弹性连接件45产生的作用力,可以帮助第一支撑机构2更容易的转动展开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弹性连接件45产生的作用力也可以帮助第一支撑机构2更容易的转动恢复至折叠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机构2可以是如上述图8、图9、图10中任意一项所示的第一支撑机构。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可以是上述图6、图7所示的连接限位座46。
下面以第一支撑机构采用上述图8所示的U型拉杆、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采用连接限位座46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6、图7、图19所示,连接限位座的底板462固定在箱体1上。第一杆件22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21的底端通过第二销轴433与一个连接限位座46可转动地相连接。具体的,第一杆件22的底部插入连接限位座46的U型槽中,第一杆件22上的第二铰接孔221与连接限位座46中两块立板461上的第三铰接孔4612相对应,第二销轴433穿过第二铰接孔221和第三铰接孔4612形成铰接连接结构,从而将第一杆件22可转动地连接在连接限位座46上。同样的,第二杆件24的底端通过另一个第二销轴433与另一个连接限位座46可转动相连接。从而使得第一支撑机构2通过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可转动地设置于箱体1的背部。
如图19所示,第一支撑机构2上设置的第一限位结构21可以与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上设置的第二限位结构41相配合,能够将第一支撑机构2固定在第一位置,使第一支撑机构2形成为行李箱的第一支腿。
如图20所示,在折叠状态下,第一支撑机构2上设置的第一限位结构21卡合在连接限位座46上设置的第四限位结构47中,使得第一支撑机构2靠近箱体1的背部。
在第一支撑机构2转动到第一位置的过程中,第一支撑机构2通过第二销轴433绕连接限位座46向远离箱体1背部的方向转动,当转动到第一位置时,第一支撑机构2上设置的第一限位结构21可以卡合在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上设置的第二限位结构41中,从而将第一支撑机构2保持在第一位置处,形成为行李箱的第一支腿,如图19所示。例如,第二限位结构41可以是横穿在第一支撑机构2中伸缩杆上的销轴,销轴的两端凸出于伸缩杆表面,形成的凸起结构;第二限位结构41可以为弧形缺口结构;当第一支撑机构2转动到第一位置时,销轴两端凸出于伸缩杆表面的部分就可以卡合在弧形缺口中,从而使第一支撑机构2固定在第一位置上,形成为行李箱的第一支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机构3也可以采用与第一支撑机构2相同或类似的结构。第二连接限位机构5也可以采用与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当第二支撑机构与第二连接限位机构采用与第一支撑机构2和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相同或类似的结构时,其连接方式和折叠、展开的过程也与第一支撑机构与第一连接限位机构的接方式和折叠、展开的过程相同或类似,故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机构3也可以采用如图11所示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设置有第五限位结构33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二销轴433与第二连接限位机构5可转动相连接,使得第二支撑机构4能够通过第二连接限位机构5可转动地设置于箱体1的背部。例如,第一支撑杆41设置有第五限位结构33的底端通过一个第二销轴433与一个第二连接限位机构5可转动地相连接;同样的,第二支撑杆42的底端通过另一个第二销轴433与另一个第二连接限位机构5可转动相连接;从而使得第二支撑机构3通过第二连接限位机构5可转动地设置于箱体1的背部。如图4、图5、图21所示,第二支撑机构3和第二连接限位机构5的具体连接结构与上述第一支撑机构2和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的连接结构相同或类似,其连接方式和折叠、展开的过程也与第一支撑机构与第一连接限位机构的接方式和折叠、展开的过程相同或类似,故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第二支撑机构3通过第二连接限位机构5展开到第三位置形成为行李箱的第二支腿的过程与第一支撑机构2通过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展开到第一位置形成为行李箱的第一支腿的过程相同或类似。故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在展开状态下,第一支撑机构2固定在第一位置时,其相对于箱体1的背部所在平面转动的角度为α。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上的第二限位结构4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如2个、3个、4个、5个、6个或者更多,使得第一支撑机构2上的第一限位结构21能够和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上不同位置的第二限位结构41配合,从而可以将第一支撑机构2固定在不同角度。即可以通过将第一支撑机构2上的第一限位结构21和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上不同位置的第二限位结构41卡合,从而调整第一位置时第一支撑机构2相对于箱体1的背部所在平面转动的角度α。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展开状态下,如图13所示,第二支撑机构3固定在第三位置时,其相对于箱体1的背部所在平面转动的角度为β。在一些实施例中,α和β的角度可以相同或不相同,箱体的高度可以随着α和β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限位机构5上第二限位结构4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如2个、3个、4个、5个、6个或者更多,使得第二支撑机构3上的第五限位结构33能够和第二连接限位机构5上不同位置的第二限位结构41配合,从而可以将第二支撑机构3固定在不同角度。即可以通过将第二支撑机构3上的第五限位结构33和第二连接限位机构5上不同位置的第二限位结构41卡合,从而调整第三位置时第二支撑机构3相对于箱体1的背部所在平面转动的角度β。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机构2相对于箱体1的背部所在平面转动的角度α与第二支撑机构3相对于箱体1的背部所在平面转动的角度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在平地上将行李箱展开成桌子时,可以将角度α与角度β的大小设置为相同,以使箱体1处于水平状态。而在倾斜的地面上将行李箱展开成桌子时,可以将角度α与角度β的大小设置为不同,以使箱体1处于水平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机构2能够形成为行李箱的拉杆。示例性的,第一支撑机构2通过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可转动地设置于箱体1的背部,使得第一支撑机构2能够通过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转动至第二位置,从而使第一支撑机构2形成为行李箱的拉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7、图18、图24,在第一支撑机构2转动到第一位置后,在更大的外力作用下,第一限位结构21可以滑出第二限位结构41,第一支撑机构2可以继续绕第二销轴433继续转动,当第一限位结构21转动到第三限位结构42时,第一限位结构21可以卡合在第三限位结构42中,从而使第一支撑机构2固定在第二位置,形成为行李箱的拉杆。如图22、图23、图2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机构2从折叠状态转动到第一位置是绕第一销轴445转动,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是绕第二销轴433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9、图20、图25。在第一支撑机构2转动到第一位置后,在更大的外力作用(或者通过按压开关装置解除限位)下,第一限位结构21可以滑出连接限位座46上的第二限位结构41,第一支撑机构2可以继续绕第一销轴445继续转动,当第二限位结构41转动到连接限位座66上的第三限位结构42时,第二限位结构41可以卡合在第三限位结构42中,从而使第一支撑机构2固定在第二位置,形成为行李箱的拉杆。如图19、图20、图25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行李箱还包括第三支撑机构8。如图22、图23所示,第三支撑机构8设置于第一支撑机构2上,使得在第一支撑机构2形成为拉杆的状态下,第三支撑机构8能够与箱体1的顶部形成为一座椅结构,从而可以使行李箱具有座椅的功能。并且,在折叠状态下,第三支撑机构8能够随第一支撑机构2折叠至箱体1的背部,如图1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图23所示,第三支撑机构8包括背部支撑板81。背部支撑板81以可拆卸或不可拆卸地方式设置于第一支撑机构2上。以第一支撑机构2为如图8所示的U型拉杆为例,背部支撑板81可用通过螺纹连接、螺钉连接、螺栓连接等、卡合连接、铆接、焊接、一体成型等方式设置在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之间。在形成为座椅结构的状态下,背部支撑板81可以对坐在箱体顶部上的人的背部或放置在箱体顶部上物品起到支撑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支撑机构8还包括背部缓冲板82。背部缓冲板82设置于背部支撑板81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背部缓冲板82可用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例如,背部缓冲板82可以是海绵板、泡沫板、硅胶板、软质塑料板、软质橡胶板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背部缓冲板82可以通过螺纹连接螺钉连接、螺栓连接等、卡合连接、铆接、一体成型等方式设置于背部支撑板81上。背部缓冲板82可以对坐在箱体顶部上的人的背部或放置在箱体顶部上物品起到支撑、保护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支撑机构8还包括升降板83。升降板83可伸缩地设置于背部支撑板81和背部缓冲板82之间。例如,背部支撑板81和背部缓冲板82之间形成有容纳腔,升降板83放置于容纳腔内,并且升降板83上部与U型拉杆的把手23连接,使得升降板83能够随把手23的升降而升降。当升降板83随把手23处于拉伸状态时,升降板83可以对坐在箱体顶部上的人的背部或头部或放置在箱体顶部上物品起到支撑、保护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背部支撑板81、背部缓冲板82和升降板83均可以采用镂空结构,以减轻重量,增加透气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支撑机构8还包括左护板84和右护板85。左护板84可转动地设置于背部支撑板81左侧。右护板85可转动地设置于背部支撑板81右侧。例如,左护板84、右护板85可以分别通过铰接结构或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背部支撑板81左侧、右侧。使得左护板84和右护板85可展开形成为椅子的左挡板和右挡板;在折叠状态下,左护板84和右护板85可以贴合在背部缓冲板82上。在左护板84和右护板85展开形成为椅子的左挡板和右挡板的状态下,其可以对坐在箱体顶部上的人的左右两侧或放置在箱体顶部上物品起到支撑、保护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行李箱还包括安全带9。安全带9设置于第三支撑机构8上,以对坐在箱体顶部上的人或放置在箱体顶部上物品起到支撑、保护的作用。示例性的,安全带9包括第一肩带91、第二肩带92、腰带93和底部连接带94。
在安装状态下,腰带93横向连接在第三支撑机构8上。例如,腰带93的一端可以与第三支撑机构8中的背部支撑板81左侧、背部缓冲板82左侧或者左护板84相连接;另一端可以与第三支撑机构8中的背部支撑板81右侧、背部缓冲板82右侧或者右护板85相连接。从而使腰带93横向连接在第三支撑机构8上。在安装状态下,第一肩带91连接在腰带93和把手23之间。例如,第一肩带91的一端连接在腰带93的中部,另一端连接在把手23的左端,从而使得第一肩带91倾斜的连接在腰带93和把手23之间。在安装状态下,第二肩带92以与第一肩带91对称的方式连接在腰带93和把手23之间。例如,第二肩带92的一端连接在腰带93的中部,另一端连接在把手23的右端,从而使得第二肩带92倾斜的连接在腰带93和把手23之间并与第一肩带91对称。在安装状态下,底部连接带94连接在腰带93和第三支撑机构8的底端,使得第一肩带91、第二肩带92和底部连接带94成Y型结构。例如,底部连接带94的一端连接在腰带93的中部,另一端连接在背部支撑板81的底端中部,从而使得第一肩带91、第二肩带92和底部连接带94成Y型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安装状态下,底部连接带94的一端连接在腰带93上,另一端是通过穿过箱体1上的提手与第三支撑机构8相连接的。如此设置可以在人体背部靠在第三支撑机构8上时,安全带9可以提供一个向前的力,防止第一支撑机构向后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带9可以通过卡扣连接结构等可拆卸的与第三支撑机构8相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带9可以通过铆接方式等不可拆卸的与第三支撑机构8相连接。通过设置第三支撑机构8和/或安全带9,可以使得本申请的行李箱特别适合于作为儿童座椅使用,方便人们携带儿童出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箱体1的背部设置有安装槽10,如图14所示。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和第二连接限位机构5安装于安装槽内,使得在折叠状态下,第一支撑机构2、第二支撑机构3和第三支撑机构8可以收纳于安装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安装槽10内还设置有卡合件101。优选地,卡合件101可以由塑料或者金属薄片制成。在折叠状态下,第一支撑机构2、第二支撑机构3能够卡合在卡合件101上,从而防止第一支撑机构2、第二支撑机构3松动。当需要展开时,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将第一支撑机构2、第二支撑机构3从卡合件101中取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行李箱还包括至少一个扩展平台。扩展平台以可折叠或可伸缩地方式设置于箱体1上或箱体1内。例如,如图12所示,可以在箱体1的侧面设置一个或者多个推拉板61。在原始状态下,推拉板61收纳于箱体1内。当需要使用时,推拉板61可以从箱体1内拉出,形成一个扩展平台,用于放置物品等。当不需要使用时,可以将推拉板61推回箱体1内。又例如,如图12所示,可以在箱体1内设置一折叠板62。折叠板62的一侧可以通过铰接连接结构或卡扣连接结构与箱体1可转动地相连接,另一侧在使用状态下可以通过卡扣连接结构621与箱体1的另一侧相连接,从而在箱体1内形成一个平台,用于放置物品等。在不使用时,可以解开卡扣连接结构621,将折叠板62折叠放置于箱体1内。再例如,如图26所示,可以在箱体1的背面上部设置有一容纳空间63和盖子64。盖子64通过铰接连接结构或者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箱体1上。当盖子64旋转展开时,其可以在箱体1的背面形成一个支撑平台。支撑平台可以用于放置例如杯子等物品。当盖子64旋转折叠时,其可以与容纳空间63形成一个置物腔63。置物腔63可以用于收纳例如杯子等物品。
在一些实施例中,行李箱还包括至少一个滚动装置7,如图1所示。滚动装置7设置于箱体1的底部。滚动装置7可以是用于行李箱的滚轮、万向轮或爬梯轮、带锁紧功能的滚轮/万向轮等。滚动装置7的数量可用是1个、2个、3个、4个或者更多。当滚动装置7的数量为1个时可用安装在箱体底部和背部交界的中部。当滚动装置7的数量为2个可用安装在箱体底部和背部交界的两端。当滚动装置7的数量为3个可用呈品字形安装在箱体底部。当滚动装置7的数量为4个可用呈正方形或长方形排布安装在箱体底部。
图28-34是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所示的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8-34所示,行李箱200可以包括箱体200-1、拉杆200-2、第一支撑腿200-3和第二支撑腿200-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腿200-3和第二支撑腿200-4可以与行李箱200的拉杆200-2相独立。第一支撑腿200-3和第二支撑腿200-4可以相对于箱体200-1折叠。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腿200-3和第二支撑腿200-4可以相对设置在箱体200-1的背部。如图28-29所示为支撑腿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如图32所示为支撑腿处于支撑状态的示意图。第一支撑腿200-3和第二支撑腿200-4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在折叠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支撑腿200-3和第二支撑腿200-4均处于支撑状态时,两者能够对箱体200-1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可以使行李箱平放,进而使行李箱200具有桌子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0-31所示,第一支撑腿200-3可以与箱体200-1转动连接(如转轴连接)。第一支撑腿200-3与箱体200-1的连接处还可以设有弹性连接件200-45(如弹簧、弹片等)。弹性连接件200-45的一端与第一支撑腿200-3连接,另一端与箱体200-1连接,从而使得第一支撑腿200-3在折叠状态和支撑状态下,第一支撑腿200-3与箱体200-1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三角形受力状态。在第一支撑腿200-3处于折叠状态(如图30所示)或者支撑状态(如图31所示)时,弹性连接件200-45可以处于拉伸或还原状态,弹性连接件200-45与第一支撑腿200-3的连接点可以形成第一受力点A,弹性连接件200-45与箱体200-1的连接处可以形成第二受力点B,在第一支撑腿200-3的转轴处可以形成第三受力点C。第一受力点A、第二受力点B和第三受力点C呈三角形布置,使得第一支撑腿200-3和箱体200-1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受力状态(如图30-31中实线所示);从而使得第一支撑腿200-3能够在折叠状态位置和支撑状态位置保持稳定。另外,弹性连接件200-45产生的作用力,可以帮助第一支撑腿200-3更容易地展开和折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3-34所示,行李箱200还可以包括充电接口200-5、开关200-6、收纳空间200-7、推拉板200-8、支撑腿开关200-9等,或其任意组合。示例的,充电接口200-5可以为USB接口,以便于移动设备与行李箱200内的电源(如移动电源)连接。充电接口200-5上方可以安装有盖子,以防止灰尘、雨水的进入;该盖子可以通过旋转、按压式等方式打开和关闭。开关200-6可以用于控制推拉板200-8的打开或关闭。具体的,开关200-6可以通过旋转、按压等方式与推拉板200-8扣合或脱离。推拉板200-8可以从行李箱200上旋转展开,形成一个扩展平台,用于放置物品。当不需要使用推拉板200-8时,可以将推拉板200-8收回。收纳空间200-7可以设置于推拉板200-8与箱体200-1表面之间。支撑腿开关200-9可以设置于行李箱200背部下方。如图33-34所示,支撑腿开关200-9可以与第一支撑腿200-3的横杆扣合或脱离,从而将第一支撑腿200-3和第二支撑腿200-4锁定在折叠状态,或者使第一支撑腿200-3和第二支撑腿200-4能够在外力(如人力)作用下展开(如展开至支撑状态)。
图35-37是根据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所示的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5-37所示,行李箱300可以包括箱体300-1、拉杆300-2、第一支撑腿300-3和第二支撑腿300-4。在本实施例中,行李箱的拉杆300-2可以作为第三支撑腿,与第一支撑腿300-3和第二支撑腿300-4可共同支撑箱体300-1。第一支撑腿300-3和第二支撑腿300-4可以相对于箱体300-1折叠。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腿300-3和第二支撑腿300-4可以设置在箱体300-1的背部并且与拉杆300-2相对。第一支撑腿300-3和第二支撑腿300-4可以进一步沿箱体300-1背部的长轴对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拉杆300-2、第一支撑腿300-3和第二支撑腿300-4均为可伸缩结构。拉杆300-2、第一支撑腿300-3和第二支撑腿300-4可以分别独立地进行伸缩、折叠。如图35所示为拉杆300-2和支撑腿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如图36所示为拉杆300-2处于伸开状态的示意图;如图37所示为拉杆和支撑腿处于支撑状态的示意图。拉杆300-2、第一支撑腿300-3和第二支撑腿300-4能够在外力(如人力)作用下在折叠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切换。在拉杆300-2、第一支撑腿300-3和第二支撑腿300-4处于支撑状态时,三者能够对箱体300-1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可以使行李箱300平放,进而使行李箱300具有桌子的功能。
图38-40是根据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所示的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8-40所示,行李箱400可以包括箱体400-1、拉杆400-2、第一支撑腿400-3和第二支撑腿400-4。在本实施例中,行李箱的拉杆400-2可以通过折叠作为第三支撑腿,与第一支撑腿400-3和第二支撑腿400-4共同支撑箱体400-1。第一支撑腿400-3和第二支撑腿400-4可以相对于箱体400-1折叠。拉杆400-2可以相对于箱体400-1伸缩以及折叠。在本实施例中,拉杆400-2、第一支撑腿400-3和第二支撑腿400-4可以通过连接块400-5与箱体400-1活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拉杆400-2、第一支撑腿400-3和第二支撑腿400-4也可以直接与箱体400-1活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行李箱400还可以包括限位装置(例如,卡扣装置、卡销结构等)。当拉杆400-2、第一支撑腿400-3和第二支撑腿400-4展开到位时,可以通过限位装置将三者固定。
如图39所示为拉杆和支撑腿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如图40所示为拉杆处于伸开状态的示意图;如图39所示为拉杆和支撑腿处于支撑状态的示意图。拉杆400-2、第一支撑腿400-3和第二支撑腿400-4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在折叠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切换。在拉杆400-2、第一支撑腿400-3和第二支撑腿400-4处于支撑状态时,三者能够对箱体400-1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可以使行李箱400平放,进而使行李箱400具有桌子的功能。
图41-43是根据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所示的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1-43所示,行李箱500可以包括箱体500-1、拉杆500-2、第一支撑腿500-3、第二支撑腿500-4、第三支撑腿500-5和第四支撑腿500-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腿500-3、第二支撑腿500-4、第三支撑腿500-5和第四支撑腿500-6可以与行李箱500的拉杆500-2相独立。第一支撑腿500-3、第二支撑腿500-4、第三支撑腿500-5和第四支撑腿500-6可以相对于箱体500-1伸缩。具体的,该四条支撑腿可以分别设置在行李箱500的四角,并能够从箱体500-1的背部伸出。
如图41所示为拉杆和支撑腿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如图42所示为拉杆处于伸开状态的示意图;如图43所示为支撑腿处于支撑状态的示意图。第一支撑腿500-3、第二支撑腿500-4、第三支撑腿500-5和第四支撑腿500-6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伸出和缩回。在第一支撑腿500-3、第二支撑腿500-4、第三支撑腿500-5和第四支撑腿500-6均处于支撑状态时,能够对箱体500-1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可以使行李箱500平放,进而使行李箱500具有桌子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该4条支撑腿可以独立伸缩,并且可以固定在不同的伸出长度;从而箱体500-1可以被支撑在不同的高度;且箱体500-1可以在斜面或者不平整的地面上保持水平。
图44-46是根据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所示的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4-46所示,行李箱600可以包括箱体600-1、拉杆600-2、第一支撑腿600-3、第二支撑腿600-4。在本实施例中,行李箱的拉杆600-2可以作为第三支撑腿,与第一支撑腿600-3和第二支撑腿600-4可共同支撑箱体600-1。第一支撑腿600-3和第二支撑腿600-4可以与行李箱600的拉杆600-2相独立。第一支撑腿600-3和第二支撑腿600-4可以相对于箱体600-1伸缩。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腿600-3和第二支撑腿600-4可以设置在行李箱600的背部与拉杆600-2相对的两个拐角处。拉杆600-2、第一支撑腿600-3和第二支撑腿600-4可以独立进行伸缩/折叠。在本实施例中,拉杆300-2、第一支撑腿300-3和第二支撑腿300-4均为可伸缩结构。如图44所示为拉杆和支撑腿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如图45所示为拉杆处于伸开状态的示意图;如图46所示为拉杆和支撑腿处于支撑状态的示意图。拉杆600-2、第一支撑腿600-3和第二支撑腿600-4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在折叠状态(如支撑腿缩回至箱体600-1内)和支撑状态之间切换。在拉杆600-2、第一支撑腿600-3和第二支撑腿600-4均处于支撑状态时,三者能够对箱体600-1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可以使行李箱600平放,进而使行李箱600具有桌子的功能。
图47-49是根据本申请第七实施例所示的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7-49所示,行李箱700可以包括箱体700-1和拉杆700-2。拉杆700-2能够相对于箱体700-1伸缩。当拉杆700-2完全伸出时,其可以沿着箱体700-1背部的槽进行折叠。在本实施例中,拉杆700-2上还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柱700-3和第二支撑柱700-4。第一支撑柱700-3和第二支撑柱700-4可以分别与拉杆700-2本体转动连接(如铰接等)。第一支撑柱700-3和第二支撑柱700-4在展开状态下能够与拉杆700-2本体共同构成箱体700-1的支撑结构。
如图47所示为拉杆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如图48所示为拉杆处于伸开状态的示意图;如图49所示为拉杆和支撑柱处于支撑状态的示意图。拉杆700-2、第一支撑柱700-3和第二支撑柱700-4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在折叠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切换。在拉杆700-2、第一支撑柱700-3和第二支撑柱700-4处于支撑状态时,三者能够对箱体700-1起到支撑作用,从而使行李箱700具有桌子的功能。
图50-52是根据本申请第八实施例所示的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0-52所示,行李箱800可以包括箱体800-1和拉杆800-2。拉杆800-2能够相对于箱体800-1伸缩。当拉杆800-2完全伸出时,其可以沿着箱体800-1背部的槽进行折叠。在本实施例中,行李箱的拉杆800-2可以包括拉杆本体和支撑板800-3。支撑板800-3可以与拉杆本体转动连接。支撑板800-3在展开状态下能够与拉杆本体共同构成箱体800-1的支撑结构。
如图50所示为拉杆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如图51所示为拉杆处于伸开状态的示意图;如图52所示为拉杆和支撑板处于支撑状态的示意图。拉杆800-2和支撑板800-3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在折叠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切换。在拉杆800-2本体和支撑板800-3处于支撑状态时,能够对箱体800-1起到支撑作用,从而使行李箱800具有桌子的功能。
图53-55是根据本申请第九实施例所示的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3-55所示,行李箱900可以包括箱体900-1、拉杆900-2、第一支撑板900-3和第二支撑板900-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900-3和第二支撑板900-4可以与行李箱900的拉杆900-2相独立。第一支撑板900-3和第二支撑板900-4能够相对于箱体900-1折叠。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900-3和第二支撑板900-4可以相对设置在箱体900-1的背部。如图53所示为拉杆和支撑板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如图54所示为拉杆处于伸开状态的示意图;如图55所示为支撑板处于支撑状态的示意图。第一支撑板900-3和第二支撑板900-4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在折叠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支撑板900-3和第二支撑板900-4处于支撑状态时,两者能够对箱体900-1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可以使行李箱900平放,进而使行李箱900具有桌子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900-3和第二支撑板900-4还可以为伸缩板结构。例如,第一支撑板900-3和第二支撑板900-4可以分别包括两块相互间滑动连接的板。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900-3和第二支撑板900-4可以独立伸缩,并且可以固定在不同的伸缩长度;从而箱体900-1可以被支撑在不同的高度;且箱体900-1可以在斜面上保持水平。
图56-59是根据本申请第十实施例所示的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6-59所示,行李箱1000可以包括箱体1000-1、拉杆1000-2和主支撑腿1000-3。在本实施例中,主支撑腿1000-3与拉杆1000-2相独立。主支撑腿1000-3与箱体1000-1转动连接。主支撑腿1000-3能够相对于箱体1000-1折叠。在本实施例中,主支撑腿1000-3上还可以包括第一辅助支撑腿1000-4、第二辅助支撑腿1000-5和第三辅助支撑腿1000-6。第一辅助支撑腿1000-4、第二辅助支撑腿1000-5和第三辅助支撑腿1000-6可以通过铰接或其他方式转动连接到主支撑腿1000-3上。
在本实施例中,主支撑腿1000-3与箱体1000-1的连接点可以位于箱体1000-1背部(支撑面)的中心(或重心),从而使得主支撑腿1000-3对箱体1000-1的支撑更稳定。如图56所示为拉杆和支撑腿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如图57所示为拉杆处于伸开状态的示意图;如图58所示为主支撑腿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如图59所示为辅助支撑腿处于支撑状态的示意图。主支撑腿1000-3、第一辅助支撑腿1000-4、第二辅助支撑腿1000-5和第三辅助支撑腿1000-6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在折叠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切换。在主支撑腿1000-3、第一辅助支撑腿1000-4、第二辅助支撑腿1000-5和第三辅助支撑腿1000-6处于支撑状态时(如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四者能够对箱体1000-1起到支撑作用,从而使行李箱1000具有桌子的功能。
图60-62是根据本申请第十一实施例所示的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0-62所示,行李箱1100可以包括箱体1100-1、拉杆1100-2、第一支撑腿1100-3和第二支撑腿1100-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腿1100-3和第二支撑腿1100-4可以与行李箱的拉杆1100-2相独立。第一支撑腿1100-3和第二支撑腿1100-4可以相对于箱体1100-1折叠。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腿1100-3和第二支撑腿1100-4可以分别包括两根相邻且相对设置的支撑柱,当两根支撑柱展开时,可以通过固定销轴(如固定销轴1100-5)将该两根支撑柱固定,从而使两根支撑柱能够形成一条稳定的支撑腿。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柱与箱体1100-1之间可以设有弹性件(如扭簧),通过弹性件的作用可以使支撑柱在不使用时紧贴箱体,同时也有助于支撑柱的折叠收回。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腿1100-3和第二支撑腿1100-4可以相对设置在行李箱1100的背部,第一支撑腿1100-3和第二支撑腿1100-4可以独立地进行展开和折叠。如图60所示为拉杆和支撑腿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如图61所示为拉杆处于伸开状态的示意图;如图62所示为支撑腿处于支撑状态的示意图。第一支撑腿1100-3和第二支撑腿1100-4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在折叠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支撑腿1100-3和第二支撑腿1100-4均处于支撑状态时,两者能够对箱体1100-1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可以使行李箱1100平放,进而使行李箱1100具有桌子的功能。
图63-66是根据本申请第十二实施例所示的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3-66所示,行李箱1200可以包括箱体1200-1和拉杆1200-2。在本实施例中,拉杆1200-2可以相对于箱体1200-1折叠。拉杆1200-2上还可以包括支撑架1200-3。具体的,支撑架可以与拉杆1200-2本体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拉杆1200-2可以相对于箱体1200-1折叠90度至与箱体背部垂直,支撑架1200-3可以相对于拉杆1200-2本体旋转90度。支撑架1200-3上还可以设有支撑块1200-4,支撑块1200-4可以在支撑状态下展开以支撑在地面上。
如图63所示为拉杆处于原始状态的示意图;如图64所示为拉杆处于伸开状态的示意图;如图65所示为拉杆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如图66所示为拉杆处于支撑状态的示意图。拉杆1200-2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在原始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切换。当拉杆1200-2(以及支撑架1200-3)处于支撑状态时,两者能够对箱体1200-1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可以使行李箱1200平放,进而使行李箱1200具有桌子的功能。
图67-71是根据本申请第十三实施例所示的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7-71所示,行李箱1300可以包括箱体1300-1和拉杆1300-2。在本实施例中,拉杆1300-2可以相对于箱体1300-1折叠。具体的,拉杆1300-2可以相对于箱体1300-1折叠至垂直状态从而作为箱体1300-1的支撑腿。在本实施例中,拉杆1300-2远离箱体1300-1的一端可以进一步包括折叠板1300-4。折叠板1300-4可以展开从而使拉杆在作为支撑腿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更大,进而使支撑更稳定。进一步,折叠板1300-4还可以为伸缩结构,从而可以在伸开时进一步提升支撑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拉杆1300-2与箱体1300-1连接的一端可以进一步包括支撑板1300-3。支撑板1300-3可以为两块,分别连接在拉杆1300-2两面。当支撑板1300-3展开时,其可以增加拉杆1300-2对箱体1300-1支撑的稳定性。
如图67所示为拉杆处于原始状态的示意图;如图68所示为折叠板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如图69所示为拉杆处于折叠支撑状态的示意图;如图70所示为拉杆处于支撑状态的示意图;如图71所示为折叠板处于伸开状态的示意图。拉杆1300-2(以及支撑板1300-3、折叠板1300-4)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在原始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可能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1)本申请的行李箱,在折叠状态下,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可以折叠在箱体背部,从而节省空间;并且,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能够分别运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形成为箱体的支腿,从而使箱体、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形成为一桌子的结构,具有桌子的功能;另外,第一支撑机构还能够运动至第二位置,使第一支撑机构形成为行李箱的拉杆。本申请的行李箱在保持原有拉杆行李箱功能的同时,能够变形成为桌子的结构,从而使其具有了桌子的功能。
(2)进一步的,本申请的行李箱,在第一支撑机构上还可以安装第三支撑机构。在第一支撑机构形成为拉杆的状态下,第三支撑机构能够与箱体的顶部形成为一座椅结构,从而可以使行李箱具有座椅的功能。
(3)进一步的,本申请的行李箱,在箱体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可以伸缩或折叠于箱体内的扩展平台,使得在箱体上能够形成1个或者多个用于放置物品的平台。
(4)进一步的,本申请的行李箱,在箱体上还可以安装充电接口,使得移动设备与行李箱内的电源方便连接。
(5)进一步的,本申请的行李箱,箱体可以支撑在不同高度;且可以在斜面或不平整地面上保持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实施例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不同,在不同的实施例里,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可以是以上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可能获得的有益效果。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和支撑结构;
所述支撑结构能够用于支撑所述箱体(1);以及
所述支撑结构能够相对于所述箱体(1)伸缩和/或折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支撑结构能够用作所述行李箱的拉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在所述支撑结构的支撑下能够呈水平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机构(2)和第二支撑机构(3);
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相对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背部;
并且,
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能够在所述箱体(1)上运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分别形成为所述箱体(1)的第一支腿和拉杆;
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能够在所述箱体(1)上运动至第三位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形成为所述箱体(1)的第二支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通过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背部,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从而形成为箱体(1)的第一支腿或拉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以铰接的方式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上;
并且,在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21);在所述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限位结构(41)和第三限位结构(42);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1)能够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41)和所述第三限位结构(42)相配合,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限位机构(4)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通过第二连接限位机构(5)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背部,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限位机构(5)转动至所述第三位置,从而使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形成为箱体(1)的第二支腿。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还包括第三支撑机构(8);
所述第三支撑机构(8)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上,使得在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形成为拉杆的状态下,所述第三支撑机构(8)能够与所述箱体(1)的顶部形成为一座椅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机构(8)包括背部支撑板(81);
所述背部支撑板(81)以可拆卸或不可拆卸地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机构(8)还包括背部缓冲板(82);
所述背部缓冲板(82)设置于所述背部支撑板(81)上。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还包括安全带(9);
所述安全带(9)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机构(8)上。
12.根据权利要求4至11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其相对于所述箱体(1)的背部所在平面转动的角度为α;
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其相对于所述箱体(1)的背部所在平面转动的角度为β;
其中,α与β相同,使得被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支撑起的所述箱体(1)能够在平面上保持水平状态;
或者,α与β不同,使得被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支撑起的所述箱体(1)能够在斜面上保持水平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两条支撑腿;
所述至少两条支撑腿与所述行李箱的拉杆相独立;且所述至少两条支撑腿能够相对于所述箱体伸缩和/或折叠。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四条支撑腿;
所述四条支撑腿设置在所述行李箱的四角,且所述四条支撑腿能够相对于所述箱体伸缩。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一条支撑腿;
所述支撑腿相对于所述箱体的支撑位置位于所述箱体支撑面的中心。
CN201910305680.0A 2019-02-02 2019-04-16 一种多功能行李箱 Active CN1101011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392,746 US20200245734A1 (en) 2019-02-02 2019-04-24 Suitcas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6771 2019-02-02
CN2019101067711 2019-02-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1188A true CN110101188A (zh) 2019-08-09
CN110101188B CN110101188B (zh) 2023-03-21

Family

ID=67485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05680.0A Active CN110101188B (zh) 2019-02-02 2019-04-16 一种多功能行李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245734A1 (zh)
CN (1) CN11010118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7230A (zh) * 2021-04-22 2021-08-20 安徽福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转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087384A1 (en) * 2020-09-19 2022-03-24 MDG Holdings, LLC Travel case convertible as a work table
US20230276916A1 (en) * 2022-03-05 2023-09-07 MDG Holdings, LLC Travel case convertible as a work tabl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67325A (en) * 1998-07-31 1999-10-19 Mcintire; Randy B. Picnic box and table
CN201356171Y (zh) * 2009-01-14 2009-12-09 邱井辰 多功能箱包
CN102273788A (zh) * 2010-06-13 2011-12-14 王军领 一种多功能箱包
CN202714342U (zh) * 2012-06-05 2013-02-06 宁波大学 一种多功能行李箱
CN103169227A (zh) * 2013-04-12 2013-06-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桌子功能的旅行箱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67325A (en) * 1998-07-31 1999-10-19 Mcintire; Randy B. Picnic box and table
CN201356171Y (zh) * 2009-01-14 2009-12-09 邱井辰 多功能箱包
CN102273788A (zh) * 2010-06-13 2011-12-14 王军领 一种多功能箱包
CN202714342U (zh) * 2012-06-05 2013-02-06 宁波大学 一种多功能行李箱
CN103169227A (zh) * 2013-04-12 2013-06-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桌子功能的旅行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7230A (zh) * 2021-04-22 2021-08-20 安徽福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转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45734A1 (en) 2020-08-06
CN110101188B (zh)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01188A (zh) 一种多功能行李箱
KR102206836B1 (ko) 접이식 프리 스탠딩 운동기구
CN206576641U (zh) 儿童收容装置
CN101669738B (zh) 婴儿游戏床、辅助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US5343887A (en) Self-erecting portable fabric structure
CN112236058A (zh) 儿童的游戏场设备
CN107600139A (zh) 一种多功能乌龟车
CN207250130U (zh) 一种立式落地吉他架
US5685552A (en) Collapsible luggage carrier
CN207403774U (zh) 一种多功能乌龟车
CN104759062A (zh) 跑步机的展收机构
CN207579894U (zh) 一种多功能推车
CN204852845U (zh) 一种带有可伸缩折叠支架的投影仪
CN219845780U (zh) 一拎即折游戏床
CN208198487U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推车
CN209421527U (zh) 一种儿童床体折叠联动解锁控制机构
CN209421520U (zh) 一种儿童床体折叠收拢机构及其游戏床
CN209421519U (zh) 一种具有床体折叠收拢功能的儿童床边床机构
CN207928659U (zh) 多功能球门
CN209574061U (zh) 一种儿童游戏床床体护栏折叠机构
CN109077532A (zh) 一种游戏床床体护栏折叠机构
CN101516012B (zh) 一种平板电视机的安装固定架
CN206745868U (zh) 折叠综合训练器
CN201194065Y (zh) 显示幕伸缩架
CN109380919A (zh) 一种床体折叠联动解锁控制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