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00490A - 基站、终端和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站、终端和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00490A
CN110100490A CN201780079519.5A CN201780079519A CN110100490A CN 110100490 A CN110100490 A CN 110100490A CN 201780079519 A CN201780079519 A CN 201780079519A CN 110100490 A CN110100490 A CN 1101004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
terminal
segmentation
base station
rb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95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00490B (zh
Inventor
山本哲矢
A.戈里谢克埃德勒冯埃布瓦特
王立磊
堀内绫子
铃木秀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to CN20231053888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060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00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04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004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04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Abstract

适当地确定灵活带宽中的操作所需的参数。公开了一种基站(100),其中:控制单元(101)确定用于由第一频带和作为第一频带的附加频带的分段组成的频带的参数,由第一频带和分段组成的频带被称为第二频带;发送单元(113)使用该参数在第二频带中与终端通信。

Description

基站、终端和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基站、终端和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最近使用移动宽带的服务的扩展,移动通信中的数据业务量呈指数级增长。由于这个原因,为即将到来的特征扩展数据传输容量被认为是一项紧迫任务。此外,在未来的几年里,任何种类的“事物”经由互联网连接在一起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IoT)都有望迅猛发展。为了支持IoT服务的多样化,不仅需要在数据传输容量方面取得迅猛发展,还需要在诸如低延迟和通信区域(覆盖范围)的各种要求方面取得迅猛发展。考虑到这一背景,已经进行了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的技术开发和标准化,与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相比,5G显著改善了性能和特征。
被称为4G无线电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的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已经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3GPP)标准化。3GPP一直在开发新的RAT(new RAT,NR),这种技术不必与5G标准化中的高级LTE向后兼容。
在高级LTE增强中,已经进行了关于通过扩展现有LTE系统的操作带宽(1.4、3、5、10、15和20MHz)来提高系统吞吐量的研究,从而灵活地支持各种带宽(诸如1.8、2.0、2.2、4.4、4.6、6.0、6.2、7.0、7.8、8.0、11、14、18和19MHz),以尽可能多地利用分配给运营商的频带(诸如,参见非专利文献(下文中,被称为“NPL”)1)。
在NR中,据称支持数百MHz的操作带宽。同时,终端的功耗与射频(radiofrequency,RF)带宽成比例增加。因此,在NR中,当终端使用与LTE中的网络操作带宽类似的带宽接收下行链路(downlink,DL)控制信号时,终端的功耗增加。因此,在NR中,已经进行了关于允许终端使用与网络操作带宽相比窄的带宽来接收DL控制信号并且使得终端的RF带宽可以适当地灵活改变(例如,终端的RF带宽被扩展用于数据信号的发送和/或接收)的研究(例如,参见NPL2和3)。
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是高级LTE中引入的一种扩展带宽的方法。CA是通过组合现有LTE系统的操作带宽的多个频带来扩展带宽的方法。因此,当CA应用于带宽可灵活改变的上述系统时,一些频率带宽(例如,1.8、2.0、2.2、4.6、6.2、7.0、14和19MHz)在现有LTE系统的操作带宽的组合中是不可用的。此外,组合窄带宽分量载波的CA需要为每个分量载波传输和调度控制信号,因此导致控制信号的开销增加,从而效率低下。另外,即使当操作带宽是窄带时,终端也需要具有CA性能。例如,在11MHz的情况下,要求终端具有组合三个分量载波的性能,这三个分量载波是5MHz+3MHz+3MHz。因此,终端的复杂性增加了。
在这方面,作为一种不使用CA性能和机制来扩展频带的方法,已经讨论了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将所谓的“分段(segment)”的扩展频带添加到现有的LTE频带(例如,参见NPL4)。在该方法中,可以通过一个DL控制信号来对现有的LTE频带(在下文中,被称为“后向兼容载波(Backward Compatible Carrier,BCC)”和该分段进行调度,使得可以降低控制信号的开销。另外,即使当操作带宽是窄带时,该方法也不要求终端具有CA性能,使得可以降低终端的复杂性。因此,添加分段的这种方法比上述系统中的灵活支持各种带宽的CA机制更有效。
引用列表
非专利文献
NPL 1
RP-151890,"Motivation for new work item proposal on LTE bandwidthflexibility enhancements,"Huawei,China Unicom,HiSilicon,RAN#70,December 2015
NPL 2
R1-1613218,"Way Forward on UE bandwidth adaptation in NR,"MediaTek,Acer,AT&T,CHTTL,Ericsson,III,InterDigital,ITRI,NTT Docomo,Qualcomm,Samsung,Verizon,RAN1#87,November 2016
NPL 3
RAN1#85chairman’s note
NPL 4
R1-130786,"Way Forward on synchronized carrier and segment,"Panasonic,KDDI,AT&T,Qualcomm,Motorola Mobility,New Postcom,Interdigital,RAN1#72,February 2013
NPL 5
3GPP TS 36.213V13.3.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Release 13),"September 2016
NPL 6
3GPP TS 36.211V13.3.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Release 13),"September 2016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需要对详细的机制进行研究,所述机制诸如在添加分段的方法被灵活地应用于支持上述高级LTE中的各种带宽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和能够灵活地改变终端在NR中的RF带宽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情况下,确定灵活带宽(例如,已经添加有分段的带宽)中的操作所需的参数的方法。
一个非限制性和示例性实施例有助于提供能够适当地确定灵活带宽中的操作所需的参数的基站、终端和通信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基站包括:电路,确定用于由第一频带和作为第一频带的附加频带的分段组成的频带的参数,由第一频带和分段组成的频带被称为第二频带;收发单元,使用参数在第二频带中与终端通信。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终端包括:电路,确定用于由第一频带和作为第一频带的附加频带的分段组成的频带的参数,由第一频带和分段组成的频带被称为第二频带;收发单元,使用参数在第二频带中与基站通信。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通信方法包括:确定用于由第一频带和作为第一频带的附加频带的分段组成的频带的参数,由第一频带和分段组成的频带被称为第二频带;使用参数在第二频带中与终端通信。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通信方法包括:确定用于由第一频带和作为第一频带的附加频带的分段组成的频带的参数,由第一频带和分段组成的频带被称为第二频带;使用参数在第二频带中与基站通信。
注意,可以由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记录介质,或者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和记录介质的任意组合来实施上述综合或特定方面。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可以适当地确定灵活带宽中的操作所需的参数。
说明书和附图清楚地表明了本公开的方面的更多优点和效果。由一些实施例以及说明书和附图中公开的特征提供这些优点和/或效果,但是为了获得一个或多个相同的特征,不必提供所有这些优点和/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基站的配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终端的配置的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基站的配置的框图;
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终端的配置的框图;
图5是示出RBG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6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RBG大小确定方法的流程的图;
图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RBG大小确定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8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变型1的RBG大小确定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9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变型2的RBG大小确定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10是用于描述实施例2的问题的图;
图1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2的RBG大小确定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12是示出具有不同子载波间隔的参数集(numerology)之间的RB网格的示例的图;
图13是示出具有不同子载波间隔的参数集之间的RB网格和RBG的示例的图;
图1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3的RBG大小确定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1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4的RBG大小确定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16是示出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不连续的情况的RBG配置示例的图;
图1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5的RBG大小确定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18是示出根据实施例6的RBG大小确定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19是示出根据实施例7的RBG大小确定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20是示出根据实施例8的RBG大小确定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2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9的CSI子频带大小确定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2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0的CSI子频带大小确定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2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1的SRS子频带大小确定方法的示例的图;和
图2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2的SRS子频带大小确定方法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给出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包含BCC和分段的扩展频带被视为一个虚拟载波,并且将描述确定关于虚拟载波的操作所需的参数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基站可以使用一个DL控制信号,在添加分段之后为包含BCC和分段的扩展频带执行资源分配的调度。另外,可以将现有资源分配机制的变化抑制得很小。
(实施例1)
通信系统概述
根据本公开每个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包括基站100和终端200。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每个实施例的基站100的配置的框图。在图1所示的基站100中,控制单元101确定用于由第一频带和作为第一频带的附加频带的分段组成的第二频带(虚拟载波)的参数(本文的RBG大小),发送单元113(对应于收发单元,并且包括信号分派单元111)使用参数在第二频带中与终端200通信。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每个实施例的终端200的配置的框图。在图2所示的终端200中,控制单元208确定用于由第一频带和作为第一频带的附加频带的分段组成的第二频带(虚拟载波)的参数(RBG大小),接收单元202(对应于收发单元,并且包括提取单元204)使用参数在第二频带中与基站100通信。
注意,在下文中,术语“BCC”或“第一RF频带”是终端200接收DL控制信号(例如,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所需的频带,其被定义为“第一频带”。
另外,在下文中,在将分段添加到第一频带之后的包含BCC和分段的扩展频带被定义为“虚拟载波”或“第二频带”。
基站的配置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1的基站100的配置的框图。在图3中,基站100包括控制单元101、数据生成单元102、编码单元103、调制单元104、高层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05、编码单元106、调制单元107、DL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08、编码单元109、调制单元110、信号分派单元111、逆快速傅立叶变换(IFFT)处理单元112、发送单元113、天线114、接收单元115、快速傅立叶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处理单元116、提取单元117、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解调单元118和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Reference Signal,SRS)测量单元119。
控制单元101确定虚拟载波(第二频带)的资源块组(Resource Block Group,RBG)大小。此时,控制单元101向信号分派单元111输出指示虚拟载波的确定的RBG大小的信息。注意,控制单元101可以将指示虚拟载波的确定的RBG大小的信息输出到高层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05。
此外,控制单元101确定关于CSI反馈或SRS的信息,并将确定的信息输出到高层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05和提取单元117(将在下文的实施例9至实施例12中给出细节)。另外,当虚拟载波的RBG(RBG大小或RBG边界)的配置是可配置的时,控制单元101向高层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05输出关于配置变化的信息(将在下文的实施例4和实施例6中给出细节)。
此外,控制单元101例如使用确定的RBG来确定到终端200的DL数据的无线电资源分配,并且将指示DL数据的资源分配的DL资源分配信息输出到DL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08和信号分派单元111。
数据生成单元102为终端200生成DL数据,并将DL数据输出到编码单元103。
编码单元103将纠错编码应用于从数据生成单元102输入的DL数据,并将编码后的数据信号输出到调制单元104。
调制单元104调制从编码单元103输入的数据信号,并将数据调制信号输出到信号分派单元111。
高层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05使用从控制单元101输入的信息生成控制信息比特序列,并将生成的控制信息比特序列输出到编码单元106。另外,高层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05使用关于第一频带(BCC或第一RF频带)的信息(例如带宽)和关于分段(附加频带)的信息(例如带宽)生成控制信息比特序列,并将生成的控制信息比特序列输出到编码单元106。
编码单元106将纠错编码应用于从高层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05输入的控制信息比特序列,并将编码的控制信号输出到调制单元107。
调制单元107调制从编码单元106输入的控制信号,并将调制的控制信号输出到信号分派单元111。
DL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08使用从控制单元101输入的DL资源分配信息和指示虚拟载波的RBG大小的信息来生成控制信息比特序列,并将生成的控制信息比特序列输出到编码单元109。注意,控制信息可能被发送到多个终端,使得DL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08可以通过将每个终端的终端ID包括在对应的一个终端的控制信息中来生成比特序列。
编码单元109将纠错编码应用于从DL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08输入的控制信息比特序列,并将编码的控制信号输出到调制单元110。
调制单元110调制从编码单元109输入的控制信号,并将调制的控制信号输出到信号分派单元111。
信号分派单元111基于从控制单元101输入的DL资源分配信息和关于RBG的信息,将从调制单元104输入的数据信号映射到无线电资源。此外,信号分派单元111将从调制单元107或调制单元110输入的控制信号映射到无线电资源。信号分派单元111向IFFT处理单元112输出映射了信号的DL信号。
IFFT处理单元112将诸如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OFDM)的传输波形生成处理应用于从信号分派单元111输入的信号。在添加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未示出)的OFDM传输的情况下,IFFT处理单元112添加CP。IFFT处理单元112将生成的传输波形输出到发送单元113。
发送单元113将诸如数模(D/A)转换和/或上变频的射频(RF)处理应用于从IFFT处理单元112输入的信号,并经由天线114将无线电信号发送到终端200。
接收单元115将诸如下变频或模数(A/D)转换的RF处理应用于经由天线114从终端200接收的CSI反馈信号或SRS的信号波形,并将所得接收信号输出到FFT处理单元116。
FFT处理单元116将FFT处理应用于从接收单元115输入的接收信号,该FFT处理用于将时域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FFT处理单元116将通过FFT处理获得的频域信号输出到提取单元117。
提取单元117基于从控制单元101接收的信息(关于CSI反馈的信息或关于SRS的信息),从从FFT处理单元106输入的信号中提取在其上发送CSI反馈信号或SRS的无线电资源,并将提取的无线电资源的分量(CSI反馈信号或SRS信号)输出到CSI解调单元118或SRS测量单元119。
CSI解调单元118解调从提取单元117输入的CSI反馈信号,并将解调的信息输出到控制单元101。CSI反馈,例如,在控制单元101中用于DL分配控制。
SRS测量单元119使用从提取单元117输入的SRS信号测量UL信道质量,并将测量的信息输出到控制单元101。测量的信息,例如,在控制单元101中用于UL分配控制(未示出)。
终端的配置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1的终端200的配置的框图。在图4中,终端200包括天线201、接收单元202、FFT处理单元203、提取单元204、DL控制信号解调单元205、高层控制信号解调单元206、DL数据信号解调单元207、控制单元208、CSI生成单元209、编码单元210、调制单元211、SRS生成单元212、信号分派单元213、IFFT处理单元214以及发送单元215。
接收单元202将诸如下变频或模数(A/D)转换的RF处理应用于经由天线201从基站100接收的DL信号(数据信号和控制信号)的信号波形,并将所得接收信号(基带信号)输出到FFT处理单元203。
FFT处理单元203将FFT处理应用于从接收单元201输入的信号(时域信号),该FFT处理用于将时域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FFT处理单元203将通过FFT处理获得的频域信号输出到提取单元204。
提取单元204基于从控制单元208输入的控制信息,从从FFT处理单元203输入的信号中提取DL控制信号,并将DL控制信号输出到DL控制信号解调单元205。另外,提取单元204基于从控制单元208输入的控制信息提取高层控制信号和DL数据信号,并且将高层控制信号输出到高层控制信号解调单元206,将DL数据信号输出到DL数据信号解调单元207。
DL控制信号解调单元205盲解码从提取单元204输入的DL控制信号,并且当确定DL控制信号是DL控制信号解调单元205的终端200的控制信号时,DL控制信号解调单元205解调该控制信号并且将该控制信号输出到控制单元208。
高层控制信号解调单元206解调从提取单元204输入的高层控制信号,并将解调的高层控制信号输出到控制单元208。
DL数据信号解调单元207解调从提取单元204输入的DL数据信号,以获得解调信号。
控制单元208基于由从DL控制信号解调单元205输入的控制信号指示的DL资源分配信息来计算用于DL数据信号的无线电资源分配,并将指示计算的无线电资源分配的信息输出到提取单元204。
另外,控制单元208基于从DL控制信号解调单元205输入的DL控制信号或从高层控制信号解调单元206输入的高层控制信号,使用将在下文描述的方法为虚拟载波(第二频带)配置RBG(RBG大小或RBG边界)。控制单元208然后将关于配置的RBG的信息输出到提取单元204。
控制单元208基于从DL控制信号解调单元205输入的DL控制信号或从高层控制信号解调单元206输入的高层控制信号来配置用于CSI反馈或SRS的无线电资源,并且将关于配置的CSI反馈或SRS的信息输出到信号分派单元213(将在下文的实施例9至实施例12中给出细节)。
CSI生成单元209使用在终端200中测量的DL信道质量的测量结果生成CSI反馈比特序列,并将CSI反馈比特序列输出到编码单元210。
编码单元210将纠错编码应用于从CSI生成单元209输入的CSI反馈比特序列,并将编码的CSI信号输出到调制单元211。
调制单元211调制从编码单元210输入的CSI信号,并将调制的CSI信号输出到信号分派单元213。
SRS生成单元212产生SRS序列,并将SRS序列输出到信号分派单元213。
信号分派单元213将从调制单元211输入的CSI信号和从SRS生成单元212输入的SRS序列映射到控制单元208指示的相应无线电资源。信号分派单元213向IFFT处理单元214输出信号所映射的UL信号。
IFFT处理单元214将诸如OFDM的传输波形生成处理应用于从信号分派单元213输入的信号。在添加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的OFDM传输的情况下,IFFT处理单元214添加CP(未示出)。可替代地,当IFFT处理单元214将要生成单载波波形时,可以在信号分派单元213前面添加离散傅立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处理单元(未示出)。IFFT处理单元214将生成的传输波形输出到发送单元215。
发送单元215将诸如数模(D/A)转换和/或上变频的射频(RF)处理应用于从IFFT处理单元214输入的信号,并经由天线201将无线电信号发送到基站100。
基站100和终端200的操作
下文将详细描述具有上述配置的基站100和终端200的操作。
在该实施例中,在灵活地支持上述高级LTE中的各种带宽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或者在能够灵活地改变终端200在NR中的RF带宽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基站100和终端200为一个“虚拟载波(第二频带)”确定基站100和终端200之间的通信所需的参数,该“虚拟载波(第二频带)”是包含在将分段添加到第一频带之后的第一频带和分段的扩展频带。
在高级LTE或NR中,信号波形采用OFDM或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这些信号波形通过为每个终端使用不同的子载波来实现基站和多个终端之间的多址接入。
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是无线电资源分配的最小单位,在高级LTE或NR中,无论子载波间距如何,RB均由12个子载波组成。然而,除了12个子载波之外,RB也可以由其他数量的子载波组成。
在高级LTE中,作为向终端分配RB用于DL数据信道(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的方法,有一种方法使用被称为资源块组(resource block group,RBG)的无线电资源集作为单元。如图5所示,每个RBG由连续的多个RB组成(在图5的示例中为2RB)。在高级LTE中,根据系统带宽来配置包含在RBG中的资源块的数量(RBG大小)P(例如,参见NPL 5)。例如,基站可以使用指示以RBG为单位的比特图的DL控制信号(DL control signal,DCI)来指示终端的PDSCH资源分配。在这种情况下,随着RBG数量的增加,DL控制信号的比特数也增加。
在该实施例中,基站100和终端200确定作为虚拟载波的参数的RBG大小,RBG大小是应用于PDSCH资源分配的参数。更具体地,基站100和终端200基于虚拟载波的带宽(即,第一频带和分段的带宽之和)来确定虚拟载波的RBG大小。
图6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RBG大小确定处理的流程。
基站100在第一频带中向终端200指示同步信号(主同步信号(Primary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或系统信息(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系统信息块(SystemInformation Block,SIB))(ST101)。
终端200使用第一频带获取系统信息,并与基站100执行随机接入过程或RRC连接控制等(ST102)。
例如,基站100可以使用系统信息(例如,MIB)向终端200指示关于第一频带的信息(例如,带宽)。此外,基站100可以使用系统信息(例如,SIB)或用户特定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号向终端200指示关于分段(附加频带)的信息(例如,带宽)。注意,分段的数量可以多于一个。
注意,可以使用不同于上述方法的方法从基站100向终端200指示关于第一频带的信息和关于分段的信息。例如,基站100可以使用MIB向终端200指示关于分段的信息。此时,可以使用第一频带向终端200指示MIB,或者可以使用分段向终端200指示MIB。此外,基站100可以向终端200指示关于虚拟载波的信息(例如,第一频带和分段的带宽之和)。此外,当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连续时,基站100可以向终端200指示关于虚拟载波的信息(例如,带宽的总和),当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不连续时,基站100可以使用系统信息(例如,SIB)或用户特定的RRC信号向终端200指示关于分段的信息(例如,带宽)。
基站100可以使用MAC信令、RRC信号或DL控制信号(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向终端200指示分段的配置(使用分段的开始和结束)。
接下来,基站100基于关于第一频带的信息(带宽)和关于分段(附加频带)的信息(带宽),计算虚拟载波的带宽,该虚拟载波是包含第一频带和分段的扩展频带。基站100然后基于虚拟载波的计算带宽来确定虚拟载波的RBG大小(ST103)。注意,下文将详细描述虚拟载波的RBG大小确定方法。
如在基站100(ST101)中一样,在ST101中,终端200基于基站100指示的关于分段的信息(带宽)和关于第一频带的信息(带宽),计算虚拟载波的带宽(即,第一频带和分段的带宽之和)。终端200然后基于虚拟载波的计算带宽来确定虚拟载波的RBG大小(ST104)。
基站100使用确定的RBG大小在关于终端200的虚拟载波中为DL数据(PDSCH)分配资源,并发送DL资源分配信息和DL数据(ST105)。终端200基于确定的RBG大小识别所分配的DL资源,并接收DL数据。
图7和图8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RBG大小确定方法的示例。
注意,在下文中,类似于LTE中的系统带宽和RBG大小之间的关系的系统带宽和RBG之间的关系将被用作示例。更具体地,当系统带宽不大于10RB时,RBG大小P=1;当系统带宽在11RB到26RB之间,包括11RB和26RB时,RBG大小P=2;当系统带宽在27RB至63RB之间,包括27RB和63RB时,RBG大小P=3;当系统带宽在64RB和110RB之间,包括64RB和110RB时,RBG大小P=4(例如,参见NPL 5)。然而,系统带宽和RBG大小之间的关系不限于类似于LTE中的关系。此外,在LTE中,对于RBG大小,仅考虑最大20MHz(110RB)的带宽;但是在NR中,考虑带宽大于20MHz(例如,80MHz)的应用,因此,对于系统带宽大于20MHz的宽带,可以使用大于RBG大小P=4的RBG大小。
基站100和终端200基于包含第一频带和分段的虚拟载波(第二频带)的带宽,而不是分配给终端200的第一频带和分段中的每一个的带宽,来确定虚拟载波的RBG大小。
图7示出了第一频带为5MHz(25RB)并且分段为3MHz(15RB)的情况的示例。当在图7所示的第一频带或分段中单独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时,第一频带和分段的RBG大小为P=2,分别对应于25RB和15RB。同时,由于图7中所示的虚拟载波的带宽是8MHz(40RB),当使用虚拟载波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时,RBG大小为P=3,对应于40RB。
图8示出了第一频带为5MHz(25RB)并且分段为1.4MHz(6RB)的情况的示例。在图8所示的第一频带或分段中执行单独的数据发送和接收的情况下,第一频带的RBG大小为P=2,对应于25RB,分段的RBG大小为P=1,对应于6RB。同时,由于图8中所示的虚拟载波的带宽是6.4MHz(31RB),当使用虚拟载波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时,RBG大小为P=3,对应于31RB。
更具体地,在图7和图8中,与基于第一频带和分段的单独的带宽确定RBG大小的情况相比,基于包含第一频带和分段的虚拟载波确定的RBG大小变大。因此,在图7或8所示的第一频带和分段的所有带宽中(8MHz或6.4MHz),以虚拟载波为单位确定RBG大小可以减少虚拟载波中配置的RBG的总数。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例,基站100和终端200确定虚拟载波的RBG大小,虚拟载波包含作为一个单元的第一频带和分段。因此,可以减少虚拟载波中的RBG的数量,使得与单独使用第一频带和分段的情况下的RBG大小的应用相比,可以减少DL控制信号(DCI)中的资源分配所需的比特数量,并且可以减少资源分配的开销。
更具体地,根据该实施例,例如,即使在将添加分段的方法应用于灵活支持高级LTE中的各种带宽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或者能够在NR中灵活改变终端的RF带宽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地确定灵活带宽(例如,虚拟载波)中的操作所需的参数(本文为RBG大小)。
(实施例1的变型)
在变型1中,基站100和终端200计算作为第一频带的下一个较大(较高)带宽的标准带宽,并确定虚拟载波(第二频带)的RBG大小。
术语“标准带宽”在本文指的是高级LTE中的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注意,标准带宽不限于上述值,并且可以定义另一标准带宽。
例如,在图9中,作为第一频带的下一个更大(更高)带宽(10MHz:50RB)的标准带宽是15MHz(75RB)。因此,基站100和终端200确定包含10MHz的第一频带和分段的虚拟载波的RBG大小为P=4,对应于15MHz。
因此,例如,即使当关于第一频带的信息(带宽)和关于分段的信息(带宽)被分别指示给终端200时,终端200也可以根据第一频带的带宽确定虚拟载波的RBG大小。更具体地,根据变型1,可以简化RBG大小确定方法。
(实施例1的变型2)
在变型2中,基站100和终端200计算具有比虚拟载波(第二频带)的带宽更大(更高)的标准带宽中的最小带宽的标准带宽,并确定虚拟载波的RBG大小。
例如,具有比图9所示虚拟载波的带宽(11.4MHz(56RB))更大(更高)的标准带宽中的最小带宽的标准带宽是15MHz(75RB)。因此,基站100和终端200将虚拟载波的RBG大小确定为P=4,对应于15MHz。
因此,基站100和终端200将虚拟载波的RBG大小确定为类似于接近虚拟载波的带宽的标准带宽,从而使得可以简化RBG大小确定方法。
另外,根据实施例1的变型1和变型2,通过将用于资源分配的带宽配置为类似于用于确定RBG的标准带宽,DCI中的资源分配区域可以与标准带宽相同,从而可以简化终端200中DCI的解码。
(实施例2)
虽然在实施例1中描述了基于虚拟载波的带宽来确定虚拟载波(第二频带)的RBG大小的情况,但是将在实施例2中描述基于第一频带(例如,BCC)的RBG大小来确定虚拟载波的RBG大小的情况。
当使用第一频带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和使用虚拟载波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都存在于同一资源中时,存在资源不能被有效使用的可能。
图10示出了一个示例,其中第一频带是5MHz(25RB),分段是3MHz(15RB)。注意,在图10中,与实施例1一样,假设根据系统带宽来确定RBG。
在图10中,当使用第一频带或分段来执行单独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时,第一频带和分段的RBG大小各自为P=2。同时,虚拟载波的带宽是8MHz(40RB),使得当使用虚拟载波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时,虚拟载波的RBG大小为P=3。
此时,如图10所示,当使用第一频带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在下文中被称为“终端#1”)和使用虚拟载波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在下文中被称为“终端#2”)都存在时,将RBG#2(RB#3和#4)分配给终端#1使得不可能将包含RB#3和#4的RBG#1(RB#1至#3)和RBG#2(RB#4至#6)分配给终端#2。换句话说,在图10中,分配给终端#1的一个RBG被配置在对应于终端#2的两个RBG的资源上,使得终端#2的资源分配效率恶化。
在这方面,在该实施例中,考虑第一频带的RBG大小来确定虚拟载波的RBG大小。
根据实施例2的基站和终端具有与根据实施例1的基站100和终端200相同的基本配置,因此将在本文结合图3和图4时给出描述。
注意,指示从基站100到终端200的关于第一频带的信息(带宽)和关于分段(附加频带)的信息(带宽)的方法以及基站100为终端200配置分段(使用的开始和结束)的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方法类似,因此在下文中将不再重复它们的描述。
根据该实施例的基站100基于关于第一频带的信息(带宽)和关于分段(附加频带)的信息(带宽),计算虚拟载波的带宽(即,第一频带和分段的带宽之和)。此外,终端200基于基站100指示的关于第一频带的信息(带宽)和关于分段的信息(带宽),计算虚拟载波(第二频带)的带宽。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基站100和终端200将基于第一载波的频带配置的RBG大小的X倍(假设“X”是等于或大于2的整数)确定为为虚拟载波配置的RBG大小。注意,关于X的信息可以从基站100指示到终端200,或者X可以是由标准定义的值。
图11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RBG大小确定方法的示例。
图11示出了第一频带为5MHz(25RB)并且分段为3MHz(15RB)并且虚拟载波的带宽为8MHz(40RB)的情况的示例。当在图11所示的第一频带或分段中执行单独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时,第一频带和分段的RBG大小为P=2,分别对应于25RB和15RB。
在图11中,假设X=2。因此,使用图11所示的虚拟载波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情况下的RBG大小为P=4,其是基于第一频带的带宽配置的RBG大小P=2的X倍。以这种方式,为虚拟载波配置的RBG之间的边界(范围)与基于第一频带的带宽配置的RBG之间的边界一致。因此,基站100可以有效地为使用虚拟载波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200执行资源分配。
例如,在图11中,假设当使用第一频带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和使用虚拟载波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都存在于同一资源中时,RBG#2(RB#3和#4)被分配给使用第一频带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在这种情况下,基站100不能将包含RB#3和#4的RBG#1(RB#1至#4)分配给使用虚拟载波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换句话说,尽管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由于分配给使用第一频带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的一个RBG,因而不能分配给使用虚拟载波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的RBG的数量是两个,但是在该实施例(图11)中,不能分配的RBG的数量可以只有一个。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将虚拟载波的RBG大小配置为基于第一频带的带宽配置的RBG大小的整数倍,使得可以防止分配给使用第一频带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的RBG被配置在使用虚拟载波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的多个RBG上。因此,可以有效地复用使用第一频带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和使用虚拟载波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
另外,根据该实施例,可以为虚拟载波配置大于第一频带的RBG大小的RBG大小。因此,如在实施例1中,当使用虚拟载波时,与应用第一频带的RBG大小而没有任何改变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虚拟载波的RBG的数量,使得可以减少DL控制信号(DCI)中的资源分配所需的比特数量,并且可以减少资源分配的开销。
(实施例3)
在NR中,作为能够覆盖具有不同需求的服务的终端的方法,已经研究了“混合参数集”,其允许具有不同子载波间隔等的信号波形存在于同一频带内。此外,在NR中,已经进行了关于配置具有12个子载波的RB的研究,而不管子载波间隔如何。另外,在3GPP中,当FDM应用于具有不同子载波间隔的参数集时,已经达成一致,即子载波间隔的RB网格采用如图12所示的“嵌套结构”。注意,图12中所示的RB编号的分配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不限于该示例。
另外,图13示出了当具有15kHz、30kHz和60kHz的子载波间隔的终端被复用时的RB网格的示例。如图13所示,当具有不同子载波间隔的终端以混合方式存在时,将RBG大小设置为2的幂使得即使在不同子载波间隔的参数集之间,也可以将RBG之间的边界(范围)与RB网格的边界对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有效地使用资源。
在这方面,在该实施例中,虚拟载波的RBG大小为2的幂。
根据实施例3的基站和终端具有与根据实施例1的基站100和终端200相同的基本配置,因此将在本文结合图3和图4时给出描述。
注意,指示从基站100到终端200的关于第一频带的信息(带宽)和关于分段(附加频带)的信息(带宽)的方法以及基站100为终端200配置分段(使用的开始和结束)的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方法类似,因此在下文中将不再重复它们的描述。
根据该实施例的基站100基于关于第一频带的信息(带宽)和关于分段(附加频带)的信息(带宽),计算虚拟载波的带宽(即,第一频带和分段的带宽之和)。此外,终端200基于基站100指示的关于第一频带的信息(带宽)和关于分段的信息(带宽),计算虚拟载波(第二频带)的带宽。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基站100和终端200将2的幂确定为为虚拟载波配置的RBG大小。注意,关于RBG大小的信息(例如,2的幂;2n的值“n”)可以从基站100指示给终端200,或者可以使用标准定义的值。另外,如在实施例1中,RBG大小(例如,2的幂;2n的值“n”)可以根据虚拟载波的带宽计算。
图14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RBG大小确定方法的示例。
图14示出了具有15kHz子载波间隔的第一频带的RBG大小为P=2,以及具有30kHz子载波间隔的虚拟载波的RBG大小为P=2的情况的示例。换句话说,在图14中,虚拟载波的RBG大小是2的一次幂。因此,为虚拟载波配置的RBG之间的边界(范围)与基于第一频带的带宽配置的RBG之间的边界一致。因此,基站100可以有效地为使用虚拟载波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200执行资源分配。
例如,在图14中,假设当使用第一频带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和使用虚拟载波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都存在于同一资源中时,RBG#2(RB#3和#4)被分配给使用第一频带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在这种情况下,基站100不能在15kHz子载波间隔中将包含与RB#3和#4相同资源的RBG#1(RB#1和#2)分配给使用虚拟载波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换句话说,如图14所示,不能分配给使用虚拟载波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的RBG的数量可以只有一个。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将虚拟载波的RBG大小配置为2的幂使得即使当具有不同子载波间隔的终端以混合方式存在时,也可以在终端之间彼此对齐RBG的边界。因此,具有不同子载波间隔的多个终端可以被有效复用。
更具体地,根据该实施例,例如,即使在例如灵活支持高级LTE中的各种带宽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或者在能够在NR中灵活改变终端的RF带宽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以混合方式存在具有不同子载波间隔的终端时,也可以适当地确定灵活带宽(例如,虚拟载波)中的操作所需的参数(本文为RBG大小)。
(实施例4)
根据实施例4的基站和终端具有与根据实施例1的基站100和终端200相同的基本配置,因此将在本文结合图3和图4时给出描述。
注意,指示从基站100到终端200的关于第一频带的信息(带宽)和关于分段(附加频带)的信息(带宽)的方法以及基站100为终端200配置分段(使用的开始和结束)的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方法类似,因此在下文中将不再重复它们的描述。
在该实施例中,将描述虚拟载波(第二频带)的RBG大小的配置通过从基站100到终端200的信令自适应地改变的情况。
基站100的控制单元101,例如,根据终端200的通信状态可变地配置虚拟载波的RBG大小。例如,当需要复用使用第一频带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和使用虚拟频带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时,基站100将虚拟载波的RBG大小确定为与第一频带相同、或者为第一频带的整数倍、或者2的幂(例如,参见实施例2和实施例3)。同时,当不需要复用使用第一频带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时,基站100可以将虚拟载波的RBG大小确定为除了第一频带的整数倍的值之外的值(或者与第一频带的值相同的值)。
基站100使用高层控制信号(例如,系统信息(MIB或SIB)或RRC信号)向终端200指示关于虚拟载波的RBG大小的信息(关于配置变化的信息)。
终端200接收由基站100指示的高层控制信号,并基于接收的高层控制信号识别虚拟载波的RBG大小。
图15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RBG大小确定方法的示例。图15示出虚拟载波的RBG大小可配置为P=3或P=4的示例。
例如,在图15中,当使用RBG大小P=2的第一频带执行发送和接收的终端(例如,参见图10)和使用虚拟载波执行发送和接收的终端以混合的方式存在时,基站100可以向使用虚拟载波执行发送和接收的终端指示P=4(或2的二次幂)的RBG大小,其是RBG大小P=2的两倍,如图15的下图所示。因此,如实施例2和实施例3那样,基站100可以有效地复用使用第一频带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和使用虚拟载波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
同时,当没有使用第一频带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与使用虚拟载波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复用时,基站100可以向使用虚拟载波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指示RBG大小P=3。因此,例如,如实施例1(参见图7)那样,根据虚拟载波的带宽确定RBG大小,并且可以灵活地执行资源分配,同时减少用于资源分配的开销。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例,为虚拟载波配置的RBG大小是可变的,并且通过信令(例如,系统信息(MIB或SIB)或RRC信号)从基站100指示给终端200。因此,例如,根据使用第一频带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和使用虚拟载波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终端的复用是否必要,虚拟载波相对于终端200的RBG大小可以自适应地改变。
注意,即使当系统信息(例如,MIB或SIB)指示RBG大小时,终端200也可以由RRC信号重新配置RBG大小。
可替代地,当由RRC信号指示RBG大小时,终端200可以使用默认的RBG大小,直到接收到RRC信号。默认的RBG大小可以由系统信息指示,或者可以通过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的方法类似的方法来确定。
(实施例5)
在该实施例中,将描述确定形成RBG的RB的方法,RBG是应用于DL数据信道(PDSCH)的资源分配的参数。
根据实施例5的基站和终端具有与根据实施例1的基站100和终端200相同的基本配置,因此将在本文结合图3和图4时给出描述。
注意,指示从基站100到终端200的关于第一频带的信息(带宽)和关于分段(附加频带)的信息(带宽)的方法以及基站100为终端200配置分段(使用的开始和结束)的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方法类似,因此在下文中将不再重复它们的描述。另外,可以使用根据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任一实施例的RBG大小确定方法。
如实施例1至实施例4所述,当在将包含第一频带和分段的频带视为一个虚拟载波(第二频带)时确定RBG大小时,如图16所示,有可能配置包含第一频带的RB和分段的RB两者的RBG(图16中的RBG#9)。此时,如图16所示,当第一频带和该分段在频域中不连续时(当在频域中存在间隙时),具有不同信道状态的多个RB被视为一个RBG(RBG#9)。为此,预测该RBG的调度、预编码配置、信道估计准确度等受到负面影响。
在这方面,在实施例5中,将给出形成一个RBG的RB仅包括第一频带的RB或者仅包括分段的RB的情况的描述。换句话说,在该实施例中,基站100和终端200以使得为虚拟载波配置的RBG之间的边界(范围)与包含在虚拟载波中的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一致的方式配置RBG。
图17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RBG确定方法的示例。在图17中,假设RBG大小P=3。
在图17中,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是不连续的。另外,在图17中,RBG#1至#9由第一频带的一个或多个RB(RB#1至#25)组成,RBG#10至#14由分段的RB(RB#1至#15)组成。
如图17所示,在虚拟载波中的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附近,RBG#9由第一频带的一个RB(RB#25)组成,而RBG#10由分段的三个RB(RB#1至#3)组成。更具体地,在图17中,RBG之间的边界至少与第一波分段和分段之间的边界一致。换句话说,在图17中,不存在由频域中不连续的第一频带和分段两者的资源块组成的RBG。因此,由于图17所示的每个RBG中的RB在频域中是连续的,因此它们的信道状态彼此相似。
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即使当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不连续时,也可以抑制由频域中的间隙对在虚拟载波中配置的RBG的调度、预编码配置、信道估计准确度等造成的影响。
(实施例6)
在该实施例中,将描述确定形成RBG的RB的方法,RBG是应用于DL数据信道(PDSCH)的资源分配的参数。
当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不连续时,将出现实施例5中描述的频域中的间隙的影响。
同时,当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连续,而不是如实施例5那样使RBG之间的边界与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一致时,不考虑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而形成RBG可以简化处理并且可能减少RBG的数量。结果,可以减少DCI中资源分配所需的比特数,并且可以减少资源分配的开销。
在这方面,在实施例6中,将给出形成RBG的RB的配置自适应地改变的情况的描述。
根据实施例6的基站和终端具有与根据实施例1的基站100和终端200相同的基本配置,因此将在本文结合图3和图4时给出描述。
注意,指示从基站100到终端200的关于第一频带的信息(带宽)和关于分段(附加频带)的信息(带宽)的方法以及基站100为终端200配置分段(使用的开始和结束)的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方法类似,因此在下文中将不再重复它们的描述。另外,可以使用根据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任一实施例的RBG大小确定方法。
图18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RBG确定方法的示例。在图18中,假设虚拟载波的RBG大小为P=3。
当形成虚拟载波的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连续时,基站100(控制单元101)在不考虑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的情况下配置RBG。例如,如图18的上图所示,存在由第一频带和分段两者的RB组成的RBG#9,包括第一频带的RB(RB#25)和分段的RB(RB#1和#2)。注意,取决于第一频带和分段的带宽,有可能不存在诸如图18上图的RBG#9的包含第一频带和分段两者的RB的RBG。
同时,当包含在虚拟载波中的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不连续时,基站100(控制单元101)以如下方式配置RBG,即RBG之间的边界与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一致,如实施例5那样。例如,如图18的下图所示,每个RBG仅由第一频带的一个或多个RB组成,或者仅由分段的RB组成,并且不存在由第一频带的RB和分段的RB两者组成的RBG。
基站100然后使用高层控制信号(例如,系统信息(MIB或SIB)或RRC信号)向终端200指示关于虚拟载波的RBG之间的边界的信息(关于配置变化的信息)。
终端200接收由基站100指示的高层控制信号,并基于接收的高层控制信号识别虚拟载波的RBG配置(形成RBG的RB)。
注意,虽然已经描述了由从基站100到终端200的信令(例如,系统信息(MIB或SIB)或RRC信号)自适应地配置RBG的情况,但是基站100和终端200可以基于包含在虚拟载波中的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之间的关系,为终端200自适应地配置为虚拟载波配置的RBG(形成RBG的一个或多个RB)。
在以上描述中,已经描述了根据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是连续还是不连续来配置RBG的情况,但是配置RBG的方法不限于这些情况。例如,当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之间的间隙的大小是不会对调度、预编码配置、信道估计准确度等造成任何影响的水平时(例如,不大于阈值),可以以与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连续的情况下使用的方法类似的方法来配置RBG。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6,根据形成虚拟载波的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的连续性(contiguity)来改变RBG配置。因此,在根据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的连续性抑制了频域中的间隙对RBG的影响的同时,也可以减少资源分配的开销。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6中,已经描述了确定RBG(RBG大小)的方法,RBG是应用于DL数据信道(PDSCH)的资源分配的参数。相比之下,在该实施例中,将描述确定形成预编码组(Precoding Group,PRG)的RB的方法,该预编码组是应用于PDSCH的资源分配的另一参数。
在高级LTE技术中,作为终端关于PDSCH的预编码配置方法,存在一种方法使用被称为PRG的无线电资源集作为单元。同RBG一样,每个PRG都由连续的多个RB组成。在高级LTE技术中,根据系统带宽来确定包含在PRG中的RB的数量(例如,参见NPL 5)。
在这方面,在该实施例中,使用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描述的RBG大小确定方法类似的方法来确定PRG大小。更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描述的“RBG”替换为“PRG”来确定PRG大小。
根据实施例7的基站和终端具有与根据实施例1的基站100和终端200相同的基本配置,因此将在本文结合图3和图4时给出描述。
注意,指示从基站100到终端200的关于第一频带的信息(带宽)和关于分段(附加频带)的信息(带宽)的方法以及基站100为终端200配置分段(使用的开始和结束)的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方法类似,因此在下文中将不再重复它们的描述。
更具体地,在根据该实施例的基站100中,控制单元101确定由第一频带和作为第一频带的附加频带的分段组成的虚拟载波的参数(本文是PRG大小),并且发送单元113(对应于收发单元)使用该参数在第二频带中与终端200通信。另外,在根据该实施例的终端200中,控制单元208确定由第一频带和作为第一频带的附加频带的分段组成的虚拟载波的参数(PRG大小),并且接收单元202(对应于收发单元)使用该参数在第二频带中与基站100通信。
因此,根据该实施例,例如,即使在将添加分段的方法应用于灵活支持高级LTE中的各种带宽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或者能够在NR中灵活改变终端的RF带宽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地确定灵活带宽(例如,虚拟载波)中的操作所需的参数(本文为PRG大小)。
此外,当在将包含第一频带和分段的频带视为一个虚拟载波(第二频带)时确定PRG大小时,有可能配置包含第一频带的RB和分段的RB两者的PRG。此时,当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不连续时(当在频域中存在间隙时),具有不同信道状态的多个RB被视为一个PRG。为此,预测该PRG的预编码配置、信道估计准确度等受到负面影响。
在这方面,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形成一个PRG的RB仅包括第一频带的RB或分段的RB。换句话说,在该实施例中,基站100和终端200以使得为虚拟载波配置的PRG之间的边界(范围)与包含在虚拟载波中的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一致的方式配置PRG。
例如,如图19所示,在虚拟载波中的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附近,PRG#9由第一频带的一个RB(RB#25)组成,PRG#10由分段的三个RB(RB#1至#3)组成。更具体地,在图19中,PRG之间的边界至少与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一致。换句话说,在图19中,不存在由频域中不连续的第一频带和分段两者的资源块组成的PRG。因此,由于图19所示的每个PRG中的RB在频域上是连续的,因此它们的信道状态彼此相似。
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即使当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不连续时,也可以抑制由频域中的间隙对在虚拟载波中配置的PRG的预编码配置、信道估计准确度等造成的影响。
(实施例8)
在该实施例中,将给出确定形成PRG的RB的方法的描述,PRG是应用于DL数据信道(PDSCH)的资源分配的参数。
当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不连续时,将出现实施例7中描述的频域中的间隙的影响。
同时,当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连续,而不是如实施例7那样使PRG之间的边界与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一致时,不考虑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而形成PRG可以简化处理。例如,当在不考虑如实施例6中描述的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的情况下配置PRG时(例如,图18的上图中的RBG),可以简化PRG分配和预编码配置。
在这方面,在实施例8中,将给出形成PRG的RB的配置自适应地改变的情况的描述。
根据实施例8的基站和终端具有与根据实施例1的基站100和终端200相同的基本配置,因此将在本文结合图3和图4时给出描述。
注意,指示从基站100到终端200的关于第一频带的信息(带宽)和关于分段(附加频带)的信息(带宽)的方法以及基站100为终端200配置分段(使用的开始和结束)的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方法类似,因此在下文中将不再重复它们的描述。另外,可以使用根据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任一实施例的RBG大小确定方法。换句话说,在该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描述的“RBG”替换为“PRG”来确定PRG大小。
图20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PRG确定方法的示例。在图20中,假设虚拟载波的PRG大小为3(3RB)。
当形成虚拟载波的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连续时,基站100(控制单元101)在不考虑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的情况下配置PRG。例如,如图20的上图所示,存在由第一频带和分段两者的RB组成的PRG#9,包括第一频带的RB(RB#25)和分段的RB(RB#1和#2)。注意,取决于第一频带和分段的带宽,有可能不存在诸如图20上图的PRG#9的包含第一频带和分段两者的RB的PRG。
同时,当包含在虚拟载波中的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不连续时,基站100(控制单元101)以使得PRG之间的边界与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一致的方式配置PRG,如实施例7那样。例如,如图20的下图所示,每个PRG仅由第一频带的一个或多个RB或分段的RB组成,并且不存在由第一频带的RB和分段的RB两者组成的PRG。
基站100然后使用高层控制信号(例如,系统信息(MIB或SIB)或RRC信号)向终端200指示关于虚拟载波的PRG之间的边界的信息(关于配置变化的信息)。
终端200接收由基站100指示的高层控制信号,并基于接收的高层控制信号识别虚拟载波的PRG配置(形成PRG的RB)。
注意,虽然已经描述了由从基站100到终端200的信令(例如,系统信息(MIB或SIB)或RRC信号)自适应地配置PRG的情况,但是基站100和终端200可以基于包含在虚拟载波中的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之间的关系,为终端200自适应地配置为虚拟载波配置的PRG(形成PRG的一个或多个RB)。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8,PRG的配置根据形成虚拟载波的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的连续性而改变。因此,在根据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的连续性抑制了频域中的间隙对PRG造成的影响的同时,还可以简化处理。
(实施例9)
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8中,已经描述了确定RBG或PRG的方法,其是应用于DL数据信道(PDSCH)的资源分配的参数。相比之下,在该实施例中,将描述确定终端向基站反馈虚拟载波(第二频带)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所需的参数的方法。
在高级LTE中,作为CSI反馈信息,有宽带信道质量指示符(wideband ChannelQuality Indicator,CQI)和子频带CQI,在CQI中反馈带宽是宽带(整个频带),在子频带CQI中反馈带宽以子频带为单位。子频带(可称为“CSI子频带”)每个都由多个连续的RB组成,如RBG或PRG那样。在高级LTE中,根据系统带宽来确定包含在CSI子频带中的RB的数量(例如,参见NPL5)。
在这方面,在该实施例中,使用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描述的RBG大小确定方法类似的方法来确定CSI子频带大小。更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用“CSI子频带”替换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描述的“RBG”来确定CSI子频带大小。
根据实施例9的基站和终端具有与根据实施例1的基站100和终端200相同的基本配置,因此将在本文结合图3和图4时给出描述。
注意,指示从基站100到终端200的关于第一频带的信息(带宽)和关于分段(附加频带)的信息(带宽)的方法以及基站100为终端200配置分段(使用的开始和结束)的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方法类似,因此在下文中将不再重复它们的描述。
更具体地,在根据该实施例的基站100中,控制单元101确定由第一频带和作为第一频带的附加频带的分段组成的虚拟载波的参数(本文为CSI子频带大小),并且接收单元115(对应于收发单元,并且包括提取单元117)使用该参数在第二频带中与终端200通信。另外,在根据该实施例的终端200中,控制单元208确定由第一频带和作为第一频带的附加频带的分段组成的虚拟载波的参数(CSI子频带大小),并且发送单元215(对应于收发单元,并且包括信号分派单元213)使用该参数在第二频带中与基站100通信。
因此,根据该实施例,例如,即使在将添加分段的方法应用于灵活支持高级LTE中的各种带宽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或者能够在NR中灵活改变终端的RF带宽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地确定灵活带宽(例如,虚拟载波)中的操作所需的参数(CSI子频带大小)。
此外,当在将包含第一频带和分段的频带视为一个虚拟载波(第二频带)时确定CSI子频带时,有可能配置包含第一频带的RB和分段的RB两者的CSI子频带。此时,当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不连续时(当在频域中存在间隙时),具有不同信道状态的多个RB被视为一个CSI子频带。因此,即使当使用该CSI子频带时,高准确度的CSI反馈也变得困难。
在这方面,在该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形成一个CSI子频带的RB仅包括第一频带的RB或者仅包括分段的RB。换句话说,在该实施例中,基站100和终端200以使得为虚拟载波配置的CSI子频带之间的边界(范围)与包含在虚拟载波中的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一致的方式配置CSI子频带。
例如,如图21所示,在虚拟载波中的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附近,CSI子频带#9由第一频带的一个RB(RB#25)组成,CSI子频带#10由分段的3RB(RB#1至#3)组成。更具体地,在图21中,CSI子频带之间的边界至少与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一致。换句话说,在图21中,不存在由频域中不连续的第一频带和分段两者的资源块组成的CSI子频带。因此,由于图21所示的每个CSI子频带中的RB在频域中是连续的,因此它们的信道状态彼此相似。
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即使当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不连续时,也可以抑制频域中的间隙对使用虚拟载波中配置的CSI子频带的CSI反馈准确度的影响。
注意,当终端200在使用宽带CQI的模式中操作时,宽带CQI的带宽可以被配置在第一频带和分段的每一个中。
(实施例10)
在该实施例中,将描述确定形成CSI子频带的RB的方法,CSI子频带是终端向基站反馈虚拟载波的CSI所需的参数。
当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不连续时,出现实施例9中描述的频域中的间隙的影响。
同时,当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连续,而不是如实施例9那样使CSI子频带之间的边界与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一致时,不考虑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而形成CSI子频带可以简化处理。
在这方面,在实施例10中,将给出形成CSI子频带的RB的配置自适应地改变的情况的描述。
根据实施例10的基站和终端具有与根据实施例1的基站100和终端200相同的基本配置,因此将在本文结合图3和图4时给出描述。
注意,指示从基站100到终端200的关于第一频带的信息(带宽)和关于分段(附加频带)的信息(带宽)的方法以及基站100为终端200配置分段(使用的开始和结束)的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方法类似,因此在下文中将不再重复它们的描述。另外,根据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任一实施例的RBG大小确定方法可以用于CSI子频带大小确定方法。更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用“CSI子频带”替换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描述的“RBG”来确定CSI子频带大小。
图22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CSI子频带确定方法的示例。在图22中,假设虚拟载波的CSI子频带大小为3(3RB)。
当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连续时,基站100(控制单元101)在不考虑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的情况下配置CSI子频带。例如,如图22的上图所示,存在由第一频带和分段两者的RB组成的CSI子频带#9,包括第一频带的RB(RB#25)和分段的RB(RB#1和#2)。注意,取决于第一频带和分段的带宽,有可能不存在诸如图22的上图的CSI子频带#9的包含第一频带和分段两者的RB的CSI子频带。
同时,当包含在虚拟载波中的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不连续时,基站100(控制单元101)以使得CSI子频带之间的边界与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一致的方式配置CSI子频带,如实施例9那样。例如,如图22的下图所示,每个CSI子频带仅由第一频带的一个或多个RB组成,或者仅由分段的RB组成,并且不存在由第一频带的RB和分段的RB两者组成的CSI子频带。
基站100然后使用高层控制信号(例如,系统信息(MIB或SIB)或RRC信号)向终端200指示关于虚拟载波的CSI子频带之间的边界的信息(关于配置变化的信息)。
终端200接收由基站100指示的高层控制信号,并基于接收的高层控制信号识别虚拟载波的CSI子频带配置(形成CSI子频带的RB)。
注意,虽然已经描述了由从基站100到终端200的信令(例如,系统信息(MIB或SIB)或RRC信号)自适应地配置CSI子频带的情况,但是基站100和终端200可以基于包含在虚拟载波中的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之间的关系,为终端200自适应地配置为虚拟载波配置的CSI子频带(形成CSI子频带的一个或多个RB)。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10,CSI子频带的配置根据形成虚拟载波的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的连续性而改变。因此,在根据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的连续性抑制了频域中的间隙对CSI反馈准确度的影响的同时,还可以简化处理。
(实施例11)
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10中,已经描述了确定作为应用于DL数据信道(PDSCH)的资源分配的参数的RBG或PRG或者作为反馈从终端发送到基站的CSI的方法。相比之下,在该实施例中,将描述确定终端向基站发送虚拟载波(第二频带)的SRS所需的参数的方法。
在高级LTE中,终端可以发送SRS作为UL信道质量测量的参考信号。至于SRS发送方法,有宽带SRS和子频带SRS,在宽带SRS中带宽是宽带(整个频带),在子频带SRS中带宽是以子频带为单位。子频带(可被称为“SRS子频带”)每个都由多个连续的RB组成,如RBG、PRG或CSI子频带那样。在高级LTE中,根据系统带宽来确定包含在SRS子频带中的RB的数量(例如,参见NPL 6)。
在这方面,在该实施例中,使用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描述的RBG大小确定方法类似的方法来确定SRS子频带大小。更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用“SRS子频带”替换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描述的“RBG”来确定SRS子频带大小。
根据实施例11的基站和终端具有与根据实施例1的基站100和终端200相同的基本配置,因此将在本文结合图3和图4时给出描述。
注意,指示从基站100到终端200的关于第一频带的信息(带宽)和关于分段(附加频带)的信息(带宽)的方法以及基站100为终端200配置分段(使用的开始和结束)的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方法类似,因此在下文中将不再重复它们的描述。
更具体地,在根据该实施例的基站100中,控制单元101确定由第一频带和作为第一频带的附加频带的分段组成的虚拟载波的参数(本文为SRS子频带大小),并且接收单元115(对应于收发单元,并且包括提取单元117)使用该参数在第二频带中与终端200通信。另外,在根据该实施例的终端200中,控制单元208确定由第一频带和作为第一频带的附加频带的分段组成的虚拟载波的参数(SRS子频带大小),并且发送单元215(对应于收发单元,并且包括信号分派单元213)使用该参数在第二频带中与基站100通信。
因此,根据该实施例,例如,即使在将添加分段的方法应用于灵活支持高级LTE中的各种带宽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或者能够在NR中灵活改变终端的RF带宽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地确定灵活带宽(例如,虚拟载波)中的操作所需的参数(本文中的SRS子频带大小)。
此外,当在将包含第一频带和分段的频带视为一个虚拟载波(第二频带)时确定SRS子频带时,有可能配置包含第一频带的RB和分段的RB两者的SRS子频带。此时,当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不连续时(当在频域中存在间隙时),具有不同信道状态的多个RB被视为一个SRS子频带。由于这个原因,即使当使用该SRS子频带时,基站100也变得难以执行准确的信道质量测量。
在这方面,在该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形成一个SRS子频带的RB仅包括第一频带的RB或者仅包括分段的RB。换句话说,在该实施例中,基站100和终端200以使得为虚拟载波配置的SRS子频带之间的边界(范围)与包含在虚拟载波中的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一致的方式配置SRS子频带。
例如,如图23所示,在虚拟载波中的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附近,SRS子频带#9由第一频带的一个RB(RB#25)组成,CSI子频带#10由分段的3RB(RB#1至#3)组成。更具体地,在图23中,SRS子频带之间的边界至少与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一致。换句话说,在图23中,不存在由频域中不连续的第一频带和分段两者的资源块组成的SRS子频带。因此,由于图23所示的每个SRS子频带中的RB在频域中是连续的,因此它们的信道状态彼此相似。
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即使当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不连续时,也可以抑制频域中的间隙对使用虚拟载波中配置的SRS子频带的信道质量测量准确度的影响。
注意,当终端200在使用宽带SRS的模式中操作时,宽带SRS的带宽可以被配置在第一频带和分段的每一个中。
(实施例12)
在该实施例中,将描述确定形成SRS子频带的RB的方法,该SRS子频带是终端向基站发送虚拟载波的SRS所需的参数。
当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不连续时,将出现实施例11中描述的频域中的间隙的影响。
同时,当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连续,而不是如实施例11那样使SRS子频带之间的边界与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一致时,不考虑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而形成SRS子频带可以简化处理。
在这方面,在实施例12中,将给出形成SRS子频带的RB的配置自适应地改变的情况的描述。
根据实施例12的基站和终端具有与根据实施例1的基站100和终端200相同的基本配置,因此将在本文结合图3和图4时给出描述。
注意,指示从基站100到终端200的关于第一频带的信息(带宽)和关于分段(附加频带)的信息(带宽)的方法以及基站100为终端200配置分段(使用的开始和结束)的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方法类似,因此在下文中将不再重复它们的描述。另外,根据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任一实施例的RBG大小确定方法可以用于SRS子频带大小确定方法。更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用“SRS子频带”替换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描述的“RBG”来确定SRS子频带大小。
图24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SRS子频带确定方法的示例。在图24中,假设虚拟载波的SRS子频带大小为3(3RB)。
当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连续时,基站100(控制单元101)在不考虑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的情况下配置SRS子频带。例如,如图24的上图所示,存在由第一频带和分段两者的RB组成SRS子频带#9,包括第一频带的RB(RB#25)和分段的RB(RB#1和#2)。注意,取决于第一频带和分段的带宽,有可能不存在诸如图24的上图的SRS子频带#9的包含第一频带和分段两者的RB的SRS子频带。
同时,当包含在虚拟载波中的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不连续时,基站100(控制单元101)以使得SRS子频带之间的边界与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一致的方式配置SRS子频带,如实施例11那样。例如,如图24的下图所示,每个SRS子频带仅由第一频带的一个或多个RB组成,或者仅由分段的RB组成,并且不存在由第一频带的RB和分段的RB两者组成的SRS子频带。
基站100然后使用高层控制信号(例如,系统信息(MIB或SIB)或RRC信号)向终端200指示关于虚拟载波的SRS子频带之间的边界的信息(关于配置变化的信息)。
终端200接收由基站100指示的高层控制信号,并基于接收的高层控制信号识别虚拟载波的SRS子频带配置(形成SRS子频带的RB)。
注意,虽然已经描述了由从基站100到终端200的信令(例如,系统信息(MIB或SIB)或RRC信号)自适应地配置SRS子频带的情况,但是基站100和终端200可以基于包含在虚拟载波中的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之间的关系,为终端200自适应地配置为虚拟载波配置的SRS子频带(形成SRS子频带的一个或多个RB)。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12,SRS子频带的配置根据形成虚拟载波的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的连续性而改变。因此,在根据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的连续性抑制了频域中的间隙对基站100中的信道质量测量准确度的影响的同时,还可以简化处理。
迄今为止,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每个实施例。
注意,在实施例5至12中,已经给出了当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相对于这些参数不连续时,使RBG、PRG、CSI子频带或SRS子频带之间的边界与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一致的方法的描述。然而,当第一频带和分段在频域中为v时,可以在不考虑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的情况下配置RBG、PRG、CSI子频带或SRS子频带。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关于PRG,在由第一频带的RB和分段的RB组成的PRG中(例如,图20的上图中的PRG#9),不同的预编码可以被应用于同一PRG中的RB(图20的上图中的PRG#9中的RB#25以及RB#1和RB#2)。另外,关于CSI子频带和SRS子频带,终端200可以丢弃由第一频带的RB和分段的RB组成的CSI子频带(例如,图22的上图中的CSI子频带#9)和由其组成的SRS子频带(图24的上图中的SRS子频带#9)的传输。
本公开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与硬件合作的软件来实现。在上述每个实施例的描述中使用的每个功能块可以部分或全部由诸如集成电路的LSI来实现,并且每个实施例中描述的每个过程可以部分或全部由相同的LSI或LSI的组合来控制。LSI可以单独形成为芯片,或者可以形成一个芯片以包括部分或全部功能块。LSI可以包括耦合到其上的数据输入和输出。取决于集成度的不同,本文的LSI可以被称为IC、系统LSI、超级LSI或超LSI。然而,实施集成电路的技术不限于LSI,并且可以通过使用专用电路、通用处理单元或专用处理单元来实施。此外,可以使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其可以在制造LSI之后被编程,或者可以使用可重新配置处理单元,其中设置在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置可以被重新配置。本公开可以实现为数字处理或模拟处理。如果由于半导体技术或其他衍生技术的进步,未来的集成电路技术取代了LSI,则可以使用未来的集成电路技术来集成功能块。也可以应用生物技术。
根据本公开的基站包括:电路,确定用于由第一频带和作为第一频带的附加频带的分段组成的频带的参数,由第一频带和分段组成的频带被称为第二频带;收发单元,使用该参数在第二频带中与终端通信。
在根据本公开的基站中,参数是在第二频带中配置的资源块组(RBG)大小,并且电路基于第二频带的带宽确定RBG大小。
在根据本公开的基站中,参数是在第二频带中配置的资源块组(RBG)大小,并且电路将第二频带的RBG大小确定为基于第一频带的带宽配置的RBG大小的X倍(假设X是等于或大于2的整数)。
在根据本公开的基站中,参数是在第二频带中配置的资源块组(RBG)大小,并且电路确定RBG大小为2的幂。
在根据本公开的基站中,RBG大小是可变的,并且从基站向终端指示RBG大小。
在根据本公开的基站中,电路配置RBG,使得在第二频带中配置的多个RBG之间的边界与第一频带和分段之间的边界一致。
根据本公开的终端包括:电路,确定用于由第一频带和作为第一频带的附加频带的分段组成的频带的参数,由第一频带和分段组成的频带被称为第二频带;收发单元,使用该参数在第二频带中与基站通信。
根据本公开的通信方法包括:确定用于由第一频带和作为第一频带的附加频带的分段组成的频带的参数,由第一频带和分段组成的频带被称为第二频带;使用该参数在第二频带中与终端通信。
根据本公开的通信方法包括:确定用于由第一频带和作为第一频带的附加频带的分段组成的频带的参数,由第一频带和分段组成的频带被称为第二频带;使用该参数在第二频带中与基站通信。
工业应用
本公开的方面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是有用的。
参考符号列表
100 基站
101、208 控制单元
102 数据生成单元
103、106、109、210 编码单元
104、107、110、211 调制单元
105 上层控制信号生成单元
108 DL控制信号生成单元
111、213 信号分派单元
112、214 IFFT处理单元
113、215 发送单元
114、201 天线
115、202 接收单元
116、203 FFT处理单元
117、204 提取单元
118 CSI解调单元
119 SRS测量单元
205 DL控制信号解调单元
206 上层控制信号解调单元
207 DL数据信号解调单元
209 CSI生成单元
212 SRS生成单元

Claims (9)

1.一种基站,包括:
电路,确定用于由第一频带和作为所述第一频带的附加频带的分段组成的频带的参数,由所述第一频带和所述分段组成的频带被称为第二频带;以及
收发单元,使用所述参数在所述第二频带中与终端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参数是在所述第二频带中配置的资源块组RBG大小,以及
所述电路基于所述第二频带的带宽来确定所述RBG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参数是在所述第二频带中配置的资源块组RBG大小,以及
所述电路将所述第二频带的所述RBG大小确定为基于所述第一频带的带宽配置的RBG大小的X倍(X是等于或大于2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参数是在所述第二频带中配置的资源块组RBG大小,以及
所述电路确定所述RBG大小为2的幂。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RBG大小是可变的,以及
从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指示所述RBG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电路配置所述RBG,使得在所述第二频带中配置的多个RBG之间的边界与所述第一频带和所述分段之间的边界一致。
7.一种终端,包括:
电路,确定用于由第一频带和作为第一频带的附加频带的分段组成的频带的参数,由所述第一频带和所述分段组成的频带被称为第二频带;以及
收发单元,使用所述参数在所述第二频带中与基站进行通信。
8.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确定用于由第一频带和作为第一频带的附加频带的分段组成的频带的参数,由所述第一频带和所述分段组成的频带被称为第二频带;以及
使用所述参数在所述第二频带中与终端进行通信。
9.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确定用于由第一频带和作为第一频带的附加频带的分段组成的频带的参数,由所述第一频带和所述分段组成的频带被称为第二频带;以及
使用所述参数在所述第二频带中与基站进行通信。
CN201780079519.5A 2017-01-06 2017-01-06 基站、终端和通信方法 Active CN1101004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38889.8A CN116506089A (zh) 2017-01-06 2017-01-06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070379 WO2018126430A1 (en) 2017-01-06 2017-01-06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38889.8A Division CN116506089A (zh) 2017-01-06 2017-01-06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0490A true CN110100490A (zh) 2019-08-06
CN110100490B CN110100490B (zh) 2023-06-06

Family

ID=6278895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9519.5A Active CN110100490B (zh) 2017-01-06 2017-01-06 基站、终端和通信方法
CN202310538889.8A Pending CN116506089A (zh) 2017-01-06 2017-01-06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38889.8A Pending CN116506089A (zh) 2017-01-06 2017-01-06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11153057B2 (zh)
EP (2) EP4096140A1 (zh)
JP (2) JP7010939B2 (zh)
CN (2) CN110100490B (zh)
WO (1) WO20181264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18828B2 (en) * 2017-02-06 2021-05-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MIMO reference signals and data transmission schemes
US10965422B2 (en) * 2017-03-22 2021-03-3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PT3641254T (pt) * 2017-06-15 2024-01-15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de utilizador e método de comunicações sem fios
WO2019215706A1 (en) * 2018-05-11 2019-11-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size alignm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8673A (zh) * 2009-12-21 2012-09-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载波扩展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01216A (zh) * 2008-08-04 2014-01-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集成电路、基站装置、接收方法以及发送方法
CN103733560A (zh) * 2011-08-12 2014-04-1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无线系统中灵活的带宽操作的下行链路资源分配
US20150131546A1 (en) * 2012-02-28 2015-05-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62115A2 (en) * 2007-11-09 2009-05-14 Zte U.S.A., Inc. Flexible ofdm/ofdma frame structure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1616484B (zh) * 2008-06-24 2013-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JP5474053B2 (ja) * 2009-04-10 2014-04-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及びマッピング方法
JP5108902B2 (ja) 2010-01-11 2012-12-2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JP2013525452A (ja) 2010-04-29 2013-06-20 ダウ コーニング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化粧料原料
CN103108392B (zh) * 2011-11-10 2017-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节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US20130155883A1 (en) 2011-12-15 2013-06-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frequency scan for wireless systems with variable channel bandwidth
EP3157299B1 (en) * 2015-10-16 2020-07-22 HT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for handl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1216A (zh) * 2008-08-04 2014-01-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集成电路、基站装置、接收方法以及发送方法
CN102668673A (zh) * 2009-12-21 2012-09-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载波扩展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33560A (zh) * 2011-08-12 2014-04-1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无线系统中灵活的带宽操作的下行链路资源分配
US20150131546A1 (en) * 2012-02-28 2015-05-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L CORPORATION: "R2-166886 "Routing restriction and security for aggregation within NR"", 《3GPP TSG_RAN\WG2_RL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66513B1 (en) 2022-08-10
JP2020504468A (ja) 2020-02-06
CN110100490B (zh) 2023-06-06
EP4096140A1 (en) 2022-11-30
EP3566513A1 (en) 2019-11-13
WO2018126430A1 (en) 2018-07-12
US20200092072A1 (en) 2020-03-19
CN116506089A (zh) 2023-07-28
JP7010939B2 (ja) 2022-01-26
US11750355B2 (en) 2023-09-05
JP2021108484A (ja) 2021-07-29
JP7087155B2 (ja) 2022-06-20
EP3566513A4 (en) 2020-01-08
US20220006597A1 (en) 2022-01-06
US11153057B2 (en) 2021-10-19
US20230353331A1 (en) 2023-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84064B1 (en) Base st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KR101500788B1 (ko) 기지국 장치, 리소스 블록 할당 방법 및 집적 회로
CN103918204B (zh)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以及干扰测定方法
EP2700258B1 (en) Method for arranging transmissions on a downlink carrier
CN109328436B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EP4228291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9156006A (zh) 带宽利用的系统和方法
US11750355B2 (en)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KR20090113385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용되는 기지국 장치, 유저 장치 및 방법
Lin et al. Dynamic spectrum refarming with overlay for legacy devices
WO201808252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lloca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JP5107337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で使用される基地局及び方法
CN107615852A (zh) 资源调度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EP2982071A1 (en)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ymbols
CN117063570A (zh) 用于探测参考信号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JP7313513B2 (ja) 端末、通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EP2299750B1 (en)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obile sta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