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99322A - 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99322A
CN110099322A CN201910434233.5A CN201910434233A CN110099322A CN 110099322 A CN110099322 A CN 110099322A CN 201910434233 A CN201910434233 A CN 201910434233A CN 110099322 A CN110099322 A CN 110099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group
reference line
earphone
state
head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342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99322B (zh
Inventor
王海勇
徐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3423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993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99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9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99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93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91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R1/1008 - H04R1/1083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状态数据;其中,第一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头戴式耳机的第一耳机模组,第二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头戴式耳机的第二耳机模组;根据状态数据确定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和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之间的基准线夹角;判断基准线夹角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是,则判定头戴式耳机的佩戴状态为颈部佩戴状态。本申请能够识别头戴式耳机是否佩戴在颈部。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装置,具有以上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用户的需求,耳机也变得越来越智能化。目前市场不管是TWS耳机还是头戴式耳机都有佩戴检测功能。头戴式耳机指是戴在头上、并非插入耳道内的一类耳机,具有声场好和舒适度高的特点。在相关技术中,一般采用IR(Infrared Radiation,红外线)传感器或者是Touch触摸传感器的方案检测头戴式耳机的佩戴状态。
上述相关技术中的佩戴状态检测方案只能检测头戴式耳机是否佩戴在头部。但是,随着头戴式耳机的使用率越来越高,用户对于耳机提出了更多的场景需求,例如:耳机戴累了摘下来休息,把耳机挂载脖子上,但是音乐需要继续播放或者游戏继续。
因此,如何准确识别头戴式耳机是否佩戴在颈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能够确识别头戴式耳机是否佩戴在颈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应用于头戴式耳机,该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状态数据;其中,第一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头戴式耳机的第一耳机模组,第二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头戴式耳机的第二耳机模组;
根据状态数据确定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和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之间的基准线夹角;
判断基准线夹角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若是,则判定头戴式耳机的佩戴状态为颈部佩戴状态。
可选的,在获取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状态数据之前,还包括:
利用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建立第一耳机模组的第一三维坐标系;
利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建立第二耳机模组的第二三维坐标系;
相应的,状态数据包括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与水平面的第一夹角信息和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与水平面的第二夹角信息;其中,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为第一三维坐标系的X轴或Y轴或Z轴,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为第二三维坐标系的X轴或Y轴或Z轴。
可选的,根据状态数据确定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和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之间的基准线夹角包括:
根据第一夹角信息和第二夹角信息确定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和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之间的基准线夹角。
可选的,在获取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状态数据之前,还包括:
利用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建立第一耳机模组的第三三维坐标系;
利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建立第二耳机模组的第四三维坐标系;
相应的,根据状态数据确定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和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之间的基准线夹角包括:
根据状态数据计算第三三维坐标系的坐标系偏移量和第四三维坐标系的坐标系偏移量;
根据第三三维坐标系的坐标系偏移量和第四三维坐标系的坐标系偏移量计算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和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之间的基准线夹角。
可选的,在根据状态数据确定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和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之间的基准线夹角之前,还包括:
解析状态数据得到第一耳机模组对应的第一加速度数据和第二耳机模组对应的第二加速度数据;
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耳机模组的第一运动状态;
根据第二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二耳机模组的第二运动状态;
判断第一运动状态和第二运动状态是否均为非静止状态;
若是,则执行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和第二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和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之间的基准线夹角的操作流程。
可选的,还包括:
当第一运动状态和第二运动状态均为静止状态时,计算基准线夹角并判断基准线夹角是否为第一预设值;
若是,则判定头戴式耳机的佩戴状态为非佩戴且静止状态。
可选的,还包括:
当接收到头戴式耳机的耳机箍的长度调整信息时,根据长度调整信息调整第一预设值。
可选的,还包括:
当第一运动状态和第二运动状态均为非静止状态时,判断基准线夹角是否为第二预设值;
若是,则判定头戴式耳机的佩戴状态为头部佩戴状态。
可选的,还包括:
根据头戴式耳机的佩戴状态生成相应的佩戴状态信息,并将佩戴状态信息发送至与头戴式耳机连接的控制终端。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装置,应用于头戴式耳机,该检测装置包括:
加速度状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状态数据;其中,第一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头戴式耳机的第一耳机模组,第二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头戴式耳机的第二耳机模组;
基准线夹角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状态数据确定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和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之间的基准线夹角;
第一佩戴状态确定模块,用于判断基准线夹角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是,则判定头戴式耳机的佩戴状态为颈部佩戴状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状态数据;其中,第一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头戴式耳机的第一耳机模组,第二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头戴式耳机的第二耳机模组;根据状态数据确定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和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之间的基准线夹角;判断基准线夹角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是,则判定头戴式耳机的佩戴状态为颈部佩戴状态。
本申请根据设置于第一耳机模组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设置于第二耳机模组的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状态数据,根据状态数据能够确定第一耳机模组与第二耳机模组的相对位置信息,即基准线夹角。由于头戴式耳机处于不同佩戴状态时第一耳机模组与第二耳机模组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基于此特性本申请通过判断基准线夹角来判断第一耳机模组和第二耳机模组的相对位置是否为佩戴于颈部时对应的状态,因此本申请能够识别头戴式耳机是否佩戴在颈部。本申请同时还提供了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装置,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头戴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头戴式耳机戴在头部时的形状示意图;
图4为头戴式耳机戴在颈部时的形状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准线夹角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基准线夹角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实际应用中两种耳机佩戴状态对应的耳机形状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头戴式耳机因其声场好、舒适度好的特性,成为许多耳机用户的首选耳机。相对于入耳式耳机,头戴式耳机可以存在以下三种状态:(1)戴在头部,(2)戴在颈部,(3)放在桌子上。随着耳机智能化的普及,用户对于耳机的应用场景检测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例如,当耳机戴在头部时,手机可以正常播放音乐、玩游戏;当耳机戴在颈部时,手机依旧正常播放音乐、玩游戏;当耳机放在桌子上时,耳机进入低功耗模式。而相关技术中通过红外传感器或接触传感器检测头戴式耳机的佩戴状态,无法确定头戴式耳机不戴在头部时头戴式耳机具体的佩戴状态。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通过以下几个实施例提供新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式,能够达到准确识别头戴式耳机是否佩戴在颈部的效果。
下面请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S101:获取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状态数据;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头戴式耳机,请参见图2,图2为头戴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头戴式耳机可以包括第一耳机模组100、第二耳机模组200以及连接两个耳机模组的耳机箍300。本实施例在第一耳机模组上设置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即G-sensor),在第二耳机模组上设置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当然第一耳机模组和第二耳机模组上还可以包括蓝牙模块、音频播放器以及语音采集器等装置,本实施例不进行具体的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获取的状态数据可以包括第一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第一加速度数据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第二加速度数据。由于第一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头戴式耳机的第一耳机模组,第二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头戴式耳机的第二耳机模组,所以第一加速度数据相当于第一耳机模组的加速度数据,第二加速度数据相当于第二耳机模组的加速度数据。也就是说,本步骤获取的状态数据可以包括第一耳机模组的加速度状态和第二耳机模组的加速度状态。
S102:根据状态数据确定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和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之间的基准线夹角;
其中,由于头戴式耳机的第一耳机模组和第二耳机模组由形状可调整的耳机箍连接,因此头戴式耳机具有耳机形状随佩戴方式变化的而改变的特性。也就是说,头戴式耳机处于每一种佩戴状态时均有其对应的第一耳机模组与第二耳机模组相对位置。请参见图3和图4,图3为头戴式耳机戴在头部时的形状示意图,图4为头戴式耳机戴在颈部时的形状示意图。头戴式耳机放在桌子上时的形状可以参见图2。本实施例通过根据第一耳机模组与第二耳机模组之间得位置关系确定头戴式耳机当前的佩戴状态。
本实施例中提到的基准线夹角可以为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与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之间的基准线夹角,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可以由设置于第一耳机模组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例如加速度传感器可以建立三维坐标模型,选择特定的坐标轴作为基准线。本实施例可以根据S101采集的状态数据确定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的位置以及第二耳机基准线的位置,进而得到基准线夹角。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可以不限定基准线的数量,因此本步骤可以的得到多个基准线夹角。
S103:判断基准线夹角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是,则进入S104;
其中,本实施例可以预先设置S103中提到的预设范围,例如结合头戴式耳机的外形尺寸、耳机箍材料以及用户的头部、颈部外形数据综合计算得到。该预设范围为当头戴式耳机戴在颈部时第一耳机模组与第二耳机模组相对位置对应的标准基准线夹角范围。当本步骤检测到基准线夹角处于预设范围内时,则可以判定当前时刻头戴式耳机的佩戴状态为颈部佩戴状态。
S104:判定头戴式耳机的佩戴状态为颈部佩戴状态。
其中,结合实际应用可知,头戴式耳机需要接收诸如手机、电脑及其他音乐播放器等终端设备的信号,当用户佩戴头戴式耳机过长时间时可能会出现疲劳的情况,此时用户往往会将头戴式耳机戴在脖子(即颈部)上一段时间然后继续使用。因此当检测到耳机的佩戴状态为颈部佩戴状态时,头戴式耳机可以向与其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颈部佩戴状态对应的提示信息,以便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提示信息后执行对应的操作。
本实施例根据设置于第一耳机模组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设置于第二耳机模组的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状态数据,根据状态数据能够确定第一耳机模组与第二耳机模组的相对位置信息,即基准线夹角。由于头戴式耳机处于不同佩戴状态时第一耳机模组与第二耳机模组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基于此特性本实施例通过判断基准线夹角来判断第一耳机模组和第二耳机模组的相对位置是否为佩戴于颈部时对应的状态,因此本实施例能够准确识别头戴式耳机是否佩戴在颈部。
请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准线夹角确定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对图1对应实施例中S102的进一步介绍,可以将本实施例与图1对应的实施例相结合得到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利用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建立第一耳机模组的第一三维坐标系;
S202:利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建立第二耳机模组的第二三维坐标系;
其中,建立第一三维坐标系和第二三维坐标的过程相当于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建立各自的三维坐标模型,当然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在建立三维坐标系之前还可以存在标定校准的操作。
当然,在建立第一三维坐标系和第二三维坐标系之后,还可以存在设置每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的操作。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可以将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设置为第一三维坐标系的X轴或Y轴或Z轴,将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设置为第二三维坐标系的X轴或Y轴或Z轴。
S203:获取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状态数据;
S204:根据状态数据确定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与水平面的第一夹角信息和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与水平面的第二夹角信息。
S205:根据第一夹角信息和第二夹角信息确定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和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之间的基准线夹角。
上述实施例通过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建立三维坐标系,将特定的坐标轴作为相应耳机模组的基准线,基准线会随耳机模组的运动而运动,因此基准线能够反映相应耳机模组的空间位置信息。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结合状态数据确定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和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之间的基准线夹角可以确定第一耳机模组和第二耳机模组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请参见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基准线夹角确定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对图1对应实施例中S102的进一步介绍,可以将本实施例与图1对应的实施例相结合得到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1:利用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建立第一耳机模组的第三三维坐标系;
S302:利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建立第二耳机模组的第四三维坐标系;
其中,建立第三三维坐标系和第四三维坐标系的过程相当于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建立各自的三维坐标模型,当然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在建立三维坐标系之前还可以存在标定校准的操作。
S303:获取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状态数据;
S304:根据状态数据计算第三三维坐标系的坐标系偏移量和第四三维坐标系的坐标系偏移量;
S305:根据第三三维坐标系的坐标系偏移量和第四三维坐标系的坐标系偏移量计算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和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之间的基准线夹角。
上述实施例通过第一坐标系和第二坐标系的坐标系偏移量确定第一耳机模组和第二耳机模组的空间位置关系。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加速度传感器与第一耳机模组同步运动,因此第一耳机模组的空间位置变化情况与第三三维坐标系空间位置变化情况相同,即第三三维坐标系的坐标系偏移量相当于第一耳机模组的空间位置变化情况。举例说明第三三维坐标系的坐标系偏移量,例如在第一时刻根据第一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确定第三三维坐标系相对于水平面的位置关系A,在第二时刻根据第一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确定第三三维坐标系相对于水平面的位置关系B,根据位置关系A与位置关系B可以确定在第一时刻至第二时刻之间第三三维坐标系的变化情况,即第三三维坐标系的坐标系偏移量。第四三维坐标系的坐标系偏移量相当于第二耳机模组的空间位置变化情况,第四三维坐标系的坐标系偏移量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见以上关于第三三维坐标系的坐标系偏移量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得到的基准线夹角可以包括第三三维坐标系和第四三维坐标系的X轴夹角、Y轴夹角以及Z轴夹角。相应的,当将本实施例与图1对应的实施例相结合时,在判断基准线夹角是否在预设范围内的过程中可以包括以下三个判断操作:(1)判断X轴夹角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2)判断Y轴夹角是否在第二预设范围内;(3)判断Z轴夹角是否在第三预设范围内,当上述三个判断操作均为是时可以判定头戴式耳机的佩戴状态为颈部佩戴状态。
请参见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对图1对应实施例的进一步补充,通过设置相关判断条件检测耳机是否从耳部摘下且未佩戴于颈部,可以将本实施例与图1对应的实施例相结合得到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具体可以包括步骤:
S401:获取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状态数据;
S402:解析状态数据得到第一耳机模组对应的第一加速度数据和第二耳机模组对应的第二加速度数据;
S403: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耳机模组的第一运动状态;
S404:根据第二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二耳机模组的第二运动状态;
其中,根据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加速度数据可以确定第一耳机模组和第二耳机模组的运动状态,第一运动状态和第二运动状态可以包括静止状态和非静止状态。
S405:判断第一运动状态和第二运动状态是否均为非静止状态;若是,则进入S406;若第一运动状态和第二运动状态均为静止状态时,则进入S409;
其中,当头戴式耳机佩戴于耳部或颈部时,设置于第一耳机模组和第二耳机模组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状态数据能够确定头戴式耳机处于非静止状态;当头戴式耳机从耳部或颈部摘下放置于桌面上时头戴式耳机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本步骤首先判断第一耳机模组的第一运动状态和第二耳机模组的第二运动状态是否均为非静止状态,若是,则可以说明此时头戴式耳机的派代状态可以包括头部佩戴状态和颈部佩戴状态,可以根据基准线夹角确定头戴式耳机具体的佩戴状态。
S406: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和第二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和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之间的基准线夹角,进入S407;
S407:判断基准线夹角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是,则判定头戴式耳机的佩戴状态为颈部佩戴状态;若否,则进入S408;
S408:判断基准线夹角是否为第二预设值;若是,则判定头戴式耳机的佩戴状态为头部佩戴状态。
S409:计算基准线夹角并判断基准线夹角是否为第一预设值;若是,则判定头戴式耳机的佩戴状态为非佩戴且静止状态。
其中,S407、S408和S409三个步骤分别对基准线夹角进行判断,确定基准线夹角对应的耳机佩戴状态。需要说明的是,颈部佩戴状态对应的基准线夹角的预设范围可以在第一预设值与第二预设值之间。从头戴式耳机外形结构上进行理解,当头戴式耳机从放置在桌子上到佩戴在头部这一过程中基准线夹角逐渐发生变化,且颈部佩戴状态对应的预设范围被包含于头戴式耳机从放置在桌子上到佩戴在头部这一过程中基准线夹角变化区间。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的补充,头戴式耳机通常会设置有能够调节长度的耳机箍,当耳机箍的长度调整时非佩戴且静止状态对应的第一预设值会发生变化,因此可以存在以下操作:当接收到头戴式耳机的耳机箍的长度调整信息时,根据长度调整信息调整第一预设值。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设置位移传感器检测耳机箍的长度调整信息,还可以通过检测耳机箍两端的电阻变化情况确定长度调整信息,此处不对长度调整信息的获取方式进行限定。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的补充,在确定耳机佩戴状态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操作:根据头戴式耳机的佩戴状态生成相应的佩戴状态信息,并将佩戴状态信息发送至与头戴式耳机连接的控制终端。此处提到的控制终端可以包括手机、电脑及其他音乐播放器。控制值终端在确定耳机佩戴状态变化时,可以执行对应的控制策略。例如,当耳机佩戴状态由非佩戴且静止状态变更为头部佩戴状态时,可以将暂停播放的音乐恢复播放状态;当耳机佩戴状态由头部佩戴状态变更为颈部佩戴状态时,可以提高或减小音量并保持音乐继续播放;当耳机佩戴状态由头部佩戴状态变更为非佩戴且静止状态时,可以将暂停播放音乐,头戴式耳机可以进入低功耗模式。当然,上述耳机佩戴状态变化时控制终端与头戴式耳机的控制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灵活设置,此处不进行具体的限定。
下面通过在实际应用中的实施例说明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流程。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两个相同的加速度传感器,分别放在左、右耳机模组(即上面提到的第一耳机模组和第二耳机模组)中,加速度传感器会自行建立包括X轴,Y轴,Z轴的三维坐标模型,并在出厂前标定校准。本实施例将左耳机模组的加速度传感器给出的坐标轴Z轴定义为Z1,右耳机模组的加速度传感器给出的坐标轴Z轴定义为Z2,Z1与Z2相对成的夹角为θ。当耳机在没有佩戴时,此时定位夹角θ为θ1;当佩戴时θ会变化到一定程度,即佩戴时θ为θ2,当戴在颈部时为θ3。请参见图8,图8为实际应用中两种耳机佩戴状态对应的耳机形状示意图。图8中左侧为头戴式耳机放置在桌面上时的耳机形状,此时的θ角等于θ1,图8由此为头戴式耳机戴在头部时的耳机形状,此时θ角等于θ2,由此可知当基准线为Z轴时,头戴式耳机由非佩戴且静止状态变换为头部佩戴状态的过程中θ角逐渐变小,当头戴式耳机处于颈部佩戴状态时θ角应小于θ1大于θ2。当然,还可以将加速度传感器的X轴或Y轴作为基准线,不同的基准线设置可以存在不同的基准线夹角的变化关系,例如当选择Y轴为基准线时头戴式耳机由非佩戴且静止状态变换为头部佩戴状态的过程中θ角逐渐变大。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基准线的选择方式以及头戴式耳机的具体结构灵活设置基准线夹角与耳机佩戴状态的算法模型。
当选择Z轴作为基准线时,本实施例可以根据人的头型大小以及脖子粗细建立模型算法:θ2<θ3<θ1。当θ最小且接近于θ1,并且加速度传感器是静止状态时,判断为耳机放在桌子上;当θ变大,根据数据库模型θ接近θ2且加速度传感器是非静止状态时,判断为耳机戴在头部;当θ大于θ1、小于θ2且加速度传感器是非静止状态,判断为耳机戴在颈部。
上述实施例可以在头戴式耳机出厂前进行传感器校准,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方案,既可以保证无需如红外传感器的方案在耳机上开孔,也无需像Touch接触传感器的方案对应用条件有复杂要求。上述实施例在不改变耳机ID的情况下,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的状态数据确定左、右耳机模组的位置关系进而确定了耳机佩戴状态,降低了对于耳机结构的变更程度。
请参见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装置可以应用于头戴式耳机,具体可以包括:
加速度状态获取模块901,用于获取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状态数据;其中,第一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头戴式耳机的第一耳机模组,第二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头戴式耳机的第二耳机模组;
基准线夹角确定模块902,用于根据状态数据确定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和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之间的基准线夹角;
第一佩戴状态确定模块903,用于判断基准线夹角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是,则判定头戴式耳机的佩戴状态为颈部佩戴状态。
本实施例根据设置于第一耳机模组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设置于第二耳机模组的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状态数据,根据状态数据能够确定第一耳机模组与第二耳机模组的相对位置信息,即基准线夹角。由于头戴式耳机处于不同佩戴状态时第一耳机模组与第二耳机模组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基于此特性本实施例通过判断基准线夹角来判断第一耳机模组和第二耳机模组的相对位置是否为佩戴于颈部时对应的状态,因此本实施例能够准确识别头戴式耳机是否佩戴在颈部。
可选的,还包括:
第一坐标系建立模块,用于利用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建立第一耳机模组的第一三维坐标系;
第二坐标系建立模块,用于利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建立第二耳机模组的第二三维坐标系;
相应的,状态数据包括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与水平面的第一夹角信息和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与水平面的第二夹角信息;其中,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为第一三维坐标系的X轴或Y轴或Z轴,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为第二三维坐标系的X轴或Y轴或Z轴。
可选的,基准线夹角确定模块902具体为用于根据第一夹角信息和第二夹角信息确定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和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之间的基准线夹角的模块。
可选的,还包括:
第一坐标系建立模块,用于利用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建立第一耳机模组的第三三维坐标系;
第二坐标系建立模块,用于利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建立第二耳机模组的第四三维坐标系;
相应的,基准线夹角确定模块902包括:
移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状态数据计算第三三维坐标系的坐标系偏移量和第四三维坐标系的坐标系偏移量;
夹角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第三三维坐标系的坐标系偏移量和第四三维坐标系的坐标系偏移量计算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和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之间的基准线夹角。
可选的,还包括:
解析模块,用于在根据状态数据确定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和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之间的基准线夹角之前,解析状态数据得到第一耳机模组对应的第一加速度数据和第二耳机模组对应的第二加速度数据;
第一运动状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耳机模组的
第一运动状态;
第二运动状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二耳机模组的第二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一运动状态和第二运动状态是否均为非静止状态;若是,则启动基准线夹角确定模块对应的工作流程。
可选的,还包括:
第二佩戴状态确定模块,用于当第一运动状态和第二运动状态均为静止状态时,计算基准线夹角并判断基准线夹角是否为第一预设值;若是,则判定头戴式耳机的佩戴状态为非佩戴且静止状态。
可选的,还包括:
预设值调整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头戴式耳机的耳机箍的长度调整信息时,根据长度调整信息调整第一预设值。
可选的,还包括:
第三佩戴状态确定模块,用于当第一运动状态和第二运动状态均为非静止状态时,判断基准线夹角是否为第二预设值;
若是,则判定头戴式耳机的佩戴状态为头部佩戴状态。
可选的,还包括:
状态上传模块,用于根据头戴式耳机的佩戴状态生成相应的佩戴状态信息,并将佩戴状态信息发送至与头戴式耳机连接的控制终端。
由于装置部分的实施例与方法部分的实施例相互对应,因此装置部分的实施例请参见方法部分的实施例的描述,这里暂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步骤。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头戴式耳机,可以包括设置有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的第一耳机模组、通过耳机箍与所述第一耳机模组连接且设置有第二加速度传感器的第二耳机模组、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步骤。当然所述头戴式耳机还可以包括各种音频接口,电源等组件。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状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头戴式耳机,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状态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头戴式耳机的第一耳机模组,所述第二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头戴式耳机的第二耳机模组;
根据所述状态数据确定所述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和所述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之间的基准线夹角;
判断所述基准线夹角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若是,则判定所述头戴式耳机的佩戴状态为颈部佩戴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状态数据之前,还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建立所述第一耳机模组的第一三维坐标系;
利用所述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建立所述第二耳机模组的第二三维坐标系;
相应的,所述状态数据包括所述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与水平面的第一夹角信息和所述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与水平面的第二夹角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为所述第一三维坐标系的X轴或Y轴或Z轴,所述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为所述第二三维坐标系的X轴或Y轴或Z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状态数据确定所述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和所述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之间的基准线夹角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夹角信息和所述第二夹角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和所述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之间的基准线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状态数据之前,还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建立所述第一耳机模组的第三三维坐标系;
利用所述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建立所述第二耳机模组的第四三维坐标系;
相应的,根据所述状态数据确定所述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和所述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之间的基准线夹角包括:
根据所述状态数据计算所述第三三维坐标系的坐标系偏移量和所述第四三维坐标系的坐标系偏移量;
根据所述第三三维坐标系的坐标系偏移量和所述第四三维坐标系的坐标系偏移量计算所述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和所述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之间的基准线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状态数据确定所述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和所述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之间的基准线夹角之前,还包括:
解析所述状态数据得到第一耳机模组对应的第一加速度数据和第二耳机模组对应的第二加速度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所述第一耳机模组的第一运动状态;
根据所述第二加速度数据确定所述第二耳机模组的第二运动状态;
判断所述第一运动状态和所述第二运动状态是否均为非静止状态;
若是,则执行根据所述第一加速度数据和所述第二加速度数据确定所述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和所述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之间的基准线夹角的操作流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运动状态和所述第二运动状态均为静止状态时,计算所述基准线夹角并判断所述基准线夹角是否为第一预设值;
若是,则判定所述头戴式耳机的佩戴状态为非佩戴且静止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头戴式耳机的耳机箍的长度调整信息时,根据所述长度调整信息调整所述第一预设值。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运动状态和所述第二运动状态均为非静止状态时,判断所述基准线夹角是否为第二预设值;
若是,则判定所述头戴式耳机的佩戴状态为头部佩戴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头戴式耳机的佩戴状态生成相应的佩戴状态信息,并将所述佩戴状态信息发送至与所述头戴式耳机连接的控制终端。
10.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头戴式耳机,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加速度状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状态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头戴式耳机的第一耳机模组,所述第二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头戴式耳机的第二耳机模组;
基准线夹角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数据确定所述第一耳机模组的基准线和所述第二耳机模组的基准线之间的基准线夹角;
第一佩戴状态确定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基准线夹角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是,则判定所述头戴式耳机的佩戴状态为颈部佩戴状态。
CN201910434233.5A 2019-05-23 2019-05-23 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0993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34233.5A CN110099322B (zh) 2019-05-23 2019-05-23 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34233.5A CN110099322B (zh) 2019-05-23 2019-05-23 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9322A true CN110099322A (zh) 2019-08-06
CN110099322B CN110099322B (zh) 2021-04-20

Family

ID=67448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34233.5A Active CN110099322B (zh) 2019-05-23 2019-05-23 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9932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7765A (zh) * 2019-10-30 2020-01-1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耳机的佩戴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698607A (zh) * 2020-07-03 2020-09-2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Tws耳机音频输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911438A (zh) * 2019-12-04 2021-06-0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设备和耳机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75169A1 (en) * 2010-09-29 2012-03-29 Olympus Corporation Head-mounted display
CN104199655A (zh) * 2014-08-27 2014-12-10 深迪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切换方法、微处理器及耳机
CN105451111A (zh) * 2015-12-10 2016-03-3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耳机播放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525071A (zh) * 2016-10-26 2017-03-22 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运动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7145706A (zh) * 2017-03-30 2017-09-08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vr设备融合算法性能参数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8712697A (zh) * 2018-05-29 2018-10-2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及其工作模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US20190098431A1 (en) * 2015-03-10 2019-03-28 Ossic Corp. Calibrating listening devices
CN109618263A (zh) * 2019-02-14 2019-04-1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头/颈部倾角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无线耳机控制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75169A1 (en) * 2010-09-29 2012-03-29 Olympus Corporation Head-mounted display
CN104199655A (zh) * 2014-08-27 2014-12-10 深迪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切换方法、微处理器及耳机
US20190098431A1 (en) * 2015-03-10 2019-03-28 Ossic Corp. Calibrating listening devices
CN105451111A (zh) * 2015-12-10 2016-03-3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耳机播放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525071A (zh) * 2016-10-26 2017-03-22 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运动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7145706A (zh) * 2017-03-30 2017-09-08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vr设备融合算法性能参数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8712697A (zh) * 2018-05-29 2018-10-2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及其工作模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09618263A (zh) * 2019-02-14 2019-04-1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头/颈部倾角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无线耳机控制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7765A (zh) * 2019-10-30 2020-01-1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耳机的佩戴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911438A (zh) * 2019-12-04 2021-06-0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设备和耳机
CN111698607A (zh) * 2020-07-03 2020-09-2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Tws耳机音频输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698607B (zh) * 2020-07-03 2022-05-0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Tws耳机音频输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9322B (zh)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99322A (zh) 一种耳机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EP2839675B1 (en) Auto detection of headphone orientation
US8787584B2 (en) Audio metrics for head-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 (HRTF) selection or adaptation
US9851705B2 (en) Termin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erminal apparatus
TW201439818A (zh) 用於行動終端機的應用程式控制方法及設備、耳機裝置和應用程式控制系統
US20130177166A1 (en) Head-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 (hrtf) selection or adaptation based on head size
CN105979441A (zh) 一种用于3d音效耳机重放的个性化优化方法
CN107182011B (zh) 音频播放方法及系统、移动终端、WiFi耳机
CN109618263B (zh) 头/颈部倾角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无线耳机控制器
CN109104684A (zh)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6775571A (zh) 音频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05263075A (zh) 一种带方位传感器耳机及其3d声场还原方法
CN105469802A (zh) 一种提高语音音质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11768600A (zh) 一种低头检测方法、装置及无线耳机
CN107147794A (zh) 音效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US11330390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between ears of a wearer of a sound generating object and an ear-worn, sound generating object
WO2023029143A1 (zh) 一种耳机的连接设备切换方法、系统及相关组件
WO2021192455A1 (ja) 音入出力制御装置、音入出力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208079373U (zh) 音频播放系统、移动终端、WiFi耳机
CN114710726B (zh) 智能穿戴设备的中心定位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068225A (zh) 耳机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JP2015042008A (ja) オーディオ再生システム、当該オーディオ再生システムに採用するイヤホン並びに前記オーディオ再生システムの自動制御方法
US11252526B2 (en) Acoustic device and head-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 selecting method
JP7484290B2 (ja) 移動体位置推定装置および移動体位置推定方法
US20220377449A1 (en) Dynamic seal testing and feedback for audio wearable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