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96860A - 一种终端设备解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设备解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96860A
CN110096860A CN201910232633.8A CN201910232633A CN110096860A CN 110096860 A CN110096860 A CN 110096860A CN 201910232633 A CN201910232633 A CN 201910232633A CN 110096860 A CN110096860 A CN 1100968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terminal device
unlock
biological information
user biolog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326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96860B (zh
Inventor
赵祥军
柳在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3263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968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96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68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968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68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4User authentication involving the use of external additional devices, e.g. dongles or smart ca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6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to restrict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解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在与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解锁权限验证信息;若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解锁权限验证通过消息,则启动所述耳机上的生物特征识别器;利用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器获取用户生物信息,并将所述用户生物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供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用户生物信息执行解锁处理。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可通过耳机对终端设备进行解锁,这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的解锁方式,而且,通过终端设备对耳机的解锁权限的验证,可有效保证终端设备内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设备解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终端设备解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保护终端设备中用户数据的安全性,通常利用锁定技术对终端设备内的用户数据进行保护。
对用户来说,通常需要先解锁终端设备才能正常使用终端设备。但是,在开车或吃饭等很多场景下,终端设备离用户距离较远或者用户不便于对终端设备进行直接操作,这导致对终端设备的解锁操作成为用户的负担,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多个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解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以提高终端设备解锁的便捷性和/或保证终端设备内的数据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解锁方法,适用于耳机,包括:
在与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解锁权限验证信息;
若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解锁权限验证通过消息,则启动所述耳机上的生物特征识别器;
利用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器获取用户生物信息,并将所述用户生物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供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用户生物信息执行解锁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解锁方法,适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所述耳机发送的解锁权限验证信息;
对所述解锁权限验证信息进行验证,若通过验证,则向所述耳机发送解锁权限验证通过消息,以供所述耳机返回用户生物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生物信息和预置的解锁信息,执行解锁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耳机,包括生物特征识别器和控制器;
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器用于识别用户生物信息;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与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解锁权限验证信息;若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解锁权限验证通过消息,则启动所述耳机上的生物特征识别器;并将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器采集到用户生物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供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用户生物信息执行解锁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通信组件;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组件耦合,用于执行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以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组件接收所述耳机发送的解锁权限验证信息;
对所述解锁权限验证信息进行验证,若通过验证,则通过所述通信组件向所述耳机发送解锁权限验证通过消息,以供所述耳机返回用户生物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生物信息和预置的解锁信息,执行解锁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前述的终端设备解锁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可向终端设备发送解锁权限验证信息,以供终端设备对耳机的解锁权限进行验证,当耳机具备对终端设备的解锁权限时,耳机可利用其上的生物特征识别器采集用户生物信息,并可将用户生物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供终端设备基于用户生物信息执行解锁处理。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可通过耳机对终端设备进行解锁,这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的解锁方式,而且,通过对耳机的解锁权限的验证,可有效保证终端设备内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解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目前,终端设备离用户距离较远或者用户不便于对终端设备进行直接操作时,对终端设备的解锁操作成为用户的负担,严重影响用户体验。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耳机可向终端设备发送解锁权限验证信息,以供终端设备对耳机的解锁权限进行验证,当耳机具备对终端设备的解锁权限时,耳机可利用其上的生物特征识别器采集用户生物信息,并可将用户生物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供终端设备基于用户生物信息执行解锁处理。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可通过耳机对终端设备进行解锁,这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的解锁方式,而且,通过对耳机的解锁权限的验证,可有效保证终端设备内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由耳机及终端设备构成的解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解锁系统包括:耳机10和终端设备20。
本实施例中的耳机10,从产品形态上,可以是入耳式、头戴式、挂耳式、颈带式等各种形态的耳机,从连接方式上,可以是有线耳机、无线耳机等各种连接方式下的耳机,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定。本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20,可以是手机、便携式电脑、PDA等等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也不作限定。
耳机10可利用其上的生物特征识别器采集用户生物信息,用户生物信息可作为终端设备解锁的依据。生物特征识别器可以是指纹识别器、声纹识别器或虹膜识别器等,当然,这些也仅是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的生物特征识别器还可以是其它能够识别用户生物信息的识别器,本实施例对此也不作限定。
其中,生物特征识别器在耳机10上的装配位置可根据生物特征识别器的类型以及实际使用需求而确定。例如,对于指纹识别器,可装配在耳机10上用户方便触摸到的位置,如头戴式耳机的耳罩外侧。又例如,对于声纹识别器,可装配在耳机10上能够采集到用户声音的位置,如耳机10的声孔处。在此不再穷举。
相应地,本实施例中的用户生物信息也具备多样性,用户生物信息可以是指纹信息、声纹信息或虹膜信息等。另外,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耳机10上可装配多种类型的生物特征识别器,以采集多种用户生物信息。
对于耳机10来说,可在与终端设备20建立通信连接后,向终端设备20发送解锁权限验证信息。其中,对于采用不同连接方式的耳机来说,其与终端设备20之间的通信连接也可能不同。例如,对于有线耳机,可通过耳机10线与终端设备20之间有线连接。又例如,对于蓝牙耳机、WIFI耳机等无线耳机10,则可与终端设备20建立无线连接。
解锁权限验证信息可以是耳机10的设备名称、MAC地址、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或终端设备的解锁权限密码中的一种或多种,当然,这些也仅是示例性的,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其中,终端设备的解锁权限密码是指基于用户设置或出厂设置而确定的权限验证密码,对于具备解锁权限的耳机10,终端设备20可在为这类耳机10进行预先授权的过程中,将该密码告知这类耳机10,同时,终端设备20自身也会存储该密码,据此,终端设备20可验证耳机10发送的解锁权限验证信息中包含的该密码是否正确,以确定耳机10是否具备解锁权限。另外,该密码可不同于手机的解锁密码。
本实施例中,耳机10可在与终端设备20建立通信连接后,自动向终端设备20发送解锁权限验证信息。当然,也可响应于用户的触发操作,向终端设备20发送解锁权限验证信息,例如,耳机10可增设相关物理硬件,当用户需要通过耳机10对终端设备20进行解锁时,可基于物理硬件进行触发操作,耳机10可响应于用户的触发操作而向终端设备20发送解锁权限验证信息。又例如,可在软件上增加触发事件,当触发事件发生时,自动向终端设备20发送解锁权限验证信息。但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对于终端设备20来说,可接收耳机10发送的解锁权限验证信息,并对解锁权限验证信息进行验证,若通过验证,则向耳机10发送解锁权限验证通过消息。
终端设备20中预先存储具备解锁权限的至少一个耳机的描述信息。其中,终端设备20所存储的描述信息中包含的信息项种类可尽量丰富,以保证终端设备20可对耳机10发送的解锁权限验证信息中的各信息项进行全面验证。另外,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预先设定终端设备20中的验证通过条件,例如,当安全要求比较高时,可将验证通过条件设定为全部信息项均通过验证,当安全要求比较低时,则可将验证通过条件设定为任一项信息项通过验证或高于预设比例的信息项通过验证,当然,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当终端设备20确定解锁权限验证信息满足预设的验证通过条件时,可确定解锁权限验证通过,并向耳机10发送解锁权限验证通过消息。而对于未验证通过的情形,本实施例在此不限定具体的处理方式,终端设备20可不做任何处理,当然也可向耳机10返回解锁权限验证不通过消息。
对耳机10来说,在接收到终端设备20返回的解锁权限验证通过消息时,可启动耳机10上的生物特征识别器,并利用生物特征识别器获取用户生物信息。
本实施例中,接收到解锁权限验证通过消息可作为启动生物特征识别器的基础条件。在生物特征识别器启动后,控制器可利用生物特征识别器获取用户生物信息,并可将获取到的用户生物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20。
终端设备20在确定耳机10通过解锁权限验证的基础下,可根据用户生物信息和预置的解锁信息,执行解锁处理。
在一些实际应用中,解锁处理可包括:若终端设备20确定用户生物信息与预置的解锁信息匹配时,可对终端设备20进行终端解锁;若终端设备20确定用户生物信息与预置的解锁信息不匹配时,可不对终端设备20进行终端解锁。
其中,终端设备20中预置的解锁信息可以为生物信息,也可以为对生物信息进行处理后而获得的信息。对于解锁信息为生物信息的情形,终端设备20可直接对比耳机10发送的用户生物信息和解锁信息,并确定两者的匹配情况。对于解锁信息为对生物信息进行处理后而获得的信息的情形,终端设备20则可先按照预置的处理算法对耳机10发送的用户生物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获得的信息与解锁信息进行比对,以确定用户生物信息与解锁信息的匹配情况。当然,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耳机10可向终端设备20发送解锁权限验证信息,以供终端设备20对耳机10的解锁权限进行验证,当耳机10具备对终端设备20的解锁权限时,耳机10可利用其上的生物特征识别器采集用户生物信息,并可将用户生物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20,以供终端设备20基于用户生物信息执行解锁处理。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可通过耳机10对终端设备20进行解锁,这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的解锁方式,而且,通过对耳机10的解锁权限的验证,可有效保证终端设备20内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在上述或下述实施例中,耳机10可利用其上的接入传感器、运动传感器等传感器检测耳机10的使用状态。耳机10上可同时装配多种类型的传感器用于检测其自身的使用状态。其中,耳机10的使用状态可包括充电状态、放置空闲状态、被抬起状态、佩戴状态、被摘下状态等等。
对耳机10来说,其可在接收到终端设备20发送的解锁权限验证通过通知时,利用其上用于检测使用状态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检测耳机10的使用状态。
在检测到耳机10处于预设使用状态时,启动生物特征识别器。其中,预设使用状态可以是上述的佩戴状态、被拿起状态等。预设使用状态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且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预先设定。
而在检测到耳机10处于非预设使用状态时,则可关闭生物特征识别器。
例如,预设使用状态为佩戴状态时,耳机10在检测到自身处于佩戴状态时,可启动生物特征识别器;而在检测到自身处于非佩戴状态时,则可关闭生物特征识别器。
本实施例中,耳机10上用于检测使用状态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可持续工作,以持续检测耳机10的使用状态。基于此,耳机10可在接收到终端设备20发送的解锁权限验证通过通知后,根据自身的使用状态的变化,控制生物特征识别器的工作状态。这使得生物特征识别器可在耳机10处于非预设使用状态时进入关闭状态,从而可有效降低耳机10的功耗。
进一步,耳机10在检测到自身处于预设使用状态时,可开启其上的电容触摸组件等开关类物理元件,并将生物特征识别器配置为待机状态。基于此,耳机10可根据用户在开关类物理元件上执行的开启操作,将生物特征识别器从待机状态唤醒至开启状态。
其中,生物特征识别器的关闭状态是指断电的状态,待机状态是指在只对部分元件供电的状态,开启状态则是所有元件正常供电的状态。因此,耳机10可通过控制生物特征识别器的供电电路切换生物特征识别器的工作状态。
例如,当开关类物理元件为电容触摸组件时,电容触摸组件可装配在耳机10上方便被用户操作的位置,耳机10可在检测到自身处于佩戴状态时,开启耳机10上的电容触摸组件并将生物特征识别器配置为待机状态;利用电容触摸组件检测用户的触摸操作,并在检测到用户的触摸操作时,将生物识别器从待机状态唤醒至开启状态。
据此,通过增加开关类物理元件,可进一步精细化控制生物特征识别器的工作状态,从而进一步降低耳机的功耗。
在上述或下述实施例中,耳机10可在采集到用户生物信息时,向终端设备20发送时间戳同步请求。
终端设备20可在确定耳机10通过解锁权限验证的基础下,向耳机10返回时间戳。
耳机10则可根据终端设备20返回的时间戳生成动态密钥;并按照耳机10与终端设备20之间约定的加密算法和动态密钥对用户生物信息进行加密;以及将加密后的用户生物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20。
而终端设备20在接收到加密的用户生物信息时,则可根据其与耳机10之间阅读的加密算法执行解密处理,以获得用户生物信息。
据此,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对用户生物信息进行加密,提高耳机10向终端设备20发送用户生物信息过程的安全性,避免用户生物信息被篡改,从而保证终端设备20中的数据安全性。
在上述或下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20可根据其与耳机10之间的交互过程的信号强度,计算其与耳机10之间的距离。
基于此,终端设备20可判断其与耳机10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在确定其与耳机10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再根据用户生物信息和预置的解锁信息执行解锁处理。其中,预设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预先设定,例如,预设阈值可设定为80cm。
而当终端设备20确定其与耳机10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可不执行解锁处理。
另外,终端设备20对其与耳机10之间的距离验证可在对耳机10进行解锁权限验证之前进行,当然也可在对耳机10进行解锁权限验证之后进行。当在对耳机10进行解锁权限验证之前进行时,若距离验证未通过,则可无需在进行解锁权限验证,而确定不执行解锁处理。当在对耳机10进行解锁权限验证之后进行时,若距离验证未通过,即使解锁权限验证通过,也可确定不执行解锁处理。
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距离验证,可避免耳机与终端设备距离过远而产生的安全风险,从而进一步保证终端设备的用户数据安全。
在上述或下述实施例中,当耳机10为无线耳机10时,在耳机10尚未与终端设备20建立通信连接时,耳机10可利用前述实施例中提及的用于检测使用状态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检测自身的使用状态,并在检测到自身首次进入佩戴状态时,建立与终端设备20之间的通信连接。当然,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耳机10也可在检测到自身首次进入被拿起状态时,建立与终端设备20之间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耳机10可根据自身的使用状态,主动建立与终端设备20之间的通信连接,从而主动为后续的终端设备解锁建立通信基础。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适应于耳机,该方法包括:
200、在与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向终端设备发送解锁权限验证信息;
201、若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解锁权限验证通过消息,则启动耳机上的生物特征识别器;
202、利用生物特征识别器获取用户生物信息,并将用户生物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供终端设备基于用户生物信息执行解锁处理。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步骤201,包括:
若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解锁权限验证通过通知,则利用耳机上的接入传感器和/或运动传感器检测耳机的使用状态;
若检测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则启动生物特征识别器。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在启动生物特征识别器之后,继续利用耳机上的接入传感器和/或运动传感器检测耳机的使用状态;
若后续检测到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则关闭生物特征识别器。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步骤若检测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则启动生物特征识别器,包括:
若检测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则开启耳机上的电容触摸组件并将生物特征识别器配置为待机状态;
利用电容触摸组件检测用户的触摸操作,并在检测到用户的触摸操作时,将生物识别器从待机状态唤醒至开启状态。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步骤将用户生物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时间戳同步请求;
接收终端设备返回的时间戳;
根据时间戳生成动态密钥;
按照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约定的加密算法和动态密钥对用户生物信息进行加密;
将加密后的用户生物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解锁权限验证信息包括耳机的设备名称、MAC地址、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或终端设备的解锁权限密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当耳机为无线耳机时,该方法还包括:
利用耳机的接入传感器和/或运动传感器检测耳机的使用状态;
当检测到耳机首次处于佩戴状态时,建立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关于适用于耳机的终端设备解锁方法的各实施例中的技术细节可参考前述关于解锁系统的相关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详述,但这不应造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损失。
图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适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
300、接收耳机发送的解锁权限验证信息;
301、对解锁权限验证信息进行验证,若通过验证,则向耳机发送解锁权限验证通过消息,以供耳机返回用户生物信息;
302、根据用户生物信息和预置的解锁信息,执行解锁处理。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步骤301,包括:
获取与耳机之间的距离;
若与耳机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根据用户生物信息和预置的解锁信息,执行解锁处理。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关于适用于终端设备的终端设备解锁方法的各实施例中的技术细节可参考前述关于解锁系统的相关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详述,但这不应造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损失。
图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耳机包括生物特征识别器40和控制器41。
生物特征识别器40用于识别用户生物信息;
控制器41用于在与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向终端设备发送解锁权限验证信息;若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解锁权限验证通过消息,则启动耳机上的生物特征识别器40;并将生物特征识别器40采集到用户生物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以供终端设备基于用户生物信息执行解锁处理。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耳机还包括接入传感器和/或运动传感器,控制器41具体用于:
若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解锁权限验证通过通知,则利用耳机上的接入传感器和/或运动传感器检测耳机的使用状态;
若检测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则启动生物特征识别器40。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控制器41还用于:
在启动生物特征识别器40之后,继续利用耳机上的接入传感器和/或运动传感器检测耳机的使用状态;
若后续检测到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则关闭生物特征识别器40。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耳机还包括电容触摸组件44,控制器41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则开启耳机上的电容触摸组件44并将生物特征识别器40配置为待机状态;
利用电容触摸组件44检测用户的触摸操作,并在检测到用户的触摸操作时,将生物识别器从待机状态唤醒至开启状态。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控制器41在将用户生物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时,用于:
向终端设备发送时间戳同步请求;
接收终端设备返回的时间戳;
根据时间戳生成动态密钥;
按照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约定的加密算法和动态密钥对用户生物信息进行加密;
将加密后的用户生物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解锁权限验证信息包括耳机的设备名称、MAC地址、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或终端设备的解锁权限密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当耳机为无线耳机时,控制器41还用于:
利用耳机的接入传感器和/或运动传感器检测耳机的使用状态;
当检测到耳机首次处于佩戴状态时,建立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关于耳机的各实施例中的技术细节可参考前述关于解锁系统的相关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详述,但这不应造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损失。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可由耳机执行的各步骤。
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50、处理器51以及通信组件52。
存储器5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并可被配置为存储其它各种数据以支持在终端设备上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设备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
存储器50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处理器51,与存储器50及通信组件52耦合,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用于:
通过通信组件52接收耳机发送的解锁权限验证信息;
对解锁权限验证信息进行验证,若通过验证,则通过通信组件52向耳机发送解锁权限验证通过消息,以供耳机返回用户生物信息;
根据用户生物信息和预置的解锁信息,执行解锁处理。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51具体用于:
根据用户生物信息和预置的解锁信息,执行解锁处理之前,还包括:
获取与耳机之间的距离;
若与耳机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根据用户生物信息和预置的解锁信息,执行解锁处理。
进一步,如图5所示,该终端设备还包括:显示器53、电源组件54、音频组件55等其它组件。图5中仅示意性给出部分组件,并不意味着终端设备只包括图5所示组件。
其中,通信组件52被配置为便于通信组件所在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通信组件所在设备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可基于近场通信(NFC)技术、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或其它技术来实现,以促进短程通信。
其中,显示器53包括屏幕,其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
其中,电源组件54,为电源组件所在设备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电源组件所在设备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其中,音频组件55,可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音频组件所在设备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或经由通信组件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关于终端设备的各实施例中的技术细节可参考前述关于解锁系统的相关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详述,但这不应造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损失。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可由终端设备执行的各步骤。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终端设备解锁方法,适用于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与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解锁权限验证信息;
若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解锁权限验证通过消息,则启动所述耳机上的生物特征识别器;
利用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器获取用户生物信息,并将所述用户生物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供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用户生物信息执行解锁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解锁权限验证通过消息,则启动所述耳机上的生物特征识别器,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解锁权限验证通过通知,则利用所述耳机上的接入传感器和/或运动传感器检测所述耳机的使用状态;
若检测到所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则启动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启动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器之后,继续利用所述耳机上的接入传感器和/或运动传感器检测所述耳机的使用状态;
若后续检测到所述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则关闭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检测到所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则启动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器,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则开启所述耳机上的电容触摸组件并将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器配置为待机状态;
利用所述电容触摸组件检测用户的触摸操作,并在检测到用户的触摸操作时,将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器从待机状态唤醒至开启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用户生物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时间戳同步请求;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返回的时间戳;
根据所述时间戳生成动态密钥;
按照所述耳机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约定的加密算法和所述动态密钥对所述用户生物信息进行加密;
将加密后的所述用户生物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权限验证信息包括耳机的设备名称、MAC地址、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或终端设备的解锁权限密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耳机为无线耳机时,还包括:
利用所述耳机的接入传感器和/或运动传感器检测所述耳机的使用状态;
当检测到所述耳机首次处于佩戴状态时,建立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8.一种终端设备解锁方法,适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所述耳机发送的解锁权限验证信息;
对所述解锁权限验证信息进行验证,若通过验证,则向所述耳机发送解锁权限验证通过消息,以供所述耳机返回用户生物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生物信息和预置的解锁信息,执行解锁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用户生物信息和预置的解锁信息,执行解锁处理,包括:
获取与所述耳机之间的距离;
若与所述耳机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根据所述用户生物信息和预置的解锁信息,执行解锁处理。
10.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特征识别器和控制器;
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器用于识别用户生物信息;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与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解锁权限验证信息;若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解锁权限验证通过消息,则启动所述耳机上的生物特征识别器;并将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器采集到用户生物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供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用户生物信息执行解锁处理。
1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通信组件;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组件耦合,用于执行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以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组件接收所述耳机发送的解锁权限验证信息;
对所述解锁权限验证信息进行验证,若通过验证,则通过所述通信组件向所述耳机发送解锁权限验证通过消息,以供所述耳机返回用户生物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生物信息和预置的解锁信息,执行解锁处理。
12.一种存储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解锁方法。
CN201910232633.8A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终端设备解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0968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2633.8A CN110096860B (zh)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终端设备解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2633.8A CN110096860B (zh)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终端设备解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6860A true CN110096860A (zh) 2019-08-06
CN110096860B CN110096860B (zh) 2021-07-13

Family

ID=67443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32633.8A Active CN110096860B (zh)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终端设备解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96860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7727A (zh) * 2019-08-16 2020-01-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1008411A (zh) * 2019-09-30 2020-04-14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通用串行总线介质及其数据读取方法
CN112261632A (zh) * 2020-10-10 2021-01-22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解锁方法、装置、控制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989306A (zh) * 2021-03-11 2021-06-18 读书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平板的解锁方法
CN113254911A (zh) * 2021-06-01 2021-08-13 统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系统、解锁方法及计算设备
CN113473301A (zh) * 2021-08-23 2021-10-0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佩戴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859479A (zh) * 2023-09-05 2023-10-10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摩设备佩戴状态的智能检测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5633A (zh) * 2010-07-14 2010-1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解锁方法
CN203279187U (zh) * 2013-05-17 2013-11-06 徐增华 一种带指纹识别的语音加密蓝牙耳机
CN204515794U (zh) * 2015-02-16 2015-07-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5388993A (zh) * 2015-11-09 2016-03-0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
US20160086402A1 (en) * 2006-03-20 2016-03-24 Gerald R. Black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8388785A (zh) * 2018-02-12 2018-08-10 东莞市华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方法及智能穿戴式设备
CN208369803U (zh) * 2018-05-02 2019-01-1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86402A1 (en) * 2006-03-20 2016-03-24 Gerald R. Black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1895633A (zh) * 2010-07-14 2010-1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解锁方法
CN203279187U (zh) * 2013-05-17 2013-11-06 徐增华 一种带指纹识别的语音加密蓝牙耳机
CN204515794U (zh) * 2015-02-16 2015-07-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5388993A (zh) * 2015-11-09 2016-03-0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
CN108388785A (zh) * 2018-02-12 2018-08-10 东莞市华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方法及智能穿戴式设备
CN208369803U (zh) * 2018-05-02 2019-01-1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7727A (zh) * 2019-08-16 2020-01-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1008411A (zh) * 2019-09-30 2020-04-14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通用串行总线介质及其数据读取方法
CN112261632A (zh) * 2020-10-10 2021-01-22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解锁方法、装置、控制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261632B (zh) * 2020-10-10 2024-03-12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解锁方法、装置、控制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989306A (zh) * 2021-03-11 2021-06-18 读书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平板的解锁方法
CN112989306B (zh) * 2021-03-11 2022-07-29 读书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平板的解锁方法
CN113254911A (zh) * 2021-06-01 2021-08-13 统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系统、解锁方法及计算设备
CN113473301A (zh) * 2021-08-23 2021-10-0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佩戴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73301B (zh) * 2021-08-23 2022-10-1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佩戴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859479A (zh) * 2023-09-05 2023-10-10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摩设备佩戴状态的智能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6859479B (zh) * 2023-09-05 2024-01-19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摩设备佩戴状态的智能检测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6860B (zh) 2021-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96860A (zh) 一种终端设备解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331449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the touchscreen display of a mobile device
CN104765552B (zh) 权限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4850769B (zh) 操作执行方法及装置
CN104850827B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EP3080743B1 (en) User authentication for mobile devices using behavioral analysis
CN106778175B (zh) 一种界面锁定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4615240B (zh) 终端的解锁方法和装置
US20150186628A1 (en) Authentication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6022072A (zh) 实现指纹解锁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4094192A (zh) 来自用户的音频输入
CN103444216A (zh) 主机设备和受限输入无线设备之间的配对和认证过程
US10582290B2 (en) Earpiece with tap functionality
CN106446653A (zh) 应用权限管理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KR20160123237A (ko) 주변 디바이스의 하나 이상의 동작 상태들을 제어하기 위한 라디오 주파수 식별 태그의 이용
CN108696361A (zh) 智能卡的配置方法、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5979465A (zh) 确定耳机设备最大输出功率值的方法及装置
CN109801065A (zh) 虚拟卡片的开卡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
CN114595437A (zh) 访问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484296A (zh) 移动终端防止误触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462693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778198A (zh) 执行操作的安全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9657443A (zh) 确定使用权限的方法及装置
CN109120788A (zh) 消息的播放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80005A1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