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95900A - 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95900A CN110095900A CN201810106071.8A CN201810106071A CN110095900A CN 110095900 A CN110095900 A CN 110095900A CN 201810106071 A CN201810106071 A CN 201810106071A CN 110095900 A CN110095900 A CN 1100959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pc
- light
- bright enhancement
- enhancement film
- adhesive ta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光源,设置在入光面一侧;匀光元件,设置在导光板的出光面上;FPC电路板与FPC固定胶带,FPC电路板设置在光源上并与匀光元件间隔设置,FPC固定胶带设置在FPC电路板和导光板之间,以将FPC电路板固定在导光板上;其中,FPC固定胶带具有遮光作用,其进一步自PFC电路板向匀光元件的方向延伸,以防止光源发出的光线从匀光元件与FPC电路板之间的间隙泄露。因此,可以在减小背光模组占用的非显示区域的宽度的情况下,避免背光模组出现漏光的现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装置的背光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等电子装置日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背光模组是电子装置的重要部件,目前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背光模组通常采用侧入式背光模组,即光源发出的光从导光板侧边射入导光板,经导光板导光后为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提供背光,然而由于这种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光源和一些相关的结构需要设置在导光板的侧边,因此,占用了较大的非显示区域,不利于窄边框和全面屏的实现,如何缩短背光模组在非显示区域的宽度而又不影响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发明内容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光源,设置在入光面一侧;匀光元件,设置在导光板的出光面上;FPC电路板与FPC固定胶带,FPC电路板设置在光源上并与匀光元件间隔设置,FPC固定胶带设置在FPC电路板和导光板之间,以将FPC电路板固定在导光板上;其中,FPC固定胶带具有遮光作用,其进一步自PFC电路板向匀光元件的方向延伸,以防止光源发出的光线从匀光元件与FPC电路板之间的间隙泄露。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前文所述的背光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FPC固定胶带设置为具有遮光作用,并进一步设置FPC固定胶带自PFC电路板向匀光元件的方向延伸,以防止光源发出的光线从匀光元件与FPC电路板之间的间隙泄露。因此可以在减小背光模组占用的非显示区域的宽度的情况下,避免背光模组出现漏光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背光模组的匀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遮光层遮光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扩散膜和第二增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第一增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如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装置追求窄边框或全面屏的当下,通常会尽力将一些非光学元件,即不实质参与发光与光的传输的元件进行省略,例如将仅作为单独的遮光功能的元件去除,由此可以节省该元件的空间,从而进一步进行窄边框或全面屏的设计。例如在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背光模组中,可以将设置在导光板上,并位于匀光元件的侧面的遮光元件去除。但是,除去遮光功能的元件将会出现漏光的问题,最终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电子装置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请参阅本申请提供的以下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包括背框11、反射片12、导光板13、匀光元件14、光源15、FPC(Flexible PrintedCircuit,柔性电路板)电路板16与FPC固定胶带17。
背框11为一面开口的盒状结构,背框11包括底壁111和侧壁112,底壁111与侧壁112弯折连接,底壁111与侧壁112围成容置腔。背框11的材质可以为金属,例如,铁、铝等,也可以为塑胶。
反射片12设置于背框11的底壁111上,且位于容置腔内部。反射片12可将入射的光进行反射。
导光板13设置于反射片12上,且位于容置腔内部。导光板13包括入光端部131和导光板主体部132,入光端部131设置有入光面133,导光板主体部132设置有出光面134。入光端部131厚度大于导光板主体132的厚度,且该入光端部131从入光面133至远离入光面133的方向厚度逐渐减小,导光板主体部132厚度均匀,即处处厚度相等。
光源15设置在入光面131一侧,且设置在反射片12未被导光板13覆盖的区域上。光源15可为LED灯。
匀光元件14设置在导光板13的出光面134上,匀光元件14靠近入光面132的一端位于非显示区140中。
匀光元件14包括依次设置在出光面134上的扩散膜141、第一增光膜142以及第二增光膜143。其中,在导光板13和扩散膜141之间可进一步设置粘贴剂,用于将扩散膜141固定在导光板13上。
扩散膜141、第一增光膜142、第二增光膜143可为非复合膜,即彼此互为独立的膜层。也就是说,分别独立制造扩散膜141、第一增光膜142、第二增光膜143后,再将扩散膜141、第一增光膜142、第二增光膜143安装在一起。
此外,扩散膜141、第一增光膜142、第二增光膜143还可为复合膜。具体包括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第一增光膜142和第二增光膜143为复合膜,即第一增光膜142和第二增光膜143设置为一体膜层,该一体膜层与扩散膜141彼此互为独立的膜层。
第二种情况,扩散膜141、第一增光膜142和第二增光膜143为复合膜,即扩散膜141、第一增光膜142和第二增光膜143设置为一体膜层。
扩散膜141、第一增光膜142、第二增光膜143三者的形状可相同,可均为方形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图1是为沿图2中匀光元件的A-A位置剖切时的背光模组的剖视图,其A-A位置经过光源15。不难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扩散膜141、第一增光膜142、第二增光膜143只要经过光源15处处剖面图是一致的。
第一增光膜142可称为下增光膜,第二增光膜143可称为上增光膜。
光源15发出的光线由导光板13的入光面132入射到导光板13的入光端部131中,入光端部131利用其楔形结构将光线导入导光板主体部132中,导光板主体部132引导光线遍布整个导光板主体部132后传输到匀光元件14,匀光元件14将入射的光线进行扩散、聚光增亮等处理后作为背光模组的输出。其中,部分从导光板132的远离出光面134的侧面漏出的光线将被反射片12反射回导光板13内。
应理解,从背光模组输出的光将会在显示区中进行显示而形成所需的图像。目前为了追求高屏占比,即宽屏甚至全面屏的设计,将会对非显示区140的设计宽度提出极为苛求的限制,窄边框的设计通常是将一些并不是对光的发出和传输起到实质性意义的元件去除,例如一些仅起到遮光作用的元件。这就很容易导致非显示区产生漏光的现象。对此,本实施例中在非显示区中,将FPC固定胶带17延长来避免漏光的问题。
具体而言,FPC电路板16设置在光源15上并与光源15电连接,以将外部提供的控制信号传输到光源15。进一步,FPC电路板16与匀光元件14间隔设置,两者之间具有一间隙a,该间隙a一方面用于匹配装配误差,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的冷热变形情况下使背光模组仍能正常使用。
FPC固定胶带17设置在FPC电路板16和导光板13之间,以将FPC电路板16固定在导光板13上。具体的,FPC固定胶带17为双面具有粘接剂的胶带,其一表面与FPC电路板16粘贴固定,另一表面与导光板13粘贴固定。
进一步的,FPC固定胶带17具有遮光作用,其进一步自PFC电路板16向匀光元件14的方向延伸,以防止光源15发出的光线从匀光元件14与FPC电路板16之间的间隙a泄露。
FPC固定胶带17可采用黑色遮光材料或在上表面或下表面或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黑色遮光材料来起到遮光的作用。
具体的,FPC固定胶带17可为黑色胶带。FPC固定胶带17还可以在其上表面或下表面上或上表面及下表面上设置黑色油墨层来起到遮光的作用。
黑色油墨层可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形成。可以形成在FPC固定胶带17的上表面,也可以形成在FPC固定胶带17的下表面上,还可以形成在FPC固定胶带17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在其他实施例中,黑色油墨层还可以为通过喷涂的方式形成。应理解,黑色油墨层还可以通过其他工艺形成,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背光模组还包括遮光胶带18,设置在FPC电路板16上,且设置在第二增光膜143的位于非显示区140的部位上。
遮光胶带18可以包括第一遮光部181和第二遮光部182。第一遮光部181覆盖于FPC电路板16上,第二遮光部182覆盖于第二增光膜143上。第一遮光部181的厚度可以大于第二遮光部182的厚度。第二遮光部182将第二增光膜143的位于非显示区140的部位进行遮光,并对第二增光膜143施加一适当的力度,使得扩散膜141、第一增光膜142以及第二增光膜143可固定在导光板13的出光面134上。
进一步的,遮光胶带18至少在第二遮光部182的靠近第二增光膜143的侧面上设置有粘贴剂,进一步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第二增光膜143。
承接前文所述,扩散膜141被固定在导光板13上,因此在扩散膜141、第一增光膜142、第二增光膜143为非复合膜的情况下,第一增光膜142被相互固定的扩散膜141和第二增光膜143的夹持而进行固定。
应理解,在扩散膜141、第一增光膜142、第二增光膜143为复合膜的情况下,由于第一增光膜142是和第二增光膜143为一体膜层,因此,只要固定第二增光膜143即可实现对第一增光膜142的固定。
进一步的,背光模组还包括中框19和外框21。外框21在遮光胶带18和FPC电路板16远离第二增光膜143的一侧(图中所示的左侧)将遮光胶带18和FPC电路板16固定。
中框19位于背框11的容置腔内,其设置在光源15远离入光面133的一侧,用于支撑FPC电路板16和遮光胶带18。外框21位于背框11的容置腔外。中框19和外框21均可采用金属材质,例如,铁、铝等,也可以为塑胶。中框19可与外框21一体成型。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背光模组遮光层遮光原理示意图。
如图3所示,光线S1原本是从光源15发出后,经过间隙a直接射出而造成非显示区140漏光的光线,本实施例可由FPC固定胶带17遮挡而不会直射出背光模组,可避免直射入人眼。FPC固定胶带17的设置在宽度方向上没有占用单独的宽度空间,因此,可以减小背光模组非显示区域的厚度。其中,非显示区是指遮光胶带19覆盖的区域,显示区是遮光胶带19未覆盖的区域。
请参阅图4-图5,图4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背光模组沿图5所示的扩散膜和第二增光膜的C-C方向切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扩散膜和第二增光膜的结构示意图。值得注意的是,沿图5所示的扩散膜和第二增光膜的B-B方向切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与图1所示的结构相同。
首先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依然包括背框41、反射片42、导光板43、均光元件44、光源45、FPC电路板46、FPC固定胶带47、遮光胶带48、中框49和外框51。其中,背框41、反射片42、导光板43、光源45、FPC电路板46、FPC固定胶带47、遮光胶带48、中框49和外框51的结构分别与前文所述的背框11、反射片12、导光板13、光源15、FPC电路板16、FPC固定胶带17、遮光胶带18、中框19和外框2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匀光元件44包括依次设置在导光板43的出光面上的扩散膜441、第一增光膜442以及第二增光膜443。扩散膜441、第一增光膜442、第二增光膜443可为非复合膜,也可为复合膜,具体介绍如前文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请一并参阅图5。扩散膜441包括扩散主体4411以及自扩散主体4411向FPC固定胶带47方向延伸的扩散延伸部4412。扩散主体4411的侧面与FPC固定胶带47相接,如图1所示。扩散延伸部4412设置在FPC固定胶带47上,如图4所示。
扩散延伸部4412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扩散膜441的两侧。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扩散延伸部4412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例如一个或三个等。
请再参阅图4和图5,第二增光膜443包括增光主体4431以及自增光主体4431向FPC固定胶带47方向延伸的增光延伸部4432。第一增光膜442设置在扩散主体4411上,增光主体4431设置在第一增光膜442上,增光延伸部4432设置在扩散延伸部4412上。扩散主体4411、第一增光膜442以及增光主体4431的形状大小可以相同。
同理,增光延伸部4432也可包括两个,分别位于第二增光膜443的两侧。本实施例中,增光延伸部4432的位置和形状大小可与扩散延伸部4412的相同。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增光延伸部4432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例如一个或三个等。增光延伸部4432的形状大小还可以为其他,在此不再赘述。
承前所述,本实施例的FPC固定胶带47同样可以阻挡从光源45发出过的光直射到间隙b中,从而防止了从间隙b泄露出去。
请参阅图6和图7,图6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沿图7所示的第一增光膜的D-D方向切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首先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依然包括背框61、反射片62、导光板63、均光元件64、光源65、FPC电路板66、FPC固定胶带67、遮光胶带68、中框69和外框81。其中,背框61、反射片62、导光板63、光源65、FPC电路板66、FPC固定胶带67、遮光胶带68、中框69和外框81的结构分别与前文所述的背框11、反射片12、导光板13、光源15、FPC电路板16、FPC固定胶带17、遮光胶带18、中框19和外框2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匀光元件64包括依次设置在导光板63的出光面上的扩散膜641、第一增光膜642以及第二增光膜643。扩散膜641、第一增光膜642、第二增光膜643可为非复合膜,也可为复合膜,具体介绍如前文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增光膜642可称为下增光膜,第二增光膜643可称为上增光膜。
请一并参阅图7。第一增光膜642包括增光主体6421以及自增光主体6421向FPC固定胶带47方向延伸的增光延伸部6422。增光主体6421设置在扩散膜641上,增光延伸部6422设置在FPC固定胶带47上,第二增光膜643设置在增光主体6421上。扩散膜641、增光主体6422以及第二增光膜643的形状大小可以相同。
同理,增光延伸部6422也可包括两个,分别位于第一增光膜642的两侧。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增光延伸部6422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例如一个或三个等。增光延伸部6422的形状大小还可以为其他,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图6是图7沿着第一增光膜642的增光延伸部6422的方向切剖的剖面示意图。若沿着第一增光膜642的增光主体6421的方向切剖的剖面结构与图1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承前所述,本实施例的FPC固定胶带67同样可以阻挡从光源65发出过的光直射到间隙c中,从而防止了从间隙c泄露出去。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80可以为智能手机,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装置也可以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智能手表等。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80包括后壳81、中框82、背光模组83、显示模组84以及盖板85。
中框82与后壳81固定连接。
显示模组84层叠于背光模组83上,且显示模组84和背光模组83均固定于中框82。
背光模组83用于为显示模组84提供背光。
显示模组84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或者其他的显示面板。
盖板85盖设与显示模组84上。盖板85可以为透明玻璃盖板,在非显示区域,盖板85可以为不透明。例如,盖板85在非显示区域涂有遮光油墨。
应理解,在后壳81和中框82之间可以设置有电子装置的其他结构,例如,电路板等,由于本申请不涉及对这些部件的改进,因此此处不做具体说明。
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装置80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上述电子装置80的结构的说明并非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
光源,设置在所述入光面一侧;
匀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
FPC电路板与FPC固定胶带,所述FPC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光源上并与所述匀光元件间隔设置,所述FPC固定胶带设置在所述FPC电路板和导光板之间,以将所述FPC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导光板上;
其中,所述FPC固定胶带具有遮光作用,其进一步自所述PFC电路板向所述匀光元件的方向延伸,以防止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从所述匀光元件与所述FPC电路板之间的间隙泄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FPC固定胶带为黑色胶带,或者在所述FPC固定胶带的表面上设置黑色油墨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匀光元件包括扩散膜,所述扩散膜包括扩散主体以及自所述扩散主体向所述FPC固定胶带方向延伸的扩散延伸部;
所述扩散主体的侧面与所述FPC固定胶带相接,所述扩散延伸部设置在所述FPC固定胶带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延伸部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扩散膜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光元件还包括第一增光膜和第二增光膜,其中:
所述第一增光膜设置在所述扩散主体上;
所述第二增光膜包括增光主体以及自所述增光主体向所述FPC固定胶带方向延伸的增光延伸部,所述增光主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增光膜上,所述增光延伸部设置在所述扩散延伸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匀光元件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出光面上的扩散膜、第一增光膜和第二增光膜,其中:
所述扩散膜设置在所述出光面上;
所述第一增光膜包括增光主体以及自所述增光主体向所述FPC固定胶带方向延伸的增光延伸部,所述增光主体设置在所述扩散膜上,所述增光延伸部设置在所述FPC固定胶带上;
所述第二增光膜设置在所述增光主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光膜和所述第二增光膜设置为一体膜层,所述一体膜层与所述扩散膜为相互独立的膜层。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所述第一增光膜、所述第二增光膜彼此互为独立的膜层。
9.根据权利要5或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遮光胶带,所述遮光胶带设置在所述第二增光膜上,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增光膜。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06071.8A CN110095900A (zh) | 2018-01-31 | 2018-01-31 | 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06071.8A CN110095900A (zh) | 2018-01-31 | 2018-01-31 | 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95900A true CN110095900A (zh) | 2019-08-06 |
Family
ID=67443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106071.8A Pending CN110095900A (zh) | 2018-01-31 | 2018-01-31 | 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095900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220206206A1 (en) * | 2020-12-29 | 2022-06-30 | Coretronic Corporation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091949U (zh) * | 2011-07-19 | 2011-12-28 | 惠州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 |
CN202884679U (zh) * | 2012-10-08 | 2013-04-1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防漏光背光体及其液晶显示模组 |
CN103775913A (zh) * | 2012-10-18 | 2014-05-07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面光源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及移动设备 |
CN203745771U (zh) * | 2013-05-24 | 2014-07-30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CN204083998U (zh) * | 2014-08-06 | 2015-01-07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204164820U (zh) * | 2014-10-08 | 2015-02-18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背光源模组及液晶显示模组 |
CN204166248U (zh) * | 2014-10-08 | 2015-02-18 | 深圳市艾卓尔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Lcd液晶显示模组 |
CN204829530U (zh) * | 2015-08-05 | 2015-12-02 | 惠州伟志电子有限公司 | 扩散膜头部附黑胶的背光源 |
CN107179577A (zh) * | 2017-06-07 | 2017-09-19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206848653U (zh) * | 2017-07-03 | 2018-01-05 | 北京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2018
- 2018-01-31 CN CN201810106071.8A patent/CN11009590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091949U (zh) * | 2011-07-19 | 2011-12-28 | 惠州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 |
CN202884679U (zh) * | 2012-10-08 | 2013-04-1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防漏光背光体及其液晶显示模组 |
CN103775913A (zh) * | 2012-10-18 | 2014-05-07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面光源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及移动设备 |
CN203745771U (zh) * | 2013-05-24 | 2014-07-30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CN204083998U (zh) * | 2014-08-06 | 2015-01-07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204164820U (zh) * | 2014-10-08 | 2015-02-18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背光源模组及液晶显示模组 |
CN204166248U (zh) * | 2014-10-08 | 2015-02-18 | 深圳市艾卓尔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Lcd液晶显示模组 |
CN204829530U (zh) * | 2015-08-05 | 2015-12-02 | 惠州伟志电子有限公司 | 扩散膜头部附黑胶的背光源 |
CN107179577A (zh) * | 2017-06-07 | 2017-09-19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206848653U (zh) * | 2017-07-03 | 2018-01-05 | 北京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220206206A1 (en) * | 2020-12-29 | 2022-06-30 | Coretronic Corporation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116621B (zh)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108317436A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 |
CN108710241A (zh) |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 | |
US10802205B2 (en) |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WO2020155512A1 (zh) | 一种背光模组、屏下光学指纹系统、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 |
CN108254973A (zh) |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组件、背光模组 | |
CN106094083A (zh) | 用于裸眼立体显示设备的狭缝光栅及裸眼立体显示设备 | |
CN106444121A (zh) | 显示装置 | |
CN108563076A (zh) | 电子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8319063A (zh) |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组件、背光模组 | |
CN110646991A (zh) |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3253516A (zh)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108287437A (zh) | 一种背光模组和电子装置 | |
KR101378344B1 (ko) | 영상표시장치 | |
CN108150896A (zh) | 电子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 |
KR20140058995A (ko) | 액정표시 장치 | |
CN108302386A (zh) |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组件、背光模组 | |
CN108019668A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 |
CN107153298A (zh) | 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CN110095900A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 |
WO2020220817A1 (zh) |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108302385A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 |
CN108227071A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 |
TWI745738B (zh) |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 |
CN110095835A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6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