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95245B - 一种便于维护的建筑模型室内自然通风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维护的建筑模型室内自然通风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95245B
CN110095245B CN201910446024.2A CN201910446024A CN110095245B CN 110095245 B CN110095245 B CN 110095245B CN 201910446024 A CN201910446024 A CN 201910446024A CN 110095245 B CN110095245 B CN 1100952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adjustable
model
air
air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460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95245A (zh
Inventor
田红敏
方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xing Xingbo Urb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xing Xingbo Urb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xing Xingbo Urb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xing Xingbo Urb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460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952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952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52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952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52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00Aerodynamic testing; Arrangements in or on wind tunn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00Aerodynamic testing; Arrangements in or on wind tunnels
    • G01M9/08Aerodynamic mode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建筑模型室内自然通风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模型,横向垫板,横向顶板,侧边固定框,蓄电池,光伏控制器,可调节通风框架结构,可调节导风架结构,可调节风速检测架结构,控制板,电源开关,显示屏,控制芯片,可拆固定罩结构和三角护罩,所述的横向垫板螺栓安装在测试模型的下部;所述的横向顶板螺栓安装在测试模型的上部。本发明安装螺栓、固定螺母、入风框和导风框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入风框或导风框起到顶紧作用,且在不使用时将安装螺栓拧松方便对入风框或导风框进行拆卸,从而方便对其进行维护;加固架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提高对太阳能光伏板的加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维护的建筑模型室内自然通风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然通风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维护的建筑模型室内自然通风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自然通风是重要的生态建筑观念,建筑室内自然通风一方面可以在夏季或过渡季节改善室内热环境、带走潮湿污浊的空气、加速人体表面皮肤汗液的挥发,从而提高人体的舒适感;另一方面,自然通风可以不消耗不可再生能源来提供新鲜清洁的自然空气,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建筑意义上的自然通风指的是通过有目的开口,在风压和热压作用下产生空气流动。
在设计建造房屋建筑的时候,我们通常会先设计房屋建筑模型,对建筑模型进行分析,提出房屋建筑设计的优缺点,为后续的设计完善提供依据,在分析设计方案时,房屋的防风抗风性能是其中重要的一点,保障设计方案的合理,保证房屋建筑内部的同风环境良好,对房屋模型的内部进行通风模拟试验,使目前较为方便快捷的方法之一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920295869.8,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建筑模型室内自然通风测试装置,所述的测试装置包括建筑室内模型、多点压力加载系统、风速测量系统和流场显示系统,多点压力加载系统与建筑室内模型相连,向建筑室内模型内加载压力,风速测量系统伸入建筑室内模型内,采集建筑室内模型内的风速数据信息,流场显示系统与建筑室内模型相连,向建筑室内模型内释放有色气体,并且通过拍摄有色气体的分布状态来显示建筑室内模型内风速的流场分布。
但是现有的建筑模型室内自然通风测试装置还存在着不方便根据使用所需进行拆卸导风框和入风框,不具备根据使用所需进行调节吹风角度,不方便对风力大小进行实时监测和不方便调节吹风风力大小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便于维护的建筑模型室内自然通风测试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建筑模型室内自然通风测试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建筑模型室内自然通风测试装置存在着不方便根据使用所需进行拆卸导风框和入风框,不具备根据使用所需进行调节吹风角度,不方便对风力大小进行实时监测和不方便调节吹风风力大小的问题。一种便于维护的建筑模型室内自然通风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模型,横向垫板,横向顶板,侧边固定框,蓄电池,光伏控制器,可调节通风框架结构,可调节导风架结构,可调节风速检测架结构,控制板,电源开关,显示屏,控制芯片,可拆固定罩结构和三角护罩,所述的横向垫板螺栓安装在测试模型的下部;所述的横向顶板螺栓安装在测试模型的上部;所述的侧边固定框螺钉安装在测试模型内壁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蓄电池放置在侧边固定框的内部;所述的光伏控制器胶接在蓄电池的上部;所述的可调节通风框架结构设置在测试模型的外侧,并安装在可拆固定罩结构的外侧;所述的可调节导风架结构设置在测试模型的内侧,并安装在可拆固定罩结构的内侧;所述的可调节风速检测架结构安装在横向垫板的中上部;所述的控制板螺钉安装在测试模型的前表面左下部;所述的电源开关、显示屏和控制芯片分别嵌入在控制板的前侧;所述的可拆固定罩结构安装在测试模型的左右两侧;所述的三角护罩胶接在横向顶板的左右两端;所述的可拆固定罩结构包括固定外框,固定螺母,安装螺栓,横向护垫和顶紧护垫,所述的固定外框嵌入在测试模型的中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螺母嵌入在固定外框左右两侧的上下两端;所述的安装螺栓螺纹连接在固定螺母的内侧;所述的横向护垫胶接在固定外框的内侧上下两侧;所述的顶紧护垫设置在固定外框的内侧,并胶接在安装螺栓上。
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导风架结构包括导风框,导风板,不锈钢连接网,轴杆和防护套,所述的导风框设置在测试模型的内部,并插接在固定外框的内侧;所述的导风板通过轴杆导风框内部左侧的前后两端;所述的不锈钢连接网通过轴杆轴接在导风板的左侧;所述的防护套胶接在不锈钢连接网和导风框连接处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风速检测架结构包括纵向支撑管,可调节支杆,调节螺栓,风速传感器,刻度线和安装底板,所述的纵向支撑管胶接在安装底板的上侧;所述的可调节支杆插接在纵向支撑管的内侧上部;所述的调节螺栓螺纹连接在纵向支撑管与可调节支杆的前侧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通风框架结构包括入风框,纵向连接杆,吹风机,防尘网,太阳能光伏板和加固架,所述的入风框设置在测试模型的外侧,并插接在固定外框的内侧;所述的纵向连接杆螺钉安装在入风框的内部右侧;所述的吹风机由上至下依次螺钉安装在纵向连接杆的左侧;所述的防尘网螺钉安装在入风框的右端;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螺钉安装在测试模型的上部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导风框中部左侧的前后两端还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优选的,所述的安装底板的下部四角处还胶接有硅胶真空吸盘,所述的安装底板通过硅胶真空吸盘吸附在横向垫板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导风板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杆轴接在不锈钢连接网的前后两侧和导风框内壁左侧的前后两端。
优选的,所述的风速传感器设置在测试模型的内部中间位置,并在下部胶接在可调节支杆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的电源开关和吹风机分别设置有六个,所述的吹风机三个为一组,所述的电源开关与吹风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加固架一端螺钉安装在入风框的右侧上部,另一端螺钉安装在太阳能光伏板的下部右侧。
优选的,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由左上向右下倾斜二十度角至三十度角。
优选的,所述的刻度线刻画在可调节支杆前表面的左侧,所述的刻度线的刻度单位设置为厘米,所述的刻度线的零度值设置为上侧。
优选的,所述的横向护垫和顶紧护垫分别采用厚度为一毫米至两毫米的硅胶垫。
优选的,所述的安装螺栓贯穿固定螺母分别与入风框的上下两部和导风框的上下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太阳能板与光伏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的光伏控制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的蓄电池与电源开关和吹风机电性连接;所述的蓄电池与风速传感器、显示屏和控制芯片电性连接;所述的光伏控制器具体采用型号为SY-M300的光伏控制器,所述的控制芯片具体采用型号为89C51的单片机,所述的显示屏具体采用型号为LX-12864L-1的显示屏,所述的吹风机具体采用型号为627097的风机,所述的风速传感器具体采用型号为HS-FS01的风速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所述的安装螺栓贯穿固定螺母分别与入风框的上下两部和导风框的上下两侧,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入风框或导风框起到顶紧作用,且在不使用时将安装螺栓拧松方便对入风框或导风框进行拆卸,从而方便对其进行维护。
2.本发明中,所述的导风板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杆轴接在不锈钢连接网的前后两侧和导风框内壁左侧的前后两端,有利于在使用时掰动导风板在导风框内的角度,进而方便调节导风角度。
3.本发明中,所述的风速传感器设置在测试模型的内部中间位置,并在下部胶接在可调节支杆的上端,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进入到测试模型内部的气流风速进行实时监测。
4.本发明中,所述的电源开关和吹风机分别设置有六个,所述的吹风机三个为一组,所述的电源开关与吹风机电性连接,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根据使用所需利用电源开关控制吹风机的打开使用,从而能够控制吹风时的风力大小。
5.本发明中,所述的安装底板的下部四角处还胶接有硅胶真空吸盘,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将安装底板吸附在横向垫板的上侧,从而能够对可调节风速检测架结构整体的底部起到固定作用。
6.本发明中,所述的加固架一端螺钉安装在入风框的右侧上部,另一端螺钉安装在太阳能光伏板的下部右侧,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提高对太阳能光伏板的加固效果。
7.本发明中,所述的导风框中部左侧的前后两端还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导风板起到顶紧作用,进而能够防止导风板随意晃动。
8.本发明中,所述的刻度线刻画在可调节支杆前表面的左侧,所述的刻度线的刻度单位设置为厘米,所述的刻度线的零度值设置为上侧,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更加精确的测量风速传感器的高度。
9.本发明中,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由左上向右下倾斜二十度角至三十度角,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提高对太阳能的吸收效果。
10.本发明中,所述的横向护垫和顶紧护垫分别采用厚度为一毫米至两毫米的硅胶垫,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避免固定外框与导风框或入风框碰撞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可调节通风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可调节导风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可调节风速检测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可拆固定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电器接线示意图。
图中:
1、测试模型;2、横向垫板;3、横向顶板;4、侧边固定框;5、蓄电池;6、光伏控制器;7、可调节通风框架结构;71、入风框;72、纵向连接杆;73、吹风机;74、防尘网;75、太阳能光伏板;76、加固架;8、可调节导风架结构;81、导风框;811、固定螺栓;82、导风板;83、不锈钢连接网;84、轴杆;85、防护套;9、可调节风速检测架结构;91、纵向支撑管;92、可调节支杆;93、调节螺栓;94、风速传感器;95、刻度线;96、安装底板;961、硅胶真空吸盘;10、控制板;11、电源开关;12、显示屏;13、控制芯片;14、可拆固定罩结构;141、固定外框;142、固定螺母;143、安装螺栓;144、横向护垫;145、顶紧护垫;15、三角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附图2、附图3和附图5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建筑模型室内自然通风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模型1,横向垫板2,横向顶板3,侧边固定框4,蓄电池5,光伏控制器6,可调节通风框架结构7,可调节导风架结构8,可调节风速检测架结构9,控制板10,电源开关11,显示屏12,控制芯片13,可拆固定罩结构14和三角护罩15,所述的横向垫板2螺栓安装在测试模型1的下部;所述的横向顶板3螺栓安装在测试模型1的上部;所述的侧边固定框4螺钉安装在测试模型1内壁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蓄电池5放置在侧边固定框4的内部;所述的光伏控制器6胶接在蓄电池5的上部;所述的可调节通风框架结构7设置在测试模型1的外侧,并安装在可拆固定罩结构14的外侧;所述的可调节导风架结构8设置在测试模型1的内侧,并安装在可拆固定罩结构14的内侧;所述的可调节风速检测架结构9安装在横向垫板2的中上部;所述的控制板10螺钉安装在测试模型1的前表面左下部;所述的电源开关11、显示屏12和控制芯片13分别嵌入在控制板10的前侧;所述的可拆固定罩结构14安装在测试模型1的左右两侧;所述的三角护罩15胶接在横向顶板3的左右两端;所述的电源开关11和吹风机73分别设置有六个,所述的吹风机73三个为一组,所述的电源开关11与吹风机73电性连接,在使用时方便根据使用所需利用电源开关11控制吹风机73的打开使用,从而能够控制吹风时的风力大小;所述的可拆固定罩结构14包括固定外框141,固定螺母142,安装螺栓143,横向护垫144和顶紧护垫145,所述的固定外框141嵌入在测试模型1的中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螺母142嵌入在固定外框141左右两侧的上下两端;所述的安装螺栓143螺纹连接在固定螺母142的内侧;所述的横向护垫144胶接在固定外框141的内侧上下两侧;所述的顶紧护垫145设置在固定外框141的内侧,并胶接在安装螺栓143上;所述的安装螺栓143贯穿固定螺母142分别与入风框71的上下两部和导风框81的上下两侧,在使用时方便对入风框71或导风框81起到顶紧作用,且在不使用时将安装螺栓143拧松方便对入风框71或导风框81进行拆卸,从而方便对其进行维护,所述的横向护垫144和顶紧护垫145分别采用厚度为一毫米至两毫米的硅胶垫,在使用时能够避免固定外框141与导风框81或入风框71碰撞造成损坏。
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调节导风架结构8包括导风框81,导风板82,不锈钢连接网83,轴杆84和防护套85,所述的导风框81设置在测试模型1的内部,并插接在固定外框141的内侧;所述的导风板82通过轴杆84导风框81内部左侧的前后两端;所述的不锈钢连接网83通过轴杆84轴接在导风板82的左侧;所述的防护套85胶接在不锈钢连接网83和导风框81连接处的外侧;所述的导风板82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杆84轴接在不锈钢连接网83的前后两侧和导风框81内壁左侧的前后两端,在使用时掰动导风板82在导风框81内的角度,进而方便调节导风角度,所述的导风框81中部左侧的前后两端还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811,在使用时方便对导风板82起到顶紧作用,进而能够防止导风板82随意晃动。
如附图1和附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调节风速检测架结构9包括纵向支撑管91,可调节支杆92,调节螺栓93,风速传感器94,刻度线95和安装底板96,所述的纵向支撑管91胶接在安装底板96的上侧;所述的可调节支杆92插接在纵向支撑管91的内侧上部;所述的调节螺栓93螺纹连接在纵向支撑管91与可调节支杆92的前侧连接处;所述的风速传感器94设置在测试模型1的内部中间位置,并在下部胶接在可调节支杆92的上端,在使用时方便对进入到测试模型1内部的气流风速进行实时监测,所述的安装底板96的下部四角处还胶接有硅胶真空吸盘961,在使用时方便将安装底板96吸附在横向垫板2的上侧,从而能够对可调节风速检测架结构9整体的底部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的刻度线95刻画在可调节支杆92前表面的左侧,所述的刻度线95的刻度单位设置为厘米,所述的刻度线95的零度值设置为上侧,在使用时能够更加精确的测量风速传感器94的高度。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调节通风框架结构7包括入风框71,纵向连接杆72,吹风机73,防尘网74,太阳能光伏板75和加固架76,所述的入风框71设置在测试模型1的外侧,并插接在固定外框141的内侧;所述的纵向连接杆72螺钉安装在入风框71的内部右侧;所述的吹风机73由上至下依次螺钉安装在纵向连接杆72的左侧;所述的防尘网74螺钉安装在入风框71的右端;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75螺钉安装在测试模型1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加固架76一端螺钉安装在入风框71的右侧上部,另一端螺钉安装在太阳能光伏板75的下部右侧,在使用时能够提高对太阳能光伏板75的加固效果,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75由左上向右下倾斜二十度角至三十度角,在使用时能够提高对太阳能的吸收效果。
工作原理
本发明在工作过程中,首先根据使用所需将入风框71插接在固定外框141在测试模型1外侧的内部,同时将导风框81插接在固定外框141在测试模型1内侧的内部,然后将安装螺栓143在固定螺母142内拧紧,以便对入风框71和固定外框141进行固定,最后将加固架76的下部端与入风框71螺钉连接,同时根据使用所需拧松调节螺栓93,并调节可调节支杆92插接在纵向支撑管91内的长度,且在调节完毕后将调节螺栓93在纵向支撑管91的前侧上部拧紧,接着根据使用所需打开相应的电源开关11使蓄电池5给左侧的吹风机73或右侧的吹风机73供电使其向测试模型1内进行吹风,同时利用风速传感器94对风速进行检测,风速传感器94将检测的数值传输到控制芯片13内,并在显示屏12上显示,在白天使用时可利用太阳能光伏板75吸收太阳能,以便利用光伏控制器6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至蓄电池5内。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于维护的建筑模型室内自然通风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便于维护的建筑模型室内自然通风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模型(1),横向垫板(2),横向顶板(3),侧边固定框(4),蓄电池(5),光伏控制器(6),可调节通风框架结构(7),可调节导风架结构(8),可调节风速检测架结构(9),控制板(10),电源开关(11),显示屏(12),控制芯片(13),可拆固定罩结构(14)和三角护罩(15),所述的横向垫板(2)螺栓安装在测试模型(1)的下部;所述的横向顶板(3)螺栓安装在测试模型(1)的上部;所述的侧边固定框(4)螺钉安装在测试模型(1)内壁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蓄电池(5)放置在侧边固定框(4)的内部;所述的光伏控制器(6)胶接在蓄电池(5)的上部;所述的可调节通风框架结构(7)设置在测试模型(1)的外侧,并安装在可拆固定罩结构(14)的外侧;所述的可调节导风架结构(8)设置在测试模型(1)的内侧,并安装在可拆固定罩结构(14)的内侧;所述的可调节风速检测架结构(9)安装在横向垫板(2)的中上部;所述的控制板(10)螺钉安装在测试模型(1)的前表面左下部;所述的电源开关(11)、显示屏(12)和控制芯片(13)分别嵌入在控制板(10)的前侧;所述的可拆固定罩结构(14)安装在测试模型(1)的左右两侧;所述的三角护罩(15)胶接在横向顶板(3)的左右两端;所述的可拆固定罩结构(14)包括固定外框(141),固定螺母(142),安装螺栓(143),横向护垫(144)和顶紧护垫(145),所述的固定外框(141)嵌入在测试模型(1)的中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螺母(142)嵌入在固定外框(141)左右两侧的上下两端;所述的安装螺栓(143)螺纹连接在固定螺母(142)的内侧;所述的横向护垫(144)胶接在固定外框(141)的内侧上下两侧;所述的顶紧护垫(145)设置在固定外框(141)的内侧,并胶接在安装螺栓(143)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维护的建筑模型室内自然通风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节导风架结构(8)包括导风框(81),导风板(82),不锈钢连接网(83),轴杆(84)和防护套(85),所述的导风框(81)设置在测试模型(1)的内部,并插接在固定外框(141)的内侧;所述的导风板(82)通过轴杆(84)导风框(81)内部左侧的前后两端;所述的不锈钢连接网(83)通过轴杆(84)轴接在导风板(82)的左侧;所述的防护套(85)胶接在不锈钢连接网(83)和导风框(81)连接处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维护的建筑模型室内自然通风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节风速检测架结构(9)包括纵向支撑管(91),可调节支杆(92),调节螺栓(93),风速传感器(94),刻度线(95)和安装底板(96),所述的纵向支撑管(91)胶接在安装底板(96)的上侧;所述的可调节支杆(92)插接在纵向支撑管(91)的内侧上部;所述的调节螺栓(93)螺纹连接在纵向支撑管(91)与可调节支杆(92)的前侧连接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维护的建筑模型室内自然通风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节通风框架结构(7)包括入风框(71),纵向连接杆(72),吹风机(73),防尘网(74),太阳能光伏板(75)和加固架(76),所述的入风框(71)设置在测试模型(1)的外侧,并插接在固定外框(141)的内侧;所述的纵向连接杆(72)螺钉安装在入风框(71)的内部右侧;所述的吹风机(73)由上至下依次螺钉安装在纵向连接杆(72)的左侧;所述的防尘网(74)螺钉安装在入风框(71)的右端;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75)螺钉安装在测试模型(1)的上部左右两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维护的建筑模型室内自然通风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风框(81)中部左侧的前后两端还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811)。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维护的建筑模型室内自然通风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底板(96)的下部四角处还胶接有硅胶真空吸盘(961),所述的安装底板(96)通过硅胶真空吸盘(961)吸附在横向垫板(2)的上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维护的建筑模型室内自然通风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风板(82)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杆(84)轴接在不锈钢连接网(83)的前后两侧和导风框(81)内壁左侧的前后两端。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维护的建筑模型室内自然通风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速传感器(94)设置在测试模型(1)的内部中间位置,并在下部胶接在可调节支杆(92)的上端。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维护的建筑模型室内自然通风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固架(76)一端螺钉安装在入风框(71)的右侧上部,另一端螺钉安装在太阳能光伏板(75)的下部右侧。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维护的建筑模型室内自然通风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75)由左上向右下倾斜二十度角至三十度角。
CN201910446024.2A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便于维护的建筑模型室内自然通风测试装置 Active CN1100952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6024.2A CN110095245B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便于维护的建筑模型室内自然通风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6024.2A CN110095245B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便于维护的建筑模型室内自然通风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5245A CN110095245A (zh) 2019-08-06
CN110095245B true CN110095245B (zh) 2020-12-25

Family

ID=67449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46024.2A Active CN110095245B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便于维护的建筑模型室内自然通风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952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6158A (zh) * 2019-10-14 2020-01-03 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一种壁挂式分体内机导风板的检验系统及检验方法
CN111678004A (zh) * 2020-06-20 2020-09-18 荆门宁杰机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模型室内自然通风测试装置
CN112504012B (zh) * 2020-10-30 2023-05-02 陈凯儒 一种射击风偏修正仪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8311A (zh) * 2009-12-22 2010-07-28 上海理工大学 住宅建筑自然通风必要量现场简易测定方法
CN201615574U (zh) * 2009-06-12 2010-10-27 张敏 中央空调通风口
CN103225863A (zh) * 2013-05-13 2013-07-31 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柴油机试验站动力室通风装置
CN107314495A (zh) * 2017-08-17 2017-11-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气装置及其空气检测组件
CN108474573A (zh) * 2016-01-05 2018-08-31 豪威株式会社 空气净化单元和包括空气净化单元的空气清洁/通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45585B1 (fr) * 1983-05-05 1989-04-21 Laurent Francois Perfectionnements a des generateurs de chaleur fonctionnant au gaz et susceptibles d'etre raccordes a une aspiration controlee
JPH07190416A (ja) * 1993-12-28 1995-07-28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空調装置
JPH07213841A (ja) * 1994-02-08 1995-08-15 Fuji Xerox Co Ltd 排気装置
CN1312450A (zh) * 2001-02-28 2001-09-12 任春严 节水、节能的装置和方法
CN101070713A (zh) * 2006-05-08 2007-11-14 冯刚克 环保节能自然通风空调隔音保温新型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15574U (zh) * 2009-06-12 2010-10-27 张敏 中央空调通风口
CN101788311A (zh) * 2009-12-22 2010-07-28 上海理工大学 住宅建筑自然通风必要量现场简易测定方法
CN103225863A (zh) * 2013-05-13 2013-07-31 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柴油机试验站动力室通风装置
CN108474573A (zh) * 2016-01-05 2018-08-31 豪威株式会社 空气净化单元和包括空气净化单元的空气清洁/通风装置
CN107314495A (zh) * 2017-08-17 2017-11-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气装置及其空气检测组件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he design and testing of a small-scale wind turbine fitted;S.W.Hong;《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20131130;全文 *
居住区风环境与室内自然通风关键技术研究;杨仕超等;《"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201112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5245A (zh) 2019-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95245B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建筑模型室内自然通风测试装置
WO2022109819A1 (zh) 一种新型建设工程大气环境检测装置
CN206891485U (zh) 一种在线扬尘监测装置
CN209510670U (zh) 一种节能屋顶风机
CN108601263A (zh) 一种具有远程控制功能的通信辅助装置
CN111442801A (zh) 一种施工环境监测装置
CN213985187U (zh)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全时段温湿度检测装置
CN207586122U (zh) 一种红外线气体分析仪
CN206498738U (zh) 一种植物生长气候箱
CN206206219U (zh) 一种太阳能排风扇
CN209461063U (zh) 具有太阳直射传感器的户外天气显示装置
CN209043565U (zh) 一种风洞内截面流场稳定性测量装置
CN208282855U (zh) 一种道路环境检测装置
CN207556883U (zh) 车顶空调机组试验装置
CN205584904U (zh) 一种新能源温室
CN219417495U (zh) 风量测试系统
CN207742360U (zh) 一种多通道气象观测装置
CN220674260U (zh) 一种控制器固定结构及控制器
CN206740459U (zh) 一种大气采样装置
CN108318088A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扬尘监测设备
CN213982699U (zh) 一种扬尘在线监测设备
CN209524257U (zh) 一种机电设备安装架
CN217112410U (zh) 一种矩阵式流量计
CN219120711U (zh) 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结构
CN212364223U (zh) 一种节能型大气环境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25

Address after: No. 166, chemical engineering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Boxing County, Bin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Boxing Xingbo Urb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Hi Tech six road 710000 Shaanxi city of Xi'an province Shaanxi Huide Science Park No. thirty-two, a layer of A-25

Applicant before: SHAANXI ZHUZ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