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9089B -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89089B CN110089089B CN201780078157.8A CN201780078157A CN110089089B CN 110089089 B CN110089089 B CN 110089089B CN 201780078157 A CN201780078157 A CN 201780078157A CN 110089089 B CN110089089 B CN 11008908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uting
- equipment
- link quality
- accessed
- mess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04W84/20—Master-slave selection or change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9—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in combination with wireless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设备,涉及通信领域,能够避免新接入的路由设备网络不通的情况。所述方法包括:路由设备确定连通状态以及链路质量;所述连通状态用于指示所述路由设备与主设备的连通状态,所述链路质量用于指示所述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所述路由设备为所述主设备或从设备;所述主设备与网络侧直接连接,所述从设备与所述主设备直接或间接相连。所述路由设备123一45,所述3一45包括所述连通状态以及所述链路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如果家庭环境中Wi-Fi信号覆盖不好,通常的措施是改用大功率无线路由器或采用 Wi-Fi中继,但对Wi-Fi覆盖场所房间多、墙厚、上下多层等家居场景,往往就力不从心。一方面由于配置组网参数需要一定专业知识,另外一方面后期维护不方便,Wi-Fi移动体验效果也很不理想。
现有的智联协议(HiLink)支持新接入的路由设备自动完成Wi-Fi参数的学习,如:包括Wi-Fi名称、密码、管理页面的登陆密码等,新接入的路由设备可以快速地接入到当前组网中,无需人工手动配置组网参数。如此,对于Wi-Fi信号覆盖较弱的区域,可以通过新增的路由设备接入网络,增加Wi-Fi信号的覆盖范围。
但是,多级场景下,当路由设备初次接入当前组网或断开后重新接入当前组网时,该路由设备有可能连接到网络不通的路由设备,或者连接到Wi-Fi信号强度很弱的路由设备,如此会造成新接入的设备网络不通,无法与网络侧进行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设备,能够避免新接入的路由设备网络不通的情况。
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网络系统,包括至少两个路由设备,至少两个路由设备包括一个主设备和至少一个从设备。主设备与网络侧直接连接,至少一个从设备与主设备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其中,每个路由设备广播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连通状态以及链路质量;其中,连通状态用于指示路由设备与主设备的连通状态,链路质量用于指示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系统中的路由设备会向外广播自身的链路质量以及连通状态,以使得待接入设备可以通过扫描各个路由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来获知每一个路由设备与主设备是否连通,以及每一个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以便选择一个能够通往主设备且链路质量较好的路由设备接入,获得较好的网络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系统还包括待接入设备。待接入设备接收至少两个路由设备广播的至少两个第一消息;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消息确定至少两个路由设备中与主设备连通的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随后,待接入设备获取接收到的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的信号强度,进而可以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中的链路质量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的信号强度,计算待接入设备与每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待接入设备最终可以接入第一类路由设备中,与待接入设备之间的链路质量最好的路由设备。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待接入组网的设备扫描组网中的各个路由设备广播的组网消息,可以根据各个路由设备广播的组网消息中的链路质量和连通状态,以及所述待接入设备扫描到的各个路由设备的信号强度,确定通往主设备的网络质量最好的路由设备,从而可以接入该网络质量最好的路由设备。如此,组网中的每一级路由设备都能够自主选择通往主设备的最优链路连接到主设备,避免路由设备接入后出现网络不通的情况,这样能够满足终端设备从组网中的任何一级路由设备接入都能获得最好的上网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路由设备为主设备,则连通状态为已连通。
也就是说,主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中的连通状态默认为已连通。
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包括:
路由设备确定连通状态以及链路质量;连通状态用于指示路由设备与主设备的连通状态,链路质量用于指示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路由设备为主设备或从设备;主设备与网络侧直接连接,从设备与主设备直接或间接相连;路由设备广播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连通状态以及链路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中,路由设备会向外广播自身的链路质量以及连通状态,以使得待接入设备可以通过扫描各个路由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来获知每一个路由设备与主设备是否连通,以及每一个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以便选择一个能够通往主设备且链路质量较好的路由设备接入,获得较好的网络体验。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路由设备还可以确定启动状态,该启动状态用于指示该路由设备是否在预设时长内启动;如此,该路由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中还可以包括所述启动状态。
具体地,启动状态可以用于指示路由设备是否刚刚启动,进一步待接入设备可以根据所述路由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中的启动状态判断所述路由设备是否刚刚启动,根据判断的结果决定是否接入所述路由设备。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路由设备为主设备,路由设备默认自身的连通状态为已连通。
也就是说,主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中的连通状态默认为已连通。
结合第二方面或以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路由设备为从设备,路由设备确定连通状态具体包括:路由设备接收上级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将上级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中的连通状态作为连通状态;或,路由设备周期性探测与主设备之间的连通状态,根据探测结果确定连通状态;或,路由设备周期性向主设备发送心跳数据包,根据主设备对心跳数据包的接收情况确定连通状态。
也就是说,如果路由设备通过接收上级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确定上级设备与主设备的连通状态,进而确定自身的连通状态和上级设备的连通状态一致。又或者,路由设备可以主动探测自身是否能够通往主设备。如此,使得路由设备可以将自身与主设备的连通状态广播出去,以便待接入的路由设备选择能够通往主设备的路由设备进行接入。
结合第二方面或以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路由设备根据探测结果确定连通状态具体包括:若探测结果为路由设备与主设备断开连接,则确定连通状态为第一数值;第一数值用于指示路由设备与主设备未连通;若探测结果为路由设备与主设备连接,则确定连通状态为第二数值;第二数值用于指示路由设备与主设备连通。
如此,可以用两个数值来表征路由设备的连通状态,使得待接入设备扫描到路由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后,解析第一消息,进而根据其中的第一数值或第二数值确定该路由设备能否通往主设备。
结合第二方面或以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路由设备根据主设备对心跳数据包的接收情况确定连通状态具体包括:若路由设备确定主设备已接收到心跳数据包,则确定连通状态为第二数值;第二数值用于指示路由设备与主设备连通;若路由设备确定连续N次发送的心跳数据包均未被主设备接收,则确定连通状态为第一数值;第一数值用于指示路由设备与主设备未连通;N为大于1的整数。
也就是说,路由设备向主设备发送心跳数据包后,如果收到了主设备的回复,则认为主设备已接收到自己的心跳数据包,那么可以认为自己能够通往主设备;一旦路由设备多次发送的心跳数据包都没有收到主设备的回复,那么可以认为自己不能通往主设备。如此,根据心跳数据包的接收情况确定不同的数值,使得待接入设备扫描到路由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后,解析第一消息,进而根据其中的第一数值或第二数值确定该路由设备能否通往主设备。
结合第二方面或以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路由设备确定链路质量具体包括:路由设备确定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以及路由设备与上级设备之间的接收信号强度RSSI值;若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小于RSSI值,则确定链路质量为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与链路衰减值之和;若RSSI值小于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则确定链路质量为RSSI值与链路衰减值之和。其中,链路衰减值为路由设备与上级设备之间的链路上的信号衰减量。
如果一个路由设备的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很好,但是该路由设备与上级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很差,那么该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有可能会比较差。也就是说,路由设备与上级设备之间的RSSI值或者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均不能表征该路由的链路质量,因此路由设备在计算自身的链路质量时要考虑与上级设备之间的RSSI值以及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将二者之间较小量加上链路衰减得到的值作为该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能够表征该路由真实的链路能力。
结合第二方面或以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路由设备确定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具体包括:接收上级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将上级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中的链路质量确定为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或,接收主设备发送的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
具体实现中,当路由设备与上级设备之间为有线连接,也就是用户手动将该路由设备加入组网,因此路由设备不了解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需要向主设备获取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前提是,主设备了解整个组网的拓扑结构以及组网中每一个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那么主设备才能向某个路由设备发送该路由设备的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如果路由设备是通过自动扫描的方式(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接入方法)加入组网,那么路由设备可以在上级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中获取到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
结合第二方面或以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路由设备确定路由设备与上级设备之间的RSSI值具体包括:若路由设备与上级设备之间的链路为有线链路,则确定RSSI值为零;若路由设备与上级设备之间的链路为无线链路,路由设备则测量RSSI值。
通常,RSSI值用于表示设备之间的信号的强弱,受到设备之间的距离、障碍物等因素的影响,设备之间的RSSI值会衰减,通常为小于0的值。若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上级设备之间的链路为有线链路,可以认为上级设备到下级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没有衰减,则所述路由设备与上级设备之间的RSSI值默认为零。若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上级设备之间的链路为无线链路,所述路由设备扫描到上级设备广播的信号(如:WiFi信号)时,可以测量到自身与上级设备之间的RSSI值,可以为小于零的数值。
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网络接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待接入设备接收至少两个路由设备广播的至少两个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包括广播该第一消息的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以及连通状态;连通状态用于指示广播该第一消息的路由设备与主设备的连通状态,链路质量用于指示广播该第一消息的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需要说明的是,主设备与网络侧直接连接。随后,待接入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消息确定至少两个路由设备中与主设备连通的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另外,待接入设备获取接收到的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的信号强度,进而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中的链路质量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的信号强度计算待接入设备与每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最后,待接入设备接入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中,与待接入设备之间的链路质量最好的路由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待接入组网的设备扫描组网中的各个路由设备广播的组网消息,可以根据各个路由设备广播的组网消息中的链路质量和连通状态,以及所述待接入设备扫描到的各个路由设备的信号强度,确定通往主设备的网络质量最好的路由设备,从而可以接入该网络质量最好的路由设备。如此,组网中的每一级路由设备都能够自主选择通往主设备的最优链路连接到主设备,避免路由设备接入后出现网络不通的情况,这样能够满足终端设备从组网中的任何一级路由设备接入都能获得最好的上网体验。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消息还包括:启动状态。其中,启动状态用于指示广播第一消息的路由设备是否在预设时长内启动。
具体地,启动状态可以用于指示路由设备是否刚刚启动,进一步待接入设备可以根据所述路由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中的启动状态判断所述路由设备是否刚刚启动,根据判断的结果决定是否接入所述路由设备。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若至少两个路由设备中不存在第一类路由设备,则根据至少两个第一消息中的启动状态判断至少两个路由设备中是否存在在预设时长内启动的第二类路由设备;若至少两个路由设备中存在第二类路由设备,待接入设备则等待一定时长后再次接收至少两个路由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
也就是说,如果待接入设备扫描到的路由设备均不能通往主设备,但是这些路由设备中有刚刚启动的路由设备。对于刚刚启动的路由设备来说,它们的信号还不稳定,因此它们广播的第一消息中的连通状态为未连通,那么待接入设备可以等待一定时间后再次扫描,此时这些路由设备的信号已稳定,广播的第一消息中的连通状态更能代表路由设备与主设备真实的连通状态。
结合第三方面或以上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待接入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中的链路质量计算待接入设备与每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具体包括:针对每一个第一类组网设备,待接入设备与该第一类路由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等=该第一类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该第一类路由设备与待接入设备之间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n);其中,n 为大于1的数。
如此,待接入设备与某个路由设备之间的链路质量受到该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以及该设备与待接入设备之间的RSSI值的影响,因此待接入设备可以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与每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以便选择优选链路质量最优的路由设备接入。
第四方面,公开了一种路由设备,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连通状态以及链路质量;连通状态用于指示路由设备与主设备的连通状态,链路质量用于指示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路由设备为主设备或从设备;主设备与网络侧直接连接,从设备与主设备直接或间接相连;发送单元,用于广播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连通状态以及链路质量。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启动状态,启动状态用于指示路由设备是否在预设时长内启动;则,第一消息还包括启动状态。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路由设备为主设备,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连通状态为已连通。
结合第四方面或以上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路由设备为从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上级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将上级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中的连通状态作为连通状态;或,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周期性探测与主设备之间的连通状态,根据探测结果确定连通状态;或,发送单元还用于,周期性向主设备发送心跳数据包;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主设备对心跳数据包的接收情况确定连通状态。
结合第四方面或以上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具体用于,若探测结果为路由设备与主设备断开连接,则确定连通状态为第一数值;第一数值用于指示路由设备与主设备未连通。若探测结果为路由设备与主设备连接,则确定连通状态为第二数值;第二数值用于指示路由设备与主设备连通。
结合第四方面或以上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具体用于,若确定主设备已接收到心跳数据包,则确定连通状态为第二数值;第二数值用于指示路由设备与主设备连通;若确定连续N次发送的心跳数据包均未被主设备接收,则确定连通状态为第一数值;第一数值用于指示路由设备与主设备未连通;N为大于1的整数。
结合第四方面或以上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以及路由设备与上级设备之间的接收信号强度RSSI值;若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小于RSSI值,则确定链路质量为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与链路衰减值之和;若RSSI值小于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则确定链路质量为RSSI值与链路衰减值之和。其中,链路衰减值为路由设备与上级设备之间的链路上的信号衰减量。
结合第四方面或以上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接收单元接收上级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将上级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中的链路质量确定为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或,通过接收单元接收主设备发送的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
结合第四方面或以上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具体用于,若路由设备与上级设备之间的链路为有线链路,则确定RSSI值为零;若路由设备与上级设备之间的链路为无线链路,则测量RSSI值。
第五方面,公开了一种待接入设备,包括:接收单元,接收至少两个路由设备广播的至少两个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广播第一消息的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以及连通状态;连通状态用于指示广播第一消息的路由设备与主设备的连通状态,链路质量用于指示广播第一消息的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主设备与网络侧直接连接;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至少两个第一消息确定至少两个路由设备中与主设备连通的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接收到的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的信号强度;计算单元,用于根据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中的链路质量以及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的信号强度计算待接入设备与每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接入单元,用于接入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中,与待接入设备之间的链路质量最好的路由设备。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还包括:启动状态,启动状态用于指示广播第一消息的路由设备是否在预设时长内启动。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还用于,若至少两个路由设备中不存在第一类路由设备,则根据至少两个第一消息中的启动状态判断至少两个路由设备中是否存在在预设时长内启动的第二类路由设备;接收单元还用于,若确定单元确定至少两个路由设备中存在第二类路由设备,则等待一定时长后再次接收至少两个路由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
结合第五方面或以上第五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计算单元具体用于,针对每一个第一类组网设备,待接入设备与该第一类路由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等=该第一类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该第一类路由设备与待接入设备之间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n);其中,n为大于1的数。
第六方面,公开了一种路由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路由设备执行如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
第七方面,公开了一种路由设备,所述路由设备包括执行如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的装置。
第八方面,公开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路由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路由设备执行如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
第九方面,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路由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路由设备执行如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
第十方面,公开了一种待接入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待接入设备执行如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
第十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待接入设备,所述待接入设备包括执行如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的装置。
第十二方面,公开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待接入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待接入设备执行如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
第十三方面,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待接入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待接入设备执行如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
本申请中第四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第二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并且,第四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二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第五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第三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并且,第五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三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组网方式的原理图;
图2为现有技术设备接入组网的一种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设备接入组网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设备接入组网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级组网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根据心跳机制判断连通状态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链路质量计算方法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接入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场景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接入场景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路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路由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路由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待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待接入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待接入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描述。
图1为分布式网络系统中的一种组网方式的原理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应用于这种组网方式中。所述分布式网络为有拓扑结构的多个节点形成的网络,可以是图1 所示的多级组网系统,包括一个主设备和至少一个从设备,该组网中的主设备与网络侧(广域网)直接连接。从设备是该组网中与主设备直接连接的设备或通过其他从设备与主设备间接连接的设备。主设备和从设备均为具有路由功能的设备。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或者,从设备和从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有线连接,也可以通过无线连接,还可以通过电力线连接。
如图1所示,用户可以在该组网中增加新的设备。该组网技术支持新增的设备自动完成Wi-Fi参数的学习,如:Wi-Fi名称、密码、管理页面的登陆密码等。参考图1,组网中的主设备和各个从设备的Wi-Fi名称和密码完全一致。用户只用控制主设备的Wi-Fi参数,子设备就可以自动学习主设备的Wi-Fi参数。另外,用户设备可以在主设备和从设备提供的多个网络之间进行切换。在该组网方式下,对于Wi-Fi信号覆盖较弱的区域,可以新增从设备接入网络,然后该从设备对外提供Wi-Fi信号,从而增加了Wi-Fi信号的覆盖范围和强度。需要说明的是,该组网中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不限于Wi-Fi连接,各个设备之间还可以通过其他无线局域网的连接技术进行连接。当然如果组网中各个设备是通过其他无线局域网的连接技术进行连接,新增的设备自动学习的则是该连接技术下的一些接入参数,如:用户名、密码等。
在该组网中,主设备与各个从设备的WiFi名称和密码都相同。主设备与每个从设备之间维护一个特殊通道,例如通用即插即用(Universal Plug and Play,UPNP)通道。用户只需要修改主设备的Wi-Fi参数,从设备就可以通过与主设备之间的UPNP通道自动学习到新的Wi-Fi参数。需要说明的是,SSID是网络的标识,用来区分不同的网络。
现有技术中,如果该组网中存在异常的设备,则不能保证新接入的从设备能够自动地连接到通往主设备的上行,有可能造成新接入的设备网络不通。如图2所示,从设备A与主设备连接,从设备A网络正常。从设备B与主设备的连接断开,从设备B网络不通。由于从设备A与从设备B的SSID和密码相同,新接入的从设备C有可能接入到从设备B,造成网络不同。
用户可以通过有线方式将新增设备级联在组网中的主设备或从设备下,具体的组网方式由用户决定。参考图3,若新增设备通过无线方式级联在组网中的主设备或从设备下,则新增设备可能会级联在链路质量较差,信号较弱的从设备下,造成新增设备网络效果不佳。
在一些无线组网场景下,组网中有中间级设备掉线,下级设备不能快速恢复。如图4 所示,从设备A掉电之后,从设备B、从设备C、从设备D可能相互对联,而不是连接主设备,造成从设备B、从设备C、从设备D网络不通。
综上可见,现有技术中,当设备初次接入当前组网或断开后重新接入当前组网时,设备有可能连接到与主设备断开连接的从设备,或者连接到Wi-Fi信号强度很弱的从设备,如此会造成该设备网络不通,进而该设备无法与基站进行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当前组网中的至少两个路由设备(包括一个主设备以及至少一个从设备)可以广播组网消息,组网消息包括该设备的链路质量以及该设备与主设备的连通状态。其中,主设备广播的组网消息中的连通状态,可以默认为连通。待接入组网的设备扫描组网中的各个路由设备广播的组网消息,根据各个路由设备广播的组网消息中的链路质量和连通状态,以及所述待接入组网的路由设备扫描到的各个设备的信号强度,确定通往主设备的网络质量最好的设备,从而可以接入该网络质量最好的设备。如此,组网中的每一级路由设备都能够自主选择通往主设备的最优链路连接到主设备,避免路由设备接入后出现网络不通的情况,这样能够满足终端设备从组网中的任何一级路由设备接入都能获得最好的上网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系统,可以称为多级组网系统,如图5所示,所述多级组网系统包括:至少两个路由设备,所述至少两个路由设备包括:一个主设备和至少一个从设备。其中,主设备包括广播模块以及UPNP协议模块;从设备包括广播模块、计算模块以及UPNP协议模块。
具体地,主、从设备的UPNP协议模块均支持UPNP协议,从设备接入网络获取IP地址之后,通过UPNP协议模块探测到上行是否有支持组网的主设备。若从设备的UPNP协议模块探测到上行有支持组网的主设备,则通过UPNP协议模块向主设备发送上线报文,发起上线动作。主设备的UPNP协议模块收到上线报文之后,完成Wi-Fi参数的同步。同时,主路设备可以维护一条主设备的UPNP协议模块与从设备的UPNP协议模块之间的管理通道,用户可以这个管理通道控制从设备,当主设备的从设备可以Wi-Fi参数发生变化后,从设备可以通过这个管理通道完成Wi-Fi参数的学习。
另外,主设备、从设备(如:图1中的主设备、从设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图1中的主设备、从设备可以称为路由设备)的广播模块会广播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可以包括连通状态和链路质量;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息还可以包括启动状态以及设备类型。其中,所述连通状态用于指示所述路由设备与主设备的连通状态。该连通状态可以包括连通或不连通。对于从设备而言,该连通状态表示该从设备与主设备之间的网络是否连通;对于主设备而言,主设备广播的连通状态可以默认为连通。所述链路质量用于指示所述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所述启动状态用于指示所述路由设备是否在预设时长内启动。所述设备类型用于指示所述路由设备是主设备还是从设备。其中,所述主设备与网络侧(Internet)直接连接,所述从设备直接或间接与所述主设备连接,所述从设备通过主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连接。示例的,设备A与主设备连接,设备B与设备A连接,那么可以认为设备B与主设备间接连接。
参考图5,当有新的设备接入上述多级组网系统时,新的设备(即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待接入设备)的计算模块扫描各个路由设备(如图5中的主设备或从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并获取当前搜索到的各个路由设备的信号强度,然后根据扫描到的组网消息和搜索到的信号强度,查找到合适接入的设备,并接入该设备,从而完成接入所述多级组网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消息是用于组建网络的消息,相当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组网消息。
另外,组网形成后,主设备还可以动态调整组网结构。具体地,针对组网内的某一个设备A,假设设备A当前与设备B相连;主设备计算设备A到组网内的其他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如果发现该设备A到设备C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优于该设备A与设备B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主设备则通过与设备A之间的UPNP通道向设备A发送组网状态消息,指示设备A断开与设备B之间的连接,并接入设备C。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路由设备、待接入设备指的是能将数据包通过一个个网络传送至目的地的设备,也就是支持路由的设备,如:有线或无线路由器、具有路由功能的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简称PLC)设备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可以应用于分布式网络中,更具体地,可以应用于图1或图5所示的多级组网系统。如图6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路由设备确定自身的连通状态以及链路质量。
其中,所述路由设备与主设备的连通状态可以是“连通”,即认为所述路由设备能够通往主设备,也就是说可以认为该路由设备与主设备之间的网络是连通的。所述组网内与主设备的连通状态可以是“不连通”,即认为所述路由设备不能通往主设备,也就是说可以认为该路由设备与主设备之间的通路(有线或无线)是不连通的,即是断开的。
链路质量用于指示所述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链路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该路由设备的链路能力,如:该路由设备提供的子网络的信号强度。示例的,可以用数值来表示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的好坏。当然,可以认为链路质量好的路由设备的链路能力较强,提供的子网络的信号更强,用户终端接入该子网络可以获得较好的上网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路由设备还可以确定自身的启动状态,所述启动状态用于指示所述路由设备是否在预设时长内启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时长是当前时刻之前的一个时间窗,并且该时间窗的结束时刻为当前时刻。其中,当前时刻指的是路由设备执行步骤 101确定启动状态的时刻。示例的,“启动状态”可以指示所述路由设备是否在前5分钟内刚启动;可以认为,如果该路由设备刚刚启动,则链路质量还不稳定,在一段时间后,该链路质量才会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路由设备还可以确定自身的设备类型,所述设备类型用于指示所述路由设备是主设备还是从设备。
具体实现中,可以用字段来表示上述连通状态、链路质量、启动状态以及设备类型。表1给出了上述连通状态、链路质量、启动状态以及设备类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表1
参考表1,“IsConnectOK”字段即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连通状态”,“LinkQuality”字段即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链路质量”,“RebootBit”字段即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启动状态,“Mode”即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设备类型。主设备的“IsConnectOK”字段默认为1。需要说明的是,各个字段的取值不限于表1所示的取值,还可以有其他取值,可以代表各个字段所指示的含义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对比不做限定。
步骤102、路由设备广播组网消息,所述组网消息包括所述连通状态以及所述链路质量。
具体实现中,路由设备可以扩展服务集标识(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并将步骤 101确定的各个字段填充至SSID的扩展字段中,并通过广播模块广播SSID。另外,可以用信息元素(information element,IE)字段来标识已经扩展的SSID。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组网消息可以是上述SSID。进一步地,组网消息中各个字段依次为所述连通状态、所述链路质量、所述启动状态以及所述设备类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组网消息中还可以包括设备类型,对外通知设备本身是从设备还是主设备。组网消息中还可以包括启动状态,对外通知设备是不是刚刚启动。
结合表1的示例,以“IsConnectOK”=1,“LinkQuality”=-40,“RebootBit”=1,“Mode”=0x02为例,那么该路由设备对外广播的组网消息的字段值如下表2所示。
表2
需要说明的是,表2中“LinkQuality”0x28表示链路质量,其余字段为填充字段,也可以不包含填充字段,在此不做限定。
步骤103、待接入设备接收至少两个路由设备广播的至少两个组网消息。
具体实现中,待接入设备的计算模块扫描各个路由设备广播的SSID,如此就可以获得各个路由设备的组网消息。
步骤104、待接入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路由设备广播的至少两个组网消息确定所述至少两个路由设备中与主设备连通的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
具体实现中,待接入设备获取各个路由设备广播的组网消息,根据各个路由设备广播的组网消息中的“连通状态”,如“IsConnectOK”字段,根据各个路由设备的连通状态筛选出能够通往主设备的设备。所述的能够通往主设备的设备,即为所述的第一类路由设备。其中,主设备也属于所述第一类路由设备。
步骤105、待接入设备计算获取与每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之间的RSSI值,计算待接入设备与每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
具体实现中,当待接入设备扫描到路由设备的无线信号,如:WiFi信号,待接入设备就可以相应地测量出每一个路由设备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Strength Indication,RSSI)值,即待接入设备与广播该组网消息的路由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值,因此,待接入设备可以获取到每一个上述第一类路由设备对应的RSSI值。
进一步,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类组网设备,根据每个第一类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和每个第一类路由设备对应的RSSI值,待接入设备可以得到该待接入设备与该第一类路由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例如:待接入设备与该第一类路由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该第一类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该第一类设备对应的RSSI值/n。其中,n为大于1的数值,并且n 的取值取决于待接入设备的无线芯片(如:WiFi芯片),待接入设备中设置的芯片不同,则 n的取值不同。
以下以n=2为例,详细介绍待接入设备如何计算与每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
例如:步骤104待接入设备确定的第一类路由设备是路由设备A、路由设备B、路由设备C。其中,路由设备A对外广播的组网消息中的“链路质量字段”指示的链路质量是 -80dBm,路由设备B对外广播的组网消息中的“链路质量字段”指示的链路质量是-60dBm,路由设备C对外广播的组网消息中的“链路质量字段”指示的链路质量是-40dBm。另外,路由设备A、路由设备B、路由设备C对应的RSSI值分别是-20dBm,-40dBm,-60dBm。
根据以上所述的计算方法,待接入设备与路由设备A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为:-80+(-20/2)=-90dBm;
待接入设备与路由设备B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为:-60+(-40/2)=-80dBm;
待接入设备与路由设备C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为:-40+(-60/2)=-70dBm。
步骤106、待接入设备接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中,与待接入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最好的路由设备。
也就是说,待接入设备接入所述与待接入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最好的路由设备提供的网络,作为所述与待接入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最好的路由设备的下级设备加入当前组网。示例的,待接入设备与上述路由设备A、路由设备B、路由设备C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分别是-90dBm、-80dBm、-70dBm,由于-70dBm>-80dBm>-90dBm,因此待接入设备与路由设备C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最好,所以待接入设备接入路由设备C。
具体实现中,路由设备广播的组网消息中携带该设备自身的介质访问控制(MediaAccess Control,MAC)地址,如此,在待接入设备根据某个组网消息中的链路质量计算出的有效链路质量最好之后,可以根据这个组网消息中的MAC地址确定发送该组网消息的设备。
当然,待接入设备成功加入当前组网后,也可以向外广播组网消息,以便其他待接入设备扫描其广播的组网消息,根据其广播的组网消息中的连通状态以及链路质量决定是否接入该设备。
另外,待接入设备成功加入当前组网后,还可以再次执行步骤103-106,即该设备以特定的周期扫描其他路由设备广播的组网消息,计算与各个路由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如果发现与某个设备之间的链路质量,优于步骤106接入的路由设备,则可以接入新发现的这个设备。
更进一步地,待接入设备成功加入当前组网后,连续M次执行步骤103-106,发现与某个设备之间的链路质量,优于步骤106接入的路由设备,才接入新发现的这个设备。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路由设备广播的组网消息包括启动状态的前提下,若所述至少两个路由设备中不存在与主设备连通的路由设备(即所述第一类路由设备),待接入设备则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路由设备广播的组网消息中的启动状态判断所述至少两个路由设备中是否存在在预设时长内启动的第二类路由设备。
若所述至少两个路由设备中存在所述第二类路由设备,所述待接入设备则等待一定时长后再次接收所述至少两个路由设备广播的组网消息。
也就是说,虽然路由设备广播的组网消息中的连通状态显示路由设备不能通往主设备,但是这可能是由于设备刚刚启动,信号不稳定而导致的。因此,待接入设备可以等待一段时间后再次执行步骤201,扫描路由设备广播的SSID。
下面分别介绍各个设备确定自身的连通状态、链路质量的方案。
1.确定连通状态的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如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路由设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自身的连通状态,具体如下:
第一、接收上级设备广播的组网消息,将所述上级设备广播的组网消息中的连通状态作为所述连通状态。
具体实现中,如果设备的上级设备广播的组网消息中的IsConnectOk字段为0,那么该设备对外广播的IsConnectOk字段也可以为0。
第二、设备周期性探测与主设备之间的连通状态,根据探测结果确定所述连通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设备与主设备之间的连通状态,指的是设备是否可以通往主设备,可以是设备直接与主设备连接,也可以是设备与主设备间接连接。
若所述探测结果为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主设备断开连接,即该设备不能通往主设备,则确定所述连通状态为第一数值;所述第一数值用于指示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主设备未连通(包括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如:表1中的IsConnectOK字段取值为“0”。
若所述探测结果为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主设备连接,即该设备能够通往主设备,则确定所述连通状态为第二数值;所述第二数值用于指示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主设备已连通(包括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如:表1中的IsConnectOK字段取值为“1”。
具体地,设备可以通过Repeater链路,如图5中设备的UPNP模块之间的通道,每500ms 探测一次上行链路的联通状态,即尝试联网,如果联网失败,则感知自身连接断开,立刻将IsConnectOk字段置0。
另外,设备还可以根据联网失败的次数来判断链路是否断开,连续N次失败后,则将 IsConnectOk参数置0。当成功联网,则将IsConnectOk字段重新置为1。
第三、采用心跳机制,根据心跳数据包的接收情况确定上述连通状态。
具体地,从设备(如: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路由设备)周期性向组网中的主设备发送心跳数据包,若所述路由设备确定所述主设备已接收到所述心跳数据包,则确定所述连通状态为第二数值;所述第二数值用于指示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主设备已连接;若所述路由设备确定连续N次发送的心跳数据包均未被所述主设备接收,则确定所述连通状态为第一数值;所述第一数值用于指示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主设备未连接;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通常,设备通过采用心跳机制能够及时监听到设备自身在网络中的状态,所谓“心跳机制”,是指从设备周期性向组网中的主设备发送自己的心跳数据包,若发送心跳数据包的从设备没有在预定的时刻收到组网中的主设备发送的回复,如:“ok消息”,表示该主设备没有接收到这个从设备发送的心跳数据包,则可判断该从设备出现系统故障。
示例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根据心跳机制判断连通状态的方法,如图7所示,具体包括:
S1.组网建立成功之后,从设备开始向主设备发送心跳数据包。
具体实现中,心跳周期可以为10秒,即从设备每隔10s向主设备发送一个心跳数据包。心跳数据包可以用于指示从设备当前的系统状态,例如:从设备的链路质量等。
S2.从设备判断心跳数据包是否被主设备成功接收,即是否接收到主设备的回复。
若接收到主设备的回复,则确定心跳数据包被主设备成功接收,则执行步骤S3,继续心跳,等待特定的时刻发送心跳数据包。
若未接收到主设备的回复,则确定心跳数据包未被主设备成功接收,则执行步骤S4。
S3.从设备继续向主设备发送心跳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将IsConnectOk字段置1。
S4.从设备将计数器加1,并监测计数器的值,当计数器的值大于3时,执行S5。
具体实现中,计数器的初始值可以置为0。
S5.从设备确定与主设备之间的连接是断开的。
其中,上述N=3,即从设备连续3次发送的心跳数据包均未被主设备成功接收,那么可以认为从设备与主设备之间处于断开连接的状态,从设备可以将IsConnectOk字段置0。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5从设备确定与主设备断开之后,还可以按照重连周期尝试重连。其中,重连周期满足如下计算公式:
重连周期=(t×3)×(2m),其中,t为心跳周期,即从设备发送心跳数据包的周期;m为重连次数。示例的,当m=1时,重连周期为(t×3)×(21),即在步骤S5之后,间隔(t×3)×(21)s 后第一次尝试重连;当m=2时,重连周期为(t×3)×(22),即在步骤S5之后,间隔(t×3)×(22)s后第二次尝试重连,以此类推,从设备可以确定出每一次进行重连的时间。
从设备经过重连与主设备重新建立连接后,再次发送的心跳数据包被主设备成功接收,则将计数器清零。
综上,按照上述的心跳机制,心跳失败(即连续N次)立刻将IsConnectOk字段置0,心跳恢复正常之后重新置1。
2.确定链路质量的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路由设备可以根据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以及所述路由设备与上级设备之间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来确定自身的链路质量。具体地,若所述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的小于该路由设备与所述上级设备之间的RSSI值,则确定所述链路质量为所述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与链路衰减值之和,其中,所述链路衰减值为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上级设备之间的链路上的信号衰减量;若该路由设备与所述上级设备之间的RSSI值小于所述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则确定所述链路质量为所述RSSI值与链路衰减值之和。
需要说明的是,RSSI用于表示设备之间的信号的强弱,受到设备之间的距离、障碍物等因素的影响,设备之间的RSSI值会衰减,通常为小于0的值。若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上级设备之间的链路为有线链路,可以认为上级设备到下级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没有衰减,则所述路由设备与上级设备之间的RSSI值默认为零。若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上级设备之间的链路为无线链路,所述路由设备扫描到上级设备广播的信号(如:WiFi信号)时,可以测量到自身与上级设备之间的RSSI值,可以为小于零的数值。
以下结合图8详细说明如何计算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参考图8,若设备之间的连接为有线连接,则链路衰减值为-1dBm;若设备之间的连接为无线连接,则链路衰减值为-3dBm。另外,下级设备为PLC设备时,即下级设备与上级设备之间的连接是通过电力线连接,则链路衰减值为-3dBm。
示例的,可以认为网络侧的信号传递主路由没有衰减,主设备处的信号能量是1mw,通常链路质量单位是dBm,主设备处的信号能量1mw转换为链路质量为0dBm,即 1mw=0dBm。参考图8,可以理解的是,随着信号的传播,受到障碍物和距离的影响,能量会逐渐衰弱,因此在接收端的链路质量通常为负值,并且链路质量越接近0表示链路质量越好。图8所示的组网中设备A是主设备,其余设备B~设备G是从设备。设备I为具有路由功能的PLC设备,其余设备是有线或无线路由器。
设备A对外广播的链路质量为0;
设备B与设备A之间为无线链路,设备B测量与设备A之间的RSSI值,示例的设备 B与设备A之间的RSSI值=-20dBm。对于设备B来说上级设备是设备A,设备A的链路质量是0。进一步,由于-20<0,无线链路对应的链路衰减值为-3dBm,所以设备B的链路质量=(-20)+(-3)=-23dBm。
设备C与设备B之间为有线链路,因此设备C与设备B之间的RSSI值=0,对于设备 C来说上级设备是设备B,设备B的链路质量是-23dBm。进一步,由于-23<0,有线链路对应的链路衰减值为-1dBm,所以设备C的链路质量=(-23)+(-1)=-24dBm。
设备D与设备B之间为无线链路,设备D测量与设备B之间的RSSI值,例如:RSSI 值=-10dBm,对于设备D来说上级设备是设备B,设备B的链路质量是-23dBm。进一步,由于-23<-10,无线链路对应的链路衰减值为-3dBm,所以设备D的链路质量=(-23)+(-3) =-26dBm。
设备E与设备D之间为无线链路,设备E测量与设备D之间的RSSI值,例如:RSSI 值=-10dBm,对于设备E来说上级设备是设备D,设备D的链路质量是-26dBm。进一步,由于-26<-10,无线链路对应的链路衰减值为-3dBm,所以设备E的链路质量=(-26)+(-3) =-29dBm。
同样,设备F与设备D之间为无线链路,设备F测量与设备D之间的RSSI值,例如:RSSI值=-30dBm,对于设备F来说上级设备是设备D,设备D的链路质量是-26dBm。进一步,由于-30<-26,无线链路对应的链路衰减值为-3dBm,所以设备F的链路质量=(-30)+ (-3)=-33dBm。
设备H与设备A之间为有线链路,因此设备H与设备A之间的RSSI值=0,对于设备 H来说上级设备是设备A,设备A的链路质量是0dBm。进一步,由于有线链路对应的链路衰减值为-1dBm,所以设备H的链路质量=0+(-1)=-1dBm。
设备I与设备H之间为有线链路,因此设备I与设备H之间的RSSI值=0,对于设备I来说上级设备是设备H,设备H的链路质量是-1dBm。进一步,由于-1<0,设备I为PLC,与上级设备之间的链路衰减值为-3dBm,所以设备F的链路质量=(-1)+(-3)=-4dBm。
设备G与设备I之间为有线链路,因此设备G与设备I之间的RSSI值=0,对于设备G来说上级设备是设备I,设备I的链路质量是-4dBm。进一步,由于-4<0,有线链路的链路衰减值为-1dBm,所以设备F的链路质量=(-4)+(-1)=-5dBm。
需要说明的是,在混合组网的场景下,主设备了解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后,主设备可以了解到网络拓扑中每一个从设备的链路信息。如果下级设备不知道上级设备的链路信息,如:上、下级设备之间为有线连接,下级设备则不知道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则主设备可以通过与从设备(即UPNP协议模块之间的通道)之间的管理通道向从设备传递该从设备的上级设备的链路信息,如:从设备的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一般情况下,主设备需要向有线连接的从设备发送该从设备的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或者,主设备直接向有线连接的从设备发送该从设备的链路质量。如此,每一个从设备都可以获取到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另外,下级设备也可以接收上级设备广播的组网消息,根据组网消息中的“链路质量”获得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接入方法,执行主体为待接入设备,如图9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待接入设备扫描各个路由设备广播的SSID。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路由设备广播的SSID中包括两个特定的字段,如:IsConnectOK 字段、LinkQuality字段。可选地,各个路由设备广播的SSID中还可以包括RebootBit字段以及Mode字段,分别用于指示路由设备自身的连通状态、链路质量、启动状态以及设备类型。
步骤202、待接入设备对路由设备进行筛选。
具体的,待接入设备可以通过SSID中的某些字段对路由设备进行筛选,例如可以通过 SSID中的IE字段。其中,IE字段是扩展SSID的标识。如果路由设备广播的SSID不包含IE字段,说明该SSID没有被扩展,那么也就不包含路由设备的连通状态、启动状态、链路质量等信息,则不处理该路由设备广播的SSID。如果路由设备广播的SSID包含IE字段,说明该SSID被扩展了,扩展字段包含了路由设备的连通状态、启动状态、链路质量等信息,则进行步骤203,对通过步骤202筛选的路由设备的SSID执行进一步的筛选。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02是可选步骤,待接入设备也可以在执行步骤201后直接执行步骤203。
步骤203、待接入设备判断是否存在能够通往主设备的路由设备。
具体地,如果通过步骤202的筛选后留下的路由设备中,存在能够通往主设备的路由设备,则执行步骤204a。如果通过步骤202的筛选后留下的路由设备中,不存在能够通往主设备的路由设备,则执行步骤204b。
具体实现中,可以通过各个路由设备广播的SSID中的IsConnectOK字段来判断路由设备的连通状态,即路由设备是否能够通往主设备。示例的,IsConnectOK字段为1,即广播该SSID的路由设备与主设备的连通状态为“能够通往主设备”。如果SSID中的IsConnectOK 字段为0,即广播该SSISD的路由设备与主设备的连通状态为“不能通往主设备”。其中,“1”可以认为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数值,“0”可以认为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数值。
步骤204a、待接入设备判断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
具体实现中,“可接受范围内”可以是“大于-50dBm”,也就是说待接入设备判断能够通往主设备的路由设备中是否有链路质量大于-50dBm的路由设备,若能够通往主设备的路由设备中存在链路质量大于-50dBm的路由设备,则执行步骤205a。否则,执行步骤205b。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各个路由设备广播的SSID中的LinkQuality字段来确定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示例的,LinkQuality字段为0x28,即广播该SSID的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为-40dBm。
步骤205a、待接入设备选择与所述待接入设备之间有效链路质量最好的路由设备接入。
也就是说,待接入设备计算与“能够通往主设备的路由设备且链路质量大于-50dBm”的每一个路由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选择与所述待接入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最好的设备接入。
具体实现中,对于每一个“能够通往主设备的路由设备且链路质量大于-50dBm”的设备,根据该设备广播的组网消息中的链路质量以及待接入设备与该设备之间的RSSI值,计算待接入设备与该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具体地,待接入设备与该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该设备广播的组网消息指示的链路质量+待接入设备与该设备之间的RSSI值/n。其中,n的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已做限定,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若待接入设备与该设备之间的链路为有线链路,那么待接入设备与该设备之间的RSSI值默认为零,若待接入设备与该设备之间的链路为无线链路,那么待接入设备在扫描到该设备的无线信号时,可以测量得到自身与该设备之间的RSSI值,通常为负值。另外,链路衰减值是待接入设备与该设备之间的链路上的信号衰减量。
当然,待接入设备成功加入当前组网后,也可以向外广播组网消息。假设待接入设备最终接入的设备为设备A,那么待接入设备随后广播的组网消息中的LinkQuality字段可以根据待接入设备与设备A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来确定。
步骤205b、待接入设备等待3s再次执行步骤201。
需要说明的是,“3s”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待接入设备在步骤205b 等待的时长不仅仅限于3s,还可以是其他时长,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也就是说,如果待接入设备当前扫描到的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不是很理想,那么待接入设备可以等待一段时间后再次执行步骤201,扫描路由设备广播的SSID。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待接入设备在步骤205b中等待的时间过长,如超过3s,则可以在“能够通往主设备的路由设备且链路质量小于-50dBm的路由设备”中选择链路质量最好的路由设备接入。
步骤204b、待接入设备判断路由设备中是否存在刚启动的路由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刚启动”可以认为是路由设备在步骤201之前的预设时长内启动,如:在步骤201前5分钟内启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步骤201的时刻为第x分钟,这里则判断“不能通往主设备的路由设备”中是否有在第x-5分钟~第x分钟内启动的路由设备。
若断路由设备中存在刚启动的路由设备,则执行步骤205b,等待3s再次执行步骤203。也就是说,虽然路由设备广播的SSID中的IsConnectOK字段显示路由设备不能通往主设备,但是这可能是由于设备刚刚启动,信号不稳定而导致的。因此,待接入设备可以等待一段时间后再次执行步骤201,扫描路由设备广播的SSID。
若断路由设备中不存在刚启动的路由设备,则执行步骤206。
步骤206、待接入设备选择链路质量最好的路由设备接入。
也就是说,待接入设备计算与“不能通往主设备的路由设备且不是刚启动的路由设备”的每一个路由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选择与所述待接入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最好的设备接入。
具体实现中,对于每一个“不能通往主设备的路由设备且不是刚启动的路由设备”的设备,根据该设备广播的组网消息中的链路质量以及待接入设备与该设备之间的RSSI值,计算待接入设备与该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具体地,待接入设备与该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该设备的链路质量+该设备对应的RSSI值/n。其中,n为大于1的数值,并且n的取值取决于待接入设备的无线芯片(如:WiFi芯片),待接入设备中内置不同的无线芯片n取不同的值;另外,该设备对应的RSSI值即待接入设备与该设备之间的RSSI值,当待接入设备扫描到该设备的无线信号时,待接入设备就可以测量出与该设备之间的RSSI值。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路由设备广播的SSID中的IsConnectOK字段显示路由设备不能通往主设备,并且路由设备不是刚刚重启,说明该路由设备网络不通,那么则在可以选择其中信号质量最好的接入。
以下结合两个场景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接入方法,具体如下:
场景一:参考图10,AP1与主设备之间隔了一堵墙,AP2与主设备之间隔了两堵墙。假设当前的组网状态下主设备、AP1、AP2的链路质量都很好,当主设备、AP1、AP2同时掉电,再同时全部上电,整个网络重组的步骤如下:
Step1:假设AP2比AP1先启动。AP2启动之后,接收到主设备广播的组网消息,AP2计算与主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由于AP2与主设备之间隔了两堵墙,AP2与主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不够理想(例如-70dBm),主AP又是刚重启,AP2就等待3s再进行扫描。
Step2:AP1重启,发现主设备重启,AP1计算与主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为-40dBm,链路质量可以接受,就直接接入主设备。
Step3:AP2等待3s之后,扫描到主设备和AP1广播的组网消息,计算与AP1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如:-50dBm)优于AP2与主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如-70dBm),在其中选链路质量较好的AP1接入。
场景二:参考图11,主设备与网络侧直接连接,从设备A与主设备直接连接,从设备B未联网。主设备、从设备A、从设备B均会向外广播组网消息,各设备组网消息中字段的具体取值详见图11,具体地,主设备广播的组网消息中IsConnectOK字段为1,LinkQuality 字段为0,RebootBit字段为0,Mode字段为1。从设备A广播的组网消息中IsConnectOK 字段为1,LinkQuality字段为30,RebootBit字段为0,Mode字段为2。从设备B广播的组网消息中IsConnectOK字段为0,LinkQuality字段为40,RebootBit字段为0,Mode字段为 2。
Step1:新接入的从设备C会同时扫描到3个组网消息,其中,从设备B的组网消息中IsConnectOK字段为0,说明该设备未联网,从设备C放弃接入从设备B。
Step2:从设备C计算到主设备实际的链路质量,具体地:从设备C扫描到主设备的无线信号时,可以测量出自身与主设备之间的RSSI值,如:-100dBm,并且从设备C收到主设备广播的链路质量为0,也就主设备的链路质量为0。因此,从设备C与主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是0+(-100dBm/n),以n=2为例,从设备C与主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为 -50dBm,从设备C对链路质量不满意,继续扫描。
Step3:从设备C计算到从设备A实际的链路质量,具体地:从设备C扫描到从设备A的无线信号时,可以测量出自身到从设备A之间的RSSI值,如:-30dBm,并且从设备C 收到从设备A广播的组网消息中LinkQuality字段为30,也就从设备A的链路质量为 -30dBm。因此,从设备C与从设备A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是-30dBm+(-30dBm/n),同样以n=2为例,从设备C与从设备A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为-45dBm,大于从设备C到主设备的链路质量-50dBm,所以接入从设备A。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方法,当前组网中的设备广播自身的链路质量以及自身与主设备的连通状态。待接入组网的设备扫描组网中的各个设备广播的组网消息,根据各个设备广播的组网消息中的链路质量和连通状态,以及所述待接入组网的设备扫描到的各个路由设备的信号强度,确定通往主设备的网络质量最好的设备,从而可以接入该网络质量最好的设备。如此,Wi-Fi组网中的每一级设备都能够自主选择通往主设备的最优链路连接到主设备,避免设备接入后出现网络不通的情况,这样能够满足终端设备从Wi-Fi组网中的任何一级设备接入都能获得最好的上网体验。另外,由于每一级设备的链路状态都是最佳的,提升了组网效率以及和主、从设备之间参数同步的时间。在另一方面,由于新接入的可以选择最优的进行接入,不会造成接入后网络不通的情况,因此还可以将目前的组网从2级拓展到多级,大大提升了小型局域网覆盖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路由设备,所述路由设备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所示系统中的主设备或从设备。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2示出了上述路由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所述路由设备包括接收单元301、确定单元302以及发送单元303。
接收单元301,用于支持所述路由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接收上级设备广播的组网消息”的步骤,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确定单元302,用于支持所述路由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1,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发送单元303,用于支持所述路由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2,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在图13中,该路由设备包括:处理模块401和通信模块402。处理模块401用于对路由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执行上述确定单元302执行的步骤,和/或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模块402用于支持路由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交互,例如,执行上述接收单元301和发送单元303执行的步骤。如图13所示,路由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403,存储模块403用于存储路由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当处理模块401为处理器501,通信模块402为收发器502,存储模块403为存储器503 时,路由设备可以为图14所示的路由设备。如果收发器为接收器和发射器,接收器执行上述接收单元301所执行的步骤,发射器执行发送单元303执行的步骤。
下面结合图14对该路由设备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处理器501是路由设备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501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其中,处理器501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503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3内的数据,执行路由设备的各种功能。
在具体的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5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14中所示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路由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14中所示的处理器501和处理器505。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处理器(single-CPU),也可以是一个多核处理器(multi-CPU)。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存储器5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503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总线504与处理器501相连接。存储器503也可以和处理器501集成在一起。
其中,所述存储器503用于存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软件程序,并由处理器501来控制执行。
收发器502,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图1系统中的其他路设备间的通信。还可以用于与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收发器502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实现接收功能,以及发送单元实现发送功能。
通信总线504,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4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图14中示出的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路由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需要说明的是,当路由设备的处理器501运行存储器503内存储的代码时,可以执行路由设备的计算模块(参考图5)的步骤:计算是否接入,处理器501运行存储器503内存储的代码时还可以通过收发器502执行广播模块(参考图5)的步骤:广播自身的组网消息。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5示出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待接入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待接入设备包括接收单元601、确定单元602、获取单元603、计算单元604以及接入单元605。
接收单元601,用于支持该待接入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3、201,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确定单元602,用于支持该待接入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4、203/204b,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获取单元603,用于支持该待接入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5中获取RSSI值的动作,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计算单元604,用于支持该待接入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5中计算有效链路质量的动作,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接入单元605,用于支持该待接入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6,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待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在图16中,该待接入设备包括:处理模块701和通信模块702。处理模块701用于对待接入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如执行上述确定单元602、获取单元603、计算单元604以及接入单元605,和/或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模块702 用于支持待接入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交互,例如,执行上述接收单元601执行的步骤。如图16所示,待接入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703,存储模块703用于存储待接入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当处理模块701为处理器801,通信模块702为收发器802,存储模块703为存储器803 时,待接入设备为图17所示的待接入设备。
下面结合图17对该路由设备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处理器801是路由设备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801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其中,处理器801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803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803内的数据,执行路由设备的各种功能。
在具体的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8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17中所示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路由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17中所示的处理器801和处理器805。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处理器(single-CPU),也可以是一个多核处理器(multi-CPU)。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存储器8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803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总线804与处理器801相连接。存储器803也可以和处理器801集成在一起。
其中,所述存储器803用于存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软件程序,并由处理器801来控制执行。
收发器802,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图1系统中的其他路设备间的通信。还可以用于与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收发器802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实现接收功能,以及发送单元实现发送功能。
通信总线804,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图17中示出的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路由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的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出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该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5)
1.一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路由设备,所述至少两个路由设备包括一个主设备和至少一个从设备;
所述主设备与网络侧直接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从设备与所述主设备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所述从设备能够自动学习所述主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连接方式的接入参数;
每个所述路由设备广播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连通状态以及链路质量;其中,所述连通状态用于指示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主设备的连通状态,所述链路质量用于指示所述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待接入设备,
所述待接入设备接收所述至少两个路由设备广播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消息;
所述待接入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消息确定所述至少两个路由设备中与所述主设备连通的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
所述待接入设备获取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的信号强度;
所述待接入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中的链路质量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的信号强度,计算所述待接入设备与每一个所述第一类路由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
所述待接入设备接入所述第一类路由设备中,与所述待接入设备之间的链路质量最好的路由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路由设备为所述主设备,则所述连通状态为已连通。
4.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路由设备确定连通状态以及链路质量;所述连通状态用于指示所述路由设备与主设备的连通状态,所述链路质量用于指示所述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所述路由设备为所述主设备或从设备;所述主设备与网络侧直接连接,所述从设备与所述主设备直接或间接相连,所述从设备能够自动学习所述主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连接方式的接入参数;
所述路由设备广播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连通状态以及所述链路质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路由设备确定启动状态,所述启动状态用于指示所述路由设备是否在预设时长内启动;
则,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启动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路由设备为所述主设备,所述路由设备确定连通状态具体包括:确定所述连通状态为已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路由设备为所述从设备,所述路由设备确定连通状态具体包括:
所述路由设备接收上级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将所述上级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中的连通状态作为所述连通状态;或,
所述路由设备周期性探测与所述主设备之间的连通状态,根据探测结果确定所述连通状态;或,
所述路由设备周期性向所述主设备发送心跳数据包,根据所述主设备对所述心跳数据包的接收情况确定所述连通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设备根据探测结果确定所述连通状态具体包括:
若所述探测结果为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主设备断开连接,则确定所述连通状态为第一数值;所述第一数值用于指示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主设备未连通;
若所述探测结果为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主设备连接,则确定所述连通状态为第二数值;所述第二数值用于指示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主设备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设备根据所述主设备对所述心跳数据包的接收情况确定所述连通状态具体包括:
若所述路由设备确定所述主设备已接收到所述心跳数据包,则确定所述连通状态为第二数值;所述第二数值用于指示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主设备连通;
若所述路由设备确定连续N次发送的心跳数据包均未被所述主设备接收,则确定所述连通状态为第一数值;所述第一数值用于指示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主设备未连通;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4、5、8、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设备确定链路质量具体包括:
所述路由设备确定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以及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上级设备之间的接收信号强度RSSI值;
若所述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小于所述RSSI值,则确定所述链路质量为所述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与链路衰减值之和;
若所述RSSI值小于所述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则确定所述链路质量为所述RSSI值与链路衰减值之和;
其中,所述链路衰减值为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上级设备之间的链路上的信号衰减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设备确定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上级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将所述上级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中的链路质量确定为所述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或,
接收所述主设备发送的所述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设备确定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上级设备之间的RSSI值具体包括:
若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上级设备之间的链路为有线链路,则确定所述RSSI值为零;
若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上级设备之间的链路为无线链路,所述路由设备则测量所述RSSI值。
13.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待接入设备接收至少两个路由设备广播的至少两个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广播所述第一消息的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以及连通状态;所述连通状态用于指示广播所述第一消息的路由设备与主设备的连通状态,所述链路质量用于指示广播所述第一消息的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所述主设备与网络侧直接连接;
所述待接入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消息确定所述至少两个路由设备中与所述主设备连通的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
所述待接入设备获取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的信号强度;
所述待接入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中的链路质量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的信号强度计算所述待接入设备与每一个所述第一类路由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
所述待接入设备接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中,与所述待接入设备之间的链路质量最好的路由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启动状态,所述启动状态用于指示广播所述第一消息的路由设备是否在预设时长内启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至少两个路由设备中不存在所述第一类路由设备,则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消息中的启动状态判断所述至少两个路由设备中是否存在在预设时长内启动的第二类路由设备;
若所述至少两个路由设备中存在所述第二类路由设备,所述待接入设备则等待一定时长后再次接收所述至少两个路由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接入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中的链路质量计算所述待接入设备与每一个所述第一类路由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具体包括:
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类路由设备,所述待接入设备与该第一类路由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该第一类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该第一类路由设备与所述待接入设备之间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n);其中,所述n为大于1的数。
17.一种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连通状态以及链路质量;所述连通状态用于指示所述路由设备与主设备的连通状态,所述链路质量用于指示所述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所述路由设备为所述主设备或从设备;所述主设备与网络侧直接连接,所述从设备与所述主设备直接或间接相连,所述从设备能够自动学习所述主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连接方式的接入参数;
发送单元,用于广播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连通状态以及所述链路质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启动状态,所述启动状态用于指示所述路由设备是否在预设时长内启动;
则,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启动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路由设备为所述主设备,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所述连通状态为已连通。
20.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路由设备为所述从设备,
还包括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上级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上级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中的连通状态作为所述连通状态;或,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周期性探测与所述主设备之间的连通状态,根据探测结果确定所述连通状态;或,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周期性向所述主设备发送心跳数据包;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主设备对所述心跳数据包的接收情况确定所述连通状态。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探测结果为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主设备断开连接,则确定所述连通状态为第一数值;所述第一数值用于指示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主设备未连通;
若所述探测结果为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主设备连接,则确定所述连通状态为第二数值;所述第二数值用于指示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主设备连通。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若确定所述主设备已接收到所述心跳数据包,则确定所述连通状态为第二数值;所述第二数值用于指示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主设备连通;
若确定连续N次发送的心跳数据包均未被所述主设备接收,则确定所述连通状态为第一数值;所述第一数值用于指示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主设备未连通;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23.根据权利要求17、18、21、22任一项所述的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以及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上级设备之间的接收信号强度RSSI值;
若所述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小于所述RSSI值,则确定所述链路质量为所述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与链路衰减值之和;
若所述RSSI值小于所述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则确定所述链路质量为所述RSSI值与链路衰减值之和;
其中,所述链路衰减值为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上级设备之间的链路上的信号衰减量。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接收单元接收所述上级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将所述上级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中的链路质量确定为所述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或,
通过接收单元接收所述主设备发送的所述上级设备的链路质量。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上级设备之间的链路为有线链路,则确定所述RSSI值为零;
若所述路由设备与所述上级设备之间的链路为无线链路,则测量所述RSSI值。
26.一种待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至少两个路由设备广播的至少两个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广播所述第一消息的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以及连通状态;所述连通状态用于指示广播所述第一消息的路由设备与主设备的连通状态,所述链路质量用于指示广播所述第一消息的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所述主设备与网络侧直接连接;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消息确定所述至少两个路由设备中与所述主设备连通的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的信号强度;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中的链路质量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的信号强度计算所述待接入设备与每一个所述第一类路由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
接入单元,用于接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路由设备中,与所述待接入设备之间的链路质量最好的路由设备。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待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启动状态,所述启动状态用于指示广播所述第一消息的路由设备是否在预设时长内启动。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待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若所述至少两个路由设备中不存在所述第一类路由设备,则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消息中的启动状态判断所述至少两个路由设备中是否存在在预设时长内启动的第二类路由设备;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至少两个路由设备中存在所述第二类路由设备,则等待一定时长后再次接收所述至少两个路由设备广播的第一消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6-28任一项所述的待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针对每一个所述第一类路由设备,所述待接入设备与该第一类路由设备之间的有效链路质量=该第一类路由设备的链路质量+(该第一类路由设备与所述待接入设备之间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n);其中,所述n为大于1的数。
30.一种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路由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4-12任一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
31.一种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设备包括执行如权利要求4-12任一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的装置。
3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路由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路由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4-12任一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
33.一种待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待接入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3-16任一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
34.一种待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接入设备包括执行如权利要求13-16任一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的装置。
3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待接入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待接入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3-16任一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24777.5A CN113473518B (zh) | 2017-10-17 | 2017-10-17 |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7/106596 WO2019075647A1 (zh) | 2017-10-17 | 2017-10-17 |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设备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624777.5A Division CN113473518B (zh) | 2017-10-17 | 2017-10-17 |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89089A CN110089089A (zh) | 2019-08-02 |
CN110089089B true CN110089089B (zh) | 2021-06-08 |
Family
ID=6617424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624777.5A Active CN113473518B (zh) | 2017-10-17 | 2017-10-17 |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设备 |
CN201780078157.8A Active CN110089089B (zh) | 2017-10-17 | 2017-10-17 |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624777.5A Active CN113473518B (zh) | 2017-10-17 | 2017-10-17 |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265092B2 (zh) |
EP (1) | EP3687132B1 (zh) |
CN (2) | CN113473518B (zh) |
AU (1) | AU2017436569B2 (zh) |
WO (1) | WO201907564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255494B1 (ko) * | 2018-02-22 | 2021-05-24 |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 복수의 슬레이브 관리 모듈에게 id를 할당하기 위한 무선 배터리 제어 시스템, 방법 및 배터리 팩 |
US10833972B2 (en) * | 2018-11-30 | 2020-11-10 | Dispersive Networks, Inc. | Automatically selecting an optimized communication channel for communications with a deflect in an overlay network |
CN112954819B (zh) * | 2019-12-11 | 2023-09-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组网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
CN113840265A (zh) * | 2020-06-24 | 2021-12-24 |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 网络访问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1770518A (zh) * | 2020-07-10 | 2020-10-13 | 浙江瑞瀛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zigbee智能家居拓展系统及方法 |
CN113950098B (zh) * | 2020-07-15 | 2024-06-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Ap设备组网方法、ap设备及系统 |
CN111830844B (zh) * | 2020-08-14 | 2023-06-23 |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智能家居控制面板 |
CN112235811B (zh) * | 2020-09-28 | 2022-04-01 | 深圳市微网力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多个路由器组网的方法、路由器、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4025406B (zh) * | 2021-11-04 | 2024-02-02 |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排烟系统的通信方法和装置及排烟系统 |
CN116366496B (zh) * | 2023-05-26 | 2023-08-18 | 广东宏大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104协议数据接收处理上传方法、系统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67631A (zh) * | 2013-03-27 | 2013-06-19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mesh聚合链路建立方法和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620289B1 (ko) * | 2000-07-25 | 2006-09-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마스터 이탈시 사설 간이 네트워크 운영 방법 |
US7417971B2 (en) | 2002-10-04 | 2008-08-26 | Ntt Docomo,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rmant mode support with paging |
CN1996880A (zh) * | 2006-11-24 | 2007-07-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自适应管理网络设备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
US8868665B2 (en) * | 2011-10-31 | 2014-10-21 | At&T Mobility Ii Llc | Intelligent message routing and delivery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9559963B2 (en) * | 2011-12-20 | 2017-01-3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utomatic metering system |
CN102548038A (zh) | 2012-02-07 | 2012-07-04 | 江苏麦希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微功率无线网络组网方法 |
JP5880205B2 (ja) * | 2012-03-28 | 2016-03-0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 |
WO2014112941A1 (en) * | 2013-01-18 | 2014-07-24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Enhanced integration between wi-fi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EP3024267B1 (en) * | 2013-08-15 | 2018-01-0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judging node movement |
GB2522673B (en) * | 2014-01-31 | 2016-08-0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dual connectivity |
CN103974310B (zh) * | 2014-05-08 | 2017-06-06 | 江苏中科羿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多跳网络设备的树状拓扑构建方法、装置和系统 |
WO2016106730A1 (zh) * | 2014-12-31 | 2016-07-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从网络休眠及唤醒的方法、装置及主从网络省电系统 |
CN104683248B (zh) | 2015-02-14 | 2018-03-06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切换工作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
US10390174B2 (en) | 2015-09-03 | 2019-08-20 | Extreme Networks,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itigating the impact of beamforming on the accuracy of Wi-Fi based location tracking of client devices |
CN105873083A (zh) * | 2016-05-13 | 2016-08-17 | 安徽南瑞中天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网络组网方法 |
CN106060816B (zh) | 2016-05-20 | 2019-07-16 |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自组网方法及系统 |
CN105871717A (zh) | 2016-05-30 | 2016-08-17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链路稳定性的无人机自组网路由方法 |
CN106506697A (zh) | 2016-12-23 | 2017-03-15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分布式无线接入设备系统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
JP6726118B2 (ja) * | 2017-02-22 | 2020-07-22 |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制御装置、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位置推定システム |
CN107124729B (zh) | 2017-04-19 | 2020-01-03 | 福建江夏学院 | 一种无线中继方法及其系统 |
-
2017
- 2017-10-17 AU AU2017436569A patent/AU2017436569B2/en active Active
- 2017-10-17 EP EP17929129.9A patent/EP3687132B1/en active Active
- 2017-10-17 US US16/756,712 patent/US11265092B2/en active Active
- 2017-10-17 CN CN202110624777.5A patent/CN113473518B/zh active Active
- 2017-10-17 WO PCT/CN2017/106596 patent/WO2019075647A1/zh unknown
- 2017-10-17 CN CN201780078157.8A patent/CN11008908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67631A (zh) * | 2013-03-27 | 2013-06-19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mesh聚合链路建立方法和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687132A1 (en) | 2020-07-29 |
US11265092B2 (en) | 2022-03-01 |
CN113473518A (zh) | 2021-10-01 |
EP3687132A4 (en) | 2020-07-29 |
AU2017436569A1 (en) | 2020-05-14 |
AU2017436569B2 (en) | 2021-10-21 |
WO2019075647A1 (zh) | 2019-04-25 |
CN113473518B (zh) | 2023-11-03 |
CN110089089A (zh) | 2019-08-02 |
EP3687132B1 (en) | 2024-08-21 |
US20200266905A1 (en) | 2020-08-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89089B (zh) |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设备 | |
US10805984B2 (en) | Mesh node role discovery and automatic recovery | |
EP2750441B1 (en) | Content publishing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 |
EP3145161B1 (en) | Automatic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configuration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0740460B (zh) | 一种设备的入网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709839A (zh) | 多网关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EP3364670B1 (en) | Signal strength measurement method and device | |
US20140192634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Failover and Network Selection with Multi-Mode Modem in Remote Access Points | |
US20150049616A1 (en) |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a network device | |
WO2020032182A1 (en) | Base station coordinated synchronization block transmissions i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network | |
CN111405492A (zh) | 连接目标网络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
CN107409350B (zh) | 自动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和无线路由设备 | |
CN106506717A (zh) | 一种自动发现方法及设备 | |
CN102684966B (zh) | 设备入网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11617117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erforming cell (re)selection in non-public network | |
JP2018098699A (ja) |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 |
EP2469966A1 (en)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channel for wireless signal transmission | |
EP1872494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level of involvement of mesh poin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KR102066241B1 (ko) | 무선 인터페이스를 구성하기 위한 디바이스 및 그 디바이스에서의 방법 | |
KR101749203B1 (ko) | 기지국의 자율성을 위한 방법, 기저대역 유닛, 기지국, 및 클라우드 기지국 시스템 | |
CN117715141B (zh) | 基于自组网的链路选择方法、路由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18921717A (zh) | 一种稳定Wi-SUN网络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
CN116056188A (zh) | WiFi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7715141A (zh) | 基于自组网的链路选择方法、路由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12188593A (zh) | 无线配置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