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7258A - 一种用户的接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户的接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7258A
CN110087258A CN201810070930.2A CN201810070930A CN110087258A CN 110087258 A CN110087258 A CN 110087258A CN 201810070930 A CN201810070930 A CN 201810070930A CN 110087258 A CN110087258 A CN 1100872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ging
mac
rar
messag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709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彬
周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u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7093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872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87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725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2Arrangements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notification or paging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户的接入方法,包括:UE检测寻呼消息,寻呼消息中携带寻呼指示PI和各个PI对应的专有Preamble的前导码索引以及随机接入的PRACH信道资源索引;其中,同一波束上的寻呼消息中的PI对应相同的PRACH信道资源;UE匹配上任一PI时,UE在该PI对应的PRACH信道资源上,使用专有Preamble发送随机接入请求,以响应PI;gNodeB仅在有UE响应的波束上发送RAR消息,并携带RAPID及其对应的UE ID信息;UE读取RAR消息,并进行UE ID的检查,确认是否真正被寻呼;当确认真正被寻呼时,UE接入网络进行数据传输。通过上述处理,能够降低下行开销,且实现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用户的接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户的接入方法。
背景技术
在LTE系统中,寻呼的基本机制是:eNodeB广播寻呼消息,消息中携带完整的PagingRecordList,每一个PagingRecord中包含了被寻呼的UE的标志ue-Identity(UEID)。UE会在寻呼时刻(PO)上醒来监听并检测到使用P-RNTI加扰的PDCCH,UE读取PagingRecordList中的每一个PagingRecord中的ue-Identity。如果UE发现自己的UE标志与某个ue-Identity一致,就会把ue-Identity和cn-Domain发往上层继续处理。如果UE没有找到一个与其UE标志一致的ue-Identity,UE会丢弃接收到的Paging消息,并进入休眠。
目前,在5G New Radio(NR)系统研究中,引入了波束扫描的概念,RAN2已经同意采用波束扫描广播寻呼消息。然而,如果在波束扫描中发送寻呼消息中的整个PagingRecordList,那么下行无线资源开销会迅速增加。为了降低下行无线资源开销,提出了Response-Driven寻呼的方案,该方案的中心思想是:gNodeB通过波束扫描方式给UE发送PIs(Paging Indicators),UE收到包含PIs的寻呼消息时,和网络联系来看它是否是真正的被寻呼。
PIs可以认为是PagingRecordList的压缩,目前有以下压缩方案,一个是使用裁剪的UE ID;一个是使用一个group ID代替UE ID。采用其他的压缩方案也是可行的。每一个压缩结果认为是一个PI,在寻呼广播中仅需要包含PIs即可,而不是完整的PagingRecordList,那么下行寻呼开销可降低。例如,一个PI是14比特,而一个UE ID是40比特,那么下行寻呼开销大约会降低三倍。
接收到寻呼广播的UE判断自己是否和PIs匹配,匹配上某个PI的UE发送Msg1来响应gNodeB,这样gNodeB就知道了UE在小区的位置信息以及最适合的波束信息,后续gNodeB仅在指定波束上发送寻呼消息即可。Response-Driven寻呼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实现方案,每个方案又包含两个子方案。
方案1:UE将自己的UE ID发送给网络,由网络侧负责检查该UE是否被寻呼。具体地,方案1主要包含两种子方案,分别如图1a和图1b所示:
子方案1-1:UE通过Msg1(携带RACH preamble和UE ID)将UE ID发送给网络侧;
子方案1-2:UE通过Msg3(RRC Connection Request message)将UE ID发送给网络侧。
方案2:UE通过Msg1响应gNodeB,gNodeB发送包含UE ID列表的RAR给响应PI的UE(仅在收到Msg1的指定波束内发送),由UE完成UE ID的检查,确认是否被寻呼。具体地,方案2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子方案,分别如图2a和图2b所示:
子方案2-1:在Msg2中携带UE ID列表,但是未携带UL Grant信息,被寻呼的UE执行正常的随机接入过程来接收呼叫或者数据转发请求。
子方案2-2:在Msg2中携带UE ID列表和UL Grant信息,被寻呼的UE直接发起RRC连接建立请求。
对于方案2,有两种方式分配RACH preamble:
(1)给所有响应PIs的UE分配一个公共的Preamble。在此情况下,需在每个Msg2携带完整的PagingRecordList;
(2)对于每一个PI分配一个专有的Preamble,在此情况下,仅需在每个Msg2携带与专有Preamble对应的UE ID列表。
整体上,分配专有Preamble的方案比分配公共Preamble的下行开销要低。
方案2的实现主要取决于MAC PDU(RAR)的设计。RAN2关于MAC PDU(RAR)最新的设计如图3所示。一个MAC PDU包含一个或多个MAC subPDU,每个MAC subPDU包含下面的一个:
-仅有一个BI(Backoff Indicator)的MAC subheader;
-仅有一个随机接入Preamble ID(RAPID)的MAC subheader(也就是SI请求的确认);
-一个RAPID的MAC subheader和一个MAC RAR。
对于上述两个方案,各自都存在一些问题。
在方案1中,不需要发送完整的PagingRecordList,可以降低下行无线资源。但是由于与PI匹配的所有UE都需要通过随机接入过程将自身的UE ID发送给gNodeB,因此会增加某些UE的功耗,如一些经常不被唤醒的UE。在子方案1-1中,由于需要在Msg1携带UE ID,该方案实现难度较大,需要3GPP重新扩展Msg1。在子方案1-2中,匹配上PI的UE均需要发起随机接入流程并在Msg3中携带自己的UE ID,信令开销较大,且会增加不被寻呼UE的功耗。
在方案2中,需要在响应PI的波束中发送完整的PagingRecordList或者指定Preamble对应的完整UE ID列表(取决于是给所有响应PIs的UE分配一个公共的Preamble还是给每一个PI分配一个专有的Preamble),实际测试中发现下行无线资源开销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户的接入方法,能够减小下行无线资源的开销,同时实现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户的接入方法,包括:
UE在其所在波束上检测寻呼消息,所述寻呼消息中携带至少一个寻呼指示PI和各个PI对应的专有Preamble的前导码以及随机接入的PRACH信道资源;其中,位于同一波束上的寻呼消息中的PI,对应的所述PRACH信道资源相同;
当所述UE匹配上所述寻呼消息中的任一PI时,所述UE在任一PI对应的所述PRACH信道资源上,使用所述任一PI对应的专有Preamble发送随机接入请求,以响应所述任一PI;
所述gNodeB接收UE响应PI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并在有UE响应的波束上发送RAR消息,并在所述RAR消息中携带UE响应PI的RAPID及其对应的UE ID信息;
所述UE读取RAR消息,并根据其中携带的所述RAPID和对应的UE ID信息进行UE ID的检查,确认是否真正被寻呼;当确认真正被寻呼时,所述UE接入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较佳地,当所述寻呼消息中的PI为裁减的UE ID时,所述RAR消息中携带的UE ID信息为所述RAPID对应的UE ID列表中除所述裁减的UE ID外剩余的UE ID信息。
较佳地,确定所述各个寻呼指示对应的随机接入的PRACH信道资源的方式包括:
预先针对各个波束设置寻呼指示PI对应的PRACH信道资源;
根据寻呼指示所在的波束,将针对该波束所设置的寻呼指示对应的PRACH信道资源作为相应寻呼指示对应的PRACH信道资源。
较佳地,所述RAR消息所在的MAC PDU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寻呼的MAC子PDU;
其中,所述用于寻呼的MAC子PDU包括:MAC子头和一个寻呼的MAC RAR;所述MAC子头包括:用于指示本MAC子PDU类型的域、用于指示随机接入前同步码的RAPID域和用于指示所述寻呼的MAC RAR所占用字节数的长度域;所述寻呼的MAC RAR中携带所述RAPID对应的UE ID信息。
较佳地,所述用于指示本MAC子PDU类型的域包括2比特,利用2比特的四种取值指示四种MAC子PDU类型;
所述四种MAC子PDU类型包括:仅有一个BI的MAC子头的MAC子PDU、仅有一个RAPID的MAC子头的MAC子PDU、包括一个RAPID的MAC子头和一个MAC RAR的MAC子PDU、包括一个RAPID的MAC子头和一个寻呼的MAC RAR的用于寻呼的MAC子PDU。
较佳地,在发送所述RAR消息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是否在所述RAR消息中携带上行授权UL Grant信息;
当确定携带所述UL Grant信息时,在所述RAR消息中携带所述UL Grant信息;所述UE在根据所述RAR消息确认真正被寻呼时,根据所述UL Grant信息直接发起RRC连接建立过程;
当确定不携带所述UL Grant信息时,所述UE在根据所述RAR消息确认真正被寻呼时,直接发起随机接入过程。
较佳地,在确定是否在所述RAR消息中携带上行授权UL Grant信息时,根据所述UE的优先级和/或当前网络状况和/或所述UE响应的PI对应的UE个数进行。
较佳地,当UE的优先级高于设定的优先级阈值时,和/或,当当前网络负载低于设定的负载阈值时,和/或,当所述UE响应的PI对应的UE个数小于设定的个数阈值时,确定在所述RAR消息中携带UL Grant信息。
较佳地,所述RAR消息所在的MAC PDU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寻呼的MAC子PDU;
其中,所述用于寻呼的MAC子PDU包括:MAC子头和一个寻呼的MAC RAR;所述MAC子头包括:用于指示本MAC子PDU类型的域、用于指示随机接入前同步码的RAPID域、用于指示所述寻呼的MAC RAR所占用字节数的长度域和用于指示是否携带UL Grant信息的格式域;所述寻呼的MAC RAR中携带所述RAPID对应的UE ID信息;当所述用于指示是否携带ULGrant信息的格式域指示携带所述UL Grant信息时,所述寻呼的MAC RAR中携带所述RAPID对应的UE ID信息,并携带每个UE ID信息对应的UL Grant信息。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中,UE检测寻呼消息,寻呼消息中携带至少一个寻呼指示PI和各个寻呼指示对应的专有Preamble的前导码索引以及随机接入的PRACH信道资源索引;其中,同一波束上的寻呼消息中的PI对应相同的PRACH信道资源;当UE匹配上寻呼消息中的任一PI时,UE在该PI对应的PRACH信道资源上,使用专有Preamble发送随机接入请求,以响应PI;gNodeB接收UE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在该UE所在的波束上发送RAR消息,并在RAR消息中携带UE响应PI的RAPID及其对应的UE ID信息;UE读取RAR消息,并根据其中携带的RAPID和对应的UE ID信息进行UE ID的检查,确认是否真正被寻呼;当确认真正被寻呼时,UE接入网络进行数据传输。通过上述处理,在同一个波束中响应PI的所有UE使用相同的PRACH资源,这样在gNodeB反馈随机接入响应时可以针对这些在同一波束的UE复用MACPDU,以大大降低下行开销,且不需要修改原有消息,实现简单。
附图说明
图1a为Response-Driven寻呼(UE携带UE ID给gNodeB)中子方案1-1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1b为Response-Driven寻呼(UE携带UE ID给gNodeB)中子方案1-2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2a为Response-Driven寻呼(gNodeB携带UE IDs给UE)中子方案2-1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2b为Response-Driven寻呼(gNodeB携带UE IDs给UE)中子方案2-2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3为MAC PDU(Random Access Response)的格式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用户接入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5a~图5d分别为本申请中随机接入响应的MAC subheader的四种类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中示例性MAC PDU(RAR)格式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中示例性MAC RAR of paging的设计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中引入F域后的MAC子头示意图;
图9a为F=1时MAC RAR of paging的内容示意图;
图9b为F=0时MAC RAR of paging的内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手段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对于背景技术中描述的方案2,这里分析一下造成下行无线资源开销较大的原因:在方案2中,需要在响应PI的波束中发送完整的PagingRecordList或者指定Preamble对应的完整UE ID列表(取决于是给所有响应PIs的UE分配一个公共的Preamble还是给每一个PI分配一个专有的Preamble),基于这一处理可见,下行开销的大小取决于响应PI的波束的个数。如果响应PI的UE分布在不同的波束,那么对下行开销影响较大。同时,方案2中响应PI的同一个波束的UE可能会使用不同的PRACH信道资源,也就是RA-RNTI不一样,MAC PDU不能复用,因此也会增加下行无线资源开销。
基于上述原因的分析,本申请中,在背景技术中方案2的基础上,对于在同一波束中响应PI的UE使用相同的PRACH资源,从而能够复用MAC PDU,减少下行资源开销。进一步地,在RAR中可以不发送包括完整UE ID的UE ID列表或PagingRecordList,而是发送指定Preamble对应的剩余的UE ID列表,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发送RAR占用的下行资源开销。
图4为本申请中用户接入方法的基本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UE检测寻呼消息。
在寻呼消息中携带至少一个寻呼指示(PI)和各个PI对应的专有随机接入前导码以及随机接入的PRACH信道资源。其中,预先为每个PI分配一个专有的Preamble,在寻呼消息中针对每个PI携带为其分配的专有Preamble。对于随机接入的PRACH信道资源,在同一波束上发送的各个寻呼消息中的PI,其对应的PRACH信道资源相同,这样,同一波束上的UE采用相同的PRACH信道资源,从而能够在gNodeB反馈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时,这些UE复用相同的MAC PDU。其中,在寻呼消息中,确定寻呼指示对应的PRACH信道资源的方式可以为:预先针对各个波束设置寻呼指示对应的PRACH信道资源;根据寻呼指示所在的波束,将针对该波束所设置的寻呼指示对应的PRACH信道资源作为发送Preamble使用的PRACH信道资源。
具体地,UE在指定时刻醒来监听并检测到使用P-RNTI加扰的PDCCH后,UE读取其所在波束的寻呼消息,寻呼消息中包含一组PagingRecordList,在每一个PagingRecord中包括一个PI(具体可以是裁剪的UE ID)及对应的专有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和随机接入PRACH信道资源索引。具体专有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和随机接入PRACH信道资源索引的指示方式在下文中进行详述。PI指示UE需要响应网络来判断自己是否真正被寻呼,每个PI至少对应一个Paging UE ID。为降低下行资源开销,在同一波束上发送的寻呼消息中的PI,其对应的PRACH信道资源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同一波束上发送的寻呼消息中的PI,其对应的RA-RNTI是相同的。
步骤402,当UE匹配上检测到的寻呼消息中的某个PI时,UE在该PI对应的PRACH信道资源上,使用该PI对应的Preamble发送随机接入请求,以响应相应的PI。
UE根据寻呼消息中携带的PI进行匹配,匹配上某个PI的UE在寻呼消息指定的该PI对应的PRACH信道资源上,使用指定的Preamble发起随机接入。这里,由于在步骤401中,同一个波束上发送的寻呼消息中的PI,其对应的RA-RNTI是相同的,因此,本步骤中,在同一个波束上响应PI的UE将会使用相同的PRACH信道资源。
步骤403,gNodeB接收UE响应PI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在存在UE响应的波束上发送RAR消息,并在RAR消息中携带UE响应PI的RAPID及其对应的UE ID信息。
gNodeB收到Msg1(即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后,也就知道了UE所在的波束位置。gNodeB仅在有UE响应的波束上,将在该波束上响应PI的RAPID及与其对应的UE ID信息封装在RAR消息中发送给UE。具体RAR消息的具体格式在下文中进行详述。在前述步骤401和402中,位于同一波束上的PI对应相同的PRACH信道资源,因此,本步骤中,在同一个波束上可以有多个PI响应,则位于同一波束上的多个PI对应的RAPID及与其对应的UE ID信息具有相同的RA-RNTI,可复用同一个MAC PDU。
更详细地,为进一步降低下行资源开销,当步骤401中的PI为裁减的UE ID时,RAR消息中携带的UE ID信息可以不是完整的UE ID,而是完整的UE ID除去裁减的UE ID之外剩余的UE ID信息。
步骤404,UE读取RAR消息,并根据其中携带的RAPID和对应的UE ID信息进行UE ID的检查,确认是否真正被寻呼;当确认真正被寻呼时,UE接入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至此,本申请中的基本方法流程结束。
在上述步骤401中,寻呼消息中携带寻呼指示及其对应的随机接入码和随机接入PRACH信道资源。可以重新设计寻呼消息的具体格式用于携带上述信息,下面给出一个寻呼消息的示例性格式。该示例性的寻呼消息格式将在已有的寻呼消息上进行优化,gNodeB负责对每个PI使用的Preamble码以及用于发送Preamble的信道资源进行配置,并封装在寻呼消息中一同发给UE。
具体地,在示例性的寻呼消息中包含一组PagingRecordList,而在每一个PagingRecord中,包含一个裁剪的UE ID(即PI)及对应的ra-PreambleIndex和ra-PRACH-Beamindex。其中,裁剪的UE ID用于UE的匹配,ra-PreambleIndex用于指示随机接入码,ra-PRACH-Beamindex用于指示随机接入的PRACH信道资源。匹配成功的UE根据ra-PreambleIndex和ra-PRACH-Beamindex发起随机接入使用。鉴于此,对寻呼消息进行如下的修改:
其中,ue-Identity表示被寻呼UE的裁剪的UE ID,用于UE侧UE ID的匹配,以判断是否需要响应该寻呼消息;truncated_s-TMSI表示裁剪的S-MTSI,即一个PI;ra-PreambleIndex表示发送Preamble码所使用的前导码索引(即随机接入前导码),专有Preamble是为每个裁剪的UE ID(即PI)配置的一个专有的Preamble,用于区分后续的Msg1是正常的随机接入还是本申请中步骤402发起的随机接入。ra-PRACH-BeamIndex表示UE在所在波束上发送ra-PreambleIndex使用的PRACH信道资源索引,其中,同一波束上发送的ra-PRACH-BeamIndex相同。
在LTE中,寻呼消息中的PagingRecordList的UE ID信息一般为S-TMSI。若PagingID是IMSI,则表示本次寻呼是一次异常呼叫,用于网络侧的错误恢复,此情况下不建议使用本文的寻呼方案。
由于S-TMSI=MMEC+M-TMSI,其中,MMEC是MME的编码,是8比特;M-TMSI是MME给终端分配的随机编号,是32比特。相较于使用S-TMSI的公共部分MMEC(如果被寻呼UE ID是在同一范围内,MMEC比特差异不大),显然M-TMSI更能表示UE之间的多样性信息。因此,对于UEID是S-TMSI的情况,我们建议使用M-TMSI中的比特信息作为裁剪的寻呼UE ID信息,为了方便操作,建议使用M-TMSI的后面几位比特作为裁剪的UE ID。
在上述步骤403中,同一波束上发送的RAR,其使用的PRACH资源相同,因此可以复用同一个MAC PDU。下面给出一个示例性的MAC PDU格式,可以用于复用同一波束上发送的多个RAR。
在本申请示例性的MAC PDU格式中,可以根据RAN2最新的MAC PDU设计,在MACsubPDU(RAPID and RAR)的基础上,新增用于寻呼的MAC subPDU(RAPID and RAR),称之为MAC subPDU(RAPID and RAR of paging)。具体地,一个MAC PDU包含一个或多个MACsubPDU,每个MAC subPDU包含下面的一个:
-仅有一个BI(Backoff Indicator)的MAC subheader;
-仅有一个RAPID的MAC subheader(也就是SI请求的确认);
-一个RAPID的MAC subheader和一个MAC RAR;
-一个RAPID的MAC subheader和一个MAC RAR of paging。
其中的“一个RAPID的MAC subheader和一个MAC RAR of paging”就是新增的用于寻呼的MAC subPDU。
对于MAC子头(MAC subheader),可以新增用于指示本MAC子PDU类型的域和用于指示寻呼的MAC RAR所占用字节数的域。在本示例性的MAC PDU格式中,利用扩展域(E)和类型域(T)联合指示本MAC子PDU类型,利用长度域(L)指示寻呼的MAC RAR所占用的字节数。
具体地,对于MAC subheader的设计,可以设置T域、R域、BI域、RAPID域以及可选的L域。每个域的具体含义如下:
-E:扩展域,长度为1比特。如果E域置为“0”,表示仅有一个subheader,指示BIsubheader或者SI请求的subheader;如果E域置为“1”,表示包含MAC RAR的subheader,指示RAPID和RAR的subheader,或者RAPID和RAR of paging的subheader。具体的含义需要结合T域进一步判断。
-T:类型域,长度为1比特。如果E域置为“0”:T域置为“0”时,指示MAC subPDU(BIonly)类型,T域置为“1”时,指示MAC subPDU(RAPID only)类型。如果E域置为“1”:T域置为“0”,指示MAC subPDU(RAPID and RAR)类型,如果T域置为“1”,指示MAC subPDU(RAPID andRAR of paging)类型。
-R:预留比特。
-BI:Backoff指示域表明小区处于过载状态。BI域的长度为4bits。
-RAPID:随机接入前同步码标识域指明了已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RAPID域的长度为6bits。
-L:长度域,指示对应的MAC RAR of Paging单元的字节数。当且仅当E域和T域均置为“1”时,L域才存在。
综上,随机接入响应的MAC subheader共包含四种类型,分别如图5a~图5d所示。基于上述MAC subheader的设计,改进的MAC PDU(RAR)格式可以如图6所示,包含四种MACsubPDU类型:MAC subPDU(BI only)、MAC subPDU(RAPID only)、MAC subPDU(RAPID andRAR)和MAC subPDU(RAPID and RAR of Paging)。
在用于寻呼的MAC子PDU中,用于寻呼的MAC RAR需要携带RAPID对应的UE ID信息,因此需要重新设计。一般认为UE ID为S-TMSI,总共40比特,举例中,将S-TMSI的后8位比特作为裁剪的UE ID(即PI)在寻呼消息中发送,那么剩余的32个比特需要在MAC RAR ofpaging中携带,如果一个PI对应的真正被寻呼UE的数目为M个,MAC RAR of paging的设计可以如图7所示。
基于上述MAC PDU格式,在步骤403发送的RAR消息中携带RAPID及其对应的UE ID信息,因此,该RAR消息所在MAC PDU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寻呼的MAC子PDU。
在背景技术描述的方案2-2中,可以在gNodeB反馈给UE的RAR消息中携带UL Grant信息,从而使UE在接收到RAR消息后可以直接进行RRC连接建立,以提高传输效率。然而如果在响应PI的每个波束中,给该PI对应的每个真正被寻呼的UE都配置UL Grant,会造成资源分配的浪费,这是因为真正被寻呼的UE仅存在于响应波束的一个或多个。基于此,可以在本申请图4所示的方法中,在步骤403的RAR消息中携带UL Grant信息。同时,为了在传输效率和资源分配上达到一个平衡,本申请提出一种可配置的方案,也就是在RAR消息中可选是否携带UL Grant信息,是否携带授权信息由gNodeB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具体地,可以根据UE的优先级和/或当前网络状况和/或UE响应的PI对应的UE个数,确定是否携带UL Grant信息。
更详细地,在前述步骤403中,当网络资源紧张(例如网络负载大于或等于设定的负载阈值),或者一个PI对应的UE数目较多(例如大于或等于设定的个数阈值),或者UE的优先级较低(例如优先级小于或等于设定的优先级阈值)时,可以在RAR消息中不携带ULGrant信息,UE接收相应的RAR消息后,发起正常的随机接入过程。在前述步骤403中,当网络资源富足(例如网络负载低于设定的负载阈值),或者一个PI对应的UE数目较少(例如UE数目小于设定的个数阈值),或者UE的优先级较高(例如优先级大于设定的优先级阈值)时,可以在RAR消息中携带UL Grant信息,UE接收相应的RAR消息后,根据UL Grant信息直接发起RRC连接建立过程。
以上两种情况在网络中可同时存在或者单独存在。可以在RAR消息中携带是否包括UL Grant信息的指示信息A,UE根据该指示信息A确定RAR消息中是否携带UL Grant信息。
为实现在RAR消息中携带指示信息A和UL Grant信息,还需要对用于寻呼的MAC子PDU增加新的域。例如,可以在前述用于寻呼的MAC子PDU的MAC子头的基础上,保留E域、T域、R域、BI域和RAPID域,新增F域(格式域)用于指示寻呼的MAC RAR中是否携带UL Grant信息。F域的含义可以如下:
F:格式域,指示MAC RAR of Paging中是否携带UL Grant等信息,F域长度为1bit。置为“0”时,表示不携带UL Grant等信息,置为“1”时,表示携带UL Grant等信息。
改进后的MAC子头如图8所示。根据F域的取值不同,对应的MAC RAR of paging内容不同,如图9a和图9b所示。假设一个PI对应的真正被寻呼UE数为M个,分配给UE的ULGrant等信息这部分参考LTE中MAC RAR的设计,由4个字段组成:R/Timing AdvanceCommand/UL Grant/Temporary C-RNTI,总共6个字节信息。那么F=1时MAC RAR of paging的内容可以如图9a所示,F=0时MAC RAR of paging的内容可以如图9b所示。
上述即为本申请中用户接入方法的具体实现。
本文提出的方案1和方案2相较于上述的方案1,不增加上行信令的开销,同时不需要重新扩展Msg1,实现较为简单。
上述本申请中的用户接入方法主要是在背景技术中方案2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相较于方案2,会在寻呼消息中携带每个PreambleIndex对应的PRACH资源信息,使得在一个波束中响应多个PI的UE使用相同的PRACH资源(也就是RA-RNTI值一样),可以复用MAC PDU,从而节省下行资源开销。进一步地,gNodeB在收到Msg1后无需发送完整的PagingRecordList或者指定Preamble对应的完整UE ID列表,而是发送指定Preamble对应的剩余的UE ID列表,进一步降低了下行开销。
另外,本申请提供的用户接入方法,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在RAR消息中配置UL Grant,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传输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户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UE在其所在波束上检测寻呼消息,所述寻呼消息中携带至少一个寻呼指示PI和各个PI对应的专有Preamble的前导码以及随机接入的PRACH信道资源;其中,位于同一波束上的寻呼消息中的PI,对应的所述PRACH信道资源相同;
当所述UE匹配上所述寻呼消息中的任一PI时,所述UE在任一PI对应的所述PRACH信道资源上,使用所述任一PI对应的专有Preamble发送随机接入请求,以响应所述任一PI;
所述gNodeB接收UE响应PI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并在有UE响应的波束上发送RAR消息,并在所述RAR消息中携带UE响应PI的RAPID及其对应的UE ID信息;
所述UE读取RAR消息,并根据其中携带的所述RAPID和对应的UE ID信息进行UE ID的检查,确认是否真正被寻呼;当确认真正被寻呼时,所述UE接入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寻呼消息中的PI为裁减的UE ID时,所述RAR消息中携带的UE ID信息为所述RAPID对应的UE ID列表中除所述裁减的UE ID外剩余的UE ID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各个寻呼指示对应的随机接入的PRACH信道资源的方式包括:
预先针对各个波束设置寻呼指示PI对应的PRACH信道资源;
根据寻呼指示所在的波束,将针对该波束所设置的寻呼指示对应的PRACH信道资源作为相应寻呼指示对应的PRACH信道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AR消息所在的MAC PDU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寻呼的MAC子PDU;
其中,所述用于寻呼的MAC子PDU包括:MAC子头和一个寻呼的MAC RAR;所述MAC子头包括:用于指示本MAC子PDU类型的域、用于指示随机接入前同步码的RAPID域和用于指示所述寻呼的MAC RAR所占用字节数的长度域;所述寻呼的MAC RAR中携带所述RAPID对应的UE ID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指示本MAC子PDU类型的域包括2比特,利用2比特的四种取值指示四种MAC子PDU类型;
所述四种MAC子PDU类型包括:仅有一个BI的MAC子头的MAC子PDU、仅有一个RAPID的MAC子头的MAC子PDU、包括一个RAPID的MAC子头和一个MAC RAR的MAC子PDU、包括一个RAPID的MAC子头和一个寻呼的MAC RAR的用于寻呼的MAC子PDU。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所述RAR消息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是否在所述RAR消息中携带上行授权UL Grant信息;
当确定携带所述UL Grant信息时,在所述RAR消息中携带所述UL Grant信息;所述UE在根据所述RAR消息确认真正被寻呼时,根据所述UL Grant信息直接发起RRC连接建立过程;
当确定不携带所述UL Grant信息时,所述UE在根据所述RAR消息确认真正被寻呼时,直接发起随机接入过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是否在所述RAR消息中携带上行授权UL Grant信息时,根据所述UE的优先级和/或当前网络状况和/或所述UE响应的PI对应的UE个数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UE的优先级高于设定的优先级阈值时,和/或,当当前网络负载低于设定的负载阈值时,和/或,当所述UE响应的PI对应的UE个数小于设定的个数阈值时,确定在所述RAR消息中携带UL Grant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AR消息所在的MAC PDU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寻呼的MAC子PDU;
其中,所述用于寻呼的MAC子PDU包括:MAC子头和一个寻呼的MAC RAR;所述MAC子头包括:用于指示本MAC子PDU类型的域、用于指示随机接入前同步码的RAPID域、用于指示所述寻呼的MAC RAR所占用字节数的长度域和用于指示是否携带UL Grant信息的格式域;所述寻呼的MAC RAR中携带所述RAPID对应的UE ID信息;当所述用于指示是否携带UL Grant信息的格式域指示携带所述UL Grant信息时,所述寻呼的MAC RAR中携带所述RAPID对应的UEID信息,并携带每个UE ID信息对应的UL Grant信息。
CN201810070930.2A 2018-01-25 2018-01-25 一种用户的接入方法 Withdrawn CN1100872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70930.2A CN110087258A (zh) 2018-01-25 2018-01-25 一种用户的接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70930.2A CN110087258A (zh) 2018-01-25 2018-01-25 一种用户的接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7258A true CN110087258A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11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70930.2A Withdrawn CN110087258A (zh) 2018-01-25 2018-01-25 一种用户的接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8725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26830A1 (zh) * 2019-08-14 2021-02-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消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033263A1 (zh) * 2020-08-14 2022-02-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14452A1 (en) * 2000-10-17 2004-01-22 Kwang-Jae Lim Random access channal access apparatus for mobil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1843153A (zh) * 2007-10-30 2010-09-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寻呼消息的控制安排和方法
CN102573097A (zh) * 2010-12-22 2012-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终端
CN104620660A (zh) * 2013-08-02 2015-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空闲状态随机接入方法及设备
WO2017044155A1 (en) * 2015-09-10 2017-03-16 Intel IP Corporatio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for beam based cell-less operation in 5g ra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14452A1 (en) * 2000-10-17 2004-01-22 Kwang-Jae Lim Random access channal access apparatus for mobil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1843153A (zh) * 2007-10-30 2010-09-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寻呼消息的控制安排和方法
CN102573097A (zh) * 2010-12-22 2012-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终端
CN104620660A (zh) * 2013-08-02 2015-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空闲状态随机接入方法及设备
WO2017044155A1 (en) * 2015-09-10 2017-03-16 Intel IP Corporatio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for beam based cell-less operation in 5g rat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KIA 等: "NR 4-step RACH procedure", 《3GPP TSG-RAN WG1#90 R1-1713342》 *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Paging design consideration", 《3GPP TSG RAN WG2#99 R2-1707977》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26830A1 (zh) * 2019-08-14 2021-02-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消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033263A1 (zh) * 2020-08-14 2022-02-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49136E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extended accessing barr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682591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随机接入的方法
CN102300331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US8380216B2 (en) Allocating radio resource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2740407B (zh) 上行调度方法及系统、终端及基站
CN109699088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msg3的系统信息请求的方法和设备
CN102447546A (zh)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0249699A (zh) 用于请求系统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32618B (zh) 随机接入信号的响应、随机接入的方法及移动通信系统
KR101540480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호출 메시지를 사용해서 재해경보 메시지를 수신하는 방법
CN102802254B (zh) 利用寻呼信道传输业务数据的方法及系统、用户设备
KR20090028377A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통신 방법
CN108337736A (zh) 用于随机接入的基站、用户设备和方法
CN102457825A (zh)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1594678A (zh) 一种非竞争随机接入的实现方法
CN102833734A (zh) 一种传输寻呼信息的方法
CN110087258A (zh) 一种用户的接入方法
KR20070080541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정보 전송방법
CN108235305A (zh) 一种指示用户终端功率等级的方法
KR101540479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재해경보 메시지를 수신하는 방법
Jin et al. The access procedure design for low latency in 5G cellular network
CN108605363A (zh) 空闲态上行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427634B (zh) 信令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2098644B (zh) 一种短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472341B (zh) 基于用户标识映射fpach分配的增强型fach接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