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1575B - 变频器控制方法、装置、变频器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变频器控制方法、装置、变频器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1575B
CN110081575B CN201910474818.XA CN201910474818A CN110081575B CN 110081575 B CN110081575 B CN 110081575B CN 201910474818 A CN201910474818 A CN 201910474818A CN 110081575 B CN110081575 B CN 1100815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motor
frequency
cooling fan
current
frequency conver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748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81575A (zh
Inventor
姜春苗
马书明
王升
孙栋军
刘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104748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815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81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15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815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15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7/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 H02P27/04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变频器控制方法、装置、变频器及空调器,在变频器上同时设置有用于连接强冷风扇电机的第一出线端子和用于连接主电机的第二出线端子,当变频器上电运行之后,实时的对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进行采集和分析。当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大于对应的预警电流阈值时,能够对应的对主电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使得主电机减载运行。通过上述方案,能够提前预警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过大导致线圈烧毁的状况,提前对主电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通过对主电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实现对主电机的保护,具有控制可靠性强的优点。

Description

变频器控制方法、装置、变频器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变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频器控制方法、装置、变频器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变频技术在空调器等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变频驱动电机一般是具有两个电机的,主电机为变频电机,主要负责动力转矩的输出;副电机为定频电机,用于带动强冷风扇,为主电机的线圈进行散热冷却。
传统的变频器输出端子只配置了主电机的变频输出,当副电机的线圈因外力卡死、短路等原因导致副电机的供电断路器跳闸后,主电机还会持续运行一段时间,然后才会因为主电机的线圈过热而导致主回路跳闸,停止运行。由于主电机持续运行的时间内,会由于主回路中的保护器件没有及时对电机进行保护,当主回路跳闸时,主电机的线圈已经过热被烧毁。因此,传统的变频器具有控制可靠性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变频器控制可靠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变频器控制方法、装置、变频器及空调器。
一种频器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与变频器的第一出线端子相连的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所述第一出线端子用于输出电压至所述强冷风扇电机;当所述运行电流值大于所述强冷风扇电机的预警电流阈值时,调节与所述变频器的第二出线端子相连的主电机的运行频率,所述第二出线端子用于输出电压至所述主电机。
一种变频器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运行电流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变频器的第一出线端子相连的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所述第一出线端子用于输出电压至所述强冷风扇电机;频率调节模块,用于当所述运行电流值大于所述强冷风扇电机的预警电流阈值时,调节与所述变频器的第二出线端子相连的主电机的运行频率,所述第二出线端子用于输出电压至所述主电机。。
一种变频器,包括:进线端子、第一出线端子、第二出线端子、第一电流监测装置、整流逆变装置和控制器,所述进线端子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所述进线端子连接所述第一电流监测装置,所述第一电流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流监测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出线端子,所述第一出线端子用于连接外部的强冷风扇电机,所述进线端子连接所述整流逆变装置,所述整流逆变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整流逆变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出线端子,所述第二出线端子用于连接外部的主电机,所述整流逆变装置用于对输入的交流电源进行整流、逆变处理,得到交流电经所述第二出线端子传输到所述主电机,所述第一电流监测装置用于采集所述外部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上述的方法进行变频器控制。
一种空调器,包括主电机、强冷风扇电机以及上述的变频器。
上述变频器控制方法、装置、变频器及空调器,在变频器上同时设置有用于连接强冷风扇电机的第一出线端子和用于连接主电机的第二出线端子,当变频器上电运行之后,实时的对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进行采集和分析。当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大于对应的预警电流阈值时,能够对应的对主电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使得主电机减载运行。通过上述方案,能够提前预警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过大导致线圈烧毁的状况,提前对主电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通过对主电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实现对主电机的保护,具有控制可靠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变频器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变频器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中变频器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又一实施例中变频器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再一实施例中变频器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又一实施例中变频器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中变频器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8为一实施例中变频器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另一实施例中变频器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实施例中变频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实施例中变频器联锁保护架构示意图;
图12为一实施例中空调器的变频器系统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请参阅图1,一种频器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400和步骤S500。
步骤S400,获取与变频器的第一出线端子相连的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
具体地,第一出线端子用于输出电压至强冷风扇电机。变频器(Variable-frequency Drive,VFD)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的出线端子即为变频器的输出端口,通过出线端子可以引出相应的连接线与外部电机相连接,从而使得变频器的输出信号能够传输到外部电机。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变频器设置有进线端子、第一出线端子和第二出线端子,通过进线端子的U1、V1、W1接口分别与外部三相交流电源连接,即可实现变频器的上电操作。通过第一出线端子的U3、V3、W3接口分别与强冷风扇电机的三相绕组连接,即可将强冷风扇电机接入变频器。同时将第二出线端子的U2、V2、W2接口分别与主电机的三相绕组连接,即可将主电机接入变频器。
应当指出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变频器内置有相应的电流监测装置(第一电流监测装置)实现对与第一出线端子相连接的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进行采集,然后发送至控制器,以便于控制器根据运行电流值进行下一步的控制操作。可以理解,第一电流监测装置设置于强冷风扇电机与变频器的回路上,当强冷风扇电机运行时,可以实时地进行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的采集操作。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流监测装置为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将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测量的仪器,电流互感器是由闭合的铁心和绕组组成,它的一次侧绕组匝数很少,串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的线路中,因此它经常有线路的全部电流流过。二次侧绕组匝数比较多,串接在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中,电流互感器在工作时,它的二次侧回路始终是闭合的,因此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串联线圈的阻抗很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状态接近短路,即电流互感器是把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测量。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电流监测装置实现对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采集,只要能够采集得到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均可。例如,通过电流或电压采样电路等直接实现。
步骤S500,当运行电流值大于强冷风扇电机的预警电流阈值时,调节与变频器的第二出线端子相连的主电机的运行频率。
具体地,第二出线端子用于输出电压至主电机。与上述第一出线端子类似,第二出线端子为变频器的另一个输出端口。预警电流阈值即为超出强冷风扇电机的正常工作范围时的阈值电流,控制器预存有强冷风扇电机的预警电流阈值。当运行电流值大于该电流值时,强冷风扇电机的线圈将会发生严重的发热,甚至会直接被烧毁,此时控制器将会进行相应的预警操作,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对主电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而当运行电流值小于该电流值,则说明强冷风扇电机处于安全运行状态,并不会出现严重发热的状况。
当控制器接收到运行电流值之后,将运行电流值与预设的强冷风扇电机的预警电流阈值进行对比分析,若得到运行电流值大于预警电流阈值,则控制器将会向主电机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改变主电机的运行频率,以保证主电机不会由于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过大发热而发生损坏。可以理解,为了对主电机进行相应的保护,控制器通常是向主电机发送降频信号降低主电机的运行频率,或者直接向主电机发送关闭控制信号,控制主电机停止运行。
请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400之前,还包括步骤S100和步骤S200。
步骤S100,判断变频器是否上电运行。
具体地,控制器在获取强冷风扇电机运行电流值进行分析,实现对主电机的运行频率的调节之前,还会判断变频器是否已经上电进行工作,只有当变频器上电进行工作后才会之后相应的对比分析与调节操作。可以理解,变频器上电运行状态的判断并不是唯一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变频器设置有相应的启动开关,当变频器的启动开关开启时,对应的电流或电压值将会发生变化,控制器通过监测是否采集得到电流或电压值的变化,即可以判断变频器是否上电开始运行。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控制器通过检测第一电流监测装置是否检测到电流的变化,从而判断变频器是否上电运行。
步骤S200,若是,则控制变频器的第一电流监测装置采集与变频器的第一出线端子相连的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
具体地,第一电流监测装置即为上述实施例中,内置于变频器的强冷风扇电机回路的电流监测装置,通过该电流监测装置能够检测得到强冷风扇电机运行时的运行电流值。当控制器判断变频器已经上电开始运行之后,控制器将会向第一电流监测装置发送一个启动信号,控制器第一电流监测装置启动进行对应的电流监测操作。可以理解,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电流监测装置进行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采集之后,会主动将采集得到的运行电流值发送至控制器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处理。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控制器实时地主动访问第一电流监测装置,从而得到相应的运行电流值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处理。
请继续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00之后还包括步骤S300。
步骤S300,若否,则控制变频器的第一电流监测装置处于休眠状态。
具体地,当变频器没有上电运行时,也就没有了对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进行采集以及调节主电机的运行频率的必要。此时控制器将不会向第一电流监测装置发送相应的启动控制信信号来控制第一电流监测装置运行,对应的第一电流监测装置将处于待机状态(即休眠状态)。
请参阅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500包括步骤S510和步骤S520。
步骤S510,当运行电流值位于第一预设电流区间时,向与变频器的第二出线端子相连的主电机发送降频控制信号,直至主电机的运行频率下降到主电机的最小运行频率。
具体地,第一预设电流区间为大于预警电流阈值,且小于最大运行电流阈值,最大运行电流阈值大于预警电流阈值。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有两个阈值,一个为预警电流阈值,另一个为最大运行电流阈值,当运行电流值大于预警电流阈值时,根据运行电流值与最大运行电流阈值值之间的关系,可以将需要对主电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的运行电流值区间划分为第一预设电流区间和第二预设电流区间。其中第一预设电流区间为:I1<X<I2,第二预设电流区间为:I2≤X,其中,I1为预警电流阈值,X为运行电流值,I2为最大运行电流阈值。当运行电流值处于第一预设电流区间时,强冷风扇电机仍能够运行,但是此时会由于运行电流过大而产生将严重的发热,而当运行电流处于第二预设电流区间,此时运行电流值超过了强冷风扇电机的最大运行电流阈值,将无法运行。
应当指出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警电流阈值为强冷风扇电机的额定电流的1.1倍,最大运行电流阈值为强冷风扇电机的额定电流的1.2倍,即I1=1.1*I0,I2=1.2*I0,其中I0为强冷风扇电机的额定电流,*表示相乘。最小运行频率即为在不对机组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的情况下,主电机所允许的最小输出频率。当运行电流值位于第一预设电流区间时,控制器会向主电机发送降频控制信号,使得主电机的运行频率降低,直到降到最小运行频率,此时若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仍然大于预警电流阈值,则主电机将保持最小运行频率运行。应当指出的是,最小运行频率的大小并不是唯一的,针对不同的主电机要求不一致,在一个实施例中,最小运行频率的大小为30Hz,当主电机的运行频率小于30Hz时,将会对机组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步骤S520,当运行频率下降到最小运行频率后,在检测到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小于或等于预警电流阈值时,向主电机发送升频控制信号,直至运行频率上升至主电机的最大运行频率。
具体地,与上述最小运行频率相对应,最大运行频率即为在不对机组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的情况下,主电机所允许的最大输出频率。当主电机的运行频率下降到最小运行频率之后,控制器仍然能够实时的获取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若运行电流值仍然处于第一预设电流区间,则主电机保持小运行频率运行。若此时运行电流值已经小于得或等于预警电流阈值时,则说明此时强冷风扇电机已经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此时控制器将会向主电机发送升频控制信号,控制主电机的运行频率逐渐恢复,直到主电机的运行频率达到最大运行频率。应当指出的是,最大运行频率的大小并不是唯一的,针对不同的主电机要求不一致,在一个实施例中,最大运行频率的大小为60Hz,当主电机的运行频率大于60Hz时,将会对机组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请参阅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510包括步骤S511和步骤S512。
步骤S511,当运行电流值位于第一预设电流区间时,发出报警信号。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当运行电流值位于第一预设电流区间时,控制器能够发出报警信息告知用户。可以理解,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控制器内部设置有相应的报警模块,当运行电流值为与第一预设电流区间时,控制器自身发出报警信息提示用户。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控制器发送相应的报警信号至外部报警装置,控制外部报警装置进行报警以告知用户。
步骤S512,当报警信号发出后,每间隔第一预设时长向与变频器的第二出线端子相连的主电机发送一次降频控制信号,直至主电机的运行频率下降到主电机的最小运行频率。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在对主电机进行降频处理时,逐步降低主电机的运行频率,以相同的时间间隔逐步将运行频率下降至最下运行频率,具有安全性能高的优点。可以理解,每当主电机接收到一次降频控制信号对运行频率进行调节时,每次调节的频率的大小是一定的。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控制器发出报警信息之后,每间隔t1秒,向主电机发送一次降频控制信号,并且,在降频控制信号的作用下每一次均将主电机的运行频率下降1Hz。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每一次接收到降频控制信号之后,控制主电机的运行频率下降其它大小,例如2Hz等。
请参阅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520包括步骤S521。
步骤S521,当运行频率下降到最小运行频率后,在检测到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小于或等于预警电流阈值时,每间隔第二预设时长向主电机发送一次升频控制信号,直至运行频率上升至主电机的最大运行频率。
具体地,当主电机以最小运行频率进行运行时,若运行电流值下降到正常运行范围时(即运行电流小于或等于预警电流阈值),与上述降频类似,同样的通过逐渐升频的方式增大主电机的运行频率,直到运行频率达到最大运行频率。在一个是实施例中,当控制器检测到运行电流值小于或等于预警电流阈值之后,每间隔t2秒向主电机发送一次升频控制信号,并且在升频控制信号的作用下每一次均将主电机的运行频率升高1Hz,直到运行频率达到最大运行频率为止。
请参阅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500还包括步骤S530和步骤S540。
步骤S530,当运行电流值位于第二预设电流区间时,发出报警信号并向强冷风扇电机发送第一断开控制信号。
具体地,第一断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强冷风扇电机回路接触器断开连接,第二预设电流区间为大于或等于最大运行电流阈值。当运行电流值位于第二预设电流区间,说明此时强冷风扇电机发热非常严重,已经无法运行,甚至线圈已经被烧毁。此时控制器会发出报警信息,并且控制器会向强冷风扇电机发送断开控制信号,控制强冷风扇电机回路接触器断开连接,即断开强冷风扇电机与变频器之间的回路。
步骤S540,第一断开控制信号的发送时长达到第三预设时长时,向主电机发送第二断开控制信号。
具体地,第二断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主电机回路接触器断开连接,使得主电机的运行频率下降为零。当强冷风扇电机已经断开与变频器之间的连接之后,控制器将会进行计时,当计时达到第三预设时长t3之后,控制器向主电机发送断开控制信号,断开主电机与变频器之间的回路,使得主电机的运行频率下降至零,实现对主电机的保护。可以理解,第三预设时长的大小并不是唯一的,具体可以由用户根据主电机的类型以及变频器类型等进行设置。
请参阅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400之后还包括步骤S600。
步骤S600,当运行电流值小于或等于强冷风扇电机的预警电流阈值时,控制与变频器的第二出线端子相连的主电机以当前频率运行。
具体地,当变频器上电开始运行之后,控制器获取运行电流值进行分析时,还会出现运行电流值小于或等于预警电流阈值的情况,说明此时主电机和强冷风扇电机均在变频器的控制下稳定运行,此时,控制器不需要对当前的运行状态进行调节,只需要控制变频器维持当前的输出即可。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下面结合图7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其中X表示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I0为强冷风扇电机的额定电流值,f表示主电机的实时运行频率,1.1*I0为预警电流阈值,1.2*I0为最大运行电流阈值。首先控制器判断变频器是否上电运行,若是,则第一电流监测装置开启进行运行电流值的采集并实施发送至控制器;若否,则不开启第一电流监测装置(即睡眠)。当控制得到运行电流值X之后,根据X处于不同的区间,执行不同的操作。当X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1.1*I0时,表示此时正常工作,维持主电机的运行频率f即可。当X大于1.1*I0且小于1.2*I0时,首先发送降频控制信号控制主电机每间隔t1,运行频率降低1Hz,直到下降至30Hz,此时控制器实时地获取X进行分析,若X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1.1*I0,则发送升频控制信号控制主电机每间隔t2运行频率上升1Hz,直到上升至60Hz。而当X大于或等于1.2*I0时,则直接发送断开控制信号控制强冷风扇电机回路接触器断开,然后开始计时;当计时时长达到t3时,再向主电机发送断开控制信号,控制主电机回路接触器断开,使得主电机运行频率下降至0。
上述变频器控制方法,在变频器上同时设置有用于连接强冷风扇电机的第一出线端子和用于连接主电机的第二出线端子,当变频器上电运行之后,实时的对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进行采集和分析。当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大于对应的预警电流阈值时,能够对应的对主电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使得主电机减载运行。通过上述方案,能够提前预警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过大导致线圈烧毁的状况,提前对主电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通过对主电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实现对主电机的保护,具有控制可靠性强的优点。
请参阅图8,一种变频器控制装置,运行电流值获取模块200和频率调节模块300。
运行电流值获取模块200,用于获取与变频器的第一出线端子相连的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
具体地,第一出线端子用于输出电压至强冷风扇电机。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的出线端子即为变频器的输出端口,通过出线端子可以引出相应的连接线与外部电机相连接,从而使得变频器的输出信号能够传输到外部电机。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变频器设置有第一出线端子和第二出线端子,通过第一出线端子的U3、V3、W3接口分别与强冷风扇电机的三相绕组连接,即可将强冷风扇电机接入变频器。同时将第二出线端子的U2、V2、W2接口分别与主电机的三相绕组连接,即可将主电机接入变频器。
应当指出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变频器内置有相应的电流监测装置(第一电流监测装置)实现对与第一出线端子相连接的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进行采集,然后发送至控制器,以便于控制器根据运行电流值进行下一步的控制操作。可以理解,第一电流监测装置设置于强冷风扇电机与变频器的回路上,当强冷风扇电机运行时,可以实时地进行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的采集操作。
频率调节模块300,用于当运行电流值大于强冷风扇电机的预警电流阈值时,调节与变频器的第二出线端子相连的主电机的运行频率。
具体地,第二出线端子用于输出电压至主电机。与上述第一出线端子类似,第二出线端子为变频器的另一个输出端口。预警电流阈值即为超出强冷风扇电机的正常工作范围时的阈值电流,控制器预存有强冷风扇电机的预警电流阈值。当运行电流值大于该电流值时,强冷风扇电机的线圈将会发生严重的发热,甚至会直接被烧毁,此时控制器将会进行相应的预警操作,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对主电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而当运行电流值小于该电流值,则说明强冷风扇电机处于安全运行状态,并不会出现严重发热的状况。
当控制器接收到运行电流值之后,将运行电流值与预设的强冷风扇电机的预警电流阈值进行对比分析,若得到运行电流值大于预警电流阈值,则控制器将会向主电机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改变主电机的运行频率,以保证主电机不会由于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过大发热而发生损坏。可以理解,为了对主电机进行相应的保护,控制器通常是向主电机发送降频信号降低主电机的运行频率,或者直接向主电机发送关闭控制信号,控制主电机停止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变频器控制装置还包括上电判断模块100。上电判断模块100用于判断变频器是否上电运行;若是,则控制变频器的第一电流监测装置采集与变频器的第一出线端子相连的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若否,则控制变频器的第一电流监测装置处于休眠状态。具体操作过程与上述方法部分对应的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频率调节模块300还用于当运行电流值位于第一预设电流区间时,向与变频器的第二出线端子相连的主电机发送降频控制信号,直至主电机的运行频率下降到主电机的最小运行频率;当运行频率下降到最小运行频率后,在检测到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小于或等于预警电流阈值时,向主电机发送升频控制信号,直至运行频率上升至主电机的最大运行频率。具体操作过程与上述方法部分对应的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频率调节模块300还用于当运行电流值位于第一预设电流区间时,发出报警信号;当报警信号发出后,每间隔第一预设时长向与变频器的第二出线端子相连的主电机发送一次降频控制信号,直至主电机的运行频率下降到主电机的最小运行频率。具体操作过程与上述方法部分对应的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频率调节模块300还用于当运行频率下降到最小运行频率后,在检测到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小于或等于预警电流阈值时,向主电机发送升频控制信号,直至运行频率上升至主电机的最大运行频率。具体操作过程与上述方法部分对应的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频率调节模块300还用于当运行电流值位于第二预设电流区间时,发出报警信号并向强冷风扇电机发送第一断开控制信号;第一断开控制信号的发送时长达到第三预设时长时,向主电机发送第二断开控制信号。具体操作过程与上述方法部分对应的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频率调节模块300还用于当运行电流值小于或等于强冷风扇电机的预警电流阈值时,控制与变频器的第二出线端子相连的主电机以当前频率运行。具体操作过程与上述方法部分对应的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变频器控制装置,在变频器上同时设置有用于连接强冷风扇电机的第一出线端子和用于连接主电机的第二出线端子,当变频器上电运行之后,实时的对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进行采集和分析。当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大于对应的预警电流阈值时,能够对应的对主电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使得主电机减载运行。通过上述方案,能够提前预警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过大导致线圈烧毁的状况,提前对主电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通过对主电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实现对主电机的保护,具有控制可靠性强的优点。
请参阅图10,一种变频器,包括:进线端子50、第一出线端子40、第二出线端子30、第一电流监测装置20、整流逆变装置60和控制器10,进线端子50用于连接外部电源,进线端子50连接第一电流监测装置20,第一电流装置连接控制器10,第一电流监测装置20连接第一出线端子40,第一出线端子40用于连接外部的强冷风扇电机,进线端子50连接整流逆变装置60,整流逆变装置60连接控制器10,整流逆变装置60连接第二出线端子30,第二出线端子30用于连接外部的主电机,整流逆变装置60用于对输入的交流电源进行整流、逆变处理,得到交流电经第二出线端子30传输到所述主电机,,第一电流监测装置20用于采集外部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并发送至控制器10,控制器10用于根据上述的方法进行变频器控制。
具体地,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的出线端子即为变频器的输出端口,通过出线端子可以引出相应的连接线与外部电机相连接,从而使得变频器的输出信号能够传输到外部电机。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变频器设置有第一出线端子40和第二出线端子30,通过第一出线端子40的U3、V3、W3接口分别与强冷风扇电机的三相绕组连接,即可将强冷风扇电机接入变频器;同时将第二出线端子30的U2、V2、W2接口分别与主电机的三相绕组连接,即可将主电机接入变频器。
变频器内置有相应的电流监测装置(第一电流监测装置20)实现对与第一出线端子40相连接的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进行采集,然后发送至控制器10,以便于控制器10根据运行电流值进行下一步的控制操作。可以理解,第一电流监测装置20设置于强冷风扇电机与变频器的回路上,当强冷风扇电机运行时,可以实时地进行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的采集操作。
与上述第一出线端子40类似,第二出线端子30为变频器的另一个输出端口。预警电流阈值即为超出强冷风扇电机的正常工作范围时的阈值电流,控制器10预存有强冷风扇电机的预警电流阈值。当运行电流值大于该电流值时,强冷风扇电机的线圈将会发生严重的发热,甚至会直接被烧毁,此时控制器10将会进行相应的预警操作,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对主电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而当运行电流值小于该电流值,则说明强冷风扇电机处于安全运行状态,并不会出现严重发热的状况。
当控制器10接收到运行电流值之后,将运行电流值与预设的强冷风扇电机的预警电流阈值进行对比分析,若得到运行电流值大于预警电流阈值,则控制器10将会向主电机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改变主电机的运行频率,以保证主电机不会由于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过大发热而发生损坏。可以理解,为了对主电机进行相应的保护,控制器10通常是向主电机发送降频信号降低主电机的运行频率,或者直接向主电机发送关闭控制信号,控制主电机停止运行。应当指出的是,控制器10在对主电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时,主要是通过控制器10控制整流逆变装置60输出不同的电流或电压,然后将不同的电流或电压传输至外部的主电机实现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整流逆变装置60包括整流器和逆变器,整流器连接进线端子50,整流器连接逆变器,逆变器连接第二出线端子,整流器和逆变器分别连接控制器10(图未示)。通过整流器能够将输入的交流电源转化为直流电源,从而为变频处理提供相应的原料(即直流电源),然后经过处理之后的通过逆变器输出相应大小的交流电源,为外部设备进行供电。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进线端子50输入50Hz、交流380V的电源,在整流器的整流作用下转换为直流电,并经逆变器处理之后将能够输出50Hz、交流220V的交流电,实现为主电机等的供电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10还用于当运行电流值位于第一预设电流区间时,向与变频器的第二出线端子30相连的主电机发送降频控制信号,直至主电机的运行频率下降到主电机的最小运行频率;当运行频率下降到最小运行频率后,在检测到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小于或等于预警电流阈值时,向主电机发送升频控制信号,直至运行频率上升至主电机的最大运行频率。具体操作过程与上述方法部分对应的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10还用于当运行电流值位于第一预设电流区间时,发出报警信号;当报警信号发出后,每间隔第一预设时长向与变频器的第二出线端子30相连的主电机发送一次降频控制信号,直至主电机的运行频率下降到主电机的最小运行频率。当运行频率下降到最小运行频率后,在检测到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小于或等于预警电流阈值时,向主电机发送升频控制信号,直至运行频率上升至主电机的最大运行频率。具体操作过程与上述方法部分对应的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10为数字信号处理控制器10(Digital Signal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控制器10由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组成的用来完成某种信号处理任务的处理器,是为适应高速实时信号处理任务的需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采用DSP控制器10实现相应的变频控制处理,具有处理效率高的优点。
请参阅图11,在一个实施例中,变频器还包括强冷风扇电机回路接触器90和主电机回路接触器80,第一电流监测装置20通过强冷风扇电机回路接触器90连接第一出线端子40,进线端子50通过主电机回路接触器80连接连接整流逆变装置60,强冷风扇电机回路接触器90和主电机回路接触器80分别连接控制器10,强冷风扇电机回路接触器90和主电机回路接触器80联锁设置,使得强冷风扇电机未开启时,主电机也不会启动。
具体地,强冷风扇电机回路接触器90和主电机回路接触器80联锁设置可以是在硬件结构上连锁设置,也可以是通过控制器10中相应的应用程序实现。当运行电流值位于第二预设电流区间时,发出报警信号并向强冷风扇电机发送第一断开控制信号。第一断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强冷风扇电机回路接触器90断开连接,第二预设电流区间为大于或等于最大运行电流阈值。当运行电流值位于第二预设电流区间,说明此时强冷风扇电机发热非常严重,已经无法运行,甚至线圈已经被烧毁。此时控制器10首先会发出报警信息。并且控制器10会向强冷风扇电机发送断开控制信号,控制强冷风扇电机回路接触器90断开连接,即断开强冷风扇电机与变频器之间的回路。
第一断开控制信号的发送时长达到第三预设时长时,向主电机发送第二断开控制信号。第二断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主电机回路接触器80断开连接,使得主电机的运行频率下降为零。当强冷风扇电机已经断开与变频器之间的连接之后,控制器10将会进行计时,当计时达到第三预设时长之后,控制器10向主电机发送断开控制信号,断开主电机与变频器之间的回路,使得主电机的运行频率下降至零,实现对主电机的保护。可以理解,第三预设时长的大小并不是唯一的,具体可以由用户根据主电机的类型以及变频器类型等进行设置。
应当指出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变频器还设置有报警器,报警器连接控制器10。当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处于第一预设电流区间或第二预设电流区间时(即当运行电流值大于预警电流时),控制器10想报警器发送报警信号,使得报警器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提示用户。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报警器为声音报警器,当运行电流值大于预警电流阈值时,声音报警器接收报警信号后发出声音信号告知用户。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其它类型的报警器,例如指示灯报警器等,只要能够将运行电流值大于预警电流阈值的信息告知用户即可。
请参阅图11,变频器还包括第二电流监测装置70,进线端子50通过第二电流监测装置70连接主电机回路接触器80,第二电流监测装置70连接控制器10。
具体地,第二电流监测装置70实时地获取主电机内至回路上的电流大小,然后发送至控制器10进行分析,以保证主电机的稳定、安全运行。应当指出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变频器还设置有过流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连接控制器10。当控制器10接收到第二电流监测装置70发送的电流值时,能够进行分析处理,当电流值过大时控制器10能够向过流保护电路发送对应的信号,从而保证主电机的安全运行。应当指出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一电流监测装置20类似,第二电流监测装置70也可以是电流互感器。
上述空调器,在变频器上同时设置有用于连接强冷风扇电机的第一出线端子和用于连接主电机的第二出线端子,当变频器经过进线端子上电运行之后,第一电流监测装置能够实时的对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进行采集,并发送至控制器进行分析。当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大于对应的预警电流阈值时,控制器能够通过改变整流逆变装置输出的交流电流的大小,实现对主电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使得主电机减载运行。通过上述方案,能够提前预警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过大导致线圈烧毁的状况,提前对主电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通过对主电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实现对主电机的保护,具有控制可靠性强的优点。
请参阅图12,一种空调器,包括主电机12、强冷风扇电机13以及上述的变频器11。
具体地,变频器11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11的出线端子即为变频器11的输出端口,通过出线端子可以引出相应的连接线与外部电机相连接,从而使得变频器11的输出信号能够传输到外部电机。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变频器11设置有第一出线端子40和第二出线端子30,通过第一出线端子40的U3、V3、W3接口分别与强冷风扇电机13的三相绕组连接,即可将强冷风扇电机13接入变频器11;同时将第二出线端子30的U2、V2、W2接口分别与主电机12的三相绕组连接,即可将主电机12接入变频器11。可以理解,主电机12可以是空调器中压缩机的驱动电机,即通过变频器11实现对压缩机的变频控制。
变频器11内置有相应的电流监测装置(第一电流监测装置20)实现对与第一出线端子40相连接的强冷风扇电机13的运行电流值进行采集,然后发送至控制器10,以便于控制器10根据运行电流值进行下一步的控制操作。可以理解,第一电流监测装置20设置于强冷风扇电机13与变频器11的回路上,当强冷风扇电机13运行时,可以实时地进行强冷风扇电机13的运行电流值的采集操作。
与上述第一出线端子40类似,第二出线端子30为变频器11的另一个输出端口。预警电流阈值即为超出强冷风扇电机13的正常工作范围时的阈值电流,控制器10预存有强冷风扇电机13的预警电流阈值。当运行电流值大于该电流值时,强冷风扇电机13的线圈将会发生严重的发热,甚至会直接被烧毁,此时控制器10将会进行相应的预警操作,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对主电机12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而当运行电流值小于该电流值,则说明强冷风扇电机13处于安全运行状态,并不会出现严重发热的状况。
当控制器10接收到运行电流值之后,将运行电流值与预设的强冷风扇电机13的预警电流阈值进行对比分析,若得到运行电流值大于预警电流阈值,则控制器10将会向主电机12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改变主电机12的运行频率,以保证主电机12不会由于强冷风扇电机13的运行电流值过大发热而发生损坏。可以理解,为了对主电机12进行相应的保护,控制器10通常是向主电机12发送降频信号降低主电机12的运行频率,或者直接向主电机12发送关闭控制信号,控制主电机12停止运行。应当指出的是,控制器10在对主电机12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时,主要是通过控制器10控制整流逆变装置60输出不同的电流或电压,然后将不同的电流或电压传输至外部的主电机12实现的。
应当指出的是,在一个是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和压缩机,主电机连接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分别与压缩机连接。其中主电机为压缩机的驱动电机,蒸发器是一种当低温的冷凝液体通过时,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气化吸热,达到制冷的效果的器件。冷凝器是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的器件。主电机驱动压缩机把工质由低温低压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再经过冷凝器冷凝成中温高压的液体,经节流阀节流后,则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低温低压的液态工质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汽,再次输送进压缩机,从而完成制冷循环。
上述空调器,在变频器上同时设置有用于连接强冷风扇电机的第一出线端子和用于连接主电机的第二出线端子,当变频器经过进线端子上电运行之后,第一电流监测装置能够实时的对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进行采集,并发送至控制器进行分析。当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大于对应的预警电流阈值时,控制器能够通过改变整流逆变装置输出的交流电流的大小,实现对主电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使得主电机减载运行。通过上述方案,能够提前预警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过大导致线圈烧毁的状况,提前对主电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通过对主电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实现对主电机的保护,具有控制可靠性强的优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变频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与变频器的第一出线端子相连的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所述第一出线端子用于输出电压至所述强冷风扇电机;
当所述运行电流值大于所述强冷风扇电机的预警电流阈值时,调节与所述变频器的第二出线端子相连的主电机的运行频率,所述第二出线端子用于输出电压至所述主电机;
当所述运行电流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强冷风扇电机的预警电流阈值时,控制与所述变频器的第二出线端子相连的主电机以当前频率运行;
所述当所述运行电流值大于所述强冷风扇电机的预警电流阈值时,调节与所述变频器的第二出线端子相连的主电机的运行频率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运行电流值位于第一预设电流区间时,向与所述变频器的第二出线端子相连的主电机发送降频控制信号,直至所述主电机的运行频率下降到所述主电机的最小运行频率,所述第一预设电流区间为大于所述强冷风扇电机的预警电流阈值,且小于所述强冷风扇电机的最大运行电流阈值,所述最大运行电流阈值大于所述预警电流阈值;
当所述运行频率下降到所述最小运行频率后,在检测到所述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警电流阈值时,向所述主电机发送升频控制信号,直至所述运行频率上升至所述主电机的最大运行频率;
当所述运行电流值位于第二预设电流区间时,发出报警信号并向所述强冷风扇电机发送第一断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断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强冷风扇电机回路接触器断开连接,所述第二预设电流区间为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运行电流阈值;
所述第一断开控制信号的发送时长达到第三预设时长时,向所述主电机发送第二断开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断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主电机回路接触器断开连接,使得所述主电机的运行频率下降为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变频器的第一出线端子相连的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变频器是否上电运行;
若是,则控制变频器的第一电流监测装置采集与变频器的第一出线端子相连的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变频器是否上电运行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否,则控制变频器的第一电流监测装置处于休眠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运行电流值位于第一预设电流区间时,向与所述变频器的第二出线端子相连的主电机发送降频控制信号,直至所述主电机的运行频率下降到所述主电机的最小运行频率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运行电流值位于第一预设电流区间时,发出报警信号;
当所述报警信号发出后,每间隔第一预设时长向与所述变频器的第二出线端子相连的主电机发送一次降频控制信号,直至所述主电机的运行频率下降到所述主电机的最小运行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主电机发送升频控制信号,直至所述运行频率上升至所述主电机的最大运行频率的步骤,包括:
每间隔第二预设时长向所述主电机发送一次升频控制信号,直至所述运行频率上升至所述主电机的最大运行频率。
6.一种变频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运行电流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变频器的第一出线端子相连的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所述第一出线端子用于输出电压至所述强冷风扇电机;
频率调节模块,用于当所述运行电流值大于所述强冷风扇电机的预警电流阈值时,调节与所述变频器的第二出线端子相连的主电机的运行频率,所述第二出线端子用于输出电压至所述主电机,以及当所述运行电流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强冷风扇电机的预警电流阈值时,控制与所述变频器的第二出线端子相连的主电机以当前频率运行;
所述频率调节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运行电流值位于第一预设电流区间时,向与所述变频器的第二出线端子相连的主电机发送降频控制信号,直至所述主电机的运行频率下降到所述主电机的最小运行频率,所述第一预设电流区间为大于所述强冷风扇电机的预警电流阈值,且小于所述强冷风扇电机的最大运行电流阈值,所述最大运行电流阈值大于所述预警电流阈值;当所述运行频率下降到所述最小运行频率后,在检测到所述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警电流阈值时,向所述主电机发送升频控制信号,直至所述运行频率上升至所述主电机的最大运行频率;当所述运行电流值位于第二预设电流区间时,发出报警信号并向所述强冷风扇电机发送第一断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断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强冷风扇电机回路接触器断开连接,所述第二预设电流区间为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运行电流阈值;所述第一断开控制信号的发送时长达到第三预设时长时,向所述主电机发送第二断开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断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主电机回路接触器断开连接,使得所述主电机的运行频率下降为零。
7.一种变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线端子、第一出线端子、第二出线端子、第一电流监测装置、整流逆变装置和控制器,所述进线端子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所述进线端子连接所述第一电流监测装置,所述第一电流监测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流监测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出线端子,所述第一出线端子用于连接外部的强冷风扇电机,所述进线端子连接所述整流逆变装置,所述整流逆变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整流逆变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出线端子,所述第二出线端子用于连接外部的主电机,
所述整流逆变装置用于对输入的交流电源进行整流、逆变处理,得到交流电经所述第二出线端子传输到所述主电机,所述第一电流监测装置用于采集所述外部强冷风扇电机的运行电流值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行变频器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还包括强冷风扇电机回路接触器和主电机回路接触器,所述第一电流监测装置通过所述强冷风扇电机回路接触器连接所述第一出线端子,所述进线端子通过所述主电机回路接触器连接所述整流逆变装置,所述强冷风扇电机回路接触器和所述主电机回路接触器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强冷风扇电机回路接触器和所述主电机回路接触器联锁设置,使得所述强冷风扇电机未开启时,所述主电机也不会启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还包括第二电流监测装置,所述进线端子通过所述第二电流监测装置连接所述主电机回路接触器,所述第二电流监测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器。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机、强冷风扇电机以及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变频器。
CN201910474818.XA 2019-06-03 2019-06-03 变频器控制方法、装置、变频器及空调器 Active CN1100815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4818.XA CN110081575B (zh) 2019-06-03 2019-06-03 变频器控制方法、装置、变频器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4818.XA CN110081575B (zh) 2019-06-03 2019-06-03 变频器控制方法、装置、变频器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1575A CN110081575A (zh) 2019-08-02
CN110081575B true CN110081575B (zh) 2023-10-03

Family

ID=67423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4818.XA Active CN110081575B (zh) 2019-06-03 2019-06-03 变频器控制方法、装置、变频器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815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6344B (zh) * 2019-12-09 2020-11-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调节风机降频速率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34282A (ja) * 1992-10-26 1994-05-17 Ashida Seisakusho:Kk オートクレーブのファン制御方法
JPH06281236A (ja) * 1993-03-29 1994-10-07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8228476A (ja) * 2007-03-14 2008-09-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モータ駆動装置
CN108195020A (zh) * 2017-12-20 2018-06-2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和变频空调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34282A (ja) * 1992-10-26 1994-05-17 Ashida Seisakusho:Kk オートクレーブのファン制御方法
JPH06281236A (ja) * 1993-03-29 1994-10-07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8228476A (ja) * 2007-03-14 2008-09-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モータ駆動装置
CN108195020A (zh) * 2017-12-20 2018-06-2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和变频空调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1575A (zh) 2019-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57684B1 (en) Power-supply control apparatus and heat pump device using the power-supply control apparatus
US10418915B2 (e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CN109812932B (zh) 一种变频空调功率模块温升控制方法及装置
JP2008148366A (ja) 冷凍装置及び冷凍装置に用いられるインバータ装置
CN110081575B (zh) 变频器控制方法、装置、变频器及空调器
WO2022100351A1 (zh) 一种干式变压器智能管理系统
KR100397397B1 (ko) 공기조화기
JP2012070531A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
CN210425444U (zh) 变频器及空调器
JPH0459547B2 (zh)
CN102739135B (zh) 空调机及空调机中所使用的变换装置
DK200101750A (da) Frekvensomformer til forskellige netspændinger
CN1987259B (zh) 变频式空调器的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20200012204A (ko) 변압기의 냉각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2888092B (zh) 一种大容量电力变压器的低频加热装置
KR102183096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동작방법
KR20010037408A (ko) 인버터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팬제어방법
KR19990074313A (ko) 인버터형 공기조화기의 운전 제어방법
JP2564981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JP3298471B2 (ja) 蓄電式空気調和装置
JPH05322324A (ja) インバータ空気調和機
JPH04106348A (ja) 空気調和機の入力電流制限装置
CN211061618U (zh) 一种判断交流电器设备工作状态输出信号的辅助装置
KR100540423B1 (ko) 인버터 공기조화기의 운전주파수 가변제어방법
CN114039480B (zh) 变频器过流保护方法、装置及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