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0965A - 一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多级气体压缩系统及运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多级气体压缩系统及运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0965A
CN110080965A CN201910278742.3A CN201910278742A CN110080965A CN 110080965 A CN110080965 A CN 110080965A CN 201910278742 A CN201910278742 A CN 201910278742A CN 110080965 A CN110080965 A CN 1100809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valve
air inlet
final stag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787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80965B (zh
Inventor
秦飞虎
刘勇
杨金
叶永平
邓晶
何伟
徐向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NPC J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Group Chengdu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Group Chengdu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Group Chengdu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7874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809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80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0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80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09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5/00Multi-stage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027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9/00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9/00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 F04B49/08Regulating by delivery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9/00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 F04B49/22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by means of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9/00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 F04B49/22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by means of valves
    • F04B49/24Bypa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eparation By Low-Temperature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多级气体压缩系统及运行方法,属于气体压缩技术领域,包括多级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和温度控制系统,初级压缩缸的进气口连通至总进气口,末级压缩缸的出气口顺序连通温度控制系统和总排气口,末级压缩缸的出气口还连通有出气组件,还包括旁通控制系统、放空控制系统和可将气体从末级压缩缸的出气口逐级回流至各级压缩缸的进气口以平缓降低排气压力的分级调压系统,出气组件分别与旁通控制系统、放空控制系统和分级调压系统连通;本发明设置旁通控制系统、放空控制系统与分级调压系统,安全灵活调节排气压力、安全卸载放空,避免二氧化碳气体在降压、卸载、放空过程中因压力温度急剧变化产生相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多级气体压缩系统及运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压缩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多级气体压缩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气驱强化采油技术即利用CO2在油和水中均具有较高溶解度的特点,将CO2注入到油层中,以增大原油的体积,降低原油的粘度,并且降低油水间的界面张力,从而有效提升原油采收率,并将CO2永久封存地下,是真正的节能减排又高效的生产技术,这项技术不仅能满足油田开发的需求,还可以解决二氧化碳的封存问题,保护大气环境。该技术不仅适用于常规油藏,尤其对低渗、特低渗透油藏,可以明显提高原油采收率。二氧化碳驱油一般可提高原油采收率7%~15%,延长油井生产寿命15~20年。
CO2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无毒的气体,能溶于水,在25℃溶解度为0.144g/100g水,密度约为空气的1.5倍。对于100%纯二氧化碳,当压力高于临界压力(7.38MPa)且温度高于临界温度(31.4℃)时,CO2处于气相和液相之间的超临界状态,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密度非常大,接近液体的密度,但是扩散系数接近气体;当压力高于临界压力(7.38MPa),温度低于临界温度(31.4℃)时,CO2处于密相液体状态,密相液体状态二氧化碳的腐蚀性非常强,而且随着压力降低,二氧化碳体积膨胀,温度就会降低,压力降低幅度过快则会导致二氧化碳温度急剧下降,形成干冰。
超临界CO2注气压缩系统就是CO2气驱采油的核心设备,它将CO2气体从常规气态逐级压缩、控温,使其温度高于临界温度,压力高于临界压力,达到临界状态,然后注入地下提高采油率。假如液相介质进入压缩机,压缩机存在很大的腐蚀风险,且出现顶缸等异常现象,而干冰形成则会阻塞管道,至使管道冻裂。
现有的气体压缩系统应用到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中时存在以下问题:终极压缩后的气体处于高压状态,气体如果经过旁通调节阀降压,则会因为降压幅度大导致气体温度急剧下降而引起二氧化碳相变,产生干冰阻塞管道,因此正常运行时旁通调节阀不能开启,所以机组无法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调节排气量;同理,现有的压缩系统卸载时,由于高压气体经过卸压阀泄压时,气体温度会急剧下降而引起二氧化碳相变,造成干冰阻塞管道,因此正常停机前无法进行卸载,而是在压缩机满负荷运行下,直接停止主电机,但这样直接停机的方式会对往复压缩机主机的受力部件产生很大的冲击,致使活塞杆容易断裂;在放空操作中,常采用人工通过手动放空阀慢慢泄放,其速度非常慢,且如果操作不当致使放空过快,则也会存在降压过快的问题,同样会引起二氧化碳相变,达到三相点温度后会形成干冰,阻塞管道气体流动,最终造成管子碎裂,且高密度二氧化碳释放环境对人体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正常平稳调压、泄压,有效稳定压缩系统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状态,避免超临界二氧化碳出现相变而导致压缩系统多处异常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多级气体压缩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多级气体压缩系统,包括含有从初级到末级依次串联的多个压缩缸的多级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和用于控制每一级压缩缸压缩后气体温度的温度控制系统,多级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初级压缩缸的进气口通过通气管道连通至总进气口,总进气口连通有进气控制系统,多级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末级压缩缸的出气口通过通气管道顺序连通温度控制系统和总排气口,总排气口连通有排气控制系统,末级压缩缸的出气口还连通有含有数个气体通道的出气组件,还包括旁通控制系统、放空控制系统和可将气体从末级压缩缸的出气口逐级回流至各级压缩缸的进气口以平缓降低排气压力的分级调压系统,所述出气组件分别与旁通控制系统、放空控制系统和分级调压系统连通;所述分级调压系统包括末级旁通阀,末级旁通阀的进气端与出气组件连通,末级旁通阀的出气端与末级压缩缸的上一级压缩缸的进气口连通,除末级压缩缸和初级压缩缸外的其他每级压缩缸的进气口与其上一级压缩缸的进气口之间均通过回流管道连通有一个分级旁通阀;所述旁通控制系统包括旁通开关阀,旁通开关阀的进气端与出气组件连通,旁通开关阀的出气端与初级压缩缸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放空控制系统包括放空阀和放空管道,放空阀的进气端与出气组件连通,放空阀的出气端与放空管道联通。
进一步地,每级压缩缸与其进气口之间沿进气方向通过通气管道依次连通有进气分离器和进气缓冲罐,每级压缩缸与其出气口之间通过通气管道连通有排气缓冲罐。
进一步地,进气控制系统包括与总进气口串联的进气阀和与进气阀并联的进气清洗阀,所述排气控制系统包括沿排气方向顺序串联在总排气口的排气止回阀和排气阀。
进一步地,多级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级数为三级。
一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多级气体压缩系统的运行方法,采用上述的多级气体压缩系统,进行以下任一操作:
(1)多级气体压缩系统的启动:
将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多级气体压缩系统内的气压维持在0.2-0.5Mpa下进行清洗、预润滑、暖机操作,暖机完成后进行小循环操作,然后进行系统加载完成多级气体压缩系统的启动,加载完毕后,多级气体压缩系统进入正常运行状态,为用户供气;
(2)使用分级调压系统进行排量调节:
在多级气体压缩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中,实时监控末级排气压力和其他各级进气压力,压力高于设定值时通过分级调压系统将气体依次泄压回流至其上一级进气口,将末级的排气压力和其他每级的进气压力限制在设定值以内;
(3)多级气体压缩系统的卸载:
从末级到初级逐级打开分级调压系统的末级旁通阀和各个分级旁通阀,对末级排气压力进行逐级泄压,然后打开旁通开关阀将末级排气压力泄压至与进气压力平衡,关闭进气阀,停止电机完成卸载;
(4)多级气体压缩系统的放空:
在多级气体压缩系统卸载完成之后,关闭排气阀并开启放空阀,将多级气体压缩系统内的气体放空至额定值,关闭放空阀,完成放空。
优选地,所述多级气体压缩系统的放空操作中,将多级气体压缩系统内的气体放空的额定值为小于等于0.5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多级气体压缩系统设置分级调压系统,所以在正常输气过程中,如果末级排气压力高于设定值,就可通过分级调压系统将末级压缩后的高温高压气体,回流至上一级进气管路,上一级进气管路的气体再回流至更上一级进气管路,依次递推直至初级进气管路,逐级降压,相邻级之间压差小,避免降压过快导致气体温度急剧下降至三相点形成干冰,且每一级的气体温度通过温度控制系统降低,但又维持在维持在临界温度值以上,所以也不会产生液相流体,从而可以在正常供气过程中调节供气压力,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多级气体压缩系统的排气压力的可调化;
2.本发明设置分级调压系统与放空装置结合,在卸载前先经过分级调压系统进行卸压,将末级的高温高压气体稳定降低后,再通过旁通开关阀卸载,此时,末级的气体压力已经大幅度降低,泄压时压力小幅度降低不会再造成温度过多降低,从而也不会形成干冰,这样,将系统内的气体安全泄压后再停机,其电机的负荷已经接近空载,有效避免了压缩机主机的受力部件受大力冲击;
3.本发明设置放空控制系统,在卸载完成后通过放空控制系统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多级气体压缩系统内进行放空,代替传统的人工放空,一方面,卸载后气压已降低至低值,为常态气体,再经过放空控制系统放空时气压变化幅度微弱,不会因为降压产生相变;另一方面,代替人工放空可有效避免CO2释放到环境后产生的高浓度窒息风险及噪声危害;
4.本发明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多级气体压缩系统在每级压缩后,均通过温度控制系统对温度升高的二氧化碳进行相应控温处理,使每级压缩后的气体温度维持在高于临界温度的稳定值,一方面,避免各级温度高低变化导致气流脉动增加,从而形成突然的振动影响系统稳定性,另一方面,气体温度保持高于临界温度的状态,避免气体发生液化,出现“顶缸”现象,损坏压缩机;
5.本发明在每级压缩缸之前设置进气分离器和进气缓冲罐,每级压缩缸之后设置排气缓冲罐,避免液体进入压缩缸,且有效消除产生的震动,进一步保护压缩机;
6.本发明设置进气控制系统使压缩机组在通气时先通过进气清洗阀进行进气置换,置换时系统内气体压力维持在低压水平,因此启机时,电机的负荷已经接近空载,电流的变化有效减小,有效保护压缩机主机的受力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级调压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分级调压流程图。
附图标记:1-主机、2-膜片联轴器,3-电动机、4-温度控制系统、5-控制柜、9-总进气口、10-总排气口、11-进气阀、12-进气清洗阀、13-初级进气分离器、14-初级进气缓冲罐、15-初级压缩缸、16-初级排气缓冲罐、17-初级冷却管束、18-二级进气分离器、19-二级进气缓冲罐、20-二级压缩缸、21-二级排气缓冲罐、22-二级冷却管束、23-末级进气分离器、24-末级进气缓冲罐、25-末级压缩缸、26-末级排气缓冲罐、27-末级冷却管束、28-排气止回阀、29-排气阀、30-末级旁通阀、31-二回一旁通阀、32-旁通开关阀、33-放空阀、34-放空管道、35-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多级气体压缩系统,包括底座35和安装在底座35上的多级往复活塞式压缩机,本实施例以多级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级数为三级(按进气气流方向分别为初级、二级和末级)为例,三级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包括主机1以及分别与主机1连通的三级压缩缸,主机1通过膜片联轴器2与电动机3连接,电动机3将旋转运动通过膜片联轴器2传递至主机1,主机1将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活塞的往复运动,活塞的往复运动对压缩缸内的二氧化碳进行压缩,以使二氧化碳的压力升高,还设有控制每一级压缩缸压缩后气体温度的温度控制系统4,在本实施例,温度控制系统4使用现有公开技术的空气压缩机的空冷器(其构造不再详述),空冷器的作用是对每级压缩过后的温度及压力升高的二氧化碳进行控温,使每级压缩后的气体温度维持在高于临界温度的稳定值,使气体的温度不会产生大的变化,从而避免气体的密度产生大的波动,进而避免产生大的脉动和震动;同时也避免温度低于临界值产生液化;空冷器上设有三组热交换管件,分别为初级冷却管束17、二级冷却管束22和末级冷却管束27,可对每一级压缩后的气体进行控温,底座35上设有用于对主机1进行润滑的润滑系统(润滑系统为现有公开技术,其构造不再赘述),初级压缩缸15的进气口通过通气管道连通至总进气口9,总进气口9连通有用于控制系统进气的进气控制系统,初压缩缸15的出气口通过通气管道连通至初级冷却管束17的进气端,初级冷却管束17的出气端与二级压缩缸20的进气口连通,二级压缩缸20的出气口通过通气管道连通至二级冷却管束22进气端,二级冷却管束22的出气端与末级压缩缸25的进气口连通,末级压缩缸25的出气口通过通气管道连通至末级冷却管束27的进气端,末级冷却管束27的出气端连通至总排气口10,总排气口10连通有用于控制系统排气的排气控制系统;末级压缩缸25的出气口除了连通至末级冷却管束27,还分出通路连通有含有数个气体通道的出气组件,出气组件可使用含有多条通路的多通管道,出气组件分别连通有旁通控制系统、放空控制系统和可将气体从末级压缩缸25的出气口逐级回流至各级压缩缸的进气口以平缓降低排气压力的分级调压系统。
其中,分级调压系统包括末级旁通阀30,末级旁通阀30连通在出气组件与二级压缩缸20的进气口之间,末级旁通阀30的进气端与出气组件对接连通,末级旁通阀30的出气口与二级压缩缸20的进气口对接连通,即经过末级压缩缸25压缩后的高温高压二氧化碳气体回流至二级压缩缸20的进气管道;而二级压缩缸20的进气口和初级压缩缸15的进气口之间连通有一个分级旁通阀(即二回一旁通阀31),二回一旁通阀31的进气口与二级压缩缸20的进气口对接连通,二回一旁通阀31的出气口与初级压缩缸15的进气口对接连通,可使二级压缩缸20的进气管道的气体通过二回一旁通阀31回流至初级压缩缸15的进气管道,这样可以降低压差,避免气体因压力大幅度降低造成温度大幅度降低,从而形成干冰,防止压缩机运行过程中旁通调节管路产生阻塞。
旁通控制系统包括旁通开关阀32,旁通开关阀32的进气端与出气组件连通,旁通开关阀32的出气端与初级压缩缸15的进气口连通,便于在系统卸载降压的后期,三级气体回流至一级,放空控制系统包括放空阀33和放空管道34,放空阀33的进气端与出气组件连通,放空阀33的出气端与放空管道34连通,系统卸载后,可经过放空阀33将系统内的气体放空至放空管道34。
为了系统整体自动、统一控制,设有控制柜5,控制柜5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可选用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的选用参照现有市场产品已有规格,实现控制功能即可,不对具体型号进行约束,上述电动机3、温度控制系统4、旁通开关阀32、进气控制系统、排气控制系统、放空阀33、末级旁通阀30和二回一旁通阀31均电性连接至控制器。
工作原理:
在本实施例中,二氧化碳气体从供气端依次流经总进气口9,经过进气控制系统进入一级压缩缸15,经压缩后压力升高,温度升高,再流经温度控制系统4进入二级压缩缸20,经压缩后压力再次升高,再流经温度控制系统4进入三级压缩缸25,经压缩后压力达到要求值,最后流经温度控制系统4控温后,流经排气控制系统从总排气口10排出输给用户。
输气过程中,如果末级排气压力高于需求值,则通过分级调压系统进行调压,调压时,打开末级旁通阀30使二氧化碳气体从末级回流进入二级进气管道,二氧化碳气体从二级进气管道流经二回一旁通阀31进入一级进气管道,末级排气压力和二级进气压力均为超临界状态,此时气体从高温状态逐级降压,最后温度降低为常温状态,但是不会低于露点,因此没有液化和干冰风险,避免了压缩机运行过程中旁通调节管路产生阻塞。
系统进行卸载停机时,先通过分级调压系统泄压,依次打开末级旁通阀30和二回一旁通阀31,气体从末级流向二级进气,再从二级进气进入初级进气,当末级排气压力稳定下降到设定值后,再打开旁通开关阀32让气体从末级流向一级,此时,末级的气体压力已经大幅度降低,泄压时压力小幅度降低不会再造成温度过多降低,从而也不会形成干冰,这样,将系统内的气体安全泄压后再停机,其电机的负荷已经接近空载,有效避免了压缩机主机的受力部件受大力冲击;
而放空在卸载过后进行,卸载后再通过放空阀33进行放空,一方面,卸载后气压已降低至低值,为常态气体,再经过放空控制系统放空时气压变化幅度微弱,不会因为降压产生相变;另一方面,代替人工放空可有效避免CO2释放到环境后产生的高浓度窒息风险及噪声危害。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主要区别在于:
初级压缩缸15与其进气口之间沿进气方向通过通气管道依次连通有初级进气分离器13和初级进气缓冲罐14,初级压缩缸15与其出气口之间通过通气管道连通有初级排气缓冲罐16;二级压缩缸20与其进气口之间沿进气方向通过通气管道依次连通有二级进气分离器18和二级进气缓冲罐19,二级压缩缸20与其出气口之间通过通气管道连通有二级排气缓冲罐21;末级压缩缸25与其进气口之间沿进气方向通过通气管道依次连通有末级进气分离器23和末级进气缓冲罐24,末级压缩缸25与其出气口之间通过通气管道连通有末级排气缓冲罐26。像这样在气体压缩系统的每一级设置进气分离器可以在气体进入压缩缸之前进行一次分离,如果气体里有液体就会被分离出来,避免液滴进入压缩缸影响压缩缸正常使用,而进气缓冲罐和排气缓冲罐可以消除气体的压力的脉动,可以有效减少气体在传输与压缩过程中产生的震动。
这样,二氧化碳气体从气井依次流经总进气口9,经过进气控制系统、初级进气分离器13、初级进气缓冲罐14进入初级压缩缸15,经压缩后压力升高,温度升高,再依次流经初级排气缓冲罐16、温度控制系统4、二级进气分离器18和二级进气缓冲罐19,进入二级压缩缸20,经压缩后压力再次升高,再依次流经二级排气缓冲罐21、温度控制系统4、末级进气分离器23和末级进气缓冲罐24,进入末级压缩缸25,经压缩后压力达到要求值,再依次流经末级排气缓冲罐26、温度控制系统4和排气控制系统,经总排气口10排出输给用户。
而通过分级调压系统进行调压时,二氧化碳气体则从出气组件流经末级旁通阀30进入二级进气分离器18,二氧化碳气体从二级进气分离器18流经二回一旁通阀31进入初级进气分离器13对气体进行气液分离,避免出现异常、相变时液体进入压缩缸。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具体的为:
进气控制系统包括与总进气口9串联的进气阀11和与进气阀11并联的进气清洗阀12,进气清洗阀12与进气阀11并联,进气清洗阀12流量远小于进气阀11,在启动阶段可以通过控制进气清洗阀12将系统内的气压维持在较低的压力值并进行系统内空气置换,系统启动加载后再关闭进气清洗阀12开启进气阀11进行正常供气,排气控制系统包括沿排气方向串联在总排气口10的排气止回阀28和排气阀29,排气止回阀28防止压力变化气体回流,通过控制排气阀29的开闭控制系统排气的状态;当然,如前所述,为了更加方便自动控制,优选地,进气阀11、进气清洗阀12、排气阀29均电性连接至控制器由控制器统一控制。
根据上述实施例,上述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多级气体压缩系统,其运行方法如下:
(一)多级气体压缩系统的启动:
首先,对压缩系统通电,压缩系统的控制系统介入控制(控制系统及其控制器的构造为公开技术手段,不再赘述),此时,总进气阀、清洗阀、总排气阀、放空阀、旁通开关阀、末级旁通阀、分级旁通阀均处于关闭状态;
步骤二:打开放空阀,系统内存余气体可以从放空阀排出;
步骤三:监控清洗阀后气体压力(也就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系统的进气管道内的气体压力),以确定阀后压力是否低于清洗要求的压力设定值0.5Mpa,如果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系统的进气管道内的气体压力低于设定值0.5Mpa,则打开清洗阀,气体经清洗阀进入压缩系统,对系统内进行补气,高于设定值0.5Mpa时,则关闭清洗阀停止补气,以此循环,使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系统内的气体压力始终维持在0.5Mpa的低压力状态下,并顺序进行以下操作:
(1)同步执行清洗与预润滑操作,预润滑需时长于清洗操作,所以预润滑后于清洗操作结束,预润滑结束后执行暖机操作:
其中,清洗操作包括:
保持所有阀位不变,即总进气阀、总排气阀、旁通开关阀、末级旁通阀、分级旁通阀均处于关闭状态,清洗阀根据系统内压力变化开合调压,放空阀打开;气体从清洗阀进入压缩系统,从放空阀排出,对系统内的空气进行置换,系统在0.5Mpa的压力状态下执行第一次清洗,保持150S,然后打开旁通开关阀、末级旁通阀和分级旁通阀,执行第二次清洗,对整个系统内的所有管道进行空气置换,保持70S,清洗完成后关闭放空阀,完成系统的恒压清洗;此时,因为填料会有所泄露,清洗阀仍根据系统内压力进行开闭补气,将系统内压力维持在0.5Mpa,至此,其他各阀位状态为:总进气阀、总排气阀、放空阀处于关闭状态,旁通开关阀、末级旁通阀和分级旁通阀处于开启状态;
清洗操作开始的同时执行预润滑操作,即:开启预润滑油泵及油加热器,对曲轴箱的润滑油进行加热,并对压缩机主机各轴承进行预润滑,油温油压逐步升高,监控油温温度及压力,待油温和油压达到预润滑所要求的的设定值,总排气阀开启,执行暖机操作;此时,除清洗阀处于开闭切换补气状态外,其他各阀位状态为:总进气阀、放空阀处于关闭状态,旁通开关阀、末级旁通阀、分级旁通阀和总排气阀处于开启状态。
排气阀开启后,执行暖机操作,启动电动机,阀位不变,清洗阀仍然处于开闭切换补气状态,气体压力维持在0.5Mpa,压缩机负荷小,电动机稳定启动;同时,系统内气体压力很低,未达到高压排气的值,所以气体不从总排气口排出,而是通过旁通开关阀、末级旁通阀、分级旁通阀回流,在压缩机内部循环;在这个过程中,压缩机曲轴箱的油温会逐步升高,监测压缩机油温,待温度升高到暖机所要求的额定温度25度,执行小循环操作;
执行小循环操作时,通过控制清洗阀的开闭,分阶段的提升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系统内的气体压力,将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系统内的气体压力分阶段补充至小循环所要求的压力设定值(本实施例的进气压力设定值以2Mpa为例),为了稳定的启动系统,分三阶段提升,第一阶段在10S内将进气压力补充至0.7MPa,第二阶段在10S内补充至1.4MPa,第三阶段在10S内补充至2.0MPa。监控曲轴箱温度,曲轴箱油温升至小循环所要求的额定温度后,为了确保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系统稳定启动且不干扰其相变,优选地,曲轴箱油温升至的额定温度为38度以上,曲轴箱油温38度以上后,执行加载操作;加载时,先打开总进气阀,关闭清洗阀,并顺序关闭旁通开关阀、末级旁通阀,按降级顺序关闭各分级旁通阀,排气压力逐步升高,压缩机进行正常运行状态。在预润滑、暖机、小循环操作中,随着油温的逐步上升,分步逐步加大电动机的负荷,避免油温低负荷高的情况出现,损坏各轴承,随着油温升高逐步加大负荷,使压缩系统平稳的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二)使用分级调压系统进行排量调节:
(1)监控检测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系统的总排气压力,如果总排气压力不高于设定排气压力,则不启动调压;如果总排气压力超过设定排气压力,则启动调压系统进行调压操作;
(2)调压:
以每秒开度10%的速度开启末级旁通阀进行末级调压,末级气体回流至上一级压缩系统进气口,末级排气压力减少,将末级排气压力限制在设定值内;
重复以上操作,监控检测每一级进气压力,如果当前级进气压力高于设定进气压力,则以每秒开度10%的速度开启此级的分级旁通阀,此级气体回流至此级的上一级压缩系统进气口,此级进气压力减少,将此级进气压力限制在设定值内;
这样,末级压缩后的工艺气不经过冷却,回流至上一级进气管路,上一级进气管路的气体回流至再上一级进气管路,依次回流直至初级进气管路,这样可以减少阀的前后压差,控制阀后的气体温度不会低于临界温度,也就不会产生液相流体,避免压缩机运行过程中旁通调节管路产生阻塞,可以在供气过程中灵活安全的调节供气压力。
(三)多级气体压缩系统的卸载:
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系统供气结束需要进行卸载停机时,先在10S内完全打开末级热气旁通阀,将末级排气压力泄掉1/3;然后在10S内开启分级二回一旁通阀31,将末级排气压力泄压至额定排气压力的1/3;再开启旁通开关阀,将末级排气压力泄压至接近进气压力值,然后关闭总进气口9停止向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系统进气;进气切断后,关停电动机3,关闭总排气口10停止向用户供气,完成卸载,进入放空流程;
(四)多级气体压缩系统的放空:
经过卸载降压后,打开放空阀33,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系统内的气体经放空孔板6限流向放空管道34平缓排放;
监控检测超临界二氧化碳多级压缩系统内的气体压力,当超临界二氧化碳多级压缩系统内的气体放空至0.5MPa及以下,关闭放空阀33,完成卸载放空。

Claims (6)

1.一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多级气体压缩系统,包括含有从初级到末级依次串联的多个压缩缸的多级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和用于控制每一级压缩缸压缩后气体温度的温度控制系统(4),多级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初级压缩缸(15)的进气口通过通气管道连通至总进气口(9),总进气口(9)连通有进气控制系统,多级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末级压缩缸(25)的出气口通过通气管道顺序连通温度控制系统(4)和总排气口(10),总排气口(10)连通有排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末级压缩缸(25)的出气口还连通有含有数个气体通道的出气组件,还包括旁通控制系统、放空控制系统和可将气体从末级压缩缸(25)的出气口逐级回流至各级压缩缸的进气口以平缓降低排气压力的分级调压系统,所述出气组件分别与旁通控制系统、放空控制系统和分级调压系统连通,所述分级调压系统包括末级旁通阀(30),末级旁通阀(30)的进气端与出气组件连通,末级旁通阀(30)的出气端与末级压缩缸(25)的上一级压缩缸的进气口连通,除末级压缩缸和初级压缩缸外的其他每级压缩缸的进气口与其上一级压缩缸的进气口之间均通过回流管道连通有一个分级旁通阀;所述旁通控制系统包括旁通开关阀(32),旁通开关阀(32)的进气端与出气组件连通,旁通开关阀(32)的出气端与初级压缩缸(15)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放空控制系统包括放空阀(33)和放空管道(34),放空阀(33)的进气端与出气组件连通,放空阀(33)的出气端与放空管道(34)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多级气体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级压缩缸与其进气口之间沿进气方向通过通气管道依次连通有进气分离器和进气缓冲罐,每级压缩缸与其出气口之间通过通气管道连通有排气缓冲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多级气体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气控制系统包括与总进气口(9)串联的进气阀(11)和与进气阀(11)并联的进气清洗阀(12),所述排气控制系统包括沿排气方向顺序串联在总排气口(10)的排气止回阀(28)和排气阀(2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多级气体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多级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级数为三级。
5.一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多级气体压缩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多级气体压缩系统,进行以下任一操作:
(1)多级气体压缩系统的启动:
依次进行清洗、预润滑、暖机、小循环操作后,进行系统加载完成多级气体压缩系统的启动,加载完毕后,多级气体压缩系统进入正常运行状态,为用户供气;
(2)使用分级调压系统进行排量调节:
在多级气体压缩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中,实时监控末级排气压力和其他各级进气压力,压力高于设定值时通过分级调压系统将气体依次泄压回流至其上一级进气口,将末级的排气压力和其他每级的进气压力限制在设定值以内;
(3)多级气体压缩系统的卸载:
从末级到初级逐级打开分级调压系统的末级旁通阀和各个分级旁通阀,对末级排气压力进行逐级泄压,然后打开旁通开关阀将末级排气压力泄压至与进气压力平衡,关闭进气阀,停止电机完成卸载;
(4)多级气体压缩系统的放空:
在多级气体压缩系统卸载完成之后,关闭排气阀并开启放空阀,将多级气体压缩系统内的气体放空至额定值,关闭放空阀,完成放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多级气体压缩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气体压缩系统的放空操作中,将多级气体压缩系统内的气体放空的额定值为小于等于0.5Mpa。
CN201910278742.3A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多级气体压缩系统及运行方法 Active CN1100809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8742.3A CN110080965B (zh)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多级气体压缩系统及运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8742.3A CN110080965B (zh)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多级气体压缩系统及运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0965A true CN110080965A (zh) 2019-08-02
CN110080965B CN110080965B (zh) 2020-06-12

Family

ID=67414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78742.3A Active CN110080965B (zh)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多级气体压缩系统及运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8096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04286A (zh) * 2023-12-25 2024-03-15 玉得气体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中低压氮压机配合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0921A (zh) * 2016-03-28 2016-06-08 天津商业大学 一种闪气旁通梯级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
CN106968930A (zh) * 2017-05-09 2017-07-21 新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活塞式压缩机进口超压的系统和方法
JP2017178220A (ja) * 2016-03-31 2017-10-05 三井造船株式会社 燃料ガス供給システム及び燃料ガス供給方法
CN107859615A (zh) * 2017-11-22 2018-03-30 杰瑞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压缩机组放空流程
CN108757422A (zh) * 2018-05-07 2018-11-06 杰瑞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压缩机组排量调节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0921A (zh) * 2016-03-28 2016-06-08 天津商业大学 一种闪气旁通梯级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
JP2017178220A (ja) * 2016-03-31 2017-10-05 三井造船株式会社 燃料ガス供給システム及び燃料ガス供給方法
CN106968930A (zh) * 2017-05-09 2017-07-21 新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活塞式压缩机进口超压的系统和方法
CN107859615A (zh) * 2017-11-22 2018-03-30 杰瑞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压缩机组放空流程
CN108757422A (zh) * 2018-05-07 2018-11-06 杰瑞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压缩机组排量调节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04286A (zh) * 2023-12-25 2024-03-15 玉得气体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中低压氮压机配合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0965B (zh) 2020-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03948B2 (ja) 作動流体供給制御装置
CN204611345U (zh) 一种同步回转油气混输装置
CN205592136U (zh) 泵系统、抽真空系统及真空精炼系统
CN110242262A (zh) 一种套管气回收并带动原油抽采的增产节能装置
CN110080965A (zh) 一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多级气体压缩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4893160A (zh) 二氧化碳压裂介质相变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5263476A (zh)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串联式双透平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5444525B (zh) 伴生气回收用压缩系统及利用该压缩系统压缩气体的方法
CN110094188B (zh)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系统的分级调压系统及其方法
CN203420754U (zh) 一种以二氧化碳为工质的压缩气体储能系统
EP1366321A1 (en) System for producing and distributing compressed air
CN207064349U (zh) 一种新型液压泵站
CN209892411U (zh) 一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多级气体压缩系统
CN104613312A (zh) 处理bog成套设备及采用该设备处理bog的方法
CN205383426U (zh) 天然气加气站的内冷式液力压缩装置
CN209943067U (zh)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系统的分级调压系统
CN110080971A (zh) 一种适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系统的气启方法
CN207048936U (zh) 天然气压缩机的回收系统
CN205298096U (zh) 天然气加气站的闭环液力压缩装置
CN108043062A (zh) 一种储罐呼吸排放挥发性气体的处理系统
CN210622776U (zh) 一种套管气回收并带动原油抽采的增产节能装置
CN204716676U (zh) 液压动力系统
CN204477687U (zh) 处理bog成套设备
CN109681780B (zh) 一种基于往复式压缩机的成套气井增压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0080972A (zh)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系统的卸载放空系统及其流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16

Address after: 100032 Liupuwei,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atentee after: CNPC JICHAI POWER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100 No. 3 Century Avenue, Chengd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CNPC JICHAI POWER COMPANY LIMITED CHENGDU COMPRESSOR BRANCH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