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7747A - 一种叶片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叶片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7747A
CN110067747A CN201910442790.1A CN201910442790A CN110067747A CN 110067747 A CN110067747 A CN 110067747A CN 201910442790 A CN201910442790 A CN 201910442790A CN 110067747 A CN110067747 A CN 1100677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hell
setting
groove
cl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427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67747B (zh
Inventor
郑昌马
吴坚锋
郑敏娟
郭敏华
宋仙友
朱家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ong Ling Hydraulic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ong Ling Hydraul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ong Ling Hydraulic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ong Ling Hydraul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4279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677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67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77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77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77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2/00 - F04C14/00
    • F04C15/0096Heating; 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00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 F04C2/30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2/34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s F04C2/08 or F04C2/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2/344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s F04C2/08 or F04C2/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inner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30Casings or housing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片泵,涉及液压泵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泵主体、设置于泵主体上的泵壳,泵壳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上的前端盖和后端盖;壳体沿轴心线方向开设有若干孔组,每个孔组均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通孔,壳体上沿轴心线的方向还开设有进液孔和出液孔;前端盖靠近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若干通槽,每个通槽对应连通对应孔组的两个通孔设置,后端盖靠近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凹槽,每个凹槽对应连通相邻两个孔组相互靠近的通孔;进液孔、出液孔、通孔、凹槽以及通槽拼接形成导通的冷却流道,泵壳外侧壁上对应设置有进口和出口。设置冷却流道,冷却流道中流通的冷却液可以对泵壳进行冷却,从而使得整体的散热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叶片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叶片泵。
背景技术
叶片泵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用于将一定压力范围和一定流量范围的液压流体供应到需要的设备中。
传统的叶片泵包括静止的定子和容置于由定子限定的内部空间中的可转动转子。在转子的外壁上形成有叶片槽,叶片设置于叶片槽中并相对于转子的转动轴线基本上径向向外延伸。叶片朝向叶片槽的一侧对应设置有弹簧,从而使得叶片远离叶片槽槽底的一侧抵触与定子的内侧壁。当转子转动时,叶片可以在叶片槽内沿径向伸出或缩回。每两个相邻的叶片,该两叶片之间的定子内壁和转子外壁一起限定出空腔,也称为叶片腔。
当转子被驱动而旋转时,每个叶片的径向外端接触和刮擦定子的内壁,每个叶片腔经历容积变化。当相关联的叶片从转子的外壁伸出时,其所限定的叶片腔容积变大,油液从叶片泵的进油槽吸入,当相关联的叶片被推回到转子的叶片槽内时,其所限定的叶片腔容积变小,油液从叶片泵的出油槽排出。
当叶片泵在持续使用时,叶片的外侧壁持续抵触并刮擦定子的内壁,叶片与内壁的持续刮擦使得叶片泵整体容易发热升温,虽然油液在运输过程中能够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但总体上的散热还是不足,比较麻烦,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叶片泵,其具有散热效果更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叶片泵,包括泵主体、设置于泵主体上的泵壳,所述泵壳包括壳体、分别设置于壳体轴心线方向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壳体沿轴心线方向开设有若干孔组,所述孔组沿着壳体呈周向分布,每个孔组均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通孔,所述壳体上沿轴心线的方向还开设有相邻设置的进液孔和出液孔,进液孔和出液孔位于其中两个相邻孔组之间设置;所述前端盖靠近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若干通槽,每个通槽对应连通对应孔组的两个通孔设置,所述后端盖靠近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凹槽,每个凹槽对应连通相邻两个所述孔组相互靠近的通孔;所述进液孔对应连通至与其相邻且远离出液孔一侧的通孔设置,所述出液孔对应连通至与其相邻且远离进液孔一侧的通孔设置;所述进液孔、出液孔、通孔、凹槽以及通槽拼接形成导通的冷却流道,所述泵壳外侧壁上对应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对应连通至进液孔设置,且所述出口对应连通至出液孔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叶片泵安装完成后,泵壳上的进液孔、出液孔、通孔、凹槽以及通槽拼接形成导通的冷却流道,此时通过向进口注入冷却液,冷却液可以沿着泵壳中的冷却流道进行流动,直至出口处排出。设置冷却流道,冷却流道中流通的冷却液可以对泵壳进行冷却,使得泵壳的温度下降,从而使得整体的散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两端均设置有若干连接管,靠近前端盖一端的连接管与通槽一一对应设置,靠近后端盖一端的连接管与所述凹槽一一对应设置,每个连接管均对应导通相邻的两个通孔设置;连接管远离壳体的一端对应位于通槽或者凹槽内,且连接管的外侧壁对应抵触于通槽或者凹槽的内侧壁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接管,连接管可以对应插入到凹槽或者通槽内,减少了冷却流道渗漏情况,从而加强了泵壳中冷却流道的整体的密封效果,使得整体使用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两端均开设有若干安装槽,靠近前端盖一端的安装槽与所述通槽一一对应设置,且靠近前端盖一端的安装槽连通对应孔组的两个通孔设置;靠近后端盖一端的安装槽与所述凹槽一一对应设置,且靠近后端盖一端的安装槽对应连通相邻两个所述孔组相互靠近的通孔;所述连接管对应位于所述安装槽内,且连接管的外侧壁抵触于安装槽的内侧壁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管通过插入到安装槽内进行固定,实现连接管的可拆,从而使得壳体的加工更加方便,且当连接管出现密封性不好的时候,可以单独更换连接管,使得整体的使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壁沿轴向开设有两个环槽,所述环槽上对应设置有密封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密封环,通过密封环进一步加强连接管连接的密封性,从而使得冷却流道的密封性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泵壳沿轴向开设四个安装孔,安装孔对应贯穿所述后端盖、壳体以及前端盖设置,其中两个安装孔的直径不同设置;所述安装孔上均对应穿设有螺栓,螺栓穿过安装孔后通过螺母拧紧对泵壳进行固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安装孔的直径不同,当泵壳拼接时,不同孔径的安装孔可以起到定位的效果,从而减少了拼装时安装孔错位导致冷却流道构建失败的情况,从而使得整体的安装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靠近前端盖的一侧设置有四个螺母槽,所述螺母槽对应所述安装孔设置用于供螺母安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螺母槽,可以先通过螺母将后端盖和壳体进行固定连接,然后将泵主体中的对应部分装入到壳体中进行安装,方便叶片泵的整体组装,使得叶片泵的拼装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进口上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连通至冷却箱设置,所述进口与冷却箱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带动冷却箱内的冷却液进入到泵壳的冷却流道进行冷却的驱动装置,所述出口上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连通至储液箱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装置将冷却液注入到冷却流道内进行冷却,使用后的冷却液可以刘同志储液箱方便冷却液的回收利用。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为橡胶软管,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同轴设置于泵主体的转轴上的转动盘、设置转动盘上用于输送冷却液的至少一个输送部、设置于泵壳上用于对进液管进行固定的两个固定座,当输送部位于远离两个固定座时,所述进液管张紧于所述输送部远离两个固定座的一侧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叶片泵使用时,叶片泵的转轴带动转动盘转动时,转动盘上的输送部可以在沿着转轴的转动过程中挤压进液管的侧壁,使得进液管靠近输送部处压合抵触至进液管远离输送部处,并在挤压的同时通过转动盘的转动将进液管的形变处朝向进口的方向移动,从而将进液管内的液体朝向进口挤去,实现对液体的挤压输送。设置转动盘、输送部,叶片泵的转动不仅带动叶片泵的输液工作,同时能够对冷却液进行运送,从而使得叶片泵在运行的同时,冷却液可以同步对泵体进行冷却,从而使得整体的使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部为转动连接于转动盘上的输送辊,所述输送部的轴线平行于泵主体的转轴轴线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盘转动使得输送部对进液管进行送液时,输送部可以对应发生转动,从而减少了输送部与进液管滑动摩擦的情况,减少了进液管磨损,使得整体的使用更加持久。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为设置连接于前端盖上的安装环,所述进料管对应穿过安装环设置,且进料管位于安装环处的外侧壁对应固定有定位环,固定座的外侧壁还螺纹连接有用于抵紧定位环对进料管进行固定的螺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环可以通过胶水与进料管进行固定,通过螺钉抵紧定位环的侧壁对定位环进行固定,从而使得进料管固定于固定座上更加稳定,使得输送部对进料管内冷却液的输送更加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冷却流道,冷却流道中流通的冷却液可以对泵壳进行冷却,使得泵壳的温度下降,从而使得整体的散热效果更好;
(2)通过设置连接管,连接管可以对应插入到凹槽或者通槽内,通过连接管对前端盖。壳体和后端盖进行连接,减少了冷却流道渗漏情况,从而加强了泵壳中冷却流道的整体的密封效果,使得整体使用更加稳定;
(3)通过设置转动盘、输送部,叶片泵的转动不仅带动叶片泵的输液工作,同时能够对冷却液进行运送,从而使得叶片泵在运行的同时,冷却液可以同步对泵体进行冷却,从而使得整体的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前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壳体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壳体靠近前端盖一端的结构;
图5为实施例的壳体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壳体靠近后端盖一端的结构;
图6为实施例的后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泵主体;2、泵壳;21、壳体;22、前端盖;23、后端盖;3、安装孔;4、螺栓;5、螺母槽;6、孔组;61、通孔;7、进液孔;8、出液孔;9、通槽;10、凹槽;11、进口;12、出口;13、安装槽;14、连接管;15、环槽;16、密封环;17、出液管;18、进液管;19、驱动装置;191、转动盘;192、输送部;193、固定座;20、安装环;24、定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
一种叶片泵,如图1、图2所示,包括泵主体1、设置于泵主体1上的泵壳2。泵主体1包括设置于泵壳2内的定子、转动连接于泵壳2内的转子、同轴设置于转子上的转轴。定子内侧呈椭圆形设置,转子的外侧壁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叶片槽,叶片槽上对应沿径向滑移有叶片,叶片靠近对应叶片槽的一侧还对应设置有弹簧,当转轴带动转子转动过程中,弹簧可以将叶片持续抵紧于定位的内侧壁。相邻的两个叶片、位于两个叶片之间的定子内壁、位于两个叶片的转子外壁拼接形成叶片腔。
泵壳2包括壳体21、分别设置于壳体21轴心线方向两端的前端盖22和后端盖23,壳体21呈环形设置,壳体21内孔呈圆形设置,泵主体1的转轴穿出前端盖22设置。泵壳2沿轴向开设四个安装孔3,四个安装孔3分别靠近泵壳2的四个边角设置,安装孔3对应贯穿后端盖23、壳体21以及前端盖22设置,其中两个安装孔3的直径不同设置。安装孔3上均对应穿设有螺栓4,螺栓4穿过安装孔3后通过螺母拧紧对泵壳2进行固定。壳体21靠近前端盖22的一侧设置有四个螺母槽5,螺母槽5对应安装孔3设置用于供螺母安装。
当泵壳2拼接时,可以先通过螺母将后端盖23和壳体21进行固定连接,然后将泵主体1中的对应部分装入到壳体21中进行安装,使得后端盖23和壳体21固定。螺母槽5可以方便螺母的安装,减少螺母对前端盖22安装的影响,方便叶片泵的整体组装。
如图2、图5所示,壳体21沿轴心线方向还开设有若干孔组6,孔组6沿着壳体21呈周向分布,每个孔组6均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通孔61,通孔61均错开叶片泵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设置。壳体21上沿轴心线的方向还开设有进液孔7和出液孔8,进液孔7和出液孔8呈相邻设置,且进液孔7和出液孔8位于其中两个相邻孔组6之间用于对孔组6进行分隔。
如图2、图3所示,前端盖22靠近壳体21的一端设置有若干通槽9,通槽9的位置与孔组6一一对应设置。当前端盖22固定安装于壳体21上时,前端盖22抵紧于壳体21上,每个通槽9对应连通对应孔组6的两个通孔61设置,使得每个孔组6中的两个通孔61相互连通。
如图2、图4所示,后端盖23靠近壳体21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凹槽10,凹槽10对应位于相邻两个孔组6之间,当后端盖23安装于壳体21上时,每个凹槽10对应连通至相邻两个孔组6相互靠近的通孔61,从而使得孔组6之间相互连通。
进液孔7或出液孔8可以与通孔61重合设置,本实施例中,进液孔7和出液孔8均与通孔61重合设置,即其中相邻设置的两个通孔61分别作为进液孔7和出液孔8使用。进液孔7对应连通至与其相邻并且远离出液孔8一侧的通孔61设置,出液孔8对应连通至与其相邻且远离进液孔7一侧的通孔61设置。进液孔7、出液孔8、通孔61、凹槽10以及通槽9拼接形成导通的冷却流道。
如图1、图4所示,泵壳2外侧壁上对应设置有进口11和出口12,进口11对应连通至进液孔7设置,且出口12对应连通至出液孔8设置。进口11和出口12可以同时位于前端盖22上,也可以同时位于后端盖23上,还能通知位于壳体21的外侧壁上。当通孔61和进液孔7、出液孔8的总数量为奇数时,进口11和出口12则一个位于前端盖22、一个位于后端盖23上设置。本实施例中,进口11和出口12均位于后端盖23上设置。
如图2、图6所示,壳体21的两端均开设有若干安装槽13,靠近前端盖22一端的安装槽13与通槽9(参见图3)一一对应设置,靠近前端盖22一端的安装槽13的截面与对应通槽9的截面相同设置,且靠近前端盖22一端的安装槽13连通对应孔组6的两个通孔61设置。前端盖22与壳体21拼接时,靠近前端盖22一端的安装槽13对应与通槽9拼合。靠近后端盖23一端的安装槽13与凹槽10一一对应设置,靠近后端盖23一端的安装槽13的截面与对应的凹槽10截面相同设置,且靠近后端盖23一端的安装槽13对应连通相邻两个孔组6相互靠近的通孔61。后端盖23盖合于壳体21上时,靠近后端盖23一端的安装槽13对应与凹槽10拼合。
如图2、图7所示,每个安装槽13上均设置有连接管14,连接管14的外侧壁沿轴向开设有两个环槽15,每个环槽15上对应设置有密封环16。靠近前端盖22一端的每个连接管14均位于对应的安装槽13和通槽9(参见图3)内,且靠近前端盖22一端的每个连接管14上的两个密封环16分别位于安装槽13和通槽9内。位于安装槽13内部分的连接管14的外侧壁抵触于安装槽13的内侧壁,且位于通槽9内的连接管14的外侧壁抵触于通槽9的内侧壁设置。靠近后端盖23一端的每个连接管14均位于对应的安装槽13和凹槽10内,且该部分连接管14上的两个密封环16分别位于安装槽13和凹槽10内。位于安装槽13内部分的连接管14的外侧壁抵触于安装槽13的内侧壁,且位于凹槽10内的连接管14的外侧壁抵触于凹槽10的内侧壁设置。
如图1所示,出口12上连接有出液管17,出液管17连通至储液箱(图中未示出)设置。进口11上连接有进液管18,进液管18为橡胶软管,进液管18连通至冷却箱(图中未示出)设置。进口11与冷却箱之间还设置有驱动装置19,驱动装置19用于带动冷却箱内的冷却液进入到泵壳2的冷却流道进行冷却。
如图1、图8所示,驱动装置19包括同轴固定于泵主体1的转轴上的转动盘191、设置转动盘191上用于输送冷却液的至少一个输送部192、设置于泵壳2上的两个固定座193。固定座193为固定连接于前端盖22上的安装环20,进料管对应穿过安装环20设置,且进料管位于安装环20处的外侧壁对应固定有定位环24,固定座193的外侧壁还螺纹连接有螺钉,通过螺钉抵紧定位环24对安装环20位置进行固定,从而使得固定座193对进液管18进行固定。实际使用时,进料管还可以通过胶水粘合固定于固定座193上,固定座193还可以为夹子,通过夹子夹持定位环24进行固定。
当进液管18安装时,进料管通过一个固定座193后绕过输送部192远离两个固定座193的一侧后再通过另外一个固定座193,然后通过拧紧固定座193上的螺钉抵紧定位环24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输送部192设置有四个,输送部192为转动连接于转动盘191上的输送辊,输送部192的轴线平行于泵主体1的转轴轴线设置。当输送部192位于远离两个固定座193时,进液管18张紧于输送部192远离两个固定座193的一侧设置,使得进液管18靠近输送部192的侧壁抵触于进液管18远离输送部192的侧壁。
当叶片泵使用时,叶片泵的转轴带动转动盘191转动时,转动盘191上的输送部192可以在沿着转轴的转动过程中挤压进液管18的侧壁,使得进液管18靠近输送部192处压合抵触至进液管18远离输送部192处,并在挤压的同时通过转动盘191的转动将进液管18的形变处朝向进口11的方向移动,从而将进液管18内的液体朝向进口11挤去,实现对液体的挤压输送。另外,当转动盘191转动使得输送部192对进液管18进行送液时,输送部192可以沿着其转动轴线对应发生转动,从而减少了输送部192与进液管18滑动摩擦的情况,减少了进液管18磨损。实际的使用时,驱动装置19还可以为连通于进口11和冷却箱之间的水泵。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
当叶片泵启动时,泵主体1的转轴进行泵液时,转轴的转动可以带动转动盘191转动,转动盘191的转动带动输送部192沿着转动盘191的转动轴线翻转,从而使得输送部192转动并挤压进液管18进行送液,使得冷却液从冷却箱内进入到冷却流道并从出口12排出到储液箱,当冷却液通过冷却流道时,冷却液可以带走泵壳2的热量对叶片泵的泵壳2进行降温,从而使得整体的散热性能更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叶片泵,包括泵主体(1)、设置于泵主体(1)上的泵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2)包括壳体(21)、分别设置于壳体(21)轴心线方向两端的前端盖(22)和后端盖(23);所述壳体(21)沿轴心线方向开设有若干孔组(6),所述孔组(6)沿着壳体(21)呈周向分布,每个孔组(6)均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通孔(61),所述壳体(21)上沿轴心线的方向还开设有相邻设置的进液孔(7)和出液孔(8),进液孔(7)和出液孔(8)位于其中两个相邻孔组(6)之间设置;
所述前端盖(22)靠近壳体(21)的一端设置有若干通槽(9),每个通槽(9)对应连通对应孔组(6)的两个通孔(61)设置,所述后端盖(23)靠近壳体(21)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凹槽(10),每个凹槽(10)对应连通相邻两个所述孔组(6)相互靠近的通孔(61);
所述进液孔(7)对应连通至与其相邻且远离出液孔(8)一侧的通孔(61)设置,所述出液孔(8)对应连通至与其相邻且远离进液孔(7)一侧的通孔(61)设置;所述进液孔(7)、出液孔(8)、通孔(61)、凹槽(10)以及通槽(9)拼接形成导通的冷却流道,所述泵壳(2)外侧壁上对应设置有进口(11)和出口(12),所述进口(11)对应连通至进液孔(7)设置,且所述出口(12)对应连通至出液孔(8)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的两端均设置有若干连接管(14),靠近前端盖(22)一端的连接管(14)与通槽(9)一一对应设置,靠近后端盖(23)一端的连接管(14)与所述凹槽(10)一一对应设置,每个连接管(14)均对应导通相邻的两个通孔(61)设置;连接管(14)远离壳体(21)的一端对应位于通槽(9)或者凹槽(10)内,且连接管(14)的外侧壁对应抵触于通槽(9)或者凹槽(10)的内侧壁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的两端均开设有若干安装槽(13),靠近前端盖(22)一端的安装槽(13)与所述通槽(9)一一对应设置,且靠近前端盖(22)一端的安装槽(13)连通对应孔组(6)的两个通孔(61)设置;靠近后端盖(23)一端的安装槽(13)与所述凹槽(10)一一对应设置,且靠近后端盖(23)一端的安装槽(13)对应连通相邻两个所述孔组(6)相互靠近的通孔(61);所述连接管(14)对应位于所述安装槽(13)内,且连接管(14)的外侧壁抵触于安装槽(13)的内侧壁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4)的外侧壁沿轴向开设有两个环槽(15),所述环槽(15)上对应设置有密封环(16)。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一种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2)沿轴向开设四个安装孔(3),安装孔(3)对应贯穿所述后端盖(23)、壳体(21)以及前端盖(22)设置,其中两个安装孔(3)的直径不同设置;所述安装孔(3)上均对应穿设有螺栓(4),螺栓(4)穿过安装孔(3)后通过螺母拧紧对泵壳(2)进行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靠近前端盖(22)的一侧设置有四个螺母槽(5),所述螺母槽(5)对应所述安装孔(3)设置用于供螺母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11)上连接有进液管(18),所述进液管(18)连通至冷却箱设置,所述进口(11)与冷却箱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带动冷却箱内的冷却液进入到泵壳(2)的冷却流道进行冷却的驱动装置(19),所述出口(12)上连接有出液管(17),出液管(17)连通至储液箱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18)为橡胶软管,所述驱动装置(19)包括同轴设置于泵主体(1)的转轴上的转动盘(191)、设置转动盘(191)上用于输送冷却液的至少一个输送部(192)、设置于泵壳(2)上用于对进液管(18)进行固定的两个固定座(193),当输送部(192)位于远离两个固定座(193)时,所述进液管(18)张紧于所述输送部(192)远离两个固定座(193)的一侧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192)为转动连接于转动盘(191)上的输送辊,所述输送部(192)的轴线平行于泵主体(1)的转轴轴线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93)为设置连接于前端盖(22)上的安装环(20),所述进料管对应穿过安装环(20)设置,且进料管位于安装环(20)处的外侧壁对应固定有定位环(24),固定座(193)的外侧壁还螺纹连接有用于抵紧定位环(24)对进料管进行固定的螺钉。
CN201910442790.1A 2019-05-25 2019-05-25 一种叶片泵 Active CN1100677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2790.1A CN110067747B (zh) 2019-05-25 2019-05-25 一种叶片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2790.1A CN110067747B (zh) 2019-05-25 2019-05-25 一种叶片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7747A true CN110067747A (zh) 2019-07-30
CN110067747B CN110067747B (zh) 2020-06-19

Family

ID=67371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42790.1A Active CN110067747B (zh) 2019-05-25 2019-05-25 一种叶片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6774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35403A (zh) * 1971-08-30 1973-05-24
CN202586603U (zh) * 2012-05-08 2012-12-05 东风汽车公司 驱动电机冷却水套
CN205744436U (zh) * 2016-03-21 2016-11-30 贺坤山 旋转活塞压缩机械
CN206506395U (zh) * 2017-01-24 2017-09-19 杭州娃哈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电机外壳结构
CN109428442A (zh) * 2017-08-28 2019-03-05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冷却装置
CN208578729U (zh) * 2018-06-27 2019-03-05 宁波爱发科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油冷却机构的真空泵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35403A (zh) * 1971-08-30 1973-05-24
CN202586603U (zh) * 2012-05-08 2012-12-05 东风汽车公司 驱动电机冷却水套
CN205744436U (zh) * 2016-03-21 2016-11-30 贺坤山 旋转活塞压缩机械
CN206506395U (zh) * 2017-01-24 2017-09-19 杭州娃哈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电机外壳结构
CN109428442A (zh) * 2017-08-28 2019-03-05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冷却装置
CN208578729U (zh) * 2018-06-27 2019-03-05 宁波爱发科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油冷却机构的真空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7747B (zh) 2020-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29738B2 (en) Heat exchange module and serial pump thereof
US7392988B2 (en) Rotary seal
US4472116A (en) Infusion pumping apparatus
WO2014190825A1 (zh) 自泵送流体动压型机械密封
JP6283541B2 (ja) 染色機
WO199900934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barrier fluid flow for promoting cool running of a cartridge dual seal
CN102242711B (zh) 耐高温、高压力升型罗茨鼓风机
JPS62271991A (ja) 自吸式液体リングポンプの運転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0067747A (zh) 一种叶片泵
CN106762798B (zh) 一种油气混输泵专用机械密封
JPS6344929B2 (zh)
US4018304A (en) Lubrication system for a centrifugal liquid processing system
US20200370554A1 (en) Rotary screw compressor
CN101451526A (zh) 可变排量叶片泵
US20220316497A1 (en) Pump Arrangement With a Temperature Controllable Housing Part
CN206522251U (zh) 一种机械密封式磁力泵系统
CN209053835U (zh) 一种用于数控风机的冷却装置
CN205401162U (zh) 水中马达泵
CN208268118U (zh) 变压器油泵冷却系统
US2276827A (en) Pump
CN207661008U (zh) 轴承冷却结构、电机及离心式压缩机
CN111765175B (zh) 一种轴承冷却结构
CN214533479U (zh) 卤水泵
CN110756290A (zh) 一种旋转轴冷却结构、砂磨机及冷却方法
NL2021566B9 (en) Assembly for a cryogenic motor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uch mo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