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2462B - 一种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2462B
CN110062462B CN201810053479.3A CN201810053479A CN110062462B CN 110062462 B CN110062462 B CN 110062462B CN 201810053479 A CN201810053479 A CN 201810053479A CN 110062462 B CN110062462 B CN 1100624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ilure recovery
beam failure
candidate beams
recovery request
random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534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62462A (zh
Inventor
陈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5347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62462B/zh
Priority to CN202110888748.XA priority patent/CN113597009A/zh
Priority to US16/963,033 priority patent/US11617177B2/en
Priority to EP19741822.1A priority patent/EP3742844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9/071945 priority patent/WO201914118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062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24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24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24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6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及终端,其方法包括:在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随机接入过程中,若获取到新的候选波束,则按照预设处理方式对随机接入过程进行处理。本发明终端的MAC层在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随机接入过程中,若获取到新的候选波束,则按照预设处理方式对随机接入过程进行处理,从而保证波束失败恢复尽快完成,保证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正常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未来第五代(5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中,为达到下行链路传输速率20Gbps,上行链路传输速率10Gbps的目标,高频通信和大规模天线技术将会被引入。高频通信可提供更宽的系统带宽,天线尺寸也可以更小,更加有利于大规模天线在网络设备和终端中部署。高频通信存在路径损耗较大、容易受干扰、链路较脆弱的缺点,而大规模天线技术可提供较大的天线增益,因此,高频通信与大规模天线的结合是未来5G移动通信系统的必然趋势。然而,采用大规模天线技术并不能解决全部高频通信的问题,如链路的脆弱性。当高频通信中遇到遮挡时,波束失败恢复机制可快速切换波束,将通信链路从较差的波束切换至较佳的波束,避免无线链路失败,可有效提高链路的健壮性。
目前波束失败恢复机制包含:波束失败检测、新候选波束识别、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发送和终端监测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网络侧响应等流程。其中,新的候选波束识别可能位于波束失败检测之前或波束失败检测之后。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发送可采用如下方式:支持基于非竞争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其中,用于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发送的PRACH与普通PRACH的资源正交,至少支持频分复用方式正交。支持基于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或者,基于竞争PRACH作为非竞争PRACH的补充来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其中,竞争PRACH资源来自传统RACH资源池,且采用4步RACH过程。
其中,当终端的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在收到物理(Physical,PHY)层的波束失败恢复指示(Beam failure recovery indication)后,触发RACH流程以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在此过程中若接收到PHY层指示的新的候选波束(candidate beam),终端无法确定将如何处理,将会导致波束失败恢复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及终端,以解决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发送过程中,有新的候选波束指示时终端无法确定处理机制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应用于终端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包括:
在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随机接入过程中,若获取到新的候选波束,则按照预设处理方式对随机接入过程进行处理。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随机接入过程中,若获取到新的候选波束,则按照预设处理方式对随机接入过程进行处理。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应用于终端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包括:
在波束失败恢复过程中,若获取到至少两个用于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候选波束,则从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选择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或者,按照预设顺序依次通过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的部分波束或全部波束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波束失败恢复过程中,若获取到至少两个用于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候选波束,则从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选择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或者,按照预设顺序依次通过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的部分波束或全部波束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于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波束失败恢复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波束失败恢复方法的步骤。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的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及终端中,终端的MAC层在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随机接入过程中,若获取到新的候选波束,则按照预设处理方式对随机接入过程进行处理,从而保证波束失败恢复尽快完成,保证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正常数据传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波束失败恢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终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波束失败恢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终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应用于终端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在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随机接入过程中,若获取到新的候选波束,则按照预设处理方式对改随机接入过程进行处理。
其中,网络设备配置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资源中,一部分资源用于除波束失败恢复外的其它目的的普通随机接入,另一部分资源用于在波束失败时供终端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且这两部分资源正交,即,用于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PRACH资源与用于普通随机接入的PRACH资源正交(包括时域正交、频域正交和/或码域正交)。这里当发生波束失败后,终端发起波束失败恢复流程,通过随机接入过程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
可选地,MAC层获取新的候选波束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新的候选波束为物理层指示给MAC层的,或者,新的候选波束为MAC层评估和/或选择确定的。其中,物理层指示给MAC的新的候选波束,为物理层评估和/或选择确定的。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获取新的候选波束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在满足以下条件至少之一时,指示物理层提供候选波束:
MAC层或物理层触发波束失败恢复,即当MAC层或者PHY层触发波束失败恢复时,MAC层指示物理层提供候选波束。
MAC层或物理层达到预设数目个波束失败的示例(instance),即当MAC层或者PHY层达到预设个数个波束失败的instance时,MAC层指示物理层提供候选波束。
MAC层当前候选波束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发起的随机接入过程失败,即当MAC层当前候选波束对应的一轮随机接入失败时,指示物理层提供候选波束。
MAC层的一次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失败,即当MAC层一次preamble传输失败时,指示物理层提供候选波束。
MAC层的非竞争随机接入失败,即当MAC层使用专用RACH资源的非竞争随机接入(Contention-Free Random Access,CFRA)失败时,指示物理层提供候选波束。
MAC层的竞争随机接入失败,即当MAC层使用common RACH资源的竞争随机接入(Contention-based Random Access,CBRA)失败时,指示物理层提供候选波束。
下面将结合不同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做进一步说明。
场景一、在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随机接入过程中,获取到新的候选波束。
在该场景下,当终端的某一个波束发生波束失败时,终端发起针对该波束失败的波束失败恢复请求过程,若终端的MAC层在发起波束失败恢复请求过程中,获取到新的候选波束时,按照预设处理方式对随机接入过程进行处理。其中,预设处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中的一种:
方式一、
MAC层忽略新的候选波束,并继续执行随机接入过程。也就是说,当终端的某一个波束发生波束失败时,终端发起针对该波束失败的波束失败恢复请求过程,若终端的MAC层在发起波束失败恢复请求过程中,获取到新的候选波束时,MAC层直接忽略该新的候选波束,并继续执行随机接入过程。其中,这里所说的继续执行随机接入过程指的是:随机接入过程中随机接入前导码(Preamble)的重传次数、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功率爬升(powerramping)计数器等RACH过程中的计数计时器继续。
方式二、
MAC层终止随机接入过程。也就是说,当终端的某一个波束发生波束失败时,终端发起针对该波束失败的波束失败恢复请求过程,若终端的MAC层在发起波束失败恢复请求过程中,获取到新的候选波束时,MAC层直接终止随机接入过程。
方式三、
MAC层继续执行随机接入过程,并在下一次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过程中,通过原候选波束所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也就是说,当终端的某一个波束发生波束失败时,终端发起针对该波束失败的波束失败恢复请求过程,若终端的MAC层在发起波束失败恢复请求过程中,获取到新的候选波束时,MAC层继续执行随机接入过程,并在下一次Preamble发送过程中,通过原候选波束所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发送Preamble。
方式四、
MAC层终止随机接入过程,并通过新的候选波束所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重新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也就是说,当终端的某一个波束发生波束失败时,终端发起针对该波束失败的波束失败恢复请求过程,若终端的MAC层在发起波束失败恢复请求过程中,获取到新的候选波束时,MAC层直接终止当前的随机接入过程,并发起新的随机接入过程,通过新的候选波束所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重新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其中,新的随机接入过程的Preamble的重传次数、power ramping计数器等配置参数可与终止的随机接入过程不同。
方式五、
MAC重启随机接入过程,并通过新的候选波束所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也就是说,当终端的某一个波束发生波束失败时,终端发起针对该波束失败的波束失败恢复请求过程,若终端的MAC层在发起波束失败恢复请求过程中,获取到新的候选波束时,MAC层重启当前的随机接入过程,并通过新的候选波束所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重新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这里所说的重启指的是当前随机接入过程的Preamble的重传次数、power ramping计数器等清零或者重置。
方式六、
MAC层继续执行随机接入过程,并在下一次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过程中,通过新的候选波束所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也就是说,当终端的某一个波束发生波束失败时,终端发起针对该波束失败的波束失败恢复请求过程,若终端的MAC层在发起波束失败恢复请求过程中,获取到新的候选波束时,MAC层继续执行随机接入过程,并在下一次Preamble发送过程中,通过新的候选波束所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发送Preamble。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各方式中继续执行随机接入过程指的是:随机接入过程中Preamble的重传次数、power ramping计数器等RACH过程中的计数计时器继续,或者不重置。重启随机接入过程指的是:随机接入过程中Preamble的重传次数、power ramping计数器等RACH过程中的计数计时器清零或者重置。
其中,值得指出的是,在按照预设处理方式对所述随机接入过程进行处理之前,还包括:检测波束失败恢复定时器是否超时;若未超时,则执行按照预设处理方式对随机接入过程进行处理的步骤,即当波束失败恢复定时器(beam Failure Recovery Timer)未过期前,执行上述行为。
场景二、在波束失败恢复过程中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之前,获取到至少两个用于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候选波束,则通过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的至少部分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并在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中获取到新的候选波束。
在该场景下,当终端的某一个波束发生波束失败时,终端发起针对该波束失败的波束失败恢复请求过程,若终端的MAC层在发起波束失败恢复请求过程中,获取到多个候选波束时,可按照以下但不限于以下方式中的一种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方式一、从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选择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在MAC层可按照如下规则,在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选择一个候选波束对应的RACH资源进行随机接入,向网络设备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
MAC层选择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最优的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即MAC层根据候选波束的测量性能选择测量结果最好的候选波束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其中,测量结果最优指的是测量结果表明信道质量最好。测量结果可以是测量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Q)、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Noise Ratio,SINR)和信道质量的信息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中至少一项测量性能的结果。
选择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测量结果最优的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考虑到网络性能较差的场景,MAC层根据候选波束的测量性能,选择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最好的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选择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的任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即MAC层任意选择一个候选波束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选择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任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考虑到网络性能较差的场景,MAC层根据候选波束的测量性能,选择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候选波束中任意选择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选择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最近的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即MAC层选择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对应的RACH资源最近的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选择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且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最近的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考虑到网络性能较差的场景,MAC层根据候选波束的测量性能,选择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候选波束中对应的RACH资源最近的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方式二、按照预设顺序依次通过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的部分波束或全部波束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其中,预设顺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顺序规则中的一种:
至少两个候选波束所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的先后顺序;其中,这里所说的先后顺序指的是由远及近的顺序。
至少两个候选波束的测量结果顺序;其中,这里所说的测量结果顺序指的是测量结果由优到劣的顺序。
随机顺序;
当按照预设顺序依次通过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的全部波束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时,预设顺序为上述顺序中的一种。
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候选波束所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的先后顺序;
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候选波束的测量结果顺序;
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候选波束的随机顺序。考虑到网络性能较差的场景,MAC层根据候选波束的测量性能,选择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候选波束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对应通过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的部分波束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的场景,该场景下预设顺序为上述顺序中的一种。
值得指出的是,在该场景下,若MAC层在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中获取到新的候选波束,可按照场景一的方式处理用于波束失败恢复的随机接入过程,故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在按照预设处理方式对随机接入过程进行处理之后,还包括:若随机接入过程失败,则执行以下行为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公共随机接入资源发送所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即终端使用公共(common)RACH资源做竞争随机接入,继续波束失败恢复流程。
将随机接入过程的失败指示指示给上层;
将随机接入过程的失败指示指示给下层,如物理层;
确定波束失败恢复失败;即MAC层直接声明波束失败恢复失败,可选地,MAC层还可将波束失败恢复失败的失败指示通知上层。可选地,MAC层还可将波束失败恢复失败的失败指示通知PHY层。
确定无线链路失败;即,MAC层直接声明无线链路失败(Radio Link Failure,RLF)。
指示物理层本次波束失败恢复失败;即MAC层指示PHY层本次波束失败恢复失败。
指示物理层提供新的候选波束;即MAC层指示PHY层提供新的候选波束。
其中,值得指出的是,在执行以上行为中的一种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检测波束失败恢复定时器是否超时;若未超时,则执行以上行为中的一种,即当波束失败恢复定时器(beam Failure Recovery Timer)未过期前,执行上述行为。
优选地,终端使用公共(common)RACH资源做竞争随机接入,继续波束失败恢复流程时,若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发送失败,则执行以下行为中的一种:
将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发送失败的失败指示指示给上层;
将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发送失败的失败指示指示给下层;
确定波束失败恢复失败;
确定无线链路失败;
指示物理层本次波束失败恢复失败;
指示物理层提供新的候选波束。
相似地,在执行以上行为中的一种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检测波束失败恢复定时器是否超时;若未超时,则执行以上行为中的一种,即当波束失败恢复定时器(beam FailureRecovery Timer)未过期前,执行上述行为。
本发明实施例的波束失败恢复方法中,终端的MAC层在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随机接入过程中,若获取到新的候选波束,则按照预设处理方式对随机接入过程进行处理,从而保证波束失败恢复尽快完成,保证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正常数据传输。
以上实施例分别详细介绍了不同场景下的波束失败恢复方法,下面本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其对应的终端做进一步介绍。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200,能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在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随机接入过程中,若获取到新的候选波束,则按照预设处理方式对随机接入过程进行处理方法的细节,并达到相同的效果,该终端200具体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第一处理模块210,用于在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随机接入过程中,若获取到新的候选波束,则按照预设处理方式对随机接入过程进行处理。
其中,第一处理模块210包括以下中的一项: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忽略新的候选波束,并继续执行随机接入过程;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终止随机接入过程;
第三处理子模块,用于继续执行随机接入过程,并在下一次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过程中,通过原候选波束所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
第四处理子模块,用于终止随机接入过程,并通过新的候选波束所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重新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
第五处理子模块,用于重启随机接入过程,并通过新的候选波束所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
第六处理子模块,用于继续执行随机接入过程,并在下一次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过程中,通过新的候选波束所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
其中,终端200还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波束失败恢复过程中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之前,若获取到至少两个用于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候选波束,则从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选择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或者,按照预设顺序依次通过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的部分波束或全部波束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其中,第二处理模块包括以下中的一项:
第七处理子模块,用于选择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最优的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第八处理子模块,用于选择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测量结果最优的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第九处理子模块,用于选择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的任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第十处理子模块,用于选择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任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第十一处理子模块,用于选择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最近的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第十二处理子模块,用于选择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且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最近的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其中,预设顺序包括以下中的一种:
至少两个候选波束所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的先后顺序,
至少两个候选波束的测量结果顺序;
随机顺序;
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候选波束所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的先后顺序;
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候选波束的测量结果顺序;
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候选波束的随机顺序。
其中,终端200还包括: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若随机接入过程失败,则执行以下行为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公共随机接入资源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
将随机接入过程的失败指示指示给上层;
将随机接入过程的失败指示指示给下层;
确定波束失败恢复失败;
确定无线链路失败;
指示物理层本次波束失败恢复失败;
指示物理层提供新的候选波束。
其中,终端200还包括: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若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发送失败,则执行以下行为中的一种:
将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发送失败的失败指示指示给上层;
将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发送失败的失败指示指示给下层;
确定波束失败恢复失败;
确定无线链路失败;
指示物理层本次波束失败恢复失败;
指示物理层提供新的候选波束。
其中,新的候选波束为物理层指示给MAC层的,或者,新的候选波束为MAC层评估和/或选择确定的。
其中,终端200还包括:
指示模块,用于在满足以下条件至少之一时,指示物理层提供候选波束:
MAC层或物理层触发波束失败恢复,
MAC层或物理层达到预设数目个波束失败的示例,
MAC层当前候选波束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发起的随机接入过程失败,
MAC层的一次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失败,
MAC层的非竞争随机接入失败,
MAC层的竞争随机接入失败。
其中,终端200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波束失败恢复定时器是否超时;若未超时,则执行按照预设处理方式对随机接入过程进行处理的步骤。
值得指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在MAC层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随机接入过程中,若获取到新的候选波束,则按照预设处理方式对随机接入过程进行处理,从而保证波束失败恢复尽快完成,保证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正常数据传输。
第二实施例
在波束失败恢复过程中若接收到PHY层指示的候选波束有多个,终端无法确定将如何处理,将会导致波束失败恢复失败。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应用于,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在波束失败恢复过程中,获取到至少两个用于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候选波束,通过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的至少部分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并在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中获取到新的候选波束。
其中,当终端的某一个波束发生波束失败时,终端发起针对该波束失败的波束失败恢复请求过程,若终端的MAC层在发起波束失败恢复请求过程中,获取到多个候选波束时,可按照以下但不限于以下方式中的一种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方式一、从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选择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在MAC层可按照如下规则,在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选择一个候选波束对应的RACH资源进行随机接入,向网络设备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
MAC层选择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最优的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即MAC层根据候选波束的测量性能选择测量结果最好的候选波束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其中,测量结果最优指的是测量结果表明信道质量最好。测量结果可以是RSRP、RSRQ、SINR和CQI中至少一项测量性能的结果。
选择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测量结果最优的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考虑到网络性能较差的场景,MAC层根据候选波束的测量性能,选择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最好的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选择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的任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即MAC层任意选择一个候选波束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选择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任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考虑到网络性能较差的场景,MAC层根据候选波束的测量性能,选择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候选波束中任意选择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选择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最近的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即MAC层选择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对应的RACH资源最近的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选择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且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最近的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考虑到网络性能较差的场景,MAC层根据候选波束的测量性能,选择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候选波束中对应的RACH资源最近的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方式二、按照预设顺序依次通过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的部分波束或全部波束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其中,预设顺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顺序规则中的一种:
至少两个候选波束所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的先后顺序;其中,这里所说的先后顺序指的是由远及近的顺序。
至少两个候选波束的测量结果顺序;其中,这里所说的测量结果顺序指的是测量结果由优到劣的顺序。
随机顺序;
当按照预设顺序依次通过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的全部波束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时,预设顺序为上述顺序中的一种。
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候选波束所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的先后顺序;
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候选波束的测量结果顺序;
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候选波束的随机顺序。考虑到网络性能较差的场景,MAC层根据候选波束的测量性能,选择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候选波束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对应通过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的部分波束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的场景,该场景下预设顺序为上述顺序中的一种。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步骤31之后还可以包括:若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发送失败,则执行以下行为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公共随机接入资源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即终端使用公共(common)RACH资源做竞争随机接入,继续波束失败恢复流程。
将所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发送失败的失败指示指示给上层;
将所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发送失败的失败指示指示给下层,如物理层;
确定波束失败恢复失败,可选地,MAC层还可将波束失败恢复失败的失败指示通知上层。可选地,MAC层还可将波束失败恢复失败的失败指示通知PHY层。
确定无线链路失败;即,MAC层直接声明无线链路失败RLF。
指示物理层本次波束失败恢复失败;即MAC层指示PHY层本次波束失败恢复失败。
指示物理层提供新的候选波束;即MAC层指示PHY层提供新的候选波束。
其中,值得指出的是,在执行以上行为中的一种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检测波束失败恢复定时器是否超时;若未超时,则执行以上行为中的一种,即当波束失败恢复定时器(beam Failure Recovery Timer)未过期前,执行上述行为。
本发明实施例的波束失败恢复方法中,终端的MAC层在波束失败恢复过程中,若获取到至少两个候选波束,则从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选择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或者,按照预设顺序依次通过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的部分波束或全部波束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从而保证波束失败恢复尽快完成,保证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正常数据传输。
以上实施例介绍了不同场景下的波束失败恢复方法,下面将结合附图对与其对应的终端做进一步介绍。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400,能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在波束失败恢复过程中,若获取到至少两个用于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候选波束,则从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选择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或者,按照预设顺序依次通过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的部分波束或全部波束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方法的细节,并达到相同的效果,该终端400具体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第二处理模块410,用于在波束失败恢复过程中,若获取到至少两个用于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候选波束,则从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选择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或者,按照预设顺序依次通过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的部分波束或全部波束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其中,第二处理模块410包括以下中的一项:
第七处理子模块,用于选择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最优的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第八处理子模块,用于选择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测量结果最优的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第九处理子模块,用于选择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的任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第十处理子模块,用于选择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任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第十一处理子模块,用于选择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最近的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第十二处理子模块,用于选择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且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最近的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其中,预设顺序包括以下中的一种:
至少两个候选波束所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的先后顺序,
至少两个候选波束的测量结果顺序;
随机顺序;
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候选波束所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的先后顺序;
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候选波束的测量结果顺序;
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候选波束的随机顺序。
其中,终端400还包括:
第五处理模块,用于若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发送失败,则执行以下行为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公共随机接入资源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
将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发送失败的失败指示指示给上层;
将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发送失败的失败指示指示给下层;
确定波束失败恢复失败;
确定无线链路失败;
指示物理层本次波束失败恢复失败;
指示物理层提供新的候选波束。
值得指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在MAC层的波束失败恢复过程中,若获取到至少两个候选波束,则从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选择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或者,按照预设顺序依次通过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的部分波束或全部波束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从而保证波束失败恢复尽快完成,保证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正常数据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以上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模块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用软件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确定模块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上述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上述装置的存储器中,由上述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确定模块的功能。其它模块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例如,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简称SOC)的形式实现。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进一步地,图5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终端5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51、网络模块52、音频输出单元53、输入单元54、传感器55、显示单元56、用户输入单元57、接口单元58、存储器59、处理器510、以及电源511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
其中,射频单元51,用于在处理器510的控制下收发数据;
处理器510,用于在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随机接入过程中,若获取到新的候选波束,则按照预设处理方式对随机接入过程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在MAC层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随机接入过程中,若获取到新的候选波束,则按照预设处理方式对随机接入过程进行处理,从而保证波束失败恢复尽快完成,保证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正常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当处理器510用于在波束失败恢复过程中,若获取到至少两个用于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候选波束,则从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选择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或者,按照预设顺序依次通过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的部分波束或全部波束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在MAC层的波束失败恢复过程中,若获取到至少两个候选波束,则从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选择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或者,按照预设顺序依次通过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的部分波束或全部波束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从而保证波束失败恢复尽快完成,保证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正常数据传输。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射频单元5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将来自基站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5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单元5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5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终端通过网络模块52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如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
音频输出单元53可以将射频单元51或网络模块52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59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53还可以提供与终端5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53包括扬声器、蜂鸣器以及受话器等。
输入单元54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输入单元5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541和麦克风542,图形处理器5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56上。经图形处理器54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59(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51或网络模块52进行发送。麦克风542可以接收声音,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51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
终端5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5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5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终端5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5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终端姿态(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传感器55还可以包括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56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56可包括显示面板5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561。
用户输入单元57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终端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用户输入单元57包括触控面板5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572。触控面板57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571上或在触控面板571附近的操作)。触控面板5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510,接收处理器51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571。除了触控面板571,用户输入单元57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57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5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571可覆盖在显示面板561上,当触控面板57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51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51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5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5中,触控面板571与显示面板5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571与显示面板561集成而实现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接口单元58为外部装置与终端50连接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58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终端5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终端5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存储器5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5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5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510是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59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9内的数据,执行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5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5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510中。
终端5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511(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511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5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另外,终端50包括一些未示出的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510,存储器59,存储在存储器59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5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510执行时实现上述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终端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其他业务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Communication Service,简称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简称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or User Equipment),在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的全部或者任何步骤或者部件,可以在任何计算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等)或者计算装置的网络中,以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加以实现,这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说明的情况下运用他们的基本编程技能就能实现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在任何计算装置上运行一个程序或者一组程序来实现。所述计算装置可以是公知的通用装置。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也可以仅仅通过提供包含实现所述方法或者装置的程序代码的程序产品来实现。也就是说,这样的程序产品也构成本发明,并且存储有这样的程序产品的存储介质也构成本发明。显然,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公知的存储介质或者将来所开发出来的任何存储介质。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应用于终端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波束失败恢复过程中,若获取到物理层指示的至少两个用于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候选波束,则由所述MAC层从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选择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或者,由所述MAC层按照预设顺序依次通过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的部分波束或全部波束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从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选择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的步骤,包括以下中的一项:
选择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最优的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选择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测量结果最优的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选择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的任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选择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任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选择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最近的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选择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且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最近的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顺序包括以下中的一种:
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波束所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的先后顺序,
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波束的测量结果顺序;
随机顺序;
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候选波束所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的先后顺序;
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候选波束的测量结果顺序;
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候选波束的随机顺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发送失败,则执行以下行为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公共随机接入资源发送所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
将所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发送失败的失败指示指示给上层;
将所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发送失败的失败指示指示给下层;
确定波束失败恢复失败;
确定无线链路失败;
指示物理层本次波束失败恢复失败;
指示物理层提供新的候选波束。
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波束失败恢复过程中,若获取到物理层指示的至少两个用于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候选波束,则由所述MAC层从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选择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或者,由所述MAC层按照预设顺序依次通过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的部分波束或全部波束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包括以下中的一项:
第七处理子模块,用于选择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最优的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第八处理子模块,用于选择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测量结果最优的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第九处理子模块,用于选择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的任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第十处理子模块,用于选择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任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第十一处理子模块,用于选择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最近的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第十二处理子模块,用于选择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且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最近的一个进行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顺序包括以下中的一种:
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波束所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的先后顺序,
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波束的测量结果顺序;
随机顺序;
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候选波束所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的先后顺序;
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候选波束的测量结果顺序;
所述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中测量结果优于预设门限值的候选波束的随机顺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五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发送失败,则执行以下行为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公共随机接入资源发送所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
将所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发送失败的失败指示指示给上层;
将所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发送失败的失败指示指示给下层;
确定波束失败恢复失败;
确定无线链路失败;
指示物理层本次波束失败恢复失败;
指示物理层提供新的候选波束。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波束失败恢复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波束失败恢复方法的步骤。
CN201810053479.3A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及终端 Active CN1100624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3479.3A CN110062462B (zh)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及终端
CN202110888748.XA CN113597009A (zh)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及终端
US16/963,033 US11617177B2 (en) 2018-01-19 2019-01-16 Beam failure recovery method and terminal
EP19741822.1A EP3742844A4 (en) 2018-01-19 2019-01-16 BEAM AND TERMINAL FAILURE TEST PROCEDURE
PCT/CN2019/071945 WO2019141182A1 (zh) 2018-01-19 2019-01-16 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3479.3A CN110062462B (zh)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及终端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88748.XA Division CN113597009A (zh)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2462A CN110062462A (zh) 2019-07-26
CN110062462B true CN110062462B (zh) 2022-02-08

Family

ID=6730198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53479.3A Active CN110062462B (zh)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及终端
CN202110888748.XA Pending CN113597009A (zh)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及终端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88748.XA Pending CN113597009A (zh)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17177B2 (zh)
EP (1) EP3742844A4 (zh)
CN (2) CN110062462B (zh)
WO (1) WO20191411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516887A (ja) 2018-02-07 2021-07-08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リンク再構成方法と端末装置
CN110139391B (zh) * 2018-02-09 2021-02-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波束失败事件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AU2018409143B2 (en) * 2018-02-14 2023-02-0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4585008A (zh) * 2020-12-01 2022-06-03 夏普株式会社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54249A1 (en) * 2015-10-02 2017-04-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aptive beamforming scanning
CN107567038A (zh) * 2016-07-01 2018-01-09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中当服务波束为无效时管理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4984A (zh) * 2015-07-20 2017-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更新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79459A (zh) * 2015-08-11 2017-08-1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从波束故障中恢复
WO2018009462A1 (en) * 2016-07-08 2018-01-11 Intel IP Corporation Uplink beamforming and beam management
CN107342801B (zh) 2017-06-15 2021-04-0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处理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US10887939B2 (en) * 2017-08-10 2021-01-0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for beam failure recovery requests
US11277301B2 (en) * 2017-09-07 2022-03-1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Unified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beam management
WO2019096394A1 (en) * 2017-11-16 2019-05-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beam failure recovery
CA3038779A1 (en) * 2018-04-02 2019-10-02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Beam failure recovery
US10778318B2 (en) * 2018-08-03 2020-09-15 Ofinno, Llc Bandwidth parts switching in beam failure recovery procedure
CA3060803A1 (en) * 2018-10-31 2020-04-30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Beam management for cel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54249A1 (en) * 2015-10-02 2017-04-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aptive beamforming scanning
CN107567038A (zh) * 2016-07-01 2018-01-09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中当服务波束为无效时管理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larification on beam failure recovery and text proposal;vivo;《3GPP TSG-RAN WG2 NR Ad hoc 1801 R2-1800867》;20180112;第1-8页 *
TP on beam recovery;Nokia;《3GPP TSG-RAN WG2 #100 R2-1714047》;20171201;第1-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351860A1 (en) 2020-11-05
US11617177B2 (en) 2023-03-28
EP3742844A4 (en) 2021-03-03
CN113597009A (zh) 2021-11-02
WO2019141182A1 (zh) 2019-07-25
CN110062462A (zh) 2019-07-26
EP3742844A1 (en) 2020-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44352B (zh) 一种旁链路的链路失败检测方法及终端
CN110324069B (zh) 波束失败处理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35556B (zh) 通信业务过程冲突的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10062462B (zh) 一种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及终端
CN110392427B (zh) 通信流程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11050423B (zh) 一种非连续接收的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10831041B (zh) 小区波束失败处理方法、移动通信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0351756B (zh) 波束失败恢复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012554B (zh) 一种无线链路恢复方法及终端
CN113286318B (zh) 测量方法、测量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1278142A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终端
CN110022567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用户终端
CN109756977B (zh) 随机接入方法和用户终端
CN111836317B (zh) 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0611921A (zh) 一种无线链路状态判断方法及终端
CN110636627B (zh) 一种资源请求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3596904B (zh) 非周期定位报告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9699058B (zh) 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0621079B (zh) 随机接入资源的选择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699034B (zh) 一种波束失败恢复的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11615147B (zh) 配置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351892B (zh) 一种通知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278032B (zh) Pucch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0944385B (zh) 一种确定终端设备的能力的方法及装置
CN110071788B (zh)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