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2415A - 一种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2415A
CN110062415A CN201810054445.6A CN201810054445A CN110062415A CN 110062415 A CN110062415 A CN 110062415A CN 201810054445 A CN201810054445 A CN 201810054445A CN 110062415 A CN110062415 A CN 1100624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ffic stream
stream identifier
business
terminal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544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62415B (zh
Inventor
陈喆
刘佳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5444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62415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25410 priority patent/WO201914107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062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2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24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24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04W28/0263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involving mapping traffic to individual bearers or channels, e.g. traffic flow template [T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及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在应用于终端侧时,包括:接收网络发送的携带有第一业务流标识QoS flow ID的下行数据包,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为第一比特长度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根据本地维护的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转换成第二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为第二比特长度的第二类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比特长度大于第一比特长度。本发明能够实现不同长度业务流标识的映射和转换,可以减少空中接口下行数据包中的业务流标识所需的比特开销,可以解决在空中接口上业务流标识可用位数不够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5G新空口(NR,New Radio)系统中,核心网发送的业务流标识(QoS Flow ID)通常为7比特(bits),最多可以表示一个终端的128种业务流。但是目前对于一个终端来说,可能不会同时支持这么多的业务流种类。经过系统分析和研究发现,多数终端同时进行的业务流的种类通常不会超过64种,只需要用6bits的标识即可表示。因此,可以在空中接口发送6bits的业务流标识,而不必发送7bits的业务流标识,由此可以节省出1bit的资源留给其他应用。
在采用不同长度的业务流标识的场景中,相关通信设备需要知晓核心网发送到接入网的7bits的业务流标识和空中接口中发送的6bits的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因此,需要一种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实现业务流标识的转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及设备,能够实现不同长度业务流标识的映射和转换,可以减少空中接口下行数据包中的业务流标识所需的比特开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接收网络发送的携带有第一业务流标识QoS flow ID的下行数据包,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为第一比特长度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
根据本地维护的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转换成第二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为第二比特长度的第二类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比特长度大于第一比特长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节点,包括:
生成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包括新增和/或删除至少一种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类业务流标识的第一比特长度小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的比特长度;
将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机,用于接收网络发送的携带有第一业务流标识QoS flow ID的下行数据包,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为第一比特长度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根据本地维护的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转换成第二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为第二比特长度的第二类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比特长度大于第一比特长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终端,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发送的携带有第一业务流标识QoS flow ID的下行数据包,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为第一比特长度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
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本地维护的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转换成第二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为第二比特长度的第二类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比特长度大于第一比特长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节点,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生成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包括新增和/或删除至少一种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类业务流标识的第一比特长度小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的比特长度;
所述收发机,用于将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网络侧节点,包括: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包括新增和/或删除至少一种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类业务流标识的第一比特长度小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的比特长度;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网络发送的携带有第一业务流标识QoS flow ID的下行数据包,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为第一比特长度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
根据本地维护的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转换成第二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为第二比特长度的第二类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比特长度大于第一比特长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生成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包括新增和/或删除至少一种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类业务流标识的第一比特长度小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的比特长度;
将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及设备,能够实现不同长度业务流标识的映射和转换,可以减少空中接口下行数据包中的业务流标识所需的比特开销,可以解决在空中接口上业务流标识可用位数不够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流的映射方法的应用场景的一种示例;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流的映射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3为PDU会话修改过程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流的映射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映射配置命令的发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映射关系的一种示例;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节点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节点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通常是指基站。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基站的形式不限,可以是宏基站(Macro Base Station)、微基站(Pico Base Station)、Node B(3G移动基站的称呼)、增强型基站(eNB)、家庭增强型基站(Femto eNB或Home eNode B或HomeeNB或HeNB)、中继站、接入点、RRU(Remote Radio Unit,远端射频模块)、RRH(Remote RadioHead,射频拉远头)、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网络侧节点,如gNB、中央单元(CU,Central Unit)和分布式单元(DU,Distributed Unit)等。所述终端可以是移动电话(或手机),或者其他能够发送或接收无线信号的设备,包括用户设备(UE)、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装置、手持装置、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无线本地回路(WLL)站、能够将移动信号转换为WiFi信号的CPE(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客户终端)或移动智能热点、智能家电、或其他不通过人的操作就能自发与移动通信网络通信的设备等。
请参照图1,以5G通信系统为例,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图1中,终端(UE)通过空中接口与无线接入网(RAN)连接。在核心网侧,终端的签约数据保存在统一数据管理平台(UDM,Unified Data Management)中,签约数据中包含了UE被允许使用的业务。UDM通过接口N10与会话管理功能实体(SMF,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相连,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通过接口N11与SMF相连,通过接口N2与RAN相连。
请参照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在应用于终端侧时,包括:
步骤21,接收网络发送的携带有第一业务流标识(QoS flow ID)的下行数据包,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为第一比特长度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
步骤22,根据本地维护的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转换成第二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为第二比特长度的第二类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比特长度大于第一比特长度。
这里,作为一种示例,所述第一比特长度可以是6比特,所述第二比特长度可以是7比特。当然,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以上示例,上述第一/第二比特长度还可以是其他长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空口下行数据包中通常使用第一比特长度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从而可以避免使用具有较长的长度的第二类业务流标识,节约其比特开销。在空口上行数据包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使用第二比特长度的第二类业务流标识。
通过以上步骤,终端可以将下行数据包中的第一业务流标识转换成第二业务流标识,然后将下行数据包发送至NAS层进行处理,从而可以在下行数据包中采用较短长度的业务流标识,节约比特开销,并在终端侧实现了不同长度的业务流标识之间的转换。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相关设备,如终端、SMF、gNB等,在本地维护终端的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时,可以采用映射表格的方式来维护两类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也可以采用诸如两类标识之间的转换关系(例如,可以采用数学公式表示转换关系)等方式进行维护。下文中以映射表格的形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在本地维护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表。这里,一个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仅能映射到一个第二类业务流标识,同样的,一个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也仅能映射到一个第一类业务流标识。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终端可以接收网络发送映射配置命令,所述映射配置命令包含有新增和/或删除至少一种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终端根据上述映射配置命令,在本地维护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例如,作为一种显式更新方式,网络侧节点可以直接建立终端对应的各种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即包括所述终端所有的业务流的映射关系。然后,向终端下发携带有该映射关系的映射配置命令,这样可以将完整的映射关系发送给终端进行保存,此时相当于一次性的新增了所述终端所有的业务流的映射关系。
又例如,作为另一种显式更新方式,网络侧节点可以在新增或删除一种/几种业务流时,向终端下发携带有上述业务流的映射关系的映射配置命令。终端接收到上述映射配置命令,可以根据其中携带的映射关系,对本地映射配置命令进行维护,比如,新增或删除对应业务流的映射关系。
再例如,作为一种隐式更新方式,网络侧节点在需要新增或删除终端的某种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时,可以在添加或删除业务流的PDU会话修改过程中,通过相关的消息来传递上述需要新增或删除的映射关系。具体的,终端可以接收网络发送的指示业务流添加完成或业务流删除完成的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AN-specific resource modification),所述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可以携带有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终端根据所述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在本地维护的所述映射关系中,添加或删除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图3进一步给出了PDU会话修改过程的流程图,通过该PDU会话修改过程,实现业务流的添加或删除,其中的步骤1~12中涉及多种消息,上述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请参考其中的步骤5。
以上从终端侧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流映射方法,下面将从网络侧节点处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4,本发明实施例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节点,包括:
步骤41,生成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包括新增和/或删除至少一种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类业务流标识的第一比特长度小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的比特长度。
步骤42,将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通过以上步骤,网络侧节点可以在新增和/或删除至少一种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时,生成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并将上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发送给对应的终端,使得终端可以在本地维护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由核心网的SMF或RAN的gNB来生成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具体又可以采用静态配置或动态分配的方式。以下将分别进行说明。
在采用静态配置方式生成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可以由SMF或gNB执行上述静态配置:
A1)由SMF进行静态配置
SMF可以根据所述终端被允许使用的业务种类和/或所述终端使用过的业务的历史记录,确定出所述终端的业务流种类的第一数量。若所述第一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二数量,则为所述终端的每种业务流,分别配置所述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根据配置的映射关系,获得所述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数量为所述第一比特长度能够标识的业务流种类的数量。然后,SMF可以通过显式更新方式,将上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发送给终端。
在静态配置方式中,网络侧节点如果根据包括但不限于终端(UE)的签约数据、大数据分析(即终端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的业务数据流量分析)等,确定终端的业务流种类的第一数量,若第一数量小于第一比特长度能够标识的业务流种类的数量,此时,可以为终端的各种业务流均配置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获得一个完整的映射关系。然后,SMF可以通过如图5所示的映射配置命令,通过UPF和gNB,将完整的映射关系发送给终端。这里,所述映射配置命令可以携带所述完整的映射关系。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映射配置命令可以通过RRC连接重配消息承载。
例如,请参照图1,终端的签约数据通常保存在UDM中,UDM通过接口N10与SMF相连,签约数据中包含了终端被允许使用的业务,因此SMF可以根据终端签约的业务,得到终端签约业务所使用的业务流列表,进而确定终端的业务流种类的第一数量。以第一比特长度为6比特,第二比特长度为7比特为例,第一比特长度能够标识的业务流种类的数量不超过64种,因此,若终端的业务流种类的第一数量不超过64种,则可以为每种业务流建立对应的映射关系,图6给出了上述映射关系的一种示例,SMF根据终端签约业务所使用的QoS flow列表,将少于或等于6种个QoS flow从7bits映射到6bits QoS flow上。
又例如,SMF可以根据终端所使用的业务数据的历史记录,截取一段时间内(如最近1个月内,最近一年内等)的终端的流量,并作出统计,得到终端最可能使用的、且不超过第一数量(如不超过64种)的业务,作为所述终端的业务流种类。然后,SMF可以通过如图6所示的方式,为每种业务流建立对应的映射关系,再通过图5的消息流程发给终端。
A2)由gNB进行静态配置
在5G系统中,部分业务流可以开启反射OoS(reflective QoS)功能,部分业务流则不支持。哪些QoS flow可以开启/不开启reflective QoS功能,取决于核心网。如果不开启reflective QoS功能,那么在空中接口中是不需要传输QoS flow ID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核心网可以就哪些业务流可能开启Reflective QoS给予配置或者预先配置。如果是标准化的业务流标识,可以根据业务特性判断是否开启;如果是动态分配业务流标识的业务,核心网可以提前进行分类,例如配置某些动态QFI所属的标识区间是需要空口携带业务流标识的,哪些则可以不用。然后,核心网可以发送开启reflective QoS的业务流列表给gNB。
因此,gNB可以获取核心网配置的开启反射(reflective QoS)功能的业务种类的第三数量。若所述第三数量小于或等于第四数量,则为每种开启反射reflective QoS功能的业务流,分别配置所述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根据配置的映射关系,获得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其中,所述第四数量为所述第一比特长度能够标识的业务流的数量。然后,gNB可以通过显式更新方式,将上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发送给终端,例如gNB通过如图5所示的映射配置命令发给给终端。
在采用动态分配方式生成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也可以由SMF或gNB执行上述动态分配:
B1)由SMF进行动态分配
由于某些终端有可能经常进行的业务流的种类数量,超过了第一比特长度能够标识的业务流的数量(如超过64种),此时可以采用动态分配方式进行业务流的映射配置。
在动态分配方式中,网络侧节点(这里为SMF),检测到所述终端的新业务流,所述新业务流包括新到达的业务流或新添加的业务流。在检测到新业务流后,为该新业务流分配一个尚未使用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并配置该新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根据配置的映射关系,得到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然后,将所述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发送给终端。
这里,作为一种优选方式,从尚未使用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中选择出一个数值最小的业务流标识,分配给该业务流。当然,也可以从尚未使用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中选择出一个数值最大的业务流标识,或者随机选择一个标识。
举例来说,当前6bits的QoS flow ID中,0、1、2、3均被占用,4空缺,5、6也被占用。那么当一个新业务7bits QoS flow ID=87来到的时候,SMF可以选取4作为7bits QoSflow ID=87到6bits QoS flow ID的映射。同理,SMF也可以选取任意可用的6bits QoSflow ID作为7bits QoS flow ID的映射。
动态分配方式中,除了新增映射关系,还可能包括删除映射关系。例如,在QoSflow业务管理中,通常由SMF负责QoS flow的业务管理。当一个QoS业务终结的时候,SMF会发起如图5所示的PDU session modification过程。在这个PDU session modification过程中,AMF、RAN、SMF和UE均要删除相关的QoS flow的相关配置。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删除所述终端的一种业务流时,SMF根据被删除的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生成所述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然后,将所述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发送给终端。
在动态分配方式中,可以通过隐式更新或显式更新方式,向终端发送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
其中,采用隐式更新时,可以在添加或删除业务流的PDU会话修改过程中,通过gNB向所述终端发送用于指示业务流添加完成或删除的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AN-specificresource modification,所述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携带有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如新增或删除某个业务流的映射关系。
具体的,在添加或删除业务流的PDU会话修改过程中,SMF根据接收到的AMF发送的N1N1通信消息传输Namf_Communication_N1N2Message Trasnsfer消息(如图3中的步骤3b),更新本地维护的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gNB根据接收到的AMF发送的N2会话请求N2Session Request消息(如图3中的步骤4),更新本地维护的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这里,所述Namf_Communication_N1N2Message Trasnsfer消息和N2Session Request消息,均携带有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其中,采用显示更新时,可以通过如图5所示的映射配置命令,通过UPF和gNB,逐级将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发送给终端。具体的,可以通过gNB向所述终端发送一携带有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的RRC连接重配消息。
B2)由gNB进行动态分配
在gNB进行动态分配时,核心网并不需要预先判断哪些业务流开启或不开启reflective QoS。核心网只需要发送QoS flow到gNB,gNB根据新到达的QoS flow更新映射关系。
具体的,gNB根据接收到的核心网发送的消息,检测到业务流被添加或删除,检测方法可以图3的消息流程,当gNB收到图3步骤4的消息时,可以得知是否有业务流QoS flow被添加或删除。
gNB检测到所述终端的新业务流,所述新业务流包括新到达的业务流或新添加的业务流。在检测到新业务流后,为该新业务流分配一个尚未使用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并配置该新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根据配置的映射关系,得到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然后,将所述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发送给终端。
类似的,gNB检测到所述终端的业务流被删除后,也可以根据被删除的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生成所述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然后,将所述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发送给终端。
这里,gNB可以通过隐式更新或显式更新方式,向终端发送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其中,采用隐式更新时,gNB可以在添加或删除业务流的PDU会话修改过程中,向所述终端发送用于指示业务流添加完成或删除的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AN-specificresource modification,所述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携带有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如新增或删除某个业务流的映射关系。在采用显示更新时,可以通过如图5所示的映射配置命令,将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发送给终端。具体的,可以gNB可以向所述终端发送一携带有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的RRC连接重配消息。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可以实现不同长度业务流标识的映射和转换,可以减少空中接口下行数据包中的业务流标识所需的比特开销,可以解决在空中接口上业务流标识可用位数不够的问题。
基于以上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实施上述方法的设备。
请参照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终端700包括:处理器701、收发机702、存储器703、用户接口704和总线接口,其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7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上703并可在处理器7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收发机702,用于接收网络发送的携带有第一业务流标识QoS flow ID的下行数据包,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为第一比特长度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
所述处理器701,用于读取存储器703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根据本地维护的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转换成第二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为第二比特长度的第二类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比特长度大于第一比特长度。
在图7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7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7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7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704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7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703可以存储处理器7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收发机702,还用于接收网络发送映射配置命令,所述映射配置命令包含有新增和/或删除至少一种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处理器701,还用于根据所述映射配置命令,在本地维护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收发机702,还用于接收网络发送的指示业务流添加完成或业务流删除完成的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AN-specific resource modification,所述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携带有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处理器701,还用于根据所述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在本地维护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中,添加或删除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请参照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终端80,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81,用于接收网络发送的携带有第一业务流标识QoS flow ID的下行数据包,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为第一比特长度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
转换单元82,用于根据本地维护的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转换成第二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为第二比特长度的第二类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比特长度大于第一比特长度。
可选的,所述终端80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发送映射配置命令,所述映射配置命令包含有新增和/或删除至少一种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第一维护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映射配置命令,在本地维护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终端80还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发送的指示业务流添加完成或业务流删除完成的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AN-specific resource modification,所述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携带有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第二维护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在本地维护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中,添加或删除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请参考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网络侧节点900的一结构示意图,包括:处理器901、收发机902、存储器903和总线接口,其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节点9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上903并可在处理器9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901,用于读取存储器903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生成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包括新增和/或删除至少一种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类业务流标识的第一比特长度小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的比特长度;
所述收发机902,用于将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在图9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9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9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9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
处理器9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903可以存储处理器9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网络侧节点为SMF。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被允许使用的业务种类和/或所述终端使用过的业务的历史记录,确定出所述终端的业务流种类的第一数量;若所述第一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二数量,则为所述终端的每种业务流,分别配置所述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根据配置的映射关系,获得所述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数量为所述第一比特长度能够标识的业务流种类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网络侧节点为gNB。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获取核心网配置的开启反射reflective QoS功能的业务种类的第三数量;若所述第三数量小于或等于第四数量,则为每种开启反射reflective QoS功能的业务流,分别配置所述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根据配置的映射关系,获得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其中,所述第四数量为所述第一比特长度能够标识的业务流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检测到所述终端的新业务流,所述新业务流为新到达的业务流或新添加的业务流;为该新业务流分配一个尚未使用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并配置该新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根据配置的映射关系,得到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从尚未使用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中选择出一个数值最小的业务流标识,分配给该业务流。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删除所述终端的一种业务流时,根据被删除的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生成所述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
可选的,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在添加或删除业务流的PDU会话修改过程中,向所述终端发送用于指示业务流添加完成或删除的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AN-specificresource modification,所述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携带有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一携带有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的RRC连接重配消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添加或删除业务流的PDU会话修改过程中,根据接收到的AMF发送的N1N1通信消息传输Namf_Communication_N1N2Message Trasnsfer消息,更新本地维护的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或者,根据接收到的AMF发送的N2会话请求N2Session Request消息,更新本地维护的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Namf_Communication_N1N2Message Trasnsfer消息和N2 SessionRequest消息,均携带有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请参照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网络侧节点100的另一种结构,该网络侧节点100具体可以是基站,如图10所示,该网络侧节点100包括:
生成单元101,用于生成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包括新增和/或删除至少一种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类业务流标识的第一比特长度小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的比特长度;
发送单元102,用于将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可选的,所述网络侧节点为SMF。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被允许使用的业务种类和/或所述终端使用过的业务的历史记录,确定出所述终端的业务流种类的第一数量;若所述第一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二数量,则为所述终端的每种业务流,分别配置所述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根据配置的映射关系,获得所述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数量为所述第一比特长度能够标识的业务流种类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网络侧节点为gNB。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获取核心网配置的开启反射reflective QoS功能的业务种类的第三数量;若所述第三数量小于或等于第四数量,则为每种开启反射reflective QoS功能的业务流,分别配置所述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根据配置的映射关系,获得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其中,所述第四数量为所述第一比特长度能够标识的业务流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检测到所述终端的新业务流,所述新业务流为新到达的业务流或新添加的业务流;为该新业务流分配一个尚未使用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并配置该新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根据配置的映射关系,得到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
可选的,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在删除所述终端的一种业务流时,根据被删除的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生成所述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
可选的,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添加或删除业务流的PDU会话修改过程中,向所述终端发送用于指示业务流添加完成或删除的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AN-specificresource modification,所述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携带有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一携带有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的RRC连接重配消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业务流的映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8)

1.一种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网络发送的携带有第一业务流标识QoS flow ID的下行数据包,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为第一比特长度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
根据本地维护的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转换成第二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为第二比特长度的第二类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比特长度大于第一比特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下行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发送映射配置命令,所述映射配置命令包含有新增和/或删除至少一种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映射配置命令,在本地维护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下行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发送的指示业务流添加完成或业务流删除完成的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AN-specific resource modification,所述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携带有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在本地维护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中,添加或删除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4.一种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包括新增和/或删除至少一种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类业务流标识的第一比特长度小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的比特长度;
将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侧节点为SMF;
所述生成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被允许使用的业务种类和/或所述终端使用过的业务的历史记录,确定出所述终端的业务流种类的第一数量;
若所述第一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二数量,则为所述终端的每种业务流,分别配置所述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根据配置的映射关系,获得所述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数量为所述第一比特长度能够标识的业务流种类的数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侧节点为gNB;
所述生成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核心网配置的开启反射reflective QoS功能的业务种类的第三数量;
若所述第三数量小于或等于第四数量,则为每种开启反射reflective QoS功能的业务流,分别配置所述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根据配置的映射关系,获得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其中,所述第四数量为所述第一比特长度能够标识的业务流的数量。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的步骤,包括:
检测到所述终端的新业务流,所述新业务流为新到达的业务流或新添加的业务流;
为该新业务流分配一个尚未使用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并配置该新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根据配置的映射关系,得到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该新业务流分配一个尚未使用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的步骤,包括:
从尚未使用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中选择出一个数值最小的业务流标识,分配给该业务流。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的步骤,还包括:
在删除所述终端的一种业务流时,根据被删除的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生成所述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
10.如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的步骤,包括:
在添加或删除业务流的PDU会话修改过程中,向所述终端发送用于指示业务流添加完成或删除的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AN-specific resource modification,所述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携带有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11.如权利要求4、6、7、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的步骤,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一携带有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的RRC连接重配消息。
12.如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添加或删除业务流的PDU会话修改过程中,SMF根据接收到的AMF发送的N1N1通信消息传输Namf_Communication_N1N2Message Trasnsfer消息,更新本地维护的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gNB根据接收到的AMF发送的N2会话请求N2 Session Request消息,更新本地维护的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Namf_Communication_N1N2Message Trasnsfer消息和N2 Session Request消息,均携带有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1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机,用于接收网络发送的携带有第一业务流标识QoS flow ID的下行数据包,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为第一比特长度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根据本地维护的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转换成第二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为第二比特长度的第二类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比特长度大于第一比特长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机,还用于接收网络发送映射配置命令,所述映射配置命令包含有新增和/或删除至少一种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映射配置命令,在本地维护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机,还用于接收网络发送的指示业务流添加完成或业务流删除完成的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AN-specific resource modification,所述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携带有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在本地维护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中,添加或删除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1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发送的携带有第一业务流标识QoS flow ID的下行数据包,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为第一比特长度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
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本地维护的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转换成第二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为第二比特长度的第二类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比特长度大于第一比特长度。
17.一种网络侧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生成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包括新增和/或删除至少一种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类业务流标识的第一比特长度小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的比特长度;
所述收发机,用于将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侧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侧节点为SMF;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被允许使用的业务种类和/或所述终端使用过的业务的历史记录,确定出所述终端的业务流种类的第一数量;若所述第一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二数量,则为所述终端的每种业务流,分别配置所述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根据配置的映射关系,获得所述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数量为所述第一比特长度能够标识的业务流种类的数量。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侧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侧节点为gNB;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获取核心网配置的开启反射reflective QoS功能的业务种类的第三数量;若所述第三数量小于或等于第四数量,则为每种开启反射reflective QoS功能的业务流,分别配置所述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根据配置的映射关系,获得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其中,所述第四数量为所述第一比特长度能够标识的业务流的数量。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侧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检测到所述终端的新业务流,所述新业务流为新到达的业务流或新添加的业务流;为该新业务流分配一个尚未使用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并配置该新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根据配置的映射关系,得到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侧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从尚未使用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中选择出一个数值最小的业务流标识,分配给该业务流。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侧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删除所述终端的一种业务流时,根据被删除的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生成所述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
23.如权利要求20或22所述的网络侧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在添加或删除业务流的PDU会话修改过程中,向所述终端发送用于指示业务流添加完成或删除的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AN-specific resourcemodification,所述接入网专用资源修改消息携带有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24.如权利要求17、19、20、21或22所述的网络侧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一携带有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的RRC连接重配消息。
25.如权利要求20、21或22所述的网络侧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添加或删除业务流的PDU会话修改过程中,根据接收到的AMF发送的N1N1通信消息传输Namf_Communication_N1N2Message Trasnsfer消息,更新本地维护的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或者,根据接收到的AMF发送的N2会话请求N2Session Request消息,更新本地维护的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Namf_Communication_N1N2Message Trasnsfer消息和N2 Session Request消息,均携带有对应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26.一种网络侧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包括新增和/或删除至少一种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类业务流标识的第一比特长度小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的比特长度;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网络发送的携带有第一业务流标识QoS flow ID的下行数据包,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为第一比特长度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
根据本地维护的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转换成第二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为第二比特长度的第二类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比特长度大于第一比特长度。
2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生成终端的标识映射变化信息,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包括新增和/或删除至少一种业务流的第一类业务流标识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类业务流标识的第一比特长度小于第二类业务流标识的比特长度;
将所述标识映射变化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CN201810054445.6A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100624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4445.6A CN110062415B (zh)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及设备
PCT/CN2018/125410 WO2019141077A1 (zh) 2018-01-19 2018-12-29 业务流的映射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4445.6A CN110062415B (zh)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2415A true CN110062415A (zh) 2019-07-26
CN110062415B CN110062415B (zh) 2020-12-18

Family

ID=67301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54445.6A Active CN110062415B (zh) 2018-01-19 2018-01-19 一种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62415B (zh)
WO (1) WO2019141077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9575A (zh) * 2007-12-14 2009-06-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资源准入控制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US20120093070A1 (en) * 2009-06-22 2012-04-19 Zte Corporation Method, Donor eNB And Radio Relay System For Realizing Service Flows Transmission Of Mobile Terminal
CN103415046A (zh) * 2012-12-18 2013-11-27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跨服务质量域的业务类柔性映射方法
CN105453472A (zh) * 2013-09-10 2016-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21660C (zh) * 2007-09-13 2009-07-29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一体化网络移动切换管理的实现方法
US8867566B2 (en) * 2008-08-20 2014-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of header compression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9575A (zh) * 2007-12-14 2009-06-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资源准入控制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US20120093070A1 (en) * 2009-06-22 2012-04-19 Zte Corporation Method, Donor eNB And Radio Relay System For Realizing Service Flows Transmission Of Mobile Terminal
CN103415046A (zh) * 2012-12-18 2013-11-27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跨服务质量域的业务类柔性映射方法
CN105453472A (zh) * 2013-09-10 2016-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装置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3GPP》", 29 June 201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41077A1 (zh) 2019-07-25
CN110062415B (zh) 2020-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53576B (zh) 虚拟网络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200878B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11010702B (zh) 时延敏感网络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CN109995553B (zh)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及其系统
US20160037429A1 (en) Low cost mesh network capability
CN110139322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KR20220034855A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관련된 장치
CN110049485A (zh) 一种配置ue的策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491653A (zh) 基于Android智能终端的WiFi和3G共存方法
CN108934052A (zh) 接入网类型选择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818769A (zh) 发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0519809A (zh) 管理pdu会话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770087A (zh) 物联网基于连接数量的路由器切换方法及装置
US10306491B2 (en) Antenna line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device
CN110267251A (zh) 无线接入能力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846715A (zh) 物联网基于传输速率的接入点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9842920A (zh) 一种传输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9673008A (zh) 终端设备的状态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062415A (zh) 一种业务流的映射方法及设备
US1136356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information by terminal,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05592414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WO2020253330A1 (zh) 客户端设备配置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030059A1 (zh) 一种信息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16097688A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9140648A1 (zh) 一种终端上报信息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31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