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1920A - 一种创建双向段路由隧道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创建双向段路由隧道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1920A
CN110061920A CN201810050753.1A CN201810050753A CN110061920A CN 110061920 A CN110061920 A CN 110061920A CN 201810050753 A CN201810050753 A CN 201810050753A CN 110061920 A CN110061920 A CN 1100619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creation
label
network element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507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61920B (zh
Inventor
詹双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05075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6192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71015 priority patent/WO2019141118A1/zh
Priority to EP19740894.1A priority patent/EP3731473A4/en
Priority to US16/963,032 priority patent/US11528220B2/en
Publication of CN110061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1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19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19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4Sourc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04L45/741Routing in networks with a plurality of addressing schemes, e.g. with both IPv4 and IPv6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04L45/745Address table lookup; Address filt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5Involving tunnels, e.g. MP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创建双向段路由隧道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建立会话的过程中,通过消息进行是否支持创建双向段路由(SR)隧道的能力协商;若支持创建SR隧道,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携带有双向标志位的SR隧道创建消息,使第二网元能根据所述双向标志位来确定创建的是双向隧道还是单向隧道。

Description

一种创建双向段路由隧道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创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创建双向段路由(SR)隧道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分段路由(Segment Routing)是一种源路由技术,通过在源节点压入一系列有序的标签(Segment)来指导报文的转发,通过SR指定路径转发功能,可以非常便捷的实现网络的负载均衡和流量工程,以及与拓扑无关的快速重路由保护等复杂网络功能。分段路由支持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和IPv6两者转发面,且在MPLS的场景下完全兼容和继承了现有的MPLS转发数据平面,不需要修改MPLS的报文头就可以实现对于段路由的转发。同时相对传统的MPLS方案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传统MPLS网络需要依靠标签分发协议(LDP)、资源预留协议(RSVP)等信令协议实现标签的分发、TE等功能不同,SR简化了控制平面,完全基于分布式路由协议,通过对现有的内部网关协议(IGP)协议进行简单的扩展实现标签分发。在转发面,标签代表的是网络拓扑(节点或链路)的信息,端到端的连接由一组有序的标签栈来表示,节点只需维护拓扑信息而无需维护连接的状态,解决了MPLS网络可扩展性的问题。此外基于源路由的技术仅操作头节点即可完成端到端路径建立,大大提高了业务部署效率。
为了实现SR网络的流量工程,往往需要部署集中控制器或者路径计算单元(PCE)来根据全网的带宽、代价、标签资源等进行约束路径计算,实现流量全局最优。PCE计算协议(PCE Communication Protocol,PCEP)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现有网络的路径计算协议,也可以作为SR控制器的南向接口。为了支持SR隧道,IETF对PCEP协议进行了扩展,其扩展的具体内容在IETF工作组草案draft-ietf-pce-segment-routing中描述。其中,定义了路径计算客户端(Path Computation Clients,PCC)端和PCE端在PCEP会话初始化时,通过Open消息对PCC和PCE进行能力协商。如果协商成功,则可以通过PCEP创建SR隧道,以支持SR在控制器场景下的部署要求。但此IETF草案只能创建普通的单向SR隧道,对于传送网应用的双向SR隧道并不支持,导致双向SR隧道的部署存在困难。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创建SR隧道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解决了部署双向SR隧道存在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创建双向段路由隧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建立会话的过程中,通过消息进行是否支持创建SR隧道的能力协商;
若支持创建SR隧道,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携带有双向标志位的SR隧道创建消息,使第二网元能根据所述双向标志位来确定创建的是双向隧道还是单向隧道。
上述方案中,所述SR隧道创建消息中携带有标签栈,所述标签栈由至少一个标签组成;
所述标签栈不包含任何SR路径信息、或者包含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标签为节点标签(Node SID)时,采用现有协议标准,有别于PathSID,不包含任何SR路径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标签为邻接标签(Adj SID)时,采用现有协议标准,有别于PathSID,不包含任何SR路径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标签为Path SID时,包含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
其中,所述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包含正向路径信息和/或反向路径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网元包括:PCE;
所述第二网元包括:PCC。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创建双向段路由隧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网元与第一网元建立会话的过程中,通过消息进行是否支持创建SR隧道的能力协商;
若支持创建SR隧道,第二网元接收第一网元发送的携带有双向标志位的SR隧道创建消息;
第二网元根据所述双向标志位来确定创建的是双向隧道还是单向隧道。
上述方案中,所述SR隧道创建消息中携带有标签栈,所述标签栈由至少一个标签组成;
所述标签栈不包含任何SR路径信息、或者包含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标签为Node SID时,采用现有协议标准,有别于Path SID,不包含任何SR路径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标签为Adj SID时,采用现有协议标准,有别于Path SID,不包含任何SR路径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标签为Path SID时,包含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
其中,所述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包含正向路径信息和/或反向路径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二网元根据SR隧道创建消息中携带的正向路径信息和/或反向路径信息完成双向路径的关联和绑定,并生成相应的转发表。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网元包括:PCE;
所述第二网元包括:PCC。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创建双向段路由隧道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协商单元,用于建立会话的过程中,通过消息进行是否支持创建SR隧道的能力协商;
发送单元,用于支持创建SR隧道时,向第二网元发送携带有双向标志位的SR隧道创建消息,使第二网元能根据所述双向标志位来确定创建的是双向隧道还是单向隧道。
上述方案中,所述SR隧道创建消息中携带有标签栈,所述标签栈由至少一个标签组成;
所述标签栈不包含任何SR路径信息、或者包含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标签为Node SID时,采用现有协议标准,有别于Path SID,不包含任何SR路径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标签为Adj SID时,采用现有协议标准,有别于Path SID,不包含任何SR路径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标签为Path SID时,包含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
其中,所述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包含正向路径信息和/或反向路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创建双向段路由隧道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二协商单元,用于建立会话的过程中,通过消息进行是否支持创建SR隧道的能力协商;
接收单元,用于支持创建SR隧道时,接收第一网元发送的携带有双向标志位的SR隧道创建消息;
第二网元根据所述双向标志位来确定创建的是双向隧道还是单向隧道。
上述方案中,所述SR隧道创建消息中携带有标签栈,所述标签栈由至少一个标签组成;
所述标签栈不包含任何SR路径信息、或者包含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标签为Node SID时,采用现有协议标准,有别于Path SID,不包含任何SR路径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标签为Adj SID时,采用现有协议标准,有别于Path SID,不包含任何SR路径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标签为Path SID时,包含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
其中,所述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包含正向路径信息和/或反向路径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表生成单元,用于根据SR隧道创建消息中携带的正向路径信息和/或反向路径信息完成双向路径的关联和绑定,并生成相应的转发表。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上述方案任一项所述的创建双向段路由隧道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是在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建立会话的过程中,通过消息进行是否支持创建SR隧道的能力协商;若支持创建SR隧道,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携带有双向标志位的SR隧道创建消息,使第二网元能根据所述双向标志位来确定创建的是双向隧道还是单向隧道。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由于通过消息可以获知是否支持创建SR隧道,且第一网元下发了包含双向标志位的SR隧道创建消息,因此,第二网元可以根据该双向标志位来确定创建的是双向隧道还是单向隧道,简化了双向SR隧道的部署。
附图说明
在附图(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可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不同字母后缀的相似附图标记可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示例。附图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大体示出了本文中所讨论的各个实施例。
图1为相关技术中双向SR隧道的模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PCEP创建双向SR隧道模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过OPEN消息进行能力协商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向SR隧道创建、上报和修改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向SR隧道删除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创建双向段路由隧道的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101、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建立会话的过程中,通过消息进行是否支持创建SR隧道的能力协商;
步骤102、若支持创建SR隧道,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携带有双向标志位的SR隧道创建消息,使第二网元能根据所述双向标志位来确定创建的是双向隧道还是单向隧道。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网元可以为PCE,第二网元可以为PCC。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是对PCEP协议的扩展,从而实现了SR隧道的创建,具体是通过扩展PCEP协议,使得设备和控制器可以通告和协商是否支持SR路径功能及双向SR隧道的功能,且在设备支持的情况下,PCEP协议可以携带SR隧道中的路径标识信息,完成双向SR隧道的创建。本发明实施例是一种扩展PCEP支持SR路径信息及创建双向SR隧道的方案,涉及到运行了SR的转发设备,如PCC和相关的控制器,如PCE。具体的,PCE与PCC建立会话的过程,通过消息进行是否支持创建双向SR隧道的能力协商,从而使得设备和控制器可以通告和协商是否支持双向SR隧道的功能。PCE向PCC发送携带有双向标志位的SR隧道创建消息,使PCC可以根据标志位来确定创建的是双向隧道还是单向隧道,从而使得在设备支持的情况下PCEP协议可以携带SR隧道中的路径标识信息,完成双向SR隧道的创建。
有鉴于传统的SR技术存在的如下两个主要的问题:
1、中间节点无状态。SR是源路由技术,只有在头节点才具有连接的状态,中间节点无法感知到业务,也就无法支持业务的扩展功能,如在中间节点对SR业务进行流量统计等。为此IETF草案draft-hegde-spring-traffic-accounting-for-sr-paths定义了一种SR路径的表示方法,使用两层或者三层标签来表示SR路径信息,并将SR路径信息插入到SR标签栈中随数据报文转发,这样中间节点就可以根据SR路径信息来唯一的确定一条端到端的连接,并根据SR路径信息进行流量统计等其他应用。
2、SR不支持双向隧道。传统的MPLS可以通过关联单向隧道的方式来形成一条双向隧道。但与上面的问题一样,SR隧道只在头节点维护连接的状态,尾节点并不携带任何连接信息,因此就无法在两端实现两条单向隧道的关联和绑定,导致了SR的应用存在限制。同样IETF草案draft-cheng-spring-mpls-path-segment针对传送网应用对SR进行了扩展,定义了面向传送网的SR-TP(Segment Routing Transport Profile)隧道。通过引入Path SID来标识SR路径,并实现双向绑定,如图1所示。Path SID作为SR路径标识放在最后一个SRSegment之后,且SR路径两端的节点都需要维护SR路径信息与Path SID的映射关系,以便实现双向隧道的绑定。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引入SR路径信息,即解决了中间节点状态无感知的问题也解决了双向隧道绑定的问题,极大的扩展了SR的应用场景。但在控制器场景下的SR部署,同样需要PCEP支持以上扩展SR路径的功能,但现在PCEP只能创建传统的SR隧道,并不能携带SR路径信息,也无法支持双向SR隧道创建。导致双向SR隧道部署存在困难。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扩展PCEP协议,使得设备和控制器可以通告和协商是否支持SR路径功能及双向SR隧道的功能。在设备支持的情况下PCEP协议可以携带SR隧道中的路径标识信息,完成双向SR隧道的创建。解决了IETF草案draft-ietf-pce-segment-routing定义的PCEP只能创建普通单向SR隧道的问题。既可以在单向隧道中携带SR路径信息,也可以支持SR双向隧道创建,扩大了PCEP在SR网络中的应用场景。
针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向SR隧道而言,它与传统单向SR隧道的区别主要在于:1.单向SR只需要在头节点下发标签栈即可完成隧道部署,而双向SR隧道需要对两端节点都要下发配置,如图3所示。2.双向SR标签栈中携带了用于标识端到端连接的Path SID,其与传统SR技术中的Node SID和Adj SID含义均不相同。传统的Node SID和Adj SID只下发到业务路径的头节点,且没有方向性。而Path SID是用于在头尾节点标识一条端到端连接,因此需要下发到头尾节点,而且具有方向性,既可以有正向Path信息也可以有反向Path信息。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以上两点对PCEP协议进行扩展,以支持双向SR隧道的创建,具体的,包括如下内容:
PCE与PCC建立会话的过程,通过消息进行是否支持下发SR路径信息及创建双向SR隧道的能力协商。PCE向PCC发送携带有双向标志位的SR隧道创建消息,使PCC可以根据标志位来确定创建的是双向隧道还是单向隧道。
PCE向PCC下发的单向SR隧道创建消息中携带的标签栈可以包含正向的SR路径信息,也可以不包含任何SR路径信息。
PCE向PCC下发的双向SR隧道创建消息中携带的标签栈需要有SR路径信息,且需要同时携带正向路径信息和反向路径信息。
PCC根据接收到的携带了双向隧道标志位的隧道创建消息,提取出消息中携带的正向路径信息和反向路径信息,并生成相应的转发表。
各节点收到相应的转发报文时,根据转发表进行相应报文的封装及转发。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SR隧道创建消息中携带有标签栈,所述标签栈由至少一个标签组成;所述标签栈不包含任何SR路径信息、或者包含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标签为Node SID时,采用现有协议标准,有别于Path SID,不包含任何SR路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标签为Adj SID时,采用现有协议标准,有别于Path SID,不包含任何SR路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标签为Path SID时,包含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其中,所述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包含正向路径信息和/或反向路径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具体为正向path SID和反向path SID。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创建双向段路由隧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二网元与第一网元建立会话的过程中,通过消息进行是否支持创建双向段路由SR隧道的能力协商;若支持创建SR隧道,第二网元接收第一网元发送的携带有双向标志位的SR隧道创建消息;第二网元根据所述双向标志位来确定创建的是双向隧道还是单向隧道。
具体的,在第一网元为PCE,第二网元为PCC的情况下,PCE与PCC建立会话的过程中,通过消息进行是否支持创建双向段路由SR隧道的能力协商;支持创建SR隧道时,PCC接收PCE发送的携带有双向标志位的SR隧道创建消息;PCC根据所述双向标志位来确定创建的是双向隧道还是单向隧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SR隧道创建消息中携带有标签栈,所述标签栈由至少一个标签组成;所述标签栈不包含任何SR路径信息、或者包含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标签为Node SID时,采用现有协议标准,有别于Path SID,不包含任何SR路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标签为Adj SID时,采用现有协议标准,有别于Path SID,不包含任何SR路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标签为Path SID时,包含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其中,所述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包含正向路径信息和/或反向路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二网元根据SR隧道创建消息中携带的正向路径信息和/或反向路径信息完成双向路径的关联和绑定,并生成相应的转发表。具体的,PCC根据根据SR隧道创建消息中携带的正向路径信息和/或反向路径信息完成双向路径的关联和绑定,并生成相应的转发表。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创建双向段路由隧道的设备,该设备可以为第一网元,如PCE,所述设备包括:第一协商单元,用于建立会话的过程中,通过消息进行是否支持创建SR隧道的能力协商;发送单元,用于支持创建SR隧道时,向第二网元发送携带有双向标志位的SR隧道创建消息,使第二网元能根据所述双向标志位来确定创建的是双向隧道还是单向隧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SR隧道创建消息中携带有标签栈,所述标签栈由至少一个标签组成;所述标签栈不包含任何SR路径信息、或者包含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标签为节点标签Node SID时,采用现有协议标准,有别于Path SID,不包含任何SR路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标签为邻接标签Adj SID时,采用现有协议标准,有别于Path SID,不包含任何SR路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标签为路径标签Path SID时,包含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其中,所述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包含正向路径信息和/或反向路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创建双向段路由隧道的设备,该设备可以为第二网元,如PCC,所述设备包括:第二协商单元,用于建立会话的过程中,通过消息进行是否支持创建SR隧道的能力协商;接收单元,用于支持创建SR隧道时,接收第一网元发送的携带有双向标志位的SR隧道创建消息;第二网元根据所述双向标志位来确定创建的是双向隧道还是单向隧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SR隧道创建消息中携带有标签栈,所述标签栈由至少一个标签组成;所述标签栈不包含任何SR路径信息、或者包含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标签为节点标签Node SID时,采用现有协议标准,有别于Path SID,不包含任何SR路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标签为邻接标签Adj SID时,采用现有协议标准,有别于Path SID,不包含任何SR路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标签为路径标签Path SID时,包含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其中,所述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包含正向路径信息和/或反向路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包括:表生成单元,用于根据SR隧道创建消息中携带的正向路径信息和/或反向路径信息完成双向路径的关联和绑定,并生成相应的转发表。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创建双向段路由隧道的方法。
为了更加形象的描述本发明方法及系统中涉及的几个主要的处理过程,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在Open消息中携带支持双向SR隧道的指示标志
如图4所示,PCC(1)~PCC(n)为网络中N个PCC节点,PCE为单独部署实体或者控制器内嵌模块。采用本发明方法,在初始化阶段可以设定默认的每个PCC上的LSP状态报告是否上报指示标志。本实施例将基于Open消息中的SR PCE Capability TLV中的flag进行扩展,从而实现对PCC上的LSP状态报告是否上报的指示标志。具体过程如下:
1)PCE向PCC(1)~PCC(n)发出Open消息,其中Open消息中携带SR PCE CapabilityTLV。该TLV的扩展如下所示:
其中Flags是可以用来自行扩展的,目前标准中只定义了L位(最高位),本实施例扩展定义了其中的T位,T位(SR-TP Flag)为1个bit,用于声明是否支持SR-TP的能力。
如果PCC发布的OPEN消息中携带的SR PCE Capability TLV中T=1,表示PCC支持SR-TP的功能,包括SR路径信息识别和提取、双向隧道绑定,正向和反向标签的识别等。
如果PCE发布的OPEN消息中携带的SR PCE Capability TLV中T=1,表示PCE支持SR-TP的功能,即支持计算双向SR路径计算、分配SR Path标签、生成分别针对头节点的正向SR path信息和尾节点的反向SR path信息。。
2)PCE和PCC都需要检查接收到的Open消息中的SR PCE Capability TLV,并且进一步确认其中包括T位,只有当双方都支持T=1时,协商结果才允许在PCE和PCC之间建立双向SR隧道,否则只能创建单向SR隧道。
实施例二:通过PCE发起双向SR隧道创建和修改
如图5所示,PCC(1)~PCC(n)为网络中N个PCC节点,PCE为单独部署实体或者控制器内嵌模块。当控制器或者上层应用程序需要创建双向SR隧道时,采用本发明的方法,PCE可以通过扩展的PCEP消息发起SR双向隧道创建。在此实施例中,PCC(1)为SR双向隧道的头节点(A端点),PCC(n)为SR隧道的尾节点(Z端点)。具体过程如下:
1)PCE通过PCInitiate消息发起隧道创建,消息中必须携带SRP(StatefulRequest Parameters)和ERO(Explicit Route Object)对象,SRP用于描述PCInitiate消息的基本信息,如消息的序列号、此消息用于创建隧道还是删除隧道等。ERO携带了隧道的详细路径参数。
2)PCE要发起双向SR隧道创建,需要在描述消息基本信息的SRP对象中进行扩展:
其中Flags字段共32比特,可以自行扩展。目前标准中只定义了R位(最高位),本实施例扩展定义了其中的B位,B位(Bi-direction)为1个bit,用于表明PCE指示PCC创建双向隧道。SRP中的Optional TLV可以扩展携带Path Setup Type TLV字段,用于指示创建的隧道类型,其中PST(Path Setup Type)=1表示是SR隧道,PST=0表示是RVPE-TE隧道。因此,通过扩展的B比特与PST组合可以明确需要创建的具体隧道参数:
当B=1且PST=1时,表示创建的是双向的SR隧道。
当B=0且PST=1时,表示创建的是单向的SR隧道。
当B=1且PST=0时,表示创建的是双向的RSVP-TE隧道。
当B=0且PST=0时,表示创建的是单向的RSVP-TE隧道。
因此扩展B比特,既可以用于指示SR隧道创建,也可以用于指示普通的RSVP-TE隧道创建。该实施例中,SRP对象中的B位设定为1,且PST=1。
3)PCC收到第2)步中发送的PCInitiate消息后,开始解析报文内容,并根据消息中携带的ERO路径信息创建隧道,根据draft-ietf-pce-segment-routing草案的描述,SR隧道的ERO信息由一系列的SR-ERO子对象组成,每一个SR-ERO就代表了一个segment信息。
4)SR-ERO子对象只能表示Node SID和Adj SID,并不能表示SR路径信息。扩展定义一种新的SR-Path-ERO子对象用于描述SR路径信息。SR-Path-ERO与SR-ERO list一起构成完整的ERO,且SR-Path-ERO可以出现在SR-ERO list中的任意位置。SR-Path-ERO子对象的格式如下,以TLV的方式表示:
Type用于标识SR-Path-ERO子对象,具体值待分配。
Length用于标识子对象的长度,其长度并不固定取决于携带的SR Path status类型。
PT(Path Type):4bit用于标识SR path status的类型,目前有两种类型,即draft-hegde-spring-traffic-accounting-for-sr-paths定义的用两层或者三层标签来表示的方式和draft-cheng-spring-mpls-path-segment定义的用一层标签来表示的方式。其详细信息在Path Status字段携带。
Flags字段共12比特,可以自行扩展。目前只定义了D(Direction Flag:1bits)位用于标识SR path Status的方向。D=0表示正向即发送方向,D=1表示反向即接收方向。需要注意,只有当创建的是双向隧道时,SR-Path-ERO才允许携带反向的SR Path Status,单向隧道的SR-Path-ERO只能携带正向向的SR Path Status,否则将返回错误提示。
PT=0表示Path Status为一层标签,Path Status格式如下:
PT=1表示Path Status为两层标签,Path Status格式如下:
以图3的双向SR路径进行说明,控制器的路径计算模块(PCE)计算出A-E之间的双向SR隧道需要经过A-B-C-D-E五个节点,并为SR隧道分配了一个唯一的Path SID,将SRsegment和Path SID组合成完整的标签栈下发到头尾节点。对于头节点A,下发的正向标签栈为{101,102,103,104,1000},反方向标签栈为{1001};对于尾节点E,下发的正向标签栈为{103,102,101,100,1001},反方向标签栈为{1000}。因此PCE针对A节点下发的PCEP ERO信息如下,完整的ERO功包含6个子对象:
第一个subobject为SR-ERO,SID=101;
第二个subobject为SR-ERO,SID=102;
第三个subobject为SR-ERO,SID=103;
第四个subobject为SR-ERO,SID=104;
第五个subobject为SR-Path-ERO,PT=0,D=0,SID=1000;
第六个subobject为SR-Path-ERO,PT=0,D=1,SID=1001;
PCE针对E节点下发的PCEP ERO信息如下,同样也包含6个子对象:
第一个subobject为SR-ERO,SID=103;
第二个subobject为SR-ERO,SID=102;
第三个subobject为SR-ERO,SID=101;
第四个subobject为SR-ERO,SID=100;
第五个subobject为SR-Path-ERO,PT=0,D=0,SID=1001;
第六个subobject为SR-Path-ERO,PT=0,D=1,SID=1000;
5)PCC根据收到的SR-ERO和SR-Path-ERO解析出SR标签信息和SR路径信息,并生成转发表。完成双向SR隧道的创建。
6)PCC创建完成后,向PCE返回PCRpt消息,用于确认隧道创建成功。PCRpt也需要携带表示消息基本内容的SRP对象,其中也需要使用扩展比特位指明此消息是双向隧道的确认消息。
7)PCC检测到状态变化,通过PCRpt消息向PCE上报实时状态,PCRpt消息需要携带隧道的状态信息以及当前隧道路径信息,路径信息携带在RRO(Reported Route Object)对象中,与ERO一样,RRO也是由一系列的SR-RRO子对象组成,每一个SR-RRO代表了一个segment信息。
8)PCE除了可以创建双向SR隧道外,还可以主动通过PCUpd消息对双向SR隧道进行修改,如SR路径、带宽、属性等参数。同PCInitiate消息一样,PCUpd消息也必须携带SRP和ERO对象,因此前面步骤2和步骤4所述的针对SRP对象的扩展和SR-Path-ERO子对象的扩展同样适用于PCUpd消息。
9)PCC根据收到的PCUpd消息中携带的SR-ERO解析出具体的标签值和方向,并生成转发表。完成双向SR隧道的修改。
10)PCC修改完成后,向PCE返回PCRpt消息,用于确认隧道创建成功。
实施例三:PCE发起双向SR隧道删除
如图5所示,PCC(1)~PCC(n)为网络中N个PCC节点,PCE为单独部署实体或者控制器内嵌模块。当控制器或者上层应用程序需要删除双向SR隧道时,采用本发明的方法,PCE可以通过扩展的PCEP消息发起SR双向隧道删除。在此实施例中,PCC(1)为SR双向隧道的头节点(A端点),PCC(n)为SR隧道的尾节点(Z端点)。具体过程如下:
1)PCE通过PCInitiate消息发起隧道删除,消息中必须携带SRP(StatefulRequest Parameters)和LSP对象,SRP用于描述PCInitiate消息的基本信息,如消息的序列号、此消息用于创建隧道还是删除隧道等。LSP对象携带了需要删除的隧道ID。删除消息中不需要携带ERO对象。
2)同创建双向隧道一样,对双向SR隧道删除的消息同样需要用到扩展标志B比特位:
SRP的R比特位表示此消息是创建还是删除。该实施例中,SRP对象中的B位设定为1,且R位设定为1。
3)PCC收到第2)步中发送的PCInitiate消息后,开始解析报文内容,并根据消息中携带的LSP信息找到需要删除的隧道,完成双向隧道的删除。
4)PCC删除完成后,向PCE返回PCRpt消息,用于确认隧道删除成功。
实施例四:PCE发起带SR Path信息的单向SR隧道创建
如图6所示,PCC(1)~PCC(n)为网络中N个PCC节点,PCE为单独部署实体或者控制器内嵌模块。当控制器或者上层应用程序需要创建双向SR隧道时,采用本发明的方法,PCE可以通过扩展的PCEP消息发起SR双向隧道创建。在此实施例中,PCC(1)为SR双向隧道的头节点(A端点),PCC(n)为SR隧道的尾节点(Z端点)。具体过程如下:
1)PCE通过PCInitiate消息发起隧道创建,消息中必须携带SRP(StatefulRequest Parameters)和ERO(Explicit Route Object)对象,SRP用于描述PCInitiate消息的基本信息,如消息的序列号、此消息用于创建隧道还是删除隧道等。ERO携带了隧道的详细路径参数。
2)PCE要发起带SR路径信息的单向SR隧道创建,需要在ERO信息中携带SR-Path-ERO子对象。以图3的实例进行说明,控制器的路径计算模块(PCE)计算出A-E之间的单向SR隧道需要经过A-B-C-D-E五个节点,并为SR隧道分配了一个唯一的路径信息,且将此路径信息插入到在了C和E的标签之后,由于路径信息的位置不确定,需要用两层标签的方式来表示,第一层为SR-Path-Indicator,使用0-15的保留标签,后面一层为Path标签。则完整的标签栈为{101,102,SR-Path-Indicator,1000,103,104,SR-Path-Indicator,1000}。因此PCE针对A节点下发的PCEP ERO信息如下,完整的ERO功包含6个子对象:
第一个subobject为SR-ERO,SID=101;
第二个subobject为SR-ERO,SID=102;
第三个subobject为SR-Path-ERO,PT=1,D=0,SID=1000;
第四个subobject为SR-ERO,SID=103;
第五个subobject为SR-ERO,SID=104;
第六个subobject为SR-Path-ERO,PT=1,D=0,SID=1000;
3)PCC根据收到的SR-ERO和SR-Path-ERO解析出SR标签信息和SR路径信息,并生成转发表。
4)PCC创建完成后,向PCE返回PCRpt消息,用于确认隧道创建成功。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创建双向段路由隧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建立会话的过程中,通过消息进行是否支持创建双向段路由SR隧道的能力协商;
若支持创建SR隧道,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携带有双向标志位的SR隧道创建消息,使第二网元能根据所述双向标志位来确定创建的是双向隧道还是单向隧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R隧道创建消息中携带有标签栈,所述标签栈由至少一个标签组成;
所述标签栈不包含任何SR路径信息、或者包含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为路径标签Path SID时,包含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
其中,所述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包含正向路径信息和/或反向路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包括:路径计算单元PCE;
所述第二网元包括:路径计算客户端PCC。
5.一创建双向段路由隧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网元与第一网元建立会话的过程中,通过消息进行是否支持创建双向段路由SR隧道的能力协商;
若支持创建SR隧道,第二网元接收第一网元发送的携带有双向标志位的SR隧道创建消息;
第二网元根据所述双向标志位来确定创建的是双向隧道还是单向隧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R隧道创建消息中携带有标签栈,所述标签栈由至少一个标签组成;
所述标签栈不包含任何SR路径信息、或者包含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为路径标签Path SID时,包含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
其中,所述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包含正向路径信息和/或反向路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二网元根据SR隧道创建消息中携带的正向路径信息和/或反向路径信息完成双向路径的关联和绑定,并生成相应的转发表。
9.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包括:路径计算单元PCE;
所述第二网元包括:路径计算客户端PCC。
10.一种创建双向段路由隧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协商单元,用于建立会话的过程中,通过消息进行是否支持创建双向段路由SR隧道的能力协商;
发送单元,用于支持创建SR隧道时,向第二网元发送携带有双向标志位的SR隧道创建消息,使第二网元能根据所述双向标志位来确定创建的是双向隧道还是单向隧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SR隧道创建消息中携带有标签栈,所述标签栈由至少一个标签组成;
所述标签栈不包含任何SR路径信息、或者包含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为路径标签PathSID时,包含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
其中,所述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包含正向路径信息和/或反向路径信息。
13.一种创建双向段路由隧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第二协商单元,用于建立会话的过程中,通过消息进行是否支持创建双向段路由SR隧道的能力协商;
接收单元,用于支持创建SR隧道时,接收第一网元发送的携带有双向标志位的SR隧道创建消息;
第二网元根据所述双向标志位来确定创建的是双向隧道还是单向隧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SR隧道创建消息中携带有标签栈,所述标签栈由至少一个标签组成;
所述标签栈不包含任何SR路径信息、或者包含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为路径标签PathSID时,包含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
其中,所述任意方向的SR路径信息包含正向路径信息和/或反向路径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表生成单元,用于根据SR隧道创建消息中携带的正向路径信息和/或反向路径信息完成双向路径的关联和绑定,并生成相应的转发表。
17.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4、5-9任一项所述的创建双向段路由隧道的方法。
CN201810050753.1A 2018-01-18 2018-01-18 一种创建双向段路由隧道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0619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0753.1A CN110061920B (zh) 2018-01-18 2018-01-18 一种创建双向段路由隧道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19/071015 WO2019141118A1 (zh) 2018-01-18 2019-01-09 创建双向分段路由隧道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EP19740894.1A EP3731473A4 (en) 2018-01-18 2019-01-09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CREATING A BIDIRECTIONAL SEGMENT ROUTING TUNNEL
US16/963,032 US11528220B2 (en) 2018-01-18 2019-01-09 Method and device for creating bi-directional segment routing tunnel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0753.1A CN110061920B (zh) 2018-01-18 2018-01-18 一种创建双向段路由隧道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1920A true CN110061920A (zh) 2019-07-26
CN110061920B CN110061920B (zh) 2021-10-19

Family

ID=67301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50753.1A Active CN110061920B (zh) 2018-01-18 2018-01-18 一种创建双向段路由隧道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28220B2 (zh)
EP (1) EP3731473A4 (zh)
CN (1) CN110061920B (zh)
WO (1) WO2019141118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9168A (zh) * 2019-08-27 2019-11-29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创建srte隧道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620733A (zh) * 2019-09-29 2019-12-27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1046689A1 (en) * 2019-09-09 2021-03-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label switched path traceroute
WO2021143279A1 (zh) * 2020-01-14 2021-07-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段路由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路由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30320A (zh) * 2020-05-06 2021-11-09 瞻博网络公司 计算机网络内创建隧道的方法、入口网络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826362A (zh) * 2020-03-31 2021-12-21 瞻博网络公司 用于域间分段路由的传输端点分段
WO2022088685A1 (zh) * 2020-10-30 2022-05-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语义名称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50250A (zh) * 2020-12-18 2022-06-2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双向段路由隧道的处理方法、装置、管控系统及网络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43022B1 (en) * 2017-07-14 2023-02-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segment routing for ipv6 tunnel
CN110417651B (zh) * 2018-04-28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958168B (zh) * 2018-09-26 2022-03-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3992475B (zh) * 2021-09-23 2023-12-26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建立方法及装置
WO2023060408A1 (zh) * 2021-10-11 2023-04-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感知数据的收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US20230275827A1 (en) * 2022-02-28 2023-08-31 Ciena Corporation Computing forward and reverse paths and checking the liveness thereof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0970A (zh) * 2013-09-23 2014-0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工程隧道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075201A (zh) * 2013-03-14 2015-11-18 思科技术公司 分段路由:pce驱动的转发邻接和显式路径的动态建立
WO2016059570A1 (en) * 2014-10-14 2016-04-21 Tsb S.R.L. Electronic system for indirect intercommunication messaging between electronic terminals
CN107040443A (zh) * 2015-10-01 2017-08-11 丛林网络公司 多宿主拓扑的evpn网络的快速收敛
CN107181689A (zh) * 2016-03-10 2017-09-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路由器之间的消息交互方法和装置
US9794148B1 (en) * 2014-12-31 2017-10-17 Juniper Networks, Inc. Node protection for stacked labe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59960B2 (en) * 2007-10-26 2011-11-1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Path computation element method to support routing and wavelength assignment in wavelength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s
US9049233B2 (en) 2012-10-05 2015-06-02 Cisco Technology, Inc. MPLS segment-routing
US9537718B2 (en) * 2013-03-15 2017-01-03 Cisco Technology, Inc. Segment routing over 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5201A (zh) * 2013-03-14 2015-11-18 思科技术公司 分段路由:pce驱动的转发邻接和显式路径的动态建立
CN103490970A (zh) * 2013-09-23 2014-0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工程隧道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6059570A1 (en) * 2014-10-14 2016-04-21 Tsb S.R.L. Electronic system for indirect intercommunication messaging between electronic terminals
US9794148B1 (en) * 2014-12-31 2017-10-17 Juniper Networks, Inc. Node protection for stacked labels
CN107040443A (zh) * 2015-10-01 2017-08-11 丛林网络公司 多宿主拓扑的evpn网络的快速收敛
CN107181689A (zh) * 2016-03-10 2017-09-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路由器之间的消息交互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ISCO等: "《Path Computation Element (PC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PCEP)》", 《IETF》 *
CISCO等: "《PCEP Extensions for Segment Routing draft-ietf-pce-segment-routing-09》", 《IETF》 *
HUAWEI等: "《Path Segment in MPLS Based Sement Routing Network draft-cheng-spring-mpls-path-segment-00》", 《IETF》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9168A (zh) * 2019-08-27 2019-11-29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创建srte隧道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519168B (zh) * 2019-08-27 2022-03-11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创建srte隧道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1046689A1 (en) * 2019-09-09 2021-03-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label switched path traceroute
US11949591B2 (en) 2019-09-09 2024-04-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label switched path traceroute
CN110620733A (zh) * 2019-09-29 2019-12-27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1143279A1 (zh) * 2020-01-14 2021-07-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段路由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路由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26362A (zh) * 2020-03-31 2021-12-21 瞻博网络公司 用于域间分段路由的传输端点分段
CN113826362B (zh) * 2020-03-31 2023-06-20 瞻博网络公司 用于域间分段路由的传输端点分段
CN113630320A (zh) * 2020-05-06 2021-11-09 瞻博网络公司 计算机网络内创建隧道的方法、入口网络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2088685A1 (zh) * 2020-10-30 2022-05-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语义名称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50250A (zh) * 2020-12-18 2022-06-2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双向段路由隧道的处理方法、装置、管控系统及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41118A1 (zh) 2019-07-25
US20200351197A1 (en) 2020-11-05
US11528220B2 (en) 2022-12-13
EP3731473A4 (en) 2021-09-22
CN110061920B (zh) 2021-10-19
EP3731473A1 (en) 2020-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1920A (zh) 一种创建双向段路由隧道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0372337C (zh) 一种实现跨域约束路由的选路方法
CN109218189A (zh) 跨域的路径的标识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2797259B1 (en) Ring network label switch path creating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743204B2 (en) Tunnel establishm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1729385B (zh) 一种路径计算及建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283781B (zh) 一种路径计算方法和装置
CN103688510B (zh) 跨网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7306222A (zh) 标签交换路径上的流量工程隧道建立的方法和设备
CN101588288B (zh) 链路属性信息的配置方法、通信设备与通信系统
WO2022001365A1 (zh) 信息交互、隧道建立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10300061A (zh) 一种通告绑定信息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763447B (zh) 一种标签交换路径状态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5191213A (zh) 网络路径计算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489768B2 (en) Method for creating inter-domain bidirectional tunnel,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1984597A (zh) 一种多域双向标签交换路径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07786442A (zh) 一种元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014040A (zh) 一种流量工程属性的发布方法及装置
CN105515981A (zh) 算路方法、隧道建立方法、pcc、pce及算路系统
CN103650453B (zh) 在路径计算单元通信协议中通信的方法以及网络装置
CN105812286B (zh) 一种ip网络中业务带宽确定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0943923B (zh) 一种lsp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190075016A1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fast reroute (frr)
CN106487682A (zh) 一种Diameter信令网路由方法和装置
CN108462641A (zh) 一种对出现错误的lsp定位的方法及pcc和p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