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1802A - 多用户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数据传输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多用户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数据传输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1802A
CN110061802A CN201810044509.4A CN201810044509A CN110061802A CN 110061802 A CN110061802 A CN 110061802A CN 201810044509 A CN201810044509 A CN 201810044509A CN 110061802 A CN110061802 A CN 110061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data
frame
filling
con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445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位宁
吕开颖
韩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04450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61802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12503 priority patent/WO201914097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061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180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04L1/000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by modifying the frame length
    • H04L1/0008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by modifying the frame length by supplementing frame payload, e.g. with padding b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79Formats for control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用户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数据传输设备,在多用户数据传输过程中,按标准帧长度对多用户中至少一个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内容填充,使得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的帧长度一致,然后再将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进行传输;从而降序系统复杂度,提升多用户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多用户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数据传输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用户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数据传输设备。
背景技术
当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技术被应用于多用户传输时,多用户间会因数据帧不对齐(即数据帧的帧长度不同),而出现部分用户提前结束数据传输的现象。因此,如果存在部分用户提前结束数据传输,那么其余被占用带宽上的用户信号很可能会因功率骤升而不再满足发送要求。另外,部分用户提前结束数据传输的行为也很可能引发频带资源碎片化进而导致系统传输效率的下降。虽然适时的信号功率调整能够缓解上述问题,但其操作复杂度和实现成本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户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数据传输设备,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在多用户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部分用户提前结束数据传输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用户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包括:
按标准帧长度对多用户中至少一个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内容填充,经所述内容填充后所述多用户中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的帧长度一致;
发送所述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用户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包括:
填充处理模块,用于按标准帧长度对多用户中至少一个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内容填充,经所述内容填充后所述多用户中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的帧长度一致;
发送控制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设备,所述数据传输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通信总线;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如上所述的多用户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多用户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数据传输设备,在多用户数据传输过程中,按标准帧长度对多用户中至少一个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内容填充,使得经内容填充处理后的多用户中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的帧长度一致,然后再将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进行传输;由于多用户中各用户传输的数据帧的长度一致,因此在多用户的数据传输过程中不再会出现部分用户因其传输的数据帧的帧长度比其他用户短而导致提前结束数据传输的情况,进而避免因部分用户提前结束数据传输对传输设备进行功率调整以满足发送功率限制要求,以及因部分用户提前结束数据传输导致频带资源碎片化从而导致系统传输效率的下降的情况发生;简化了多用户数据传输的控制,并提升了多用户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本发明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发明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多用户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对至少一个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内容填充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另一对至少一个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内容填充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数据接收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多用户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数据传输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在唤醒无线数据帧传输介质层填充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在唤醒无线数据帧传输介质层填充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在唤醒无线数据帧传输介质层填充的示意图三;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在唤醒无线数据帧物理层填充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在唤醒无线数据帧物理层填充的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在唤醒无线数据帧物理层和传输介质层填充的示意图一;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在唤醒无线数据帧物理层和传输介质层填充的示意图二;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在唤醒无线数据帧物理层和传输介质层填充的示意图三;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在唤醒无线数据帧物理层和传输介质层填充的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数据传输控制方法既适用于基于FDMA技术的多用户传输,也适用于基于其他通信技术实现的多用户传输。本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参见图1所示,包括:
S101:按标准帧长度对多用户中至少一个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内容填充,经内容填充后多用户中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的帧长度一致。
S102:发送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S101必然是在对多用户中各用户的数据帧发送之前进行的。在本实施例中,具体需要对多用户中的哪些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内容填充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灵活确定,可能需要对所有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内容填充,也可能仅需要对其中部分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内容填充。例如,本实施例中可设置标准帧长度大于或等于多用户中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的最大原始帧长度。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两种确定需要对哪些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填充为示例进行说明。
示例一:参见图2所示,本示例中对多用户中的至少一个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内容填充包括:
S201:获取多用户中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的原始帧长度,并选择最长的原始帧长度作为第一标准帧长度。
S202:将多用户中,待传输数据帧的原始帧长度小于第一标准帧长度的各用户之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内容填充,填充后的待传输数据帧的帧长度等于第一标准帧长度。
在本示例一中,仅需对传输数据帧的原始帧长度小于第一标准帧长度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内容填充;不需对传输数据帧的原始长度等于第一标准帧长度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内容填充处理。
示例二:参见图3所示,本示例中对多用户中的至少一个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内容填充包括:
S301:获取预设的第二标准帧长度。
本示例中预设的第二标准帧长度大于或等于多用户中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的最大原始帧长度;该最大原始帧长度的获取方式可参见S201所示。
S302:将多用户中,待传输数据帧的原始帧长度小于第二标准帧长度的各用户之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内容填充,填充后的待传输数据帧的帧长度等于第二标准帧长度。
在一种应用场景中,预设的第二标准帧长度具体可以设置为等于最大原始帧长度,只要能提前准确地获取到该最大原始帧长度即可。在另一种应用场景中,预设的第二标准帧长度具体可以设置为大于最大原始帧长度,此时则需要对所有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内容填充。
当然,在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中,在执行S101之前,可以先判断多用户中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的原始帧长度是否相等,如果相等,也即表明各用户的数据帧是对齐的,此时可以不进行内容填充处理;如果不相等,再执行S101中的对多用户中至少一个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内容填充。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中,在一些情况下,即使判断多用户中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的原始帧长度相等,也可执行内容填充。例如在上述第二标准帧长度设置为大于最大原始帧长度的情况下,此时即使判断多用户中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的原始帧长度相等,也可以对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内容填充使其等于第二标准帧长度,当然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不执行S101中的填充步骤。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多用户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用户。
在本实施例中,S101中的所述内容填充所填充的内容包括信令内容、同步序列和信息内容中的至少一种。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对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填充时,如果单纯的是使其填充后的数据帧长度变为与设定的某一帧长度相同时,所填充的内容可以是任意内容,例如填充的内容可以由不包含任何信令内容的信息内容组成,填充的内容也可以仅由信令内容组成,或填充的内容由信令内容和信息内容共同组成。且本实施例中,填充的信息内容可以是不携带任何有用数据的冗余内容,也可以是携带有用数据的有效内容。本实施例中的信令内容可以是指携带有任何有效内容指示的信令内容(也即具有信令功能的内容),例如包括但不限于填充长度指示、填充类型指示、是否有填充内容指示、填充时间指示、填充方式指示;本实施例中的同步序列可以是任意可实现同步的内容。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应用场景中,当在需要待填充的待传输数据帧中填充了信令内容时,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填充的信令内容也可以不计入填充的内容,而仅将填充的信息内容作为填充的内容;当然,如上分析所示,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填充的信令内容也可计入填充的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的一些应用场景中,S101中所述内容填充所填充的内容包括唤醒无线数据子帧,该唤醒无线数据子帧由唤醒帧前导序列和唤醒帧负载组成。且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不同的唤醒无线数据子帧中可以设置对应不用的用户组,从而通过一个唤醒无线数据帧实现多用户组级联。
且在本实施例中,对于需要进行内容填充的待传输数据帧,其需要填充的内容长度可以根据待待传输数据帧的原始帧长度和其填充后所需达到的帧长度之差确定。例如采用上述第一标准帧长度或第二标准帧长度减去待填充的待传输数据帧的原始帧长度,就得到针对该待传输数据帧所需要填充的内容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对多用户中的至少一个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内容填充包括:
在至少一个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的物理层和传输介质层中的至少一层进行内容填充。
也即,在本实施例中,对于需要填充处理的待传输数据帧,可以在该待传输数据帧的物理层和传输介质层的至少一层进行内容填充。例如,可以仅在该待传输数据帧的物理层进行内容填充,也可以仅在该待传输数据帧的传输介质层进行内容填充,也可以同时在该待传输数据帧的传输介质层进行内容填充。且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对于需要进行填充处理的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可以在相同的层相同的位置进行填充,也可以在不同的层不同的位置进行填充。例如:假设确定多用户中用户A、用户B、用户C的待传输数据帧是需要进行内容填充的,可以都在这三个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的物理层或传输介质层进行填充,也可以在用户A的待传输数据帧的物理层进行填充,在用户B的待传输数据帧的传输介质层进行填充,在用户C的物理层和传输介质层同时进行内容填充。应当理解的是,针对各需要进行内容填充的用户,具体在该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的何处具体填充什么内容都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等因素灵活设定。
例如,在一种示例中,当对多用户中的至少一个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内容填充包括在至少一个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的传输介质层进行内容填充时,填充的内容包括信令内容和信息内容中的至少一种。本实施例中的信令内容是指具有各种信令功能的内容。本实施例中填充信令内容时,填充的信令内容可能是一个完整的信令,也可能包含不完整的部分信令,例如当前需要填充的长度小于一个完整信令的长度时,此时所填充的信令内容则就是一个非完整的信令。相应地,填充信息内容时,也可能填充的是一个完整的信息内容,也可能填充的仅仅是部分信息内容,具体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灵活确定。在本实施例中,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可在待传输数据帧中仅填充信息内容或信令内容,也可同时填充信息内容和对应的信令内容,且所填充的信令内容可以计入填充内容,也可以不计入填充内容。
又例如,在一种示例中,对多用户中的至少一个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内容填充包括在至少一个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的物理层进行内容填充时,填充的内容包括信令内容、同步序列和信息内容中的至少一种。
如上分析所示,所填充的信令内容、同步序列和信息内容可能是完整的信令内容、同步序列和信息内容,也可能仅仅是部分信令内容、同步序列和信息内容,且所填充的信令内容可以计入填充内容,也可以不计入填充内容。
在一种示例中,当对一个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内容填充是同时在其物理层和传输介质层进行填充时,在物理层填充的内容可以是信令内容、同步序列和信息内容中的至少一种,在传输介质层填充的内容可以是信令内容和信息内容中的至少一种。物理层和传输介质层填充内容的具体组合方式都可以灵活设定。例如在物理层填充信息内容,在传输介质层填充信令内容,或在物理层填充信令内容,在传输介质层填充信息内容,或在物理层填充信令内容、同步序列,在传输介质层填充信息内容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当在待传输数据帧中填充的内容包括信令内容时,填充的内容还包括用于对填充的信令内容进行校验的信令校验信息。也即为填充的信令内容单独设置信令校验信息用于对信令内容校验,可在较大程度上提升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一些示例中,对于填充的信令内容也可以不设置信令校验信息,或共用待传输数据帧中原有的校验信息等。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对于填充的其他内容也可以设置相应的校验信息以对其进行校验。
在本实施例中,在待传输数据帧中填充的内容包括信令内容时,该信令内容包括用于指示:有无填充、填充长度、填充类型中的至少一种的至少一个指示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一个指示信息实现一种功能的指示,例如对于有无填充、填充长度、填充类型三种功能可通过三个独立的指令分别进行指示;一个指示信息也可以复合实现多种功能的指示,例如可以通过设置一个指示信息实现有无填充以及填充类型的指示,也可以通过设置一个指示信息实现填充类型和填充长度的指示。可见,具体的指示信息设置方式也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灵活设定。
本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步骤可由各种数据发送节点设备执行,例如包括但不限于基站、无线访问节点(Access Point,AP)等。也可由专门的数据填充设备执行图1中的S101的填充步骤,由数据发送节点执行S102中的数据传输步骤。对于对应的数据接收节点,其数据接收的过程如图4所示,包括:
S401:接收数据传输设备通过如上所述的多用户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传输的数据帧。
S402:对数据帧解析提取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方接收到数据帧之后,如果该数据帧是经过内容填充后的数据帧,当接收方只关心数据帧中的有效部分内容(即除填充部分之外的内容)时,可以从接收到的数据帧中识别并提取出有效部分内容即可,当接收方也需要获取填充部分内容时,可从接收到的数据帧中识别并对需要部分的填充内容进行相应的提取即可。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数据传输方法,可灵活的对多用户中至少一个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内容填充,使得经内容填充处理后的多用户中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的帧长度一致,然后再将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进行传输;填充方式简单且灵活,且经填充处理后的多用户中各用户传输的数据帧的长度一致,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就不会再出现部分用户因其传输的数据帧的帧长度比其他用户短而导致提前结束数据传输的情况,进而避免因部分用户提前结束数据传输对传输设备进行功率调整以满足发送功率限制要求,以及因部分用户提前结束数据传输导致频带资源碎片化从而导致系统传输效率的下降的情况发生;既能简化多用户数据传输的控制,又能提升多用户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数据传输控制方法既适用于基于FDMA技术的多用户传输,也适用于基于其他通信技术实现的多用户传输外,也适用于各种通信技术下的各种数据传输场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以一种具体的数据传输场景为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示例的数据传输场景是基于具有唤醒接收器(Wake-Uup Receiver,WUR)的无线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为示例。唤醒接收器的设置可进一步降低无线设备在待机状态下的能量消耗,提高无线设备电源的使用寿命。当无线设备在待机状态下,为降低能量消耗,集成唤醒接收器的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无线局域网络)无线设备可以将功耗偏大的主模块(这里指的是WLAN模块)关闭,同时使能低功耗的唤醒接收器。如果唤醒接收器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接收到唤醒消息,则触发所在的无线设备再次开启WLAN模块,完成必要的信息交互。将唤醒接收器引入无线设备,在实现节电的同时也极大的缓解了因完全关闭主模块而无法及时响应突发消息而带来的系统时延问题。
在一种示例中,唤醒接收器接收到的唤醒消息的载体为唤醒无线数据帧。一种示例中唤醒无线数据帧由WLAN前导、唤醒帧前导序列、唤醒帧负载共同组成。不同于传统WLAN系统,一种示例中唤醒无线数据帧的唤醒部分(包括唤醒帧前导序列、唤醒帧负载)使用的调制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OFDM+二进制启闭键控OOK,例如在OOK的‘On’状态下发送OFDM符号,在‘Off’状态下不发送任何信息。信息比特‘1’或‘0’可由一个或多个‘On’和/或‘Off’状态表示,例如,单个‘On’状态表示‘1’,单个‘Off’状态表示‘0’;或,连续的‘On’和‘Off’表示‘1’,连续的‘Off’和‘On’表示‘0’(例如应用Manchester编码)。因此,唤醒接收器在接收到相应速率的唤醒无线数据帧后,可根据所述唤醒无线数据帧的速率对唤醒无线数据帧进行解调。为了提高唤醒无线数据帧的传输效率,就可以采用FDMA技术进行唤醒无线数据帧的传输。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中,多用户中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可为唤醒无线数据帧。在对需要进行填充的唤醒无线数据帧进行填充时,可以在该唤醒无线数据帧的物理层和传输介质层中的至少一层进行填充。例如可以在唤醒无线数据帧的传输介质层填充,填充的内容可以是信息内容和信令内容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可以仅填充信息内容,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可以仅填充信令内容,在一些场景中可以同时进行信息内容和信令内容的填充;又例如可以在唤醒无线数据帧的物理层填充,且填充的内容可以是信令内容、同步序列和信息内容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当然根据具体应用场景也可以在唤醒无线数据帧的物理层和传输介质层进行内容填充。
根据上述分析,本实施例中在唤醒无线数据帧的物理层和/或传输介质层进行内容填充时,在物理层和/或传输介质层的具体填充位置也可以灵活设定。例如,在至少一个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的物理层进行内容填充时,可包括在唤醒无线数据帧(即待传输数据帧)的唤醒前导中填充信令内容和信息内容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可以在唤醒无线数据帧的唤醒前导中填充表征有无内容填充、填充类型、填充长度等中的至少一种的至少一个信令。
又例如,对多用户中的至少一个用户的唤醒无线数据帧(即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内容填充包括在至少一个用户的唤醒无线数据帧(即待传输数据帧)的物理层和传输介质层进行内容填充时,可包括在待传输数据帧中填充唤醒无线数据子帧,该唤醒无线数据子帧由唤醒帧前导序列和唤醒帧负载组成,经填充后的唤醒无线数据帧就包括多个唤醒无线数据子帧,且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不同的唤醒无线数据子帧中可以设置对应不用的用户组(本实施例中的唤醒无线数据子帧中可包含所有需要接收该子帧的目标设备的识别信息(ID),这些目标设备的识别信息即构成用户组,一个用户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目标对象的识别信息),从而通过一个唤醒无线数据帧实现多用户组级联。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在唤醒无线数据帧的物理层和/或传输介质层进行内容填充、填充的内容以及具体填充的位置都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设计需求灵活设定。且随着不同数据传输环境以及协议的更新导致数据帧格式变化的情况下,可以跟随数据帧格式的变化进行适应的灵活调整。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用户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参见图5所示,包括:
填充处理模块51,用于按标准帧长度对多用户中至少一个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内容填充,经内容填充后多用户中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的帧长度一致;具体填充过程在此参见上述实施例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发送控制模块52,用于发送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多用户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可以独立设置,上述填充处理模块51和发送控制模块52的功能可通过相同的控制器和通信模块实现。多用户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也可以集成设置于数据传输设备上,填充处理模块51和发送控制模块52的功能通过数据传输设备的处理器实现。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其可以是基站或AP等,参见图6所示,该数据传输设备包括处理器61、存储器62及通信总线63;
通信总线63用于实现处理器61和存储器62之间的连接通信;
处理器61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示的多用户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可应用于各种通信设备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该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示的多用户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步骤。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本实施例仍以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为唤醒无线数据帧,且以一种示例的唤醒无线数据帧结构为示例,结合几种内容填充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示例说明。
示例一:本示例以在唤醒无线数据帧的传输介质层MAC进行内容填充为示例进行说明。
请参见图7所示,该图所示的填充内容(即额外的冗余信息比特,也即填充的信息内容)被添加到待传输的信息中,即填充(Padding)信息位于MAC层;在本示例中,MAC层还携带显性长度信令(如图7中的填充长度Padding length信令或字段)以指示填充信息的数据长度。该填充长度Padding length信令或字段可以复用唤醒无线数据帧中原有字段,也可以是新增加的字段。应当理解的是,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填充长度Padding length也可指示去除填充部分后数据帧剩余的数据长度,也即间接指示填充部分的长度。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填充长度Padding length等于零指示无填充;填充长度非零指示有填充且长度为所述非零值。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填充长度Padding length信令自身的部分或全部也可属于填充内容。且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可以仅将填充信息计入该唤醒无线数据帧所填充的内容中,也可以将填充长度Padding length信令的整体或部分计入唤醒无线数据帧所填充的内容中。
请参见图8所示,该图所示的填充信息(即额外的冗余信息比特,也即填充的信息内容)也被添加到待传输的信息中,但图8所示的信令为填充类型Padding type,填充类型Padding type字段用于指示填充有无和填充长度。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以设置Paddingtype为1指示当前接收到的唤醒无线数据帧中有填充且填充长度是L1;Padding type为0指示当前接收到的唤醒无线数据帧中无填充。在部分实施例中,Padding type为1和2指示唤醒无线数据帧中有填充且填充长度分别为L1和L2;Padding type为0指示当前接收到的唤醒无线数据帧中无填充。对于具有更多填充类型的实施例,所对应的指示方式可依据上述实施例依次类推,只要预先设置好填充类型Padding type与对应的填充长度L的对应关系表即可。例如一种对应关系表可参见如下表1所示。且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可以仅将填充信息计入该唤醒无线数据帧所填充的内容中,也可以将填充长度填充类型Padding type信令的整体或部分计入唤醒无线数据帧所填充的内容中。
表1
Padding type 填充长度
0 0(即无填充)
1 L1
2 L2
3 L3
…… ……
请参见9所示,该图所示的填充信息(即额外的冗余信息比特,也即填充的信息内容)也被添加到待传输的信息中,在本示例中,当唤醒无线数据帧中的有效信息(即唤醒无线数据帧中不包括填充的内容之外的部分)固定时,在唤醒无线数据帧中填充时可以仅填充信息内容,不携带相应的指示信令(例如填充长度等);当然也可以填充用于指示有无填充的信令内容,例如仍可用Padding type信令进行表征(图9中未示出),Padding type为1指示当前接收到的唤醒无线数据帧中有填充;Padding type为0指示当前接收到的唤醒无线数据帧中无填充。
示例二:本示例以在唤醒无线数据帧的传输介质层MAC进行内容填充为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10所示,本示例中填充信息(即额外的冗余信息比特,也即填充的信息内容)位于唤醒无线数据帧的物理层(PHY层),此时填充的内容可不携带指示填充有无和填充长度信令内容,而仅包括信息内容。这种设置方式适用于接收站点没有帧内休眠需求的场景。此时接收站点在结束唤醒无线数据帧(不包括填充部分)的接收后,即可重新进入同步过程。在一些应用场景中,设置Padding信息中不包括同步信号(例如唤醒前导中的同步信号等),以避免误同步。
当然,图10所示的在唤醒无线数据帧的物理层(PHY层)进行内容填充的示例中,也可携带指示有无填充和填充长度的PHY层信令。如上分析,根据唤醒无线数据帧需要待填充内容的长度,PHY层信令本身就可以是部分或全部的填充内容;且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可在唤醒前导Wake-up preamble字段中携带指示有无填充的PHY层信令。在识别出是否填充和填充所在的具体位置之后,接收站点可以在填充内容的开始位置处直接进入休眠状态。当然如果接收站点无帧内休眠需求则可以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参见图11所示,本示例中填充的信息内容subpadding也位于唤醒无线数据帧的物理层(PHY层),且填充内容包括用于协助定位帧结束的同步序列SYNC*。该填充方式比较适用于接收站点有帧内休眠需求但却无法确认有效帧长度的场景。参见图11所示,填充内容中的同步序列SYNC*与唤醒前导部分的同步序列SYNC的关系可以是相同,互补或者相互独立。实际关系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设定。例如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可以设置SYNC*或者SYNC与SYNC*的组合用于指示填充有无。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填充内容部分或者全部由SYNC*序列组成。
示例三:本示例以在唤醒无线数据帧的传输介质层MAC和物理层PHY进行内容填充和相应的信令携带为示例进行说明。
例如图12所示,在传输介质层填充信令内容,在物理层填充信息内容;或者在物理层填充信令,在传输介质层填充信息内容,或者在在物理层填充信令和信息内容,在传输介质层填充信息内容和信令中的任意一种,等等。例如一种场景中,可在传输介质层MAC携带指示信令(例如,Padding type字段)指示填充有无和填充长度。信令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上述图7-图9所示。且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可以仅将填充的信令内容的整体或部分计入唤醒无线数据帧所填充的内容中,也可以不计入唤醒无线数据帧所填充的内容中。
在一种应用场景中,当唤醒无线数据帧待填充的数据帧的长度大于等于唤醒无线数据子帧(唤醒无线数据子帧由唤醒帧前导序列和唤醒帧负载组成)时,填充的内容还可以为唤醒无线数据子帧,也可由唤醒无线数据子帧和其他内容构成。如图13所示,唤醒无线数据帧中包括两个唤醒无线数据子帧,后一唤醒无线数据子帧即为填充的唤醒无线数据子帧,且不同的唤醒无线数据子帧可以对应不用的用户组。
参见图14所示,本示例中,在物理层的填充内容包含填充长度信令(这种填充方式适用于填充长度可变且存在帧内休眠需求的场景)和信息内容,一些应用场景中,在MAC层中填充特定的信令字段(例如,padding type)指示填充有无。此时接收站点在接收到唤醒无线数据帧后,如果相关信令指示填充存在且自身有帧内休眠的需求,那么站点接收并译码(填充内容中的)填充长度信令获得准确的填充长度信息。在本示例中,填充长度信令可以独立设置及校验信息以对其完成校验(图14中未标出)。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如果填充不存在或者站点自身不需要进行帧内休眠,接收站点在接收至MAC部分结束(结束点在FCS结束后,填充部分开始之前)后,可以重新进入同步状态。
参见图15所示,本示例所示则是在唤醒无线数据帧的传输介质层和物理层都填充信息内容,分别参见图15中的PaddingA和PaddingB所示,此时相关填充有无和填充长度的信令内容是否填充以及具体填充方式可参考上述各图所示例的方式,在此则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和数据传输设备,针对多用户中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可以采用灵活的填充方式进行对齐填充(即填充后使得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长度一致)后传输,从而可避免多用户中的部分用户因为传输的数据帧长度比其他用户短而提前结束数据的传输导致的各种问题,简化了多用户数据传输的控制,同时提升了多用户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计算机存储介质(ROM/RAM、磁碟、光盘)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所以,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用户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包括:
按照标准帧长度对多用户中至少一个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内容填充,经所述内容填充后所述多用户中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的帧长度一致;
发送所述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户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帧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多用户中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的最大原始帧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户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传输数据帧为唤醒无线数据帧。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多用户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内容填充包括:
在所述待传输数据帧的物理层和传输介质层中的至少一层进行内容填充。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多用户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填充所填充的内容包括信令内容、同步序列和信息内容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多用户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填充所填充的内容包括唤醒无线数据子帧,所述唤醒无线数据子帧由唤醒帧前导序列和唤醒帧负载组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用户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内容包括用于指示有无填充、填充长度、填充类型中的至少一种的至少一个指示信息。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用户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填充所填充的内容还包括用于对所述信令内容进行校验的信令校验信息。
9.一种多用户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包括:
填充处理模块,用于按照标准帧长度对多用户中至少一个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进行内容填充,经所述内容填充后所述多用户中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的帧长度一致;
发送控制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各用户的待传输数据帧。
10.一种数据传输设备,所述数据传输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通信总线;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用户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810044509.4A 2018-01-17 2018-01-17 多用户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数据传输设备 Withdrawn CN1100618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44509.4A CN110061802A (zh) 2018-01-17 2018-01-17 多用户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数据传输设备
PCT/CN2018/112503 WO2019140974A1 (zh) 2018-01-17 2018-10-29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数据传输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44509.4A CN110061802A (zh) 2018-01-17 2018-01-17 多用户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数据传输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1802A true CN110061802A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01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44509.4A Withdrawn CN110061802A (zh) 2018-01-17 2018-01-17 多用户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数据传输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61802A (zh)
WO (1) WO201914097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41521A (zh) * 2020-05-07 2020-08-14 上海道生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长度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2783827A (zh) * 2019-11-11 2021-05-11 北京京邦达贸易有限公司 多传感器数据存储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53141A1 (en) * 2000-01-20 2001-12-20 Periyalwar Shalini S. Frame structures supporting voice or streaming communications with high speed data communications in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CN101150575A (zh) * 2006-09-18 2008-03-26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数字卫星传输系统中支持vcm/acm的有效成帧方案
CN101421994A (zh) * 2006-04-10 2009-04-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产生传输帧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用于处理传输帧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15027A (zh) * 2009-05-08 2012-04-11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计算机程序和通信系统
CN102668428A (zh) * 2009-11-13 2012-09-12 索尼公司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计算机程序和通信系统
CN102968356A (zh) * 2011-12-30 2013-03-13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云存储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05101297A (zh) * 2009-05-08 2015-11-25 索尼公司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74163C (zh) * 2006-06-01 2009-12-2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认知无线电的ofdm帧结构的副载波分配方法
US8498280B2 (en) * 2009-03-27 2013-07-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header inform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2089662B1 (ko) * 2016-01-29 2020-03-16 니폰 덴신 덴와 가부시끼가이샤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무선 통신 단말 및 무선 통신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53141A1 (en) * 2000-01-20 2001-12-20 Periyalwar Shalini S. Frame structures supporting voice or streaming communications with high speed data communications in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CN101421994A (zh) * 2006-04-10 2009-04-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产生传输帧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用于处理传输帧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50575A (zh) * 2006-09-18 2008-03-26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数字卫星传输系统中支持vcm/acm的有效成帧方案
CN102415027A (zh) * 2009-05-08 2012-04-11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计算机程序和通信系统
CN105101297A (zh) * 2009-05-08 2015-11-25 索尼公司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CN102668428A (zh) * 2009-11-13 2012-09-12 索尼公司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计算机程序和通信系统
CN102968356A (zh) * 2011-12-30 2013-03-13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云存储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3827A (zh) * 2019-11-11 2021-05-11 北京京邦达贸易有限公司 多传感器数据存储方法和装置
CN111541521A (zh) * 2020-05-07 2020-08-14 上海道生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长度识别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40974A1 (zh) 2019-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85430B2 (ja) 制御情報伝送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AU201828490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ransport block size
EP3836687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743721A (zh) 用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信道化的目标唤醒时间(twt)调度
CN102244927B (zh) 多小区长期演进系统中建立上行同步的方法、设备和终端
US2020001531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configuration
US798320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power efficiency in a shared resource network
US9094854B2 (en)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for M2M communication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2010000968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efficient mbms downlink radio resource re-use for other downlink traffic
WO2020113996A1 (zh) 配置授权的确认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EP337681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arallel transmission of data
US20210337467A1 (en) User equipment involved in transmitting ue assistance information
CN108012313B (zh) 帧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282835A (zh) 具有至低功率状态的机会转换以用于功率管理的wlan系统
CN109474994A (zh) 一种系统信息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移动通信终端
US20220272513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emergency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and device therefor
CN113163473A (zh) 一种跳过pdcch监测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2823170B (zh) 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建立分量载波的方法及其装置
US9900909B2 (en)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US10440646B2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utilizing a delay period between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data via a wireless network
BRPI0708296A2 (pt) estação móvel, estação base e método para relatar condição de canal de rádio
CN110061802A (zh) 多用户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数据传输设备
EP3195664B1 (en)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random access, network nod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4580015A (zh) 基于hinoc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220377808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rgent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and device for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