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1078A - 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光伏系统及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光伏系统及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1078A
CN110061078A CN201910313959.3A CN201910313959A CN110061078A CN 110061078 A CN110061078 A CN 110061078A CN 201910313959 A CN201910313959 A CN 201910313959A CN 110061078 A CN110061078 A CN 1100610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hole
double
photovoltaic module
si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1395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61078B (zh
Inventor
李捷
石亮杰
陈振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zhou Long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zhou Long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zhou Long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zhou Long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1395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610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610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10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10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10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48Encapsulation of modules
    • H01L31/0488Double glass encapsulation, e.g. photovoltaic cells arranged between front and rear glass she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光伏系统及制作方法,该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包括包括:第一玻璃、第二玻璃及位于第一玻璃与第二玻璃之间的光伏电池串,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的同一位置处均设置有用于螺栓穿过的通孔。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通过支架上的螺栓穿过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上设置的通孔,从而可以有效固定双面玻璃光伏组件,进而解决了压块安装方式中压块尺寸不统一的缺点,同时在螺栓与通孔之间放置橡胶圈,解决了玻璃与压块之间的硬接触,防止组件爆件;进一步地解决了双面玻璃光伏组件背面通过挂钩与支架进行固定时,挂钩与玻璃脱落风险;由于该双面玻璃光伏组件无边框,这样可以避免电势诱导衰减现象的产生以及在边框边缘积尘的问题。

Description

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光伏系统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光伏系统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行业的不断发展,光伏组件在不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之而来对光伏组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久而久之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孕育而生。顾名思义:双面玻璃光伏组件是指由两块玻璃和太阳能电池串组成的复合层,电池片之间由导线串、并联汇集到引出端所形成的光伏电池组件。
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由于其优异的耐候性,极大降低了环境水气、紫外光照、沙尘摩擦、组件燃烧、电压诱导衰减等风险。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在项目地的安装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压块安装,压块安装方式指通过压块将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固定在支架上,组件玻璃与压块硬接触。
第二种:背挂式安装,背挂式安装指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在生产时通过硅胶将挂钩粘结在背面玻璃上,项目地将双面玻璃光伏组件背面挂钩通过螺栓/螺母与支架进行固定。
第三种:边框安装,边框安装指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在生产时在层压件四周安装边框,层压件与边框通过硅胶进行粘结,项目地将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边框通过螺栓/螺母与支架进行固定。
虽然目前市面上双面玻璃光伏组件有三种安装方式,但是三种安装方式都存在弊端。
第一种:压块安装的弊端:客户需要提前与组件厂就组件版型及边缘距离进行确认,待确认后再设计压块尺寸,由于各组件厂组件版型差异,无法实现压块尺寸统一;同时双面玻璃光伏组件与压块硬接触,容易在安装时压爆组件。
第二种:背挂式安装的弊端:硅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老化,存在与组件脱离的风险。
第三种:边框安装的弊端:组件安装时需要接地,存在电势诱导衰减的风险,同时组件容易在边框边缘积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光伏系统及制作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包括:第一玻璃、第二玻璃及位于所述第一玻璃与所述第二玻璃之间的光伏电池串,所述第一玻璃和所述第二玻璃的同一位置处均设置有用于螺栓穿过的通孔,还包括用于设置在所述通孔中的橡胶圈。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边缘距离所述光伏电池串边缘为5~10mm。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中心距离第一玻璃或第二玻璃边缘为10~2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玻璃和所述第二玻璃上通孔的大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玻璃与所述光伏电池串之间设置有第一封装材料层;所述第二玻璃与所述光伏电池串之间设置有第二封装材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封装材料层和第二封装材料层的材料为POE、EVA、PVB或者有机硅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玻璃和所述第二玻璃的厚度为2mm~4mm。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光伏系统,包括支架和上述的双面玻璃光伏组件,所述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穿过所述通孔的螺栓。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具有第一通孔的第一玻璃的压花面吻合铺设第一封装材料层,所述第一封装材料层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通孔;
在所述第一封料材料层上铺设光伏电池串;
在所述光伏电池串上铺设有能够覆盖所述第一玻璃的第二封装材料层,所述第二封装材料层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处设置有第三通孔;
在所述第二封装材料层设置第二玻璃形成待层压组件,所述第二玻璃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一玻璃与所述第二玻璃的边缘处于对齐状态;
在待层压组件上安装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之间;
通过层压机对安装所述橡胶圈后的待层压组件进行封装交联;
对封装交联形成的组件安装接线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通过支架上的螺栓穿过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上设置的通孔,从而可以有效固定双面玻璃光伏组件,进而解决了压块安装方式中压块尺寸不统一的缺点,同时在螺栓与通孔之间放置橡胶圈,解决了玻璃与压块之间的硬接触,防止组件爆件;进一步地,由于支架上的螺栓可以直接穿过玻璃上的通孔,从而解决了双面玻璃光伏组件背面通过挂钩与支架进行固定时,挂钩与玻璃脱落风险;最后,由于该双面玻璃光伏组件无边框,从而省去了接地操作,这样可以避免电势诱导衰减现象的产生以及在边框边缘积尘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橡胶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用支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玻璃;11、通孔;2、第一封装材料层;3、光伏电池串;4、第二封装材料层;5、第二玻璃;6、橡胶圈;7、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可以为方形、圆形或者其他形状,下面将以方形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身请提供了一种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包括:第一玻璃1、第二玻璃5及位于第一玻璃1与第二玻璃5之间的光伏电池串3,在第一玻璃1和第二玻璃5的同一位置处均设置有用于螺栓穿过的通孔11,上述第一玻璃1和第二玻璃5上的通孔11处设置有橡胶圈6。。
具体的,上述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均为结构大小相同的四方形玻璃,在第一玻璃的四个边角处和第二玻璃的四个边角处均开设有通孔,且第一玻璃四个边角的通孔位置与第二玻璃四个边角的瞳孔位置一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玻璃上四个通孔的大小与第二玻璃上四个通孔的大小可选择直径大小相同,也可选择直径大小不相同。优选地,第一玻璃上四个通孔的直径大小与第二玻璃上四个通孔的直径大小相同。
具体的,本申请中的橡胶圈6直径为15~20mm,厚度为8~12mm的圆形橡胶圈,橡胶圈中间进行开孔,开孔直径5~10mm,橡胶圈边缘进行开槽设计,开槽深度2~3mm,开槽厚度5~9mm。
本申请中的橡胶圈高于玻璃表面,因此橡胶圈区域层受压力相对其他区域要大,有利于玻璃开孔边缘气泡的排出;橡胶圈堵住玻璃开孔,可防止层压时EVA/POE堵住开孔,影响后续项目地的安装;橡胶圈与EVA/POE在层压时相互粘结,增强了橡胶圈与玻璃的接合效果,改善了橡胶圈与玻璃脱落问题;橡胶圈固定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有效防止待层压件在流转及层压过程中的错位,防止后续安装过程中由于玻璃错位造成的爆件风险。
进一步地,上述通孔11的中心距离第一玻璃1或者第二玻璃5的边缘为10~20mm,且通孔11的直径为10~15mm。优选地,通孔11的中心距离第一玻璃1或者第二玻璃5的边缘为15mm,通孔11的直径为12.5mm。
进一步地,参考图1,第一玻璃1与光伏电池串3之间设置有第一封装材料层2;第二玻,5与光伏电池串3之间设置有第二封装材料层4。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封装材料层2和第二封装材料层4的材料为POE、EVA、PVB或者有机硅胶。
如图3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包括支架7和如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双面玻璃光伏组件,该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安装在支架7上。
具体的,该支架7上设置有用于穿过通孔的螺栓,将制作好的双面玻璃光伏组件通过其上设置好通孔穿过螺栓,进一步在通过螺母固定,从而可以实现组件在支架上的固定。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支架上的螺栓穿过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上设置的通孔,从而可以有效固定双面玻璃光伏组件,进而解决了压块安装方式中压块尺寸不统一的缺点,同时在螺栓与通孔之间放置橡胶圈,解决了玻璃与压块之间的硬接触,防止组件爆件;进一步地,由于支架上的螺栓可以直接穿过玻璃上的通孔,从而解决了双面玻璃光伏组件背面通过挂钩与支架进行固定时,挂钩与玻璃脱落风险;最后,由于该双面玻璃光伏组件无边框,从而省去了接地操作,这样可以避免电势诱导衰减现象的产生以及在边框边缘积尘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具有第一通孔的第一玻璃的压花面吻合铺设第一封装材料层,第一封装材料层对应于第一通孔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通孔;
这里所说的吻合铺设是指,第一封装材料层与第一玻璃大小相同,且边缘对齐。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结构及大小相同。
B、在第一封料材料层上铺设光伏电池串;
将已经串、并联的光伏电池串根据组件版型图纸铺设在第一封装材料层上。
C、在光伏电池串上铺设有能够覆盖第一玻璃的第二封装材料层,第二封装材料层对应于第一通孔位置处设置有第三通孔;
具体地,第二封装材料层与第一玻璃大小相同,且边缘对齐。
D、在第二封装材料层设置第二玻璃形成待层压组件,第二玻璃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第四通孔,第一玻璃与第二玻璃的边缘处于对齐状态;
例如通过机械手抓取第二玻璃,将第二玻璃精确定位的铺设在第二封装材料层表面,且使第一玻璃与第二玻璃的边缘处于对齐状态。
E、在待层压组件上安装橡胶圈,橡胶圈穿设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之间;
F、通过层压机对安装橡胶圈后的待层压组件进行封装交联;
在层压完成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形成为一个通孔,则橡胶圈设置在该形成的通孔内。
G、对封装交联形成的组件安装接线盒。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通过支架上的螺栓穿过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上设置的通孔,从而可以有效固定双面玻璃光伏组件,进而解决了压块安装方式中压块尺寸不统一的缺点,同时在螺栓与通孔之间放置橡胶圈,解决了玻璃与压块之间的硬接触,防止组件爆件;进一步地,由于支架上的螺栓可以直接穿过玻璃上的通孔,从而解决了双面玻璃光伏组件背面通过挂钩与支架进行固定时,挂钩与玻璃脱落风险;最后,由于该双面玻璃光伏组件无边框,从而省去了接地操作,这样可以避免电势诱导衰减现象的产生以及在边框边缘积尘的问题。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包括:第一玻璃、第二玻璃及位于所述第一玻璃与所述第二玻璃之间的光伏电池串,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玻璃和所述第二玻璃的同一位置处均设置有用于螺栓穿过的通孔,还包括用于设置在所述通孔中的橡胶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边缘距离所述光伏电池串边缘为5~10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中心距离第一玻璃或第二玻璃边缘为10~2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和所述第二玻璃上通孔的大小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与所述光伏电池串之间设置有第一封装材料层;所述第二玻璃与所述光伏电池串之间设置有第二封装材料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材料层和第二封装材料层的材料为POE、EVA、PVB或者有机硅胶。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和所述第二玻璃的厚度为2mm~4mm。
8.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双面玻璃光伏组件,所述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穿过所述通孔的螺栓。
10.一种双面玻璃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具有第一通孔的第一玻璃的压花面吻合铺设第一封装材料层,所述第一封装材料层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通孔;
在所述第一封料材料层上铺设光伏电池串;
在所述光伏电池串上铺设有能够覆盖所述第一玻璃的第二封装材料层,所述第二封装材料层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处设置有第三通孔;
在所述第二封装材料层设置第二玻璃形成待层压组件,所述第二玻璃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一玻璃与所述第二玻璃的边缘处于对齐状态;
在待层压组件上安装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之间;
通过层压机对安装所述橡胶圈后的待层压组件进行封装交联;
对封装交联形成的组件安装接线盒。
CN201910313959.3A 2019-04-18 2019-04-18 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光伏系统及制作方法 Active CN1100610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3959.3A CN110061078B (zh) 2019-04-18 2019-04-18 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光伏系统及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3959.3A CN110061078B (zh) 2019-04-18 2019-04-18 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光伏系统及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1078A true CN110061078A (zh) 2019-07-26
CN110061078B CN110061078B (zh) 2024-05-03

Family

ID=67319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13959.3A Active CN110061078B (zh) 2019-04-18 2019-04-18 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光伏系统及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6107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7489A (zh) * 2019-10-12 2021-04-30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2640A (zh) * 2010-07-21 2010-11-24 上海耀江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太阳能模块的声屏障结构
CN205542824U (zh) * 2016-02-05 2016-08-31 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组件
CN209658210U (zh) * 2019-04-18 2019-11-19 滁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2640A (zh) * 2010-07-21 2010-11-24 上海耀江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太阳能模块的声屏障结构
CN205542824U (zh) * 2016-02-05 2016-08-31 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组件
CN209658210U (zh) * 2019-04-18 2019-11-19 滁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7489A (zh) * 2019-10-12 2021-04-30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1078B (zh) 2024-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5474B (zh) 受光或发光用半导体模块
CN106206809A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5320011U (zh) 一种高稳定性太阳能光伏组件
CN209767467U (zh) 双玻光伏组件
CN209658210U (zh) 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
CN210780666U (zh) 一种光伏组件安装架及光伏系统
CN110061078A (zh) 双面玻璃光伏组件、光伏系统及制作方法
CN206422415U (zh) 一种多安装方式室外型交流配电箱
CN205938774U (zh) 一种fpc灯板及其直下式背光模组
CN207230409U (zh) 一种多功能的太阳能灯具
CN103511991A (zh) 一种led背光模组中反射片的固定结构
CN103196070B (zh) 一种led蜡烛灯
CN111384040B (zh) 一种Mini LED显示模组及其LED封装结构
CN209824237U (zh) 显示屏的防水罩及其设有该防水罩的显示屏
CN202503006U (zh) 防眩光晶体硅光伏组件
CN211040772U (zh) 一种太阳能路灯
KR20150092613A (ko) 태양전지 어셈블리
CN205335296U (zh) 大功率led用的陶瓷封装支架
CN204901411U (zh) 一种长寿命led灯发光单元及长寿命led灯
WO2017054246A1 (zh) Led模组
CN103353086A (zh) 一种太阳能信号灯
CN211118796U (zh) 一种防水效果好的led装饰灯
CN213228512U (zh) 一种集成式电器零部件安装结构
CN2842742Y (zh) 太阳能硅电池
CN210688071U (zh) 一种环保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