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57238B - 新型减小摇架冲击力的驻退机 - Google Patents

新型减小摇架冲击力的驻退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57238B
CN110057238B CN201910434102.7A CN201910434102A CN110057238B CN 110057238 B CN110057238 B CN 110057238B CN 201910434102 A CN201910434102 A CN 201910434102A CN 110057238 B CN110057238 B CN 1100572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nding
joint
machine
rod
ret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341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57238A (zh
Inventor
王德石
刁诗靖
赵洋
朱拥勇
李宗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PLA
Original Assignee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PLA filed Critical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PLA
Priority to CN20191043410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572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57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72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572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72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A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COMMON TO BOTH SMALLARMS AND ORDNANCE, e.g. CANNONS; MOUNTINGS FOR SMALLARMS OR ORDNANCE
    • F41A25/00Gun mountings permitting recoil or return to battery, e.g. gun cradles; Barrel buffers or brakes
    • F41A25/02Fluid-operated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 Pistons, Piston Rings, And Cylin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减小摇架冲击力的驻退机,包括前段驻退机和后段配套装置,在所述前段驻退机后坐时期驻退杆抽出一侧的端面开设有多个流液孔,所述后段配套装置包括多个小通径软管、一个合流块、一个大通径软管及一个油缸,每个所述小通径软管一端均对应与一个流液孔连通,另一端均对应与合流块一端连通,所述合流块另一端对应与大通径软管一端连通,所述大通径软管另一端对应与油缸连通。本发明可适用于带沟槽式复进节制器的节制杆式驻退机的改进,仅需对现有的驻退机进行微小改动,通过设置流液孔及后段配套装置,即可减小后坐时期摇架受力;整个装置操作使用简单,维护方便,应用前景广阔。

Description

新型减小摇架冲击力的驻退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后坐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减小摇架冲击力的驻退机。
背景技术
反后坐装置将炮身和炮架连接起来,通过炮身的后坐运动,将作用在炮身上数百吨的力减小到几十吨作用在炮架上,这样一来,火炮威力很大而火炮炮架却可以很轻,从而大大缓解了火炮威力和机动性之间的矛盾。目前随着轻型、车载火炮的迅速发展,高效反后坐装置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国内火炮通常将后坐制动器(缓冲吸收后坐能量)和复进节制器(缓冲吸收复进能量)组合在一起叫做驻退机,为炮身提供复进能量的储能器件另外设置,叫做复进机。大中口径火炮反后坐装置包括驻退机和复进机。由于射击时驻退机传递到摇架上的载荷时后坐阻力,后坐阻力大,必然导致舰炮的振动和冲击增大,使舰炮的射击稳定性变差,降低舰炮的可靠性。传统的节制杆式驻退机在提供足够的后坐阻力时,驻退液被驻退杆活塞压迫,产生的压强作用于驻退机筒驻退杆抽出的一侧端面,产生一个推力,通过驻退机筒传递至与之固定连接摇架上,造成后坐时期摇架振动,从而导致火炮射击精度下降、故障率变高、可靠性下降。
现代舰炮高射速、远射程、多弹种以及高自动化程度等较高的战术技术指标,迫切需要既保证能够提供足够的后坐阻力,又要减小摇架承受的冲击力,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现有的驻退机进行改进,适用于大中口径火炮的驻退机。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减小摇架冲击力的驻退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减小摇架冲击力的驻退机,包括前段驻退机和后段配套装置,在所述前段驻退机后坐时期驻退杆抽出一侧的端面开设有多个流液孔,所述后段配套装置包括多个小通径软管、一个合流块、一个大通径软管及一个油缸,每个所述小通径软管一端均对应与一个流液孔连通,另一端均对应与合流块一端连通,所述合流块另一端对应与大通径软管一端连通,所述大通径软管另一端对应与油缸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段驻退机为节制杆式驻退机,包括驻退机筒、驻退杆和节制杆,所述驻退杆穿过驻退机筒一端面,并与设在驻退机筒内的驻退杆活塞连接,所述驻退杆活塞上设有活塞流液孔;
所述驻退机筒内还设有节制环,所述节制杆穿过节制环并插设在驻退杆上,且所述节制杆一端与远离驻退杆的驻退机筒端面连接,所述节制杆另一端与设置驻退杆内的带活门的缓冲器插接;
其中,所述节制环将驻退机筒的内腔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通过节制杆与节制环形成的环形间隙通道连通;所述驻退杆内被带活门的缓冲器分隔出来的内腔为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三腔室之间通过驻退杆内壁沟槽及缓冲器带有的活门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流液孔开设在穿设有驻退杆的驻退机筒一端的端面上,且多个所述流液孔均与第一腔室连通;多个所述流液孔的直径均相等且沿圆周均匀分布在驻退机筒面向后段配套装置一端的端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流液孔均通过一个第一密封接头及一个第一过渡接头,所述第一过渡接头一端与小通径软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渡接头另一端与第一密封接头一端球铰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接头另一端与流液孔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合流块7的一端设有多个小口径流液孔,另一端设有一个大口径流液孔,多个所述小口径流液孔分别与多个小通径软管一一连通,所述大口径流液孔与大通径软管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小口径流液孔均通过一个第二密封接头及一个第二过渡接头同与之相对应的小通径软管连通,所述第二过渡接头52为球形接头,所述第二过渡接头一端与小通径软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渡接头另一端与第二密封接头一端球铰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接头另一端与小口径流液孔固定连接;
所述大口径流液孔通过一个第三密封接头及一个第三过渡接头与大通径软管连通,所述第三过渡接头为球形接头,所述第三过渡接头一端与大通径软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渡接头另一端与第三密封接头一端球铰连接,所述第三密封接头另一端与大口径流液孔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油缸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将油缸内腔室分为前腔室和后腔室,所述前腔室与大通径软管连通,所述后腔室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后腔室的后壁,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流液孔同与之对应小通径软管的连接处、每个所述小通径软管与合流块连接处、合流块与大通径软管连接处、以及大通径软管与油缸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垫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流液孔的个数为4个,所述小通径软管的个数为4个。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使用前,通过压强表检查油缸后腔室内的高压空气压强及装置内驻退液是否注满,检查管路连接情况。
节制杆式驻退机改进前,后坐时期驻退杆从驻退机筒中抽出,驻退液产生的液压阻力阻止驻退杆向后运动,阻止火炮的后坐运动。驻退液被驻退杆活塞压迫,产生的压强作用于驻退机筒驻退杆抽出的一侧端面,产生一个推力,通过固定驻退机筒的连接箍传递至摇架上,造成后坐时期摇架振动。
节制杆式驻退机改进后,后坐时期被驻退杆活塞推动的驻退液通过流液孔、小通径软管、合流块、大通径软管进入油缸前腔室中,作用于活塞上,将作用于驻退机筒端面上的部分压力引导至活塞上,推动活塞向后移动,压缩后腔室的高压空气和弹簧,产生的压力作用于活塞上,通过前后腔室合力控制活塞的运动,控制驻退机筒内驻退液的压力,从而控制火炮后坐部分的后坐运动规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将前段驻退机后坐时期所受后坐力通过驻退液经过流液孔、小通径软管、合流块、大通径软管引流入油缸,作用于活塞,从而将作用于驻退机筒端面上的部分压力引导至活塞上,并通过前后腔室合力控制活塞的运动,控制驻退机筒内驻退液的压力,从而控制火炮后坐部分的后坐运动规律,并减小后坐时期摇架受力,从而提高火炮射击精度和可靠性,减少故障率。
2、过渡接头与密封接头(第一过渡接头与第一密封接头、第二过渡接头与第二密封接头、及第三过渡接头与第三密封接头)之间采用球铰连接,当舰炮方位角发生变化时,过渡接头与密封接头的球副连接既能保证小通径软管与前段驻退机、及小通径软管及大通径软管与合流块保持随动,又能减小作用在软管接头处的力,防止接头处因受力过大发生脱落,造成驻退液泄露,导致前段驻退机损坏。
本发明可适用于带沟槽式复进节制器的节制杆式驻退机的改进,仅需对现有的驻退机进行微小改动,通过设置流液孔及后段配套装置,即可减小后坐时期摇架受力;整个装置操作使用简单,维护方便,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前段驻退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前段驻退机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第一(或第二)密封接头、第一(或第二)过渡接头及小通径软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第三密封接头、第三过渡接头及大通径软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油缸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传统的节制杆式驻退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段驻退机;11、驻退机筒;12、驻退杆;121、驻退杆活塞;122、活塞流液孔;13、节制杆;131、节制环;14、缓冲器;100、第一腔室;200、第二腔室;300、第三腔室;
2、后段配套装置;3、流液孔;41、第一密封接头;42、第二密封接头;43、第三密封接头;51、第一过渡接头;52、第二过渡接头;53、第三过渡接头;6、小通径软管;7、合流块;8、大通径软管;9、油缸;90、活塞;91、前腔室;92、后腔室;9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是如何实施的。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减小摇架冲击力的驻退机,包括前段驻退机1和后段配套装置2,在所述前段驻退机1后坐时期驻退杆抽出一侧的端面开设有多个流液孔3,所述后段配套装置2包括多个小通径软管6、一个合流块7、一个大通径软管8及一个油缸9,每个小通径软管6一端均对应与一个流液孔3配合连通,另一端均对应与合流块7一端连通,所述合流块7另一端对应与大通径软管8一端连通,所述大通径软管8另一端对应与油缸9连通。优选的,所述流液孔3和小通径软管6的个数均为4个;每个流液孔3同与之对应小通径软管6的连接处、每个所述小通径软管6与合流块7连接处、合流块7与大通径软管8连接处、以及大通径软管8与油缸9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垫圈。
本发明中,所述前段驻退机1为传统的节制杆式驻退机,如图8所示,包括驻退机筒11、驻退杆12和节制杆13,所述驻退杆12穿过驻退机筒11一端面,并与设在驻退机筒11内的驻退杆活塞121连接,所述驻退杆活塞121上设有活塞流液孔122;
所述驻退机筒11内还设有节制环131,所述节制杆13穿过节制环131并插设在驻退杆12上,且所述节制杆13一端与远离驻退杆13的驻退机筒11端面连接,所述节制杆13另一端与设置驻退杆12内的带活门的缓冲器14插接;缓冲器14为带活门的缓冲筒,缓冲筒的外壁与驻退杆12内壁密封,驻退杆12内腔远离节制杆13的部分被缓冲筒分隔出来形为第三腔室300,第三腔室300通过缓冲筒带有活门(即内通道)与驻退杆12内壁沟槽连通。
其中,所述节制环131将驻退机筒11的内腔分为第一腔室100和第二腔室200,所述第一腔室100与第二腔室200之间通过节制杆13与节制环131形成的环形间隙通道连通;所述驻退杆12内被带活门的缓冲器14分隔出来的内腔为第三腔室300,所述第一腔室100与第三腔室300之间通过驻退杆12内壁沟槽及缓冲器14内通道连通。第一腔室100、第二腔室200、第三腔室300和前腔室91(油缸9内设有的腔室)均充满驻退液。
驻退机筒11、驻退杆12、节制杆13之间相互配合,并通过相对运动形成了两条形态不断变化的流道,即“主流”和“支流”,以及3个体积大小不断变化的腔室,分别成为工作腔(第一腔室100)、非工作腔(第二腔室200)和复进节制腔(第三腔室300),节制杆式驻退机的驻退杆与炮尾相连,驻退机筒与摇架相连。
火炮射击时,炮身在炮膛合力作用下带动驻退杆一起后坐,工作腔(第一腔室100)中的驻退液受驻退杆活塞挤压,沿活塞流液孔分成两股,其中主流高速通过节制杆与节制环形成的环形间隙通道进入非工作腔(第二腔室200),同时由于驻退杆的不断被抽离。支流通过调速筒曲折通道、驻退杆内壁沟槽流进复进节制腔(第三腔室300)。由于固液交界面和液体内部存在的摩擦阻力,从而在驻退液高速流动过程中,产生了按一定规律变化的液压阻力,并不可逆地消耗了大部分后坐动能,起到缓冲制动效果。但是传统的节制杆式驻退机在提供足够的后坐阻力时,驻退液被驻退杆活塞压迫,产生的压强作用于驻退机筒驻退杆抽出的一侧端面,产生一个推力,通过固定驻退机筒的连接箍传递至摇架上,造成后坐时期摇架振动,从而导致火炮射击精度下降、故障率变高、可靠性下降。
本发明中,在传统的节制杆式驻退机的驻退机筒11中穿设有驻退杆12的一端的端面设置多个流液孔3,构成本发明的前段驻退机1,前段驻退机1的驻退杆12与炮尾的驻退机连接座(图中未示出),驻退机筒11通过环形箍与摇架固定连接(图中未示出);当火炮开始后坐时,前段驻退机1通过流液孔3将第一腔室100内的驻退液引流到后段配套装置2中的前腔室91(油缸9内设有的腔室),减少通过环形箍作用于摇架上的力,减轻摇架振动。
如图2所示,多个所述流液孔3均与第一腔室100连通,用于驻退液(例如,10#航空液压油)的流动、减少后坐时期驻退机端面的受力面、将作用于该驻退机筒11端面上的力引导至油缸9内;多个所述流液孔3的直径均相等且沿圆周均匀分布在驻退机筒11面向后段配套装置2一端的端面上。优选的,前段驻退机1后坐时期驻退杆抽出一侧的驻退机筒11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开有四个流液孔3。
如图5所示,每个所述流液孔3均通过一个第一密封接头41及一个第一过渡接头51同与之相对应的小通径软管6连通,所述第一过渡接头51为球形接头,所述第一过渡接头51一端与小通径软管6固定连接,连接处用密封垫圈防止驻退液泄露,所述第一过渡接头51另一端与第一密封接头41一端球铰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接头41另一端与流液孔3固定连接。本发明中,第一过渡接头41与第一密封接头51之间均采用球铰连接,当舰炮方位角发生变化时,第一过渡接头41与第一密封接头51的球副连接既能保证小通径软管6与驻退机1保持随动,又能减小作用在软管接头处的力,防止接头处因受力过大发生脱落,造成驻退液泄露,导致驻退机损坏。
如图4所示,所述合流块7的一端设有多个小口径流液孔,优选的,小口径流液孔为4个;另一端设有一个大口径流液孔,多个所述小口径流液孔分别与多个小通径软管6一一连通,所述大口径流液孔与大通径软管8连通。
如图4和图5所示,每个小口径流液孔均通过一个第二密封接头42及一个第二过渡接头52同与之相对应的小通径软管6连通,所述第二过渡接头52为球形接头,所述第二过渡接头52一端与小通径软管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渡接头52另一端与第二密封接头42一端球铰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接头42另一端与小口径流液孔固定连接;
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大口径流液孔通过一个第三密封接头43及一个第三过渡接头53与大通径软管8连通,所述第三过渡接头53为球形接头,所述第三过渡接头53一端与大通径软管8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渡接头53另一端与第三密封接头43一端球铰连接,所述第三密封接头43另一端与大口径流液孔固定连接。
采用合流块7通过一管路变多管路的液压流量分、合流形式,一方面使软管通径比较均匀,当舰炮方位角发生改变时,使软管运动平稳,避免了因软管内驻退液压力过大时软管刚度变大造成软管转动时破裂;另一方面,简化了软管与油缸9的连接结构,使软管内油压和流量稳定,延长软管的使用寿命。
与此同时,第二过渡接头42与第二密封接头52、及第三过渡接头43与第三密封接头53之间均采用球铰连接,当舰炮方位角发生变化时,第二过渡接头42与第二密封接头52、以及第三过渡接头43与第三密封接头53的球副连接既能保证小通径软管6及大通径软管8与合流块7保持随动,又能减小作用在软管接头处的力,防止接头处因受力过大发生脱落,造成驻退液泄露,导致驻退机损坏。
如图7所示,所述油缸9内设有活塞90,所述活塞90将油缸9内腔室分为前腔室91和后腔室92,所述前腔室91与大通径软管8连通,后腔室92内充满压缩空气,所述后腔室92内设有弹簧93,所述弹簧93一端固定在后腔室92的后壁,所述弹簧93另一端与活塞90固定连接,后腔室92设有压强表(图中未示出),用于检查油缸后腔室内的高压空气压强。
当火炮开始后坐时,固定在炮尾驻退机连接座上的驻退杆12从驻退机筒11中抽出,压迫驻退液从驻退机筒11端面的流液孔3中流出,驻退液经小通径软管6、合流块7、大通径软管8进入油缸9的前腔室91中,推动活塞90向后运动,压缩后腔室92的高压空气和弹簧93,导致后腔室92压力增大,阻碍活塞90后移,通过驻退液将压力传导到驻退杆活塞121上,进行驻退。由于驻退机筒端面上的流液孔3的存在,作用于该端面上力通过第一腔室100内的驻退液向外引导至活塞90上,减少驻退机筒11通过环形箍作用于摇架上的力,从而减轻摇架振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7)

1.一种新型减小摇架冲击力的驻退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段驻退机(1)和后段配套装置(2),在所述前段驻退机(1)后坐时期驻退杆抽出一侧的端面开设有多个流液孔(3),所述后段配套装置(2)包括多个小通径软管(6)、一个合流块(7)、一个大通径软管(8)及一个油缸(9),每个小通径软管(6)一端均对应与一个流液孔(3)连通,另一端均对应与合流块(7)一端连通,所述合流块(7)另一端对应与大通径软管(8)一端连通,所述大通径软管(8)另一端对应与油缸(9)连通;
所述前段驻退机(1)为节制杆式驻退机,包括驻退机筒(11)、驻退杆(12)和节制杆(13),所述驻退杆(12)穿过驻退机筒(11)一端面,并与设在驻退机筒(11)内的驻退杆活塞(121)连接,所述驻退杆活塞(121)上设有活塞流液孔(122);
所述驻退机筒(11)内还设有节制环(131),所述节制杆(13)穿过节制环(131)并插设在驻退杆(12)上,且所述节制杆(13)一端与远离驻退杆(13)的驻退机筒(11)端面连接,所述节制杆(13)另一端与设置驻退杆(12)内的带活门的缓冲器(14)插接;
其中,所述节制环(131)将驻退机筒(11)的内腔分为第一腔室(100)和第二腔室(200),所述第一腔室(100)与第二腔室(200)之间通过节制杆(13)与节制环(131)形成的环形间隙通道连通;所述驻退杆(12)内被带活门的缓冲器(14)分隔出来的内腔为第三腔室(300),所述第一腔室(100)与第三腔室(300)之间通过驻退杆(12)内壁沟槽及缓冲器(14)带有的活门连通;
所述油缸(9)内设有活塞(90),所述活塞(90)将油缸(9)内腔室分为前腔室(91)和后腔室(92),所述前腔室(91)与大通径软管(8)连通,所述后腔室(92)内设有弹簧(93),所述弹簧(93)一端固定在后腔室(92)的后壁,所述弹簧(93)另一端与活塞(9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减小摇架冲击力的驻退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流液孔(3)开设在穿设有驻退杆(12)的驻退机筒(11)一端的端面上,且多个所述流液孔(3)均与第一腔室(100)连通;多个所述流液孔(3)的直径均相等且沿圆周均匀分布在驻退机筒(11)面向后段配套装置(2)一端的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减小摇架冲击力的驻退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流液孔(3)均通过一个第一密封接头(41)及一个第一过渡接头(51)同与之相对应的小通径软管(6)连通,所述第一过渡接头(51)为球形接头,所述第一过渡接头(51)一端与小通径软管(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渡接头(51)另一端与第一密封接头(41)一端球铰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接头(41)另一端与流液孔(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减小摇架冲击力的驻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流块(7)的一端设有多个小口径流液孔,另一端设有一个大口径流液孔,多个所述小口径流液孔分别与多个小通径软管(6)一一连通,所述大口径流液孔与大通径软管(8)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减小摇架冲击力的驻退机,其特征在于,每个小口径流液孔均通过一个第二密封接头(42)及一个第二过渡接头(52)同与之相对应的小通径软管(6)连通,所述第二过渡接头(52)为球形接头,所述第二过渡接头(52)一端与小通径软管(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渡接头(52)另一端与第二密封接头(42)一端球铰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接头(42)另一端与小口径流液孔固定连接;
所述大口径流液孔通过一个第三密封接头(43)及一个第三过渡接头(53)与大通径软管(8)连通,所述第三过渡接头(53)为球形接头,所述第三过渡接头(53)一端与大通径软管(8)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渡接头(53)另一端与第三密封接头(43)一端球铰连接,所述第三密封接头(43)另一端与大口径流液孔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减小摇架冲击力的驻退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流液孔(3)同与之对应小通径软管(6)的连接处、每个所述小通径软管(6)与合流块(7)连接处、合流块(7)与大通径软管(8)连接处、以及大通径软管(8)与油缸(9)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垫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减小摇架冲击力的驻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液孔(3)的个数为4个,所述小通径软管(6)的个数为4个。
CN201910434102.7A 2019-05-23 2019-05-23 新型减小摇架冲击力的驻退机 Active CN1100572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34102.7A CN110057238B (zh) 2019-05-23 2019-05-23 新型减小摇架冲击力的驻退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34102.7A CN110057238B (zh) 2019-05-23 2019-05-23 新型减小摇架冲击力的驻退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7238A CN110057238A (zh) 2019-07-26
CN110057238B true CN110057238B (zh) 2024-01-05

Family

ID=67324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34102.7A Active CN110057238B (zh) 2019-05-23 2019-05-23 新型减小摇架冲击力的驻退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5723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4751A (en) * 1988-07-16 1990-05-15 Rheinmetall Gmbh Gun barrel recoil brake with throttled counterrecoil
WO2000049358A1 (fr) * 1999-02-16 2000-08-24 Tda Armements S.A.S. Dispositif anti-recul avec frein, compensateur du frein et recuperateur
JP2002333297A (ja) * 2001-05-11 2002-11-22 Japan Steel Works Ltd:The 駐退復座機構
TWM517813U (zh) * 2015-10-20 2016-02-21 202Nd Arsenal Materiel Production Ct 一種砲身緩衝結構
CN210346471U (zh) * 2019-05-23 2020-04-17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一种新型减小摇架冲击力的驻退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4751A (en) * 1988-07-16 1990-05-15 Rheinmetall Gmbh Gun barrel recoil brake with throttled counterrecoil
WO2000049358A1 (fr) * 1999-02-16 2000-08-24 Tda Armements S.A.S. Dispositif anti-recul avec frein, compensateur du frein et recuperateur
US6536324B1 (en) * 1999-02-16 2003-03-25 Tda Armements S.A.S. Anti-recoil device with brake, brake compensator and recuperator
JP2002333297A (ja) * 2001-05-11 2002-11-22 Japan Steel Works Ltd:The 駐退復座機構
TWM517813U (zh) * 2015-10-20 2016-02-21 202Nd Arsenal Materiel Production Ct 一種砲身緩衝結構
CN210346471U (zh) * 2019-05-23 2020-04-17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一种新型减小摇架冲击力的驻退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7238A (zh) 2019-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110074A1 (en) Hydraulic recoil buffer assembly
US2882796A (en) Hypervelocity gun
KR890000775B1 (ko) 마모 감소성 발사체
CN110057238B (zh) 新型减小摇架冲击力的驻退机
CN210346471U (zh) 一种新型减小摇架冲击力的驻退机
JP2015163426A (ja) 液圧式打撃装置
US2715856A (en) Inclosed concentric recoil mechanism to facilitate replacement of gun tubes
CN109595217B (zh) 一种带内置油路通道的油缸
US4576086A (en) Hydropneumatic energy-recuperating recoil brake for artillery pieces and firearms
US4038905A (en) Compressible fluid recoil system
CZ307497B6 (cs) Vzduchová zbraň
US4941390A (en) Liquid propellant gun
CN110398177B (zh) 一种模拟输弹过程弹丸运动的装置及其模拟方法
US4957033A (en) Device for sealing the mobile elements of an artillery recoil brake
CN105387007A (zh) 液气腔端密封活塞蓄压器
US4907511A (en) Liquid propellant gun
CN105065363B (zh) 一种高精度抗侧力自锁风电液压缸
CN104235052A (zh) 一种涡轮泵双端面密封新型稳压装置
CN204900399U (zh) 一种高精度抗侧力自锁风电液压缸
CN219159624U (zh) 一种新型的带缓冲单向阀
CN213235612U (zh) 一种油缸缓冲机构
CN209246792U (zh) 一种可压缩液体式复进机
CN116398643B (zh) 一种应用于有轨平衡炮的异形闭气环
CN212155330U (zh) 一种浮动活塞缓冲油缸
CN113945115B (zh) 一种针对燃气弹射后坐力的液体射流平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